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2023必看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ohn on September 6, 2020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再來一家是過去我比較少提到的台新金,其實這也是一家債券型金控,但比重上來說就不像中信金這麼高,反而是以銀行獲利為主,壽險貢獻為輔,但由於壽險貢獻整體獲利僅次於銀行而已,因此還是不能忘記壽險因子。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延續這個邏輯方向,我們直接來看幾家指標性的公司,完全靠壽險營運的有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開發金(2883),近期開始加入壽險成分股的為台新金(2887),如果你是跟我一樣喜歡銀行、壽險各半的朋友,那當然不能漏掉中信金(2891)。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7日一度升到4.121%,上周五受到就業報告表現參差的影響,收盤回落至4.037%,但一度逼近14年來最高峰4.231%。 德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7日曾升到2.713%,是2014年1月來最高。 1980年代的資料顯示,製造業公司與員工工時的關係是一個衡量經濟狀況,非常週期性、一致性的領先指標——當工作時數降低,就意味著經濟衰退即將到來。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儘管美國近期數據強勁,顯示經濟穩健復甦,然而,歐洲已逐漸反映英國公投脫歐事件所帶來的衝擊,加上中國大陸經濟持續調整,主要經濟體前景仍未明朗,影響聯準會貨幣政策。 花旗(台灣)銀行財富策劃諮詢部資深副總裁曾慶瑞提醒投資人「要慎選投資標的」,對成熟市場投資等級債券、美國大型股、新興市場股等抱持相對樂觀看法,並對非投資等級債券、歐股、日本、非美國中小型股等相對不樂觀。 李翰林指出,未來受惠標的是具備高訂價能力,能輕易將商品價格轉嫁給終端消費者的公司,「即深具定價權的大品牌龍頭」,這也是更適合投資人長期持有的好公司標的,並以大盤市值型ETF更加適合長線投資。 「鷹」浪太強、美Fed升升不息,已3次連續升息3碼,市場關注台灣會不會再度跟進,但在此前,升息會對台灣經濟或是投資人帶來哪些影響? 但各國基準利率都是反應央行對利率的態度,這些基準利率最終會影響到商業銀行隔夜拆款利率,因為這是商業銀行調度資金的成本,也會間接影響到各種民間利率。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跟「升息」有關的名詞解釋

美國失業率已自2009年10月高峰時的10%,腰斬為今年10、11月的5%,直逼「充分就業」水平。 10、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分別年增0.2%、0.5%,使Fed有信心通膨會漸漸回到2%目標。 穩定就業成長、通膨朝向目標、經濟數據正面,使Fed決策升息。 報告指出,民眾卡債愈滾愈大,加上車貸未清,美國人今年第2季家庭負債增加1%,已來到17.06兆美元;自新冠疫情爆發之前(2019年底)至今,美國家庭債務已激增2.9兆美元。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觀察台灣升息後股市表現, 整體而言是短空中多的格局,但如果連續升息對股市是相當不利的。 金融股反映升息預期心理的利多而走強,尤以具壽險背景的金控股,因利差損可望減少而表現強勁。 中期看法,2021 年美元的利率低於新台幣利率, 當美國持續升息,台灣央行只敢緩升,預期到 2022 年年底,美元利率就會高於新台幣利率,大量承作美元放款的銀行將享受更多的存貸利差,獲利將呈現跳躍式增加,兆豐金(2886)、中信金(2891)和上海商業銀行(5876)將受惠最大。 主導美股走勢的主軸還是經濟、通膨、貨幣政策展望、企業財報等。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台灣歷史上的降息

例如,以前潛在報酬5%人們就可以接受,但升息後也許要8%才願意投資。 日圓、韓元、新台幣等亞洲貨幣有可能再度引爆競貶戰,不過買入生產設備、原料都以美元計價,對公司經營會有更大挑戰。 爲了抵禦台幣貶值,台灣央行其實也升息,2022年至今升息了五次,一共加75基點。 但對比起聯準會的大幅升息,台灣央行的操作只能說是毛毛雨,因此也抵抗不了台幣一路下跌。

