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漢低軌衛星2023詳細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ommy on January 12, 2021

建漢低軌衛星

目前低軌衛星仍處於密集發射期,將搭配地面接收站、家用及企業用接收設備,提供衛星寬頻上網服務,法人認為,隨著手機用晶片、終端設備及電信業者加速投入低軌衛星技術及與低軌衛星業者合作動態,都可望加速低軌衛星產業發展。 法人指出,昇達科與全球主要低軌道衛星營運商皆有合作,切入地面站、衛星零組件等供應鏈,為相關產品獨家或唯二供應商之一,成為昇達科去年第四季起成長動能的來源,帶動營收、獲利表現,對今年業績的貢獻也逐季看增。 鴻海 (2317-TW) 近來積極釋出低軌衛星布局計畫,帶領集團資源整合,為鴻家軍供應鏈增添出海口,其中,建漢與台揚 (2314-TW) 合作,由建漢供應基頻產品,包含接收器、數據機等,送樣給衛星大廠進行測試,今年可望出貨,迎來龐大商機。 萬寶投顧陳子榕強調,根據經濟部工業局指出,台廠可切入的商機有先進的通訊射頻與相列陣列天線技術、晶片設計高頻材料、基頻調變、追星控制等系統整合。 台灣在資通訊產業具有優勢,衛星終端設備與元件供應,我國已有近40家業者切入SaceX、Oneweb等多家國際衛星大廠與地面元件供應鏈,預期將吸引更多業者投入。 台灣在資通訊產業具有優勢,衛星終端設備與元件供應,我國已有近 40 家業者切入 SaceX、Oneweb 等多家國際衛星大廠與地面元件供應鏈,預期將吸引更多業者投入。

  • 其中地面接收站 (VSAT) 供應商台揚 (2314-TW) 表示,看好未來商轉後龐大商機,會持續在集團內扮演角色。
  • 受惠缺料緩解,建漢7月營收站穩6億,年增135%,前七月營收達25.6億元、年增13.2%。
  • 昇達科(3491)看好明年低軌衛星商機,相關營收可望持續成長,耀登(3138)目前產品已在客戶認證中,預期明年可望搶搭此商機順利供貨,推升股價聯袂走揚逾2%。
  • 耀登(3138-TW),射頻暨測試廠耀登科技旗下耀睿科技,聯合中華電信合作建置的全台唯一O-RAN測試設備實驗室,拿到了現今最活躍的5G開放網路國際聯盟(O-RAN Alliance)認可的全球第一家第三方公正實驗室,堪稱台灣之光;下半年的表現可望超越上半年。

外媒也指出,OneWeb眼下最大的障礙並非發射衛星,而是如何加速接收設備的到貨和出貨。 建漢看好 5G/6G、WiFi-6/7、低軌衛星、AI Edge 及雲端等應用與市場商機,將持續深化與台揚 (2314-TW) 在低軌衛星的合作,期望新團隊進駐後儘速完成體質調整,短時間內翻轉營運績效,帶動公司成長。 李廣益表示,隨著行動通訊與網路技術的變革與創新,網路產品的發展廣泛應用在生活當中,各國政府與歐美企業積極投入大筆資金建置寬頻基礎建設、衛星網路等,對公司是很好的機會。 馬斯克的星艦(Starship)確定本月31日進行第二次發射,而亞馬遜醞釀多時的Kuiper project也定於第四季發射衛星,國際大廠重啟積極發射衛星的態度,將帶動低軌衛星供應鏈標的增溫,包括昇達科、啟碁、建漢、台揚及耀登等受惠股,可望再度成為台股後市焦點。 近年台揚積極布局白牌商機,2019年成為無線接入網聯盟會員(Open RAN Alliance),此聯盟包含Facebook、Mavenir、Vodafone、Rakuten等大廠,預期公司可藉此在O-RAN生態系統中直接為運營商提供4G和5G網路RU設備。 市場研究機構ABI Research估計,O-RAN市佔率從2021年開始發展,至2028年與傳統RAN平分秋色,到了2030年O-RAN將創造總計30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高過傳統RAN市場的200億美元。

