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燈會主燈好唔好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Eric on June 12, 2019

台北燈會主燈

光兔是藝術家某次造訪巴黎獲得靈感所創作的角色,期望透過光兔仰望城市,傳達台北也是地球村成員之一,具備國際、現代特性。 朱惕之表示,感謝大仙市多年來熱情提供紙風船於新北燈會展出,市長侯友宜市長致贈的新北市29區地方景點特色手繪燈籠也將在大仙市的大曲車站JR列車通廊展出,雙方以燈籠會友,大仙市參訪團此行也與漳和國中交流,盼參訪團更認識新北教育,未來將鼓勵市內學校與大仙市有更多教育合作方案。 他表示,這次燈會也是城市型燈會,打破只有一區的模式,要讓民眾走進舊城區,欣賞燈會跟這座城市,這次燈會也是最有科技感、藝術感跟時尚感的。 出席記者會的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台灣燈會是國家級的盛事活動,2020年對全球來說很艱難,因為武漢肺炎疫情打亂所有人生活,而台灣在中央地方防疫有成,讓民眾在這時還可以齊聚一堂來迎接2021台灣燈會。

信義商圈這裡商辦大樓林立,許多百貨公司如新光、微風、統一版急、遠東百貨等等,都進駐在這個商圈,因此信義商圈可謂是台北繁榮的代表之一,並帶領現代人朝向未來發展。 也因此未來展區作品帶領民眾感受台北的潮流文化、數位科技,並將會以建築物本身來做為此次作品的展現,準備帶給觀眾史上最亮眼的台北。 除了光展區的16件大型裝置及光環境藝術作品外,全台北市十二行政區,也融合在地特色打造出「十二行政燈區」主題以自然生態、人文特色、文化藝術及宗教民俗四大重點。 主燈區有花博后里馬場園區的「藝想世界」;森林園區則會有「雨林秘境」,皆會將傳統美學結合科技裝置、生態永續作為特色。

台北燈會主燈: 台北燈會副燈介紹:蟠龍獻瑞/從心出發/躍動未來

2023 年 1 月 台北燈會主燈 3 日正式亮相,這次特別邀請金曲音樂人陳建騏為主燈創作主題曲,將結合明亮的曲風及數位動態影像,為主燈表演增添亮點。 2023 台灣燈會將於 2/1~2/4 試營運點燈,2/5~2/19 正式展開 ! 這場由台北市政府與交通部觀光局主辦的元宵燈會取名「光源台北」,寓意台灣燈會源起台北,期望透過希望之光點亮城市,引領大家走向未來。

  • 文山燈區串聯指南燈區與貓空燈區,以「貓空找白兔」的故事性,搭配浪漫的LED燈飾、燈海照景,更結合燈、光、聲、形等多元展現,建構出「白兔迎春慶元宵,指南祈福迎好年!」,更能將大台北夜間市榮盡覽眼底。
  • 今年台灣燈會不僅有燈會作品、光雕秀值得期待,活動期間各大展區、十二行政燈區也都有安排多元節目;整體涵蓋國內外團體、原住民藝術團體、傳統民俗團體、街頭藝人等演出。
  • 《城市光點》由曾獲威尼斯拉古納國際藝術獎的「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與視覺團隊「山影藝術實驗所」共創,這件作品利用多個光點屏幕在現場創造「影像訊號」堆疊空間,結合音樂、城市車水馬龍聲響,與燈光進行演出。
  • 「科技展演燈區」呼應台中市擁有全台唯一的「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結合國際化的科技與藝術展現在地化的環境及地景特色。
  • 出席記者會的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台灣燈會是國家級的盛事活動,2020年對全球來說很艱難,因為武漢肺炎疫情打亂所有人生活,而台灣在中央地方防疫有成,讓民眾在這時還可以齊聚一堂來迎接2021台灣燈會。
  • 2020年起列入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冬季大型觀光活動「臺北冬季系列活動」。

