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育陽2023詳細資料!(震驚真相)

Posted by Jack on November 14, 2022

池育陽

鴻海介紹,Mobile Drive將專注於車用資訊娛樂系統、車載通訊解決方案和雲端服務平台開發;軟體服務涵蓋智能座艙、人工智能車載應用、5G通訊及電子商務等,為客戶提供智慧移動解決方案。 鴻海先前已成立電動車開放平台MIH,立志成為「電動車界安卓」,被問及MIH與Mobile Drive是否形成競爭關係? 富智康執行長池育陽指出,Mobile Drive跟MIH差別在,MIH是打造電動車通用的、平台式產品,Mobile Drive則針對各種動力車客製化,也不一定是用在電動車。 Stellantis高層指出,Mobile Drive講求「多螢幕、虛實整合的沉浸式體驗」,定位非蘋果、或安卓,而是自有一個軟體生態系。 從客戶來看,富智康表示,日本夏普(Sharp)占公司整體業績比重約 9.9%,Ensky Technology 占比約 15%,前 5 大客戶占業績比重約 96.5%。 整體觀察,池育陽預期今年半導體供應仍存在不確定性,5G 通訊、傳統汽車以及電動車採用的自動駕駛功能,帶動半導體需求異常巨大,可能會不時破壞供需平衡,富智康重申,未來6個月的經營環境仍將十分嚴峻。

池育陽

郭文義博士為富智康集團之執行董事以及資深副總裁,同時擔任公司治理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本刊調查,今年鴻海能夠順利與全球第4大車廠Stellantis合資成立Mobile Drive,一起布局車用智慧座艙和車聯網。 「2年多前,在富智康(FIH)行政總裁池育陽帶領下,憑藉過去在智慧型手機軟硬體系統整合的經驗,已經快速開發出一套完整的智慧座艙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解決方案。Stellantis願意跟鴻海集團簽約,看上的就是智慧座艙。」富智捷內部人士向本刊透露。 孟先生於1991年一月即加入鴻海科技集團(富智康集團之母公司),先後擔任電子連接器及手機業務單位之管理要職,包括資深供應鏈經理、資深採購經理、市場管理總監及事業處副總經理等職位。 面對成長快速、產值驚人的智慧座艙市場,擁有系統整合能力的鴻海、和碩等電子代工大咖,紛紛跨足該市場。 其中,鴻海集團旗下的富智捷先聲奪人,憑藉著優異的客製化能力,一舉成為全球第4大車廠Stellantis的合作夥伴。

池育陽: 〈財經週報-火紅電動車〉電動車火紅 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

池育陽說明,鴻海跟富智康的分工是,鴻海生產的手機只涵蓋iOS,安卓在他負責的富智康生產,因此對鴻海來說是池魚之殃。 而在提供製造服務時,對產品智慧財產權、設計全有定義,有相關主張,依合約要由品牌廠負責。 客戶都要求我們不能代他協商、支付、也不能透露產品相關訊息給微軟,因此過去7、8年前,微軟就告訴客戶有此主張,客戶也有正式文件,聲明說會處理。 「後來飛雅特克萊斯勒忙於整併,新公司成立才拖到這個月宣布」,知情人士在接受《財訊》團隊採訪時,透露,在這個案子上,鴻海先是由總公司打頭陣,接著再由池育陽領導,在香港上市的富智康接手;富智康原本是鴻海旗下Android手機的代工廠,實力堅強,但當手機市場成熟之後,過去幾年將手上的工程資源轉向開發車用電子。 以RD研發見長的池育陽升任富士康執行長,顯示未來設計與研發能量將是最重要,這符合智慧型手機的產業特性,顯示富士康將在未來全力衝刺Open OS智慧手機的代工,將跟華寶作相近的策略。

  • 現在做手機,各品牌跟鴻海、富智康有合約,明定品牌自己承擔智產權和費用,怕我們私下幫他們付,有聲明函製造商不能協商、支付,發了幾次。
  • 陶先生於新創企業及管理顧問方面擁有超過20年的經驗,更在網路發展、行動通訊應用以及數位化趨勢上具備深度的洞見及想法。
  • 委員會是由4位董事,和各事業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運作,劉揚偉解釋,成立委員會是「因為整個鴻海規模的複雜度」,需要有了解事業體的人共同討論,委員會的任務就是協調、討論,委員會每個星期會召開一次,「重大議案要2/3通過,交由董事會承認」,但他認為,委員會只是負責協調,董事會仍可越過經營委員會提案。
  • 陶韻智先生自2017年三月起擔任富智康集團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同時亦為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之成員。
  • 張先生於2007年取得逢甲大學經營管理學院碩士學位,並於1992年取得逢甲大學自動控制工程學士學位。

