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車款7大優點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Tommy on February 16, 2022

入門車款

在去年 10 月發表小改款版本,與上述其他豪華品牌入門車款不同,X1 並非是跨界車型,而是以方正風格為主,國內提供雙車型,外觀上比照休旅家族的 X5、X7 老大哥,採用放大面積的雙腎型水箱護罩。 Corolla將豐田精神貫徹到底,雖然缺少亮點,但十分均衡沒有明顯短板,能將每一項都做到70分。 駕駛方面,人車交互感比較弱,缺少操控,但駕駛感覺輕松且動力嚟得暢快平順,底盤偏軟盡量化解路面信息。

入門車款

這款車一共有 4 款拼色,車頂、後視鏡與車身呈強烈對比,加上擁有全景天窗,可感受自然光,喜歡與別不同的女生必定鍾情。 在今年入門車紛紛停產之際,反而給了Mitsubishi當家入門車款Colt Plus不錯的發展空間,除了擁有現階段國產車最易入手價49.9萬外,中華三菱也持續以特仕車或購車活動來催買氣,截至11月底止,Colt Plus共售出4874輛,較去年同期成長27.8%,即便在安全配備上較為陽春,但依然維持不錯買氣,也凸顯市場還是有一定的預算型買家需求。 動力方面,Mini One 以及 Mini Cooper 兩等級,都是搭載 1.5 升直列 3 缸 TwinPower Turbo 渦輪增壓引擎,搭配 7 速雙離合器自手排。 Mini One 具有最大 102 匹馬力/19.4 公斤米扭力;Mini Cooper 則有最大 136 匹馬力/22.4 公斤米扭力。 Mini Cooper S 搭載 2.0 升直列 4 缸 TwinPower Turbo 渦輪增壓引擎,搭配 7 速 DCT,具有最大 178 匹馬力/28.6 公斤米扭力。 車室空間部分的陳設,同樣毫無意外地將新世代設計元素導入,包含了渦輪式的出風口造型、雙 10.25 吋螢幕液晶螢幕,以及中央鞍座上的觸控手寫板,中控螢幕與手寫板的組合,也提醒著這是搭載 Mercedes-Benz 最新車載平臺 MBUX 的版本;往車尾方向移動,也可看到 4/2/4 分離的後排座椅椅背,突顯著 B-Class 符合家庭用車的需求設計。

入門車款: 台灣Mazda CX-60休旅規格曝光2023-08-30

內裝方面以斯堪地那維亞的簡約風格為主軸,配合上 12.3 吋數位儀表板,以及 9 吋多媒體觸控螢幕,動力分為兩種,分別是 2.0 升渦輪增壓引擎,可以輸出 190 匹最大馬力和 30.6 公斤米最大扭力,T5 車型雖同為 2.0 升渦輪汽油引擎,但擁有 250 匹最大馬力與 35.7 公斤米最大扭力。 安全配備上,含括 PCS 都會防撞、ACC 與車道偏離警示的 LSS+系統,都列為全車系標配,其中燃油車型都搭載 2.0 升自然進氣引擎,能輸出 173 匹最大馬力與 20.8 公斤米最大扭力,另外還有 2.0 升 Hybrid 動力,綜效輸出達 178 匹。 在外觀造型上,新一代 CLA 沿用了 Mercedes-Benz 全新的家族設計語彙,整體上來看比上一代更具侵略以及運動感,包含細長的頭燈以及全新的水箱護罩造型,更加拉攏年輕人的市場。 自從第 2 代 A-Class 上市以來,其內裝便傳達了 Mercedes-Benz 對新世代車型的科技感與豪華感定義,至於全新 CLA 比照 A-Class 的內裝鋪陳,擁有兩個 10.25 吋的螢幕 (國內 10.25 吋儀表僅在 250 車型上標配),以及可變色的環艙氣氛燈。 定位為小型跨界休旅,在外型方面擁有家族化的設計風格,但 GLA 的產品週期已經較長,海外也在日前發表大改款車型,預計今年就有望導入台灣市場,在售價上比起其他豪華品牌入門 SUV 要貴。 近年面臨品牌轉型時期的LUXGEN,旗下車款也同步進行調整,除了過往扮演入門角色的S3及U5宣布停產外,當家房車S5也將在庫存銷售完畢後正式退場,品牌未來將以休旅車、MPV及電動車發展為主,而接下品牌入門角色的,就是日前推出的U6智遊特仕版,同樣是以大打小的策略,用更好的空間及動力來切入跨界休旅價格帶。

