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博未來15大優勢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Tommy on August 7, 2021

泰博未來

Momo 112年第二季合併營收為262.1億元,年成長4%;主倉與衛星倉總數合計達到55座,較去年同期增加4座。 於是,泰博花了四、五年時間、上百位研發工程師,投入血糖測試儀及血糖測試片的開發;早期以替歐美大廠代工,如今則轉為發展自有品牌,主要銷到北美及歐洲市場,其中北美市場占營收一半。 泰博由陳朝旺與太太吳淑媚一起創辦,兩人都是台大電機所醫工組博士,在東南科技大學及景文科技大學擔任過副教授。

其中,五鼎已掛牌多年,業務以替品牌大廠代工為主,至於泰博與華廣則逐漸從代工轉為布建自己的品牌與通路。 而泰博獲利比華廣要強,已連續六年有獲利,近三年EPS(每股稅後純益)都在七元以上,是國內醫療器材的模範生。 陳朝旺表示,台灣連鎖藥局他也曾經評估,但是單店500萬元估值過高,因此轉往海外市場,從現有的客戶中尋求併購對象。 針對國內通路市場,泰博透過子公司經銷,藥局客戶高達二、三千家,除了自己製造產品,也有委外代工,或是經銷其他品牌產品,未來若能掌握海外藥局通路,可將現有產品帶到海外市場銷售。 遠距醫療部分,陳朝旺表示,該產品線營收貢獻仍低,約 1 億元左右,不過看好疫情後遠距醫療需求大幅成長,尤其美國政府對相關產品都有提高補貼,未來有望呈現爆發性成長,目標營收比重提升至 10%。

泰博未來: 《產業分析》業績失溫 檢測頭殼抱咧燒

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指出,台股本周進入季線爭奪戰,選股仍以回檔短均上彎有撐,或帶量上攻剛突破季線的個股為佳;大盤11日收復萬四關卡及季線,生技股美時、保瑞漲停,都攻占季線之上。 泰博未來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泰博(4736)第3季財報出色,營收、營業利益聯袂刷新記錄,EPS為6.31元,前3季EPS為18.31元,超越去年全年度,多頭對此反應淡定,中場過後,股價漲幅在2.3%左右。 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於2018年創辦星宇航空以來,公司動向一直備受外界矚目。 致力打造「精品航空」形象的星宇,今年5月初因成田機場怪風吹出公關危機,旅客滯留機場鋪睡袋過夜的畫面被痛批是「驚品航空」、「空中監獄」,讓星宇形象受損。

泰博董事長陳朝旺指出,團隊在4月時,就已啟動「唾液快篩」的臨床收案,目前臨床試驗已經完成,且整體精準度很高,跟平時使用的鼻腔快篩相近,不過該產品為鼻腔、唾液兩用型,在制訂價格上,應該會比鼻咽快篩貴一點,請大家見諒。 本土確診人數連日攀升,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前往泰博視察生產情形,陳朝旺提到,目前國內短期需求量大,公司與政府洽談徵用的快篩合約量約 2300 萬劑,初期徵用的量較少,後期數量將逐步增加;泰博 4 月已出貨超過 100 泰博未來2023 萬劑給各地方政府,包括新北、高雄等。 泰博 (4736-TW) 董事長陳朝旺今 (26) 泰博未來 日表示,本月已出貨給政府上百萬劑快篩試劑,為滿足各界訂單需求已經增加產能,預計 7 月開始,日產能可達 150 萬劑、月產能衝至 3000 萬劑。 針對政府專案採購金額,安特羅生技透露,團隊平均每月供應政府徵用50萬劑;價格70-80元/劑,若以一劑為70元計算,預估該專案總金額最少也有3500萬元。

