焦廷標2023必看介紹!(持續更新)

Posted by Jason on December 10, 2020

焦廷標

直到現在,華新麗華集團內部,都還能充分感受到焦廷標容許孩子、部屬們,由錯誤中學習成長的胸襟。 此外,焦廷標在健康時,經常帶著子女一起上菜市場,然後回家下廚,在餐桌上口述許多企業故事,談談學習做人處世道理,及經營企業的寶貴經驗。 他有時會找一家餐廳,依當年的記憶與大廚討論,然後找來台灣本地材料重覆試做和試吃,一旦試驗成功,他就請親朋好友一起來品嚐,然後再想另一道家鄉菜。

焦廷標

焦廷標先生是台灣知名企業家、台灣電線電纜行業的龍頭老大,華新麗華的創始人。 在隨政府播遷來台的動盪時局中,焦廷標先生跟隨孫法民先生一起創立太平洋電線製造廠,從此踏入電線電纜產業。 太電創業之初生產低壓線纜,為生產高壓線纜,太電轉投資成立中華電線電纜,焦廷標協助太電辦理增資過程,認識華隆創辦人翁明昌,1966年共同創立華新,焦廷標同時兼任太電常董、副總及廠商。

焦廷標: 事業起步

這間位在天母豪宅,因洪文棟兄弟鬩牆任其荒廢,還被當地人稱為廢墟豪宅,但因為爭產曝光,若用土地價值一坪250萬來算,總價超過20億,才讓外界一窺,在榮總當了20年骨科醫生的洪文棟,財富雄厚。

焦廷標

與共事過的資深分析師蔡明彰曾表示,焦非常厲害,可以提前看出新興產業的趨勢,而且對股票操作相當精準,特別擅長短線操作,還會跟市場逆向思考。 童年時經歷戰爭的顛沛,為了求生存,焦廷標走遍中國大陸各省,嘗試過多種不同的工作,還曾在上海做學徒。 1948年國共內戰,他因緣際會渡海來台,進入電線電纜業,從工廠黑手打拚成為實業家,是台灣第一批從事電線電纜行業的技術工匠,手下學徒眾多,也贏得「焦師父」的稱號;後來焦廷標因為投資眼光獨到,股票操作精準,「焦師父」也成為股市傳奇人物之一。 在國共內戰時期,孫法民先將永光電線廠遷到上海,後轉至台灣;焦廷標隨後也到達上海,曾在上海股票市場中工作,後經其表姐介紹,進入永光電線廠工作。 焦廷標與孫法民、李玉田、李鴻文等「河北幫」商人,聯合創辦太平洋電線製造廠[4],隨後改組為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

焦廷標: 焦廷標:人的潛力可以翻天覆地

其實,在商界每每提起焦師傅,總愛談論他在股市上的風光,但鮮少人明白,焦師傅之所以能屹立商場,讓企業開枝散葉,正是有一套獨到的用人哲學,他用人務實從不看學歷,只看實力,這多少也與他年少失學,在工廠裡磨練吃苦,懂得如何識人用人有關。 「他生的是肝病,」焦佑倫說,一般人生病會很痛苦,若心裡無法平靜,往往就過不去了,「但我父親的內心很冷靜、很忍耐」。 一九六六年,孫法民、翁明昌與焦廷標共同合資另外成立華新,當時公司資本額大約是三千萬元,當時華新規模比起太電只有二十分之一,但孫法民可能萬萬都沒想到,四十四年後的今天,由焦家掌舵的華新集團硬是把太電給比了下去。 時間拉回到二月底三月初,就在出訪南京前夕,焦廷標特別與老友寶成集團總裁蔡其瑞聚餐,當天餐會上,焦師傅還特意帶著老三焦佑衡同行。 「華新城可以動工,父親給了我很大的協助與幫忙,我希望商城完工那天,父親還要來南京陪著我巡視大樓!」焦廷標的二兒子,也是華新麗華董事長焦佑倫當天上台致詞的一段感性談話,讓台下的老父親焦廷標十分欣慰。 焦廷標在中國大陸走動20餘年、紮根之深,結識了不少省長、省委書記等高層,在兩岸商界輩分極高,不少對岸省長、省委書記或是台辦高層來到台灣,也常會拜訪焦家。

焦廷標

除了人生哲學外,焦廷標還有個外號叫「焦師父」,原因他對投資眼光的獨到。 焦廷標 焦廷標 焦廷標除了創辦華新麗華外,也是台灣70年代股市界傳奇人物! 他不只投資眼光獨到,股票操作更是精準,集團股價在當年相當旺,因此被股民封為「焦師父」!

