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龍崎光節2023全攻略!(持續更新)

Posted by Tommy on July 23, 2019

台南龍崎光節

「2021龍崎光節-空山祭」以龍崎特殊的惡地地形及伏流水為靈感發展主題故事「惡地伏流」,敘說一個在變動與不安的時間中等待、蓄積並重新復甦的故事。 概念延續去年主題,呼應這兩年疫情發展的大環境「在等待中復甦」的意象,於作品及展覽中探討人與自身、與環境間的關係。 以此做為靈感源頭,文化局攜手12組藝術家、動畫師、社區居民與在地學校共創,於虎形山公園周邊設置14件大型光景藝術作品、發展出1個寓言動畫故事「惡地伏流」。 與去年相比,在作品量體、作品技術及路線安排上皆有驚喜,並安排有藝術家講座、虎形山自然生態導覽、手作工作坊、互動體驗、草地音樂會及戶外演出等6大項周邊活動。

像是當地自然落木搭建的《泛舟種子》,種下帶有萌芽的希望意涵;《九號基地-爆破邊界》則用5公尺大型充氣裝置敘說過去身為炸藥兵工廠的歷史;《光洞》透過螢光投影,為竹材、鐘乳石結構創造炫目打卡景點。 《世界樹之泉》則結合燈管、LED螢幕及投影,並加入科技藝術手法元素,打造出一片流動的迷人夜光森林。 本區靈感來自寓言故事「伏流」,藝術老師與當地小朋友合作畫上泥岩寫生、各種七彩裂縫,將之轉化成光影,投射在地面上,象徵了對裂地的無限想像;而彩色投射燈的絢麗光軌,在黑夜中顯得特別夢幻,就像是一盞盞的spotlight。 台南龍崎光節 走到長長的木梯上有許多寶特瓶花燈作品,還可以看到龍崎在地小朋友們發揮想像力的美麗創作。 以隨風去留做為發想源頭,文化局再度攜手藝術家、動畫師、社區居民與在地學校共創,特邀的11組藝術團隊除臺灣在地團隊外,還有法國、馬來西亞等國際藝術家,搭建的15件創作包含3件融合舞臺裝置藝術,較過往作品量體擴大,且更強化互動性和演出,深化觀眾沉浸式體驗。 2023龍崎光節空山祭的主題為「隨風去留」,大致的意涵為離鄉背井遊子與土地間無形與有形的連繫,也就是一種離開與離不開的故事。

台南龍崎光節: 裝置微光計畫:空山(莊志維 Chuang Chih Wei)

有著全國最美山林燈節的龍崎光節空山祭近年來屢屢創下觀光人潮新紀錄,所以2023年的活動即將強勢回歸! 12月24日(六),也就是耶誕夜登場,屆時大家一定想來這裡感受滿滿的聖誕節氣氛,建議大家提早購票! 購票資訊就在文章裡面,話不多說,現在就來分享今年的12件優秀作品。 文化局特別提醒,虎形山公園因其山勢如猛虎雄踞故獲此名,展覽作品散落於公園內各處,參觀路線行經連綿樓梯及陡斜步道,籲請遊客務必衡量體力,注意自身安全及身體狀況。 因應疫情,提醒前來民眾務必做好自身的健康管理及防疫準備,觀展請全程配戴口罩,並禁止於活動會場邊走邊吃,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等身體不適時,務必避免前往觀展。 市長黃偉哲表示,第三屆的龍崎光節空山祭將於12月25日開始舉辦,延續著前兩屆的高人氣及受歡迎的程度,今年有更多新的參展作品及藝術家的投入,讓南市最小的行政區,人口最少的行政區帶來許多的驚喜,謝謝很多藝術家賦予新生命與新的藝術詮釋,歡迎市民朋友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好朋友,一起來體會龍崎光節藝術特展。

由第一份在地觀點的小吃指南500碗,與致力推廣台灣美食的Uber Eats... 南市府於首屆活動結束後,亦陸續成功爭取經費投入虎形山公園及龍崎在地的硬體建設,如龍崎自然保留區及地質公園的指定以及虎形山公園的親水環境整治,在在反映出活動陸續帶來的附加價值及正面效應。 「好像山中小屋呀!」我喜歡從不同角度看一件藝術品,甚至能發現他不同的魅力,如果你曾去過台東加路蘭遊憩區那麼肯定對這位藝術家-伊祐噶照,不陌生。 這次以水流入土地後,慢慢生出枝枒為創作理念,也是我相當喜愛的作品之一。