泰博未來: 血糖機小廠冒出頭

對此,國光董事長詹啟賢日前透露,安特羅研發的腸病毒疫苗已送件申請藥證,預計最快可在今年10月左右,取得台灣藥證,不過今年已來不及賣,要等到明年才會開始貢獻營收。 醫材大廠泰博(4736)今(10)日召開法說會,雖然因新冠疫情回穩,快篩檢測試劑市場高峰期已經過,董事長陳朝旺表示,包括遠距醫療、快篩試劑,血糖測試儀,以及多參數檢測儀與連續血糖監測儀 (CGM)等... 陳朝旺表示,今年H2和H1營收差異不大,或者是好一點點,血氧機、額耳溫槍進入穩定期,下半年出貨量預估會比上半年低,但抗原等檢測試劑出貨成長,血糖檢測試劑業績持穩。 回顧疫情第一年,泰博雖既往本業專注於血糖儀與血糖試片製造銷售,但是仍備有耳溫槍、血氧計等不同醫材產品,並在疫情前期透過快速拉升產能,供應國內外防疫需求,帶動第一波業績成長,在額溫槍需求支撐下,泰博2020年交出了EPS 17.08元的亮眼成長。 資本市場每年都有新機會,今年最明顯的商機,來自苦熬多年終於開花結果的生技產業。

此產品在短短一年之內取得歐盟醫療器材CE認證,為土耳其第一線醫護人員築起一道「防疫牆」,也實現數位醫療產業化,更期許未來能與亞洲或臺灣臨床醫學中心合作,以數位醫療為後疫情時代開拓新商機。 工研院擘劃2030的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健康樂活」的應用領域,期以先進醫療照護讓生命更美好。 透過物聯網技術的導入與系統整合,工研院攜手泰博與Arcelik開啟「複合式個人化健康檢測站」的建置合作,希望藉由科技的輔助,在疫情期間以醫療照護新風貌重現,未來將因應國人健康意識提升及超高齡社會來臨,將「複合式個人化健康檢測站」應用於臺灣醫院照護中心、一般大賣場與連鎖藥妝店等,滿足使用者需求。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泰博(4736)成功搶佔新冠疫情商機,額/耳額溫槍上半年出貨暴衝,檢測試劑也拚7月放量,董事長陳朝旺今(27)日表示,這要歸功公司過去在通路、技術的紮根布局,額溫槍第三季價格鬆動,但歐美陸續解封,需求量仍大,又是台灣生產,訂單還是持穩。 而主力血糖產品,也因公司長期佈局遠距照護,相較全球市場下滑,客戶對功能型產品需求增,訂單不降反升。

泰博未來: 寒假機票開搶!台灣到美國上看4萬、飛東京近2萬 價格還在漲

5月宣布新任董事長由原任總經理郭水義擔任後,7月確認由資訊技術分公司總經理林昭陽升任新總經理。 林昭陽2020 年接任數據技術分公司,並於2022年5月將其轉型為資訊技術分公司,完成老資歷的中華電信組織轉型計畫,他熟稔於IDC網路數據、雲端、AI、物聯網、資安等軟體技術,將直接應戰「新兩強」在內容加值服務的積極動作。 ● 中華電信(2412):第二季合併營收為534.6億元,年成長率2%,單季每股盈餘1.28元。 2023年上半年累計營收1077億元,年成長率3.8%,每股盈餘上半年累計達2.52元,創6年新高。 仔細比較,寶齡富錦是與其他企業合作研發;僅有泰博從研發、製造、外銷一條龍。 昨(21)日泰博證實首批「居家快篩試劑」已出貨,不少公家機關和企業大廠紛紛搶著買,連「護國神山」台積電也不例外。

泰博未來

一九九八年創立泰博時,最初以切入電子醫療產品的量測IC為主,許多國內醫療器材廠商的產品如耳溫槍、血壓計等所用的IC,都由泰博設計。 但由於國內市場太小,國際大廠採用的意願也不高,泰博就決定延伸到下游系統產品。 泰博看好市場需求量持續強勁,將擴增產能,目前月產能約 200 萬劑,預計年底將倍增至 500 萬劑,明年第 2 季將可達 1000 萬劑。 泰博向中研院取得的新冠抗原快篩試劑,在國際上的競爭對手為美國藥廠亞培與韓國 SD,兩家公司目前持續擴增產能,總產能約可達 8000 萬劑。