  • 今年2月25日,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突然跳升到1.6%,引起債市大震盪,也同步帶動股市下殺。
  • 此外,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近日公布美國最新家庭負債與信貸季報,今年第2季美國人信用卡債務首次突破1兆美元,增幅逼近4.6%。
  • 鷄蛋的上漲主要源自養鷄飼料成本上漲,而飼料中的玉米、高粱、大麥等,都是來自進口。
  • 台灣加權指數與納斯達克100指數高度正相關,通過做空納斯達克100指數,可以幫助我們抵消台股下跌帶來的損失。
  • 如此因供給面因素引發全球嚴重通膨情況與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頗有相似之處。

所以跟著巿場主流並且擷取落後的信息進行追價買入,對投資而言是危險的。 又如若你保守一點,跟著主流買進當前流行的ETF做儲蓄型的存股投資,你可能將獲取合理卻平凡的報酬。 若我們再看看Fed升息初始段為前一波段股價最高點,則當前股價最接近前波段高點的是第一金,僅僅與高點差距2.83%就可突破前高,另外永豐金與元大金也概約差7.7%,即可漲回前波高點。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升息循環最終章?台美15日利率決策受矚

富邦金 (2881-TW) 今 (11) 日舉辦線上法說會,並預測美國將在下周就會啟動升息,今年雖然是升息年,但富邦金的投資仍擁三大優勢,包含持續有空間加碼國外債提升利息收入,台股部位龐大因此現金股利收益將增加、台幣貶值造成避險成本下降。 但要注意的一點是,雖然降息當下手上債券價格會上漲,但長期而言因為市場利率下降,所以債券的長期投資預期報酬是下降的。 美國的利率對全球都有影響,各國會根據美國貨幣政策的利率及自身狀況對利率做出升息或降息調整,包括台灣央行升息或降息也是如此。

更進一步來看,因為車貸利息支出佔台灣民眾的消費支出比重相當高,故利率調漲將可能使得民眾對其他產品的消費造成排擠作用,更進一步衝擊台灣經濟復甦腳步。 另外,由於台灣的汽車組裝廠皆以大陸為主要的銷售市場,故大陸的升息動作才將是影響台灣整車廠發展的主要觀察重點。 而以目前大陸使用汽車貸款購車的金額僅佔整體汽車銷售金額的20%,而且根據中華車指出,現階段使用汽車貸款購車的部分僅僅佔整體東南汽車銷售金額的10%,因此未來大陸升息對於整體汽車銷售影響程度有限。 眾所周知,這波全球物價上漲已經逼使美國聯準會端出連續升息和縮表等手段,引發全球資金回流美國。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美元升值潮下 出口產業須更注意生產成本壓力

羅瑋進一步指出,雖然預期國際油價會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但對我國食物物價、物價指數影響程度仍大,不過隨著國際油源分散,一般民間消費用能源支出應可獲控制,對我國經濟成長率雖會有衝擊,但應在可控範圍,預估全年通貨膨脹率超過 2%,略高於主計處預估,預期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仍可超過 3% 以上。 談到俄烏戰爭對台灣經濟情勢的影響,富邦金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表示,俄烏戰爭仍是進行式,原物料、糧食等價格的上揚,對未來景氣將增加不確定性,但台灣景氣結構在過去幾年明顯轉變,因此對台灣經濟抱持較正面看法,預期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仍可超過 3% 以上。 降息是其中一種寬鬆貨幣政策的做法,目的是降低市場利率、增加流動資金, 因為人們與公司向銀行借錢的成本變低了,刺激人們能把資金拿出來運用、活絡市場。 台灣最近一次降息為2020年3/19宣佈降息1碼,當時是因為新冠肺炎對全球經濟大幅衝擊,也讓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波動,而製造業、服務業都萎縮且經營困難,企業營收減少、失業人數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供需關係、流動性、美元走勢和投機等因素,都會對大宗商品價格產生影響,例如美元貶值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蹺蹺板效應、流動性寬鬆加劇投機氛圍、投機放大了價格的波動幅度等,但從歷史情況看,升息並非大宗商品價格趨勢的決定性因素。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但想反的,升息會因為借錢成本變高,借錢投資的行為就會減少,這也是為什麼股市在「升息」的時候會呈現相對低迷。 當美國宣布升息時,短期內可能會感受到股市在下跌,這是因為利率變高,代表公司營運成本也跟著變高了,而且因為升息會導致人們更節制的花錢,這也代表公司賺錢會變得更困難,以上因素都是會讓股市呈現下跌的原因(當然這不是絕對喔XD)。 理論上,本國貨幣貶值會加速貿易條件的惡化,這點也可以從今年以來的數據中看出;但不可忽視的是,在今年以前,或者至少在2020至2021年上半年期間,美元都維持相當寬鬆的政策,將台幣推往升值的方向,而這段時間內,台灣的貿易條件指數仍然逐步惡化。 換句話說,即使在台幣強勢的階段,台灣的國際貿易議價力也未曾提升。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升息影響6:金融保險

