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股價下跌2023必看攻略!(震驚真相)

Posted by Eric on February 4, 2019

台積電股價下跌

35歲時,以月薪100萬韓元的非兼職打工方式踏入了職場生活,但是賺的真的不多,38歲那一年2015年,正式開始投資,就像準備考試一樣,作者用心鑽研股票,他認為做好股票的第一要件是付出「別人無法比的努力」。 3年後的2017年,達到30億韓元,而這是作者僅僅透過「短線操作」所獲得的收益,還曾在KB證券實戰投資大賽,創下兩次報酬率第一名的紀錄。 宏全的競爭優勢在於不斷創新自身的商業模式,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客戶需求,繼2000 年提供瓶蓋、標籤、PET 瓶組合式銷售、2003 年上市後,再擴充飲料代工填充業務,到成為ODM、駐廠連線服務、合作合資的製造業服務化。 獨創的IN-HOUSE 模式,由瓶蓋、瓶胚、吹瓶設備、至飲料充填,提供客戶一條龍全方位垂直整合服務。 我在多年前就有留意到宏全的營運表現頗為穩定,不過獲利僅維持平穩,並非我心目中的成長股,雖然殖利率都維持在5% 以上,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檔價值股。

  • 另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持有台積電16.537億股,將進帳約45.47億元。
  • 但如果只做 IC 設計 ,只需準備數千萬美元的資本找來數百位工程師,就有機會在細分的 IC 領域取得一席之地。
  • 因此台積電這類晶圓代工廠出現後,也讓高通、Nvidia 等專門做設計的「無廠半導體」公司有了機會。
  • 而創辦人張忠謀2018年6月退休前持有約1.25億股,若這段期間未處分持股,估可拿到約3.43億元。
  • 今日(本文撰於2021年3月24日)台積電(2330)大跌逾3%,盤中最低來到571元,股價收在576元。
  • 法人預估2022 年EPS 可望超越去年的6.83 元、並可望上看7.5元,續寫新高。

這一波從1月21日寫下歷史高點679元之後,展開回檔修正行情,累積跌幅已達15.9%。 《今周刊》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2018、2019年蟬聯金鼎獎「最佳財經時事雜誌」、屢獲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等大獎肯定。 專注掌握國內外財經脈動、深度報導產業趨勢、推動台灣進步,備受各界肯定。 在選股方面,楊忠憲認為,在第三季空方的修正架構下,大型股不容易表現,仍以低基期的中小型股為優先,盡量以低位階、有底部型態、法人優先回補的類股為主,目前短線符合作多的口袋名單包括有正新、鑽全、美食-KY、利機,可伺機低接區間操作。

台積電股價下跌: 台積電早盤跌破季線 市值降至12.87兆元

但大部份的投資人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當情緒低落的情況下,很容易受悲觀心情所影響,而做出錯誤的投資判斷。 如果想要買進相對安全的起漲點,則會建議配合籌碼面及技術指標,像是外資賣壓趨緩、週MACD低檔黃金交叉、均線糾結…等止跌訊號浮現後,再行進場風險會更低。 楊忠憲分析,即使去年5月中旬的前波低點15159點附近能有短線反彈,但之後還是有很高機率會跌破,下跌過程中,14350點會有支撐,但有效跌幅滿足應該在1萬3千點。 若過度恐慌,則長天期上升趨勢線支撐在1萬1千點附近,但不會連續下跌,中間或有中期反彈,所以第三季修正、第四季反彈,真正落底應該在明年第一季。

