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資10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ack on March 1, 2020

基本工資

台灣的基本工資制度依據《勞動基準法》及《基本工資審議辦法》,於每年第三季由中華民國勞動部邀請各界人士組成「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進行審議,如會中決議調整,則將結果交由中華民國行政院核定公告後實施。 現行基本工資為月薪新臺幣26400元、時薪新臺幣176元,2023年1月1日實施[1]。 Q:工資可否包括膳宿等實物A:凡受僱於適用勞動基準法事業單位之勞工,依該法第21條第1項規定,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 院長表示,他已於昨日核定此項調漲方案,並自明年1月1日起實施,這不僅是政府持續落實經濟成長的果實與全民共享的具體展現,也是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連續第7度調漲基本工資。
  • 蘇院長指出,在蔡總統領導下,行政團隊盡全力照顧勞工,給予初出社會的年輕人及弱勢勞工最大支持,政府排除萬難,即便在疫情衝擊下,仍做到過去政府做不到的年年調升基本工資。
  • 自蔡總統上任以來,截至今年止,基本工資月薪有七次調整,由上任前之20,008元提升到26,400元,調幅約達31.9%;時薪調整八次,由原來120元提升到176元,調幅約有46.7%。
  • 如果勞工對於自身權益有疑問,或者遇到雇主違反勞基法的情況,可以透過勞動部提供的聯繫方式,撥打「勞工諮詢申訴專線」:1955,進一步向勞動部詢問或申訴。
  • 投資人依本網站資訊交易發生損失需自行負責,請謹慎評估風險。
  • 基本工資自112年元旦起調整,經濟部考量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內產業,為減緩調漲工資對事業單位所造成的負擔,研訂「基本工資補貼方案」,預計可補貼全職員工18萬餘人、部分工時員工6萬餘人。

勞動部也提醒,雇主與適用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之工作者,約定並經核備之正常工作時間如超過法定正常工作時數,則該等之基本工資應按時數比例增計,並非仍以每月基本工資數額計給。 根據《勞基法》規定,即使基本工資有所調漲,勞資雙方原約定工資未低於新基本工資者,不一定要比照該調幅而調升。 基本工資2023 基本工資調漲主要是受惠領取基本工資的勞工族群,通常大部分的受薪階級領取的薪資都已經超過基本工資,因此基本工資調漲對於非領取基本工資的勞工來說便沒有太大的感覺。 勞健保費用會依照不同比率,分別由雇主負擔、勞工自行負擔(雇主通常會代扣)、政府負擔。 而基本工資只包含「勞工應自行負擔」的勞健保費用,因此員工領到的薪水若是扣除這部分後,低於基本工資的話,雇主是不違法的;但若是從員工的工資中扣除「雇主應負擔」的勞健保費用,導致勞工實領金額低於基本工資,雇主就會違反《勞動基準法》。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 2 條規定,工資是指勞工因為工作而獲得之報酬。

基本工資: 薪水「連8漲」有共識!基本工資審議會9/8決定調幅 月薪上看27K

因此凡是符合勞基法所規定「工資」定義的項目皆可納入基本工資計算,包括工資、薪金,或是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給勞工的獎金、津貼或其他任何名義的經常性給予。 簡單來說,只要是因為工作而獲得每個月固定發放的報酬都算在「工資」的範圍內。 答:工作日遇勞動基準法第37條所定之休假日(俗稱國定假日)時,仍應依現行規定,原排定出勤者照給工資(月薪制勞工已內含於月薪中)放假一日,雇主經徵得勞工同意出勤者加倍給付工資(原工資照給外,再加發一倍工資)。 勞動部於111年9月1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會中正式拍板決議2023年的基本工資月薪由目前25,250元調升至26,400元,調幅達4.56%;時薪部分則由現行的168元調升至176元,調幅為4.8%。

基本工資

今年基本工資月薪為26,400元,時薪為176元。 若明年基本工資調升3%,基本工資月薪調升792元,來到27,192元;時薪則調升5元,來到181元。 自蔡總統上任以來,截至今年止,基本工資月薪已調升7次,由上任前的2萬8元提升到2萬6400元,調幅約31.9%;時薪則調整8次,由原來120元提升到176元,調幅46.7%。 基本工資訂立的目的是保障底層勞工,例如:打工族、中高齡勞工等。

