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滿載2023詳細懶人包!(震驚真相)

Posted by Eric on January 1, 2020

產能滿載

業界傳出,受終端需求不振與市場競爭影響,台積電與轉投資世界先進近期陸續調降8吋晶圓代工報價,最高降幅高達三成。 永豐餘為台灣造紙大廠,先前陸續分割工紙事業部及消費品事業部,2012年將紙與紙板事業部門割讓於華紙,並將華紙納為旗下子公司,轉型為控股公司。 永豐餘主要銷售瓦楞紙板、瓦楞紙箱等工業用紙及紙器,約5成外銷至中國及越南,其工紙年產能總計169萬噸,台灣75萬噸、中國94萬噸;紙器年產能總計20.98億平方米,產能分布台、中、越,其中越南21Q2產能自5.2億擴充至6.18億平方米。 產能滿載2023 家庭用紙品牌包含五月花、得意、柔情,銷售地分佈中國、台灣,漿紙年產能97萬公噸,其中華紙佔81.5萬噸、中國鼎豐15.5萬噸。 邱顯欽指出,目前聯穎產能滿載,但其中有少部分利基型矽基半導體產能,將逐步拉高化合物半導體比重,縮減矽基半導體產能,目標 2-3 年內,全面轉向化合物半導體製造。

產能滿載

受惠台電設備汰舊換新、綠能新建設需求,中興電目前重電及工程事業接單暢旺,今年5月中以37.8億元搶下台電核三廠綠電統包工程案之後,在手訂單達到230億元;另外政府斥資千億的電網改善計劃,以及太陽能、風電的加壓站增設,帶動氣體絕緣開關(GIS)需求,皆為中興電的專業領域,相關產能以滿載至2025年,部分訂單能見度甚至已看到2030年。 國內近年來持續推動電力升級計畫,其中台電公司提列的彰化離岸風力計畫工程預算約1416億元,並根據未來十年的電力負載預測再規劃200億元用於風電計劃及火力電廠更新、擴建用途;政府也計畫2025年太陽能、離岸風電裝機量分別達到20GW、5.5GW的目標,持續釋出相關電廠及變電站的工程承攬及施工暨經營維護,預期未來十年的電力設備商機將穩健成長。 另外隨著都市更新、交通建設等BOT案持續增加,投資金額達5000億元,亦看好系統工程業務需求發展。

產能滿載: 台積2月營收1,469.33億 同期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砂的砂輪產品陸續擴展應用範圍,去年供應台系ABF載板客戶所需,同時,碳化矽研磨砂輪也從去年開始小量出貨,由於比較基期較低,預計今年後者的表現將倍增。 世界第一季毛利率48.4%,較前一季再增加約1個百分點,則是受惠晶圓代工報價調漲,以及產品組合優化。 由於半導體、載板廠的擴充積極,使設備廠由田 (3455-TW)、群翊 (6664-TW)、迅得 (6438-TW) 在 2022 年的營收聯袂改寫新高,同時,由於訂單明朗,各設備廠也加速擴充產能以承接湧入的訂單,預估今年的業績各廠均表示樂觀。 德國單日確診回升至12.02萬人,但疫苗追加劑比率拉升亦沖淡觀望,美元回落亦給予多方發揮空間,昨(12)日歐元/美元突破季線後多方擴大攻勢,終場收漲0.69%。 根據櫃買中心資料顯示,華豫寧成立於民國81年12月,主要產品為微電腦控制器、類比元件、IoT智能產品等,董事長為連智民,總經理為黃炳順,目前股本為3.75億元,產業別是電子通路業。