泰博未來: 視陽11月轉上市 營運看旺

泰博表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而推出的抗原快篩試劑,今年出貨量約四、五千萬劑,目前快篩市場高峰期確實已經過,進入市場穩定期,不過日本市場已自9月起陸續出貨,現在日本疫情進入第八波,公司將持續洽談未來快篩需求, 澳洲的上市許可已經快拿到,美國則還在申請中。 此外,精準醫療大廠普生(4117)公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26億元、稅後淨利1,366萬元、每股稅後盈餘(EPS)達0.23元,受惠旗下新冠肺炎檢測產品訂單保持穩健出貨動能,加上旗下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檢測試劑打入全台大樹藥局門市,帶動整體營運繳出歷年同期第三高水準。 至於血糖產品,陳朝旺說,雖然血糖、血壓量測等產品與防疫無關,近期全球全球相關需求有掉一點,大廠業績都下降,不過,泰博的訂單未往下,反而往上成長,主要係已經耕耘遠距醫療十多年的成果顯現。 疫情之下,醫療更需要遠距,公司長期專注在相關的研發,產品功能齊全,包括藍牙、3G、4G等,近期二合一的訂單大幅增加。

泰博未來

泰博自去年起也在德國設立子公司,並在當地斥資200萬歐元購買一棟五層樓廠房,預計今年可建置完成,目的是為泰博歐洲市場衝刺品牌做準備。 以基本面,製藥股在第四季旺季效應加持,預期整體業績可望成長,美時受惠銷美抗血癌藥物出貨優預期,法人看好全年獲利可望挑戰賺進一個資本額;保瑞有併購安成藥效益顯現,智擎一線胰臟癌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可望於第四季解盲,都備受關注。 ↓ Pepper為仿人類設計的服務型機器人,它的身高約121公分、重約29公斤,電池使用時間可達8到12小時,足以應付一般企業營運時間,移動速度可達時速3公里,機器人設計20個活動關節,手掌、手臂、頭部、腰部等都可以作出豐富的肢體動作,說話、唱歌、跳舞都難不倒它。 ↓ Pepper進軍國內除了亞太電信採用外,台新銀行、第一銀行、家樂福及國泰人壽也將導入,利用機器人接待消費者。

泰博未來: 公司資訊

另外,泰博4月合併營收3億3,378.4萬元,年減73.09%;累計今年前四... 當前,任何行業都是一樣,蘋果的 iPhone 可以透過電信業補貼政策賣出,真正蘋果盈利是後續的 iTunes;金融業的信用卡可以免費申請,可以送免費停車、拖吊等服務,但銀行真正瞄準是後續的金融服務。 至於國產快篩價格最終可以降到多低,根據《上報》報導,衛福部採購快篩的最低價格為每劑59元,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備詢時,被問到國產快篩價格是否可能低於這個數字,她表示快篩除了生產還要配送,對廠商來說完全不划算,需更高價格才能符合成本。 根據《中央社》日前報導,衛福部核准的5家快篩專案製造廠商包括泰博、寶齡富錦、台塑生醫、凌越生醫、安特羅,每月最大產能約490萬劑,國軍支援後5月可提升至1280萬劑,設備更新後可再提升至1580萬劑。

  • 據衛福部統計,全台已有五款「新冠肺炎家用快篩產品」通過食藥署核准販售,並於昨(21)日起,於全國各大連鎖藥局、便利商店陸續鋪貨,價格方面PCR核酸快篩約1800元,抗原快篩則是300至500元之間。
  • Pepper去年便先在鴻海投資的亞太電信旗下門市進行小規模展示,今天(7/25)正式由沛博科技引進,在亞太電信門市銷售,鎖定企業B2B市場,採租賃方式,企業可租用Pepper,需綁約24個月,月租費26888元,7月25日起開放企業預購,9月下旬投入企業服務。
  • 當病患坐入「複合式個人化健康檢測站」內,直接面對顯示器屏幕,AI人工智慧驅動的機器視覺將以人臉識別連結醫療資訊系統,引導病患完成醫院註冊和生理數據測量,並運用語音助理詢問病史和症狀,蒐集個人生理數據後,檢查報告將自動建檔,並透過醫療資訊系統發送給醫師。
  • 但現在已有很多企業領導人,包括東洋董事長林榮錦、中天董事長路孔明、懷特董事長李成家等人,不僅主動參與法說會,也懂得走向市場,把公司的價值講出來,這也是投資人願意埋單的重要原因。
  • 若有任何問題詢問及意見建議,請至 企業社會責任(CSR)信箱 填寫您的問題和聯絡資料,本公司將儘快回覆給您。
  • 針對遠距醫療項目,陳朝旺表示,該產品線營收貢獻仍低,今年僅約1億元左右,不過看好疫情後遠距醫療需求大幅成長,尤其美國政府對相關產品都有提高補貼,未來有望呈現爆發性成長,目標營收比重提升至10%。

