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報稅2023詳解!內含手機報稅絕密資料

Posted by Tim on May 15, 2023

手機報稅

你可以前往4大超商操作多媒體事務機例如ibon、Fami-Port等,從機台中查詢並且列印戶口名簿戶號、查詢碼,再憑以上資訊登入報稅系統。 行動電話驗證是2021年時新增的身分驗證方法,不需要使用讀卡機,只需要藉由手機門號、健保卡、身分證字號完成驗證流程,而且無論是手機報稅還是電腦報稅都可以使用。 而在免稅門檻方面,財政部公告去年的基本生活費為19.6萬元,並且在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等各項額度都有所調整。 手機報稅 因此,如果民眾是選擇採用標準扣除額計算,則單身族群的免繳稅門檻為42.3萬元。

手機報稅

最後,行動電話認證的過程,必須關閉 WIFI,使用你自己的行動網路。 昨天報稅第一天,已經有33.4萬戶完成申報,其中約48%採手機報稅。 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今年綜所稅申報有多項利多,包含基本生活費、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等,皆有調高,讓民眾可支配所得增加。

手機報稅: 服務地區

而在繳稅的管道方面,本次手機報稅的繳稅管道新增了行動支付、電子支付帳戶,因此納稅人可以透過信用卡、ATM、委託取款轉帳、行動支付、電子支付等方式進行稅務繳納手續,如果有申辦行動自然人憑證者,也可以透過活期存款帳戶完成繳稅。 手機報稅和電腦報稅相同,民眾在登入手機報稅之後,稅籍資料、繳稅金額都會由系統自動代入,如果沒有修改的需求,只需要依照步驟確認就可以完成申報。 而在繳稅的管道方面,手機報稅的繳稅管道包括行動支付、以及本次的現金繳稅等,因此納稅人可以透過信用卡、ATM、委託取款轉帳、行動支付、現金繳稅等方式進行稅務繳納手續,如果有申辦行動自然人憑證者,也可以透過活期存款帳戶完成繳稅。 今年5月綜合所得稅申報作業,若應自行繳納稅額3萬元以下,可以直接到超商多媒體資訊機列印繳納單(俗稱小白單)繳稅嗎? 是的,今年5月綜合所得稅申報作業,若應自行繳納稅額3萬元以下,可以直接到超商多媒體資訊機列印繳納單(俗稱小白單)繳稅。 手機報稅新增「現金繳稅」的方式,可以自行列印繳款書到四大超商繳款嗎?

手機報稅

而除了戶籍地址或電話號碼等基本資料以外,其他稅務資料皆無法修改,不過申報人仍然可以能透過「查看」看見稅務資料計算公式。 而在登入方法上,如果手邊沒有戶口名簿戶號與查詢碼,想要使用行動電話執行身分驗證的話,則電話門號必須為本人使用,且為月租型資費,因此如果門號登記在父母、公司名下,或是申辦預付卡等資費的用戶,無法透過行動電話驗證身分。 至於「連結行動與電支支付」部份,國稅局說明,今年有12家行動支付,以及3家電子支付可以選擇,直接在手機報稅頁面上的工具列,找到想利用的支付平台,點選直接就能完成繳稅。 以下為2023手機報稅教學,不用安裝App和插卡,Android/iPhone手機使用Chrome、Safari瀏覽器,打開財政部的手機報稅專區,用網頁即可依照流程完成報稅,非常方便! 手機報稅提供有三種身份認證方式,分別是「行動電話認證」、「戶口名簿號+查詢號」和「行動身份識別 TW Fid)」,比較簡單快速建議選擇「行動電話認證」(本篇教學重點)。