車用及功率元件自20Q4開始復甦後,在晶圓代工產能爆滿的情況下,各場狂搶產能,甚至不惜動用國家力量,並迅速演變成車用IC缺貨潮,在全球IDM廠、晶圓代工廠、記憶體廠的產能利用率悉數達到滿載下,也讓矽晶圓廠第21Q2產能售罄,訂單能見度直達21H2。 不同於國內競爭對手環球晶、台勝科以邏輯IC產品等使用的輕摻矽晶圓為主,主攻8吋、12吋晶圓領域,合晶以車用電子與功率元件使用的重摻矽晶圓為業務重心,主力為6吋、8吋晶圓,主要客戶包括英飛凌、NXP、台積電(2330)、聯電(2303)等。 載板相關設備為由田近年營收主要動能,公司指出,除掌握台系載板大廠訂單以外,隨著中系載板廠嶄露頭角,對中國市場布局也相當積極,載板相關設備訂單一路看到 2023 年底。 半導體及 PCB 設備廠迅得去年全年營收以 57.62 億元,改寫歷史新高,年增 17.45%。 依迅得目前的接單狀況估算,預估 2023 年前三季產能滿載,單季都會有 億元的歷史高檔營收。 仍壓抑四大指數表現,終場四大指數小幅收紅,漲幅介於0.11%~0.66%,其中道瓊指數一度翻黑,那指順利收復半年線。

產能滿載: 漢磊 6 吋 SiC 產能滿載!首度表態進軍 8 吋製程

立敦(6175)隸屬於立隆電(2472)集團,是台灣唯一上市櫃的鋁箔廠,主要業務為生產化成鋁箔與電蝕鋁箔。 化成鋁箔是由電蝕鋁箔經化學加工製成,用來做成鋁質電容;而鋁質電容則可應用於各項電子產品、工業與網通等應用。 目前隨著 5G 應用增加,高頻固態鋁質電容的拉貨動能也因而提升,進一步帶動對上游鋁箔的需求成長。 立敦 2020 年營收占比為:化成鋁箔 66.5%、電蝕鋁箔 30.0%、導針 3.5%。 立隆電與大陸最大的鋁箔廠「東陽光」合作密切,東陽光從鋁礦、生產到行銷有一條龍產線,因此立敦 2017 年藉由與東陽光在大陸合資設立電蝕箔廠「立東電子」進行垂直整合,與東陽光共享生產與業務端資源,此為臺灣同業所沒有的優勢。

產能滿載

董事長曾子章先前於股東會上預告,ABF載板供不應求的趨勢不變,BT供給也是吃緊,隨著設備陸續到位、投資的新產能開始釋放能量,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明確,也預期會是開始展現投資效益的明顯起跑點,第三季維持成長、第四季有望大幅成長。 另外,台灣光罩為因應客戶需求,明年資本支出將再高於今年,估達 40 億元,主要用於擴充高階設備,預計到明年底時,產能將再比現階段多出 20%。 Wolfspeed的第三代半導體製程,於舊廠Durham持續改善,且其也規劃加速將功率元件的產線移至8吋(200mm)晶圓新廠Mohawk Valley,以利用Mohawk廠擁有的自動化製程來增進毛利率表現以及生產效率。 台積電說明,由於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和消費終端市場需求轉弱,供應鏈已經採取行動,預計庫存水準於在2022年下半年將逐漸下降,半導體供應鏈庫存過高的現象,將需要幾個季度的時間調整到較健康的水準,也就是說,最快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有機會看到庫存去化完成。

產能滿載: 真空幫浦迎缺貨潮 鋒魁通吃台、中兩地 訂單排到明年

【財訊快報/研究員莊家源】聯電(2303)為晶圓代工廠,受惠晶圓出貨量續增,與報價續漲,10月營收來到191.59億元,月增2.1%,年增25.36%,續創新高,法人預估第四季營收將季增2~4%。 產能滿載 公司表示,明年12吋、8吋產能維持滿載,且價格向上動能將持續,受惠5G、電動車、物聯網等應用帶動結構性需求成長,營收展望將優於產業預估值12%。 目前均線呈多頭排列,短線上MA10與MA20黃金交叉後,股價攻勢再起,短線上有利股價回補65.3元空方缺口。 Q4 雖為立敦傳統淡季,但在疫情影響下,2020Q4 電信網通與消費性電子等產品需求強勁,且在中國市場推動零組件國產化政策等因素下,帶動下游的鋁質電容客戶營運動能良好,對鋁箔需求也因此隨之提升。

