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目標價2023詳細懶人包!(震驚真相)

Posted by Eric on May 24, 2023

鴻海目標價

鑒於iPhone需求強勁帶動營收及獲利成長、雲端業務動能復甦、進軍電動車業務長期發展看好,以及資產負債表改善、淨現金水位增加及更高的盈餘配發率,美系外資將鴻海今明2年每股盈餘預期調升8.5%及19%,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自130元調升至155元。 歐系外資則指出,鴻海今年營運目標仍為每股盈餘極大化,也持續垂直整合半導體與電動車事業,透過營運在地化商業模式開發新市場令人激賞,但未來要持續關注蘋果市場變化,給予目標價118元,投資評等維持中立。 而鴻海透過建立的MIH電動車開放平台,與飛雅特克萊斯勒(FCA)、裕隆、拜騰等攜手合作,積極拓展電動車新業務,美系外資認為,雖然電動車業務預期至2022年不會對鴻海營運帶來貢獻,但可能打破傳統汽車供應鏈發展,有助達成2025年毛利率提升至10%願景。 日系外資指出,在快速變化和複雜的供應鏈態勢下,鴻海為少數在宏觀風險和中國大陸封控影響下仍能提供明確第二季展望的公司之一。 而鴻海調升今年電腦終端產品營收展望,可能代表在iPad/MacBook取得的訂單比重增加。 鴻海(2317)積極發展電動車業務,美系外資發布大型報告,看好鴻海至2025年電動車出貨量將達110萬輛、達成全球市占率10%目標,創造350億美元營收及18%毛利率,除維持「優於大盤」評等,並將目標價調升29%、自130元升至168元。

鴻海目標價

鴻海過去5年EPS都在7~8元左右,沒什麼成長,今年(2021年)預估EPS超過9元,目前本益比11倍多,相較其他科技龍頭股算是很便宜,加上鴻海底子雄厚,股價下跌空間不大,買進持有2~3年沒問題,即使股價沒大漲,也會有不錯的股利收入(鴻海今年每股配發4元現金股利)。 小結》代工產業、鴻海在未來仍無可取代所以,雖然代工業難有護城河優勢,但鴻海卻可以將做到讓同業較難搶單,且未來已布局人工智慧、雲端來加強本身優勢。 雖然,沒有護城河優勢,但代工產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科技產業,沒有護城河不代表完全沒有投資價值,只是股價與資金比例投入的問題,這點我隨後會再提到。 鴻海目標價 另外,今日鴻海科技日登場,發布3款電動車,若要投資電動車概念股,李永年說,一定要做長期操作,以3-5年投資為原則,現在就可以進場,等成果出來再買就來不及了,以後股價會跟著階梯式上漲,但5年之後沒有滿意成果,就要及時停損。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HS預估,2027年全球氮化鎵市場規模達45億美元,成長主要動能包含功率和射頻市場,目前氮化鎵功率元件最大的應用在手機、筆電快充電源、軍用,並推估2023年後汽車應用比重將快速提升。

鴻海目標價: Model C預計2023年量產! 鴻海三款全新電動車細節與推出時程出爐

鴻海2022年第3季財報揭露,每股淨值為104.53元,近日走勢失守百元保衛戰關卡,股價回落淨值之下,成為少數股價淨值比低於1的大型權值標的。 鴻海目標價2023 磊晶方面,嘉晶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研發超過10年,擁有磊晶相關專利技術,並具有量產4吋、6吋碳化矽磊晶及6吋氮化鎵磊晶的能力,而環球晶已與客戶陸續簽訂長約, 看好碳化矽需求較預期強勁,基板已小量出貨,明年上半年將進一步擴展至磊晶。 目前市場上的氮化鎵功率元件以GaN-on-SiC(碳化矽基氮化鎵)及GaN-on-Si(矽基氮化鎵)2種進行製造,其中GaN-on-SiC具有散熱優勢,相當適合應用在高溫、高頻的操作環境,因此以5G基地台的應用能見度最高,並隨著5G走向高頻發展,進入高速成長期。

