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電動汽車2023介紹!內含鴻海電動汽車絕密資料

Posted by John on May 28, 2021

鴻海電動汽車

過去幾十年來,台灣消失在全球汽車整車組裝產業的版圖,隨著電動車與自駕車兩大趨勢到來,業界形容,電動車就是裝了四個輪子的iPhone,自駕車就是會移動的雲端伺服器,這讓台灣擁有的半導體與ICT組裝兩大優勢被凸顯,也開啟台灣電子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不過有趣的是,鴻海和電動巴士買主三地集團都是民間企業,但為何交貨選擇辦在高雄市政府,甚至包含高雄市長陳其邁在內的市府高層、議員都出席致意? 光是台灣本地的市場,每年就有如此多的需求,這也讓今年二月才剛通過交通部「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資格審查的華德動能、成運汽車,格外受到市場關注。 去年 10 月 18 日在鴻海科技日亮相的鴻海電動休旅 Model C,將在今年的鴻海科技日開放預購,在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更回應「預購價低於 100 萬元」,讓許多車迷相當期待。 另外,群創早已打入通用汽車供應鏈,提供車載顯示器等解決方案,若鴻海集團此次順利取得通用汽車電動車大單,很快就可以上手。 經濟日報為台灣財經新聞媒體的領導品牌,1967年4月20日,隸屬聯合報系,也是國內發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提供工商業界新聞、展覽、論壇、刊物、講座、網路等多元服務,經濟日報財經媒體集團擔負聯合報系財經數位平台的旗艦角色。

輝達、超微正積極衝刺開發次世代AI晶片,輝達日前已發表全新GH200 Grace Hopper平台,該平台由72核Grace處理器和H100 80GB HBM3E GPU組成,運算能力比既有的H100系列更加強悍,預計今年底推出,該平台的散熱挑戰也比H100更艱鉅。 新纖強調,目前瓶用聚酯粒(寶特瓶)已成為民生必需品,淡旺季分別已不明顯,預估今年產能可望維持滿載,後續將持續往回收級聚酯粒發展,可望成為未來成長主力之一。 美國總統拜登推出高達420億美元的寬頻基礎建設計畫,分析師認為,龐大商機應為電信設備商、開放網路架構聯盟掌握,這些廠商的...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之前指出,2023年上半年鴻海集團在伺服器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1個百分點,代表儘管一般伺服器表現疲弱,但高階伺服器產品有斬獲。 Ceer執行長James DeLuca指出,KAEC擁有物流的優勢地理位置,也是一個具備未來勞動力的理想地點,KAEC將成為Ceer的製造中心,並透過知識轉移和在地製造,為沙國2030年願景計畫做出貢獻。 外媒先前報導,福斯汽車旗下次品牌Scout Motors正準備電動休旅車(SUV)以及電動皮卡車(pickup)計畫,預計將於2026年推出。

鴻海電動汽車: 車廠下單急如令! 元山為何看好2024年車用業績打敗大盤?

多年的服務經驗也讓伊甸深刻理解,唯有以「家」為核心去了解、去協助,才能提供照顧者與身心障礙朋友適切的服務。 已經推動多年的《身心障礙者服務計畫》核心服務包括個案管理、雙老家庭支持、支持性就業、日間作業設施、日間照顧服務,社區居住服務,以及居家修繕、交通接送、輔具服務等協助。 希望透過訓練生活自理、教導一技之長等方式,幫助身障者重拾生活與選擇的能力,也提供照顧者支持性服務創造喘息空間、減緩長期照顧壓力。 鴻海電動汽車 藉此強化家庭互助能力,使身障者和照顧者擁有良好生活品質,一起「安心變老」。