部分漲多指標如致茂(2360)開低未能搶回5日線後亦有獲利了結賣壓出籠,終場收跌3.84%,盤面持續輪漲,低基期鋼鐵在第一銅(2009)早盤強攻漲停,中鋼(2002)向上突破月線、半年線後,獲得部分資金轉進,中鋼構(2013)、中鴻(2014)分別收漲6.76%、4.03%。 OTC櫃買指數中,矽晶圓回神,但元太(8069)失守月線後跌幅一度擴大至6.51%,雖於盤中逐步收斂跌幅,但高價股力旺(3529)開高無力上攻,譜瑞-KY(4966)亦未能搶回季線,終場分別收跌2.22%、1.78%,仍令OTC櫃買指數未能順利翻紅,終場收跌0.21%,續於季線整理。 產能滿載2023 29大類股指數漲多跌少,其中金融保險、鋼鐵2大類股指數分別收漲2.30%、1.87%,表現最佳。 華豫寧砸下4.2億元打造的中科廠為生產研發基地,2019年底營運,主要分電子零件事業處及雲端產品事業處,主要產品營業項目包括e-Home智慧住宅系統、e-Lock智慧門禁系統、e-Hotel智慧飯店系統為主,為國內少數具有自行設計、研發、生產智能居家系統整合能力的廠商。 蕭乾祥表示,即將進入2021年,挾著資金充沛、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處於低檔及美元弱勢,熱錢湧入台股中尋找標的,一旦具有轉機色彩、營運持續向上的標的,較容易受到資金的追逐,推升股價走揚。 【時報-台北電】保護元件廠興勤(2428)29日股東會,通過配發每股5.5元現金股利,公司訂單能見度達年底,且車用訂單仍然看好,但因下半年IC缺料及上半年比較基期拉高,公司對下半年審慎樂觀;而興勤兩岸五大廠區同步擴產不停歇,貼片型產品將在第四季點火新產能。

產能滿載: 產能滿載 台積變相漲價

茂矽第二季接單維持強勁,4月合併營收月增4.7%達1.91億元,較2021年同期成長37.2%,為2013年9月以來逾八年半高點,累計前四個月合併營收年增30.1%達7.15億元,創近11年來同期新高。 茂矽董事長唐亦仙表示,目前在手訂單看來與前兩個月差不多,整體需求還是不錯,車用產品維持先前預期,包括車用二極體及MOSFET等接單暢旺,預估將占整體產能超過二成。 茂矽近年來營運已鎖定在功率元件晶圓代工市場,為因應未來需求持續成長,除與策略夥伴簽訂長期供貨合約,並力求改善良率及生產效率,積極擴充瓶頸機台產能,預計下半年可將產能逐步提升10%。 茂矽也看好第三代寬能隙(WBG)半導體市場商機,唐亦仙表示,因研發費用較高,茂矽會在適當時間點與上下游客戶試著開發產品,評估以電源應用的氮化鎵(GaN)為主軸。 茂矽現在產能滿載,很難空出機台生產第三代半導體,但2023年若有增加機台規劃,將優先擴充相關產能,2023、2024年將是茂矽切入第三代半導體市場的發展時機。

  • 展望 2021Q1,在平板、筆電與網通等產品需求持續下,下游客戶對化成鋁箔需求維持穩健,立敦 2021Q1 整體鋁箔的產能利用率維持滿載,訂單能見度 3 個月。
  • 黃崇仁今日出席陽明交通大學名譽工學博士的頒發典禮,其兄長與姐姐均親自到場祝賀,而半導體業界部分,則有鈺創(5351)董事長盧超群、宏觀微電子(6568)董事林坤禧、凌陽(2401)董事長黃洲杰等親自到場祝賀。
  • 采鈺看好智慧型手機多鏡頭趨勢,且鏡頭解析度提升並搭載影像訊號處理器(ISP)及加入人工智慧(AI)功能,帶動彩色濾光膜及微透鏡業務成長。
  • 台積電公告的11月合併營收達1,248.65億元、月增4.7%,改寫單月歷史次高,相較2019年同期成長15.7%。
  • 此外,中低階智慧型手機採TDDI-COG方案預期持續成長,高階智慧手機開始採用OLED,然由於中系OLED面板廠良率不佳,預期客戶轉回COF將有助南茂測試時間增加而推升營收。
  • 不過,因為矽晶圓擴產時間較長,且去年以來設備交期不穩定,明年矽晶圓總體供給量並沒有明顯增加。