電動車顛覆了全球汽車產業生態,市場預估未來 20 年將有 6 兆美元商機,各車廠都正積極規劃推動電動車,且腳步加快中。 美國特斯拉(Tesla)電動車獨占鰲頭,深受全球矚目,但是蘋果汽車(Apple Car)不讓特斯拉專美於前,早在 2015 年就開始執行「泰坦計劃」,集合 5 千名工程師,希望以資訊軟體結合汽車工業,創造出不一樣的未來汽車,傳聞今(2021)年底可能問世,屆時又將為汽車及科技產業創造另一個驚奇。 中國為迎接電動車時代,也已早早布局, 2013 年在上海規劃第一個自由貿易區,允許外國汽車製造商獨資設立電動車工廠,又提供 9 億 7 千萬坪土地,以 9 億 7 千萬美元廉價出售給特斯拉,又對它低利放款 200 億人民幣,其中 100 億用於建廠,100 億是周轉金。

鴻海目標價: 鴻海研究院嶄新成果 第1代離子阱核心問世

讓我先來談一下近期艾蜜莉定存股App投資狀況,2019年股市終於來到10年多頭的末期,所有股票的價格被堆得非常高,很多好股票都早已達到昂貴價。 勞動部今(7)日表示,即日起民眾若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申請失業給付及失業認定,除親自臨櫃申辦外,新增「視訊」方式辦理,失業勞工免出門,即可完成失業認定並申請失業給付。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 今日發布重訊公告,發行112年度第4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共159億元,用途為新建擴建廠房設備。 財政部今(7)日表示,近日受卡努颱風外圍環流帶來豪雨影響,造成部分地區發生災情,財政部已請所轄稅捐稽徵機關秉持從寬、從速原則,主動協助及輔導受災納稅義務人申報(請)各項稅捐減免。 第三代半導體將取代部分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導體需求,如電源晶片針對不同功率與應用,低功率持續使用矽製作,高功率體積小使用碳化矽;射頻晶片則針對不同功率與應用,部分繼續使用砷化鎵製作,而高頻率尺寸小則可採用氮化鎵。 絕大多數的金控/銀行獲利表現的不是這麼理想,也因此在配股、配息上跟著大縮水;甚至有金控終結了連續配息13年的紀錄,讓存股族心慌慌。

鴻海目標價

【時報-台北電】輝達近期好戲連台,執行長黃仁勳將於台灣時間明晚發表演講,23日將公布截至7月為止的最新一季財報;調研機構ALETHEIA搶先一步,直指人工智慧(AI)伺服器與AI 鴻海目標價 GPU加速器成長性強大,將輝達目標價喊上1,000美元,供應鏈為之震動。 鴻海目標價2023 早年擔任美商期貨商品分析師,負責商品的研究,經常接受媒體的邀稿及訪問,而後受到上市櫃公司的禮聘,進入股票市場負責長期投資規劃,以及短線進出的判斷,長期下來對法人的操作手法及市場分析,有充分的認識。 上半年已漲多的景氣循環股可逐步減碼,時序進入下半年的電子傳統旺季,面對個股表現分歧、股市波動性大增,可預期操作難度將提高。

鴻海目標價: 台積電漲4元收558 台股大漲152點來到16996點

鴻海也展示了多項未來先進技術,例如離子阱、AI(人工智慧)學習、LiDAR,野村表示,這顯示出鴻海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承諾,預計將有助於鴻海在科技發展中處領先地位。 野村認為,Model C量產出來的品質令人印象深刻,同日亮相的跨界休旅Model B、全地形電動皮卡Model V正式推出後,預計將有效拓展鴻海潛在的汽車市場。 全球SUV滲透率在2021年攀升至46%,相較10年前不到20%,2020年全球皮卡市場的規模則約600萬輛,美國佔總銷售的近50%。 不過楊應超解釋,散戶看這些報告也不是毫無意義 ; 雖然報告中的「目標價、評比」對散戶來說意義不大,但其中分析師的分析邏輯、以及提供的資訊,會是散戶投資者很好的學習機會。 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楊應超提醒民眾,許多分析師在寫報告時,為了吸引大家注意力,常會有誇大其詞的內容和標題。

