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爾生技12大著數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Dave on June 23, 2019

沛爾生技

重大的突破點在於,讓「呼吸診斷」變成可以連續紀錄的數據,並輔以AI來判斷警示,可應用於非插管麻醉手術,如上下消化道內視鏡、顏面手術、兒科以及兒童牙科等。 雲象科技從成立以來獲獎無數,除了拿下在2018年獲得NVIDIA GPU技術大會新創團隊培育計畫首獎外,同年9月,亦在國際醫療影像研討會MICCAI競賽榮獲第七名,接著,其數位病理及AI輔助診斷系統於美國芝加哥國際外科醫學博物館中展開為期三年的展出。 同年11月,獲經濟部頒發第18屆新創事業獎(Business Startup Award)科技產業組金質獎,一年內得到兩次國家級獎項。 同時,2019年10月以【數位病理AI自動診斷系統計畫】通過技術處AI新創領航計畫補助審查。

  • 因掌握的投資案件超過六成來自上市上櫃公司,因此,仍有許多未公開投資概況的專業生技創投機構有可能被低估而未入榜,特此說明。
  • 2020年前7個月收錄的獲投件數雖仍有限,但有3筆金額破千萬美元的交易,拉升平均交易規模,成為近六年的第三高。
  • 至於2020年因上市上櫃企業轉投資的數據目前僅盤點到第一季,所以前七個月收錄的總獲投件數僅為20件,實際獲投件數當然不只如此。
  • 2019年因缺乏超大型投資案件,健康醫療總獲投金額下滑至1.44億美元,而2020年遭逢新冠疫情逆風,但前七個月獲投為7千萬美元,表現不算差。
  • 再者,研究也發現醫藥品/療法領域的獲投中,在政府通過「特管法」後,再生醫療領域中的幹細胞與免疫細胞療法,成為近三年來醫藥品/療法次領域的新投資焦點。

此外,本公司亦注重董事成員組成之性別分布,女性董事目標為至少1席以上,目前本公司女性董事為1席,占比為11%。 安立璽榮生醫在2019年8月6日宣布完成1,050萬美元A輪募資,此輪募資由台杉生技基金領投,並由中華開發創投與台安生物科技共同參與。 炳碩生醫依據臨床的迫切需求開發創新應用,研發內容含括脊椎手術規劃、導航軟體及機器人輔助平台,整合為一套完整的脊椎微創手術機器人輔助方案,可執行微創植釘融合手術,亦開發適用於減壓手術及其他應用,能提升手術過程的安全性、準確性、降低輻射暴露並簡化流程,達成患者與醫者雙贏,以台灣為基礎進軍國際高階手術機器人龐大市場。 若依各階段的投資金額占比來觀察,2015~2020年7月間收錄的健康醫療整體獲投資料中,早期階段因交易規模較小,使得金額占比縮小至50%,中期階段與後期階段的獲投金額占比則擴大至29%與12%。 就2010年後成立的新創各階段獲投金額占比,早期階段、中期階段與後期階段之獲投金額占比分別升高至55%、31%與14%。

沛爾生技: 台灣第一個細胞免疫治療臨床計畫曝光 宏碁、緯創等都是背後金主

而美國納斯達克的生技類股指數(NBI)在今年上半年也上升13.9%,無論公開或私募資金市場,都顯示疫情助攻健康醫療投資。 沛爾生醫今 (13) 日攜手國際臨床試驗受託研究機構 (CRO) 百瑞精鼎,鎖定高科技基因改造免疫細胞治療領域,沛爾創辦人林成龍看好,免疫治療是國際趨勢,將成下一波醫療革命,從醫 30 多年職涯中,熟識許多電子產業大老,近年國內代工廠也陸續投入生技產業,吸引緯創 (3231-TW)、宏碁 (2353-TW) 等大廠相繼投資,據悉,緯創成立的緯創生技控股,就持股沛爾超過 2 成,是第二大股東。 由於全球癌症罹病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機構願意採用數位病理來提升效率,亦有越來越多的業者投入該市場,開發多種數位病理於藥物開發和伴隨式診斷的應用,成為數位病理市場的主要推力。