  • Honda、Hyundai 以及 Mazda,都已經沒有 60 萬以下車款可選擇。
  • Mercedes-Benz 在 2019 年日內瓦車展上,帶來了第 2 代的 CLA Shooting Brake,新款 CLA Shooting Brake 的車身尺碼比上一代稍微放大,車長提升 48mm、車寬增加 53mm,車高則是些微降低了 2mm。
  • Honda Jazz(日本水貨名稱Honda Fit)車身短小僅4米車長,加上前檔同A柱側窗面積夠大同坐姿高,使得駕駛視野非常開闊,這對新手尤為友好,畢竟車身靈活視野好才不易刮花。
  • 4 代 A-Class 於 2021 年式車型上,首度將 23p 智慧駕駛輔助套件列為全車系標配。
  • 2 度小改款後,三門掀背售價為 121 萬至 199 萬不等,分別有 One 3-Door、Cooper 3-Door、Cooper S 3-Door、JCW 3-Door 等車型可選。

依據鴻華先進對投資人的說明,公司目前資本額159.1億,鴻海持股49.92%、裕隆47.96%,員工2.12%。 入門車款 公司目標市場為全球,目前與鴻海合作生產基地為美國、泰國、印尼;台灣則是與裕隆合作。 N7分三個版本,標準、長程、性能版,續航力為 km,目前N7在手訂單為2.5萬輛,售價為每輛100萬元,預期明年將貢獻250億元營收。

入門車款: 配備續航升級!賓士「EQA/EQB電動休旅車」小改款國內有望導入

而在車身尺碼設定上,主流級距的車長設定約莫介於 4,000mm~4,700mm 之間,其中僅有 Mini 品牌的 Mini 車系,在車長設定短於 4,000mm 以內。 就車型豐富度來看,國內此級距中以 Mercedes-Benz 品牌的選擇最為多元化,提供了多達 5 種車系的選擇,次之則為 BMW 的 4 款車系,且前述兩個品牌皆含括了掀背、小型 MPV 以及 4 門 Coupé車型,相較之下 Audi 提供的車款數及車型便較為簡化,僅具備掀背車型的選擇。 為提供讀者以級距角度來綜觀市場銷售新車,U-CAR 推出一系列級距 [ 選購指南 ],整理級距車系銷售排行榜,並提供級距各車系產品簡介、特點、車系編成圖與選購推薦等。 同時,編輯部將以年度為周期,隨產品改款與更替持續更新 [ 選購指南 ] 報導內容。

透過海外釋出的預想圖,新一代 4Runner 維持一貫粗獷的風格,換上新式樣蜂巢水箱護罩,並導入全新 LED 燈組與霧燈造型,粗壯的肌肉線條、大面積黑色保桿都強調越野感受,另外 C 柱改為直立樣式,讓整體視覺更加方正。 鴻華先進已推出四款原型車,除了Model C將在第4季開始交付之外,電動大巴Model T去年已開始交付,共23輛,今年預期將交付100輛,目前已交付60輛。 外觀造型方面,Macan EV 改採分離式頭燈設計,上方燈具造型則與現行 Taycan 及小改款 Cayenne 相似,設有四道 LED 日行燈條作為識別,新款前保桿則帶有大面積梯形開口,車尾搭載重新設計的橫貫式 LED 尾燈。 發表現場就屬頂規的GR Sport最搶眼,售價來到折合新台幣101萬,GR Sport除了擁有侵略、運動感更強的空力套件,懸吊還經過特別調校,當地原廠強調Corolla GR Sport擁有更俐落的操控身手,可應付比標準款更激烈的操駕。 標榜家庭號智慧的電動速克達,專屬設計有加長至 810mm 座墊可輕鬆雙載,26.5 公升容量車廂可放 2 頂 ¾ 罩安全帽,續航力 170km 可以有效解除里程焦慮。 幾秒搞定的交換電池策略,這招讓 Gogoro 制霸電動速克達市場,就連 YAMAHA、PGO、Aeon、eMovimg 也加入 PBGN(Powered by Gogoro Network®)智慧電動車系統。