此外,在座椅人體工學、振動與噪音、行車安全輔助等功能上也有所著墨,甚至因為車上有搭載許多攝影機與雷達,預計未來將有機會能提供自駕服務,只不過目前國內法規尚未開放自駕巴士行駛於一般路面。 「今年(2022)預計交貨30台,金額不是那麼大,但意義非常重大,我們要在高雄落地、打造電動巴士生態系,」劉揚偉如此看重這筆「小生意」,就是因為鴻海要靠電動巴士撐起新事業布局。 早在二○○六年,台灣就浮現發展智慧電動巴士的聲浪,無奈IT(資通訊)技術、供應鏈都不成熟,台灣電動巴士產業發展有如跳曼波,一下前進、一下後退。 而從影片上可以看到MODEL V藍色亮眼的外觀,加上特殊造型的車燈,具有未來電動車高科技之感,傳統的排檔桿也打造成隱藏旋鈕式排檔,車頭則有菱形花紋設計,顏值超高,屆時正式亮相,想必會吸引眾人目光,勢必引起不少關注與討論。

鴻海電動汽車: 鴻海裕隆電動車 Model C 正式定名 LUXGEN n⁷,預購再拿專屬 NFT

或許,只要有更多像伊甸這樣的支持力量介入,改善任何一個照顧環節,小君和媽媽還有第三種、第四種選擇,以希望帶來光亮,終結無解的照顧輪迴。 王理巍對此解釋,本次鴻海公布的是3台「原型車」,是提供給品牌客戶,規劃自身電動車的參考版本,後續尚依照客戶需求而改變,才能上市販售。 鴻海Model C電動車研發人員王理巍強調,過去傳統汽車產業面臨,費用太高、開發期長以及資源不足的狀況,若要新能源產業進軍汽車業,也必須克服以上挑戰。 日前宣布的美國俄亥俄州電動皮卡製造商Lordstown投資案,預計4月由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審查。

  • 鴻騰表示,海外擴張主要優先考慮核心客戶的需求,以及發展3+3策略「電動車、聲學以及5G AIoT」,其中1.5億美元用於印度子公司,5,000萬美元用於越南子公司,另有2億美元為了年初宣布的德國車用線束廠併購案做準備,鴻騰多元化全球布局決心相當明確。
  • 劉揚偉點出,跨入電動車產業有兩個路徑,其一是傳統產業著手,但要解決半導體電池問題;二來是則是由ICT(資通訊)產業進攻,但是要從頭學習造車技術。
  • 2010年,富士康開始為特斯拉生產中控觸螢幕面板等零件;2013年,富士康接下奔賓士、BMW等品牌供應包括車載娛樂設備、汽車電動機械在內的汽車電子設備生產訂單。
  • 另外,群創早已打入通用汽車供應鏈,提供車載顯示器等解決方案,若鴻海集團此次順利取得通用汽車電動車大單,很快就可以上手。
  • 目前整個集團已有數千名員工投入汽車相關產業,預估未來在 EV、軟體、半導體事業還會有千人以上的人力需求。
  • 而劉揚偉在科技日也證實,合作車廠Fisker並未採用鴻華(MIH架構)的底盤系統,但表示已有一些電動車客戶「在確認中」。

日前,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上電視受訪時,直指B2B(企業對企業)的市場是台灣電動車產業的絕佳良機。 通用汽車在全球生產銷售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GMC、五菱、寶駿、霍頓等一系列品牌車型並提供服務,並正加快衝刺相關事業,趕工生產純電悍馬車,同時發表Chevrolet Silverado電動皮卡車、Chevy Equinox純電休旅車等新產品,與特斯拉、福特等同業搶市。 由於車用晶片荒仍未完全舒緩,恐成為通用汽車衝刺新能源車的絆腳石,業界傳出,通用汽車找上鴻海,希望透過「以晶片換代工」的模式進行合作,即藉由鴻海電子代工一哥握有的晶片龐大資源,協助提供通用汽車充裕的車用晶片,通用汽車則將其電動車交由鴻海代工。 早在2021年2月就與美國電動車新創Fisker宣佈合作,計畫推出3萬美元以下的平價產品,然而這起合作至今仍懸而未決,雙方仍舊生產成本談判當中,不過鴻海3月初透露,為Fisker設立的生產線正在進行改造作業,預計第一季內就會完成。 而已經與鴻海簽署初步協議的加州新創IndiEV,手邊卻僅剩下22萬美元資金,一旦沒辦法在今年7月完成SPAC上市,恐怕就會面臨破產危機。 此外,經濟部推動:補助在地生產、開發關鍵零組件及帶動內需市場等3大策略,助攻台灣電車產業,並估計最快2025年電車產值達新台幣(下同)6000億元,加上其餘汽車整車、零件產值,可望成為新興兆元產業。