沛爾生技

消息人士透露,不含為了臨床試驗所打造的GNP等級實驗室、研究人員的薪水,單這個臨床實驗需要挹注的資金就超過1億元,而沛爾過去的實驗也曾投資超過2千萬元,靠大股東全力支持,包括宏碁和緯創,其中,緯創生技控股持股比例超過2成,是代工廠中持股比例最高;另有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以個人名義間接投資,記者會後3個月沛爾生意醫來電表示,非梁次震個人直接投資而是他投資的公司來投資沛爾。 癌症一直是國人10大死亡主因首位,除傳統的化療、放療廣為人知,到近年的標靶治療、細胞治療備受注目外,更有具備高端技術力的CAR-T治療漸入抗癌戰場,透過基因改造技術,將腫瘤抗原嵌合在T細胞上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簡稱CAR-T,能精準辨識並攻擊帶有特定抗原的癌細胞。 由於T細胞的來源是人體,不同個體間差異大,改造出來的CAR-T毒殺腫瘤能力也有相當的變異,因此建立一個穩定的細胞臨床前開發、臨床生產製程平台是相當重要的。 隨著公司成長,遂於2019年5月在台北市內湖科學園區成立企業總部,而高雄則改為分公司(如下圖)。

沛爾生技: 投資人專區

創辦人林成龍醫師期許沛爾以故鄉為立基點,成為全球華人病患,在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方面的領航者,不斷創新。 沛爾的主要組織架構,包含董事會、研發單位、臨床研究單位、細胞製造單位、產品開發暨行銷單位、行政管理單位。 力旺電子副總級(含)以上員工為重要管理階層,每位管理階層除考量是否具備優異的專業及管理能力外,其價值觀需與公司理念相符,且須具備誠信、創新、贏得客戶信任及持續進步等人格特質。 本公司每位管理階層皆有職務代理人,因應組織成長及長期發展布局,本公司持續積極培育中、高階經理人才,藉由職務安排及專案任務給予歷練,以提昇其經營管理能力及思維,並且從人際、領導、商業等面向發展多元之管理技巧及能力,使得本公司可以有計畫性、有目標性地強化未來經營及管理團隊。

2017年3月,沛爾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PELL Bio-Med Technology Co. Ltd.)成立於高雄左營,為台灣少數專營細胞培養之技術研發、細胞治療之臨床應用的生技公司,初期著重於自體免疫細胞及自體脂肪幹細胞之生產。 沛爾生技 根據CB Insights最新全球健康醫療早期投資統計,健康醫療2020年上半年投資件數年增率雖小跌5.69%,但投資金額因鉅額投資活絡而成長17.13%。 尤其是遠距化、行動化及虛擬化等數位新醫療服務型態更因疫情而加速提前到來,特別是遠距醫療具有減輕醫療資源負擔與分流、避免接觸交叉感染風險的優勢,成為各國政府率先用於防疫的醫療科技。 根據StartUp Health的統計,2020年上半年全球數位醫療新創共獲得91億美元的投資,較2019年同期相比成長近19%,刷新近十年投資紀錄。

沛爾生技: 沛爾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免疫失調疾病導致免疫系統失衡,在免疫缺失的情況下,身體抵抗入侵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感染或癌症的侵害。 安立璽榮成立於2017年,安立璽榮基於轉譯醫學的研究,致力於開發癌症及免疫疾病之創新性免疫治療藥物,進而調控腫瘤微環境的免疫反應使人體恢復對抗癌症的能力。 長佳智能在2019年6月完成4.32億新台幣(約合1,440萬美元)B輪增資,包括: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玉晟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大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長聖國際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尚禾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學鼎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與其他投資人參與此輪增資。 根據若水國際在2019年5月的報導,長佳智能發展的醫療AI模型,已獲得與20家醫院合作、9項專利申請與4項TFDA立案,5年內要透過建立各種精準的醫療AI模型,成為醫療AI平台,聯盟大小不同的醫療服務機構最終發展為軟硬體整合的醫療科技服務公司。 炳碩生醫團隊在2020年5月宣告完成總額5.4億元的A輪募資,此次募資獲得國內外專業投資人的青睞,包含「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主導性投資人「台杉水牛二號基金」、美國矽谷「TRANSLINK CAPITAL」及原始股東參與投資。