建漢低軌衛星: 相關連結

昇達科強調,該公司營運受惠於低軌衛星產業及5G建設趨勢不變,高效能之通訊產業發展及基礎建設之佈建更是各國產業升級及國家經濟發展之關鍵,此等種種均有助於主要客戶對於昇達科旗下微波/毫米波元件等需求增溫與驅動持續發酵的前景。 9.燁輝(2023)23日舉行法說會,雖然上半年營收表現不理想,稅後純損1.4億元,每股純損0.07元,不過該公司包括回購數、客戶數都持續增加,下半年也將針對具前景的利基產品進行開發,例如太陽光電支架、EV充電線架等,盡可能貼近終端使用者需求。 6.大眾控(3701)繼推動子公司攸泰科技(6928)興櫃後,旗下電子代工事業子集團3CEMS三希,也正積極催化小金雞子公司廣上科技轉型,除投入更具前瞻性、技術性、全面性的自動化電子設計製造服務外,也將以自有品牌的汽車電子AR HUD作為新戰略布局,延伸服務觸角至全球海內外高精密電子產業市場,並期後續能進入資本市場。 5.金像電(2368)繼拍板泰國廠投資之後,市場傳出金像電台灣廠今年第四季擬擴產一成,為2022年第二季以來首見,金像電也回應,台灣廠區的擴產主要針對伺服器,新產能將在第四季開出;而受惠於AI伺服器需求強勁,法人也預估,金像電本季營收可望挑戰季增雙位數。 對於爭取美國寬頻基建訂單,業界指出,固定無線寬頻在5G的應用,可望成為台灣網通廠的商機之一;低軌衛星也是5G之外,提高偏遠地區網路覆蓋率的重要選項。 展望後市,建漢持續聚焦次世代通訊產品,包括光纖10G PON、Wi-Fi 6、Wi-Fi 6E、5G FWA(固定無線接取)和低軌衛星。

建漢低軌衛星

低軌衛星是未來三到五年熱門的通訊議題,日前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楊欣倫以「2022年B5G非地面網路成形 6G生態逐漸清晰」進行主題演講。 以南韓為例,截至2025年底將投入1.8億美元的6G行動通訊開發計畫中,實施的重點就是集中投資低軌衛星,將分14期發射驗證用低軌衛星,並已經訂出2028年~2030年間要商轉。 射頻 IC 廠宏觀 (6568-TW) 鎖定低軌道 (LEO) 衛星商機,預計明年上半年推出樣品,今 (2) 日股價亮燈漲停,資金也湧進網通族群,台揚 (2314-TW)、耀登 (3138-TW) 早盤一度漲逾半根停板,建漢 (3062-TW) 漲近 5%。

建漢低軌衛星: 衛星訊號翻山越海,彌補 5G 電波不足之處

Thierry Breton 強調,歐盟低軌衛星網路計畫將有助於提高歐盟國家網路通信的安全性和自給性,同時確保歐洲和非洲地區有更好的寬頻接入服務。 歐盟日前宣布將斥資 60 億歐元 (約新台幣 1,855 億元) 打造提供安全通訊的低軌衛星網路。 整個計畫 60 建漢低軌衛星 億歐元經費,歐盟委員會從預算拿出 24 億歐元支應,其餘資金來自歐盟成員國與供應商。 華通上半年累計營收達338.82億元,年成長31.51%,已創歷年同期新高,進入下半年後,華通新產能陸續到位,在美系新品挹注,以及低軌衛星穩健貢獻下,配合穿戴式裝置、電動車等發展商機,第三季業績表現備受期待。 廣運集團旗下盛新同步展出4吋、6吋、8吋碳化矽晶錠,其中,導電型主要應用於電動車領域,半絕緣型則應用於衛星及網通領域,刻正處客戶驗證階段。 至於兩相浸沒式水冷散熱方案,謝明凱說,有別於同業以單相式為主,廣運的兩相式方案更具競爭力,目前與伺服器廠合作拓展市場,預期2024年可望開始貢獻業績。