在這年度盛會中,台北市觀光傳播局更攜手美國Niantic公司合作,在2/10~2/12早上10點~傍晚6點的台北燈會活動期間,能捕捉到原本只在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現身的寶可夢「甜甜螢」,更有異色甜甜螢火、睡睡菇、電螢蟲、未知圖騰(F、L、U)等著各位訓練師。 以迷宮型態作為整體概念,全區使用超過 2700 片 LED,搭配連結大數據作為背景運算的 AI 動畫光影,不斷變化的圖像皆是由數據轉化而成。 而聳立於迷宮中央高達 12 公尺 4 層樓的 LED 光塔扮演迷宮中的引路人,象徵開啟未來的鑰匙,光柱內運用鏡子反射光影,打造穿越時空且無限延伸的視覺感受,試圖呈現接近 Metaverse(元宇宙)的存在。 台灣燈會「北投燈區」主題為「嶼鳥共舞」,主燈「關渡留鳥」結合竹編藝術呈現鳥與鳥巢的形態,傳達人與自然和平共處的理念。 除了四大燈區,這次還規劃以在地特色為主軸的「十二行政燈區」,讓大家賞主展燈區外,也能走入各地區,看見不同的台北市容。 台灣燈會光展區主要分布在捷運忠孝復興站至國父紀念館之間,沿忠孝東路四段散布,共有 16 件作品,詳盡作品位置可前往官網。

台北燈會主燈: 台灣燈會在台北:總結

2023台灣燈會由交通部觀光局及北市府主辦,即將在2月5日登場,從東區商圈、松山文創園區、國父紀念館、市府前廣場,一路延伸到信義商圈,高達168公頃的展示區。 交通部觀光局布設的中央展區位於國父紀念館及市府前廣場,包含一座主燈、三座副燈以及六大主題燈區。 松山文創園區的「源展區」,能一窺多元共榮的百年歷史,也能在充斥潮流尖端的商圈巷弄間一探作品之美。 臺北燈節(英語:Taipei Lantern Festival)是臺北市政府於1997年開始主辦的臺灣元宵節燈節,首屆主燈於仁愛圓環,到2001年因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主辦的臺北燈會改為臺灣燈會並移師高雄市舉辦,臺北燈節場地移至中正紀念堂擴大舉辦。

台北燈會主燈

結合用大數據作背景的AI動畫光影,把台北市各種即時數據,包含捷運及公車搭乘人數等,化作象徵開啟未來的反射光影,具有令人目眩神迷的無限延伸視覺感受。 全聯實業邀請文化科技策展人馮建彰(二馬)帶領的台灣團隊 FREES 與曾參與「白晝之夜」的國際知名 AI 新媒體藝術團隊 OUCHHH 合作,運用 LED 共同打造迷宮形式的光影藝術作品《光鑰未來_全聯 25》。 以「幸福」、「愛情」作為主軸的大同燈區,主要分為「心願燈區」、「心心相映燈區」、「裝置藝術區」3大展區,結合年貨大街福氣萌兔、台北霞海城隍廟、迪化商圈店家、大稻埕碼頭,將大稻埕蘊含渾厚的歷史風貌、文化氣息與在地特色融合,以嶄新的面貌登場。

台北燈會主燈: 體驗

旮札涅灆的作品,以鳥巢為發想,運用竹、扇型樹皮打造外型,在內部裝有三顆樹皮造型燈,散發不同強弱的燈光,從燈罩細孔散射至內壁,與能隨風轉動的樹皮燈相映,營造出鳥巢充滿生命力的景象。 台灣燈會最早只在台北舉辦,名為「台北燈會」;自 2001 年起移師各縣市,並於 2003 年正式定名,成為國家級的燈藝節慶活動。 副燈「蟠龍獻瑞」 燈藝匠人藍永旗取材常民信仰吉祥敘事表徵,以「神氣活現」為核心,結合傳統手藝、科技藝術媒體、動態機械展演,提煉出吉祥之「神氣」、祈福之「敘事」,打造出正月十五,最「神」氣的光影美學。 因應燈會大批人潮,目前台北市交通局也已公告最新交通攻略;由於活動期間展區會有交通管制,建議可以直接搭乘捷運、接駁車、107線公車前往,即可直達4大展區。