鴻海目標價

美系外資認為,鴻海目標自純ODM廠商轉型成為工業物聯網(IIoT)領導者,且新電動車業務未來2~5年將潛在驅動獲利提升及毛利率改善,看好鴻海強健的執行力將有能力取得業務契機,維持「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自130元調升至168元。 美系外資認為,從開發者工具平台(EV Kit)、關鍵零組件的模組設計、零組件供應、整車組裝到軟體及物流,鴻海對電動車製造所提供的廣泛產品範疇,至2025年可望締造350億美元(約新台幣9949億元)營收及18%的毛利率。 分析師認為因為資通訊產業成長已相當有限,本益比大約10倍左右,對於轉型中的鴻海較為不利,因此,將評價模式改為SOTP(分類加總估值),就是將電動車價值單獨計算,並以營收0.9倍估計,只要鴻海電動車貢獻營收,暫不論獲利,就可直接反映資本市場評價。 整體而言,歐系外資認為,隨著營運效率提升及切入電動車帶來的潛在獲利提升空間,可望帶動鴻海獲利恢復成長、並進行本益比重新評估,將鴻海中期及長期成長率自3%、2%調升至4%、2%,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自120元調升至160元。

鴻海目標價: 鴻海股價死守百元不破 關鍵是這個族群逢低搶進?

不過,由於公司對第三季營收展望不變,美系外資及多家投顧法人均看好9月營收將顯著彈升,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130~168元區間不變。 歐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認為鴻海(2317)切入未來市場規模可觀的電動車市場,若在關鍵零組件能取得5%市占率,可望挹注鴻海獲利達15~29%,故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自120元調升至160元,並納入主要買進名單之列。 鴻海維持至2025年取得全球電動車市占率5%的長期目標,並強調聚焦軟體及電子電氣(EEA)等整車組裝,其次是模組和電池、先進EEA控制、半導體等關鍵零組件。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積極布局半導體版圖,美系外資出具報告認為將支持電動車業務拓展,看好將有助擺脫消費電子市場的激烈競爭、實現業務多元化。 將2022~2024年獲利預期分別調升2%、10%、21%,目標價自114元調升至125元,但維持「中立」評等。

鴻海目標價

另一家日系外資認為鴻海首季營運績效良好,今年營運展望穩健,且公司對今年展望、電動車進展、長期毛利率趨勢充滿信心,預期鴻海今明2年的營業利益可望年增12~19%,且尚未納入電動車業務可能挹注,維持「買進」評等及目標價145元,為首選個股。 歐系外資認為,鴻海具備堅韌的核心業務展望,iPhone業務穩定,伺服器、元件和PC市占率增加,電動車業務則穩步發展以推動長期成長,且目前股價本益比僅約10倍、估值具吸引力,對今年每股盈餘預期不變,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160元不變。 綜合4家美系外資看法,鴻海今年展望與預期相符,雖然毛利率可能受到成本上升影響,但可望受惠於提升營運效能、優化產品組合,使毛利率維持上升趨勢,且雲端伺服器應能保持獲利水準,4家美系外資因應營運不確定因素,將目標價分別下修至114元、138元、145元、146元,並各自維持「買進」、「加碼」、「中立」評等。 鴻海進軍電動車有 2 個優勢,首先是上下游供應鏈管理經驗,其次是過去 40 年累積的電子工程能力及軟硬體整合能力。

