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上班6大分析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ohn on September 28, 2021

除夕上班

六、人事總處應於每年六月三十日前,公告次年之政府機關辦公日曆表。 依照《勞動基準法》規定,凡是內政部所定應放假之紀念日、節日、勞動節及其他中央主管機關指定應放假日,均應休假,雇主並應照給工資。 除夕上班2023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專門委員王金蓉表示,農曆除夕到初三為內政部指定的國定假日,勞工可以選擇不出勤,薪資必須照給,但若徵得勞工同意後出勤,工資應依法加倍發給。 農曆春節是我國傳統且重要的節日,具感恩及全家團圓的重要意義,大部分的民眾多利用此假期返鄉與家人、朋友團聚及聯繫感情。 惟近年來,產業結構變遷,部分事業單位或因行業特性,需員工於休假日出勤,如勞工同意配合於農曆除夕至大年初三這幾個國定假日出勤,經勞資雙方協商合意後不無不可,惟在薪資計算時應特別留意。 名義上,香港每年有17天公眾假期(俗稱「銀行假期」、「寫字樓假期」、「紅字」、「紅日」等,香港版本的日/月/年曆上,該17日通常以紅色標示),但根據 香港法例第149章《公眾假期條例》第2條《釋義》,該17天是銀行、教育機構、公共機構辦事處和政府部門遵守為假期的日子。

Amanda 準備在 2023 年的 7 月 17 日登記結婚,法律保障他可在 7/7(登記前 10 日)到 10/7 這段期間請 8 天的婚假,但在徵得老闆的同意下,Amanda 可自由選擇在 2023 年的 7/7 到 2024 年的 7/7 一年間視個人需求請完這 8 天的假。 Kate 是就讀傳播學院的大四學生,他每週一到五的早上都會花 4 個小時到公關公司擔任媒體監測的工讀生,時薪為 176 元。 而 Eric 的時薪就是 38,000 ÷ 每月 30 日 ÷ 每日工作時數上限 8 小時=38,000 ÷ 240=158.33 元/時。 舉例來說,Eric 是一名業務,他的底薪是 33,000 元,每個月有交通補助 3,000 元、全勤獎金 2,000 元,在勞基法中討論到工資時,他的月薪應為 38,000 元。 常言道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一起來檢查勞工還有哪些權益可以爭取。 如果想知道 2023 又哪些值得令人期待的連假以及相應的補班措施,也可以 點這裡 立即查看。

除夕上班: 香港假期的種類

大賣場員工忙著搬貨,儘管是排班族,只要國定假日上班,月薪三萬六來看,就得多給一日薪資1200元。 先说不近人情的,单位安排您除夕上班,可以不给您加班工资,因为1月31日除夕是星期一,正常工作日,安排您在除夕工作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国务院的放假通知对企业来说,只是一个倡导性的文件,而不是强制性的规定,您告状也没用,得不到支持。 因為先前 Ben 已經和老闆約定好這四天要上班,是所謂的「工作日」,若他不能出勤,應該按照正常的請假程序辦理,老闆也可依照 勞基法第 43 條 以及勞工請假規則相關規定,減發 Ben 未出勤的工資。 一、2月10日(星期三)及2月13日(星期六):性質為休息日,依《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2項有關休息日出勤加給之規定計算。

即使泛復活節公眾假期縮短,學校亦只須將其它假期調動,並保證上課日不少於190天便可。 但有從事市場銷售的市民,認為刪去其中1天泛復活節公眾假期可能會影響生意。 另有從事建築材料的市民感到安排不妥,認為復活節有長假期會較好[83]。 而康泰旅行社副總經理陳健鵬則認為,復活節縮短1天並不一定是壞事,因以後每逢公曆9月或10月,便有較多機會出現接連星期六至星期日的3天連假,旅行社將安排不同路線的3天團方便市民外遊,市民亦可安排在非旺季才出發。

除夕上班: 勞基法規定/除夕到初三 上班工資加倍

至於時薪工作者,由於當初計算基本工資時,並未計入一年十九天的國定假日薪資,也因此,如果部分工時工作者在國定假日上班時,雇主時薪也必須加倍發給。 除《公眾假期條例》所列假期之外,在1941年前香港政府不時頒佈額外假期,製造長假。 聖誕前夕、12月27日、公曆除夕、1月2日,甚至1月2-3日都曾額外定為假期;與英皇壽辰、10月10日、11月11日和平紀念日相連的星期六或星期一,亦曾定為假期,但這些安排並非必然。 除夕上班2023 最後,今年的春節連假若適逢部分事業單位的發薪日(例如:2月5日,星期六,年初五),希望雇主在可能的範圍內,儘量在假期前提前發放薪資,讓勞工可以歡喜過年;至少,也要按照原定的日期,準時轉帳入戶,才符合法令規定以免受罰。 至於外界對此議題的意見,各方均有不同的看法,有教育界人士認為香港是一個包含多元文化的城市,而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將孔誕列作公眾假期能表達尊敬之意。