主燈設計以『兔年』為主軸;高 22 公尺的兔子化身為特色機器人,並身穿粉色太空裝,整體充斥滿滿科技感。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7日電)2021年台灣燈會的主燈今天亮相,主燈以乘風逐光為名,結合以風光為特色元素,竹藝燈籠運用機械裝置,讓108根竹子呈現如風一般的律動感。 張錫聰表示,本次主燈坐落高雄鳳山衛武營,主燈設計首度結合書法藝術,以在地「鳳山」為發想,將「鳳」字解構成台灣造型、帝雉展翅及乘風而起的優美之姿,棲息在祥雲籠罩之高山上,打造融合傳統書法藝術的主燈。

台北燈會主燈: 燈會華國美學? 徐巧芯:側翼大翻車

以「璀燦台中.曙光再旺」為主題,結合當地森林環境與曙光,藉由傳統燈藝為森林奇幻境地增添活力,象徵透過台灣燈會照亮台灣,而「曙」光也有「鼠」年諧音之意,代表對未來的期許與無限希望。 將分為「森生守護」、「永晝島」、「奇想國」、「歡鼠林」、「悠揚谷」、「傳藝城」等六大主題。 這場燈會還會在國父紀念館、信義商圈香堤廣場搭建兩座舞台,邀請國內外藝術表演者到場表演。 其中未來舞台會有傳統雜技、現代馬戲、電子音樂、廟宇音樂等演出。 這座主燈有 22 公尺高,將透過機械轉盤裝置 360 度展現,打造全新光影感受。

台北燈會主燈

臺北燈節始於1997年,由臺北市政府主辦,首屆主燈於仁愛圓環;另外一個臺北燈會,始於1990年,是由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主辦。 於2001年開始,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主辦的臺北燈會移師高雄(時為高雄燈會),2003年移師台中市舉辦並更名臺灣燈會。 2001年起臺北燈節也將場地移至中正紀念堂並擴大舉辦,2005年主燈首次置於臺北市市政大樓。 台灣燈會—舉辦三十四年的祈福慶典,總是陪伴我們迎接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滿月,這份月圓乘載著每個人對未來的希望與期待。 台灣燈會自 2001 年起出發至台灣各個城市,睽違二十三年重返台北,回到最初的源點,從傳統燈藝到現代燈飾,不斷突破、創新及改變,帶給大... 如果今天對原住民文化有興趣的朋友,編輯很推薦大家來「源展區」走走!

台北燈會主燈: 燈會小提燈發放時間、領取方式

市府負責部分,會用光的意象呈現,並連結到其他國家作品,用不同意象來呈現港灣城市特性,譬如夢幻花園、大章魚等,從12月開始到明年2月台灣燈會,都會陸續上場。 2022台北燈節主燈TAIPEI 40,40是士林的諧音,也就是「台北士林」的意思。 2017年為活絡台北市西區的發展,地點改在熱鬧的西門町商圈,2月11日元宵節舉辦「西城嘉年華大遊行」。 第一條路線行經:捷運國父紀念館站、捷運市政府站、捷運台北 101 站等 12 站;第二條路線主要行經:松山車站、捷運台北 101 站、信義光復路口(未來展區)以及捷運忠孝敦化站(光展區)4 站。

台北燈會主燈

「科技展演燈區」呼應台中市擁有全台唯一的「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結合國際化的科技與藝術展現在地化的環境及地景特色。 與法國Planète Vapeur機械巨獸馬戲團合作「森林機械巨蟲秀」,會是歷年來台灣燈會首見「日夜雙效」、「展演雙能」科技展演,預計每天展演3場。 「傳統燈區」一改以往燈車形式,特別加入交通部觀光局「小鎮漫遊年」、「脊梁山脈旅遊年」、「鐵道觀光旅遊年」等年度旅遊主題,以及「「台灣好湯」國際級活動概念成為4大主題燈瘀。 會看到老鼠從漫遊、背起裝備、化身「鼠站長」或是「溫泉鼠」的不同模樣,不僅能了解傳統花燈製作工藝與現代科技結合,更能深入領略台灣特色旅遊景點。 2020年台灣燈會為第31屆,將從大型遊樂園地變身為具有藝術氣息的博物館、進入全新2.0升級版!

