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薪資中位數2023全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Eric on February 6, 2020

台灣薪資中位數

相較於其他月分,第一季的1~3月正值年終獎金發放時期,若採用納入年終獎金的「總薪資」來看,自然會得到大幅高於一般月薪的平均薪資。 事情起因於一個禮拜前,行政院召開「我國薪資現況、低薪研究及其對策」記者會,會上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指出,2018年第一季實質總薪資為59,852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並分析薪資不成長的原因包括外勞人數過多拉低平均薪資、全球化、學歷貶值及非薪資報酬增加等等。 不過數據一出,馬上遭受各界質疑,網友紛紛留言「對不起大家,我拉低平均」,嘲諷政府選擇性公布數據。 四、110年工業及服務業全年總薪資第1十分位數為29.9萬元,較109年增加1.18%;第9十分位數為122.4萬元,增加3.48%。 三、按廠商規模別分,以500人以上廠商僱用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72.8萬元較高,4人以下者36.4萬元較低。

再進一步細看,總薪資最高的10%跟最低10%薪資差距,從前年的4倍擴大至4.09倍,是近六年來首次貧富差距拉大。 根據FactSet最新調查,共9位分析師,對瑞儀(6176-TW)做出2023年EPS預估:中位數由12.43元上修至13.27元,其中最高估值14.19元,最低估值9.78元,預估目標價為121元。 但也有人反駁原PO對躺平的定義,這不算躺平,至少要領個中位數以下的薪水,人生目標只要活著就好,而且不婚不生也是條件之一,最重要的是原PO還有開車這種奢侈的慾望,離真正躺平還有「努力空間」。 最後,雖然每一座城市都有建設的需求,但就如同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所言:「軌道運輸有一定標準,且要符合成本效益,『難道想在玉山蓋捷運?在阿里山蓋高鐵?』,不要太多政治干擾經濟」,在整體預算由中央分配的狀況下,應當考量到各種客觀因素並分得清楚輕重緩急。

台灣薪資中位數: ‧ 台中婦左耳紅腫+流血... 竟發現有7隻蛆生長在內

而水供應及污染整治業、營造業這2類行業的薪資略為減少,分別減少0.69%與0.95%。 辛炳隆指出,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面臨低薪問題,因此國際勞工組織(ILO)不斷呼籲世界各國以提高基本工資來解決。 雖然產業升級很重要,但如果企業不願意買單,就會變成只是政府喊喊口號,而提高基本工資是目前最立竿見影的方法,只是同樣須提防業者趁著提高基本工資順便漲物價,使得勞工實質可以支配的所得仍不多。 他認為,短期內要迅速扭轉低薪難度極高,但政府應想辦法透過公共政策,像在居住正義、公托上多施點力,讓勞工即便在低薪的狀況下還可以活得不錯。 婦女新知基金會祕書長覃玉蓉則說,教保產業的問題在於公幼跟私幼的薪資兩極,原本教保員只要考上公立就能享有公務人員的保障,但近幾年政府受限於員額限制,教育部不斷增加公幼約聘進用名額,不再聘用正式員額,連帶使得公幼教保員的勞動條件連帶下滑。

主因女性受僱員工占比較高的住宿及餐飲業、批發及零售業、其他服務業等,受疫情影響致薪資成長較低。 其次,因平均薪資摻雜「極高薪或低薪」的數字,統計數字比較容易失真,不見得會真的貼近該公司薪水居中間水準的情況。 女性薪資中位數僅增1.16%若從受僱員工的特性來看,2021年女性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47萬3,000元,年增1.16%,男性則是54萬9,000元,年增3.11%。 主計總處解釋,主因女性受僱員工占比較高的住宿及餐飲業、批發及零售業、其他服務業等受到疫情影響,導致薪資成長幅度較低。 臺灣證券交易所今天公布上市公司非主管職員工的薪資統計結果,前三強都由半導體產業包辦,員工薪資中位數第一名是晶豪科以433.3萬元奪下,其次為聯詠(401.8萬元)、聯發科(399.2萬元)。 台灣證券交所統計,本國上市公司去年非擔任主管職務全時員工薪資,以「薪資中位數」來看,年薪最高的是半導體業的聯詠,達新台幣239.8萬元。

台灣薪資中位數: 全年總薪資中位數及年增率 – 年齡別

從薪資中位數來看,晶豪科以433.3萬元超車聯發科、聯詠,奪下冠軍寶座;在薪資平均數中以450.9萬元排名第三。 HR經常在「錄取之後、報到之前」接到求職者電話,說另一家公司願意提供較高的薪資,是否可以爭取調高薪資? 好人才很容易出現「比價效應」,已拿到多份offer顯示是職場搶手貨,而非花心不忠誠。