換句話說,鴻海已經改變策略,子公司要投資品牌,就得自己想辦法把投資賺回來。 這次股東會上,鴻海選出新任董事長劉揚偉,接下郭台銘的棒子,還增設副董事長一職,由李傑出任,加上新的經營委員會,由9人小組管理鴻海,種種跡象顯示,如果郭台銘持續淡出,鴻海將走上各事業部共治的「諸侯政治」,鴻海的經營策略將出現重大轉折。 此外,邱先生擁有多年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相關經驗,積極從事永續金融、離岸風力及太陽能發電專案融資,並自2022年四月起於台灣金融研訓院擔任課程顧問與講師(專注於永續金融與永續授信實務、國際高階銀行訓練、專案融資、國際聯貸與併購融資實務等)。 劉先生在公司治理、公司理財、財務顧問及管理、會計和審計方面擁有超過35年的經驗。 池育陽2023 池先生於2001年創辦群邁通訊,並於2005年在鴻海併購群邁通訊時正式加入鴻海集團,而群邁通訊為集團在發展手機設計領域中相當重要之角色。

池育陽: 〈財經週報-火紅電動車〉電動車兆元商機 鴻海最積極

郭博士於1994年取得美國普渡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學位,並擁有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碩士學位和台灣國立交通大學通訊工程學士學位。 郭台銘說,微軟在PC時代予取予求,做HP、康柏特、TOSHIBA、ACER、聯想都要報數量。 現在做手機,各品牌跟鴻海、富智康有合約,明定品牌自己承擔智產權和費用,怕我們私下幫他們付,有聲明函製造商不能協商、支付,發了幾次。 池育陽2023 在車用領域布局,池育陽預期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智慧駕駛解決方案以及多功能車內資訊娛樂系統(In-Vehicle Infotainment)將成為富智康業務發展動能。 法說會上,法人關心鴻海獲利率下降的狀況,因為,鴻海新經營團隊雖然大談數位轉型、工業互聯網,但這些都需要大投資,能不能賺回來? 不過,有些鴻海的重臣,並未出現在這份名單裡,如打造iPhone的功臣徐牧基,成功拯救夏普的戴正吳,領導非蘋手機部門的池育陽。

池育陽

從客戶來看,富智康表示,日本夏普(Sharp)占公司整體業績比重約9.9%,Ensky Technology占比約15%,前5大客戶占業績比重約96.5%。 整體觀察,池育陽預期今年半導體供應仍存在不確定性,5G通訊、傳統汽車以及電動車採用的自動駕駛功能,帶動半導體需求異常巨大,可能會不時破壞供需平衡,富智康重申,未來6個月的經營環境仍將十分嚴峻。 富士康的手機主要客戶諾基亞、摩托羅拉以及索尼愛立信為主,其中索愛釋出給富士康的訂單並不多。 這兩年更加壯大的韓系手機品牌廠,又特別喜歡In House自己作,委外代工下單給ODM/EMS廠的比重很低,所以富士康得轉型以跨出純OEM代工,尤以要增加在高階智慧型手機的代工訂單。 池育陽過去曾在明碁電通、華山通訊以及奇美通訊等公司擔任要職,主要以ODM代工業務為主,在RD研發上能力為市場所讚許。 由於富智康(FIH Mobile)與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 Group)中文僅有一字之差,而富智康又為富士康的關係企業,因此常常被報章媒體混淆。

池育陽: 後郭台銘時代 鴻海9大諸侯當家

在鴻海,賺錢的事業單位走路有風,要集團投資,要分紅,都要看績效和成績單,但如果只看現在,公司又無法投資未來。 因此,郭台銘做了1個很特別的決定,不但讓領導半導體的劉揚偉接任總經理,還增設副董事長位置,讓領導工業互聯網的李傑出任,在鴻海法說會上,劉揚偉打出投影片說明,鴻海的4位董事候選人,代表4個未來發展的新方向,在李傑和劉揚偉之外,呂芳銘和盧松青分別負責5G和車聯網新事業。 張先生於2009年5月加入鴻海,專注於集團經營策略、營運管制及目標管理,張先生現為鴻海經管總處協理。 彼目前同時代表鴻海擔任樺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常務董事,並出任訊智海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非執行董事及薪酬委員會成員等職務。