鴻海目標價: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拜會莫迪 將繼續在印度打造半導體生態系

5.基本面狀況穩定1月~8月的鴻海的營收總值比2017、2018年更高,且近幾年毛利、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都有成長的趨勢。 有「日圓先生」封號的日本前財務官員榊原英資(Eisuke Sakakibara)表示,日本當局不太可能干預外匯市場來支撐日元,因為日圓已經找到了一些支撐,並且隨著美國利率見頂,日元將大幅走高,除了年底前日圓匯價上看130日圓以外,未來幾年將再升至120日圓。 而台積電(2330)14日在法說會上釋出不少利多消息,不過李永年指出,台積電(2330)殖利率不超過2%,不是存股的好標的;但若要做價差,現在可以進場,以台積電Q3財報及Q4財測來說,合理價位應該在630元到640元附近,因此,若大環境有改善,台股能突破18034點,台積電的股價會有更高價值得期待。 由於掌握過半基板供應量,碳化矽市場由美日IDM廠商寡占,並使用自研自製的長晶爐,其中碳化矽基板三雄科銳(Cree)、貳陸(II-VI)及羅姆(ROHM)的市占率就高達80%,而中國投入10兆元人民幣力拚第三代半導體自主化,因此長晶及基板的發展也位居領先地位。 鴻海在中國鄭州、成都、重慶的大型生產廠表現出色,被視為是封城後最佳的解決方案,因此鴻海4月份的銷售額僅月減4%。 鴻海於 年間製造這些設施,且這些設施一直都是iPhone、iPad等設備的領先供應廠。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里昂證券(CLSA)報告表示,鴻海(2317)營運、估值的防禦性,將提供具有吸引力的風險回報,在更高的獲利預期下,里昂也上調鴻海目標價至140元,重申買入。 除了台積電之外,聯電也是外資非常看好的選手 ; 再加上代工產業的製程已經逐步進入成熟階段,因此相對於台積電,許多投資者可能評估聯電在未來的獲益空間較大。 這些大餅不僅是國內投資的標地,許多外資更早已蠢蠢欲動投入,不過究竟外資預估的破天荒目標價、分析報告值不值得參考? 而MIH平台目前已吸引超過1000個夥伴加入,鴻海有望藉此縮短造車流程、降低生產成本,進入造車階段後,將能快速大量生產,加上鴻海為蘋果代工,掌握機殼製造技術,是一大優勢,預期鴻海集團2021至2025年複合成長率達105%。 摩根士丹利指出,鴻海目標在2025至2027年拿下電動車市場10%份額,但大摩認為,這個目標2025年就能達到,鴻海將提前掌握製造市場,到時鴻海年產出的電動車數量上看110萬台,有機會創造350億美金的收益,同步推升整體毛利率上看18%,佔整體企業獲利比重3成。 歐系外資將鴻海今明2年每股盈餘預期微幅調升1%,但將目標價自121元調降至116元,以反映市場本益比估值修正。

鴻海目標價: 外資報告》里昂:鴻海具防禦性 上調目標價至140元

美系外資表示,看好管理層在電動汽車製造發展方面的運營專業知識,不過將 2023年視為鴻海的過渡年,因為消費性的營收(佔總營收的70%以上)可能會受到通貨膨脹影響,而電動汽車相關營收要到2024年才會變得有意義,決定調降鴻海評等至「中立」,目標價下修至116元。 美系外資對鴻海今明2年獲利預期不變,但較市場預期高出20%,主要看好鴻海將透過提升營運效率而快速提升毛利率。 同時,預期電動車業務自2023年起將對鴻海營運帶來顯著貢獻,並推動長期獲利成長,但此部分尚未計入目標價中。 劉揚偉表示,在「雲端網路」產品方面,預估本季還是持續成長,尤其是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最看好,預估會有雙位數成長,企業網通相關產品增加,因此預估將年對年會出現成長,鴻海也持續擴大客戶基礎與市場份額,在鴻海全球布局的供應鏈優勢下,第3季將有雙位數年增率表現。