鴻海電動汽車: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出席B20 成台灣企業家應邀演講第一人

台灣雖然有相對完整的汽車代工產業鏈,但在台灣國產車的品牌化上一直不順利。 2008年,裕隆汽車曾推出納智捷汽車,試圖為國產車品牌開拓新局,但終究不堪嚴重虧損,於2020年11月宣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回歸多品牌代工模式[3]。 MIH電動車開放平台(Mobility In Harmony Open EV Platform)是台灣鴻海科技集團於2020年10月中旬所創立的電動汽車開放平台,鴻海科技集團為其創始會員[1]。 截至2022年3月底,參與MIH平台聯盟的廠商已超過2300間[2]。

鴻海電動汽車

AI伺服器在公司總收入中占比20-30%,上半年增長超過200%,預計下半年增速將高於市場平均。 鴻海(2317)是一家在AI伺服器、電動汽車和太空業務等多個領域擁有市場份額和持續增長的跨國公司。 在AI伺服器領域上游市場份額高達70%,與微軟合作進軍低軌衛星領域,展現業務多元化布局。 鴻騰表示,海外擴張主要優先考慮核心客戶的需求,以及發展3+3策略「電動車、聲學以及5G AIoT」,其中1.5億美元用於印度子公司,5,000萬美元用於越南子公司,另有2億美元為了年初宣布的德國車用線束廠併購案做準備,鴻騰多元化全球布局決心相當明確。 新纖(1409)(1409)近年持續搶進電動車市場,不僅陸續打進特斯拉、鴻海MIH供應鏈,去年斥資億元、打造UL認證的尖端材料實驗室落成啟用,更可大幅縮減認證時間。 新纖總經理歐金達更是看好大陸新EV汽車下鄉政策所帶來的效益,評估在第3季推出後,第4季起可望陸續看到政策發酵後所帶來的效益。

鴻海電動汽車: 鴻海1年前的承諾,實現了嗎?

他強調,AI伺服器獲利優於一般伺服器,加上鴻海在上游獲利較佳的GPU模組和GPU基板市占率高,有助提升鴻海的整體獲利。 儘管售價未公開,但納智捷官網已打出斗大的「百萬內純電休旅」字樣,顯然要力拚百萬元內級距,可惜的是官方並未透露詳細規格數據,只能用之前鴻海 MIH 平台規格猜測。 除了多項預購禮遇,預購車主將在 10 月 20 日後獲得專屬 NFT,領車後這顆 NFT 就會成為車籍身分憑證,原廠檢修履歷、零配件更換和事故出險等資訊,都能記錄在 NFT。 N⁷ 代表次世代,同時也代表七人座空間,即日起至 10 月 15 日,預繳 1,000 鴻海電動汽車2023 元就能獲得 n⁷ 純電代言人資格,享有首批交車及優先選配資格。