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歷史

事業單位發給之夜點費如係雇主為體恤夜間輪班工作之勞工,給與購買點心之費用,誤餐費如係因耽誤勞工用餐所提供之餐費,則非屬該法所稱之工資。 基本工資2023 Q:久任獎金之認定疑義A:事業單位發給勞工之久任獎金,若非一次發給而係雇主按月發給並構成勞工工作報酬之一部分者,依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規定,應屬工資,於計算平均工資時應列入計算。 主計總處昨日發布最新今年經濟成長預測值為1.61%,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14%;依照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勞資雙方長年默契,亦即「CPI調幅足額反映,經濟成長率則勞資共享」原則下,明年基本工資調幅為2.945%,取整數3%。 據了解,明年3%調幅各方大致都能接受,有很高的共識。 2023年基本工資調升為26,400元,連帶「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一併調整,新修正之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刪除現行第1級之月投保薪資25,250元,現行第2級26,400元遞移為第1級,其餘金額未修正並依序遞移,修正後之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調整為13級。 2023年基本工資調升為26,400元,連帶「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一併調整,新修正之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刪除現行第1級之月投保薪資25,250元,現行第2級26,400元遞移為第1級,其餘金額未修正並依序遞移,修正後之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調整為13級。

依勞動基準法第21條規定,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上開規定旨在保障勞工基本生活並維持其購買能力;對於工資在基本工資數額邊緣的弱勢勞工,尤其重要。 現行基本工資每月為新臺幣(以下同)26,4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為176元。 前者係指按月計酬者,且依法定正常工作時數上限(每週40小時)履行勞務之最低報酬。 答:依勞動基準法第21條規定,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上開規定旨在保障勞工基本生活並維持其購買能力;對於工資在基本工資數額邊緣的弱勢勞工,尤其重要。

基本工資: 召開基本工資審議 勞長:疫後回歸正常 明年不補貼業者

根據《勞動基準法》中指的工資,為勞工因工作而獲得的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的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 ♦民國111年9月14日發布,自112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6,4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76元。 ♦民國110年10月15日發布,自111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5,25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68元。 ♦民國109年9月7日發布,自110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4,0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60元。 ♦民國108年8月19日發布,自109年1月1日起實施,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3,8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58元。

♦民國84年7月17日發布,自8月1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4,880元,每日 496元,每小時62元。 ♦民國83年8月19日發布,自8月20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4,010元,每日467元,每小時58.5元。 ♦民國82年8月13日發布,自8月16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3,350元,每日445元,每小時55.5元。 ♦民國81年8月13日發布,自8月1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2,365元,每日412元,每小時51.5元。 新聞媒體報導,勞動部指出:基本工資調幅主要是反映主計總處預測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2.92%,加上經濟成長率3.76%,認為應由勞資共享,因此包含本次調升在內,已是政府連續七年調升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是什麼?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基本工資確定連8漲,經過與勞資政學4方代表洽商,勞動部今天拍板,將於9月8日上午10點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議,商討明年的基本工資調幅,目前歸納各方意見,漲幅可望在2%至3%間,但因經濟成長率不如預期,會議中仍難免多方角力。 Q:奉派至國外或大陸之子公司工作,發生資方積欠勞工工資情事,國內之行政機關管轄權疑義A:查勞動契約為諾成契約,勞資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契約即成立,其契約內容(薪資給付方式、工作地點、勞務提供對象等)可由雙方約定之。 另母公司與子公司為個別權利義務主體,若該勞工係基於借調關係,由母公司調往子公司工作,勞雇關係仍存在於母公司。

因景氣呈「外冷內溫」,有人主張時薪多調、月薪少調,但據分析,因長年來為照顧弱勢打工族,時薪調幅已都有多調,若明年時薪和月薪調幅再進一步脫勾,將使得差距擴大,也會引發道德風險,雇主將時薪制改為月薪制。 若是勞工領到的實際薪水低於基本工資,或許不一定是違反勞基法,可能是扣除了必須扣除的部分。 如果勞工對於自身權益有疑問,或者遇到雇主違反勞基法的情況,可以透過勞動部提供的聯繫方式,撥打「勞工諮詢申訴專線」:1955,進一步向勞動部詢問或申訴。

基本工資: 明年基本工資挑戰連八漲 工資上漲反而害慘上班族?