焦廷標: 投資廣達、緯創,不如直接買輝達!他不到40歲身價上億、年年賺30%:2招找出便宜好股票

1986年,因為肝病轉劇,焦廷標將華新麗華的經營權交給其長子焦佑鈞、次子焦佑倫,自己退居幕後。 因為多角化經營策略,華新麗華逐漸發展成華新麗華集團,焦佑鈞負責華邦電子,焦佑倫掌管華新麗華,三子焦佑衡負責華科事業群,四子焦佑麒掌管瀚宇彩晶。 「父子同心山來玉,兄弟合力土變金」,這個懸掛在華新麗華集團榮譽董事長焦廷標家中的匾額,是焦家人的精神指標,也是焦師父的齊家名言,代表焦師父對焦佑鈞、焦佑倫、焦佑衡、焦佑麒四兄弟的期望。

  • 身體欠佳的焦廷標,早在接任華新麗華總經理的第6年、54歲時便曾因肝病而病倒,後又奇蹟恢復。
  • 所謂第二階段的布局,就是進入百貨業以及土地開發領域,「華新城」就是焦師傅在房產布局的首部曲。
  • 此外,他還有個外號叫「焦師父」,因為焦廷標投資眼光獨到,可說是台灣70年代股市界傳奇人物。
  • 早年,焦廷標曾提出「長江理論」,他認為,未來中國產業與消費重心,會沿著長江而走。

1986年,因為家族接班等問題,太平洋電線電纜集團進行分拆:由孫法民家族為主的太平洋電線電纜集團中,分拆出章民強家族為主的太平洋建設集團,以及焦廷標家族為主的華新麗華集團。 認識焦廷標的人都知道,他數字概念極佳,即使身受病痛,但對過去的投資仍然記得清清楚楚,哪塊地買了多少錢,哪些股票認購時價格多少,加計多少利息錢,一點不馬虎,身體上的不適,從沒讓他的腦袋停止過一分一秒,尤其是,對於華新集團未來布局的方向思考。 他花了整整十二年的時間與死神搏鬥,七十四歲那年,他的身體如奇蹟般地恢復,猶如他在大陸布局的事業也跟著茁壯起來戰勝死神,但沒想到三年前,卻又傳出腸胃問題,數度進出台北振興醫院,病況一度相當危急,直到二○○九年才開始恢復健康。

焦廷標: 事業哲學理念

「人的潛力翻天覆地,意志力不可低估!」這是大病初癒後的焦廷標很深的感觸。 十二年病魔糾纏,他以過人的毅力,靠著打坐、靜坐調養,搭配中醫的調理才走了過來,而南京華新城與瀚宇博的投資案更證明此次焦師傅重出商場江湖,又成功把集團推向另一個高峰。 早期,不少華新集團的專業經理人都知道,八點一定要準時開機,因為每天早上可能接到這位榮董(榮譽董事長的簡稱,集團內慣用的稱呼)的電話,分享他的策略思惟與想法。

三月十三日早上十點,暖春的南京市河西新城區熱鬧滾滾,這一天是華新麗華集團大喜之日,因為焦家投資台幣近二百八十億元的「華新城」舉行奠基儀式,會場上瞬間響起熱烈的掌聲,只見南京當地的市委書記、官員以及華新旗下供應商近百名的賓客全都起身鼓掌。 焦廷標可能自己也沒料到,僅讀了四年的小學,加上上海的一點歷練,來台之後竟能在經營事業用上70載,讓一代代商界菁英感到敬佩,讓「焦師傅」的創業精神永久流傳下去。 此外,華新標得南京市河西段土地打造南京「華新城」,2010年3月舉行動土儀式,為此焦家總動員,焦廷標由夫人陪同出席,不時與當時江蘇省及南京市政府官員交談,足見焦廷標在大陸紮根之深。 國內大型產業「華新麗華」集團創辦人、股市傳奇人物焦廷標,7日晚間18時12分安詳辭世,享耆壽95歲。 對此,華新麗華今(8)日表示,集團內的員工皆感到哀痛與不捨。 被股民稱作「焦師傅」的焦廷標,除了投資股票十分有心得,他也曾在二重投資2,300坪舊廠土地,賣出後進帳高達180億元,至於投資原物料,焦廷標也掌握好時機,第一次投資就赴日買進高達1,000噸的銅,隨後銅價即上漲,獲利達5,000萬元。

焦廷標: 華新集團掌門人 焦廷標辭世

直到1948年焦廷標來到台灣,1950年永光電線廠停辦,表妹夫孫法民發給同仁各幾千元資遣費,這筆錢大家合在一起共計2.4萬元。 隨後孫法民等人再出資湊足5萬元資本,這筆錢當時可買166兩金子,以現值估算約400多萬台幣,新公司正式定名為太平洋公司。 後來家族接辦問題,才創立了華新麗華集團,其主要業務為電線電纜、特殊鋼等。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8日電)台灣電線電纜業教父、華新麗華集團創辦人焦廷標7日辭世,享壽95歲。