如今跨足電動車,2020 ∼2025 年是成敗關鍵的 5 年,也影響台灣是否能再造第二座護國神山的機會,投資人應可積極追蹤進度,驗收鴻海執行電動車的成果,如果能夠在未來全球最大商機中搶下巿場,鴻海有機會成為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20日談及股價時指出,過去因產品線、規模因素,一直讓外界低估鴻海的價值,而公司也向來都很低調,很少和外界說明技術、新產品或ESG相關事務,未來希望透過溝通,努力讓投資者了解鴻海的潛力,反映正常市場價值,劉也強調,經營者要追求的是經營成果,把產品做得更好,客戶服務好。 鴻海計畫到2025年實現50萬到75萬輛電動車產能,里昂分析表示,電動車營收可達約9000億元,在牛市的情況下可能達1.46兆元。

鴻海目標價: 鴻海克服電動車陡峭學習曲線 亞系外資喊買目標價145元

鴻海(2317)近期積極發展電動車領域,鴻準、廣宇、乙盛KY等鴻家軍也接力飆漲,如今更傳出鴻海已經打入蘋果Apple Car供應鏈,日系、美系等外資提出「4大關鍵點」可望成為鴻海優勢,並上修鴻海目標價。 涉及產業上游的關鍵零組件、技術零件,包含連接器、精密光學元件、以及鏡頭、電子元件、半導體產品、汽車電子零件、刀具/模治具與機械設備之製造與開發等,此外物流倉儲、軟體開發、醫療保健服務、工業互聯網整合方案領域,也歸屬此範疇。 財經專家孫慶龍指出,鴻海光是今年4月至7月這段期間,就有高達17家券商發表評估報告,而他認為,對於權值股或是熱門股來說,由於追蹤的法人非常多,操作上不妨參考各大法人預估的每股純益(EPS)「平均值」,來做股價推算的基礎,若單純只看目標價,參考價值有限。 2家本土法人給予鴻海的目標價分別為124元與137元,法人預估,鴻海 2022全年營收可望年增8%,在產品組合有利的情況下,毛利率可望年增至6.2%,營益率可望年增至2.8%,帶動每股純益年增6%至10.62元,預估明年營收進一步年增3%,每股純益增加至11.94元。 僅管競爭對手正在進軍電動車市場,里昂相信,鴻海在全球物流的足跡,將使該公司在開展新業務時脫穎而出。 同時,營運本地化BOL(Build-Operate Localize)戰略應該能增加地方政府的支持,這對於透過潛在的基礎設施激勵、補貼,促進電動車的採用至關重要。

鴻海目標價

鴻海近日發表2020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揭櫫2020年企業社會責任治理成果;同時,鴻海也持續發展電動車,並陸續有新合作夥伴及成果。 看好鴻海ESG治理(編按:ESG指環境(Environmental )、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電動車業務帶動未來發展,外資里昂證券近日出具最新報告,給予鴻海160元目標價,並重申買進評等。 整體而言,日系外資看好在高階iPhone Pro/Pro Max貢獻增加帶動產品組合優化、數據中心市占率持續成長帶動下,鴻海今年營運將又是豐收的1年,將今明2年獲利預期調升11%、5%,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自103元調升至146元。 日系外資發佈報告表示,鴻海已打入蘋果Apple Car供應鏈,正積極趕工製造蘋果需要的零組件,有望成為長線營運引擎。

鴻海目標價: 鴻海Q2財報3率3升!6家外資看多股價後市

歐系外資認為,鴻海具防禦性,但獲利成長加速為價值重估的關鍵,預期股價在獲利成長加速前將橫盤整理。 亞系外資強調,鴻海自進入電動車市場以來,克服陡峭的學習曲線,預計鴻海將繼續執行CDMS業務模式,以加速在電動車業務的成長;有鑑於鴻海在電動車業務的進一步實現,對鴻海持建設性態度,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145元。 毛利率提升逐步達公司目標10%以上,脫離低毛利代工形象:需提升AI、半導體、5G等核心技術,並投入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等高複合增長率產業,帶動轉型升級。

