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假6大優點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Tim on December 12, 2020

隔離假

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者的健康管理天數自8/15起「0+n」措施將從10天減為5天,此外也將同步取消確診者的「支持性給假」! 新冠疫情進入「防疫新生活」後已陸續解禁許多防疫措施,但「輕症免隔離」政策反讓不少民眾快篩陽性、確診後陷入「所以我現在該怎麼辦?」的恐慌,是否需要隔離? 此外包括隔離天數、通報、家人親友等密切接觸者又該如何計算隔離時間?

隔離假

舉例來說,Eric 是一名業務,他的底薪是 33,000 元,每個月有交通補助 3,000 元、全勤獎金 2,000 元,在勞基法中討論到工資時,他的月薪應為 38,000 元。 根據 勞基法第 2 條,勞工的工資是指所有因為工作所獲得的「經常性報酬」,包括工資、薪金,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支付的獎金、津貼、任何其他名義的報酬。 常言道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一起來檢查勞工還有哪些權益可以爭取。 如果想知道 2023 又哪些值得令人期待的連假以及相應的補班措施,也可以 點這裡 立即查看。 5.勞工退休金及勞工保險之調整:雇主應按勞工原領薪資為其提繳勞工退休金,至於勞保可維持原投保薪資或覈實申報調整。

隔離假: 最強機能褲 讓「健康」不再是口號

除了採用 4 週彈性工時制度可安排連續出勤日多達 12 日,其他不管是固定工時或是 2 週彈性工時、8 週彈性工時的雇主都須每 7 日給予勞工 1 日的例假,僅可彈性調整休息日。 因為每 2 週應至少有 2 日的例假日,所以第 2 週的週六、週日必須為 2 日的例假日,勞工在第 1 週與第 2 週最多可連續出勤 12 日。 而在第三週,勞工將在週四達到 4 週內的總工時 160 小時的上限,因此從第三週的週五開始,合計休息日、例假日以及免出勤日,總共可有 10 日連續免出勤。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2021年5月遽然嚴重,19日起全國實施「COVID-19第三級疫情警戒」延長至6月28日,停止室內五人及室外十人以上聚會導致政府公布禁止召開股東常會,原則上暫停全國各級法院開庭,本文特整理前述管制股東會、法院開庭及勞工法令等重點。 所謂的「家長」,包括:父母、養父母、法律上的監護人或其他日常實際照顧兒童之人如祖父母等人。

  • 同住接觸者無論是否完成疫苗追加劑,均從3+4居家隔離改為實施0+7自主防疫,匡列為接觸者當天需快篩1次,自主防疫地點須符合1人1室、獨立衛浴,民眾有外出需求,需要持有2天內快篩陰性結果,禁止前往長照機構及醫院陪、探病。
  • 2.另一種為因公染疫可請領「職災傷病給付」:自不能工作第4天開始算起,給付方式按照前6個月你的平均月投保薪資100%發給。
  • 鼓勵企業積極參與防疫工作,今年報稅季如雇主在2021年曾於員工申請「防疫隔離假」、「防疫照顧假」、「疫苗接種假」等假別時曾持續給付薪資,在今年(2022年)5月報稅時,可申請適用加倍減除優惠,《104職場力》為您整理相關說明。
  • 二、因疾病或安胎必須治療或休養者,得請病假,每年准給二十八日。

其次,勞工進行自主健康管理時,若非新冠肺炎而有其他病徵者,可依身體健康狀況,請普通傷病假領半薪,或全薪的特休;若為勞工自主隔離,得請全薪特休或無薪事假;若應雇主要求在家隔離則須照給薪資,勞工不必補服勞務。 隔離假2023 許多公司擔心職場感染風險,要求員工快篩才能進辦公室上班,對此勞動部表示,若非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強制要求,雇主不得強迫員工施打疫苗、快篩、PCR,也不能因員工不配合就拒絕其上班、給薪,或強迫其留職停薪。 要注意的是,勞動部在5/5發布解釋令(4/8生效),若員工選擇請病假,即使是輕症在居家照護未住院,請假天數仍應併入「住院傷病假」計算(住院傷病假2年內合計不超過1年),等同於放寬請假天數,薪資則依照已請病假天數計算給半薪或無薪,且雇主不能因此扣發全勤奬金。