沛爾生技

免疫細胞、及脂肪幹細胞培養增殖,需能掌控包括分離、活化、擴增、提高純度等關鍵技術,並且需要讓細胞在擴增的同時常保年輕、避免細胞老化等精密科技門檻。 沛爾生技 沛爾期以在細胞治療領域之專業的研發、豐富的生產經驗、及嚴格管制的細胞品質保證,協助我們的合作夥伴完善個人化精準治療之目標。 本公司「公司治理實務守則」訂有董事會成員組成考量多元化,並就本身運作、營運型態及發展需求以擬訂適當之多元化方針,包括但不限於基本條件與價值(性別、年齡、國籍及文化等)及專業知識與技能(如法律、會計、產業、財務、行銷或科技)二大面向,並普遍具備執行職務所必須之知識、技能及素養。 沛爾生技 目前本屆9位董事成員即已具有產業界、學術界以及醫學界等專業背景,在經營管理、領導決策、產業知識、學術及財務金融等領域各有專長,其中具有員工身份之董事占比為33%,獨立董事占比為33%。

沛爾生技: 公司福利

第18屆頒獎典禮於日前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進行,沛爾生醫資深副總暨技術長林建廷醫師率領的團隊,雙雙以「新穎之次世代嵌合抗原受體細胞平台應用於癌症治療」及「幹記憶型的CAR-T於臨床等級生產與第1/2期臨床試驗之應用」兩項主題受到肯定,且連續兩年獲頒獎項。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漢肺炎疫苗開發上,國內疫苗廠和研究機構、醫院合作開發,在CAR-T療法,雖然國內有其他研究機構、醫院組織有能力投入研究,但真正投入資本走進臨床試驗的,卻是民間公司沛爾,據了解,雖然國內某擁有醫院的財團家族曾接觸過林成龍,以及行政院開發基金也曾表達興趣,但他最後仍選擇電子業大老支持的沛爾公司,留下許多想像空間。 創辦人林成龍為英國牛津大學腫瘤免疫與移植免疫學博士,有20年的免疫細胞治療研究經驗,在英國實際參與CAR-T臨床實驗,曾服務於英國國防部。 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還爆料,有一次林成龍回台灣,弄丟了英國國防部的識別證,差點讓整個國防部的識別證都要換掉,引起英國在台協會的關注。

安智生醫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新加坡,在台分公司為臺智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創辦人兼任CEO黃賢驎畢業於交大資工,曾經罹患鼻咽癌,經歷了艱辛的治療過程,也讓他起死回生之後,決心轉身投入醫療產業,創辦安智生醫。 該公司為癌症精準醫療的技術領導者,透過專利的基因分析檢測技術,協助醫師與病人擬定最合適的治療策略,以達治療最佳化、副作用最小化的個人醫療應用。 安智團隊有分子生物、生物資訊、生物統計、臨床、醫療影像和AI完整的團隊,在尋找生物標記物(biomarker)、基因篩選(gene panel)方面,速度會比過去快上5到10倍。 團隊從最有可能的幾個位點,透過生物資訊、醫學角度,由上至下篩選;再結合科技大廠AI強項,從所有腫瘤相關基因資料庫,由下往上搜尋潛力生物標記物或基因篩選。

沛爾生技: 董事會成員

XFLO (TM) 是一種創新、可於門診執行的微創治療方案,與傳統手術或藥物相比,可提供簡單且侵入性低的方式,緩解良性攝護腺肥大引起的下泌尿道症狀。 XFLO 沛爾生技2023 (TM) Expander System在2019年於澳洲和喬治亞共和國進行首次人體臨床試驗。 沛爾生醫在2020年5月13日與百瑞精鼎共同舉行簽約儀式,合作啟動台灣CAR-T臨床試驗計畫,正式宣告台灣踏入高科技基因改造免疫細胞領域,期望讓國內癌症患者能就近接受與國際同步的先進醫療。 2020年7月22日,衛福部也正式通過了「沛爾生醫」與「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合作的特管辦法癌症治療申請案,提供第1-3期、第4期實體癌「自體CIK免疫細胞治療」,適用項目廣泛多達15種癌別(肺癌、肝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胰臟癌、胃癌、卵巢癌、惡性黑色素瘤、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腎臟癌、膀胱癌、膠質母細胞瘤、鼻咽癌、食道癌)。 沛爾生醫自成立以來,即專注於免疫細胞(CIK、DC、DC-CIK)與幹細胞(ADSC)培養生產之技術與研發,提供各醫療機構特管辦法許可之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及退化性疾病之幹細胞治療。 除此之外,更致力於開發次世代基改細胞CAR-T之生產應用,成熟與創新兼容並蓄,以滿足醫界、病友的期盼,同時提升臺灣的產業競爭力與國際能見度。

