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年紀2023詳細介紹!(震驚真相)

Posted by Dave on January 18, 2020

張忠謀年紀

每年台積電運動會一開場,夫婦倆總會一同現身會場,繞場一周,與現場台積電員工打招呼,接受歡呼。 台積電能夠在面臨國際大廠強大挑戰下站穩全球晶圓龍頭地位,張忠謀於2009年回鍋兼任總執行長,決定擴大投資研發與擴產,進一步拉大與對手的距離,相當關鍵。 張忠謀1955年加入希凡尼亞,進入半導體業,當時半導體發展才僅僅3年。

全球化雖讓幾十億人民脫離貧窮,幾乎所有國家的生活水準都大有進步,但張忠謀也表示,這讓收入與財富集中的狀況加劇,人與人、國與國之間不平等的感覺也更加嚴重。 張忠謀說,1980年代以前,大公司CEO的收入是基層員工的40倍,但如今卻是400倍,因如今的公司比過往大得多,但員工薪水依然只照生活指數調整。 此外,全球化以來,許多製造業轉移至國外,主要移到亞洲,尤其是鋼鐵、汽車等。

張忠謀年紀: 中國大陸半導體技術起碼落後台灣5、6年

台灣在半導體的發展歷史,秦永沛都參與其中,從基層一路穩紮穩打到今天管理職位,很多人可能會因為利益而迷失自我,但陳鐵鈺表示,他從頭到尾始終如一,非常值得許多年輕人效仿。 張忠謀年紀 對於秦永沛而言,成大可說是人生中的一大轉捩點,他不僅在這找到陪伴一生的伴侶,同時奠定學術實務基礎,在往後台灣半導體的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 秦永沛去年受邀成大訪問時表示,母校不只栽培他學術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導他實實在在的做事態度,這在職場中非常受用。 推動產業數位轉型,為什麼要優先推動數位決策與建立決策型組織? 工業3.5主張,先從「操之在我」的組織效率與管理能力提升開始,結合系統性思考和智慧科技提升群體決策的品質和效率,才能因應工業4.0的聰明生產和數位化經濟時代的彈性決策。 誠信正直、承諾、創新及客戶信任是台積電的企業核心價值,堅持不與客戶競爭,讓台積電贏得客戶的信賴,搶占全球超過一半晶圓代工市場,也讓台積電往往成為市場觀察產業景氣的指標。

WHO世界衛生組織今年3月發布的《世界聽力報告》中指出,未來30年,全球聽力損失的人數可能增加1.5倍;也就是說,到了2050年,全球每四人就會有一人罹患不同程度的聽損障礙。 魏哲家表示,他們很多時候意見都一致;劉德音則說,人與人之間意見不一致是常有的事,但要看懂對方優點。 他透露,過去在台積電運動會時要求大家,每次至少喊十幾遍「我愛台積,再創奇蹟」,他退休之後還是會再創奇蹟的。 張忠謀年紀 我的人生的意義就是工作,假如沒有工作,我的人生也就沒有什麼意義。

張忠謀年紀: 晶片換疫苗?授勳酈英傑、張忠謀出席

「管理研發單位最重要的是什麼?」在清大校園採訪時,記者直接拋出問題,林垂宙清楚地給了3個答案:人、文化、組織創新。 他從張忠謀手中接下工研院院長大位,當年,他打下工研院研發的制度基礎;現在,他認為再次轉變的時間到了。 有不少報導揣測,兩人相識當時各自都還有婚姻,張淑芬的先生吳丁凱時任工研院所長,有人形容,擔任工研院長的張忠謀,等於是「對部屬妻子有好感」,也難怪雙方對彼此的情愫只能先放在一邊;兩人真正結婚時,已經相識15年,婚前熱戀四個月,便決定共度一生。 張淑芬在多年前的一段專訪中透露,她最害怕的事就是和張忠謀分開,但因為不捨張忠謀一人生活、沒人照顧,也一定要活得比他久,因為她比老公堅強,這種「家後」的鶼鰈之情表露無遺。