預計最早量產的「E BUS」作為 MIH 的首款電動巴士,以鴻海科技集團旗下鴻華先進科技自主研發技術為核心,搭配簡約風尚的造型外觀、舒適人因的內裝,導入智能配備,為鴻華先進首款自產電動巴士。 劉揚偉也公布 2021 年「鴻海科技日」將於 10 月 18 日舉行,今年將延續 HHTD 系列活動主軸「3+3=∞」的算式設計。 而預計展出的 3 款主力電動車中,率先登場的是 C 級距以及 E 級距車款,「C 級距車款」為鴻華先進科技自主研發,以 MIH 電動車開放平臺為基礎的首款電動乘用車。 「E 級距車款」以 MIH 電動車開放平臺為基礎,所延伸出的高端車款,以高端商務、迎賓及智能駕駛體驗為主要訴求,為 MIH 電動車開放平臺首款旗艦車型。 電動車製造部分,美國與泰國的工廠預計在 2023 年開始量產,為客戶打造創新電動車。

鴻海電動汽車: 台灣電動車里程碑:裕隆鴻海合資打造LUXGEN純電休旅車n⁷, 預購10分鐘逾5000人搶訂塞爆官網

鴻海表示,這3款車型能夠短短1年時間快速登台亮相的關鍵,得益於鴻海的MIH開放平台,藉此標準化、模組化、彈性化造車平台,全球合作夥伴的技術與資源得以聚集。 鴻海認為,由於共同開發,公攤開發費用,MIH的品牌客戶能夠以較低的費用門檻,迅速擁有自身品牌的電動車。 鴻海(2317)(2317)集團衝刺電動車業務,外媒報導,福斯汽車正與鴻海洽商,雙方有意在美國市場重新打造Scout次品牌。 此外,與鴻海攜手的沙烏地阿拉伯Public Investment Fund(PIF)合資企業Ceer昨(29)日宣布,斥資3.59億沙烏地里亞爾(約新台幣25.6億元)購地興建電動車製造工廠,預計明年初動土。 另一方面,電動車龍頭Tesla創辦人馬斯克在年初就表明,為加強產能與提升半自動駕駛技術,不會在今年推出任何新車,意謂著特斯拉的電動皮卡Cybertruck至少得等到二○二三年才會開始量產,而這中間的空窗期,無疑是給了Lordstown彎道超車的機會,可望提前特斯拉一步量產電動皮卡,處於領先地位。 部分投資人原本擔心Lordstown的交車延後會讓公司陷入更深的資金短缺危機,不過在公司宣布完成了出售工廠給鴻海富士康的協議,獲得二.

遠傳總經理井琪補充說明,鴻海除電動車,也重視智慧城市發展,鴻海與遠傳在高雄智慧城市已建立很好夥伴關係,鴻海擁有硬體優勢,遠傳則在「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軟體布局已久,未來雙方不僅是親家,還有更多合作機會。 美系外資法人8月10日報告評估,Model C量產版預計第4季開始投產,初期年出貨量規劃2萬輛至3萬輛;MIH聯盟所開發的Project X 3人座小型電動原型車,預計10月亮相。 外媒先前報導,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規劃2025年上半年在鴻海美國俄亥俄州廠區開始量產PEAR電動車。 同時 Model V 具有 80 公分涉水高度,最大續航里程也達到 420 公里,並能在 30 分鐘將電量從 20% 充至 80%。 原廠指出,Model V 可繳出最大載重 1 噸、最大拖曳力 3 噸的表現,提供多元場景、裝載便利的多功能需求。 身為鴻海打造的第二款電動休旅,Model B 量產版本預料將朝精緻時尚的小跑旅定位,因主要針對不同的使用族群訴求,售價或與 Model C 入門版本相當,也就是有望落在百萬內,比起目前國內最便宜的電動休旅 Toyota bZ4X 開出 167 萬元價格,Model B 明顯更親民。