手機報稅: 申報查詢

包括檔案格式限JPG、PNG、PDF,上傳檔案每戶限制為10MB,此外若是手機拍照直接上傳,照片限制3至5張,因此若資料的張數較多,建議掃瞄PDF檔上傳。 ▲如果尚未註冊健保卡,則需前往「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網頁,點選「註冊」,開始註冊手續,過程中會需要使用戶口名簿戶號、健保卡和晶片讀卡機。 財政部小編也提醒,夫妻如果合併申報,填完基本資料後,記得執行「下載所得及扣除額資料」,確認兩人的所得、扣除額資料都已完整帶出。 電腦報稅時,最後上傳成功後,系統會跳出提示視窗顯示「上傳申報成功,請列印收執聯、應檢附各項證明文件單據申報表與附件回函…(下略)」此時民眾可能困惑,到底該不該寄資料。 2020年的基本生活費為18.2萬元,相較去年提高了7000元,因此今年的納稅人能夠在稅務金額上得到一定幅度的減免。

六種登入方式中,健保卡、電子憑證與自然人憑證的登入方式差不多。 在申請任何一個數位憑證後,下載並安裝財政部當年度的報稅系統,約每年 4 月中旬會在財政部官網提供載點,或者直接到「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點選「離線版」,即可用網頁申報。 ▲如果不切換至編修版,直接使用手機報稅的簡易系統進行的話,在確認完稅務資料之後,會進入到繳稅的環節。 以信用卡繳稅為例,依照指示填寫信用卡資料、退稅資料,確認後送出,即完成所得稅申報。 在所得稅申報完成之後,如果民眾有捐款等需要額外列舉的綜合所得稅稅務項目,需要檢附證明並且在6月10日前寄送至國稅局核對。

手機報稅: 手機報稅怎麼報?手機報稅必知3種認證方式與完整流程

因此,2022年度的所得稅申報時間為5月1日至6月30日止,也提醒無論是繳稅、退稅、還是不繳不退者,都要記得完成稅務申報手續。 成身分驗證即可登入報稅系統,並且可以直接新增配偶資料和受撫養親屬的資料。 手機報稅2023 在報稅系統中,可以看見2020年度所得、扣除額、稅籍資料等等。 整體手機報稅流程都很順暢,只需要有健保卡和手機門號就能透過手機立即報稅,非常便利也能節省電腦還要找出讀卡機或安裝報稅軟體步驟,手機報稅超適合不需要編修者,如果不需要修改任何資料,都只是做確認動作直接用手機就能完成。 這篇文章介紹了財政部推出的「手機報稅3.0」,讓民眾可以在家輕鬆報稅,新增了試辦附件上傳、現金繳稅、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稅等三大功能,減輕負擔更貼心。

▲持已註冊健保卡、自然人憑證前往4大超商,操作多媒體事務機(如ibon、FamiPort等)。 需要注意的是健保卡需完成註冊,查詢時亦需輸入健保卡註冊密碼、自然人憑證PIN碼。 近年因應物價指數調漲, 111 年度綜合所得稅包含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基本生活費等都隨之調高,此外2023也有部分報稅新制可額外留意。 各項免稅額、稅率,會適用於財政部公告 【111 年年度綜合所得稅及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金額】,相關金額一覽表、試算公式皆可見下文整理。 用手機瀏覽器進入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從「個人」欄目點選進入「綜所稅結算申報」,點選「手機版」。 可採身分證字號、健保卡卡號、電信業者、手機門號(納稅義務人本人申辦月租型門號)等進行認證,過程需關閉WiFi,開啟行動網路。

手機報稅: 扣除額電子資料交換

可編輯的項目包括受扶養親屬、所得及扣除額資料等,納稅人在手機報稅頁面點選「編修」選項後,將自動導入另外的編輯畫面修改。 因此,稅額較為複雜的納稅人可以透過編輯系統修訂資料,至於稅額簡單的納稅人,也可以透過簡化的手機報稅資料迅速完成確認,減少申報的時間。 本次所得稅報稅共有6種身分驗證方式,包括自然人憑證、已註冊健保卡、戶口名簿戶號與查詢碼、電子憑證、Fido行動身分識別、行動電話認證。 其中,行動電話認證是2021年推出的新管道,民眾可以透過本人手機門號、身分證字號、健保卡卡號完成登入。 財政部於2021年推出手機報稅管道,民眾不需要下載App,只要以手機瀏覽器開啟財政部的「所得稅申報系統」即可自動進入手機報稅網頁。