台南龍崎光節: 龍崎光節空山祭

🌙 今年的[空山祭 : 隨風去留]也因策展的主題,有了全新的 #路線規劃,多了一段 #蜿蜒之路,更能發揮「離開/離不開」的主題。 在這段新增的路上,兩旁的大自然更加的茂密,走過竹林、山谷,更能體會到龍崎作為 #山城 的樂趣;在概念上,這段是在講述離鄉之後的大冠鷲(小朋友),遇到魔幻森林(城市)的故事,也是策展人自己在外的經歷: #爭奇鬥豔的鳥群 #冷雨 #繁雜。 增長的路上,有在地小朋友們一起繪畫出的鳥兒們光影,有法國藝術家的神秘迷霧,還有機械化的仿生鳥亭聚集啾雜,最終回到原本的動線上,像飛回家一樣,終究會發現心裡的絲線連結這故鄉,讓觀者們對一個地方的離開/離不開也有所感受。 本次活動12月25至26日(六~日)首二日為開幕試營運,全民免費入場。 為感謝在地居民共襄盛舉,除原定龍崎區民展期內天天免費,同為南關線的關廟、歸仁、仁德3區居民亦享平日(周一、三、四、五)免費。 另65歲以上長者、6歲以下兒童、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及陪同者1名,出示相關證件同享免票入場!

本屆龍崎光節空山祭,首度採售票制,一個銅板價,卻大大影響著活動,希望大家能以銅板價支持藝文活動,讓好的事物能夠建立在「善的循環」上永續發展,讓更多有才華的藝術家有空間發揮,活動也能以更好的品質呈現。 到台南一定得要吃美食,但不用趴趴走也能吃道地美食小吃,由推廣台灣美食的Uber Eats,及打造第一份在地觀點小吃新指南... 夜晚裡閃爍著雙眼,是龍崎生物特色,龍崎在地小朋友製作了一雙雙可愛反光閃亮的眼睛,就像穿山甲、水鹿與食蟹獴在身旁覓食似的,可愛俏皮又接地味的設計概念,更加說明空山祭是相當道地的設計光節。 在螢光燈照射下,像是走進鐘乳石洞、光蟲生態圈,用巨大樹根做出迷宮感,不過當我看到作品的第一直覺,像極 Aespa-Black Mamba 拍攝場景,我笑著與朋友說,還是我們直接在這拍一支MV呢? 這次空山祭以龍崎三鼠帶入的寓言故事,踏入伏流區前,我總算看到這部預言動畫,先是錢鼠與黑鼠往地底下探尋,遇見地下伏流之埋藏的文化層,順流而下遇上大爆炸,之後漂流到河流終點,遇見鐘乳石洞,那時發現自己原來如此渺小。 龍崎是一處生物相當豐富的地區,在故事的結尾,生物們利用伏流水種植整片樹苗,期待著大地重生的樣貌。

台南龍崎光節: 臺南火車站(北站) → 紅1、紅2、紅3 → 關廟轉運站 → 紅幹線延駛、紅11、紅12 → 龍崎​

這件作品表現出黑夜中的眼睛,由老師帶領當地的小朋友,製作各種反光發亮的動物眼睛,在夜晚的山裡,亮著可愛和幽默的氛圍。 白天的虎形山公園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小山公園,可以舒服的沿著步道健行走山,到了每年的歲末歲出之際,入夜後原本沉靜的山頭,一盞盞燈火亮起,絢麗的燈光畫破黑暗夜空,空山祭正式開始。 這次預計共13組藝術作品設置點,呼應寓言故事,分為3個區域「裂地」「伏流」和「復甦」。 今年的第四屆空山祭非常精采,在夜空下登上絢麗的虎形山是一場令人難忘的旅程,就像進入了科幻世界精彩萬分! 需注意的是參觀空山祭需購買門票,購票、票價、交通、活動演出等展覽相關資訊都已幫大家整理於下方,請自行參閱。 那晚龍崎虎形山上亮起了絢麗燈火,夜裡踏上空山的旅程還記憶猶新,全新的第四屆龍崎光節空山祭再度閃耀登場!