時薪由目前 168 元調升至 176 元,調幅為 4.8%。

基本工資

要注意的是,所謂的獎金不是什麼名目都可以代表,如果操作不慎的話,是非常容易被認定為工資,還是得要全部加進去投保級距及加班費計算,這部份不可不慎。 2023年1月1日起,基本工資確定調漲為月薪26,400元,時薪176元,引發各界討論。 現行的基本工資資訊,可以到勞動部網站查詢,進入勞動部網站後,可點擊上方的「業務專區」→「勞動條件、就業平等」,便可在下放的工資欄位中,找到基本工資的網站,並查詢相關資訊。

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審議

早前勞動部新聞稿指出,5月31日勞動基準諮詢會第32次會議討論於7月29日廢止「公營事業單位於立法院列冊之國會聯絡工作人員」及「臺北市政府新聞處隨同市長行程之專業攝影技工及採訪車駕駛」繼續適用《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規定。 基本工資自112年元旦起調整,經濟部考量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內產業,為減緩調漲工資對事業單位所造成的負擔,研訂「基本工資補貼方案」,預計可補貼全職員工18萬餘人、部分工時員工6萬餘人。 資方委員告訴中央社記者,會中雙方討論很理性,但資方所表達的意見,包含受疫情影響、明年預計將會漲健保與勞保費,會加重資方負擔等,並沒有被接受;也提出目前觀察第3季、第4季經濟情況並不樂觀,因此希望緩至11月再行討論,但仍然沒有採納。

  • 簡單來說,2023年員工只要在正常工作時間出勤,不加班的前提下,最低工資就不能低於法定的月薪26,400元或是時薪176元。
  • 若是勞工領到的實際薪水低於基本工資,或許不一定是違反勞基法,可能是扣除了必須扣除的部分。
  • 基本工資訂立的目的是保障底層勞工,例如:打工族、中高齡勞工等。
  • 但若勞工與公司間原約定按月計酬,公司片面變更為按時或按日計酬,如實際變更契約內容且損及勞工之權益時,應事先取得雙方協議。
  • 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基本工資已連續7度調漲,今年基本工資月薪為2萬6400元,時薪為176元。

至於工資之給付,該法第22條規定以法定通用貨幣為之,但基於習慣或業務性質,得於勞動契約內訂明一部以實物給付。 基上,雇主提供勞工之膳宿、水電費用等均得約定為工資之一部分,連同以法定通用貨幣給付之部分,若不低於基本工資,應屬合法。 Q:有關雇主發給之夜點費及誤餐費是否為工資,應依勞基法第2條第3款規定個案認定。 A: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規定:「工資: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

基本工資: 明年基本工資 資方呼籲不要超過2%

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新聞稿,2023年起環保署規定連鎖便利商店及連鎖速食店至少須有5%的門市提供循環杯借用服務,民眾借用循環杯時,不須支付或只須支付少許的押金,即可免費借用。 「基本工資補貼」相關申請及受理期間,預計於112年1月將開放受理線上申請,屆時再請事業單位務必留意。 蘇院長表示,在全體國人上下一心、團結努力下,去(2021)年我國締造11年來最佳的經濟成長成績,雖受疫情、俄烏戰爭等影響,但根據主計總處最新預估,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仍可達3.76%,而主要機構預測臺灣今年通膨率平均約為3%,相較主要國家物價仍屬平穩。 院長請相關部會持續運用減徵油品貨物稅等油價平穩措施,調降大宗物資,包括黃豆、小麥、玉米進口關稅及營業稅等,以因應能源及食物價格波動。

工資是勞工提供勞務的對價,其數額由勞雇雙方協商約定,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凡是目前工資未達前開調整後金額之事業單位,屆時均應調高工資給與,對於按月計酬勞工不得低於24,000元,按時計酬者不得低於160元,按日計酬者之日薪,在法定正常工作時數內,不得低於160元乘以工作時數之金額。 於計算勞工加班費時,亦應以調升後之金額作為計算基礎。 據《勞動基準法》規定,勞資雙方約定薪水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是指勞工每天 8 小時、每週 40 小時的正常工作時間內,最低可領到的薪水報酬總額,不含平日、例假日、國定假日等加班領到的加班費。

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最低薪資)是什麼?