手機報稅

一般扣除額有「標準扣除額」和「列舉扣除額」兩種計算方式,納稅人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來報稅。 2023年綜合所得稅申報管道包含「電腦版離線報稅」、「電腦版線上報稅」及「手機版線上報稅」,其中,線上報稅並不難,用電腦或手機開啟「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繳稅網」就可進行。 至於「連結行動與電支支付」部份,國稅局說明,今年有12家合作的行動支付,以及3家電子支付,民眾可直接在手機報稅頁面上的工具列找到自己想利用的支付平台,再點選、完成繳稅。 財政部指出,今年手機報稅升級三大功能,第一,試辦附件上傳,免交紙本更方便;第二,新增現金繳稅,繳稅方式更多元;第三,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稅,減輕負擔更貼心。

手機報稅: 報稅開跑!綜所稅5大新制省荷包

電腦線上版報稅適用上述6種身分驗證方式,包括行動電話認證、行動自然人憑證、戶口名簿戶號與查詢碼、已註冊健保卡、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 今年報稅時間並未延長,維持1個月的時間,無論是繳稅、退稅、還是不繳不退的納稅民眾,都要記得完成稅務申報手續。 而若是有編修稅務資料需求的民眾,建議以電腦版登入報稅系統,並且在6月10日前完成相關證明資料的寄送流程。 ▲如果不切換至編修模式,直接使用手機報稅的簡易系統進行的話,在確認完稅務資料之後,會進入到繳稅的環節。 使用「手機報稅」系統帶入的申報資料,今年新增可以透過手機切換至「編修模式」,進行所得或扣除額等資料的編輯,可編輯項目包括受扶養親屬、所得及扣除額資料等,民眾只要在手機報稅頁面,點選「編修」選項後,將會自動導入另外一個編輯畫面修改。

  • 由於基本生活費是為維護人民生存權利,並經立法保障不得加以課稅,因此只要『基本生活總額』大於『免稅額+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就可以在總額中扣除。
  • 戶口名簿戶號+查詢碼:使用戶號(戶口名簿上之戶號)+納稅義務人本人「身分證統一編號」上傳報稅主機,比對正確後,即可網路收件完成申報。
  • 手機報稅和電腦報稅的個人報稅資料一樣,也可以交互使用,已用手機報稅者,可用再線上版與離線版的電腦報稅更正申報,反之也可以進行。
  • 進入步驟2以後,原先要填的資料,都會自動代入過去報稅時的資料;因此,在這個步驟,若以有自動代入的項目,即一一核對資料有無錯誤,若填寫完成後再點選下一步。
  • 本次所得稅報稅共有6種身分驗證方式,包括自然人憑證、已註冊健保卡、戶口名簿戶號與查詢碼、電子憑證、Fido行動身分識別、行動電話認證。
  • 至於第一次報稅的新鮮人,也不需煩惱稅額計算問題,因為除了部分如捐款減稅資料之外,一切報稅所需要的所得總額、繳納稅額,系統都會自動套入對申報人最有利的公式,申報人只要確認資料無誤,並且選擇稅款的繳納管道就可以了。
  • 財政部指出,今年手機報稅升級三大功能,第一,試辦附件上傳,免交紙本更方便;第二,新增現金繳稅,繳稅方式更多元;第三,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稅,減輕負擔更貼心。