事實上,泰博在這一波疫情下,除了在快篩試劑已建立第一品牌,也產生邊際效應擴散到其他產品,董事長陳朝旺日前曾表示,過去在台灣血壓計一年銷售約5萬支,今年有機會達7萬支,血糖儀、額耳溫槍的銷售也可望達30-40萬支,成長3-4成。 展望未來,除了快篩檢測試劑未來會持續擴充,如流感等其他產品,陳朝旺說,未來營運兩大主力發展方向是CGM(連續血糖監測)、遠距醫療,自己很看好遠距醫療蓬勃發展,線接端除了公司強項硬體外,軟體的服務部分也在努力學習,未來也不排除透過入股等方式與其他同業合作,加快發展速度。 由於政府標案交貨期為4-7月,一般出貨後還要經過驗收程序,營收認列會有至少1個月時間差,預估8月仍會有一定貢獻,月營收仍有機會靠近10億元,第三季營收將創歷史次高上看25億元。 泰博未來 至於第四季,雖然國內快篩買氣降溫,市場還在調整中,不過,疫情指揮中心近日持續呼籲民眾備好防疫物資,15日表示,本土BA.5疫情最快2周後升溫,嚴峻時單日恐增6萬例確診,呼籲提早準備快篩,國內疫情變化需關注,有機會再次引動快篩需求,成為第四季的動能。

泰博未來: 防疫概念股 Q2業績大考驗

CGM的發展更是重要機會,現在全球主要業者包括Doxcom、亞培、美敦力,泰博的產品目前在臨床試驗進行中,希望明年能儘快導入。 陳朝旺說,CGM全球市場的產值很大,泰博的臨床試驗希望明年第二季前完成,未來產品希望是一次可以監控14天,目前產品銷售規劃與合作夥伴合作, 未來可能把品項獨立事業部經營。 展望2023年,陳朝旺表示,全球經濟因美國升息,可能持平或衰退,醫療器材同樣也會被影響,但泰博的市占率仍低,如果找到突破點,還是有爆發性成長機,包括 快篩、血糖或遠距都是。 今年因烏俄戰爭影響運輸,有些訂單被影響,中東區出貨也有遞延,今年血糖、試片業績小幅衰退約5%,明年營運會回到本業血糖產品,預估業績會回復之前水準。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尤其是第一線的醫療院所,在時間與照顧人力缺乏的雙重壓力下,多元化複合式生理監控醫材,透過IoT技術加值「數位轉型」,可突破空間與時間限制,提供更靈活、彈性的醫療服務。 土耳其家電龍頭Arcelik亞洲區經理Özgür Baydarol表示,「複合式個人化健康檢測站」,已於2020年在土耳其上市,是新型態的AI人工智慧數位醫療技術平台,包含高精度生理感測器和自動化演算法。

隨著成本降低、大數據分析、產品增多,精準醫療市場規模快速成長,近年推廣精準醫療業務也逐步收到效益。 泰博未來2023 衛福部核准專案製造快篩試劑龍頭泰博科技(4736)日前公布7月合併營收12.06億元,年增72.46%,累計今年前7月合併營收66.27億元,年增77.96%。 泰博指出,政府實施實名制徵收的供應量更占總徵收量近八成,在4月至7月陸續交貨,交貨量採前低後高,推升第2季營收、獲利都翻倍成長,每股稅後純益(EPS)16.76元,上半年EPS更達到23.45元,超越去年全年表現。 醫材大廠泰博(4736)上半年EPS 23.45元已超越去年全年,日前公布的7月營收12.06億元平歷史次高,遠優於市場預期,推波股價走強,七個交易日就填息。 泰博的崛起,只是台灣生技產業茁壯的一個案例;長遠來看,國內生技業的人才素質一直不輸電子業,很多高中生第一志願不是理工科就是醫科,讓人才源源不絕地投入。