台北燈會主燈: 臺北燈節

而最受矚目的台灣燈會主燈是一座以生肖「兔」為主題的科技兔主燈,由歷年為台北燈會設計主燈的藝術家李明道 (AKIBO) 台北燈會主燈 操刀,取名為「玉兔壯彩」。 交通部長林佳龍說,他去年提出台灣燈會2.0的理念,也就是創新的燈會展現,把台灣燈會的國家品牌擦亮,讓全世界都知道,都喜歡台灣觀光品牌,希望今年的主燈可跟城市環境改造結合,且原地保留或異地保留。 2020年起列入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冬季大型觀光活動「臺北冬季系列活動」。 由綠色和平組織打造、全台首座100%再生能源發電的作品《歡迎光零You are the light》,外型是一座充滿濃霧的玻璃屋,代表著地球溫室及過量的碳排放;中央的圓球發著紅光則象徵著正發燙的地球。 若觸碰球體,便會看到濃霧散去、地球由紅轉綠,傳遞「若民眾一同參與,可達到減緩氣候變遷」的意涵。 北投燈區融合關渡三大元素「自然」、「生態」、「人文」將主題定為「嶼鳥共舞」。

突破性的展演,展現未來的燈會,從台北開始;未來的台灣,由台北創建。 松山文創園區累積超過百年歷史的台北,也擁抱來自各地的多元文化,在松菸這個具有歷史意義且伴隨多元創意的展區,主辦單位想邀請大家一起跳入這個創新泉源,讓精彩作品帶領觀者感受台北的多元共融。 近幾年各地都會有類似松山文創園區這類型的地方,包含了文化創意、歷史文化以及現代建築等等的場地,是許多都市人喜愛去的地方。 源展區就是辦在這裡,可以在這邊了解歷史起源,並在這個新舊文化融合的場地,帶領觀眾一同湧入這邊,讓這裡的作品帶給觀眾更深入了解台北的歷史文化。 每一年的年初,除了農曆新年之外,全台最大的慶典之一就是台灣燈會! 台北燈會時間辦在2023年2月5日~2023年2月19日,共為期兩週。

台北燈會主燈: 「未來展區」特色作品:7公尺巨兔現身台北寒舍艾美酒店

另外台灣觀光粉絲團也公布10大必拍打卡點,分別為主燈《森生守護-光之樹》、由花博「聆聽花開的聲音」蛻變升級成的《聆聽花開-永晝心》,光點結合機械,再搭配壯麗配樂,帶給觀眾滿滿感動。 適用景點包括貓空纜車(原價240元)、美麗華百樂園(原價200元)、北投文物館、兒童新樂園、 士林官邸正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市立動物園等,12/31 前早鳥享 250 元優惠(比原價省38元),限量 台北燈會主燈2023 5,000 張。 台北燈會主燈2023 內湖燈區分為主燈區、副燈區,其中主燈區入口以加高 5 公尺攀高登頂的「科技 AI 兔」為意象,結合鐵件、霓虹燈條,象徵內湖科技產業引領前行。 寓意城市就像人們學習的鳥巢,是築夢的起點,不論人們來自哪裡,台北都可以成為棲息的地方。

台北燈會主燈

「熊讚熱氣球」更將首次於台北登場,位置就在芝山河濱燈區的美崙公園! 時間會是於燈節期間從晚間7點~9點,每天限定2小時跟大家見面;2月13日熊讚本人也會驚喜現身,想看看熊讚本尊的讀者可千萬不要錯過。 除了有小朋友最喜歡的熊讚熱氣球、阿奇幼幼園之外,還有許多好朋友一起參與展出友好燈區,含日本8個城市(愛媛縣松山市、青森縣弘前市、宮城縣、北海道函館市、茨城縣笠間市、秋田縣、福島縣、鳥取縣)、聖露西亞、歐洲學校、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關島、新加城、上海,合計14處,值得一看。 2022台北燈節將在2月11日於士林登場,今年燈區橫跨捷運劍潭、士林及芝山站,一路「大放光彩」至2月20日,共計10天。