台灣薪資中位數

類似情況之外,若沒有正當理由而隨意修改已談好的期待薪資,可能讓面試官覺得事前沒有充份準備,反反覆覆,做事都沒想清楚。 例如:不固定的業績獎金、績效獎金、加班費、津貼、教育訓練補助、員工旅遊費用等項目,因變動性較高,沒有標準答案,也相對具有想像空間。 台灣薪資中位數2023 若曾參與存續期間較久的重要專案,也可在專案完成階段性任務時領到不固定獎金。 最後,銀行業陳小姐說:「我覺得(年薪)差距很大」,但平均年薪都有62萬以上,另外他強調,有一名在便利商店擔任組長的朋友,年薪是110萬,薪水呈現極端分佈的現象。

台灣薪資中位數: 台中二接故障 備用全開避限電

本文整理政府釋出的薪資中位數資料,讓我們來看看中位數資料是否更貼近事實。 辛炳隆認為,許多低薪產業的薪資增長是受到基本工資調升的影響,在合理的狀況下薪資本來就應該逐年有所成長,更重要的是薪資成長是否追得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漲幅,才能判斷勞工是否能維持基本生活所需。 台灣直到2016年的11月,主計總處才第一次公布薪資中位數,該份統計可以往前回溯看到2009年的薪資中位數資料。 台灣薪資中位數 除了薪資成長緩慢,近年物價持續上升,也讓勞工對薪資成長相對「無感」。 雖扣除物價因素,2020年台灣受僱勞工實質薪資較前一年度約成長1.55%,但最新資料顯示,重要的民生物資近年齊漲,相較前一年同期數字,2021年12月漲幅約3.63%,消費者物價也較同期增加2.62%,突破2%的通膨警戒線。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最新受僱勞工薪資調查,雖然勞工薪資微幅上揚,但為什麼多數民眾無感?

台灣薪資中位數

此外,若將受僱員工總薪資由小至大排列後,按人數等分為10組,分為從最高薪到最低薪分為十等分位數,110年前10%級距平均總薪資122.4萬元,但最後10%級距全年總薪資為29.9萬元,兩者差距4.09倍, 台灣薪資中位數2023 較109年的4.00倍擴大,也是自105年倍數逐年縮小後,首次擴大。 在此作者強烈要求主計處不要自欺欺人,也不要認為每一個民眾都很無知。 我們由前文可以看到有56%的人都領4萬以下的可支配所得,生活大不易,所以不要試圖用平均誤導民眾。

台灣薪資中位數: 台灣低薪世代! 6成民眾月薪不到5萬元

近年受全球疫情影響,產業經濟受衝擊仍大,國內在疫情期間的內需產業減產、縮編,薪資成長緩慢(甚至負成長),都有可能是造成低於平均薪資佔比人數升高的原因。 總體來看,經濟成長的果實並未分到每個人手上,這也是政府每年公布平均薪資時,大多數民眾不認為錢真正落到口袋的主因。 台灣薪資中位數 政府每月公布的薪資都是平均數,在極端高薪者一起平均之下,自然會高估多數人的收入,這也是2018年網路嘲諷政府官員不食人間煙火的原因,改善之道就是以中位數取而代之,中位數不會受極端值影響,更適合觀察總體的薪資走勢。 證交所先前已經在6月初,先公布上市公司110年員工平均薪資費用,但這項統計是包含主管薪資在內,因此會拉高統計數字。 首先釐清定義,「總薪資」指的是廠商支付員工的工作報酬,包括本薪、按月津貼等俗稱「月薪」的經常性薪資,以及年終獎金、年節獎金、紅利、績效獎金和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至於股息、利息、兼職或租賃等所得則不計入。 110年受僱員工總薪資中位數50.6萬元,平均每月約4.2萬元,若以110年全體受僱員工平均人數813萬人,意味有半數、406.5萬人每月收入不到4.2萬元。