泰博未來: 相關連結

陳朝旺表示,與藥局、通路協商後,今日起售價再調整,單入裝降至 160 元、5 入裝每劑 150 元,降幅超過 1 成,期望未來價格能與徵用價格相當,約 100 元。 醫材廠泰博 (4736-TW) 董事長陳朝旺今 (25) 泰博未來2023 日股東會後宣布,快篩試劑再降價,原訂 5 入裝每劑 170 元,調整後為每劑 150 元,目標要降至百元左右,儘管產品售價下調,但隨著產能提升、規模放大,全年毛利率上看 55%、淨利率 40-50%,可望雙創新猷。 指揮官陳時中點出4大縣市疫情高風險區,北北基桃將「比照基隆」類普篩,業者表示會全面提供產能配合,但也呼籲政府在防疫之虞,要留意「資源過度集中」情形。 台塑生醫表示,過去國產快篩每劑價格約250至300元,如果要降到200元或100元,就需要廠商和政府一起努力。

泰博未來

連鎖超商全家 (5903-TW) 董事長葉榮廷昨 (31) 日指出,過去 3 年國內超商平均每年新開超過 500 家店,並未受疫情影響,而全家過去 2 年淨增加約 200 店,這樣的展店速度在未來仍不會有太大改變,亦即每年目標要新增約 100 店,並強調,「只要超商能獲利,就不會有飽和問題」。 王道銀行(O-Bank)即日起推出「O for YOU扶助存款」專案,提供經濟弱勢族群新台幣階梯活儲,年利率最高5%,期善盡金融業的企業社會責任,鼓勵弱勢族群儲蓄並給予優惠利率。 此外,王道銀行南京復興分行也於本月1日開幕營運,並預計於今年9月擴大舉辦開幕活動,為王道銀行於台北市的全功能分行,即日起至2023年10月31日止更推出開幕優惠,凡於南京復興分行臨櫃透過理專申購王道銀行銷售的全系列基金及海外債,皆享申購零手續費的優惠。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楊瑞霞表示,台灣館高雄展區策展主題為「觸動未來客」,高市府透過「序曲1736」及「轉身1992」與「觸動2023」演繹,整個場域以山、海、河流域的意象呈現,氣勢磅礡,現場還有特色明信片讓參觀民眾可以寄給未來的自己。 其中「序曲1736」講述右堆先民沿荖濃溪遷徙開墾,重視文風的耕讀精神鑲嵌在聚落生活,透過前導影片呈現高雄客家風貌。 遠傳總經理井琪在法說會(8/9)表示,「遠傳併購亞太電信案,除了已經著手進行網路整合相關作業,遠傳已向證交所提交申請發行3.472億新股,以交換亞太電信股份,合併基準日預計為今年第四季」。

泰博未來: 廣運獲MSCI全球小型指數新增納成分股 上半年EPS 1.09元

展望明年疫情過後,陳朝旺認為,整體醫材市場仍穩定成長,尤其疫情帶動遠距醫療需求快速升溫,公司已開發相關醫療產品,目前營收約1億元,但遠距應用範圍廣,將是未來成長營運動能。 陳朝旺說,明年疫情過後,整體醫材市場仍穩定成長,尤其疫情帶動遠距醫療需求快速升溫,公司已開發相關醫療產品,目前營收約 1 億元,但遠距應用範圍廣,將是未來成長營運動能。 泰博表示,公司目前正在開發中的連續式血糖監測儀 (CGM) ,今年將先在台灣展開臨床試驗,目標明年上半年取得認證,若台灣數據不錯會進一步在美國、歐洲展開臨床。

快篩高峰期確實已經過,已經進入穩定期,而日本已在9月起陸續出貨,現在日本疫情進入第八波,持續洽談未來快篩需求, 澳洲的上市許可已經快拿到,美國則還在申請中。 新產品也是重要機會,已推出的多參數產品,可測量膽固醇、乳酸等八項參數,將漸漸發酵。 而既有產品,包括血壓計等,新冠疫情帶動自有品牌市占率大幅提升,也是公司未來重要動能。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