建漢低軌衛星

不過法人提醒,低軌衛星商機未來無可限量,但現在仍是萌芽期,未來建漢可以在5G跟低軌衛星市場掌握多少訂單,將決定建漢未來營收及獲利表現。 亞馬遜其實早前已經發布關於衛星的「古柏計畫」(Project Kuiper),且斥資至少100億美元,擬打造3236枚這類衛星,亞馬遜最新表示,將繼續投資古柏計畫,也接近全面投產,將準備為全球數以千萬計顧客提供服務。 鴻海低軌衛星策略圍繞在「3+3」產業,以車聯網+B5G為主軸,最後進階到自駕車等智慧城市相關應用。 建漢低軌衛星2023 建漢總經理吳忠和指出,低軌衛星地面接收設備樣品已經全數發出,有部分在測試當中,2022上半年有望出貨。

建漢低軌衛星: 衛星製造發射成本壓低至過去五分之一

SpaceX不但資金充裕,且商業模式儼然成形,以可回收的火箭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 或其他衛星業者運送補給品或發射衛星至太空賺取運費,進而分攤火箭發射、部署衛星等建置成本。 目前4大競爭者分別是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旗下SpaceX、由英國政府和印度財團巴帝全球(Bharti Global)擁有的OneWeb、亞馬遜旗下Kuiper系統,以及加拿大業者Telesat等,也有其他公司想打入市場,但最終放棄。 若以衛星星系規模來看,亞馬遜 Kuiper 計畫僅次於 SpaceX 星鏈計畫,預計發射 3,236 顆衛星建立自己的衛星網路、2026 年提供全球網路服務,然而迄今一顆衛星都還沒發射,已釋出的終端天線設備設計圖雖然顯示出天線尺寸比 SpaceX 還小,但實體也不見下落。 英國 Oneweb 公司,可說是 SpaceX 星鏈衛星網路檯面上最大勁敵,同名低軌通訊衛星計畫曾獲得日本軟銀大力注資、預計發射 650 顆衛星布建相關網路,且截至 2020 年 3 月已成功發射 74 顆。

建漢低軌衛星

啟碁(6285)雖不評論低軌衛星相關接單及出貨,但認為在產業逐漸成熟下將持續成長。 法人圈則估計,來自低軌衛星的營收貢獻應是國內業界最大的,近五日獲三大法人買超8558張,今日價量俱揚走高4%,改寫逾17年高價。 11.群翊(6664)總經理李榮坤指出,在5G、AI、電動車等新趨勢帶動下,科技產品走向精密化,未來群翊固守PCB本業外,也將積極拓展半導體先進封裝、光學及先進材料三大領域,提升相關業務的營收占比。 李廣益說,未來一年公司仍將面對許多來自內外部的挑戰,建漢會持續進行內部體質及研發人員的調整與補強;在生產製造方面,工廠將陸續導入智能生產,採用e化系統和AI大數據進行連結,以達到更好的生產效率。 另外也因應產品組合的變化,將在越南尋找合適土地或廠房進行擴廠規劃,以滿足後續生產需求。 NVIDIA引領全球 AI類股掀起旋風,美國伺服器大廠美超微 (Supermicro)(SMCI-US) 周二盤後發布的本季財測不如預期下跌23%,主要是受到AI相關技術支出暴增,以及供應短缺的影響,導致美超微股價重挫 23.39%。