池育陽

此外,亦前後任職於ITT公司、GTE公司以及Rockwell半導體公司。 從代工整體大環境來看,富士康要導入智慧型手機是必須的,這也要從客戶近年的變化說起。 池育陽 郭台銘說,奇美集團的人才真的很好用,第一次跟奇美合作就是由富士康整合奇美通訊(CMCS),當時引進池育陽團隊的表現很好,預計再不久,富士康將把池育陽升任為執行長CEO。 產業人士指出,富智康手機品牌營運包括諾基亞(Nokia)、Infocus 等;汽車電子主要客戶包括中國百度阿波羅汽車、吉利汽車、中汽創智汽車、宇通客車等;手機製造客戶包括華為、小米、Oppo 等,Google、微軟、亞馬遜也是富智康客戶。

池育陽: 向微軟開砲被質疑 郭台銘怒槓網友:你微軟的律師?

事實上,在鴻海科技日上,特別出席致詞的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就幫劉揚偉透露:「智慧座艙將是鴻海明年在電動車佈局的發展重點之一。」無獨有偶,劉揚偉上個月應三三會之邀前往專題演講曾透露:「前一陣子有一些大車廠的CEO(執行長)打電話給我,非常認同我們的發展方向。」這幾句話背後,正透露「智慧座艙」就是台廠在自駕車領域的突破口之一。 陶韻智先生自2017年三月起擔任富智康集團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同時亦為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之成員。 Mehan博士自2007年七月起擔任富智康集團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同時亦為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之成員。

委員會是由4位董事,和各事業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運作,劉揚偉解釋,成立委員會是「因為整個鴻海規模的複雜度」,需要有了解事業體的人共同討論,委員會的任務就是協調、討論,委員會每個星期會召開一次,「重大議案要2/3通過,交由董事會承認」,但他認為,委員會只是負責協調,董事會仍可越過經營委員會提案。 6月21日中午,他從鴻海總部股東會現場走下1樓大廳,現場瞬間變成選舉造勢大會,他花了1個多小時,一一和現場支持者拍照、握手。 問到鴻海未來發展,郭台銘指著新任董事長劉揚偉,「你該問問他們,他們都很優秀」,此時此刻,郭台銘的注意力,已完全投入選戰。 陳淑娟女士為自2023年五月起擔任富智康集團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同時亦為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之成員。

池育陽: 發展方向

其於臺北、北京、南京、深圳建立软硬件研发中心,並在廊坊、北京、烟台、衡阳、贵阳、深圳、中山建立生产制造基地,从事无线通信、消费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

本刊採訪得知,徐牧基因為個人健康因素,幾個月前淡出日常營運,由和徐牧基合作多年的林政輝代表。 本刊採訪戴正吳,他只表示,徐牧基「沒有退休,只有幫多幫少的問題」,間接證實他的健康狀況。 鴻海起家的連接器事業,則由盧松青領軍,5G等網通相關產品由呂芳銘負責。

池育陽: 微軟控告鴻海子公司富士康 未履行專利協議

郭博士在加入富智康前,於2006年三月創辦台灣鉅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該公司之執行長。 在此之前,郭博士擔任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資深處長,負責3G手機業務的開發,此前更共同創辦Wiscom Technologies並擔任技術長要職。 池育陽先生自2009年起即擔任富智康集團之執行長、董事長以及執行董事,其於資通訊產業擁有超過40年以上的經驗。 現在,郭台銘仍在鴻海董事會,仍可否決委員會的議案,但如果他真的淡出鴻海董事會,經營委員會就會是鴻海最重要的經營核心。 本刊採訪新任董事長劉揚偉,未來誰擔負總經理的責任,他也表示,這要看新的經營委員會。 池先生在加入富智康前,於1997至2001年間,擔任明基電通(前稱Acer Communication and Multimedia, Inc.)副總裁及通訊事業群總經理,負責明基電通的手機業務。

陳女士自2018年於台灣反洗錢推廣協會擔任理事成員及講師,並自2019年11月起於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擔任女性領導人委員會召集人。 本所碩、博士班課程依據專業領域共分為三組:流行病學、生物統計與資料科學、健康政策與法律,本所依據各領域專業設計不同必修科目及實證討論(Seminars)課程,以建立基礎學識及獨立思考能力,令學生在建立基礎方法學課程的同時,加強自己選讀領域之專業知識。 5月18日,鴻海拿下全球第4大車廠Stellantis的合作案,關鍵就在土城民生路的一家神祕小公司富智捷身上。 觀察電子零組件缺料狀況,池育陽在董事會報告書中指出,去年第三季開始持續到去年第四季,包括積體電路、部分被動元件、濾波器、液晶顯示器、感測器的供應非常吃緊,不僅價格上漲,交貨時間也延長,預估需求強勁和供給吃緊狀況延續到今年第二季。