張忠謀年紀

台積電目前資深副總僅剩左大川、財務長何麗梅、負責研發的羅唯仁,負責營運和產品發展的秦永沛和美國子公司執行長Rick Cassidy,左大川明年2月退休後,台積電資深副總將只剩四位。 以現代而言,美國受惠於全球化,但中國受惠於全球化可能更多,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已定調為競爭與合作,但至少目前競爭成分高於合作。 張忠謀指出,關於全球化的概念,大家已經講了幾十年,但在近年有蠻大變化。 他表示,全球化固然會帶來好處,但也帶來若干壞處,其中之一是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不平等感覺會加劇,而在國與國之間可能會出現修昔底德(Thucydides)陷阱。 此外,近年來台灣企業界很關注接班問題,許多企業著重在接班「人」的身上,若深入了解台積電的雙首長制、董事會和獨立董事的設計,會發現台積電的接班規劃是「人+組織+企業文化」,這樣的機制可以把接班人犯大錯的機會再往下降低,非常值得業界參考。 台積電的董事會不是橡皮圖章,獨立董事不是顧而不問,董事會和營運團隊的監管關係才會往良性的方向發展,創辦人有這樣的遠見和決心,是張忠謀對台積電很大的貢獻,恐怕也是台灣家族企業難以做到的。

張忠謀年紀: 張忠謀談管理 半導體教父:領導者最重要的兩個特質是...

1949年,在國民政府風雨飄搖、中國大陸風雲變色之際,年方18歲的張忠謀考取美國哈佛大學,從香港搭船赴美,從此展開了他後來波瀾壯闊的73年人生。 之後,曾短暫做過企業經營顧問,也擔任通用儀器公司副總裁一年有餘,是為其職涯中的一個插曲。 年輕的張忠謀勤奮、不倦地工作,不停地吸收新知、累積經驗;有時為了趕工作,會與同事一起加夜班;為了寫論文,偶爾也會徹夜不眠;度過了一段快樂時光。

張忠謀年紀

然而近來,我們很關切要求「境內」半導體晶片自給自足的趨勢。 我們必需指出,過去數十年的自由貿易大幅促進半導體技術發展。 張忠謀年紀2023 雖然美國與日本已慷慨捐贈疫苗,我們的民間機構也已成功採購一千萬劑,我們仍然需要更多數量的疫苗,而且需要儘快取得! 我們需要向目前擁有並生產超過他們自身所需疫苗數量的APEC成員尋求協助。 「如果每一道加工,良率有90%,經過上百道工序後,整體良率可能只剩下6成。」他解釋,「如果良率提升到99%,最後的良率還有8成多」,6成和8成良率的差別,就是台灣在半導體製造上賺錢和不賺錢的差別。 建立重視品質的文化,工研院更進一步在國家政策下釋出人才,造就出一群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的中堅企業。

張忠謀年紀: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無人可在沒有台積電下安然度日

張忠謀說,他不反對同仁因對工作有興趣,自願下班後工作,以強化自己的實力,但不希望同仁每周工時超過五十個小時。 另外他堅決反對主管要求員工加班,但又不核發加班費或不給予補休;反對即使有加班費,同仁卻長期超時工作;反對同仁受主管或同儕影響,「感覺非要長時間待在公司不可」。 退休後,寫作、旅遊、打橋牌、閱讀,他的人生態度及養生法則,如同他治理公司一樣,都靠著毅力,有計畫且規律的執行。 在這之前,幾乎所有的晶圓廠都替客戶「兼差」代工,賺些小錢貼補晶圓廠的成本,但是沒有一家公司敢「專門」做代工。 在1985年9月9日的《聯合報》上,出現一篇分析報導,談到擁有自有產品的IC公司兼營代工的限制。

「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從創立台積電到2018年6月宣布退休,擔任台積電董事長逾三十年,在這個足以左右台股指數、被稱為護國神山的重要企業任要職,如果你以為他每天都工作到三更半夜,那就錯了! 張忠謀年紀 張忠謀過去受訪時自述,他從20多歲開始就秉持不加班精神,因不喜應酬,每月應酬不超過兩次,且一定於1個半小時內結束,好讓自己早睡早起、作息規律。 他也以此要求員工,增進工作效率和成效,能不加班就不加,希望員工們都能兼顧家庭生活,有健康、平衡的生活。 張忠謀說,自己是在今年初決定退休,談及人生的成就,他顯然對於台積電感到自豪。