建漢低軌衛星: 專利獲肯定 鴻海連續6年入選全球百大創新機構名單

建漢深耕低軌衛星市場多年,終於開花結果,其第一個低軌道衛星產品現已小量送樣,明年即可望有跨領域新品量產以挹注新動能,展望今年,由於重慶廠及越南廠的整合已於去年完成,今年營運有望反轉向上。 第四:火箭發射成本開始隨著「可重複利用」此一特性壓低,SpaceX 獵鷹火箭還能一次運送大量小型衛星進入低地軌道,大幅提升低軌通訊衛星星系佈署競爭力,事實上目前全球主要 4 大低軌通訊衛星計畫中,就以 SpaceX 的星鏈(Starlink)計畫遙遙領先。 台揚先前已拿下美商Dish Network 5G O-RAN訂單,將供應其Open-RU產品,根據Dish Network規劃,5G基地台建置目標為 22H1達全美20%人口覆蓋,23H1達70%人口覆蓋與總計約1.5萬台5G基地台佈建,公司產品已於21Q3完成相關驗證,相關產品預期將於 21Q4開始大量出貨,有機會帶動單季營運轉正。 過去網通基建設長期被愛立信、諾基亞(Nokia)、華為等大廠所把持,近年美中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美國以國安為由大舉封殺中國相關企業,持續收緊的華為禁令一波波發出後,部分歐美同盟國家隨後跟進並對華為祭出限制。 由於華為產品一向較歐美大廠為低,當華為5G基地台設備遭到限用後,成本與資安等考量讓電信商轉向思考如何突破大廠把持,以提高彈性、降低運營成本,尤其是規模較小的廠商更想在欠佳的大環境拓寬生存空間。 21Q4-2022年將陸續受惠O-RAN、低軌道衛星訂單,預計2022年營收成長與獲利改善幅度會更為明顯,預估2022年營收為97.23億元,YoY+94.95%,稅後EPS 3.68元,營運谷底翻升,全年並將轉虧為盈。

建漢低軌衛星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預估,全球太空經濟2040年將超過1兆美元。 建漢低軌衛星2023 衛星通訊已逐漸成為市場焦點,近期傳出蘋果 iPhone 14 將導入衛星通訊,並具備簡訊、語音功能,儘管消息並未獲證實,但市場看好後市商機可期。 他表示,公共工程業務占廣運總營收約2至3成,目前整體公共工程在手訂單金額逾50億元,能見度已達2025年。 紅色供應鏈從台廠手上搶奪蘋果訂單持續擴大,繼立訊拿下AirPods與iPhone組裝訂單,大陸ODM大廠聞泰科技也在雲南...

建漢低軌衛星: 鴻海自製低軌衛星 今年升空

Hofeller 表示,連結飛機並提供網路的時機已經成熟,目前已開始測試飛機天線,但未透漏商轉時程,若 SpaceX 打入機上連結市場,將與目前業者 Viasat 正面對決。 Hofeller 指出,SpaceX 正加速衛星的佈署,每天約製造 8 台低軌道衛星,公司目標打造上千台衛星送上太空。 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表示,上周已額外發射 53 顆衛星,目前星鏈計畫已發射約 2000 顆衛星。

  • 相關低軌衛星股,仍在初級萌芽階段,昇達科(3491-TW)、台揚(2314-TW)、建漢(3062-TW)、華通(2313-TW) 、燿華(2367-TW)等仍值得留意。
  • 低軌衛星是未來三到五年熱門的通訊議題,日前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楊欣倫以「2022年B5G非地面網路成形 6G生態逐漸清晰」進行主題演講。
  • 在目前的國際氣氛之下,美國通過晶片法案和烏俄戰爭星鏈一戰成名,相信未來在全球低軌衛星的供應鏈中,台廠將可站得一席之地。
  • 工研院則估計,2030年全球將有1.7萬枚低軌衛星發射部署,10年內成長450%,至少可創造4,000億美元規模的產值。
  • 至於龍家軍,除了昇達科 (3491-TW) 之外,又有切入哪些低軌衛星相關股票呢?
  • 台揚是台灣少數專攻衛星通訊系統設備器材的製造商,在衛星技術領域布局已久,並與 OneWeb 合作多年,共同開發低軌衛星地面通訊設備,近年來順利打入低軌衛星供應鏈,與客戶陸續進入整合測試階段。