台南龍崎光節

寓言故事「伏流」故事裡,地下河流的終點是一座巨大的地底湖,在湖之前要先經過一段七彩繽紛的鐘乳石洞;而鐘乳石本身就具有「水」的意涵,搭配藝術家辛綺獨有的螢光語言,創作出具有體感性、深入性的迷宮架構,也為最後的巨大樹根做出舖墊。 隨著虎形山的地形起起伏伏,會經過許多上下坡步道,夜色朦朧襯托下,就像是在冒險,非常有趣。 而公部門破天荒「連續兩年」在台南最少人口行政區,以售票策辦大型光節活動,售出逾20萬張票,超過1,100萬的票房收入也再次寫下新的里程碑。

台南龍崎光節: 龍崎空山祭 參觀地圖 與 活動時刻表

而徵件燈區全新企劃「藝方舟」打造8艘水上藝術船屋,結合音樂、錄像、手繪、裝置藝術等多元的展演方式也吸引許多民眾排隊參觀。 月津港燈節今年邁入第10年,去年受到疫情影響停辦一年,今年活動規模不僅燈區歷年最大,包含藝術、徵件、車站、新創及巷弄等5大燈區帶來83件作品;展期38天也是歷年最長。 近年市府推動月之美術館計畫帶動小鎮藝文觀光產業發展,許多遊客選擇白天就前往鹽水歷史街區及岸內糖廠影視園區等景點進行深度旅遊,夜晚參觀月津港燈節,民眾彷彿沉浸在小鎮無牆美術館中,也連帶帶動燈節觀展民眾創下歷年新高,突破百萬人次。 另外虎形山公園對面是崎聚市集,崎聚市集前身是龍崎唯一公有市場,假日有攤販進駐。

台南龍崎光節

由不廢跨村實驗室的創作者:楊芳宜 台南龍崎光節2023 彭宇弘 高任翔共同創作的作品,以編織的燈光,將吊橋化成一條懸空飛騰的蛇,全程使用廢棄物或其他回收物進行創作,在橋上像是進入時空隧道,但走到流光樹作品時往上看,位於頂端的吊橋就像是一條騰空的蛇,非常壯觀。 只要銅板價就可以親身體驗這場藝術饗宴,推薦使用網路購票,票價更划算! 位於虎形山公園最高處的瞭望台,則有著藝術家辛綺的《光絲瀑》,呼應故事高潮中黃金果實爆炸後所形成的綿密黃金雨,代表與家鄉的情感連結雖微小,卻始終未曾斷過。

台南龍崎光節: ‧ 綠色一夏!環保藝起來 台南勞工局相約南紡購物中心逛市集

寓⾔故事「伏流」故事裡,地下河流的終點是⼀座巨⼤的地底湖,在湖之前要先經過⼀段七彩繽紛的鐘乳⽯洞,鐘乳⽯本身就具有「⽔」的意涵,搭配藝術家⾟綺獨有的螢光語⾔,創作出具有體感性、深入性的迷宮架構。 前段是炸藥,這個大型充氣裝置是爆炸後地呈現,藝術家還將月世界的泥土搬來,還可以讓遊客走進仿硝⽢炸藥藥⽀結構的裝置之中。 整個觀展動線與往年不同,是由虎形山公園右側進入,沿著環山步道健行、經過望龍吊橋,再由竹炭故事館方向走出來。 除了 龍崎文衡殿停車場、龍崎國小前停車格,虎形山公園也有停車場,龍崎國中門口及路邊停車空間,步行至會場約7分鐘,橋下公園停車格,步行至會場約8分鐘,龍崎區公所停車場,步行至會場約10分鐘。

台南龍崎光節

步道上許多雙眼睛都是學校孩子們作畫的,象徵龍崎不是只有「三鼠」,還隱藏著各種不同的⽣物,有穿山甲、水鹿與食蟹獴等等。 泛⾈種子是一個巨大種子,由花蓮港⼜部落原住民藝術家伊祐噶照藝術創作,風吹落⼤樹上的種⼦,⿃享⽤果實後也落 下種⼦。 空山祭作品其中2項也在竹炭故事館外牆與崎聚市集頂樓外觀展出,透過光影設計,讓白天與晚上展現不同風情。 台南龍崎光節 龍崎地區學生持學生證均可免費入場(須出示相關證件),臺南市關廟、歸仁、仁德區民於週一至週五(週二休展)免票進場(須出示相關證件)​。