除夕上班

文章曝光後,網友一面倒不認同人夫的看法,還認為讓妻子獨自面對婆家,真的太過分。 1999年,由於電腦千年蟲問題,政府應香港銀行公會的要求[69],特別把1999年12月31日列為額外公眾假期,相關動議在7月8日獲立法會通過[70],全年共18天公眾假期。 2013年農曆年初一(2月10日),為該修訂生效後,首次農曆年初一與星期日重疊,故以農曆年初四(2月13日)星期三補假,也為該修訂生效後首次實行。 2022年起,每兩年遞增1天,依次為佛誕(2022年)、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2024年)、復活節星期一(2026年)、耶穌受難節(2028年)、耶穌受難節翌日(2030年)。

除夕上班: 除夕-初三排班應領雙倍薪 雇主違規恐遭罰百萬

勞動部表示,2月4日(除夕)至2月7日(大年初三)共4天屬於國定假日,若勞工出勤,雇主必須依法加倍給薪資;不過這段期間恰逢勞工休息日,則可以另外擇天補休。 黃維琛指出,農曆除夕、春節(農曆初一至初三)這4天為國定假日,雇主應依勞動基準法規定給假並給薪,如果剛好遇到勞工休息日及例假者,則應由勞雇雙方協商擇日補假,雇主如果徵得勞工在國定假日(補假日)或休息日出勤工作者,應依勞動基準法規定給付出勤工資。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6日電)農曆春節腳步近,勞動部今天說,除夕至初三是國定假日,雇主應給假給薪,若遇到勞工休息日或例假日必須擇日補假,雇主若徵得勞工出勤,根據當日特性,薪資計算方式也不同。 民間企業如果是以週一至週五為工作日、週六為休息日、週日為例假的出勤模式,可能希望能調整為9天春節連假,可依照「8週彈性工時」規定,在完備「有工會者,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程序後,將22日的休息日與2月4日的工作日調整互換。

除夕上班

1947年1月10日,香港政府修訂《公眾假期條例》,新制訂的假期有在1946年已成為假期的8月30日香港重光紀念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台,1950年香港政府宣告該年起,以10月第二個星期一取代10月10日為公眾假期[28](1955年的10月第二個星期一是10月10日,政府索性該年起將假期改為10月第三個星期一[29])。 這些公眾假期主要是政府、銀行業以及與銀行業關係較密切的行業(如貿易公司)所採納。 1999年起,新增勞動節及佛誕為公眾假期,同時取消10月2日的國慶日翌日及8月中旬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公眾假期(除非10月1日與星期日及/或中秋節翌日重疊,則會於10月2日以國慶日翌日名義補假),以保持公眾假期每年17天。

除夕上班: 公眾假期與法定假日差別

(一)開國紀念日連假為110年12月31日(星期五)至1月2日(星期日):開國紀念日(1月1日)適逢星期六,於110年12月31日(星期五)補假。 除夕與清、盂、九三節也是中華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慶,家家祭祖。 除夕上班2023 2023 年中秋節為 9/29(五),與 9/30(六)、10/1(日)合併連休 3 天。 2023 年 51 勞動節為 5/1(一),適用勞基法之勞工享放假 1 除夕上班2023 天,與 4/29(六)、4/30(日)合併連休 3 天。 1 月 7 日是補小年夜 1 月 20 日星期五原上班天的彈性放假,最初訂於 1 月 14 日補班,後因逢 112 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而提前進行。 看看历次国务院发布、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你就不再迷糊了。

  • 崴爺就分享,自己人生中好幾次薪水翻倍,或是事業的境界的增長,全部都是靠職場人脈而來。
  • 文章一出引起不少人討論,很多人同樣疑惑表示,記憶中都是過年放到初五才上班,「正疑惑這個,出社會好幾年了,一直覺得放到初五是正常」、「我出社會快20年,過年明明都是除夕放到初五吧」、「以前明明放到是初五吧,記憶錯亂嗎」。
  • 1977年,新增元旦、農曆年初三、重陽節、1天浮動假期(由僱主選擇何時發放,下同),即增至每年10天。
  • 以香港現行的公眾假期安排而言,與星期六重疊的公眾假期,每年最多可達5天,最少也有1天,因耶穌受難節翌日鐵定於星期六,以2011年至2046年這36年計算,共有100天,平均每年為2.78天。
  • 再者,由於農曆春節前,上班族需於1月22日星期六事先補班一天,並和2月4日進行調移,才能達成過年放9天連假的權益。