鴻海電動汽車: 鴻海(2317)獲利增157%!網仍看衰酸「真死魚」:1關鍵不會漲

10月18日,與鴻海(富士康母公司)創辦人郭台銘生日同一天,鴻海集團在其科技日活動期間正式發布了C級SUV電動車(Model-C)、豪華商務電動車(Model-E)和電動巴士(Model-T)3款新車。 其中,泰國聚酯新廠7月已正式上線,已達日產能600噸的目標;回收聚酯(R-PET)產線則將於8月底試產,將下來將進行差異化產品測試以及客戶驗證,待認證通過後,將進一步正式生產。 歐金達表示,新纖的產品,不光是工程塑膠可應用在充電樁上,還包括車燈、內裝、輪胎、儀表顯示、液晶螢幕等都可用到尼龍、特化材料等,「公司六大部門中,可以說僅有瓶酯這個部門完全跟車用無關」,隨著電動車市場的擴大,未來成長性相當大。 工業富聯在線上回應投資者提問時表示,該公司將積極擴展高階與下一代AI伺服器,並已為客戶開發並量產輝達的H100及H800等高階AI伺服器,此外,雲端遊戲伺服器也在3月起正式出貨。 鴻海電動汽車2023 此外,鴻海另一家電動車夥伴Fisker,計畫生產的第二款電動車PEAR,也確定將落腳俄亥俄州,預計二○二四量產,年產能至少二五萬輛,更可能成為該車廠的的主力車款。 近期鴻海完成了與美國新創車廠Lordstown Motors(RIDE.US)的代工生產製造協議及合資開發協議簽署,與Lordstown共簽下了三項合約。

鴻海電動汽車

寧德時代主力生產磷酸鋰鐵組合的電池,優點是價格便宜、安全性高,因此獲得特斯拉等車廠大量採用,寧德時代才得以稱王。 大家好,我是任職於Kia北投展示服務中心 的銷售顧問黃偉峯,雖然進入Kia這個大家庭尚未滿一年,但我將本著對於汽車及服務的高度熱情,提供給每位顧客及車主最專業的新車銷售相關服務。 他分析,受惠手機相機、車用鏡頭、安全監控等趨勢產業需求起飛,同欣電應大有可為,尤其合併勝麗後,可一舉切入車用的LED陶瓷散熱基板,以及從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的Space X低軌衛星計畫中,拿下手持式超音波裝置等產品線,市場看好同欣電去年11月減資後,獲利將更上一層樓。

鴻海電動汽車: 鴻海第一家掛牌電動車子公司 鴻華先進拚下季登創新板

負責鴻海北美電動車業務的鴻海副總暨產品長蕭才祐先前曾預告,美國降低通膨法(IRA)推波助瀾下,鴻海正與美日韓歐等地四大傳統車廠洽談代工合作,預估2023下半年可量產傳統車廠電動車,2024年進入爆發期,市場研判,鴻海正接洽的美系傳統車廠就是通用汽車。 IEA對於加速全球電動車發展的建議包括:1)持續調整電動車推動策略(逐步由直接補貼轉換至車輛效率與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等);2)推動電動重型車(貨車、巴士等)市場;3)促進新興與開發中經濟體的運具電氣化;4)規劃並拓展充電基礎設施與智慧電網的布建;5)確保安全、具韌性且永續的電池與電動車供應鏈。 除了展現進軍美國電動皮卡野心的Lordstown Endurance電動皮卡,鴻華先進聚焦國內主流汽車級距的全新MIH平台電動原型車也將在2022年鴻海科技日中現身。 儘管鴻海與鴻華先進都仍未證實,據了解,鴻華先進將藉由2022鴻海科技日活動展現採用模組化設計,且級距落在國內市場稱為中小型與中型級距的純電房車,作為後續擴大電動車戰略版圖的全新強將。