另一方面,由於國際收支順差居高不下,央行仍然大力干預買入外匯,相對釋出可觀準備金,使銀行體系超額流動性充斥,短期利率易降難升。 此外,在3月份以來外資賣超台股、匯出資金較多的情形下,截至5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達2290億美元,比上月增加13億美元,比去年底增加223億美元,顯示外貿順差擴大且另有本土資金流入。 因此,就資金情勢而言,長期來看新台幣仍將趨於升值,此舉也有利於新台幣維持在較低的水準。 尤其在央行理監事會議決議,調高廣義貨幣供給(M2)年增率的目標區的情況下,無異宣示央行在下半年不太可能升息。 由於美國聯準會主要功能為抑制通貨膨脹與促進經濟穩定發展,當經濟體出現過熱(有通貨膨脹徵兆)或景氣呈現衰退時,聯準會常可藉由調整手中握有的貨幣政策工具如聯邦基金利率、重貼現率等引導市場利率走向,進而達到穩定經濟景氣與通貨膨脹之目的。

  • 央行升息,代表提高「基準利率」,連帶影響各家銀行將利率提高。
  • 加拿大房地產協會(CREA)最新統計數據顯示,8月全國交易量年減24.7%,在平均售價部分,自今年2月房價見頂啟動升息後,短短半年大跌21.97%,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3.9%。
  • 目前基本面已不適合房地產投資,再成為另一個泡沫的機會不大,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房地產經過十年多頭,應會修正;二是房價已脫離基本面,超過國民的負擔;三是台灣人口以後會負成長,需求將減少。
  • 截至2022年為止,美國聯準會在2022年已經多次宣布升息,而6月、7月、9月、11月更是連續四次升息三碼,甚至也預估這一次的升息循環中的最終目標利率大約是落在 5%~6% 左右。
  • 第二次能源危機肇因於1978年伊朗革命與1980年兩伊戰爭,伊朗原油因革命與戰爭停止輸出,這次原油供給下降使得國際油價由1979年每桶13美元升至1980年底41美元。

近期股市大震盪,主要就是受公債殖利率上揚影響,股票本益比向下修正。 但若未來企業獲利逐漸成長,目前較高本益比,也可自動調整至較為合理水準。 當一個國家的央行決定升息,各銀行的存款利率也會提高,讓大眾的儲蓄意願增加;相對的也會讓房貸等貸款利率提高,加重貸款者的還款負擔。 而升息時連帶也會讓貨幣轉強,影響到進口與出口的貿易,例如當美元轉強就能讓美國民眾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多數仰賴進口的消費品,進一步消減通膨的壓力。 對他國來說,美元轉強時較有利的是出口(到美國);較不利的是購買美元計價的原油(需要用更多的貨幣來兌換美元)。 理論上來說,聯準會升息對美元是利多,美元的上漲必定會打壓大宗商品的價格,因為國際原物料的價格是用美元計價。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只投入100萬本金,30年就能夠變1181萬?理財達人示範:「台灣50( +定存」這樣買無腦翻十倍

至於其他事業體僅有凱基銀行微幅衰退,不過開發資本及凱基證券都持續成長中,其實也彌補銀行單一事業體的衰退缺口。 再說更直白一點,2023年開發金因為壽險套牢部位認列虧損太淒慘而無法配息,如果接下來獲利及淨值均同步成長,那麼幾乎可以篤定2024年能重新配息。 廢話不多說,我這篇文章的重點,就是看最新財報狀況,到底壽險獲利恢復了沒?