沛爾生技

同時持續推動與多個研究單位、醫療院所合作,持續沛爾的創新之路,與健康、關懷、精準、專業的經營理念。 聿信醫療在2020年7月宣布完成400萬美元(約為新台幣1.2億元)的A輪投資,領投者為瑞軒科技,其他投資人包括:益鼎創投、厚德管顧、大亞創投、國發會與比翼資本。 根據公司登記的實收資本變化與上市櫃公司財報轉投資資料中,整理出沛爾生醫在2019年第四季中獲得來自宏碁股份有限公司、緯創生技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理本投資有限公司與其他投資人共2.3億新台幣(約合767萬美元)。 隨著現代人壽命延長,重視運動等生活走向,骨科相關疾病也逐年攀升,如關節退化、骨刺、骨折、韌帶斷裂以及先天脊椎側彎為最大宗。 炳碩生醫成立於2016年,在科技部萌芽計畫的輔導與經費補助下,將多年在手術機器人的研究成果成功地商品化,完成「脊椎微創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打造精準、安全、微創、低輻射之脊椎手術環境。

沛爾生技: 公司歷程

由於數位醫療市場龐大,加上技術與商業模式不斷創新,愈來愈多新創企業投入此一領域,也吸引風險投資人的興趣,國際上數位醫療的早期投資屢創新高。 值得關注的AI醫療新創的突破,為愛因斯坦Deep01(愛因斯坦人工智慧股份有限公司)研發 AI 腦出血偵測系統DeepCT(瞬思)在2019年7月10日獲得美國 FDA 認證,為亞太地區首家以深度學習技術獲得美國FDA認證的公司。 平均可以在病人拍完 CT 的 30 秒內判讀出結果,目前測試準確度達到95%。 在「醫藥品/療法」方面,近六年獲投的企業主要集中在生物製藥企業(如:新旭生技、協和新藥、上毅生技、諾瑞特、共信醫藥、心悅生醫、聯亞藥業等)、原料藥/藥劑生產企業(如:博謙生技、創鼎生醫等)、影像醫學用藥研發生產廠商(巨生生醫、士宣生技、博信生技等)與CMO/CRO/CDMO企業(台康生技、喜康生技、霖揚生技等)。 健康醫療領域中最活躍的民間投資機構為晟德集團,晟德大藥廠創立於1959年,在2008年公司進行重新定位,除了製藥本業外,開始轉型為晟德生技工業銀行並正式成立玉晟創投/玉晟生技,致力於生技領域的產業投資與育成。

力旺電子董事選任方式係採侯選人提名制度,並依據「董事選舉辦法」辦理,目前董事9名(含獨立董事3名),在經營管理、領導決策、產業知識、學術及財務金融等領域各有專長,未來本公司將持續強化董事會成員多元化結構。 關於董事會之接班規劃,目前公司內有多位高階經理人具備擔任董事所需之管理能力及專業能力,同時,本公司將視營運需要延攬外部專業人士。 且為使董事會成員提升專業,不斷精進,本公司亦鼓勵董事每年參加進修課程,以確保董事會成員具相當程度之產業知識及獲取新知,有助於提升董事會決策品質,強化公司治理功能。 2020年初爆發新冠病毒疫情,並快速蔓延全球,各國政府紛紛祭出封鎖邊境、封城、就地避難、社交隔離、行動限制等命令,雖然有助降低病毒的傳染,但也對經濟與就業率造成不可磨滅傷害。 同樣地,這個突發公共衛生安全事件也動搖新創生態圈,直接受到衝擊的新創企業收入驟降,為樽節開支,紛紛宣布裁員、減薪措施。

沛爾生技: 沛爾生技 公司基本資料

此外,2010年後成立的健康醫療新創獲投分占整體健康醫療獲投件數與金額的81%與87%,顯示2010年後成立的新創企業已成為健康醫療投資的重心。 健康醫療產業是必須結合人才、技術與資金的產業,具有高技術、高風險、高報酬的特性。 以新藥為例,新藥開發時間相當冗長,從藥物探索開始直到上市,平均開發時間需耗費8至12年,且需專業技術團隊,並投入高額研發成本。 因為高風險與高報酬的特性,使得健康醫療一向是全球風險投資偏好的標的,在台灣的早期投資市場也不例外。 本文將盤點與分析近年來台灣健康醫療新創獲投的趨勢、熱門次領域與代表性獲投個案。