  • 將所有台積電轉換為台灣50(0050或006208)(同上,而且長期而言是穩當的),或更進一步分散在龍頭股,或乾脆去投資VT。
  • 所以很罕見的三星開始減產記憶體,且會開始增加晶圓代工的比重,但又沒辦法在短時間之內追上台積電,三星在今年恐怕會面臨一個相當嚴苛的業績考驗。
  • 據了解,10日早盤台積電以506元開出,盤中一度跌到505元,創16個月來新低,以518元作收、下跌0.38%。
  • 6月公布的美國5月CPI年增率8.6%,創1981年12月以來最高,粉碎外界對通膨觸頂的期待,但相對的,若7月13日公布的6月CPI年增率受到控制,連帶觸動市場對聯準會升息態度「由鷹轉鴿」的預期,那麼8月至第4季有機會出現「像樣的反彈」。
  • 台積電今天成交量萎縮至2萬9000張以下,盤中零股交易卻明顯升溫,成交105萬5381股,成交金額5.52億元,較18日的3.52億元,大增56.7%,為近5個交易日來新高,並占盤中零股交易總金額15.65億元的35.3%,穩居第一。
  • 尤其一旦大多數中小型電子股做完初跌段反彈波,進入主跌段下跌,屆時三大法人及投資人必將大減電子股持股,價值低估的貨櫃航運股將會是換股首選,更會造就貨櫃航運股大好行情,使得未來貨櫃航運股股價開啟主升段大行情,甚至未來股價再大創新高,都可能會是來真的。

也有網友認為,「沒現買現賺15趴啊 這次買的價格到拿到早崩下去了」、「我算過,等於每個月買台積電50股,這根本不會輸」、「就本來預計賺15%,現在賣變賺4%就看有多少人認為不用賺這4%,一直放到退休為止」。 法人研判,台積電下半年成長動能來自蘋果新品推出,但其他非蘋消費性電子客戶與資料中心都面臨短期庫存調整壓力。 籌碼面部分,台積電融資隨股價下跌減肥,24日融資持續減少126張,融券也連續兩個交易日回補,當沖張數同步下降。 觀察台積電2019年採季配息以來,12次都完成填息,有9次都當天完成填息,填息最長交易日為15日,本次雖早盤一度呈現貼息,不過約11點過後,股價翻紅穩步攻上480.5元之上,達成13次填息、第十次在當天就完成當天。 另第三季股利延續過去的6個季度,每股配發現金股利維持2.75元,除息交易日定2023年3月16日,現金股利4月13日發放。 台積電 (2330) 2022年度第二季每股2.75元現金股利今(15)日除息,開盤參考價478元,現金股息總金額約713億元,明年1/12發放。

台積電股價下跌: 台股暴漲的「4個原因」…重返萬八? 他:回測前低很有機會

隨著通膨和經濟衰退疑慮再度升高,美股重挫,道瓊工業指數大跌1164.52點,跌幅3.57%;科技股那斯達克指數下跌566.36點,跌幅4.73%;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挫158.54點,跌幅5.17%。 美國聯準會(Fed)激進升息疑慮未除,美股下挫,台股今天早盤大跌逾200點,摜破萬五大關,台積電股價再度失守新台幣500元,最低來到494元,跌11元,跌幅2.17%。 所以很罕見的三星開始減產記憶體,且會開始增加晶圓代工的比重,但又沒辦法在短時間之內追上台積電,三星在今年恐怕會面臨一個相當嚴苛的業績考驗。 受客戶持續調整庫存影響,台積電第3季營運表現恐將低於往年旺季水準,季營收將約167億至175億美元,以中間值171億美元計,將季增9.1%。 台積電(2330)(2330)今天股價表現疲弱,今天一度下探538元,跌破半年線540元,下跌8元,市值縮水新台幣2074億元,跌破14兆元,滑落至13.95兆元。

台積電股價下跌

蘋概三王中台積電(2330)今以685元開出,上漲13元;大立光(3008)以2110元開出,下跌 30元;鴻海(2317)則以103.5元平盤開出。 至於大股東,本次股息發放以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持股1291萬多股,股息同樣將有約3551萬元;總裁魏哲家10月持股約607萬股,可領1671餘萬元。 另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持有台積電16.537億股,將進帳約45.47億元。

台積電股價下跌: 歐晶片法案牽動各國 台灣地位越顯重要?