去年報稅期間大受歡迎的線上報稅方式:「手機報稅」,今年升級到「手機報稅2.0」! 增加了編修功能和連結行動電子支付功能,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民眾可以透過「行動電話認證」執行身分驗證,下載所得及扣除額資料後再修編,並且開放用電子支付繳納。 手機報稅 去年手機報稅很方便,使用手機報稅戶數約84萬,占2成左右,而且因為手機一按太方便,也加快民眾報稅速度。

手機報稅: 手機報稅抽20萬元現金!手機報稅2023步驟教學,免裝APP認證3招給你選

綜合所得稅5月申報,「手機報稅3.0」系統也將上線,財政部不僅以3張圖片曝光注意事項、身分認證、手機報稅5步驟,也表示這次系統升級了三大功能,要讓更多人體驗一支手機就能在家輕鬆報稅。 上述6種方式都能透過電腦(桌機、筆電)登入;其中,「 行動電話認證 」、「戶號+查詢碼」以及「行動自然人憑證」還能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裝置登入、不需要讀卡機。 可以,但只能用「戶號與查詢碼」登入手機報稅系統;因為「行動電話認證」和「行動自然人憑證」僅限納稅義務人本人的手機使用唷。 「查詢碼」可以用健保卡、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到財政部電子報稅官網線上取得;也可以拿健保卡、自然人憑證到四大超商KIOSK機,如:ibon、farmiPort、OKgo、Life-ET 等,插卡操作、列印查詢碼。 雖然要準備好戶口名簿、稅額試算通知書等文件,但不用額外使用讀卡機,也非常便利。

2023年「手機報稅3.0」共推出3項功能更新,包括「附件上傳」、「現金繳稅」、「分期或延期繳稅申辦」,其中「附件上傳」功能讓民眾不用再寄送紙本資料至國稅局,而「現金繳稅」功能則是讓繳納稅款在3萬元以下的民眾可以前往便利商店輕鬆繳稅。 在順利登入所得稅申報系統之後,納稅人可以一鍵下載年度所得、扣除額、稅籍資料等,並且依照順序完成今年的稅務申報手續。 如果過往已經有報稅經驗的話,今年的電腦版所得申報流程並無太大的差異,至於「申報附件上傳」選項會在民眾完成所得稅申報後自動出現,文件上傳完畢後不需要再寄送紙本,資料也將全程加密保護。 2023年綜合所得稅申報登入管道維持6種身分驗證方式,包括已註冊健保卡、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行動電話認證、戶號與查詢碼、以及行動自然人憑證。 如果民眾手邊有讀卡機,可以使用已註冊健保卡、自然人憑證插卡登入,而若是沒有讀卡機,也可以使用本人門號的行動電話驗證登入,或是前往便利商店插入已註冊健保卡或自然人憑證,取得戶口名簿戶號和查詢碼登入。

手機報稅: 手機報稅2.0上路!2023年綜所稅報稅更方便!

繳退稅款(繳稅6選1、退稅2選1):6種繳稅方式,包括行動支付/電支帳戶、委託取款轉帳繳稅、ATM繳稅、信用卡繳稅、活期(儲蓄)存款帳戶繳稅及現金或票據;2種退稅方式,包括直撥轉帳退稅、憑單退稅。 用行動支付綁定信用卡、簽帳金融卡消費相當方便,手機點開、條碼一刷,就能交易成功,但卻也帶來「消費無感」的問題! 尤其當行動支付綁定多張信用卡,每次消費都選擇不同張時,就可能造成帳務四散,讓錢越存越少。 使用麻布記帳,每次消費後自動匯入銀行扣款、信用卡、悠遊卡的收支紀錄,消費當下就記帳! 必要欄位須詳實填寫(行動電話、電子郵件信箱、備註欄非必要),且「申報時戶籍地是否承租」、「申報時通訊處是否承租」兩處資料也要完成勾選,才能進入其他資料頁。 驗證身分時會先跳出系統環境檢查頁面,檢查項目包含作業系統、瀏覽器等,使用健保卡或自然人憑證驗證身分者,還會多檢查一個健保卡元件版本或自然人憑證元件是否通過。