台南龍崎光節: 台南活動2023龍崎光節 空山祭:12件作品閃亮登場,沉浸式體驗「隨風去留」的龍崎故事

2021龍崎光節空山祭以奇幻風格「空山潛游 伏流冒險」為主題,主視覺以長著一雙杏眼的橘色紫色類似恐龍的生物,源自於在夜晚時在月光、星光的照映下,龍崎月世界山脈看上去像是恐龍脊背高低起伏,幽暗山林中的生機正在甦醒,更為虎形山增添一股神祕氣息。 票價可分為:使用口袋售票系統為50元,(平日前內任一天假日票限當日使用、限量5000張);現場也可以購買紙本票100元。 遊客要特別注意的是,因作品散落公園內各處,加上入夜後光線昏暗,得特別當心自身安全、衡量體力,也記得全程配戴口罩、禁止於活動會場邊走邊吃。 辛綺Xin Qi 寓言故事「伏流」故事裡,地下河流的終點是一座巨大的地底湖;在湖之前要先經過一段七彩繽紛的鐘乳石洞;鐘乳石本身就具有「水」的意涵,搭配藝術家辛綺獨有的螢光語言,創作出具有體感性、深入性的迷宮架構。

台南龍崎光節

而此地穴的意義,會在適當時機陸續出現「七文十三武」,也就是文官七人,武官十三名,並將令地方從此繁華顯貴不已。 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故事中三鼠找尋到伏流水源後,等於找到了生命之能量,就像觀眾們來到「空山祭」,試圖找到生命之能量;這處造景將水由管道輸送至地面上,澆灌樹苗,就像種下了無數的夢想。 以巨⽊作為媒介,呈現⽣命由誕⽣到死亡的輪迴過程,並與當地環境結合,以真實與數位的森林,讓⼈與⼟地的互動產⽣虛實之間的交錯。

台南龍崎光節: 台南「2022龍崎燈光節」登場!搶拍7處打卡亮點:寶特瓶花燈、七彩光影秀

「艸非火」為藝術家辛綺和策展人陳雋中等人所創立之藝術工作室,藝術家辛綺創作風格前衛,用帶著衝擊的美感來表達心中的感受,其創作靈感源自於其日常生活與歷練,把人與人間的共性所帶來的感動轉換為一個又一個令人驚艷的創作。 接著繼續向前行,順著向上的階梯往上爬,在虎形山的制高點上,就像進入一個神祕的空間帶,這裡遇到的正是作品柔軟的纏繞。 藝術家林書楷利用傳統鑄模工具,加上模具和木工技術,將心中對城市的理想樣貌打造成作品,一個個積木小盒就像是陽台一樣,一層層的堆積成一座城市,在現實與虛幻間穿梭。

  • 曾獲「十大名人部落客」榮譽,2023年出版《阿里山,出杯》台灣咖啡主題書。
  • 近來,臺南龍崎、關廟最廣為人知的便是鳳梨田遍地,《關廟鳳梨罐頭》更是許多人細漢時陣的記持。
  • 鐘乳石洞既是過程,也是光蟲生態圈,從光蟲到光植物、最終化作晶礦脈洞的輪迴一環。
  • 為感謝在地居民共襄盛舉,除原定龍崎區民展期內天天免費,同為南關線的關廟、歸仁、仁德3區居民亦享平日(周一、三、四、五)免費。
  • 而且展區更大了,想要觀看所有的作品需經兩座特色吊橋,換句話說,來2023龍崎光節空山祭同時也可以運動強身就對了。

龍崎光節空山祭以「隨風去留」為創作主題,探討人跟土地間的無形聯繫,藝術家們的作品以在地議題為靈感,設計巧妙地與虎形山地勢融合,將龍崎山林的夜晚妝點成迷離幻境。 黃子儇Huang Zhi-Xien 寓言中,二鼠沿著伏流下到地底,文化層分為三段、保持者龍崎的歷史足跡。 「#09 爆破邊界」炸藥的意象 與 試爆場,象徵著龍崎工廠在台灣建設年代篳路藍縷的精神。 龍崎鄉牛埔村,因「月世界」地形與起伏錯落的山丘,被視作自然的安全屏障。 參與者沿著地形逆流而上隨著光探尋前行,穿梭在仿硝甘炸藥藥支結構的裝置之中。 阻隔、距離與等待顯化了「試爆場」中的人工屏障,同時也對應著龍崎的過去與現在,以及後疫情的我們。