池育陽: 國際要聞

在台灣發展行動電話的過程當中,台灣手機廠商的地位向來是以生產製造為優勢,在2000年包括廣達、英業達、華宇、仁寶等筆記型電腦廠商,也都以資金及筆記型電腦生產經驗,進入行動電話產業,2000年第四季開始,單月的產量也漸漸提高數萬台不等,行動電話並已經確立成為台灣通訊產業的主要成長動力。 而池育陽的去向除了投入上游晶片之外,業界人士亦表示,雖然手機系統廠商的發展潛力,大不如2000年上半年的表現,但是池育陽在明碁的經驗,對於任何一家系統廠商,想要在手機產業中爭霸,無益也將是極大的助益,池育陽也可能在獨立公司之外,再兼任系統廠商的職位。 富智康除了夏普、富可視兩個智慧型手機自有品牌之外,2016年更向微軟買下諾基亞功能機業務,並在翌年年底和HMD Global合作推出諾基亞Android手機。 郭文義博士為富智康集團之執行董事以及副總經理,同時擔任公司治理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其在無線通訊產品的研發、國際業務拓展以及企業管理上擁有超過26年的經驗。

池育陽

邱彥禎先生自2023年六月起擔任富智康集團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同時亦為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之成員。 此前,張先生曾於2002年至2008年間擔任綠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長特別助理,並於1995年至2001年間擔任環隆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全球營運管理處主管。 鴻海與Stellantis已有合作經驗,開發Airflow Vision概念車,並於全球消費電子展(CES®)上展出,該車款揭櫫兩大公司在下一代旗艦車款與使用者體驗的想法。 〔記者陳柔蓁/台北報導〕鴻海科技集團(2317)與全球第四大車廠Stellantis(NYSE:STLA)今日在線上記者會宣布,合資成立公司「Mobile Drive」,主攻智能座艙及先進車聯網服務。 池育陽 但現在手機時代,微軟已經喪失霸權,iOS第1,Android居次,微軟節節敗退,在手機領域排老3,於是用控訴侵權作手段,他很欽佩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但現在的經營團隊有問題,這行為就像要用遺產爭取王朝創新,這是美國公司跟美國公司的戰爭,微軟跟GOOGLE的戰爭,微軟告GOOGLE贏了,不敢跟GOOGLE收費,反過來跟其他品牌收費。

池育陽: 相關品牌

陶先生目前為DMC & Partners Consulting Co.之合夥人,該公司主要為提供數位轉型諮詢服務予傳統企業。 孟效義先生為富智康集團之執行董事、副總裁以及營運長,其主要負責領導集團之 EMS(電子製造服務)/OEM業務,跨地區進行業務開發並管理中國、越南和印度之製造廠區。 池育揚先生自2009年起即擔任富智康集團之執行長、董事長以及執行董事,其於資通訊產業擁有超過40年以上的經驗。 過去,其曾於銀行業和金融業擔任過若干高階管理職位,包括2002年至2007年期間擔任德國商業銀行台北辦事處之首席代表暨台灣負責人,及於2007年至2019年期間擔任美國紐約梅隆銀行台灣分行的總經理。

  • 在鴻海,賺錢的事業單位走路有風,要集團投資,要分紅,都要看績效和成績單,但如果只看現在,公司又無法投資未來。
  • 過去,其曾於銀行業和金融業擔任過若干高階管理職位,包括2002年至2007年期間擔任德國商業銀行台北辦事處之首席代表暨台灣負責人,及於2007年至2019年期間擔任美國紐約梅隆銀行台灣分行的總經理。
  • 孟先生於1991年一月即加入鴻海科技集團(富智康集團之母公司),先後擔任電子連接器及手機業務單位之管理要職,包括資深供應鏈經理、資深採購經理、市場管理總監及事業處副總經理等職位。
  • 富智康除了夏普、富可視兩個智慧型手機自有品牌之外,2016年更向微軟買下諾基亞功能機業務,並在翌年年底和HMD Global合作推出諾基亞Android手機。
  • 劉先生在公司治理、公司理財、財務顧問及管理、會計和審計方面擁有超過35年的經驗。
  • 全球布局方面,池育陽表示會持續擴展印度市場,去年印度銷售額占富智康整體銷售額比重約25%,今年規劃擴大印度廠區產能。