財政部表示,答案是可以,但有三種情形例外,須改用電腦申報,包含去年新婚或離婚,今年報稅可選擇合併或分開申報者,去年申報與配偶分居或無法合併申報者,以及已申請將本人與配偶的所得及扣除額資料分開提供者。 ▲今年手機報稅新增編輯與修改資料的功能,包括受撫養親屬、所得稅額資料都可以直接使用手機的報稅網頁修改。 手機報稅2023 報稅系統會先帶入納稅義務人資料,會顯示姓名、身分證、出生日期等資料,如需要修改配偶就要改電腦版,另外還要自行輸入行動電話、電子郵件信箱和戶籍/通訊地址,都確認無誤後就可以點擊「下一步」。 完成後要記得下載收執聯 PDF 並妥善留存,另外,雖然手機報稅相對方便,但若是需要採用現金/票據繳稅或是欲申請延期/分期繳稅的納稅人,還是得利用電腦報稅喔。

手機報稅: 行動電話認證

電子憑證報稅不需要使用讀卡機,不過是由申請人攜帶雙證件,前往所屬銀行、證券商、保險公司、金控公司辦理。 申報所得稅時,除特別扣除額外,另有『一般扣除額』可扣除;而『一般扣除額』又分為『標準扣除額』及『列舉扣除額』2 選 手機報稅 1 ,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計算方式。 以下為2023年報稅適用的【111年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扣除額,所得稅級距表】,以及列舉扣除額項目等資訊供參考。

手機報稅

如果已完成健保卡註冊的話,搭配讀卡機、健保卡註冊密碼就可以登入報稅網頁。 而若是還沒有完成健保卡註冊,則需要另外完成註冊流程,過程中亦須搭配戶口名簿戶號申請。 手機報稅流程優勢在於步驟相當簡單,且無需準備讀卡機,只需簡單幾步驟就能完成申報。 大家在報稅前不妨可依據以下所得稅計算公式,預估自己今年應該要繳多少稅。 以手機開啟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網」,在申報軟體欄位點選「手機版」,接著點選「我要報稅」,即可登入系統。

手機報稅: Q:哪些登入方式需要讀卡機? 健保卡+註冊密碼、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則要視憑證類型而定。

在手機報稅方面,不用下載App,納稅人只需要手機開啟財政部報稅網頁就可以開始報稅,今年手機報稅也新增了資料編輯和修改的功能,因此稅務資料較為繁雜的納稅人同樣可以用手機編修資料,完成申報手續。 以下介紹手機報稅的流程、身分驗證步驟,提醒民眾2022年報稅期為5月1日至6月30日,納稅人務必在時間內完成申報手續。 以下分別介紹6種身分驗證方式,在完成之後,民眾即可進入報稅系統,開始正式的稅務申報流程。

行動自然人憑證是透過民眾生物特徵進行驗證,比如指紋、臉部,目前可以運用在多種政府服務當中,只要手機安裝 APP 並完成綁定,就能直接報稅,唯一缺點是,還是得用電腦+讀卡機才能註冊,但只要註冊成功後,以後都不必再拿卡片或讀卡機。 不過,行動電話身分驗證也有使用限制,那就是手機門號必須為本人且非第二類電信業者門號,因此若手機門號屬於父母、公司行號,則需要選擇其他身分驗證方式。 此外,手機門號需要透過網路傳送認證資料,因此需要關閉Wi-Fi網路,使用手機自身的行動網路進行身分驗證。 所以如果手機門號沒有申辦網路服務的話,或許也需要參考其他的登入方法。 今年民眾透過透過網路申報(含手機報稅)111年度綜合所得稅者,即可參加抽獎活動,最大獎為現金20萬元;民眾如果採手機報稅又以E化方式繳(退)稅,再加碼提供電子禮券獎項。