張忠謀年紀: 來台灣像回家!蘇姿丰「演講全文」一次看

談到晶片產業,米勒直言,台灣處於全球晶片產業中心,全世界沒有人可以在不用到台積電的狀況下,安然度過一天;全世界必須了解台灣,特別是台積電在半導體科技及晶片製造上扮演的角色。 台積電資訊科技和自動化系統已經成為智慧企業的公用事業(utilities),盡其所能地滿足公司內外部顧客的需求。 台積電資訊長將推動智慧製造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0年進入全自動和電子企業,第二階段是2012年發展大數據分析和整合平臺,第三階段是2016年透過人工智慧、高效能雲端運算和團隊協作創新,以展開全面數位轉型。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於2008年在清華大學台積館開幕演講時表示,台灣最需要的是管理技術跟人才。 因為很多結構化的技術,例如國外開發的製程技術,可以直接技術移轉到台灣導入生產線;管理和決策是半結構化,則必須考慮組織文化等因素而因時因地制宜。 因此,在某個單位是一流的高階主管,到另外的地方則未必能發揮,反之亦然。

張忠謀年紀

張忠謀說,全球化的壞處包括修昔底德(Thucydides)陷阱,即既有強權和崛起強權的戰爭,例如目前的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爭鬥。 全球化雖使美國受惠,但中國也受惠,美國看著中國受惠更多,若不戰爭,也要先把對方打回去。 回顧晶片發展起源,米勒指出,晶片產業與冷戰期間的軍備競賽息息相關,必須讓電腦微縮化,才能放到飛彈前端,進而達到引導作用;此外,晶片還讓產業迅速發展,而且微縮化還在持續進行,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摩爾定律。 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今日出席半導體世紀對談和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互動,張忠謀並提到台美工作文化差異,並妙提工程師太太對工程師半夜出門修幾台不會多問。 NVIDIA美國時間23日公布財報,不僅第2季營收獲利優於市場預期,第3季展望同樣亮眼,並帶動NVIDIA盤後漲逾10%。

張忠謀年紀: 製造業破萬人放無薪假 3家新增近500人幾乎全廠實施

他說,原本預定自傳下冊今年3月前能出版,但時間已延誤了,現在不講出版時間了,但會積極寫,希望明年底前一定出版。 7月生的張忠謀是巨蟹座,根據星座學來看,巨蟹座的人敏感、多情,感情細膩並執著,也相當戀家,對感情品質很挑剔。 張忠謀年紀2023 張忠謀過去從不提張淑芬的姓名,相識逾十年才結婚,顯露出張忠謀對感情的深刻。

張忠謀年紀

米勒除了告訴大眾晶片發展脈絡,更強調談半導體產業,一定要談到台灣,而且「要了解半導體,一定要認識台積電」。 米勒梳理半導體產業發展與挑戰的專書「晶片戰爭」出版後大受好評,他今天出席天下雜誌主辦的「張忠謀X克里斯.米勒 半導體世紀對談」,針對「全球晶片新賽局」進行演說。 南韓研究團隊日前發表「常溫常壓超導體」LK-99相關論文,帶動全球超導體熱。 張忠謀用一句話形容:「怎麼賺錢?All about how you make money?」就是商業模式的主要意思,這是他當好幾年總經理才開始學習的。

張忠謀年紀: 中國發1.5兆債救地方 地方政府拿錢需砍公務員

不管是蘋果 的iPhone處理器,還是英偉達的AI用圖像處理半導體(GPU)都是由台積電量産。 張忠謀已經預測到,設計公司與製造公司間的乘積效應會催生出不斷變大的循環。 而張忠謀提出了將半導體的設計和製造分離的想法,具體實施是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 對此正確的理解是,這是張忠謀基於在曾經世界排名第2的美國德州儀器公司時的經驗而産生的壯大構想。 如果出現海峽兩岸發生戰爭,或者周邊海域封鎖等情況,被稱為「世界半導體工廠」台灣的供應鏈將陷入癱瘓。 他在SEMI口述歷史中表示,「那時中國很窮,大多數人都很窮,即使像我出生的這種中產階級家庭也是。我們是沒有挨餓,但與現在的中產家庭生活方式相比,那時的生活方式非常、非常節儉」。