隔離假: ■ 確診隔離日期計算方式

強制停業產業:若是上述指揮中心下令停業的產業,因此無法提供勞務之勞工,在企業停業期間無須請假,企業得不給薪,但不得視為曠工、強迫勞工以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亦不得扣發全勤奬金、解僱或予不利之處分。 但若企業請勞工協助做消毒或內部整理工作,仍應照給工資。 員工係指受僱用從事工作獲致薪資者,並符合經各主管機關認定應請防疫隔離假之期間;或員工為照顧生活不能自理之受隔離或檢疫家屬而請防疫隔離假之期間。 隔離假2023 ✅防疫照顧假(必須是18歲以下學童施打疫苗,且最多請3天,由家長其中一人提出申請):無薪,公司不能扣發全勤獎金。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嚴重,勞工若感染肺炎需要隔離,或是有接觸疑慮需進行自主健康管理,該如何請假? 雇主給付員工下列依法得不支薪請假期間之薪資,得適用前開規定,按給付薪資金額之200%自申報當年度所得稅之所得額中減除,鼓勵雇主提供支薪之防疫隔離假等相關假別,兼顧勞資雙方權益。 隔離假2023 比較:若因新冠肺炎疫情被政府機關宣布強制停業或停課者,工資給付原則與與減班休息有以下差異。 被停業期間,或被停課致雇主事實上無法營業期間,若勞工未提供勞務(如補習班缺乏視訊設備需全額退費者),屬不可歸責於勞雇任何一方,因此停業或停課期間之工資得由勞雇協商約定,每月工資亦不受基本工資之限制(惟原約定之例假及休息日或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 檢附文件方面,企業若要申請薪資加倍減除,應檢具防疫隔離假的假單、請假紀錄或其他證明文件;或是各級衛生主管機關開立的居家隔離通知書、居家檢疫通知書、集中隔離證明、集中檢疫證明或其他證明文件,若資料有疏漏可補正,屆期未補正者,稽徵機關將不予受理。 因應COVID-19(新冠肺炎)的疫情,日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正式宣佈,實施不支薪的「疫苗接種假」,勞工或公務人員接種疫苗當天到隔天的24時均可申請,請假者須出具疫苗接種記錄卡,不只是勞工,公司企業與人資工作者也需要特別留意這項新政策。

隔離假: 「疫苗接種假」怎麼放?什麼人都可以申請嗎?雇主可以拒絕跟進嗎?

因隔離檢疫在家影響收入的民眾,除了防疫相關保險理賠以外,政府提供每人每天可申請1,000元補助。 以下整理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隔離及檢疫期間防疫補償」申請流程。 「防疫隔離假」是依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的措施,在衛生主管機關認定應隔離∕檢疫的情況下,針對受隔離∕檢疫者,或家屬為了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受隔離∕檢疫者,而必須請假者。 針對適用對象,必須是因武漢肺炎疫情,經各級衛生機關認定應接受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集中隔離或集中檢疫,而申請防疫隔離假;或是員工為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受隔離或檢疫家屬,而請防疫隔離假;以及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所為應變處置指示而請假,就可適用此辦法。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衛服部、財政部昨也公告相關辦法,其中,針對企業在員工防疫隔離假期間支薪,得就該薪資金額200%,在申報當年度所得稅的所得額中減除。 對於民眾及營利事業因疫情因素而獲得之各種補助款項,符合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9條之1第1項規定,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而依本條例、傳染病防治法第53條或其他法律規定,自政府領取之補貼、補助、津貼、獎勵及補償,給予免稅。

公務人員依第一項規定申請家庭照顧假、生理假、產前假、娩假、流產假 、陪產檢及陪產假,以及因安胎事由申請其他假別之假時,機關不得拒絕 ,且不得影響其考績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 第 4 條 公務人員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給予公假。 其期間由機關視實際需要定 之: 一、奉派參加政府召集之集會。

隔離假: 鼓勵企業積極防疫!雇主「防疫隔離假」、「防疫照顧假」給薪可報加倍抵稅

2、建議與確診員工同一辦公空間或有共同活動範圍的其他非屬居家隔離員工未來上班應戴外科口罩,並加強落實洗手等個人衛生管理。 指揮中心宣布5/8起,只有匡列確診者的「同住親友」才需要居家隔離。 因此職場若有同仁確診,同辦公室若有同事確診不再匡列,也不會有隔離通知書。 確診者如為輕症,疾管署宣佈自2023年8月15日起「免通報、免隔離」,確診者採「0+n」隔離模式,n最多改為5天,如隔離期滿(或提前快篩陰性),則可自行結束自主健康管理、不需特別回報。