入門車款: Kia 全新純電休旅 EV5 全球首發!預售價不到台幣 70 萬 鎖定入門市場

藉此,本單元也挑選了市面上熱銷的入門車型,以70萬元內來做界定,當中包含了掀背車、轎車、跨界休旅等車型,提供預算有限的消費者做個參考。 近年來台灣除了夯到不行的SUV熱銷浪潮外,另也有一群車廠專精於入門平民車款,不僅竭盡所能將車價壓到「低到不行」的60萬元內入門門檻,同時更在其能力所及之處,力打「配備戰」;這次《ETtoday車雲》便列出目前台灣現行市售60萬元內新車參考名單,供有意添購新車的社會新鮮人作為參考。 入門車款2023 警方表示,依據BMW原廠指出,使用仿冒零件可能造成引擎嚴重損壞,甚至完全故障,對於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有莫大的風險,警方同時呼籲全國的汽車維修及零配件販售業者,須隨時多加確認所販售零配件品牌為合法授權產品,如非授權請預防性下架,以免觸法。

內裝標配 iDrive 7.0 介面,提供 10.25 吋數位儀表、10.25 吋中央螢幕,全車系標配 ACC,高階更配有手機無線充電。 全車系在 2020 年 11 月新增無線 Android Auto、iPhone 手機鑰匙。 作為納智捷現行入門房車的中堅戰將,2017年年底推出小改款版本的S3,不僅導入全新中控台大螢幕,同時也率先投身此級距的安全配備「規格戰」;在入門房車級距當中,作為唯一全車標配6氣囊、ESC電子車身穩定、循跡控制等安全配備的產品,S3自然擁有相當不俗的產品競爭力。 新一代 A1 Sportback 顛覆了以往較為圓潤的設計,賦予更運動化的氣息,也有向 1Audi Quattro 致敬的架式。 車內採駕駛導向的設計,搭載 10.25 吋的數位儀表板,中控臺搭載了 Audi 新一代的 MMI 多媒體資訊娛樂系統。 安全與駕駛輔助配備部分,除了基本的 6 氣囊、ABS、TCS、車身穩定系統等等以外,全車系標配 ACC 主動車距維持巡航、Audi 入門車款2023 pre sense 前方預警式安全防護系統、後方停車警示系統。

入門車款: 汽車百科雜誌網站

最初,睿能創意主張的是交換電池系統,推行不易,乾脆自行造車,於是形成後來大街小巷可見的 Gogoro 電動速克達。 2020年推出的1.3版本,最大馬力為100匹,對追求穩打穩紮的女生新手司機來說都算夠用;嫌少的話,1.5 RS版本的馬力則多30匹。 在昔日暢銷車款Nissan March走入歷史之後,Nissan的最入門車款由Livina(59.9萬)暫時接手,但從今年8月以後就不再生產的Livina,目前也只是在銷庫存,賣完以後也將下台一鞠躬,屆時品牌最入門車款的位置只能由當家掀背Tiida(68.9萬)及暢銷跨界休旅Kicks(69.9萬)共同肩負,品牌暫時找不到5字頭售價的入門車。 代號 F55 的 Mini 5-Door 五門掀背,最早是於 2014 年首度推出,其主打比起三門掀備更為充裕的後排乘坐空間、行李廂空間,並擁有進出更為方便的後車門,行李廂未傾倒前為 278 入門車款 公升、傾倒後排則可來到 941 公升。

入門車款

現時香港出售的Model 3有3個規格,價格由43萬起跳,你可按驅動系統及續航力表現等性能,抉擇是否要升級。 提提你,Tesla Model 3於香港都非常搶手,財政充裕的絕對可考慮。