以個股來看,台股最具指標意義的台積電(2330),今年以來在內外利空夾擊,加上外資不斷賣超,股價亦持續破底。 台積電股價下跌 台積電股價下跌2023 從年初股價最高來到688 元,寫下歷史新高紀錄,法人機構更把目標價上調至800至1000 元後,股價開始反轉向下,最低來到386 元,累積跌幅高達-44%。 寫這篇文章時,台股距離2022 年封關只剩下兩個月,在俄烏戰爭結束之日仍遙遙無期,美國公布最新CPI 年增率仍高達8% 以上,Fed 採取積極升息手段,恐使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情況下,股市頻創新低,在市場投資人信心不足之際,即便國安基金進場護盤,短期內似乎也無法力挽狂瀾。 即使市場上很多人認為2021年7月高點有可能是超漲,2021年7月最高股價可能不會來,但這樣觀點也是過度悲觀;因為貨櫃航運股已是權值股,通常權值股股價要走完一個大波段景氣行情,至少也要做完大M頭才會結束,而且股價高點也會出現在獲利最高的當年度,不會是前一年度。

台積電股價下跌

股感透過資訊設計讓用戶產生興趣,透過客製化學習系統引導用戶啟動投資旅程,下個階段我們將透過 Fintech 互動體驗輔助投資者進行交易決策,朝「實現互聯網金融場域」目標前進。 面對三大客戶罕見調整訂單,台積電7月中旬法說可能下修全年營收展望的雜音已浮現。 英特爾周四(26日)收盤上漲1.31%,收在30.09美元,但在悲觀財測披露後,盤後股價暴跌9.7%。

台積電股價下跌: 群創員工身陷桃色風暴 股價今減資停止交易避衝擊

宏全為台灣最具規模的飲料瓶蓋、寶特瓶飲料生產商,主要客戶包含統一、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黑松、愛之味、泰山、康師傅等,產品主要包括四大類,分別為飲料代工、瓶蓋及瓶身製品、標籤及薄膜製品、電子及機械類製品。 從個別項目銷售到組合式合併銷售,再到組裝全配套銷售,提供客戶一貫化服務。 不過,台積電在第三季法說會釋出正面訊息,第三季合併營收達202.3 億美元,符合前次財測區間198 ∼ 206 億美元,在新台幣貶值及產能利用率維持高檔的情況下,毛利率衝上60.4%,EPS 來到10.83 元,創單季歷史新高,前三季合計EPS 已經來到27.79 元,已超越2021 年全年EPS 數字。 道瓊指數下跌348.99點,跌幅1.05%,收33,027.49點;標普500指數下跌56.05點,跌幅1.45%,收3,822.39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33.25點,跌幅2.18%,收10,476.12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111.17點,跌幅4.20%,收2,533.33點。

科技業是變快非常快速也非常競爭的產業,就算連蘋果這樣有眾多死忠信徒的品牌也一樣。 如果蘋果後續推出的幾款 iPhone 手機功能都落後三星一大截,果粉也會漸漸流失。 而要讓手機或其他 3C 產品運作最先進的功能,就需要效能更好的晶片,效能更好的晶片就需要更先進的製程,因此製造晶片的門檻也越來越高。 台積電股價下跌2023 投資人面臨好壞參半的經濟數據、中國大陸攀升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例、以及邁向2023年的地緣政治緊張情勢,美國股市主要指數收黑。 雖然我們無法知道大盤何時止跌,但從過去經驗來看,高報酬通常來自股價跌深,只要公司長期營運穩定,股價愈低代表未來潛在報酬率愈高,不管是資本利得或是現金殖利率,都會因為股價大跌而大幅提升,逢低買進是創造高報酬的不二法門。 其中,以宏全來說,公司過去20 年不曾出現虧損,近13 年每年EPS 皆在3 元以上,現金股利配發皆在2 元以上,生產的主要產品雖然是不起眼的寶特瓶,但近幾年的獲利卻能持續成長,顯示公司在經營上確實有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獨到之處。