鴻海電動汽車

至於鴻華的產品線,目前產品開發已趨於完整,包括以家用為主的休旅Model C、都會跨界休旅Model B、豪華旗艦轎車Model E、智能大眾運輸的Model T。 近來積極進攻電動車市場的鴻海,也在2020年10月16日首度舉辦的「鴻海科技日」中宣布,將投入固態電池技術以及「電池快充與低溫優化」、「低鼓脹軟包技術」、「高能量密度電池」、「無貴金屬全新製程」等技術研發,目標在將電池重量減半、體積減少為六分之一,電池循環壽命提高10%以上。 鴻海產品長蕭才祐透露,預計在2024年,鴻海就會推出首款商業化的固態電池。 鴻海以硬體與零組件垂直整合實力享譽市場,日前建立MIH平台也是希望能把過去ICT(資通訊)經驗與模式搬到電動車發展上,劉揚偉甚至強調,汽車零件數量是手機的10、20倍以上,鴻海絕對不可能全部自己做,希望跟零組件廠商充份合作,才能讓平台更具有競爭力。

鴻海電動汽車: 鴻海在手機界呼風喚雨,造車卻踢鐵板?搶5%市場的電動車大夢,還有多遠?

劉揚偉回答法人提問時還提到,商用車(例如電動巴士)及乘用車(轎車、休旅車)都是鴻海進軍電動車的努力方向,其中乘用車的數量較大,而商用車的市場競爭比較少。 以智能運輸作為定位的Model T,具剛性車體防護設計,擁有車體防護,能符合美國聯邦運輸管理局FTA(Federal Transit Administration)法規標準;此外,Model T在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測試期間,已完成20萬公里加速耐久測試和1000小時以上的剛性強度測試。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的資料,蒙大拿州是美國第四大煤炭生產州,擁有全國可開採煤炭儲量的30%。 而另一輛大型房車 Model E,量產時間會是在 2024 年的年初,與 Model C 相隔半年至一年左右。 Model E 有著前 150kW 後 400kW 雙馬達,最大馬力 750 匹,最大扭力 76.5kg-m,2.8 秒可完成零百加速,續航力可達 750 公里。 電能總成中電池芯/模組是關鍵,2021年65%全球電池芯/模組由三大廠商掌握(根據電池裝機GWh),根據日經Nikkei、SNE Research與其他研調機構預估,主要是中國大陸寧德時代(32.6%),韓國LG Chem (20.3%),日本Panasonic(12.2%)所掌握。

同時,Model E還具備750km超長續航力,解決電動車用戶里程焦慮的痛點。 與車長4,640mm、軸距2,860mm,並且定位為5+2座中型休旅的Model C不同,Model B鎖定軸距2.45米至2.6米之間,也就是臺灣市場慣稱為中小型以及中型級距的入門市場,也是目前房車以及跨界休旅的主流市場級距。 法人看好,鴻華先進掛牌後,可望加大鴻海與裕隆在電動車資本市場的能見度,有助拓展兩大集團電動車業務,並盡快達成鴻海訂下2025年拿下全球5%電動車市占率的目標。 目前之所以市面上還看不到固態電池,主要是有許多技術問題待突破,像是固態電解質導電度不如液態電解質等,除了技術不成熟外,製造成本仍高,不利於大規模製造普及。 不過研究機構彭博能源財經(BloombergNEF)預估,固態電池若能大規模的生產,成本將只有鋰電池的40%,有機會成為電動車電池的主流。 鴻海電動汽車2023 這項技術在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上很常見,應用於電動車上卻難度倍增,因為鎳鈷鋁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是主流車用電池「磷酸鐵鋰電池」的好幾倍,需要很高的合成技術才能量產。

鴻海電動汽車: 鴻華電動巴士3月首批交車 今年還會有2款全新電動車

鴻華先進成立兩年左右就邁入資本市場,不僅是鴻海集團第一家掛牌的電動車子公司,也是董事長劉揚偉接任董座之後,推動掛牌的第一家小金雞。 目前燃油車加滿油,續航力約為500公里,為解決里程焦慮,蔚來汽車喊出要研發採用固態電池、續航力達1,000公里的電動車,電池技術若能突破,將成為電動車普及一大推力。 另一台INDI EV則為美國車輛新創,現場展示的原型車為INDI公司在自家車廠打造,正在與MIH探討合作量產的方式,這台車裝載超級電腦,擁有極為強大的運算能力(這年頭連車子都在談運算能力了),內裝設有兩台螢幕,可提供很好的娛樂與運行效能,完成MIH與汽車新創合作的大戰略。 第三台Monarch Tractor農用車款,則有在種植類型深耕的用意。 Lordstown為鴻海入資的美國新創車廠,先後注資約達3.5億美元,擁有約當兩成股份,2022年11月Endurance系列首批出貨500輛,是MIH完成電動車大計劃的第一款車,切入美國獨愛的皮卡車,大有在美國市場實踐量產的意味。