鴻海昨(6)日股價觸及109元後賣壓出籠,終場小漲0.96%收於105元,今(7)日呈現開高穩揚走勢,最高上漲2.86%至108元,截至午盤維持近2%漲幅。 三大法人持續偏多操作,昨日續買超2萬4296張,本周迄今累計已買超達11萬442張。 摩根士丹利預期,鴻海在2025年能靠電動車創造1兆元的營收,總營收上看7.2兆元,因此重申加碼評等,將鴻海目標價提高到168元,樂觀目標價更高達235元,成為外資圈最高。 亞系外資表示,鴻海科技日不僅是新車型發布會,也證明鴻海不斷努力,且準備複製其EMS 商業模式在尚未滲透的電動汽車市場上取得成功。

鴻海目標價: Q2財報利空太多 鴻海電動車夥伴Fisker股價摔7%

歐系外資認為鴻海在鄭州封城造成的供應中斷是暫時的,其影響應該是可控的,重申對第四季營收季增及年增的正面看法。 歐系外資強調,近期股價拉回是進一步買入的機會;歐系外資認為高端iPhone的效應有利鴻海,加上電動車上行空間尚未反映在股價,因此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維持上看160元。 整體而言,美系外資認為鴻海的毛利率提升潛力仍被忽略,預期今年潛在獲利成長、電動車新業務發展及資金流增加等3因素,將帶動股價持續上漲,將2020~2022年每股盈餘預期分別調升2%、3%及2%,維持「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自102元調升至130元。 美系外資表示,在2022年宏觀市場波動狀況下,鴻海透過首季的強勁獲利、電腦終端運算及伺服器產品市占率的進一步提升,證明公司的營運執行能力,電動車製造則繼續作為長期動能向前發展,目前股價估值仍具吸引力,維持「加碼」評等、目標價145元。

鴻海目標價

另一家日系外資則指出,看好鴻海推出跨界SUV的MODEL 鴻海目標價 B及皮卡MODEL V將有效拓展潛在市場,同時首次揭露低軌衛星展現集團開發新領域決心,日系外資看好鴻海在未來2~3年為電動車布局提供垂直整合效應。 日系外資肯定鴻海在此次科技日不僅展現電動車,還包括碳化矽(SiC)晶片和功率模組、低軌衛星、光達(LiDAR)及各種新技術,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維持162元不變。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針對市場傳出中國已下令對鴻海(2317)在鄭州工廠周圍區域進行為期7天的封鎖,引發市場對iPhone生產的擔憂。 不過歐系外資在新出爐的報告中表示,據了解,在為期7天的封城期間,鴻海仍可以在鄭州園區保持閉環生產和出貨。

鴻海目標價: 鴻海高軟首場實體徵才啟動 瞄準AI、Web3.0、電動車、數位健康人才

所以無量上漲的台股雖然有點虛,但趨勢就是趨勢要尊重,尤其季底投信法人的作帳將使台股的操作充滿變數,因此,量價的精準判斷及選股邏輯還有資金籌碼的分配是決定未來一季勝算的操作關鍵。 研究機構數據顯示,超微、輝達都是台積電先進封裝與先進製程重要夥伴,法人推測兩家廠商對台積電2022年營收貢獻比重分別為約10%、6%,具關鍵地位。 鴻海今年來股價波動幅度並不大,低價大約是落到99.5元,但僅是短暫跌破百元,高點則是曾衝至116元,多數時間卻是呈現「利多漲不動,利空跌不下」的表現,力守百元的企圖心強烈,也曾被市場戲稱是「不動產股」。 若以全年來看,鴻海推測整體表現將較去年略為成長,其中,消費性智能產品表現持平,雲端網路產品業績略為上升,電腦終端產品略為成長,元件及其他產品同樣也是略為成長。