針對國際重大政經事件採取因應措施 ,金管會表示,除強化銀行海外曝險監理,因應俄烏戰爭情勢變化,已請金融機構密切注意國內外金融市場相關風險, 採取適當控管措施;另函請銀行就持有俄羅斯部位帳列金融資產的分類衡量預期信用損失,並依據衡量結果,核實認列相關評價調整或減損損失。 金管會指出,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對台灣銀行業及保險業未造成重大負面影響;銀行業方面,在強勢美元情況下,國銀辦理美元計價的授信案件,將產生匯率兌換評價利益。 若景氣持續復甦,甚至通貨膨漲壓力持續升高時,央行升息壓力加大,這個階段會多次升息,一直到升息頂點,也就是景氣最高峰。 投資人要留意,多次升息後,景氣反轉風險越高,就是股票要落袋為安的時候了。 FED 全名聯邦準備系統(英語: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簡稱聯準會),以擴大就業、穩定物價、調控長期利率為主要目標。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之一,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要有任何貨幣政策措施,往往容易迫使其他國家跟著變動。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升息會影響什麼?

簡單來說,「升息」代表在銀行存款的利息會提高,同時向銀行借貸的利率也會變高,因此,升息會影響到個人與企業的儲蓄、借貸與理財投資的計畫。 各國央行會做出「升息」的決策,通常表示對於經濟前景充滿信心,並預期可能出現通貨膨脹。 為了調節市場,避免經濟過熱,適度降低民眾的投資跟消費,讓民眾將錢留存在銀行。 而對於跟銀行有貸款的人來說,因為貸款利率提高,就必須開始考慮提早還款。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升息是一種中央銀行收緊貨幣政策的手段,當央行決定要升息,下游的銀行也會將利率提高,而民眾放在銀行裡的存款利率會提高,但是相對的,民眾貸款的利率也會提高。 理由3:當利率調升4碼以上,等於房貸利率成本增加75%以上,若以調升4碼為基礎,以1,000萬貨款丶20年期本利攤還,調升4碼等於每年利息增加支出高達約5萬6,000元,對首購族影響頗大,這時候剛性需求的觀望氣氛就會非常濃厚,房價下跌趨勢就會轉為明顯。 今年2月25日,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突然跳升到1.6%,引起債市大震盪,也同步帶動股市下殺。 之後連續三周,美股、陸股、台股都都呈現重挫走勢,更引發投資人擔心,股市泡沫來了。 「超級央行日」將於台灣時間15日登場,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台灣央行將接連發布利率決策,投資人屏息以待。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2023 若參考聯邦準備委員會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14到15日會議期間所做的經濟預測,以及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在會後所釋出的訊息,利率升息的策略將會一路持續到年底。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美國升息在望 對在台灣的我們有什麼影響?