華新麗華集團創辦人焦廷標辭世,許多人對他的印象,除了是位經營事業穩紮穩打的傳統創業家外,也對他的人生智慧有深刻印象。 此外,他還有個外號叫「焦師父」,因為焦廷標投資眼光獨到,可說是台灣70年代股市界傳奇人物。 「萬事難求總覺好,但到如願也平常。」這是焦廷標的兒子焦佑倫,小時候收到來自父親的字條。 焦佑倫回憶,當時他才國中,和父母到日本北海道旅行,到了一座湖時,自己吵著要搭快艇,但母親不允許,父親卻遞了這張字條來,要焦佑倫學會放寬心。 這字條讓焦佑倫印象深刻,也讓他對學歷不高的父親,卻有這種人生智慧,從簡單中看到大道理的能力感到佩服。

焦廷標: 擔任3家獨董年薪破千萬?前閣揆張善政:並未談及酬勞,未來會用於公益

焦廷標是台灣電線電纜龍頭華新麗華集團的創始人,出生於1924年,來自江蘇,曾經歷過抗戰時期;來台灣後一腳踏入電線電纜行業,在工廠擔任工匠時,還被學徒稱為「焦師父」,最後成為企業家。 第一階段,早期在中國布局,以製造業為主,隨著人工成本增加,以及人民所得提高,焦廷標開始啟動第二階段布局。 所謂第二階段的布局,就是進入百貨業以及土地開發領域,「華新城」就是焦師傅在房產布局的首部曲。 早年,焦廷標曾提出「長江理論」,他認為,未來中國產業與消費重心,會沿著長江而走。 回頭來看華新集團的布局,大抵也是循著這樣的理念而行,迄今,該集團在常熟、南京、上海、杭州都有設廠。 由於早年到中國擁有生產基地,上海廠還因為土地增值,處分時賺到增值利益。

  • 焦廷標所創立的華新麗華集團從電線電纜業起家,人稱焦師父的他享年九十四歲,不論事業經營、養生皆有一套,今周刊曾多次採訪他的經營管理哲學,而他對股票市場也有獨特看法,操盤華新集團旗下股票,在市場進出的手法眼光都十分犀利。
  • 這間位在天母豪宅,因洪文棟兄弟鬩牆任其荒廢,還被當地人稱為廢墟豪宅,但因為爭產曝光,若用土地價值一坪250萬來算,總價超過20億,才讓外界一窺,在榮總當了20年骨科醫生的洪文棟,財富雄厚。
  • 但他也在1986年時便將華新麗華董座交接給長子焦佑鈞掌管,其餘3個兒子也分別執掌旗下產業。
  • 焦廷標1924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陰市,8歲進入小學,12歲疑似罹患瘧疾被迫休學,之後戰爭爆發沒有機會復學。
  • 他花了整整十二年的時間與死神搏鬥,七十四歲那年,他的身體如奇蹟般地恢復,猶如他在大陸布局的事業也跟著茁壯起來戰勝死神,但沒想到三年前,卻又傳出腸胃問題,數度進出台北振興醫院,病況一度相當危急,直到二○○九年才開始恢復健康。
  • 例如看著這塊地、房子不錯、路不錯,就去投資;人不就這樣做起生意的?

他也曾在《見景生意創實業:焦廷標88自述》一書中,引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他哪裡是用借的?根本是長期統計長江沿岸氣候變化所得出的心得。」說明敏銳的洞察力,才能在瞬息萬變的電纜材料產業裡站穩腳根。 如今這位叱吒兩岸商場、人稱「焦師傅」的焦廷標,在11月7日安詳逝世享壽95歲。 例如看著這塊地、房子不錯、路不錯,就去投資;人不就這樣做起生意的? 焦佑鈞也在焦廷標傳記序中指出,焦廷標教導子女,一生之計在於「勤」,勤於當下的事業,也勤於學習新知,才能在開創新局的機緣出現時好好把握。 焦廷標2011年、88歲生日時,以口述方式出版了「見景生意創實業」傳記,分享一生的經商心法,指出「生意經」是買不到的,需要個人用心體會。

焦廷標: 焦廷標95歲過世 小學沒畢業打造華新麗華千億王國

身體欠佳的焦廷標,早在接任華新麗華總經理的第6年、54歲時便曾因肝病而病倒,後又奇蹟恢復。 焦廷標2023 但他也在1986年時便將華新麗華董座交接給長子焦佑鈞掌管,其餘3個兒子也分別執掌旗下產業。 2007年,焦廷標被檢查出肝腫瘤,手術後在病床上整整躺了4年;如今離世,也讓商業界感到十分不捨。