臻鼎並宣布,因應客戶需求,將在泰國巴真府設立新廠,第一期投資為2.5億美元(約新台幣79.37億元),這是近年來PCB業泰國最大投資案,預定2025年上半年試產,瞄準伺服器與車用為主。 絲束暨醋片廠材料-KY公布7月合併營收9.22億元,月增10%,年增147%,連續第七個月創新高;累計今年前七月營收48.49億元,年增119%,已超越去年全年營收42.69億元。 本期《 經濟現狀與展望 》提供了一份景氣循環下結構性變化的觀察清單,說明恐懼現象普遍存在各經濟體中,並非美國獨有。 因恐懼而產生的一些舉措,很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全球經濟的軌跡,不僅使全球更容易受到供應鏈衝擊和升息的影響,人工智慧 AI 的新進展,也會對現有的商業模式造成新的挑戰。 材料-KY(4763)辦理現金增資,每股承銷價531元,將自8月10~14日辦理公開申購,8月16日抽籤,抽中1張可望賺進36.8萬元,報酬率69.3%。 網友試算每張股票價格約50萬元,因價高而自認「中籤率應該很高」,卻被其他人吐槽「台灣人很有錢,看那價差就知道一堆人搶抽」,還有人舉例嘉澤股價66萬中籤率也才0.15%。

產能滿載: 聯電7月營收190.64億元 今年第二高

文化用紙有銅板紙、道林紙、新聞紙等,與印刷業息息相關,家庭用紙包含衛生紙、面紙、餐巾紙、紙尿褲等,與民間消費較有關,然而文化用紙、家庭用紙因需求穩定,成長亦較趨緩,因此逐漸走向差異化、高附加價值。 製造令負荷:完成製造令,會經過多道工序,完成每道工序都要花時間──直接工人工時或機器工時,這就是工作中心的負荷。 工作中心完成製造令時,需領用材料,領用的材料存放在WIP倉──在製品倉,當製造令完工時,消耗在製品倉的材料,因此每個工作中心必須定義WIP倉庫代號。 產能滿載2023 如果類型為2,填報機器的生產日報,人員機器總工時=工作中心每天每班工作時數×班次數量×機器數量或人數×工作中心效率。 在企業製造流程中處於關鍵或瓶頸部位的工作中心也被稱為關鍵工作中心(Critical Work Center),是粗能力計劃的計算對象。 在這股恐懼驅動下,各國在選擇沉潛的同時,卻逐漸增加國防支出,且有些國家的國內情況變得更加的兩極分化。

產能滿載

而我選擇的銀行型金融股就是「合庫金」及「玉山金」,上次7月底時,還在日本渡假就是買進玉山金;今天一樣碰上合庫金除權息,持續每年固定的紀律投資。 2020年合晶擴展市占,8吋市占率持續拉高,已達5.3%,而6吋市占率亦回升到11.7%,在產能規劃上,8吋產能為45萬片/月,6吋在上海復產後規畫總產能為50萬片/月。

產能滿載: 漲價發威,合晶21Q1賺贏20Q4:

中砂再生晶圓12吋月產能已達30萬片,8吋月產能達15萬片,據業界消息,再生晶圓價格出現鬆動,測試晶圓價格同步下修,平均降幅約達低個位數百分比,但降價後的價格仍高於這波起漲點,第二季價格維持穩定。 中砂表示價格調整是與客戶共體時艱,後續會不會進一步調整要觀察大環境及需求狀況再決定。 聯電去年以來宣布將在台灣、新加坡等營運據點擴增新產能,投資不會因短期市況變動而改變,南科12吋廠Fab 12A的P6廠區,以及新加坡12吋廠Fab 12i的P3廠區等28奈米及22奈米擴產計畫持續進行,並與客戶簽訂長約,將會獲得長期需求支撐。 再者,半導體業界接獲急單時,在現有產能滿載情形下,多以超急單模式與客戶加收費用,世禾指出,公司價格一年一議,今年已根據不同產品調漲價格,針對急單價格會再視情況、另外商議。 業界指出,半導體設備零組件清洗與再生處理因直接關乎生產良率,隨著現今各家晶圓廠產能全面滿載,設備清洗頻率也提高,加上台積電不斷擴充新產能,各業者包括世禾、致佳、台灣三菱化學、榮眾等,產能全面滿載。 由於訂單需求強勁,21H2營運動能佳,為配合兩岸及歐美客戶產能需求,矽格追加21H2資本支出,由原規劃55.9億元(母公司35.2億元,子公司誠遠、矽興、台星科、聯測等20.7億元)提高至100.5億元(母公司53.8億元,子公司群46.7億元),整體增幅約80%。

  • PCB 及載板乾製程設備廠群翊 2022 年營收達 23.57 億元年增 23.31%、寫新高;群翊指出,載板大廠擴充需求穩健,且 PCB 廠赴東南亞製造商機逐步放大,2023 年年底前訂單滿載。
  •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台灣光罩(2338)今(24)日召開股東常會,總經理陳立惇會後受訪指出,目前公司光罩產能需求仍滿載,預估下半年營運將比上半年好,逐季成長可期,且美中科技戰也有看到中國客戶轉單,中國雖也扶植光罩業,但他有信心,台灣光罩仍有相當的競爭力,全年營運可望創新高。
  • 這種封裝方式能夠使驅動IC彎折在螢幕下方,節省空間,可設計出有較窄螢幕邊框的手機,實現更高屏的佔比,但仍無法達成100%全螢幕。
  • PC產業走上復甦道路,筆電品牌雙A宏碁、華碩7月營收雖月減逾兩成,但均較去年同期成長,擺脫逾九個月年衰退頹勢,重返成長軌...
  • 另1-7月的合併營收也累計達到43.72億元之規模,累計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33%。
  • 中砂表示,第一季雖受生產鏈庫存去化影響,但因美系國際IDM大廠訂單到位,補上晶圓代工廠訂單下滑的空閒產能,第二季再生及測試晶圓產能維持滿載,營運已在第一季落底。

IGBT缺貨,下半年將漲價;明年擴產優先布局第三代半導體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廠茂矽(2342)18日召開股東會,決議通過每股配發0.5元現金股利。 茂矽2022年營運持續好轉,第一季每股淨利0.85元優於預期,4月合併營收1.91億元為八年半以來新高。 茂矽表示,車用二極體及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需求暢旺,第三季前產能持續滿載,至於中國太陽能逆變器需求大增導致絕緣閘雙極電晶體(IGBT)缺貨,茂矽下半年可望漲價。 茂矽第一季受惠於產能滿載及價格調漲,加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合併營收年增27.7%達5.24億元,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年增近2.1倍達1.33億元,每股淨利0.85元,為近五季度新高。

產能滿載: 訂單能見度達21H1,DDIC封測價仍有再漲機會:

ABF載板受惠於5G、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HPC)等應用,帶動層數與封裝面積提升,需求隨之成長,欣興因而多次上調資本支出,預計2021~2023年資本支出超過700億元。 產能部分,楊梅廠新產能將在下半年試產,2023年上半年全產能生產;山鶯廠產能將在2022年第三至第四季恢復,預期明、後年產能加速成長。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受惠於進入大客戶蘋果的拉貨旺季,PCB軟硬板大廠臻鼎-KY(4958)今日宣布,旗下除載板產線外,其餘PCB相關產線均以滿載,且可維持到第四季。