鴻海電動汽車

如此惡性循環,不只讓生活品質降低,甚至感覺前途黯淡,身心壓力與日俱增;另一方面,照顧者很容易下意識地忽略自身的身心健康,最終,只會形成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各方面都缺乏支持的雙輸局面。 2020年,新北市新店區一名70多歲老翁,因長期照顧壓力而親手悶死照顧長達50年的身障女兒,引發社會譁然。 老翁遭判兩年六個月的有期徒刑,法官也在判決書中明確指出,「本案家庭不熟悉政府相關社福措施,政府也『不曾主動給予照顧者支持』,以致壓力不斷累積,釀成悲劇。」這段文字不只道出身心障礙家庭面臨的長照困境,更像一面現實的鏡子,照出每位家庭照顧者心中最辛酸、難解的矛盾。 鴻海電動汽車 而「變老」帶來的挑戰,讓本就弱勢的「身障家庭」變成更加脆弱的「身心障礙雙重老化家庭(雙老家庭)」。 本文將帶你了解雙老家庭中,那些局外人看不見、當事人說不出的艱難處境,然後,和我們一起關懷身障家庭,創造所有人都能夠「安心變老」的社會。 報告中更指出,2030年電動車的平均售價會比燃油車還低,前者售價預計降低到1.6萬歐元(新台幣55.5萬元),後者後駕則上漲至1.9萬歐元(新台67.7萬元)。

鴻海電動汽車: 鴻海投3500萬與6大學培育電芯人才 打造電池國家隊

而目前鴻海雖已與多家EV客戶進行了戰略合作,但若想按計劃至2030年佔有10%市場份額(年出貨量約300萬台),將取決於鴻海能否與部分大型客戶進行合作。 但該業務還處於啟動階段,傳統車企有自己的工廠,部分企業也有自己的電動汽車模塊化開發平台,他們是否會把訂單給到富士康,還較難預測。 2005年,富士康以3.5億人民幣拿下台灣安泰電業100%股權,後者是台灣4大汽車線束廠之一。 從此,富士康正式涉足電瓶線、影音傳輸線束、倒車雷達及智能設備等車用電子用品的製造。

鴻海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藉由入股華創車電,與裕隆集團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以及鴻海集團自己的商用車部門開發電動車技術平台,並且整合所能掌握的技術打造「樣品」電動車,也就是鴻海科技日中看見的Model C、Model E、Model T、Model B與Model V等車款。 客戶在依照自身對於市場的評估,選擇需要的規格或者針對外觀、內裝進行調整,打造屬於客戶品牌的市售車產品。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表示,2022年鴻海科技日將推出兩款新車,如今MODEL V已登場,為鴻海自製的第一款電動皮卡車,詳細的規格將於鴻海科技日出爐。 據了解,與車長4,640mm、軸距2,860mm,並且定位為5+2座中型休旅的Model C不同,Model B鎖定軸距2.45米至2.6米之間,也就是台灣市場慣稱為中小型以及中型級距的入門市場,也是目前房車以及跨界休旅的主流市場級距。 而且,Model B還將採用模組化設計,未來可以順應客戶需要,發展出不同尺寸的房車、掀背車或者跨界休旅車等多元樣貌。