  • 月薪的部分則是直接用年薪除以12來計算,如果有獎金的話,月薪則會在下修。
  • 證交所今(30)日公布本國上市公司申報2021年度非擔任主管職務的全時員工薪資資訊,包括員工人數、薪資總額、薪資平均數及中位數,該資訊排除經理人及部分工時人員等,以聚焦於一般常僱員工的薪資水準。
  • 至於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住宿及餐飲業、其他服務業、教育業(不含公私立學校等)均未達40萬元,主計總處解釋,可能因多是部分工時員工所致。
  • 不過各項數據都顯示薪資所得差距拉大,包括有68.31%受僱員工年收入未達平均總薪資,比率創新高;總薪資最高前10%與最後10%薪資差距擴大為4.09倍,也是自105年起差距縮小後,近六年首次差距擴大。
  • 受雇者也因經歷了戰爭時期,希望能過安穩的生活,因此也對此制度感到安心。
  • 解法:基礎入門職缺可能只談1次,第一次就會談薪水;資深或技術含量高、或主管職通常面試兩、三次,因為給薪相對彈性、範圍較寬,第一、二次面試主要判斷求職者的專業和特質,若符合或接近,第二、三次才會依條件談薪水。

中位數趕不上平均數的增速,意味著極端高薪族群跑得更快,許多勞工幾乎留在原地踏步,兩者之間的差距由2012年的11萬1,000元,2021年已經升至16萬4,000元。 「總薪資」是指廠商支付給員工的工作報酬,包括本薪、按月津貼等經常性薪資,以及年終獎金、年節獎金、紅利、績效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不含個人其他來源所得或收入,例如股息、利息、兼職或租賃等。 另外110年中位數對平均數比值為0.756,低於109年的0.771,也是自102年以來逐年下降,反映出平均總薪資成長率,高於中位數總薪資之成長率。 資料顯示,110年總薪資平均數較102年成長20.83%,高於中位數增幅14.03%。 3月份統計報告指出,臺中市每月薪資最低為23,800元,最高月薪為120,000元,年薪範圍為285,600至2,634,360元,最高薪與最低薪相差了9.2倍。

台灣薪資中位數: 薪資中位數出爐 全台受僱員工半數年薪未達50萬

近7年來,女性總薪資中位數增加15.74%,高於男性的10.56%,兩性差距逐漸縮小。 台灣經濟景氣烏雲罩頂,繼多個預測機構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百分之二以下,中央研究院經濟所昨天也更新經濟預測,受出口疲弱、製... 此外,隨著教育程度提高,去年總薪資中位數呈現遞增,研究所程度者為100萬2,000元,大專程度者則是54萬5,000元;若與2020年比較,研究所程度者增加4.38%最多,大專程度者也增1.64%。 3月份報告指出,臺中市有10間公司的平均薪資,突破臺中市平均薪資,下方提供臺中市高薪公司給大家參考,幫助大家能更快速的找到,願意提供較高待遇的公司與企業。 此外,護國神山台積電員工薪資中位數185.1萬元(排名第22)、員工薪資平均為242.5萬元(排名17)。 無論薪資平均數、中位數,前三名都是半導體業的聯發科、聯詠、晶豪科。

台灣薪資中位數

根據統計,平均數與中位數的差距由2012年的11.1萬元,去年已經升至14.6萬元,中位數與平均數的比值也從2013年以來一路下降,去年為0.774。 主計總處統計對象為工業、服務業場所單位僱用的本國籍、外國籍全時及部分工時員工 ,但不包括農林漁牧業、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研究發展服務業和宗教、職業團體僱用的員工。 受僱員工人數較多的製造業為51萬9,000元,其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都超過70萬元;部分工時員工較多的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住宿及餐飲業、其他服務業、教育業(不含小學以上各級公私立學校等)敬陪末座,均未達到40萬元。

台灣薪資中位數: 教育服務業不僅低薪,過去5年薪資還衰退

4月份統計報告指出,臺北市每月薪資最低為23,800元,最高月薪為360,000元,年薪範圍為285,600至5,000,000元,最高薪與最低薪相差了17.5倍。 從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此六個月內比薪水收到18714筆來自全台各地的薪水資訊,其中6835筆資料顯示工作地在臺北市,平均薪資為41,781元,而全國各縣市平均薪資為40,254元。 勞資專家陳瑞珠表示,低薪產業的利潤及營收通常不高,沒有辦法分紅或分潤獎金給員工,另外非典型雇用的工時人員也是造成低薪人員居多的原因。 台灣薪資中位數 陳瑞珠坦言,若服務業無法提升更多元或升級的話,利潤自然就不會提高。