入門車款: 鴻海60萬有找「全新入門電動小車」10月亮相!攜手黑莓合作開發

可以說是品牌首款跨界 SUV,並且與 Mercedes-Benz GLA 屬於雙生車款,是由 Q30 加高而來,外型上較為強調運動感,尤其側面肌肉線條相當突出,搭載 2.0 升渦輪增壓引擎,能繳出 208 匹最大馬力與 35.7 公斤米最大扭力。 作為品牌最新入門 SUV,採用跨界定位,車身明顯比傳統 SUV 來得低,更像是懸吊加高的掀背車,外觀相當前衛,主打年輕人市場,內裝整體鋪陳相當高質感,只是因車型不同,用料以及數位儀表、大尺寸觸控螢幕等都配備較為不同。 同時各大豪華品牌也陸續推出入門級距車款,尤其是現在最夯的 SUV 級距,競爭相當激烈,這次就來看看台灣市場有哪幾款豪華入門跨界休旅可以選擇。 在其他車廠紛紛放棄小型房車及入門掀背車市場的同時,市場領先者TOYOTA似乎相對受到較小的影響,雖然兩大入門車款在今年都略為呈現衰退,但如果以這兩台車的銷售周期來看,絕對是老妖怪等級,YARIS至今還能有每月上千台的銷售表現,絕對讓其他國產車廠好生羨慕。

入門車款

作為A級車空間都算闊落,尾箱容積470L輕松裝曬所有出行裝備,油耗19.9km/l同級之中表現良好,如果需要五人出行,又希望乘客坐得舒服,買corolla絕對唔會錯。 Honda Jazz(日本水貨名稱Honda Fit)車身短小僅4米車長,加上前檔同A柱側窗面積夠大同坐姿高,使得駕駛視野非常開闊,這對新手尤為友好,畢竟車身靈活視野好才不易刮花。 駕駛方面更加無需擔心,雖然匹數不大,但勝在夠輕同波箱醒目,動力暢快之余亦非常平順,百公裡油耗4.8L/km,實屬慳家抵玩之選。 揭背設計,最新的初階車A220設置卻毫不簡單,採用2 公升直四Turbo 引擎,最大馬力輸出190匹,0到100 km/h 加速時間為6.9秒。 KIA是韓國最早的汽車製造商,KIA Morning 系列小巧的骰、價錢親民,新車入場價只約$10萬,比不少二手車更划算,適合預算不多又想擁有新車的妳。 Morning 系列採用了兩廂式五門揭背和前輪驅動式設計,雖然車仔細細,都可載到5人,後座都有足夠空間。

入門車款: 入門代步車選擇越來越少!60 萬以下只剩 9 款車可買

車內部份,Mini 全車系在小改款後升級標配 8.8 吋全新 Mini Visual Boost 螢幕,而 JCW 車型更是標配原廠導航與無線 Apple CarPlay,其內採用全新的 Mini Visual Boost 中控螢幕介面,環繞螢幕的 LED 飾環亦採全新導光條設計,並搭配 Piano Black 高光澤飾板。 全車系標配智能緊急求助與遠距售後服務,Cooper 以上等級更新增線上生活資訊、智能遠端遙控等智慧互聯駕駛功能。 安全輔助在 Cooper 以上標配碰撞預警系統、遠光燈輔助功能,並新增車道偏離警示。 小改款 Mini 3-Door 同樣採 4 座布局,後行李箱未傾倒前擁有 211 公升、傾倒後則可擴充至 731 公升。

中央則是採用蜂巢式 6 角形水箱護罩,外張的保險桿、進氣口設計讓整體視覺看起來相當具侵略感。 對於車廠而言,入門車的利潤相對較低,因此銷售重心便不會放在這,能提供的車型自然不會太多。 以車格來看,除了 Ford 的 Escort 是中型房車車格,車內乘坐空間感受較好外,其他多半是小型車車格,車內乘坐空間僅能尚是平平,倒是部分車款都是掀背小車,透過後座傾倒設計,仍能提供不差的置物空間。 為強化入門房車銷售戰力,TOYOTA Vios日前也推出小改款車型,並針對配備編成上進行調整;挾帶著TOYOTA長年在台經營的後勤實力,保修成本低廉加上耐操好顧的車款特色,也讓Vios持續成為「銷售神車」之列。 根據測試車的內裝鋪陳,採用全數位儀表板,中央則是嵌入式大尺寸觸控螢幕,與副駕駛座前方的鏡面黑色飾板形成一體,下方則是觸控式的空調介面,呈現高科技氛圍,中控台上方仍可以看到招牌的時鐘配置。 保時捷全新入門定位純電休旅 Macan EV,近日已經進入最終道路測試階段,將於明年正式發表,從最新曝光的測試照來看,將採分離式頭燈組的新式樣外觀,內裝則導入科技座艙,幾乎完全捨棄傳統按鍵。