分析師稱這種模式為「熊陡」(bear steepening),也就是債券價格下跌,而長債殖利率上漲幅度甚於短債,導致兩者差距拉大。 為對抗金融危機的衝擊和美國經濟衰退,Fed從2008年12月以來就將利率維持在0-0.25%,接近零利率。 Fed今天調升利率,釋出當前經濟能在較「正常」或貨幣政策更緊縮之下穩步成長的訊息,也意味正式揮別因應金融危機而採行的史無前例寬鬆貨幣政策。 雖然失業率因為勞動參與率下滑而沒有提升,但勞工平均工時卻下滑,代表有不少企業出現勞動力過剩的狀況,這對經濟來說並不是好消息;也有學者擔憂,工作時數減少,未來有可能爆發裁員潮。 【時報-台北電】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7月政策聲明發表後透露,9月例會不排除繼續升息,但費城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哈克(Patrick Harker)8日演說卻暗示,升息循環已到了結束的時候,惟近期內不太可能降息。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其他就不需要太在意,因為這些債券型金控,比重最高還是壽險獲利,如果債券沒有起色,他們也很難有什麼作為。 林順才指出,這並非美國首度被降評,S&P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10餘年前已調降過美國信評,此次換惠譽調降美國信評,估對金融市場影響將非常短暫,不會是灰犀牛、也不會是黑天鵝,「影響沒有那麼大」。 因此,現階段完全看不到歐洲有升息終點在望、抗通膨戰爭高奏凱歌的可能,英國的情況雷同,通膨數字都還是太高。 所以就算歐、英「跳過」下次暫停升息,頂多也只能說是暫緩而不是終結升息,原因在其經濟表現衰弱;而且會很快恢復升息,因為通膨仍過高。 因此,雖然歐洲央行放軟拉通膨的調子,在升息的步伐上似乎有所調整,但客觀環境其實不容許歐洲現在就轉為鴿派,一來仍超過5%的通膨,絕對不是一個可「長治久安」、被各界接受的通膨數字;二來當初引爆通膨的因素,幾乎全部仍未解決。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這國升息房價崩2成 台灣恐步後塵?網嚇:這數字危險了

而幾份報告也顯示,美國年輕人和收入水平較低的人,可能在明年出現遲繳或借貸更多的情況。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2023 儘管美國這回維持利率不變,但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年底將調升利率,資金將陸續回流美國,只是撤回速度不會太猛烈。 聯準會就是美國的中央銀行,主要功能為調節市場貨幣供應,當經濟過熱、貨幣太多、通膨疑慮升溫時,聯準會就會透過升息的動作,收回市場過剩的游資,反之亦然。 Fed暫不升息 美決策路徑一次看懂 中央社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永豐金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表示,烏俄戰爭加劇通膨壓力之際,全球央行升息勢不可擋,預計台灣央行今年6月起升息,全年共升息3次、每次半碼。 而俄烏戰爭影響油價劇烈波動,羅瑋表示,雖然國際油價一度衝破 120 美元,但最近因市場氛圍轉變,過去二天又見下滑,後續需觀察俄烏戰爭、俄油禁運政策演進、美國與尹朗與委內瑞拉談判、美國對頁岩油廠商施壓的結果等變數。 各國的實際利率大多都是取決於商業銀行的隔夜拆款利率,因為那是銀行的經營成本,會影響市場上存款、貸款等各種利率設定,進而影響整個市場的利率。 降息通常會發生在經濟放緩或衰退、面臨失業率攀升時,中央銀行透過調降利率,降低資金借貸的成本促進資金流動、也讓人們不想要低利率的儲蓄,把錢拿來投資創造更高報酬或消費投資,刺激經濟活動。 美國聯準會近期降息的日期是2020年3/14-15,因為擔憂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一口氣公佈降息4碼,台灣也在同年的3/19跟進降息一碼(0.25個百分點),將重貼現率下降至1.125%。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降息是什麼意思?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美國曾在70年代遇過較嚴重的通膨,1979年石油危機時,聯準會採急速升息政策,面對經濟狀況不好的結果,又快速降息;降息後通膨回溫,便再次啟動升息。 在本月底會公布美國5月份的個人收入與支出,而7月初將公布美國6月份的失業率和非農就業人口,以及相隔一週後會公布美國6月份的通貨膨脹率。 這幾項都是會受到利率所影響的重要經濟數據,並能印證預測與策略的短期結果。 國泰投信表示,升息代表經濟復甦,觀察過去聯準會升息期間,通常在開始升息前後市場會出現一些波動,但往往會在升息後的6個月~12個月內即會出現不錯漲勢,以台股來說,2004年及2015年升息後漲幅皆逾15%。 由於聯準會利率會議結果符合預期、烏俄衝突略微和緩,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勁揚,道瓊指數3月16日、3月17日上漲2.8%,來到3萬4,480點,創2月17日以來收盤新高;費城半導體指數2日勁揚5.8%、納斯達克指數勁揚5.1%、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3.5%。