焦廷標

焦廷標因為知道自己沒有機會從學校教育中學習大道理,因此也養成他藉由敏銳觀察,從生活與經驗中學習的能力,並懂得尊重知識人,並不斷向他們學習的熱情。 創業需要靠時勢,但是焦廷標也教導他的子女,一生之計根在於「勤」,勤於當下的事業,也勤於學習新知,才能在開創新局的機緣出現時好好把握,這樣的「勤」奮精神,就是創業家的精神。 焦廷標2023 焦廷標的名言:「看過不如做過,做過不如錯過。」他經常提醒子女:身為領導者,既要能謀還要能斷。 既不可當斷不斷,斷錯了,不能顧面子不修正;即便賢如孟子,不也是「此一時彼一時」!

焦廷標: 中國房市雪崩!深圳「最抗跌」明星學區也難敵 豪宅價格暴跌4成

焦廷標1924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陰市,8歲進入小學,12歲疑似罹患瘧疾被迫休學,之後戰爭爆發沒有機會復學。 焦廷標沒有傲人學歷,1939年到上海投靠姨丈,進入噴漆廠擔任學徒後又到造紙廠工作,之後在兵荒馬亂時代,買賣漁貨、香菸及布匹,培出他敏銳觀察力。 焦廷標 焦廷標認為「求利要求天下利」,企業經營眼光要遠,格局要大,眼前看得到的利益有限。 他具有近代管理學的精神,華新麗華集團很早就實施「工者有其股」,把股票分給員工外,公司利潤一半配股東,一半再投資,走向永久生存之道。 事業有成的他,集團旗下不僅有華新麗華、華邦電、華新科、瀚宇博德與瀚宇彩晶等事業,還橫跨傳統、電子產業,集團年營業額約3,400億元,兩岸員工4萬人。

焦廷標1924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陰縣,父母以務農為生,隨後因戰亂沒有機會完成學業,只讀了4年小學就被迫中止;雖然焦廷標常笑說,「只有幼稚園的文憑」,但他非常喜愛閱讀楚漢三國古籍,也常藉古書教導子女。 焦廷標有四子一女,除了女兒焦佑慧留在身邊,擔任華新麗華採購協理之外,其他四個兒子各有事業版圖,各有一片天,尤其四個兒媳婦,個個小有名氣,總共為焦家貢獻一打第三代(四個孫子、八個孫女),焦師傅子孫滿堂,樂得做個輕鬆的國際級富豪。 例如看著這塊地、房子不錯、路不錯,就去投資,不就這樣做起生意的?

焦廷標: 焦廷標的兒子、女兒、媳婦們 P.36

原來,去年十二月底,焦廷標特別公開招親,要幫瀚宇博德找好的購併對象,就以寶成旗下的精成科最積極。 「這場餐會什麼都聊,天南地北從政經到人生,就是沒有聊買精成!」寶成的幕僚透露,其實在這餐會前,早已由焦佑衡敲定細節,決定買下精成,穩固瀚宇博德在NB板的霸主地位。 不過,一名熟悉華新集團的人士分析,焦廷標對小孩是放手不放權,他都在後面默默當子女的靠山;小孩的婚姻在外人看來是「企業聯姻」,但也是完全不著痕跡的安排。 焦廷標與夫人洪白雲育有4男一女,分別依序是焦佑鈞、焦佑倫、焦佑慧、焦佑衡以及焦佑麒。 1986年,焦廷標因肝病纏身,陸續將旗下事業包括華新麗華、華邦電、華新科、瀚宇博德、瀚宇彩晶等事業,交棒給第二代,自己則退居第二線。

焦廷標

同時,也由於焦廷標的投資眼光精準,原先便有焦師父稱號的他,也被股民稱為股市界的師父。 經歷六十年景氣起伏,當年上海幫的小老弟、電纜工廠的小廠長,華新麗華榮譽董事長焦廷標,依然縱橫商場屹立不搖,關鍵時候,依舊扮演「臨門一腳」的角色,華新集團在他如孔明般的運籌帷幄下,老而彌堅領著華新集團再拚一局,是否還有「驚喜」? 1948年,國共內戰再次爆發,隨著孫法民先生(孫道存的父親)來台設廠,當時僅25歲的焦廷標也來到了台灣,最初,他在永光電線廠內做學徒,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晚上累了就睡在包裝台上,幾乎一天睜開眼就是工作,就這樣,一腳踏進了電線行業。 焦廷標利用華新麗華本業賺到的資本,轉投資於股市、房地產與其他子公司,獲得很好的成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