  • 3.低成本全球化且水平、垂直整合上下游產業來降低生產成本,近期也投入智能製造,大幅降低人力成本,而代工量也能再提升,可以跟廠商爭取更好的價格。
  • 歐系外資認為鴻海在鄭州封城造成的供應中斷是暫時的,其影響應該是可控的,重申對第四季營收季增及年增的正面看法。
  • 而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鴻海持續受惠蘋果iPhone Pro系列產品需求強勁,日系外資看好成長動能可望延續至今年上半年,而伺服器、iPad和Macbook業務今年需求亦可望持續強勁。
  • 外傳輝達明年伺服器相關應用將進一步衝刺翻倍成長,超微則計劃先在今年第4季以搭配鴻海集團在MI300X晶片開始小量出貨的AI伺服器模組方案暖身,明年市占率目標雙位數成長。
  • 左側交易的優點為逢低買進可分散單一持股價格過高的風險,可以視大盤環境加以調整,可以有紀律的隨著行情的波動而買賣,實現時間是最好的朋友,而且免盯盤。

報告最後聲明,對於鴻海業務模式和產品組合的轉變,以及ESG狀況的逐步改善,特別是在環境和社會方面的變化保持樂觀,這有助於進一步提升鴻海估值,因此給予160元目標價,並重申買入評級。 鴻海目標價2023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新年假期中對員工表示,集團合併營收將在2022年再創新高峰,但也遭遇相當大挑戰,尤其是鄭州園區,面臨照顧員工健康與安全生產的雙重艱鉅考驗,惟在地方政府、客戶、產業鏈夥伴、管理層與員工合作下,得以最快速度度過危機。 鴻海表示,與第2季業績相比,「元件與其他產品領域」與「電腦終端產品領域」預期出現季增成長、「雲端網路產品領域」看法則是持平,而「消費智能產品領域」因為第2季基期較高,加上新舊產品轉換,預估將出現季減下滑。 我研究鴻海20多年,看到它從零組件跨入筆電、遊戲機、功能性手機、智慧型手機的組裝代工,不斷突破成長瓶頸,接下來要靠電動車代工組裝重啟成長動能。 它把電動車當作有4個輪子的iPhone,以創新的商業模式開發公版大量模組化生產,壓低生產成本,這是鴻海擅長的,而且劉揚偉接任董事長之後說到做到,表現得很好。

鴻海是台灣營收規模最大的公司,過去主要成長動能來自轉投資中國、代工組裝蘋果(Apple)智慧型手機iPhone,但近幾年面臨成長瓶頸,去年成立MIH電動車平台,今年發表跟裕隆合作的3款電動車,其中平價車款定價不超過100萬元,頗有吸引力,如果未來幾年可以接獲大量代工訂單,鴻海就能靠電動車這個新產品重啟成長動能。 日系外資亦認為,鴻海進軍電動車領域的長期潛力可期,指出迄今已與4~5個電動車客戶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預期若鴻海能結盟5~10個電動車客戶、且每年出貨量達2~4萬台,預估至2025年鴻海電動車出貨量將達20萬輛以上,使營收較今年增加3~4%。

鴻海目標價: 外資報告︰鴻海目標價 下修至114~160元

日系外資提到,鴻海電動車今年營收以零組件、軟體為主,預計明年會有其他整車業務效益發生,預計電動車事業今年將佔整體營收不到1%,明年佔不到2%,不過短期發展進度與預期相符,給予目標價152元,維持「買進」評級。 另1間歐系外資認為,鴻海在電動車產業具備成長空間,且零組件、伺服器市佔率受惠於代工iPhone有所提升,2021全年營益額估能有個位數增長,市場多持正面至中立看法,給予目標價160元,維持「買進」評級。 歐系外資指出,鴻海今年營運目標仍為每股盈餘極大化,也持續垂直整合半導體與電動車事業,透過營運在地化的商業模式開發新市場令人激賞,但未來要持續關注iOS市場變化,給予目標價118元,投資評級維持中立。 日系外資則提到,鴻海電動車今年營收以零組件、軟體為主,預計明年會有其他整車業務效益發生,電動車事業今年將佔整體營收不到1%,明年佔不到2%,不過短期發展進度與預期相符,給予目標價152元,維持「買進」評等。 另一家歐系外資認為,鴻海在電動車產業具備成長空間,且零組件、伺服器市佔率受惠於代工iPhone有所提升,2022年全年營業利益估能有個位數增長,市場多持正面至中立看法,給予目標價160元,維持「買進」評等。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