隔離假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6日電)多項防疫規定明天起鬆綁,取消健身房、遶境等活動的3劑令,不再強制公共場所體溫量測,接觸者改0+7自主防疫、確診者調整為7+n天;11月14日起,確診者居家照護再縮短為5天。 ✅公傷病假:必須由「職業傷病門診」認定,醫師開立診斷證明中的治療期間宜休養起訖日皆可請,且雇主應給付原領工資。 「防疫照顧假」、「家庭照顧假」未強制雇主給薪水,而「家庭照顧假」的性質與事假相同,但不扣勞工的全勤獎金,或其他不利處分。 指揮中心表示,過去為了強化民眾接種疫苗意願,依據災害防救法,規定受僱者接種疫苗後若有不適,自接種之日起至接種次日24時止,可以持憑疫苗接種紀錄卡請「疫苗接種假」,雇主不得有相關不利處分。

隔離假: 特別休假、年假計算

但     公務人員訓練進修法規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八、應國內外機關團體邀請,參加與其職務有關之各項會議或活動,或基     於法定義務出席作證、答辯,經機關長官核准者。 十、因法定傳染病經各級衛生主管機關認定應強制隔離者。 但因可歸責於     當事人事由而罹病者,不在此限。

  • 另外,一般情況下勞工請病假扣全勤獎金不違法,但因確診因素請病假,公司不能扣全勤獎金,如已扣發也要返還獎金。
  • ✅防疫照顧假(必須是18歲以下學童施打疫苗,且最多請3天,由家長其中一人提出申請):無薪,公司不能扣發全勤獎金。
  • 4.若您為未滿20歲之未成年人,請先下載法定代理人同意書,並請先行簽名。
  • 彈性工時的勞工:如果工時已經分配到其他工作日,又恰好在空班這天遇上國定假日,因為空班日的性質屬於免出勤日而非假日,所以雇主不需給予勞工補假。
  • 其次,勞工進行自主健康管理時,若非新冠肺炎而有其他病徵者,可依身體健康狀況,請普通傷病假領半薪,或全薪的特休;若為勞工自主隔離,得請全薪特休或無薪事假;若應雇主要求在家隔離則須照給薪資,勞工不必補服勞務。
  • 請別驚慌,《104職場力》依據最新指引,為您「不斷更新」符合最新版本的「確診者指引」,供您參考。

例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宣布,自中港澳返台民眾必須接受居家檢疫,雇主仍指派員工前往,員工返台後接受居家檢疫的期間,雇主應照給工資。 前面在介紹休息日的加班費計算時,曾提到現行法律規定之最低基本時薪(自 2023 年 隔離假2023 1 月 1 日起調整為 176 元)已涵蓋休息日及例假日的本薪,因此時薪制的勞工在休息日出勤雇主不需要額外給付勞工日薪,而是同樣給予加班費。 雖然時薪制勞工通常一週工作時數不會多達法定的 40 小時,但雇主仍須讓勞工每 7 日有 1 日的例假日+1 日的休息日。

隔離假: 勞工處

1.取得個別勞工書面同意:使用「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協議書」,及遵循勞動部「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應行注意事項」。 不過,提醒民眾注意訴訟程序目前沒有全面停止或中斷,而且具有時效性、緊急性或可視訊開庭之案件仍持續進行,因此民眾應遵行訴訟程序之不變期間(如提起上訴或抗告之期間),就算因疫情遭強制隔離者,亦須嗣後依法以書面向法院聲請回復原狀,並非當然補正。 至於適用期間則配合立院通過的紓困條例,自今年1月15日起施行至6月30日止,此條例施行期間屆滿後,將經立法院同意才會延長。 Deloitte泛指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Limited(簡稱“DTTL”),以及其一家或多家全球會員所網絡及其相關實體(統稱為“Deloitte組織”)。 DTTL(也稱為“Deloitte 全球”)每一個會員所及其相關實體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之個別法律實體,彼此之間不對第三方承擔義務或約束。

隔離假

本出版物係依一般性資訊編寫而成,僅供讀者參考之用。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Limited(簡稱“DTTL”)、其會員所或其相關實體的全球網路(統稱為“Deloitte組織”)均不透過本出版物提供專業建議或服務。 在做出任何決定或採取任何可能影響企業財務或企業本身的行動之前,請先諮詢合格的專業顧問。

隔離假: 防疫照顧假流程圖

二、參加政府舉辦與職務有關之考試,經機關長官核准者。 五、因執行職務或上下班途中發生危險以致傷病,必須休養或療治,其期   隔離假   間在二年以內者。 六、奉派或奉准參加與其職務有關之訓練進修,其期間在一年以內者。

隔離假

游雅絜會計師進一步說明,如果是公司適用上列免稅規定,且符合所得稅法第39條虧損扣抵規定者,該免稅所得可免自該年度核定虧損額中抵減。 如果勞工有家庭成員需要自主健康管理,且需要勞工請假照顧的話,勞工可請「家庭照顧假、事假、特別休假」,家庭照顧假的請假日數與事假合併,一年可請 7 日。 雇主不得拒絕勞工因照顧自主健康管理的家庭成員所需的請假,也不能扣發全勤獎金、影響考績、解僱或執行其他不利於勞工的處分。 員工若接獲主管機關通知接種疫苗,自5月5日起,得向雇主請疫苗接種假,請假期間為自接種之日起至接種次日24時止,企業得不給薪,但應予准假,且不得視為曠工、強迫勞工以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亦不得扣發全勤獎金、解僱或予不利之處分。 但若是雇主要求勞工接種疫苗,則應給予公假,工資照給。 勞動部在去年(2022年)5月5日宣布,染疫(COVID-19)確診勞工即使是輕症在家隔離,也能領勞保傷病給付!