林佳億先生為富智康集團之執行董事以及副總經理,並領導本集團之IDM(創新、設計、製造)業務單位之一,其於通訊電腦行業累積逾26年經驗。 池育陽 林先生於2005年本集團收購群邁通訊時正式加入本集團,彼時主要負責ODM業務運營。 其先後曾在集團之業務運營、研發工程、NPI工程、製造等多方面擔任重要職能,並與客戶建立高度信任夥伴關係。 此外,林先生現正領導團隊以構建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積極投入機器人領域的新業務發展。 林先生在加入富智康以前,於1996年至2001年間,曾分別於明基電通及廣達電腦擔任產品經理,此外,亦曾於宏碁電腦擔任駐荷採購營運主管。 林先生於1994年取得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學位,並於1992年取得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工程學士學位。

池育陽: 富士康拔擢池育陽率軍進攻智慧型手機

1位業界人士觀察,郭台銘早已對未來5年能發展的機會都進行布局,但未來5年,「景氣不太好,我的判斷是,人會精簡,但配息會穩定。」他觀察,現在大環境不好,精簡成本會是重點。 而且,過去鴻海走「獨裁為公」的路線,1個人說了算,反應速度可以極快;但現在改由集體領導,效率恐怕很難和1人領導相比。 各路諸侯也必須先想辦法交出自己的成績單,才能維持在經營委員會裡的話語權。 過去,在郭台銘領導下,他擅長激起所有人的激情,不計代價的地攻山頭,結果有成功,也有失敗。

池育陽

其實富智康為富士康之子公司,主要負責手機相關業務,富智康並不等同富士康。 不僅擁有智慧座艙的開發能力,在關鍵零組件佈局上,鴻海更掌控著面板廠群創、LCD驅動IC廠天鈺等公司,成本競爭力自然不在話下。 「除了成本競爭力,富智捷還擁有高度客製化能力。以亞洲市場為例,機車在大街小巷處處可見,往往一不留神,機車就突然進入汽車行駛中的車道。當發生這樣的狀況,富智捷所開發的智慧座艙,除了會提醒駕駛,還能透過演算法,預測是否因此發生車禍,告知駕駛應如何反應。」該人士進一步說。

池育陽: 董事會

分析師預估,在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LG加大其自製比重的環境下,EMS的訂單生意清淡。 富士康養了RD團隊一定可以去搶HP、Dell的智慧型手機訂單,還有之前的Palm的OEM訂單也進來了,未來的白牌手機與智慧型手機是要強化的地方。 特別是郭台銘的一句「未來富士康不會輸給宏達電(編按:宏達電是全球前四名的智慧型手機廠)」,更把郭台銘的企圖心表露無遺,富士康未來把焦點重心放在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上,而不是功能手機上。 陶先生於新創企業及管理顧問方面擁有超過20年的經驗,更在網路發展、行動通訊應用以及數位化趨勢上具備深度的洞見及想法。 中尺吋的電腦與平板螢幕,則是由姜志雄負責,這幾年,鴻海要讓他的團隊進軍可攜式、穿戴式裝置業務,大的產品代工事業,也都在他手上。

觀察電子零組件缺料狀況,池育陽在董事會報告書中指出,去年第3季開始持續到去年第4季,包括積體電路、部分被動元件、濾波器、液晶顯示器、傳感器的供應非常吃緊,不僅價格上漲,交貨時間也延長,預估需求強勁和供給吃緊狀況延續到今年第2季。 2007年,富智康的業績表現明顯不如預期,在比亞迪的奇襲下,近500名富智康主要幹部、員工跳槽至比亞迪,將技術以及大筆訂單帶到比亞迪,全年獲利僅達到7.21億美元,較前一年度的7.18億美元,輕微增長0.47%。 加上中國啟動成本法的實施及原物料上漲、人民幣升值等不利因素,8月21日富智康的股價更跌至近三年來新低的5.31元港幣,跌幅超過80%。 富智康的總年值也由最高峰的一千九百億元港幣,縮小至不到四百亿元港幣,10月27日的股價收在1.7元港幣,是史上最低。

此次鴻海整合旗下的群創(3481)與奇美集團的奇美電(3009),展開兩個集團歷年來的第二次合作;而兩家過去的歷史淵源就很深,像是群創的副總許庭禎就是來自於奇美電,富士康總經理就是育陽也來自於奇美通訊。 Mehan博士於1999年至2005年間擔任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之資訊長。 池育陽 在此之前,則於美國電信公司AT&T任職超過二十年,先後擔任不同的領導要職,包括國際副總裁及國際資訊長。 面對問題,盧松青的回答是,「我們的方向很清楚,5G、AI、IC、工業互聯網,這就是我們未來的方向」,他進一步分析,鴻海未來會著重工業互聯網、車聯網、健康網的發展。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