業界認為,開放網路、低軌衛星及太赫茲是6G發展的重要關鍵字,開放網路將從5G延續到6G,低軌衛星也是6G發展的潛力技術之一。 隨著頻率資源規劃,5G已經從SUB-6G跨向毫米波的28GHz等,未來6G更可能跨向95GHz以上的太赫茲(THz)。 股王智邦(2345)獲中信投顧看好AI長線發展可期,評價仍有上調空間,維持增持評等,在400G交換器產品需求維持強勁,下半年進入傳統旺季,SmartNIC新品有望在第四季貢獻營收,近日在土洋法人對作下突破重圍,強拉漲停奔上天價514元。 建漢低軌衛星 葉振男指出,基礎建設是5至10年的建設,美國偏遠地區目前不只是上網品質無法達標,甚至出了城市,訊號就變差,許多州更出現公路兩側杳無人煙的景象。 若拚覆蓋率,這些偏遠地區採用5G通訊,建置基地台成本會太高,無法透過既有的電信商架構完成,恐怕只能選擇低軌衛星。 總經理吳忠和表示,今年建漢表現不如預期,主要是因為疫情關係,直接造成通貨膨脹、海運塞港及原物料上漲,建漢財報可說是不及格。

建漢低軌衛星: 鴻海強攻美國 美國專利布局破三成

貝佐斯很早期對太空事業展現興趣,旗下還有私人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主要投入軌道運載火箭研發及太空旅遊服務。 但正因藍色起源的新葛倫火箭(New Glenn)開發進度落後,柯伊伯才不得不委由聯合發射聯盟發射衛星,導致整體成本大增,面臨SpaceX和OneWeb兩家公司的巨大挑戰。 第一:放在地球同步軌道的衛星距離地表很遠,訊號傳播會出現延遲(可能達數百毫秒),加上高地軌道通訊衛星造價高昂(過去製造+發射一枚高地軌道通訊衛星成本約需 1 億至 4 億美元),通常只能由國家主導的計畫開發,趕不上近年大規模生產的小型衛星商業熱潮。

前3季中,北美市場佔營收比71%、歐洲20%、亞太6%,而企業型產品從去年佔比的15%,提高18%,消費性電子產品去年45%降低到42%。 【時報-台北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造成台海緊張氣氛再度升溫,大陸當局宣布解放軍將自4日起為期三日進行繞台軍演,軍工概念股蠢動外,先前在俄烏戰爭大放異彩的低軌衛星同樣作為國防戰略一環,相關概念股如建漢(3062)、華通(2313)人氣增溫。 第二:衛星若靠得太近訊號會相互干擾,因此有一定間隔要求,因此能卡位地球同步軌道的衛星數量很有限;第三是高軌通訊衛星軌道難覆蓋高緯度地區,尤其是極地。 鴻海 (2317-TW) 旗下網通廠建漢 (3062-TW) 今 (6) 日公告,公司董事鴻準 (2354-TW) 代表人改派李廣益及謝漢淵,原董事長陳澤燦辭任,新董事長由李廣益回鍋接任,高階人事也有變動,由汪修銘擔任執行長、謝漢淵擔任經營管理中心副總經理,4 月 6 日上任。