張忠謀年紀

2009年6月,張忠謀回任執行長,蔡力行遭調職,並成立新事業組織,由蔡力行出任總經理[3]。 2011年8月1日,台積電把新事業組織切割成兩家子公司台積固態照明和台積太陽能,蔡力行轉任兩家子公司董事長。 蔡力行(1951年4月19日—),生於臺灣台北,臺灣半導體企業家,聯發科技共同執行長,立錡科技董事長。 曾任中華電信公司董事長、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總經理兼總執行長[1]。 張忠謀最近首次表態支持美國的晶片政策,讚成「讓中國發展半導體的腳步緩慢下來」。 高岡認為,企業人士的這種表態極具風險,但張忠謀卻毫無保留明白表態,而中國非但沒有生氣,還很客氣力邀他到中國投資。

張忠謀年紀: 退休生活

包括在景氣好的時候,這些兼營代工業者的自有產品,可能排擠代工品的產能;客戶對產品設計保密的考量;甚至設計業者對獨門代工生意的擔憂等。 此外,對於德儀最重要的MSI(Medium-scaled 張忠謀年紀2023 IC,一顆晶片上載有數百個電晶體的中型IC)產品,張忠謀也首開每推出一項新產品,就依照學習曲線降價的產品策略,這和摩爾定律的核心精神不謀而合。 降價策略在兩、三年之內,讓德儀在MSI的市占率從二成提升到五成,營業額也從5000萬美元跳升十倍,到5億美元。 2006年11月,代表中華台北出席該年於越南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領袖會議[10];11月18日抵達主辦城市越南河內[11]。

  • 他說,壓低成本固然重要,但提升商品的價格、定價,更有商業上的深度與意義。
  • 張忠謀的人生不只精彩,還充滿戲劇,從他自傳上集透露,除了半導體成就,和台積電創辦人的頭銜,他更是一個不停學習、不斷自我反思的思想家。
  • 然而少有人知道,這位「臺灣半導體產業教父」幼年時流離中國大陸各地,青年時發跡於美國,其後雖因公多次來台,也都只有短暫停留,而他真正在台灣的耕耘,是54歲受邀接任工研院院長才開始。
  • 業界表示,摩爾是半導體產業先驅,曾提出「摩爾定律」(Moore’s law),認為因製程技術提升,晶片上可容納的電晶體密度,約每18至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預測電腦運算能力將在數十年間穩定成長。
  • 若沒有張忠謀,台積電甚至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可能難有當前的成就。
  • 林垂宙後來赴香港發展,熟悉中國大陸的狀況,他又如何看待中國、美國和台灣在科技上的競爭?

何麗梅卸下台積電財務長職位後,將專責歐亞區業務,成為台積電拓展海外版圖的猛將。 尤其才剛升格當外婆的何麗梅,並沒有因年紀退縮,仍然持續學習及挑戰新事物,她並不只是表面上看起來能幹強勢。 何麗梅之所以受重用,可歸功於她非常自律且有責任感,據傳創辦人張忠謀挑選她成為新任財務長時,一週內就下決定了,完全是自然而然。 身為軍人子弟的何麗梅認為,不管做什麼就要像什麼,但嚴謹之餘,更喜歡用新方法做事。

張忠謀年紀: 大腸癌開刀後辭職退休,那時他還不滿60歲...美容院經理感嘆:罹癌前,我的人生本來沒有「退休」2字

我認為,台積電對於中國這位競爭對手,會和三星一樣,一點大意的空間都沒有。 從國共內戰的經驗來看,這項挑戰恐怕是我認為這幾個議題當中,最需要關注,而變數又最難掌握的。 在局勢尚未明朗以前,沒有人可以妄下斷語,我在第八章〈理財路上的另一種鄉愁〉的書信篇中,也會對此分享一些粗略的看法。 我自己在美國管一個投顧和小小投信公司,每年年度查帳,會計師和證管會對董事會議紀錄特別關注,所以我對於張忠謀闡述董事長和董事會關係的說法,特別有感。 他認為,董事會跟CEO 的關係是相輔相成,之間既不是敵對,也不是橡皮圖章,這就是為何好的董事會很少見。