台南龍崎光節: 台南深度旅遊 推薦-2021龍崎空山祭

台南土地面積非常廣闊,更不用說行政區的數量與熟悉度了,「龍崎區」只聽其名未見他模樣,若不是空山祭帶我來這,或許我一直都不會認識到他吧? 我們曉得隔壁鄰居-左鎮區,有著知名白堊土與惡地地形,在龍崎亦是如此,泥岩質地的特色便是容易乾裂與不透水,其地底下藏著豐富水源,終究會以湧泉方式噴出,灌溉生命。 今年的龍崎光節-2021龍崎空山祭以「惡地伏流」作為設計理念,還記得嗎? 在2021年5、6月時我們面臨全台大缺水的危機以及台灣疫情肆虐,我們學會了等待,等待著大地重生、人們重新過著正常生活,相信等待終究會成美好的。 這件作品表現出黑夜中的眼睛,由老師帶領當地的小朋友,製作各種反光發亮的動物眼睛,在夜晚的山裡,亮著可愛和幽默的氛圍。

  • 在螢光燈照射下,像是走進鐘乳石洞、光蟲生態圈,用巨大樹根做出迷宮感,不過當我看到作品的第一直覺,像極 Aespa-Black Mamba 拍攝場景,我笑著與朋友說,還是我們直接在這拍一支MV呢?
  • 票種分為「平日票」、「假日票」、「暢遊票-無限炫風卡」三類:其中「平日票」50元,「假日票」100元,假日門票每日限額3000張發售;暢遊票種「無限炫風卡」則限量150張、每張300元。
  • 位於虎形山公園最高處的瞭望台,則有著藝術家辛綺的《光絲瀑》,呼應故事高潮中黃金果實爆炸後所形成的綿密黃金雨,代表與家鄉的情感連結雖微小,卻始終未曾斷過。
  • 「2021龍崎光節-空山祭」以龍崎特殊的惡地地形及伏流水為靈感發展主題故事「惡地伏流」,敘說一個在變動與不安的時間中等待、蓄積並重新復甦的故事。
  • 接著繼續向前行,順著向上的階梯往上爬,在虎形山的制高點上,就像進入一個神祕的空間帶,這裡遇到的正是作品柔軟的纏繞。
  • 像是當地自然落木搭建的《泛舟種子》,種下帶有萌芽的希望意涵;《九號基地-爆破邊界》則用5公尺大型充氣裝置敘說過去身為炸藥兵工廠的歷史;《光洞》透過螢光投影,為竹材、鐘乳石結構創造炫目打卡景點。
  • 今年的龍崎光節-2021龍崎空山祭以「惡地伏流」作為設計理念,還記得嗎?
  • 近年市府推動月之美術館計畫帶動小鎮藝文觀光產業發展,許多遊客選擇白天就前往鹽水歷史街區及岸內糖廠影視園區等景點進行深度旅遊,夜晚參觀月津港燈節,民眾彷彿沉浸在小鎮無牆美術館中,也連帶帶動燈節觀展民眾創下歷年新高,突破百萬人次。

這個作品是由法國藝術家Joan Pomer所創作的,主要是想以一座吊橋比喻一個無法逃脫的十字路口,因此運用水霧營造出一種模糊而潮濕的氛圍。 文化局說明,虎形山因空間限制,為提升觀賞品質、管控人流並遵守防疫相關規範,以維護參觀者安全,並延續去年活動成功經驗採售票制,只要1個銅板價(50元)即可看展,相當超值。 台南龍崎光節 黃偉哲市長表示,付費參與藝文活動雖仍有部分民眾不習慣,但回顧去年經驗,多數民眾願意以實際行動力挺龍崎地方盛事,令人感動。 為健全臺南藝文產業發展,政府帶頭建立合理藝文收費體制實為必要發展;在空山祭的帶動下,全區不到4千人的龍崎區也提高知名度,本已式微的崎聚市集也成功由公所招商,可見地方看好空山祭能活絡商機。 連辦兩年都獲得廣大迴響、有著最美山中燈會稱號的「2021台南龍崎空山祭」再次重磅回歸!