建漢低軌衛星: 電信業科技減碳 助企業綠色轉型

台揚為國內首家專業的微波及衛星通訊公司,產品包括地面數位微波通訊產品、行動通訊基地站模組、寬頻無線傳輸及衛星通訊設備等, 並依據不同客戶的需求,提供富彈性及可信賴的產品設計、製造及銷售服務。 台揚(2314)隸屬鴻海集團的一份子,本業兼具低軌道衛星與O-RAN雙大當紅題材。 預估台揚2021年營收49.87億元(原估48.98億元),YoY +26.27%,稅後EPS 為-0.37元(原預估 0.73元)。 衛星通訊需求成長也可望加速低軌衛星發展,SpaceX、OneWeb 與亞馬遜 Kuiper 都積極發射衛星,搶占藍海市場,目前 SpaceX 已發射超過 3000 顆衛星,近期更與電信巨頭 T-Mobile 結盟,將在全美各地的智慧手機提供衛星聯網服務。 對於下半年營運展望,昇達科表示,全球低軌衛星產業的發展、美國近期公布寬頻網路基礎建設計畫,以及台灣研發B5G低軌通訊衛星與今年啟動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福衛9號」等,昇達科皆參與其中。

隨著低軌道衛星通訊產業崛起,與地面訊號接收相關的設備產品零件元件,技術正在蓬勃發展,投入廠商也越來越多,後續市場需求動能令人期待。 以台灣網通設備供應鏈來看,包括台揚、啟碁均已有產品切入低軌衛星客戶供應鏈,未來表現頗受關注。 面板大廠群創也與策略夥伴合作、共同研發推出新一代液晶超表面平板衛星天線(LC Meta-Surface Antenna),正式跨入衛星產業。 天線元件廠耀登低軌道衛星產品布局推進,傳出與英國衛星大廠 Oneweb 合作,包含地面接收方面的技術以及後續相關驗證等,預計明後年小量出貨;在題材加持下,耀登周漲 22.7%,重新站上 200 元關卡。

建漢低軌衛星: 《熱門族群》智邦破500天價漲停 網通股樂呼呼、低軌小兵噴2根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造成台海緊張氣氛再度升溫,大陸當局宣布解放軍將自4日起為期三日進行繞台軍演,軍工概念股蠢動外,先前在俄烏戰爭大放異彩的低軌衛星同樣作為國防戰略一環,相關概念股如建漢(3062)、華通(2313)人氣增溫。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今天在南港展覽館登場,廣運展出包括半導體自動化物料搬運系統、智慧物流整合方案、第3類半導體碳化矽產品、淨零碳排解決方案及兩相浸沒式水冷散熱方案。 輝達今天凌晨發布財報前夕,傳出擴大與鴻海合作,由鴻海獨家承接輝達最新發布「地表最強」AI晶片「GH200」的晶片模組訂單... 台股今 (11) 日開高後震盪走低,下挫逾百點,不過,低軌道衛星概念股表現抗跌,包括建漢 (3062-TW)、事欣科 (4916-TW)、耀登 (3138-TW)、公準 (3178-TW) 等,盤中均大漲逾半根停板,人氣暢旺。

建漢低軌衛星

目前已經進入標準制定討論的 6G 通訊技術,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結合陸海空的無縫網路通訊應用,屆時將有更多衛星通訊的發揮空間。 低軌衛星優勢的優勢眾多,首先,低軌衛星訊號傳輸快、低延遲,可滿足人工智慧(AI)、物聯網、車聯網等新興應用,再者,低軌衛星有強大的訊號覆蓋率,滿足偏遠地區需求,以及自動駕駛採用低軌道衛星來導航,最後,隨著低軌衛星產業的發展,其製造、發射成本大幅下滑,火箭發射因可重複利用使成本降低,射頻元件與天線技術突破,效能大幅提升。 吳忠和說,尤其在既有的衛星寬頻產品方面,已從GEO(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延伸到LEO(低地球軌道)技術,為次世代通信奠訂了全球無縫隙連結的堅強網路基礎。 新的LEO衛星寬頻產品不僅能讓用戶突破地域限制,提高傳輸速度及降低延遲,使應用面可以更深、更廣,也可以達到全球的覆蓋,對於全球仍有近40%未有網際網路服務的地區是一大佳音。 吳忠和指出,建漢雖然今年訂單優於去年,但受全球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持續的影響,導致主晶片缺料及客戶新產品導入時程的延遲,造成最終無法如期達交,財報可說不及格。