通用汽車集團為美國最大車廠集團,去年在美國銷售227萬輛汽車,年增2.5%,其中,去年第4季銷量成長41.4%,擊敗豐田。 業界人士分析,鴻海集團與通用汽車頗有淵源,先前鴻海承接的美國俄亥俄州廠就是過去通用汽車的燃油車工廠,最顛峰時一年可生產60萬輛汽車,是北美單一車種最大工廠之一。 受惠於碳排放限制、政府獎勵補貼利多政策影響;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22年5月「全球電動車展望報告(Global Electric Vehicle Outlook)」公布2021年全球電動車(簡稱:EV;包括電池動力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倍增至史上最高的660萬輛、於新車滲透率達9%。 2021年已於全球道路上行走的EV約為1,650萬輛,截至2021年底為止EV車款達450款,2022年第1季全球EV銷量年增75%至200萬輛。 原材料和電池零組件價格上漲以及通脹飆升,導致2022年鋰離子電池組價格(調查範圍為轎客車、巴士、商用車用的鋰電池和固定儲能設備)首次出現回升,根據Bloomberg NEF資料,2022年電芯達120美元/KWh、電池組達31美元/KWh,合計151美元/KWh。

鴻海電動汽車: 鴻海已量產H100與H800 提升在 CSP 市占率、實現毛利率增長

動力總成正走向動力總成和熱管理系統,包括驅動系統、電池系統、充電和功率電子及熱管理系統,在某種程度上開始進一步融合發展,進入高整合化階段。 鴻海電動汽車2023 如康普具備三元系鋰電池中「正極材料」,也是台灣最大正極材料上游製造廠,主力產品包括氧化觸媒、動力電池材料及先進材料等,康普2022年第二季電動車用的動力電池營收占比,已由2021年同期的59%,突破到60%,新產能開出後,2023年動力電池營收占比還有機會再向上。 美琪瑪同具備三元系鋰電池中「正極材料」,美琪瑪為台灣少數的鈷系列化工廠,主要產品為鋰電池正極材料原料如硫酸鈷、硫酸鎳等。 目前台灣廠商有投入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離膜及電解液等領域,但因上游材料專利技術與資源需求龐大,因此大多數投入上游材料之台灣廠商,背後多有集團資源支持,也有廠商是透過研究法人機構技轉方式取得技術。

鴻海電動汽車: 鴻海法說…高盛搶先按讚 維持買進評等

以MODEL C平台為基礎,藉由平台尺寸的變化及全新的車身外觀,包括S-DUCT導流設計,流線的車頂造型,加上D柱上的創新氣簾設計,大幅降低空氣擾流,能讓MODEL B的風阻係數達到0.26 的優異數值。 作為個性化的都會車款,MODEL B 具備450km的續航里程,以4,300mm的車長,加上運用2,800mm軸距,創造出小級距大空間的舒適座艙。 劉揚偉說明,鴻海將以多年的供應鏈經驗,協助對方降低零組件成本,並透過MIH平台提供更多零組件,也看好Endurance潛力,希望未來能與目前知名度竄升的同業Revian一較長短。 鴻海指出,Model C車款是以電動車開放平台打造的首款車型,定位上為純電本質最適化休旅車,Model C具備造型、空間、動力、能耗等4大特色;設計上不僅具有極簡時尚外型,還具有電動車「機械空間極小化,乘坐空間極大化」的本質。 前三項,將與順益汽車在內的供應鏈夥伴在橋頭科技園區生產,而儲能系統則落腳高雄和發產業園區。

隨著車款正式亮相,現場貴賓在驚嘆之餘,也對鴻海推動轉型升級,研發能力與速度有目共睹,並給予高度肯定。 歐盟近期發布2035年起禁止銷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車的法律達成協議,旨在加快轉向電動汽車並應對氣候變化。 歐盟一致認為,汽車製造商必須在2035年之前實現100%的碳減排,這將使得在27個國家和地區不可能再銷售新的化石燃料動力汽車。 該協議還包括將2030年銷售的新車碳排放量減少55%(相對於2021年),遠高於目前減少37.5%的目標。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