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道射頻上市9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ack on August 26, 2019

永道射頻上市

永道目前年產能超過 30 億枚,累計至今出貨量超過 130 億枚,市佔超過全球 25%,是全球最大的 RFID 標籤 ODM 製造商。 林秉毅透露,團隊精準藉由生產技術革新,將RFID成本降至可大規模應用的範圍。 在物聯網、5G、雲端大數據、非接觸式支付等應用快速滲透各行各業的情況下,可預見RFID電子標籤的應用發展成長迅猛,對於貨品或人員進出、資料收集應用,產生深遠的變革。 此外,公司更設有符合EPCglobal標準之全無反射實驗室,可為客製設計產品提供多角度、全頻段國際標準測試,確保所生產的RFID電子標籤、天線、讀取器等產品能符合各國通訊頻段。

永道射頻上市

2023年1月營收新臺幣2.1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7.5%;目前有臺灣及中國大陸揚州2個生產據點,客戶遍布亞太、北美、歐洲。 鑒於看好市場發展前景,已布建的年產能最高可達50億枚,未來也將隨客戶的需要,持續擴廠增產。 永道射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包含中國大陸首例鐵路RFID車票、2009年臺灣花博會門票、2009年上海世博會門票、菸酒防偽及鋼鐵管理等各式先驅應用。 永道無線射頻標籤憑藉自主研發能力與性能優越的產品,通過世界級客戶認證,為各國際大廠量身訂製RFID標籤應用。

永道射頻上市: 永豐餘子公司永道通過釋股案 上市計畫跨大步

永豐餘2018年12月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永道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並辦理現增引進外部投資人,去年2月股東臨時會通過規畫IPO、並申請在中國大陸掛牌上市案。 永道為擴充客戶基礎,近2年陸續進軍歐洲及日本市場,調整優化產品銷售結構。 永道射頻上市 據永豐餘年報揭露,永道去年雖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營收衰退14.34%至18.19億元,但營益率自21.93%提升至23.43%,稅後淨利衰退5.91%至4.09億元,衰退幅度低於營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活動及物流運輸,永道2020年首季自結合併營收3.72億元,季減19.33%、年減6.31%,但稅後淨利0.92億元,雖季減10.44%、但年增達1.22倍。 永豐餘表示,永道若順利在陸股掛牌上市,永豐餘仍保有控制權,但能增加公司籌資管道,取得更多元在地資金,有效降低集團借款水位,改善集團財務結構、減輕財務費用。 通過從 2000 年開始的研發,永道由何奕達與何壽川於2007年建立[5]。

中信金18日法說會公布,對碧桂園的曝險為零,雖然對中國曝險部位有53%,但中信金認為中國外匯存底有3兆美元為全球最大,不會發生「雷曼翻版」。

永道射頻上市: 永豐餘布局以醣代塑等3策略 拚5目標增營運韌性

同時,韋僑 2022 前三季營收達 9.46 億元其中醫療應用領域出貨比重成長至 29%,2023 年可望在歐系客戶擴大採購的利基推升下,比重突破 30%。 同時,韋僑今年也也進一步取得國際低溫物流新訂單,也將成為挹注成長的動能之一。 永豐餘今年上半年獲利,由旗下屬於科技類的電子紙子公司元太獨挑大樑,永豐餘上半年來自元太的權益法認列收益高達6.21億元,等於包辦永豐餘整體獲利超過八成。 永道是全球AIoT互聯網商業的關鍵營運公司,未來將整合區塊鏈(Block Chain)與人工智慧(AI)等服務技術,逐步深入各工商民生領域,廣泛提升各行業階層應用。 永道射頻上市 永道-KY總經理林秉毅指出,零售業商品從生產,配送,倉儲到銷售的流程,傳統上極為仰賴條碼,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進行盤點,RFID的技術恰好解決這項痛點,方便業者快速準確掌握銷售端現有的商品存量。

永道射頻上市

韋僑 RFID 電子標籤應用在工業製程領域,包括物聯網(IoT)到工業 4.0,可藉由感測器讀取 RFID 相關資料。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022年11月30日電)台灣證券交易所今天召開上市審議委員會,通過永豐餘集團旗下永道射頻技術公司 永道射頻上市 (6863) 初次申請股票第一上市案。 永道從創立之初2台Bonding機器、年銷售量百萬枚,經過10年持續經營,現已發展成年產能30億枚、全球最大的RFID標籤ODM製造商,主要客戶包括迪卡儂、優衣庫等大型國際零售百貨商店,及香港機場及台灣ETC系統等公共建設。 永道射頻上市 永豐餘4月時公告暫緩永道在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計畫,此時宣布擬在台上市,永豐餘說明,主要是因應全球供應鏈轉為短鏈供應,永道已於去年底在新北市土城建置新廠,以就近服務客戶,並選擇在台上市,未來將持續開發全球市場。 永道射頻上市 永豐餘投控董事會通過子公司永道射頻進行股權架構重組,並擬向台灣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