雖然Delta變異病毒帶來部分避險買盤,加上偏鷹的Robert Kaplan突然鬆口仍需觀望疫情狀態適度調整看法,沖淡部分可能因升息造成的觀望,但美元指數於上週五(20)續創波段高,仍壓抑部分金市動能,現貨黃金終場僅收漲0.09%,以1,782.16美元/盎司作收。 聯電指出,雖然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和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降溫,可能會帶來一些短期波動,但車用及工控、高速網路等需求維持穩定,看好結構性趨勢推動終端設備中的半導體含量(silicon content)持續增加,並積極與客戶合作,調整產品組合以因應市況變化。 受惠主要客戶5G、手機、網通、PMIC晶片銷售持續暢旺,帶動相關晶片測試線稼動率維持高檔。

產能滿載: 【研究報告】南茂 ( 全球前10大封測廠,產能滿載再擴產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近期半導體產業處於庫存調整,晶圓代工也出現鬆動,但也因此對光罩的新開案量增加,台灣光罩(2338)目前不單產能滿載,更有部分客戶以加價模式希望縮短光罩交期,也因此,可預期下半年台灣光罩營收逐季走揚無虞。 台灣光罩今日公布111年7月成績單,單月合併營收約為6.7億元,不單較上月成長1%,也比去年同期月成長30%,營收持續成長。 另1-7月的合併營收也累計達到43.72億元之規模,累計合併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33%。 近期半導體庫存調整,使得晶圓代工廠的產能鬆動,但也因此,過去在晶圓代工廠當中生產排序較後面的多樣少量產品得以進入量產,特別是工業與各種電子產品所需的電源管理IC需求強勁。 台灣光罩也透露,由於客戶新增許多新的晶片設計,因此帶動光罩開案需求,甚至部分客戶需要透過加價來縮短交期。 此外,台灣光罩更透露,自家目前產能仍維持滿載,訂單能見度無虞並接單持續暢旺,下半年隨新產能的開出,未來營收仍具成長動能,將會逐季攀升。

產能滿載

聯電表示,去年是營運豐收的一年,目前維持供不應求狀態,整體市場需求仍強勁,產品平均售價將如預期較去年成長 10%,在 28 奈米製程比重提升下,有利產品組合,年底前產能持續滿載,將盡量提升生產效率,以解決產能不足的問題。 合晶目前產能滿載且訂單能見到已達21Q3,繼21Q1漲價後,預計2021年將逐季調漲矽晶圓報價低個位數個百分比。 【時報-台北電】合晶(6182)受惠於新產能開出及調漲價格,前三季合併營收74.08億元已接近去年全年,平均毛利率達33.4%,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6.89億元,每股淨利1.35元。 油市上,庫存數據部份,暨API當週庫存公布遠優於場預期後,稍晚公布的EIA庫存數據錄得-452.3萬桶,優於市場預期的-103.7萬桶,與前值的-44.5萬桶,其中,市場相對關注的汽油庫存錄得-330.4萬桶,優於市場預期的-85.7萬桶,與前值的349.8萬桶,暫掃市場對於駕駛旺季需求轉疲的觀望。

產能滿載: 【研究報告】矽格 ( 產品優化,產能近滿,獲利再上層樓

【時報-台北電】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公告3月合併營收1,719.67億元,為單月營收歷史次高,第一季合併營收4,910.76億元超越業績展望高標,並改寫季度營收歷史新高。 台積電預計14日(周四)召開第一季法人說明會,由總裁魏哲家主持,法人預期台積電第二季營收續創新高紀錄,全年營收逐季成長趨勢不變。 截至FY22Q4,Wolfspeed仍有1億美元的功率元件的訂單因產能吃緊而無法生產,可見相對於稼動率鬆動的傳統矽基晶圓供應鏈,第三代半導體的需求仍然暢旺,公司甚至將原先對長遠的FY2026年營收展望,從21億美元上調30%-40%,到27.3億美元至29.4億美元(FY2022年營收為7.5億美元,CAGR 39.4%)。 近日由於市場擔憂Fed可能縮債導致美股震盪,但上週五(20)達拉斯聯準銀行總裁Robert Kaplan表示,正在密切關注Delta變種病毒對經濟的影響,如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可能會稍微調整對貨幣政策的看法。 產能滿載2023 產能滿載 令美股多方重起,四大指數全數收紅,漲幅介於0.64%~1.19%,其中納指表現最佳。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