  • 該公司為癌症精準醫療的技術領導者,透過專利的基因分析檢測技術,協助醫師與病人擬定最合適的治療策略,以達治療最佳化、副作用最小化的個人醫療應用。
  • 力旺電子董事選任方式係採侯選人提名制度,並依據「董事選舉辦法」辦理,目前董事9名(含獨立董事3名),在經營管理、領導決策、產業知識、學術及財務金融等領域各有專長,未來本公司將持續強化董事會成員多元化結構。
  • 由於意能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一種創新、可於門診執行的微創治療方案,與傳統手術或藥物相比,可提供簡單且侵入性低的方式,緩解良性攝護腺肥大引起的下泌尿道症狀。
  • 本公司「公司治理實務守則」訂有董事會成員組成考量多元化,並就本身運作、營運型態及發展需求以擬訂適當之多元化方針,包括但不限於基本條件與價值(性別、年齡、國籍及文化等)及專業知識與技能(如法律、會計、產業、財務、行銷或科技)二大面向,並普遍具備執行職務所必須之知識、技能及素養。

2020年「ALA-1000」研發項目再度通過經濟部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Fast Track),並獲得美國、墨西哥專利核准。 意能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目前開發的XFLO (TM) Expander System用以解決良性攝護腺肥大所致下泌尿道症狀之重大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根據人口統計數據顯示,50歲以上男性約有半數曾因良性攝護腺肥大引起下泌尿道症狀,80歲以上的男性發病率甚至達80%以上,全球共有超過7,100萬名病患尋求積極治療。

沛爾生技: 台灣的沛爾生技13日也宣布與百瑞精鼎合作在台灣啟動第一個 CAR-T 臨床試驗計畫,中間為沛爾創辦人林成龍。(攝影/鄭國強)

由於意能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一種創新、可於門診執行的微創治療方案,與傳統手術或藥物相比,可提供簡單且侵入性低的方式,緩解良性攝護腺肥大引起的下泌尿道症狀。 沛爾生技 益安生技從2016年起開始轉投資意能生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第二季財報顯示,再度加碼投資1.2億新台幣(約合400萬美元)。 昱展新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0年6月3日獲准為公開發行公司,此前,在2020年5月前完成由中華開發生醫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領投的B輪5.5億新台幣(約合1,833萬美元)增資案,包括:國聯創業投資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富邦金控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宏泰電工股份有限公司、國發基金、群益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台新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原始股東跟投。 若將獲投的企業設限於2010年後成立的企業,獲投件數依序為醫藥品/療法(83件)、醫療器材(76件)、數位醫療(68件)與其他(12件)。 至於投資金額依序為醫藥品/療法(5.21億美元)、醫療器材(1.61億美元)、數位醫療(1.34億美元)與其他(1,200萬美元)。 從獲投階段來看,2015~2020年7月間收錄的健康醫療整體獲投資料中,依投資件數占比來看,以A輪(含)以前的早期階段交易件數占多數,約69%,中期階段約16%,後期階段獲投的件數比重則僅有2%,未揭露者占13%;若觀察2010年後成立的新創企業,則有高達八成獲投交易屬於早期階段,17%為中期階段,後期階段與未揭露者分別各占2%。

沛爾生技

安基生技新藥成立2014年12月15日,其技術團隊承接臺大藥學院陳基旺敎授研究室過去近三十年的研究成果,挑出具深度科學基礎且具市場利基型的藥物及其適應症為開發主軸。 安基具有獨特且完整的新藥研發平台,其中化學、生物、及藥動科學家相互配合執行新藥探索及藥理、毒理之試驗,能於短時間內完成先導化合物之優化,針對可行之疾病標的(drug-able targets)選出成藥性最佳(drug-like) 的小分子,相較於其他早期新藥探索產出的分子,已相對降低風險(de-risked molecules)。 在數位醫療方面,近年來隨著數位及行動技術的發展,搭配病患及醫學資料庫,加上將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引入預防保健、健康照護與醫療診斷後,不僅提高健康醫療服務的效率與疾病診斷準確率,以及提供更好的個人化醫療體驗,更重要是降低龐大醫療與保險成本。