除夕,又稱大年夜、年夜、年三十、過年前夕、大晦日,指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上[1]。 傳統上漢字文化圈以農曆作為曆法,由於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閩東語:三十暝晡、闽南语:三十暝),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而十二月小月時为廿九日,閩南人稱過年暗、二九暝(閩南語)。 國民政府曾於1929年(民國十八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一度廢除農曆和禁过農曆年,強逼民眾把過年的習俗改為於公曆新年進行,官方也就把除夕改為公曆12月31日,但民間並未嚴格遵從。 1934年,國民政府停止強制廢除華夏曆,要求“對於舊曆年關,除公務機關,民間習俗不宜過於干涉”。

除夕上班: 月薪制勞工 — 例假日加班費計算方式(非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

但基督教媒體《時代論壇》於兩天後則引述基督教協進會指,六大宗教在座談會上並未有正式討論及通過將「孔誕」列作公眾假期之事[79]。 然而,所有公眾假期(包括農曆年初一、二、三和中秋節翌日)與星期六重疊均無補假的問題,至今仍未有改善。 除夕上班2023 當公眾假期與星期六重疊,即使實行五天工作,亦不設任何補假。

(二)農曆除夕及春節連假為1月29日(星期六)至2月6日(星期日):農曆初三(2月3日)為星期四,2月4日(星期五)調整放假,並於1月22日(星期六)補行上班。 春節連續假期上班,短期計時人員或工讀生的薪水、加班費該如何計算? 人事總處強調,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僅適用於政府行政機關公務人員,至於公營事業機構人員的放假,原則上比照辦理;軍人的放假,則屬國防部主管權責,應依該部規定辦理。

除夕上班: 上班

尤其在職涯中,選擇具有遠見、多元佈局的公司,也能為自己的專業能力加分。 錠嵂保經不只將公司版圖限縮於保險業務,更跨足健康養護領域,讓員工有機會與營養師學習健康飲食知識,也提供網路直播技巧的培訓,讓職涯不只是職涯,更是自我學習與成長,並成為客戶、朋友與家人的人生全方位的私人顧問,達成幸福事業的更高使命。 除夕上班2023 因此,與其擔心眼前的各種憂慮,不如先從了解自己是誰開始,釐清自己與工作間的關係,並且在嘗試中慢慢摸出職涯之路,並且從中找到發揮才能並回饋社會的方式,薪水的成長與成就感自然會相伴而來。 美國市調公司蓋洛普(Gallup)曾調查全球150國的管理者、白領、藍領階級以及自僱者,想要了解工作與幸福感的關係。

正月初一、初二、初三(2月1-3号)才是名正言顺的法定节假日。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再次修订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第(二)项修改为: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除夕已是法定节假日。 隨著農曆春節即將到來,2019年勞保紓困貸款今(4)日開放申請,勞動部將從勞保基金中撥出200億元,只要符合申請的人即可享有低利率貸款,每人最高可貸10萬元,即日起至1月18日截止,年利率1.39%,預估可提供20萬名勞工申請,這也是2003年來第16次開辦該項貸款。 勞動部今(10)日公布2018年第四季「加班輪班間隔及例假線上備查系統」登錄備查統計,登錄放寬每月加班時數的企業家共有265家、17萬3125人受影響,另外鬆綁七休一及輪班間隔例外等也呈現下滑走勢。 有人則認為可能是陰謀論,猜想是哪個政黨刻意砍假,硬要勞工出來拚經濟,「勞工假太多了,幫你砍一天不用謝了」、「幾年前統一放假也不用補假啊」、「初四可能是蔣中正時代砍的」、「那是統一調假的錯覺吧」。 如果是你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希望能擁有美好幸福的職涯與人生,可以將根據上述三個原則作為找工作的參考,並且一定要記得,你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揮霍,可以嘗試,不要當一個眼高手低的人,應該積極的去探索各種可能性,在做中學,勇敢去累積自己的能力、人脈與視野。

除夕上班: 過年出勤薪水如何計算?2022春節薪資算法一次看懂

依據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告「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紀念日及節日如元旦、228、國慶雙十、除夕、農曆春節、民族掃墓(清明掃墓)、端午節、中秋節、原住民族歲時祭儀,當年若逢週六日,例假日在星期六則在前一個上班日補假,在星期日則於下一個上班日補假,但除夕及春節逢例假日,一律在次一個上班日補假。 今年農曆初三為星期四(2 月 3 日),因此星期五的初四(2 月 4 日)調整放假,並將 2 月 4 日的工作日與 1 月 22 日休息日的工作日互換。 調整過後讓今年的農曆春節有長達 9 天的連假;而 2 除夕上班 月 4 日已成為休息日,雇主若要求勞工出勤,應給付休息日加班費。 查閱《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其中第4條規定「國定假日除『春節放假3日』外,其餘均放假1日」,也就是說除夕原本就放一天之外,一直以來春節都是放假3天(初一至初三),至於初四、初五都是利用「擇日補班或補假」來彈性調整假期。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