台積電股價下跌: 服務

從這個跌幅來看,除Nvidia跌幅超過5成以上,其餘跌幅都在40%到50%之間。 謝金河認為,景氣下滑疑慮,加上庫存水位上升,半導體產業成了重災區,也成了股市殺戮的重心。 台股過去兩年因為台積電上漲帶動指數上攻到18619點,現在台積電帶頭殺戮,也讓台股輕鬆殺破15000點。 台積電29日盤中一度來到每股432元、近兩年新低價,美國升息不斷,美元也跟著飆漲,外資資金也出逃,殺的台股一片綠,有網友就認為,以台積電殖利率2.4%來看,美元定存3%都要比投資台積電來的高,不過偏偏小股民不信邪,零股交易量頻頻創新高,大家搶進想撿便宜台積電,但分析師卻示警,台積電還有跌價空間。 雖然我們無法確定12689 點是本波段最低點,現階段看起來,多頭也不具備即刻展開反攻上漲走勢,除非有新的重大利多出現,例如俄烏戰爭結束、美國CPI 年增率大幅回落等,否則可能性相對不高。

台積電股價下跌

雖然目前客戶和供應鏈持續進行庫存調整,在2022 年第三季將達到高峰,並自第四季開始趨緩,預期2023 年上半年有機會回到正常水準。 「加權指數」指的是,「指數」透過「加權」的方式計算出一個值,藉以觀察台股市場的整體情況,而現實生活中也很常遇到透過加權來評估狀況的例子,如:老師計算學生期末總成績。 黎方國表示,台股12月上漲機率高,看好12月易漲難跌,如果不會選股,可以留意0050、台積電,主要是台積電除了有巴菲特買進的加持,且地緣政治緊張也降低,看好包括台股及台積電12月的表現。 台積電股價下跌 台積電股價從低點反彈以來,股東人數卻逐周減少,從11月11日的統計顯示,己開始從高點的股東人數往下滑,統計至12月2日,股東人數下滑至143萬3,721人,其中1張不到的零股股東87萬6,732人,1~5張股東人數45萬8,263人,5~10張股東人數51,812人。

台積電股價下跌: 台積電早盤股價回跌6.5元 市值降至9.82兆

台積電(2330)(2330)本波自高點575元下殺至昨(16)日最低536元,跌幅達6.7%,一度跌破半年線540.7元,也跌破「巴菲特魔咒」546元,吸引小資零股族進場成交123.9萬股,為近八日以來最多,亦較前一日大增1.47倍。 台積電開高走低,收在546元,下跌5元,市值縮水1296億元,降至14.15兆元,影響大盤指數約41點。 但不論是7、5、3奈米都同樣採用鰭式場效電晶體技術(FINFET),由於架構相同,在效能展現上並不會有特別懸殊的差距,誰能搶先一步跨入環繞閘極技術(GAA)世代,才是決勝關鍵,若台積電能保持目前領先優勢,率先量產2奈米,將可奠定其在晶圓製造的霸主地位。 雖然英特爾砸下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打造2座新廠,盼能成為歐洲、美國晶圓代工生產的主要供應商,之後又宣布將CPU生產線交付予台積電處理,投入代工的同時,又將CPU外包給台積電,意味著英特爾與台積電既合作又競爭的特殊關係。 今日(本文撰於2021年3月24日)台積電(2330)大跌逾3%,盤中最低來到571元,股價收在576元。

台積電股價下跌

因為上述第二點對電子業的分析也都適用在台積電身上,即使目前台積電受惠於HPC、5G、AI、雲端大數據、車用晶片需求強勁,但是也有重複下單的可能,加上PC及手機需求疲弱及下降的拖累也不是上述需求強勁補得上來的、以及2022~2023年全球總共30座晶圓廠開出將造成晶圓代工供給過剩的疑慮。 1月初台積電股價創新高,後因1月份美國科技股股價大跌、農曆年前不敢抱股過年的法人及投資人賣出股票、2月份碰到俄烏地緣政治因素,外資大賣台積電當提款機使得台積電股價回跌。 今年初台積電及金融股股價上漲創造台股大盤指數創新高到18,619點,台積電股價最高漲到688元,推升今年1月第一週台股大盤指數創新高出現第一波高點;但是拉抬台積電一檔股票造成市場資金被排擠,中小型電子股及航運股股價大幅修正,台股輪動很不健康。