入門車款: 新手入門車款8. Tesla Model 3 平民版Tesla 環保電動車

安全與先進主動安全配備方面,國內大改款 1 Series 將 ACC 全速域主動車距定速控制附 Stop&Go、自動倒車輔助列為標配。 118i 採用的依舊是 1.5 升 3 缸渦輪引擎,最大動力輸出為 136 匹/22.4 公斤米,變速箱則為 7 速 Steptronic 雙離合器自手排,靜止加速至時速 100 公里為 8.8 秒。 120i 搭載原廠代號 B48 的 2.0 升 TwinPower Turbo 直列 4 缸雙渦流單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但維持前輪驅動設定,搭配運動化 7 速 Steptronic 自手排下,可輸出 178 匹、28.5 公斤米。 M135i 同樣為 2.0 升 直列 4 缸渦輪汽油引擎動力單元,但在 M Performance 調校設定下,擁有 306 匹最大馬力、45.9 公斤米扭力的輸出,並搭載 xDrive 四輪驅動系統和 8 速手自排變速箱。 4 代 A-Class 於 2021 年式車型上,首度將 23p 智慧駕駛輔助套件列為全車系標配。

入門車款

台灣賓士在 2021 年開始,台灣賓士在第一季末時,藉由新年式的名義,將選配代號 23p 的智慧駕駛輔助套件列為標配項目,同步價格也有所調漲,此外,台灣賓士也對部分 NGCC 車系,因應市場需求而做出編成調整。 2018 年 1 月,BMW 原廠推出小改款 2 Series Active Tourer 與 Gran Tourer 車系,並選擇在 3 月份的日內瓦車展亮相實車。 而 2 Series Active Tourer 自 2014 年推出以來已有一段時間,因此選擇在這輛品牌首款前驅車、亦是首款採 UKL 底盤的作品問世近 4 年之際,進行產品的週期間小改款,主要進化重點除了外觀與內裝的小幅調整,引擎效能也有提升,並首次搭載了 7 速 DCT 雙離合器變速箱。 作為Hyundai相當倚重的銷售主力,小改款Elantra本次在車系編成上可說是相當多元;下有入門悍動版(59.9萬元),上更有性能Sport版(111.9萬元);同時維持歐風設計及高剛性車身等既有特色,也讓小改款後的Elantra,大幅增加銷售戰力。 屆時全新 Kicks 在動力方面,預期仍會提供現行 1.6 升四缸引擎與 1.2 升 e-Power 系統,不過原廠會持續精進 e-Power 系統的效率,另外不排除新增 EV 純電系統,跟進時代潮流。

入門車款: MG ZS大解密 還有其他動力嗎? 為什麼沒渦輪? 價格到底會是多少?

BMW 原廠是在 2019 年 5 月亮相代號 F40 的大改款第 3 代 1 Series。 1 Series 正 2021 年式編成為 118i Edition Sport、118i 入門車款2023 Edition M、120i Edition M、M135i,售價來到 159 萬、169 萬、189 萬、250 萬,最主要新增 2.0 升 4 缸的 120i Edition M。 內裝部分,新一代 1 Series 也如同 3 Series 等新世代車款,導入 iDrive 7.0 介面,全車系標配 10.25 吋全數位虛擬儀表、10.25 吋中央 iDrive 觸控螢幕,並有 BMW 智能衛星中文導航與「你好 BMW!」語音聲控功能,無線 Apple CarPlay /Android Auto 連接機能亦為全車系標配。 120i Edition M 再追加換檔撥片、Harman Kardon 音響。