沛爾生技: 研究開發

目前研發管線有AJ302(治療神經病變)、AJ303(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AJ502(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及牛皮癬)、AJ503(牛皮癬/牛皮癬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炎症性腸炎)等四款候選藥物,其中美國FDA針對安基生技新藥AJ302臨床一期試驗之送件前諮詢會議資料(pre-IND meeting),提出正面的書面審查意見,預期於2021年初開始第一期臨床試驗。 安立璽榮旗下擁有癌症免疫療法–新一代CSF-1R抑制劑藥物(EI-1071),及具突破性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First-in-class抗體新藥(EI-001)等多項產品。 EI-1071為安立璽榮的主要開發項目,其是一種新化合物具更專一激酶抑制活性的CSF-1R抑制劑,該化合物目的在突破免疫抑制障礙,可用於低免疫反應的冷腫瘤領域上,包括胰腺癌,結腸癌和乳腺癌等,並控制疾病進展減少腫瘤微環境中的腫瘤相關巨噬細胞。 另外,重要的核心開發項目EI-001,治療慢性B型肝炎之免疫療法,是國內第一次利用單一B細胞選殖技術(Single B Cell Cloning),直接由人體取得全人源的人類抗體,開發成為高藥效且安全的抗體藥物,具商業產品開發的優勢。 投資金額方面,亦以「醫藥品/療法」獲投金額最高,近六年合計獲投金額高達5.8億美元,雖交易件數僅占總獲投件數的35%,但獲投金額則占總體獲投資金額的62%,平均交易規模遙遙領先其他次領域,此反映醫藥品具有研發週期長使得所需資金也較高的特質。 其次是「醫療器材」獲投金額為1.61億美元(19%),「數位醫療」因這二年來AI醫療獲投平均規模上升,使得醫療獲投金額上升至1.60億美元,占比也升至17%,「其他」類的獲投金額為2,600萬美元(3%)。

沛爾生技

沛爾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3月,為台灣第一家專營細胞培養之技術研發與細胞治療之臨床應用的生技公司,首要目標為推廣自體免疫細胞技術的臨床應用,致力於開發和推動與歐美同步的各種【細胞培養、代工/臨床應用】技術,整合多種治療方式。 創辦人林成龍醫師身兼英國倫敦帝國學院外科學講座教授及香港大學外科學與病理學榮譽教授,同時也是英國皇家外科學院院士FRCS (Eng) 與英國免疫學會(BSI, UK)會員,擁有25年細胞治療經驗,累積逾700個案例。 至於健康醫療領域各年度獲投金額的多寡深受當年有無大型獲投案件的影響,獲投金額波動頗大。 例如下圖中2015年因有生物製藥喜康生技4,560萬美元的C輪投資,研發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用藥的心悅生醫4,333萬美元的B輪投資,以及蛋白質藥品開發技術平台聯亞生技2,000萬美元等大型投資案,拉升2015年投資金額突破2億美元。

沛爾生技: 細胞治療的 常見問題

依各年度獲投趨勢來看,FINDIT所收錄的健康醫療整體獲投件數,每年約在49~61件之間;其中2019年達到61件,為2015年統計以來的最高。 至於2020年因上市上櫃企業轉投資的數據目前僅盤點到第一季,所以前七個月收錄的總獲投件數僅為20件,實際獲投件數當然不只如此。 沛爾生技2023 若觀察成立時間在2010年(含)之後的新創獲投件數,2019年達53件,為整體獲投件數的87%,而2020年前七個月收錄18件獲投交易。

沛爾生技

林成龍指出,雖然代工廠營收規模大,但毛利率 3-4%,長期以來被外界稱「毛三到四」,面對低毛利、高競爭環境,近年開始大舉投資醫療事業,沛爾正在推動的基因改造細胞療法,未來也將與自動化系統連結,成為電子業相中的標的之一。 我們正投入開發全新的CAR平台與對抗新的癌症標靶靶心,預計搭載在次世代CAR-T、CAR-NK上,期許早日攻克實體癌。 我們也希望脂肪幹細胞(ADSC)在基因修飾後能夠提供更寬廣的應用,對於實體癌、罕見疾病提供治療新選擇。

由於必須減少接觸,透過微型聽診器與AI連續呼吸偵測系統,讓醫師可以遠距離診察病人身上的狀況。 針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也已經準備完畢登記文件,預計於本季送件。 據悉,緯創、宏碁及廣達紛紛相繼投資沛爾,但目前僅資金投入,尚未技術合作,其中,緯創生技控股持股比例超過 2 成,是代工廠中持股比例最高,廣達則由董事長林百里與副董事長梁次震分別以個人名義投資。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