台南龍崎光節: 龍崎光節:「惡地伏流」公共藝術結合惡地地形,展覽、演出、講座超豐富活動

展期同樣橫跨三個月,在作品量體、技術及路線安排皆有與去年不同的驚喜安排,戶外咖、夜貓族不妨親身走入感受一番。 第四屆空山祭展覽場域比起之前擴大不少,規劃了全新的參觀路線,將動線延伸到了第二座吊橋所在地,使虎形山上兩座特色吊橋都成為空山祭的重要展區,讓旅客們能探索更完整的虎形山地貌。 文化局進一步指出,在黃偉哲市長的支持下,台南雙燈節不僅逐步奠定藝術燈節品牌,也秉持著創新實驗精神持續透過藝術策展展現地方魅力,盼未來能逐步建立藝文觀光產業機制,帶動青年返鄉回流、地方經濟成長。 為現實中的觀者與寓言故事《隨風去留》裡的小冠鷲,都提供了安心喘息的空間,營造一處隨風呼吸的愜意氛圍。

台南龍崎光節

而是「全新的自助餐菜單」經過全面升級,讓讀者味蕾迎接更多的美味驚喜,包含無限供應的龍蝦、鮑魚、干貝等豪華海鮮,還能爽吃松葉蟹盅和烤鴨捲餅,用餐體驗更精緻奢華,一定要吃吃看。 虛實之間的沈浸式體驗,我想這是《世界樹之泉》讓我欽佩的地方,利用光與音樂搭配手法,加入停留在樹幹上的小動物們,讓這區域多了生命感。 陳雋中+辛綺+萊恩王CCChen + Xin Qi + 台南龍崎光節 King Lion 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故事中三鼠找尋到伏流水源後,等於找到了生命之能量;就像觀眾們來到「空山祭」,試圖找到生命之能量。 白天的虎形山公園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小山公園,可以舒服的沿著步道健行走山,到了每年的歲末歲出之際,入夜後原本沉靜的山頭,一盞盞燈火亮起,絢麗的燈光劃破黑暗夜空,空山祭正式開始。 近來,臺南龍崎、關廟最廣為人知的便是鳳梨田遍地,《關廟鳳梨罐頭》更是許多人細漢時陣的記持。

台南龍崎光節: 超光流體  伏流水源步道

卡持卡人憑卡於展期間可不限次數進場,其中70組並搭配空山限定小燈籠提供專屬空山紀念組合499元。 流光樹林是藝術家辛綺為次空山祭所設計的大型創作,以流光樹為主軸,扎根於大地之上,對土地的眷戀讓光之生態生生不息,與空山祭主題大地迴生互相呼應,也是此次虎形山上的最大型創作,夢幻的光之樹林的絢麗看著看著,就像在現實與幻夢間折返徘徊。 我是瑪格,曾擔任精品行銷顧問多年,2008年2月開始寫網誌,長期關注人文藝術、生活美學、美食旅行、繪畫攝影、文字創作等題材,在網路世界發表具個人風格的文章。 曾獲「十大名人部落客」榮譽,2023年出版《阿里山,出杯》台灣咖啡主題書。 2023龍崎光節-空山祭《隨風去留》以同名動畫為核心,延伸出15件展品,其中3件融合了舞台裝置藝術,量體較往年更大,因此展區也首次擴大規模,並規劃新路線,讓民眾得挖掘虎形山公園的另一種面貌。

藝術家們用全新打造的光影創作點亮山頭,以「隨風去留」為故事主軸,探討人與土地間無形的聯繫,說著龍崎子弟雖需離鄉求學、打拼,但在外時仍思念著家鄉,那些「離不開」的牽絆總在心頭上。 早前龍崎做垃圾掩埋場環評的時候,說龍崎並沒有其他野生動物,只有老鼠、松鼠、飛鼠,因此空山祭以「三鼠」打造寓⾔故事,推出13組藝術作品,分為三個區域「裂地」、「伏流」、「復甦」。 為提升觀展品質,讓活動永續發展,本次活動延續往年採售票方式,憑票可免費搭乘活動接駁車往返會場及文衡殿。 票種分為「平日票」、「假日票」、「暢遊票-無限炫風卡」三類:其中「平日票」50元,「假日票」100元,假日門票每日限額3000張發售;暢遊票種「無限炫風卡」則限量150張、每張300元。