2 GC 與 1 Series 算是在同一平臺架構下打造,同樣在 2021 年新增 220i 動力,但 2 GC 的售價又會墊高 10 萬、讓來到 199 萬大關,標配 ACC、M 款空力套件、Harman Kardon 音響、M 款煞車套件、手機無線充電、再加上運轉品質佳的 2.0 升 4 缸動力,確實是車系中最為均衡的選擇。 不過 220i Editon M 的售價逼近 200 萬大關,勢必會讓消費者將其與同品牌 318i Luxury 進行比較。 新世代 A3 Sportback 共提供 30 TFSI 與 35 TFSI 兩種動力,不過所有車型從入門開始即標配多數配備,Advanced 版本以上則是標配 12.3 吋數位儀表、多彩環艙氣氛燈、駕駛座電動椅等舒適配備,若以 CP 值來看,入門車型 30 TFSI 即已是非常划算的選擇。

入門車款: 全新比亞迪「宋L」成都車展正式發表!現代感十足的跨界休旅

無獨有偶,福特六和同樣在今年停售兩款本來品牌的入門車款,分別是四門房車Escort(57.9萬起)及小型掀背Fiesta(64.8萬起),改以大一號車格的Focus自然進氣車型來擔當入門角色,雖然在配備、空間及產品力都佔有優勢,但終究價格與過去入門車型有一定落差,遇到預算型買家就顯得吃虧。 Mini 5-Door 擁有比起三門版實用的乘坐空間,即便後座空間並不出色、但仍能足敷偶爾乘載多名乘員之用。 動力上全車系分別有 1.5 升 3 缸雙車型可選,相較三門版少了 JCW、Cooper S,雖然 2 度小改款加入 LDW 車道偏離警示、8.8 吋觸控螢幕,但仍舊缺少 ACC 等先進主動安全科技較可惜,推薦車型則一樣以兼顧配備與均衡動力的 Cooper 為主。 在 2021 年第一季末,台灣賓士導入的 NGCC 前驅車款,皆將選配代號 23p 的智慧駕駛輔助套件,列為全車系標配項目,其整合有 Distronic 智能定速測距輔助加上智能轉向輔助、閃避轉向輔助、主動防撞輔助、主動轉向煞車輔助、主動盲點輔助與離車警示輔助、主動車道維持輔助等皆為標配。 隨著推出前驅家族來往下搶攻市場,Mercedes-Benz 在第 1 代 NGCC 於市場上獲得好評後,於 2018 年逐步發表了第 2 代的前驅戰力作品,同步也積極地調整與拓展軍容,其中就包含了品牌首款豪華小型轎車的 A-Class Sedan。

保二總隊刑大偵一隊接獲BMW原廠委任告訴代理人跨海提告,指稱台灣坊間有不肖人士未經商標權利人同意,擅自於網路上公開刊登販售仿冒BMW品牌的機油芯、空氣芯及冷氣芯等零配件,警方日前在苗栗縣查獲廖姓男子涉嫌對外販售BMW機油芯、空氣芯及冷氣芯等仿冒零配件 ,警詢後依詐欺及違反商標法等罪嫌送辦。 年邁的 Toyota 4Runner 正在籌備大改款工程,5 代 4Runner 已經服役超過 14 年,即將推出的第 6 代,將換上與 Hilux 共享平台,用上 Hilux 強調堅韌的越野特性,打造具有更強地形穿越力的新一代 4Runner。 鴻華主要做接單、設計開發與生產管理,其餘如零件生產、整車組裝則是找鴻海或是裕隆代工。 會中提及,鴻華鎖定全球市場,製造版圖底定,包括台灣、泰國、美國、印尼,其中,台灣以裕隆為製造基地,預期明年光N7將貢獻250億營收,裕隆將率先認列代工收入。 FREED可以睇作JAZZ的mpv版本,保持JAZZ耐用、慳油、動力好優點外,外觀相較其他7人車亦更型格,同Jazz相比更多兩個座位,如果看中JAZZ的好玩好開,但又需要照顧家庭,FREED就至啱你了。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