台北燈會主燈: 曾文水庫蓄水近3.1億噸 期待午後大雨「未來整年安心」

此次士林燈區以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為中心,運用表演藝術中的舞蹈做延伸發想,發想出「舞動」、「藝術」雙主軸,並結合兔年打造專屬士林的特色燈區。 大安燈區主燈位於大安森林公園 8 號出口,以「快樂天堂兔」為概念,結合寶石、蘑菇、螢火蟲展現新春生命力,並透過千顆光源打造兩大主題光廊。 《城市光點》由曾獲威尼斯拉古納國際藝術獎的「黑川互動媒體藝術」與視覺團隊「山影藝術實驗所」共創,這件作品利用多個光點屏幕在現場創造「影像訊號」堆疊空間,結合音樂、城市車水馬龍聲響,與燈光進行演出。

主燈以命名為《森生守護-光之樹》,由藝術家林舜龍設計超過15公尺樹木、矗立於森林園區,22條光帶大樹幹代表著縣市、368朵花苞是鄉鎮、2359片心型葉子是人民。 有綠意、蝴蝶、小鳥穿越,是觀光與生態最美結合,也藉此祝福台灣和諧團結、幸福美滿。 其中【四大主展區】包含東區商圈、信義商圈、101、市府廣場、國父紀念館、松山文創園區等地都有許多藝術裝置,甚至周圍店家內也有眾多光影設計,同時燈會期間也都會有表演節目;而【十二行政燈區】也會有各自的燈飾作品、點燈、光雕秀等相關活動。

台北燈會主燈: 「源展區」、「中央展區」特色作品搶先看

新版菸害防制法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近半年,新法最關鍵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始終毫無進度,上百名民眾不滿國健署官員未依法執... 根據前100名高溫資料顯示,截至今日下午2點27分止,第1名台東縣金崙測站達36.8度,第2名為新北市深坑測站36.5度以及台北市國三甲005K測站36.5度。 氣象局指出,天氣高溫炎熱,今日中午前後台中市、雲林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 除了有全國等級的「中央燈區」外,高市府也設計「地方燈區」,將從2月1日提前登場,展期同樣至2月28日。 位於東區商圈的光展區,每件作品就像希望之光,坐落在熱鬧商圈的巷弄間,讓大家在漫步之際也能在樹叢間、路旁或是人行道看到亮麗溫暖的燈飾作品。

現場除結合在地特色的三大燈區,還有多場「火力全開」的舞台表演及卡司等讀者前來欣賞。 中央展區包含國父紀念館及北市府廣場(南、北兩區),其中兔子主燈位於國父紀念館,除了主燈也可以欣賞三座副燈,而三座副燈分別以「蟠龍獻瑞」致敬千禧年台灣燈會九龍燈意象、「從心出發」是為了感謝疫情期間辛苦的醫護人員、「躍動未來」代表創新改變。 不知不覺台北燈會也進入尾聲,也即將在 2/19 週日舉辦閉幕典禮,表演時間從下午 4 點半到 9 點半,地點在國父紀念館的中央展區,而在晚上 10 點時,也將舉行閉幕接燈儀式。 台北市政府邀請設計師陳普設計出象徵光的「光源兔」,這隻來自未來的兔子,有著三隻耳朵,是由「光」字上的三筆畫延伸而生,不只有LED燈發光,更附上別針與磁鐵片,能固定在肩膀上,搭配屁股微微發光,陪你萌萌逛燈會! 適逢全聯25週年,由馮建彰攜手台灣團隊FREES、曾參與《白晝之夜》AI 新媒體團隊OUCHHH合作打造的《光鑰未來_全聯 25》,用2700片LED燈打造12公尺巨大絢爛迷宮!

台北燈會主燈: 台灣燈會在台北:交通資訊

彩虹因包容各種色彩而美麗,期許在彩虹教堂見證神聖誓言,讓婚姻再是承擔傳統的包袱。 大仙市訪問團上午參訪中和區漳和國中,下午則至板橋放送所、新北市立圖書館及林本源園邸等景點參訪,並前往接雲寺參拜觀世音菩薩進行宗教文化交流,也在公所聽取市政建設簡報,公所主管也分享地方建設推動、長輩照護及觀光活動等經驗。 大雷雨轟炸北北基,水利署今(22)日下午3點50發布淹水警戒,首發地在台北市大安區,由於當地時雨量達81毫米,列為一級警戒區域,已有區域明顯淹水;文山區時雨量53毫米,轄區內若雨勢持續不斷,3小時內有70%以上機會出現淹水。 台北燈會主燈 中央氣象局下午指出,目前太平洋地區有2個熱帶性低氣壓,其中一個最快周末增強成為今年第9號颱風「蘇拉」,但各模式預測分歧大... 觀光局說,主燈在白天是座壯觀的竹藝動力雕塑,夜晚則化身為華美的祈福律動之光,每天晚間將伴隨著交響與電子交錯的壯麗配樂,並用機械動力呈現風動的效果,在開合間幻化為光影的聖殿,彷彿走進沉浸式的展演空間。