台南龍崎光節: 「台南龍崎空山祭」最美山中燈會回來了!14件大型光景藝術打造夢幻夜光森林,活動、交通資訊總整理

有別其他燈節活動,民眾可於入場前領取竹編光蟲小提燈,與小光蟲共同體驗這趟傳說旅程;展場內有藝術家精心設計的獨特印章,完成集章後即可兌換活動限定夜光貼紙。 文化局指出,台南雙燈節除了持續提升展演內容外,也致力於帶動地方發展、引進商機,擴大活動效益。 本屆延續展覽獨樹一格的寓言式策展,以靈魂之作-寓言動畫《惡地伏流》作為策展核心,14件作品環環相扣,共同演繹詮釋主題故事;經由藝術家的巧思創意與龍崎山城生態交融,帶給大家一個前所未有的心靈與視覺體驗,沿著今年全新展覽動線逛完一圈,就像與故事主角共同經歷一場冒險。 很多時候,這場生命的大冒險,會是一條 #漫漫長路,中間有喜有悲,有驚險刺激、也有歲月靜好。

台南龍崎光節: 台南熱門美食優惠票券

以上空山祭共13組大型藝術裝置,非常魔幻又帶有異世界色彩,是全台最空靈的燈會了,也是元宵前非常受歡迎的台南期間限定景點,線上購票只要$50就可在夜間走入山中,一起揭開龍崎山秘境的面紗。 2020龍崎光節 空山祭 由艸非火工作室帶領,將藝術家的創作與大地結合,用前衛大膽的作風,帶領觀眾進入華麗的奇幻世界。 來到路途的中段,將會看見法國藝術家Joan Pomer創作的《Trouble Waters》,其以公園中的吊橋隱喻無法逃脫的關鍵路口,透過水霧塑造模糊、矛盾與未知的氛圍,使觀者得以親身體驗故事中「離開與離不開」的複雜情緒。 本屆策展主題《隨風去留》正訴說著如此「離開/離不開」微妙情感,於主視覺設計,團隊融合虎形山大冠鷲、阿勃勒兩種圖形意象,以風為穿引,連結起所有離開與離不開的羈絆,展中的藝術裝置也依循這一精神,將在地議題與情感寄託於創作中,落腳於這片山林中,探討人、故鄉以及成長的關聯。

台南龍崎光節: 台南|龍崎光節-空山祭《惡地伏流》:絕美靜謐的山林燈節,聖誕夢幻登場,前兩日免費!

具魔幻異世界色彩的空山祭,與日式和服相當契合,喜歡拍照的朋友不妨租一套衣服來虎形山公園走走拍拍,感覺挺不錯的。 「爭奇鬥艷」用來形容這一列作品應該很恰當,這裡有孩子們各式各樣的鳥類彩繪,孩子們用色大膽不受拘束,所以才能呈現這麼多元與多色彩的作品來,不論從哪一個角度拍都好好看。 相信大家都玩過大風吹的遊戲,沒錯,這組作品會隨風而擺盪,當然這也是一組互動作品,不論大人或孩子都可以輕輕的轉動桿子,讓這一系列作品都可以「搖曳生姿」。 在虎形山公園步道上漫步,入秋後吹著的涼風,讓整趟小旅行更添加了一絲愜意,走著走著就這樣過了整個下午,也期待著空山祭開展後的模樣。 地空膠囊的位置比較特殊,位於前往虎形山的路途中,將車輛停好後沿著路往回走,就可以看到路邊的亮點地空膠囊,由崑山科大和龍崎永續發展協會共同創作。 台南龍崎光節 怹(ㄊㄢ)食蛇是龍崎光節山祭的一大亮點,長達兩百公尺的攏長身軀隧道,順著山路下坡一路延伸,穿越長長的蛇身體才能看到最後的結晶,非常精彩。

台南龍崎光節: 龍崎空山祭:交通方式

不少龍崎人於國中後都要離鄉背井求學與求職,即便離開了,還是有相當多人會關注故鄉的一切,畢竟這裡是其土生土長的地方,家鄉永遠是最佳的避風港,所以這次策展團隊在設計上融合了當地著名的大冠鷲與阿勃勒二個形象為概念,並以風當作媒介,連結了所有離開與離不開間的羈絆。 入場時,參觀者可從入口處借用以回收鋁罐再製的小燈籠,以其溫暖的燈光照亮前方,踏向幽暗、帶有神秘色彩的故事之路。 進場後所見的第一項作品,為藝術家梁賴昌打造的《待我回來一下下》,以情節中小鷹來到象徵都會的奇光樹林為基底,暗示即將離家探索外界的旅途開端。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