前者係指按月計酬者,且依法定正常工作時數上限(現為40小時)履行勞務之最低報酬。 此外,今(2022)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也預計由19萬2千元提高至19萬6千元,調增4千元,約有230萬戶受惠,明年5月報稅時即可適用,而這也是連續第6年調漲基本生活費。 院長強調,行政團隊盡全力照顧勞工,給予初出社會的年輕人及弱勢勞工最大支持,後續也請經濟部與勞動部共同研議,針對受疫情衝擊尚未恢復的內需產業,提供有效協助,並儘速公布配套措施,讓勞資共榮共好,同時也希望各部會持續努力,造福國人,當最會照顧人民的政府。 勞動部進一步說明,基本工資立法目的在保障勞工的基本生活,維持其必需的購買力。

基本工資

故工資非以底薪為限,不論雇主以任何名義之給與,如係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均屬「工資」之範疇。 ♦民國86年10月16日發布,自10月16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5,840元,每日528元,每小時66元。 ♦民國85年8月31日發布,自9月1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5,360元,每日512元,每小時64元。

基本工資: 國民黨批光電躉購圖利特定廠商 經濟部:費率逐年下降

又,該款末句「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一詞,法令雖無明文解釋,但應指非臨時起意且非與工作無關之給與而言,立法原旨在於防止雇主對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以工資之名而改用其他名義,故特於該法明定應屬工資,以資保護。 在基本工資工作小組會議時,勞資雙方已有共識調升金額,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接受訪問時也指出,考量通膨嚴重,資方體諒勞工、覺得應多照顧一下勞工,但也提到台灣是以出口為經濟導向,經濟成長率沒有之前那麼亮麗,因此雖然不反對調升,但希望是「合理」調升。 許銘春日前受訪時說,考量近年通貨膨脹嚴重,勞動部立場是希望明年基本工資能往調升方向走,上次召開的工作小組會議,勞資雙方也有都共識要照顧弱勢勞工,資方也只要求調幅合理,不反對調漲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

倘若,公司原本僱用的人員皆高於法定基本工資時,則無影響。 如果公司聘請的多是外勞或是較為底層的勞工,則會有較大的影響,在接下來的第三、四節將談到對人事成本的影響和企業該如何調整相關的支出費用。 基本工資 根據勞動部的資料統計,以基本工資投保的人口,有超過4成為外籍移工和打工族,是基本工資調漲的主要受惠族群,不過大部分的受薪階層,通常領取的薪資在一開始就已經超過基本工資,即使基本工資調漲,對他們的薪水並不會有太顯著的影響,因此才有基本工資調漲後,民眾卻感覺薪水沒有漲的情形。 基本工資 ♦民國25年12月23日國民政府公布最低工資法,法規定成年工資以維持其本身足以供給無工作能力親屬二人之必要生活為準。 遷台後,因該法所定標準稍高,工業正起步,故未施行。

基本工資: 基本影響

另外,衛福部健保會11月18日考量諸多因素及大環境影響,同意112年度健保費率維持5.17%不調整。 勞動部新聞稿也說明,為減輕投保單位作業負擔,勞保局將主動針對投保薪資第1級(原25,250元)之被保險人辦理逕調作業,自2023年1月1日起調整為26,400元。 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表示,因通膨嚴重,勞資雙方已對基本工資調升有共識,因此今年基本工資確定仍是往調升的方向走,但同時也需考慮庫存增加、訂單減少衝擊GDP的狀況,希望屆時能有合理的調幅。 Q:事業單位因停電致雇主宣佈停工休息,工資如何發給疑義A:勞工赴事業單位工作,因台電公司停電致雇主宣布停工休息,該日停工因不可歸責於勞資雙方,故工資如何發給,可由勞資雙方協商。

基本工資

勞方代表主張明年基本工資調幅至少比照軍公教人員4%,認為若未調升4%,對勞工來說會有相對剝奪感。 過去1996年至2007時台灣經濟成長正好時,基本工資卻沒調到,這是導致台灣低薪的原因,雖明年調幅按照共識來算3%不到,但改善低薪,還是應盡可能提高基本工資,能多調就要多調。 一位不具名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表示,今年困難是,產業景氣差異很大,製造業景氣不佳,但內需產業相當熱絡;而今年通膨仍在,對低薪族又有一定影響,加上又有總統大選,蔡政府不希望調幅太低;然而,若要打破勞資協商長年建立的原則,必須要有強而有力的理由。 勞動部表示,基本工資自110年1月1日起,月薪由新臺幣(以下同)23,800元調整至24,000元,時薪由158元調整至160元,業經勞動部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公告。 基本工資只包含「勞工應自行負擔」的勞健保費用,因此員工領到的薪水若是扣除這部分低於基本工資的話,雇主是不違法的;但若從員工工資中扣除「雇主應負擔」勞健保費用,導致勞工實領金額低於基本工資,雇主就會違反《勞基法》,更多情況請看這邊。 基本工資 答:基本工資係指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內所得之報酬。