台積電股價下跌: 半導體一場大殺戮 台積電也逃不了!謝金河爆1檔崩快6成最慘

以目前我所掌握到的資訊,我仍看好台積電可維持長期領先的優勢,雖然英特爾打算再次跨入代工領域,但不影響台積電長期獲利表現。 對於想要逢低承接或增加持股的投資人,我給的建議是,如果你不害怕暫時性的虧損,在股價從高點回跌達15%以上,是可以考慮採取分批低接,不過近期股價恐易跌難漲,須做好長期持有的心理準備。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先前遭到外資倒貨,一路跌到此波段低點443元,但近日股價反彈回升站上520元,許多投資人就好奇,是否可以進場布局,分析師則表示,目前看來台積電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但近3個交易日上漲逾4.5%,漲多隨時有拉回可能,可以抓台積電股價回測季線時候進場,相對比較安全。

美國整體零售銷售持續成長,但消費電子的買氣已經下滑,有些業者近期的營收年增率是衰退的,大約年減5~10%。 程正樺在4日播出的《老謝看世界》節目中表示,外資今年大賣台股的原因有三,第一就是地緣政治因素,特別是從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外資就開始在操盤上反映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 林漢偉也建議,目前台積電股價偏低,是可以分批承接的,不過若是想低接的話,可以觀察台積電股價,盡量等到連續三天都未跌破低點再進場。 看到台積電一度跌到4字頭,投資人紛紛上社群表示想要撿來買,「GG 500保衛戰」、「把GG從外資手中買回的時候到了,跟著撿啊」、「500以下的台積積是禮物中的禮物」、「今天能賣就賣,不管虧多少都一樣,百檔跌停從今天開始」、「說對Gg有信心結果每天撿1股,撿整張好嗎」。

台積電股價下跌: 台灣首季房價所得比創史上次高!

東南亞地區則是未來營運的重點發展目標,印尼Sosro 及泗水第二條產線已在2021 年順利投產,2022 年生產貢獻度持續加溫;同時菲律賓也在2022 年建廠,預估2023 年在新產線加入投產後,可望挹注更多動能。 第四季,預估營收較前一季大致持平,第四季毛利率維持高檔的情況下,換算第四季EPS 仍可維持在一個股本以上,推估全年EPS有機會達38 元以上,以不到四百元的股價計算,本益比只剩下10 倍。 近1個月來,台積電股東人數大減62,247人,其中1張不到的零股股東減少26,939人,1~5張股東人數減少30,638人,5~10張股東人數減少3,021人。 台積電昨日收盤價跌破500元整數關卡,失守所有短均線,恐回測年線488元區間支撐,昨天收盤價498元,為今年1月12日收盤486.5元以來波段新低。

台積電股價下跌

不過近十多年巴菲特也買過幾家科技股,其中IBM因賠錢而很早賣掉,另外2016年買進蘋果,是因為蘋果已轉成服務為主的商業模式,不斷成長並創造現金流,不再像捉摸不定的科技股。 波克夏公司於第三季買進6,006萬股台積電ADR,以第三季平均匯率30.5元換算成台股,大約是買進30萬張台積電股票,至於買進成本可能高達新台幣488元以上。 台積電股價下跌 巴菲特一出手就買進台積電近1.2%持股,並且占台積電美股ADR總發行量的6%以上,對台積電將帶來非常正面的效應,也成為此次挽救台股的大功臣。