隔離假: 「防疫隔離假」及「防疫照顧假」期日排除列入平均工資計算,保障勞工權益。

7.申請「照顧者津貼」者,被照顧者須有隔離或檢疫通知書,期間不得違規,完成後才可提出申請。 照顧者無支領薪水或報酬,被照顧者非必要前往第3級警告國家或地區取消防疫補償金。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持續延燒,4月開始每日新增本土破千例,5月連連破萬例。

隔離假

2.防疫照顧假:必須小孩是12歲以下學童、國高中持有身心障礙證明,或高中以下學校(包含補習班、課後輔導機構)停課才能申請,且只能家長其中一人申請。 隔離假 防疫照顧假是因應疫情設立的應變措施,請該假別除了無薪,也無法請領任何補助,但雇主不能扣全勤。 根據勞動部問答公告,勞工如果沒有身體不適,但是醫師生要求進行PCR檢驗而無法上班,因不可歸責於勞工,建議雇主請「防疫隔離假」,公司不能強迫勞工用事假或其他假別請假。 依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3條第3項規定,勞工得請「防疫隔離假」,雇主應給假,且不得視為曠工、強迫勞工以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亦不得扣發全勤獎金、解僱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

隔離假: Q3:確診者有哪些情況「不能」請領「勞保傷病給付」?

若徵得勞工同意減班休息,仍須注意對於全時勞工每月給付工資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指揮中心特別在記者會中提及,為保障勞工或公務人員接種疫苗者權益,已邀集勞動部、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銓敘部及法務部等機關研商並形成共識,將保障勞工及公務人員的相關權益,並訂定保障措施。 給付其員工請假期間之薪資金額,應減除政府補助款部分,另如已適用其他法律規定之租稅優惠,不得重複適用本辦法。 ✅家庭照顧假(超過12歲學童家長無法請防疫照顧假,故可改請此假別):無薪,公司不能扣全勤獎金。

因此,若雇主要求勞工連續工作超過五天,在第六天(換句話說,就是要求勞工在他的休息日上班)時應以加班費計算,算法同月薪制勞工。 現行法律規定之最低基本時薪(自 2023 年 1 月 隔離假 1 日起調整為 176 元)已涵蓋休息日及例假日的本薪,將這兩個假日視為「有給薪休假」,因此時薪制勞工比照月薪制勞工,在休息日出勤時雇主不需要額外給付勞工日薪,而是同樣給予加班費。 舉例來說,A公司2021年度所得額為100萬元(已扣除員工非防疫假期間的薪資),獲政府補助款10萬元,當年度也有給付十位員工防疫假薪資合計10萬元。

隔離假: 防疫假若給薪可減稅 財部子法公布、留意3大重點

六、因父母、配偶死亡者,給喪假十五日;繼父母、配偶之父母、子女死     亡者,給喪假十日;曾祖父母、祖父母、配偶之祖父母、配偶之繼父     母、兄弟姐妹死亡者,給喪假五日。 除繼父母、配偶之繼父母以公務     人員或其配偶於成年前受該繼父母扶養或於該繼父母死亡前仍與共居     者為限外,其餘喪假應以原因發生時所存在之天然血親或擬制血親為     限。 前項第一款所定准給事假日數,任職未滿一年者,依在職月數比例計算後 未滿半日者,以半日計;超過半日未滿一日者,以一日計。 第一項所定事假、家庭照顧假、病假、生理假、婚假、產前假、陪產檢及 陪產假、喪假,得以時計。

隔離假

指揮中心說明,2021年間,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出院後仍應居家隔離,該期間得請「防疫隔離假」之規定,因現已無相關隔離措施,一併停止適用。 5.【最新】2023年3月20日後確診:居家照護天數為「0+n」,即確診「輕症」免通報、免隔離,但建議自主健康管理到快篩結果為陰性。 勞工確診前5天,勞動部表示可持「快篩陽性證明照片」請普通傷病假,雇主應給半薪且不能扣全勤獎金。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