永道射頻上市: 永豐餘旗下永道-KY上市案 證交所審議通過

永道會繼續擴大產能投資,預計將於2017年底啟動二期新廠房的投資建設,2018年底形成規模化產能,2022年底前達成年產能100億枚的規模,將永道打造成為世界第一的RFID標籤生產企業。 永豐餘投控 (1907-TW) 旗下永道射頻,看準 5G 時代來臨,宣布於新北市土城建置新的 RFID(無線射頻標籤) 廠,是台灣目前最大的 RFID 工廠,預計 12 月 18 日落成啟用,加上此廠之後,永道 RFID 年產能將成長三成。 在電商、快時尚、新零售等潮流發展之下,即時地掌握庫存資訊對於RFID電子標籤的需求將更為殷切,兩者間有同步成長的關聯。

永道兩岸擁有三座工廠,兩座位於江蘇省揚州(中國),一座位於台灣土城[8];累計至今的出貨量超過130億張標籤,世界總量的25%[11],為臺灣最大[11]以至全球第二大[12][10]的RFID標籤供應商。 永道旗下共3間廠房,中國2座廠均位在揚州,年產合計約30億枚標籤,台灣土城廠約10億枚,也是台灣第一間工廠,兩岸年產能累計超過40億枚。 永道今年 6 月底向上海證交所送件申請上市,該公司營運重心大多在大陸,於大陸設有兩間廠房,隨著 5G 時代來臨,物聯網的發展更趨多元成熟,同時因應全球供應鏈由全球分工轉為短鏈供應,永道在新北市土城建置新廠。 永道-KY透露,該資料庫更可一對多同時讀取多個電子標籤,加速物件辨識及處理時間。

永道射頻上市: 永道射頻擬在台申請上市 永豐餘投控旗下第9家

RFID標籤的使用,除加強了零售商店進行庫存盤點的及時性和準確率以外,同時也在豐富著用戶群體的購買體驗,使用者在購買產品時,不再需要一件一件的進行條碼掃碼,RFID標籤的群讀功能可以支援在1秒鐘內顯示全部的購買清單和價格。 活動中,永道更發表全球首創不帶電源測溫度和濕度的RFID標籤,可應用於葡萄酒、雪茄、圖畫的保存上,僅需貼上RFID標籤,濕度、溫度即在標籤上清楚顯示,提升高端商品保存的便利性。 同樣是識別技術,RFID可以在感應距離、資料量、快速與在準確率上有著明顯的優勢,市場需求將持續攀升。

永道射頻上市

RFID訊號傳輸是否穩定、通暢,關鍵在於搭配適合的RFID天線設計和晶片,在不同地區的頻段規範下與不同的使用場景,依舊能保持絕佳的讀取效能,因此極為仰賴RFID電子標籤廠商的客製化天線的設計能力與測試。 接下來永道會依照券商輔導,一步步朝上市目標邁進,惟他不願鬆口進度及時間表。 法人指出,RFID標籤主要應用於服飾、零售業,占比逾七成,其餘則為交通運輸票券、物流追蹤等,除可匯總複合數據資料,為各行業資訊收集分析提供強有力後盾,加速物流與管理效率,中長期具想像空間。 永道不但蓋新廠,還將攜手統一超商 X-STORE 未來商店,推出台灣第一家採 RFID 感應結帳的便利商店。 此外,RFID標籤兼具耐油、耐汙損,就算遭物理性遮蔽,一樣都可以遠距離讀取,節省不少人力及掃瞄資料的時間。 若使用高階晶片,除有更高等級的安全機制外,更可增加可變資訊,進一步增加使用場景。

永道射頻上市: 證交所:14家上市金控均已完成第3季財報申報

2014年揚州新廠建置完成,以超越業界的頂級生產設備與最嚴謹的生產流程,為RFID產業重新訂立產業標準,產能一舉擴大至年產15億枚,是全球最大之RFID ODM生產廠商。 英屬開曼群島永道射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英語:Arizon RFID Technology (Cayman) Co., Ltd.),是臺灣企業永豐餘旗下的子公司,簡稱永道,為無線射頻辨識(RFID)標籤、設備及軟體的ODM製造商。 永道-KY在RFID產業發展初期就積極參與國際性產業組織,領先掌握國際規範演進和技術發展趨勢,是公司得以在RFID產業扎根及保持領先的重要關鍵。

永道射頻上市

永豐餘指出,期盼永道上市後,加速擴展營運規模與範疇,吸引及留任優秀專業軟硬體系統研發人才,強化競爭力。 永道-KY主要生產的超高頻被動式(UHF) RFID電子標籤是目前全球RFID市場的主流產品;標籤依靠接收讀取器傳送的訊號和能量,轉為提供標籤上晶片電路的電能以傳送訊號,不需電池就可運作。 讀取器讀取識別碼後,連結資料庫即可得知識別碼所對應代表的個別資訊,供應用系統使用。 由於永豐餘已轉型投控公司,雖然不景氣,公司將持續推動多元投資布局,以提升資產報酬率。 其中永豐餘旗下子公司RFID(無線射頻標籤)大廠永道射頻,回台上市計畫跨大步,上周五永豐餘董事會通過永道釋股案,擬透過放棄參與現金增資、以及洽財務投資人競拍認購等方式,合計釋股16.68%,永豐餘對永道的持股將降到七成以下。 證交所表示,今(30)日召開第769次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審議外國發行人Arizon RFID Technology (Cayman) Co., Ltd. (永道射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初次申請股票第一上市案,審議結果為通過。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