台積電股價下跌: 外資連二買不敵ADR下跌 台積電開盤重挫、市值失守12兆

財經專家黃世聰在「聰明理財大小世」中分析,未來第三季帶動晶片產業只要就看AI和蘋果產品發表,也點出490附近會是台積電的股價偏強力的支撐,投資人可以考慮接近這價位的時候慢慢進場布局。 法人指出,在全球總體經濟影響下,使消費性電子市場連帶受到衝擊,同樣讓台積電全年營運表現相對平淡,且今年更兩度下修財測狀況,台積電股價同樣陷入修正整理格局,短期內恐將維持震盪表現。 但大致上,被動投資人這時候累積股數沒什麼問題,甚至這時候更應該有信心的買入才是,策略是什麼,從一而終去執行便是,不只是台積電,任何一家半導體廠的CEO,如果有機會聽到這些投資人的對話,很可能會心想:「我公司有這麼好嗎?我公司有這麼爛嗎?」媒體要的是點擊,要的是收視,我們要的是什麼? 哪知道一等好幾小時,股價就是不跌不漲,混在這邊,看看時鐘,已經快要接近美股收盤4點整,那怎麼辦?

有分析師認為,如果美國持續升息,半導體市況短期內也難以看到明顯好轉情況,台積電股價式還有下跌空間的,未來可能面臨400元保衛戰,儘管400元價位可能會有支撐力,但已經很難說台積電一定不會出現3字頭價格。 目前不只美國升息讓外資出逃,半導體產業更是面臨危機,台積電更傳出7奈米製程產能利用率可能剩7成,早已不是去年半導體怎麼看怎麼好的時候,雖然都說台積電基本面仍佳,但整體大環境不佳情況,台積電再怎麼一枝獨秀,多少還是會受到拖累。 一般而言, 8 吋廠的起步價約為 10 億、 12 吋廠約為 20 億美元,而且是技術成熟的落後製程。 如果以台積電 2020 年 5 月宣布的赴美計畫來看,一個具備 5 奈米先進製程晶圓製造工廠就需要 120 億美元(台灣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第二的鴻海,市值約 500 億美元),這還只是一個月產能達 2 萬片的 12 吋廠,月產能 2 萬片多嗎?

台積電股價下跌: 月新低!台積電股價下探560元 市值縮水3111億

像英特爾(Intel)也曾少量跨足晶圓代工,但後來吃到苦頭,於 2018 年宣佈關閉相關業務。 以晶片製造商 Altera 為例,它曾是英特爾晶片代工的主要客戶,英特爾為它生產的 14 奈米晶片在當時不論是效能或是晶片密度上都非常有競爭力。 以「晶圓代工市占率」而論,台積電市占率超過 60%,穩居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地位;三星(Samsung)市占率 12.4%,居第 2 位,聯電市占率 6.4%,為第 4 大廠。 1954 年德州儀器(Texax Instrument)開發出第一顆商用矽晶電晶體,貝爾實驗室也研發出氧化、光罩、蝕刻等製程技術,開始了半導體商業化發展。

林漢偉表示,台積電其實基本面沒問題,雖然4月營收還未公布,但觀察同業,營收都繳出好表現,相信台積電應該表現也不會差,且台積電股價近日持續下探波段低點,外資也並未大幅下修目標價,可見台積電基本面仍佳,但外資近日還是在台股持續提款,賣壓持續之下,台積電股價還是有可能繼續破底。 超微財報顯示第2季營收與獲利較去年同期銳減,但略優於市場預期,只不過利潤暴跌94%,相比去年同期的4.47億美元,本季僅剩2700萬美元,市場不買單,股價重挫超過7%,輝達也受到拖累,下跌4.8%,英特爾與台積電ADR則分別挫低3.9%與2.7%。 摩爾定律持續運作,技術的壁壘越來越高,在這階段的費半指數持續創新高。 由於 5G 與 AI 強大技術動能,以及物聯網技術、可穿戴設備的市場加乘下,全球半導體產值已達到 4,000 億美元。 未來隨著 AI、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對高速運算的需求持續增大,半導體市場的產值可能仍持續增長。 通訊技術快速成長,由行動網際網路技術(3G 台積電股價下跌 和4G)加上智慧型手機市場迅速擴張所帶動,全球半導體的產值達到 3,000 億美元以上。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