基本工資: 明年基本工資有望連8調 三三會林伯豐:企業有盈餘應給員工加薪

基上,提供外勞之膳宿費用自可由勞雇雙方自行於契約約定納入工資給付之項目。 Q:全勤獎金是否屬工資疑義A: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工資定義,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故全勤獎金若係以勞工出勤狀況而發給,具有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之性質,則屬工資範疇。 Q:依工作地點遠近支給之交通補助費是否屬工資疑義A:事業單位依勞工居住地距上班地點遠近支給之交通補助費,如非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並經與勞工協商同意,則非屬勞動基準法第二條第三款所稱之工資,於計算延長工時工資時無庸計入。 Q:勞動基準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五款「按件計酬之勞工」疑義A:勞動基準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五款所定「按件計酬之勞工」係指勞工之工資中包含依完成工作量所獲致之工資,而此項工資之多寡,足以影響其生活可否維持者而言。 上開情形之勞工,其雇主如不供給充分之工作而影響其生活之維持時,自有該款之適用。

♦民國100年9月6日發布,自101年1月1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8,780元,每小時103元。 ♦民國99年9月29日發布,自100年1月1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7,880元,每小時98元。 答:按月計酬者如每月工資為26,400元,則其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可按26,400元每月除以30日除以8小時為基礎,並依照勞動基準法第24條規定計算延時工資。 答:按月計酬者所約定月薪給付總額,除勞資雙方另有約定者外,仍得視為已給付相當於240小時之工資,並據為計算延時工資(加班費)時之「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勞資權益並未變動。 12月9日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宣布明(2023)年1月1日起,國民年金保險費率將調整為10%、月投保金額調整為19,761元,預估影響271萬人,每人每月將多負擔72元至144元。 配合2023年基本工資調整為26,400元,健康保險(健保)投保級距也跟著上調,將原先第一級同樣調為26,400元。

蘇院長指出,在蔡總統領導下,行政團隊盡全力照顧勞工,給予初出社會的年輕人及弱勢勞工最大支持,政府排除萬難,即便在疫情衝擊下,仍做到過去政府做不到的年年調升基本工資。 相較於2016年,基本工資月薪從20,008元調增至明年開始實施的26,400元,總調幅近32%;至於時薪調整的總調幅更將近47%,從原本120元調整到176元,後續也請經濟部與勞動部共同研議,針對受疫情衝擊尚未恢復的內需產業,提供有效協助,並妥為溝通,儘速公布配套措施,讓勞資共榮共好。 至約定按時計酬者,應以160元乘以經核備之每月正常工作時數為基準。 Q:新工時制度實施後,按日計酬或按時計酬勞工的工資如何計給? A:關於新工時制度實施後,勞資雙方所約定之工資給付方式如係按日計酬或按時計酬,且明確約定給付及計算方式,其因法定工時制度改變,致正常工作時間必須減少以符法令規定時,雇主按實際工作之日數或時數給付工資,尚難謂其違反勞動法令。 但若勞工與公司間原約定按月計酬,公司片面變更為按時或按日計酬,如實際變更契約內容且損及勞工之權益時,應事先取得雙方協議。

基本工資: 基本工資是否含勞健保

蘇院長表示,調整基本工資牽涉人數眾多,且影響社會層面亦相當廣泛,勞資雙方不僅有其共生關係,也有其矛盾的存在,因此此次能夠順利形成此般共識,相當不簡單,非常感謝勞資雙方能夠形成共識,而且政府在進行決策時,也能傾聽各方意見、糅合各種矛盾,最後形成最圓滿且都能接受的結果,這也是各方努力的成果。 基本工資2023 以政府方而言,分別有代表勞方的勞動部、資方的經濟部,並涉及國家發展委員會、行政院主計總處及財政部等相關部會,大家均以非常戒慎恐懼的態度,歷經一次次的討論,最後在審議委員會達成這般共識,對此他相當感謝與欣慰。 基本工資 院長表示,他已於昨日核定此項調漲方案,並自明年1月1日起實施,這不僅是政府持續落實經濟成長的果實與全民共享的具體展現,也是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連續第7度調漲基本工資。 Q:勞工請假被扣全勤獎金,致當月所得低於基本工資疑義A:依勞動基準法第21條規定勞工工資不得低於基本工資,故勞工每月於正常工作時間內所得之工資,不得低於每月基本工資扣除因請假而未發之每日基本工資後之餘額。 故勞工每月在正常工作時間內所得之工資,不得低於每月基本工資扣除因請假而未發之每日基本工資後之餘額。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