  • 財政部報告採用國際經濟合作組織(OECD)的薪資水準指標,將「薪資低於中位數三分之二者」定義為「低薪族」,若以該份研究的資料來計算,低薪族門檻約落在22K~23K,略高於當時的基本工資(18K~20K)。
  • 西南風帶動更多水氣移入台灣,中南部整日都有降雨機會,截至上午9時,經濟部水利署發布淹水警戒,臺南市七股區、安南區列為二級,提醒民眾低窪地區及道路請特別注意防範積淹水。
  • 若能再提供更多行業類別資料,應可讓我們更了解台灣各產業的薪資變化情形。
  • 史托明格爾對此強調,學生理解和現實情況落差非常大,現實情況僅有4.5萬美元(新台幣126萬元)。
  • 此外,此次納保的教學助理僅佔校內勞動者的19%,剩下有8成的仍是學習型助理及工讀生等,如果只改革教學助理,未來恐怕出現學校大量聘用工讀生取代教學助理的狀況。
  •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108年全體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數為796.7萬人,薪資中位數為49.8萬元,意即有半數受雇員工年薪未達此水準,約398萬人。

依據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薪資統計結果來比較,臺北市平均月薪,高於全國薪資中位數5,781元,高於全國平均薪資1,527元,全國平均薪資與臺北市平均月薪僅相差0.04倍。 台灣薪資中位數2023 人力銀行發言人楊宗斌表示,若是生活在大都市的雙薪家庭,以中位數兩人8萬塊來計算,甚至上有高堂下有子女要養「其實真的不太夠用」。 楊宗斌指出,台灣產業結構以外銷導向的科技業及金融產業拉高平均值,約有7成的勞工還是集中內需型產業,屬低薪情況。

台灣薪資中位數: 月薪6萬他嘆不夠花 網看明細猛搖頭

據主計總處公布資料,2020年受僱員工全年平均薪資為65萬元,平均月收入約4.2萬元,年增0.94%,也創下4年內的新低。 而2020年受僱者人數811萬人,依薪資依高低排序,第405萬名受僱者所領的薪資,即薪資中位數。 2020年新冠肺炎衝擊全球經濟,台灣全體受僱員工的實質總薪資仍成長1.7%,主計總處歸功於「薪資增加」(受僱勞工總薪資+1.24%)與「消費者物價指數倒退」(-0.23%)。 若按性別分,2021年女性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47.3萬元,男性為54.9萬元,相較2020年,男性增加3.11%,明顯高於女性的1.16%。

主計總處對此說明,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已是比較平均的,以各國前1%的高所得者「所得占比」為例,台灣為10.68%、日本10.44%,皆低於南韓12.16%、新加坡14.02%以及美國20.52%。 從數據上來看,比起其他國家台灣的所得分配好像相對「平均」,但若將「可支配所得」、「薪資」、「租屋開支」等統計相互對照,會發現在台北有房或無房,在財富累積上會走向完全不一樣的道路。 而若以全時員工去年平均年薪計算,上櫃公司最少的前10名中,就有高達7家屬觀光餐旅產業,當中尤以五福最低、僅37.2萬元。 值得留意的是,生技醫療業的製藥大廠智擎去年全時員工薪資中位數達203.8萬元,較前一年成長逾一成,躋身上櫃公司第七名。 台灣半導體業好薪情不只上市公司,除了信驊奪下上市櫃「非主管員工中位數」冠軍,上櫃的杰力、力旺等,都高於260萬元,位居第2、3名,後續排名依序為九齊、原相、昇佳電子,上櫃公司前六名全由半導體股包辦。 台灣半導體業去年營收達1,750億美元,產業市況暖洋洋,員工也有「好薪情」,上市公司中位數前10名中有8家是半導體業,僅有長榮及陽明2家非半導體入榜前10名;貨櫃三雄之一的萬海,居第11名。

台灣薪資中位數: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10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新台幣50.6萬元,月薪約4.2萬元,年增1%;新竹市由於有竹科高科技光環,總薪資中位數以77萬元蟬聯冠軍,年增率達4.8%。 證交所今(30)日公布本國上市公司申報2021年度非擔任主管職務的全時員工薪資資訊,包括員工人數、薪資總額、薪資平均數及中位數,該資訊排除經理人及部分工時人員等,以聚焦於一般常僱員工的薪資水準。 最高薪產業「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平均月薪5萬6531元,比最低薪產業「社會福利服務業」3萬5238元,高出60%。 不過,104人資調查2022年平均年薪總額65萬元,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新台幣50.1萬元,平均每月約4.2萬元,這也代表多數青年,對平均年薪認知和實際情況落差大,卻和中位數較為相近。

台灣薪資中位數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