建漢低軌衛星: 《通信網路》網通最後一哩路 建漢低軌衛星拚明年H1上軌

吳忠和表示,雖然今年訂單優於去年,但受全球新型冠狀病毒影響,致主晶片缺料及客戶新產品導入時程延遲,最終無法如期交貨,加上通貨膨脹、海運塞港及原物料上漲,影響營運表現。 另外,若進一步細究低軌道衛星商機將對地面帶來相位陣列平板天線、衛星IoT應用需求,相位陣列天線與5GmmWave(毫米波)技術相近,衛星地面設備產值占整體達到77%,隨著低軌道衛星帶動新型VSAT商機。 而在衛星製造部份,系統整合將由太空中主導,搭配元件等,零組件國產化也會是趨勢之一。 成立於 1969 年的 Telesat 公司早已是主攻高地軌道的全球主要衛星營運商之一,2016 年時,宣布也要加入低地軌道衛星戰局,Lightspeed 計畫預計發射 1,671 顆衛星至離地 1,000 公里的軌道、2023 年提供全球網路服務,目前已發射 1 顆衛星試水溫,至少比 Kuiper 好。 鴻海持續看好網通應用發展及廣大商機,此次建漢董事會決議由網通老將李廣益擔任董事長,並延攬擁有二十年以上產業經驗的汪修銘、謝漢淵加入經營團隊,未來將針對產品與技術研發、客戶拓展、供應商管理等環節進行調整及優化。

各品牌大廠5G手機陸續上市,蘋果5G手機熱銷,預期又將再拉動5G基礎建設需求,加上O-RAN生態架構成形,將可提供白牌電信設備新的商機,將可增添台廠接單空間。 楊欣倫指出,6G在2021年成為熱議話題,國際標準組織、電信設備商與營運商紛紛推出6G白皮書,預期商用化將落在2030年,仍不排除提前的可能性,未來除了強化5G的既有通訊功能,也將實現全覆蓋的通訊情境。 技術發展關鍵字包含:AI人工智慧、量子加密、太赫茲、無線光通訊、vRAN、開放架構、無人載具、非地面通訊等。 台灣在低軌衛星通訊的商機表現,主要在用戶端裝置及地面接收站為主,台廠的優勢在以供應零組件來切入衛星製造環。 似乎是看到通訊服務在未來世界中扮演的關鍵重要性,在消費性電子占有一席之地的SONY,已經在6月1日透過SONY美國分公司成立SONY Space,並在6月4日正式宣布預計向太空發射1萬2000枚的通訊衛星,要搶攻衛星通訊市場。

建漢低軌衛星: 智邦刷新歷史高價 法人:網通股具雙利多支撐 可偏多操作

台揚是台灣少數專攻衛星通訊系統設備器材的製造商,在衛星技術領域布局已久,並與 OneWeb 合作多年,共同開發低軌衛星地面通訊設備,近年來順利打入低軌衛星供應鏈,與客戶陸續進入整合測試階段。 預期來自低軌衛星地面接收終端裝置產品設備的貢獻,可望 2021~2023 年逐步提升。 至於衛星部分的布局,吳忠和透露,建漢在同步軌道衛星已布局了七、八年,現時興的低軌道衛星也有投入,主要是和轉投資公司台揚攜手並進,主力出貨產品為地面接收站的設備,由建漢負責室內型產品,台揚則專攻戶外型產品,目前送樣給衛星大廠進行測試中,預計2022上半年出貨。 台揚是台灣少數專攻衛星通訊系統設備器材的製造商,在衛星技術領域布局已久,並與OneWeb合作多年,共同開發低軌衛星地面通訊設備。 公司21H2將小量供應低軌道衛星客戶地面接收站相關產品,客戶包含 Space X、OneWeb、Kymeta。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