美國升息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學者則提醒,利率正常化過程中,應特別留意對房市首購族、弱勢受創產業的影響,並關注通膨發展。 長期來看,推動股價上漲的是企業收入和利潤,地緣政治衝突並不足以改變股票估值。 美國券商LPL Financial首席市場策略師Ryan Detrick分析珍珠港事件與其後共22次重大地緣政治衝突,發現標普500指數平均下跌4.8%,花19.7天修正,另花43.2天收復失土。

如果銀行的存款利率跟貸款利率都提高,那不論是民眾或是企業往往都會選擇多保留資金,而不會去貸款做更積極的投機冒險。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認為,只要升息超過4碼到6碼,接近3%利率,就是此波多頭房市反轉向下的關鍵指標,最有可能會落在2024年上半年。 銀行的實體業務逐漸被取代,數位金融突破以往傳統經濟活動的接觸範疇,舉凡如支付、轉帳和貸款等,都在向數位平台轉移,高度的便利性讓更多的人也願意使用數位金融交易。

市調機構Evercore ISI分析,升息在短期內會讓市場承壓,美股表現參差不齊,但一年內終能收復失土。 楊金龍也強調,央行比較不會用利率對付房市,而是採選擇性信用管制,央行將在12月16日舉行理監事會議,屆時會檢討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 央行總裁楊金龍、財政部長蘇建榮、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天赴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專題報告,朝野立委關注對於健全房市有何作法,以及央行何時升息。 央行上一次升息是在2011年7月1日,當時重貼現率從1.75%上調至1.875%,之後陸續調降至2020年疫情爆發,隨著Fed半個月內降息6碼,央行也在2020年3月20日跟進,將重貼現率降半碼至1.125%的歷史新低。 以資料的安全和隱私保護為前提,國泰 CUBE App 的每項服務,都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安全技術的研發與創新。 為滿足現代人對「一站式數位金融服務」的追求,同時提供安全便捷且創新的金融服務,身為業界領頭羊,國泰世華銀行結合對消費者行為趨勢的觀察,以及與時俱進的科技防護系統, 透過「國泰世華 CUBE App」提供用戶便利與安全兼顧的最佳解決方案。

弔詭的是,美國失業率不但沒有提升,還不斷下滑,2023年1月、4月以3.4%的數字創下53年來新低,因此市場上有人認為,這次升息並未造成經濟衰退;然而,《華爾街日報》指出,雖然失業率下降,但勞工的工時也在下滑,而這也正是經濟衰退的訊號。 2022年,高通膨席捲全球,不只美國、英國、歐盟通膨率創下幾十年來新高,連長期通貨緊縮的日本也一度出現4.3%的通膨率。 為了對付通膨,各國央行祭出升息等應對措施,例如美國聯準會(Fed)將聯邦利率拉到5%~5.25%的區間,為近13年來新高。 在《紐約時報》7日刊出的專訪,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與哈克的看法一致,認為升息將走到盡頭。 但他預期目前的限制性立場仍須維持一段時間,端看經濟數據表現。 美國聯準會是美國的中央銀行,而「升息」和「降息」則是美國聯準會主要的利率政策工具,這裡所調整的「息」指的是「基準利率」,也就是中央銀行對各個銀行存放款的利率。

元大投信指出,聯準會正進入放緩升息、終至停止升息的階段,債市轉折點可能即將到來,此時正是逢低布局美國優質企業發行的投資等級債良機。 最近市場先生開了一堂的「用美股ETF創造穩定現金流」教學課程,這堂課程會從基礎入門、資料查詢到實際操作,教你學會建立一個穩定的全球ETF投資組合,目前累積已經有將近1100位同學上課。 原因是升息的時候,新推出的債券的利率會比舊的債券高,所以大家就會去買新推出的債券,舊的債券價格就會下跌。 假設得到的獲利相同情況下,價格要比升息之前便宜,報酬提升後,人們才會願意買。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