台北燈會主燈

文山燈區串聯指南燈區與貓空燈區,以「貓空找白兔」的故事性,搭配浪漫的LED燈飾、燈海照景,更結合燈、光、聲、形等多元展現,建構出「白兔迎春慶元宵,指南祈福迎好年!」,更能將大台北夜間市榮盡覽眼底。 交通部觀光局與設計師林佳葦多次討論後,於1/13公布2020台灣燈會的超Q小提燈! 以農曆生肖鼠娶親故事為故事發想,將一張紙上用雙面印刷方式,可以讓遊客自行選擇要組裝成新郎「吉利鼠」或新娘「美力鼠」。 台灣燈會將於 2023 年 2 月 1 日試營運,2 月 5 日正式開幕點燈,作品有 300 件以上,還會有表演活動,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副燈區則會以內發光造型氣球取代傳統燈籠,透過光投射營造親子共融氣氛,搭配白鷺鷥燈組呈現內湖八大人文風光。 以代表中華傳統的龍飛鳳舞為主體,結合萬華廟宇文化,蘊含「艋舺地靈人傑」,闡揚佛祖守護台灣艋舺,以慈悲之光耀照大地。

台北燈會主燈: 台北燈會:閉幕表演

2005年主燈首次移置於臺北市市政大樓,而自2007年起地點則不固定於中正紀念堂原址、改至國立國父紀念館及臺北市市政大樓周邊舉辦,而自2013年地點則不固定於國父紀念館、地點改在花博公園圓山園區及美術園區[1]。 2021年擴大活動並首度移到萬華車站廣場、龍山寺、剝皮寮、青山宮、艋舺大道、康定路、西園路、華西街與廣州街等五大夜市舉辦,因COVID-19疫情影響將展期改在聖誕節。 2022年為挽救士林夜市與市林週邊商圈的人潮[2],故將燈節從萬華移到士林舉辦[3]。 由觀光局負責的中央燈區以「森林奇幻境地」為主題,融入在地特色與永續概念,更將燈具裝置藝術加入互動科技,讓遊客體驗創新五感享受。

另外花博時超人氣的仿生花「聆聽花開的聲音」,也夠過軟硬體升級、加強夜間燈光、邀請臺北世大運聖火裝置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操刀,蛻變升級成「聆聽花開-永晝心」,成為「科技展演區」不可錯過的絕美裝置。 將透過交響與電子交錯的壯麗配樂,結合電腦燈特效,展現自然與科技共構的動態之美。 從主燈向外延伸,共有與法國合作的森林巨獸昆蟲秀的「科技展演燈區」、由15位藝術及設計家提供五感體驗的「奇想國-藝術創新燈區」、能體驗「老鼠娶親」的歡樂氛圍的「歡樂燈區」、遊覽台灣各大絕美景色「傳統燈區」及飄濃厚異國風情的「國際友誼燈區」等5個特色燈區。 「2020台灣燈會」已在台中開跑,把花博園區重新規劃,主燈以「森林奇幻境地」為主軸,而主視覺海報也正式公開,可以看到樹上搭配著錯落的燈籠,象徵著傳統燈藝與多樣生態的完美融合,傳遞出唯美氛圍。 主展區共分兩區,以森林秘境為主題的「后里森林園區」,有里山禾樂、璀璨29花燈車、好神宗教、新囍同歡、軍事、國際友誼、好市共榮及花燈競賽等7座燈區,皆以現代光影科技、地景裝置等手法,呈現自然風貌與森林物種,也伴隨著影像聲音及故事,欲喚起旅客對自然環境的重視。 在松山車站下站的朋友,可搭燈會 2 號線接駁車抵達台北101、國父紀念館等展區;一般民眾可搭燈會 1 號線接駁車到光、源、未來、中央展區。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