張忠謀年紀

這也是張忠謀的用心之處,初期的決策都讓兩人去討論、爭辯,實在僵持不下,才會由張忠謀拍板定案。 張忠謀說,兩位Co-CEO(共同執行長)都很尊重他,所以他總是給予相當時間,一次、兩次討論,如果還是不合,他還是做主。 這個適應期,既有雙首長對決策判斷的磨合歷練,也有大家長張忠謀對最後決策的負責和威望,決策的對錯和張忠謀下達最後指令的考量,都是一種很好的歷練。 為了讓居住的環境更加安全、舒適、宜居,新北市在2019年時領先全臺推動都更三箭,第一箭落實大眾運輸,以捷運帶動城市發展,第二箭則是改善主幹道沿線市容、跨街廓都更,第三箭則是優先協助危老建築改建,守護市民居住的安全。

張忠謀年紀: (1)「技術」是根本

蔡力行在中華電信內任職多受爭議,例如為確保獲利,2015年底政府標售第二階段4G頻譜時,只顧高價搶標最熱門項目,卻忽視中華電在交通部仍持股三成下被期待的政策任務、不願投資偏鄉建設,讓新政府高層對蔡頗有微詞。 此外,攤開中華電2014年至2016年財報,蔡力行上任首年,資本支出比前一年減少10.4%,一五年又減23%,2016年上半年資本支出執行率甚至僅22%,淪為電信三雄中最後一名,保守的投資作風也被高層認為不利中華電長期發展。 也有熟悉中華電生態的業者說,過去中華電對某些投資效益的評估確實不夠準確,例如一次跟廠商採購五、六年設備,造成庫存過多,蔡力行推動財報管理其實很正確[5]。 高岡介紹張忠謀過去曾多次代表台灣出席APEC等國際會議,在各國領袖之中,張忠謀是唯一的民間人士。

張忠謀年紀

他說,過去三十年他做得很愉快,從2013年開始實施共同執行長時期,他告訴客戶,自己已經將最重要的責任交給他們二位,現在對他們比三、四年前放心的多。 張忠謀也直言「絕對不是」,每年的挑戰都很大,而且挑戰來自四面八方,在尖端技術方面有非常厲害的競爭者,在比較成熟的技術裡也有十幾個競爭者,過去三十年沒有一刻是萬里無雲,過去還是每年都再創奇蹟。 米勒認為會出現中國和其他國家兩個派系;另一方面,很多國家都強調要擴大半導體投資,如美國、歐洲、日本、印度等,可以預見,未來晶片投資規模會愈來愈大,很多國家也已經這麼做了。

張忠謀年紀: 社會評價

其後,又不斷地持續改良,使得這顆電晶體的量產成果獲得客戶的高度肯定,也為張忠謀贏得了一生當中第一張「分紅」支票。 張忠謀的父親張蔚觀(1906~1992) 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是張忠謀祖父族內受西洋大學教育的第一代。 1931年7月10日,張忠謀出生於浙江省寧波,當時他的父親是寧波縣政府的財政局長。 張忠謀一歲時,父親轉任銀行經理,隨著父親工作調動以及日本侵華的影響,一家住過南京、廣州,六歲到十一歲大部分小學時期則是在香港度過。

張忠謀年紀: 設計、研發皆落後,唯獨製造強

這時,華智開發出來的DRAM產品,已經拿到日本、韓國代工。 德儀是IC的發源地之一,從1957年到1985年,蟬連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全球市占率高達一成。 1972年,張忠謀在德儀這家動見觀瞻的巨型企業推動的定期降價策略,並為新產品更替速率定調,助長了半導體產業跟著摩爾定律演進的世代交替。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