手機報稅: 電腦線上報稅 退稅方式

而在繳稅管道上,少了現金、金融卡、行動支付等繳稅管道,只能夠透過信用卡、ATM、或是委託取款轉帳共3種方法進行稅款繳納。 打開手機瀏覽器進入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建立基本資料後,共有三種身分認證方式供選擇。 分別是「行動電話認證」、「戶口名簿戶號+查詢碼」或「行動自然人憑證」。

  • 最近本土疫情再起,如果需要前往國稅局一趟,又擔心群聚感染的民眾,可以利用線上取號的方式,也就是在家先選定你要前往的稅捐稽徵所,在線上直接取號,等時間快到再前往現場。
  • 而六種登入方式為健保卡+註冊密碼、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戶號+查詢碼、行動身份識別、行動電話認證,這部分常常令民眾混淆。
  • 如果還是不想出門取得查詢碼,則可使用電腦在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以自然人憑證、健保卡、電子憑證或行動電話認證在線上取得查詢碼。
  • 手機報稅請在步驟4-繳稅:點選「現金或票據」後,接著按下「申報資料上傳」並確認,最後是進行步驟5-申報完成,取得繳納單編號或繳款書電子檔嗎?
  • 如果已完成健保卡註冊的話,搭配讀卡機、健保卡註冊密碼就可以登入報稅網頁。

2023年綜合所得稅申報即將開始,日期為5月1日至5月31日。 自從「手機報稅」推出後,每年都有推出新功能,今年新增了「附件上傳」與「現金繳稅」功能,民眾可以透過拍照的方式上傳原本應該寄送國稅局的文件,以及在手機報稅後前往便利商店列印繳款單,用現金繳納稅款。 每年5月都是綜合所得稅的申報時間,2023年的所得稅申報日期為5月1日至5月31日。 本次綜合所得稅網路報稅系統再升級,新增了「附件上傳」功能,民眾不再需要用郵寄的方式寄送相關資料文件給國稅局。 2023年綜合所得稅報稅共有6種身分驗證登入管道,包括已註冊健保卡、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行動電話認證、戶號與查詢碼、以及行動自然人憑證,民眾可以使用最方便的方式登入報稅,部分管道不需要使用讀卡機也能夠申請。

手機報稅: 網路報繳稅

今年報稅時間為 5 月 1 日 ~ 5 月 31 日,麻布記帳整理電腦線上/手機申報流程及繳稅方法,在家就能完成。 這篇文章提到,今年財政部新增了「現金繳稅」的方式,若應自行繳納稅額3萬元以下,可以到四大超商多媒體資訊機操作,列印小白單繳稅,或是列印繳款書及收執聯的方式繳稅,讓納稅人更加方便。 這篇文章也提醒納稅人,若應自行繳納稅額3萬元以下,可以先取得繳納單編號,前往超商列印小白單繳稅,無論金額多寡,都能以「列印繳款書及收執聯」的方式繳稅。

而六種登入方式為健保卡+註冊密碼、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戶號+查詢碼、行動身份識別、行動電話認證,這部分常常令民眾混淆。 點選「我要報稅」後,可以依據習慣選擇行動電話認證、戶口名簿戶號搭配查詢碼、或是選擇行動自然人憑證驗證。 如果是選擇「行動電話認證」,則需關閉手機Wi-Fi、打開行動網路,並且填寫相關電信資料、門號號碼。 想要透過手機完成稅務申報的納稅人,共有3種身分驗證方式可以選擇,包括行動電話認證、戶號與查詢碼、以及透過行動自然人憑證App進行指紋或是臉部辨識。 其中,行動電話認證適用於手機門號登記在納稅人本人名下的情況,而如果想要透過戶號與查詢碼認證,則納稅人可以持已註冊之健保卡或自然人憑證,前往4大超商操作多媒體事務機取得。 2022年財政部推出「手機報稅2.0」版本,新增編修服務,是以原本的簡化版本為基礎,另外附加編輯的選項。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