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味米干2023懶人包!(持續更新)

Posted by Jack on November 5, 2021

滇味米干

或許覺得天氣熱不想喝熱湯,米線當涼麵來吃也不錯,放入大量白芝麻與乾花生,結合上特調的獨門醬汁,味道清爽真是太棒了。 這間『彩雲滇米干』位置很好找,從中平路轉中洲街後就可看到,對面就是市立游泳池,如果像我一樣開車前往用餐,可到附近繞繞找路邊停車位。 小狐尼 aka 孤獨的潤餅獵人 經營7年多的PIXNET部落格「NiNiGaGa」 內容以美食為主,其次是貓咪用品和食品; 偶爾寫休閒興趣(簡單料理、扭蛋收藏)和國外旅遊記錄 滇味米干 用照片留下美麗瞬間,以文字介紹並紀錄當時心情 每每回去翻閱這些回憶,總讓我會心一笑 因此寫食記時,我是開心的。 🇹🇼忠贞新村的眷村房舍今日已不复存,映入眼帘的国旗屋,不断诉说劫后余生在自由世界呼吸自由空气的爱国情操。

滇味米干

🇹🇼当然也可以换穿民族服装,探寻金三角传统民族服饰与精品之美,或是透过美食行旅以及亲手制作云南特色美食,饱览魅力金三角的今昔故事。 A-may Noodle (Flat/Thin) 使用百分之百純再來米製成米干及特選黑豬大骨精燉濃郁湯頭,以大火快煮川燙方式加入新鮮的豬肉片、香嫩的豬肝及蛋包,使原本濃郁的湯頭更為鮮甜,米干更Q中帶勁,真不愧是招牌中的招牌。 進門首見看到那把三八式的步槍早年軍隊使用的武器,也是當年高中軍訓課打靶時使用過的槍枝,也讓我走入高中時代的那段歲月,附近放一些當年在異域打遊擊時使用的裝備。 豆腐切成漂亮的三角形狀,酥炸過呈現出美味的金黃色,單吃有著獨特酥香味,如果再浸泡過醬汁,風味又是截然不同。 加入獨門燉煮肉燥在裡面,還有肉絲、酸菜與碎花生等食材,雖然顯得很複雜味道很調和,沒有任何突兀感真令人難忘。 在來米製作的米干口感獨特,那份在嘴裡古溜的滑順感,更能吸附湯頭滋味在裡面,依照添加牛雜展現出最佳風味。

滇味米干: 米線情報員!雲南傳統食物藏著一段愛情故事|文創LIFE

「龙冈米干节」推出各种充满异域风采的庆典、体验活动及美食佳肴,原汁原味呈现滇缅泰文化盛典的精采风华。 阿美米干對品質的堅持讓品牌屹立不搖,也讓顧客近悅遠來不斷回顧,許多人從幼兒時就是阿美米干的忠實顧客,現在雖已經成家立業,但不論居住地如何遷移,吃一碗香氣十足又熱騰騰的阿美米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滇味米干2023 生長在滇緬異域的青年,戰爭使他流離失所,15歲跟隨光武游擊隊出生入死。

  • 曾經堅持反共的游擊軍隊落腳美濃後,拓荒墾地,以人力犁田種植地瓜,早期更因文化及語言隔閡,被當地客家人稱為「野人」,或帶有歧視意味的「蟻公胞」(客語螞蟻包),也常常與閩南人起衝突。
  • 說到雲南菜,多數人立刻想到桃園龍崗的忠貞新村和南投清境農場,卻不知高雄美濃也有個小雲南,隱身在荖濃溪畔。
  • 米干也是滇緬餐桌上的要角,手工米干的原料單純,只使用在來米,無任何添加物。
  • 五十年前吧我和內人在忠貞市場附近享用米干這道美食時,附近那一帶還有許多孤軍的後裔,現在附近的眷村都拆了時代變了,附近的市場也都遷建了,隨著歲月的流逝,時代的變遷,不變的味道和當年美村的刻苦精神,總讓人對往日的美味時光加倍依戀和懷念,人們的味蕾也任性地依賴著老店來支持和守護。
  • 生豌豆浸泡6小時,經過打漿、過濾、沈澱等程序,邊煮邊攪拌,持續約1小時至豆香瀰漫,倒入平盤放涼凝固,烹調前再將涼糕般的豌豆粉切片,可涼拌也可油炸。

生豌豆浸泡6小時,經過打漿、過濾、沈澱等程序,邊煮邊攪拌,持續約1小時至豆香瀰漫,倒入平盤放涼凝固,烹調前再將涼糕般的豌豆粉切片,可涼拌也可油炸。 醬料也相當講究,自家煉製辣椒醬、辣椒油,芝麻油、蒜酥,以及甘蔗、檸檬調味的清醬油,再加上香菜、小黃瓜絲和手搗花生碎。 豌豆粉咕溜咕溜的果凍口感混合小黃瓜的爽脆,酸香微辣帶一抹淡淡豌豆味,吃一口,食慾瞬間被撩撥到最高點。 飲食文化傳承至二代,由「精功社區廚房-瑤族滇緬風味小吃」的字大姐接棒。 字大姐原本任職於臺北的科技公司,2015年父親過世後,決定返鄉陪伴母親,一手好廚藝受到村裡長輩的讚賞,在馬有福大哥的鼓勵下,決定開店營業,字大姐還記得當年整修閒置的社區活動中心,大爹阿叔們都來幫忙刷油漆、接漏水,這份同心協力成為最強後盾,支撐字大姐挺過初期的辛苦,用食物訴說滇緬軍的顛沛流離,延續父母記憶中的味道。 國共內戰後期,雲南反共國民軍退守滯留泰、緬北部,1961年,政府啟動「國雷專案」,將這群異域孤軍接運來臺,安置於高屏交界的荖濃溪畔,滇緬四村分別為美濃的精忠新村、成功新村,以及屏東里港的信國、定遠二村。

滇味米干: 我們的朋友

生長在蠻荒叢林的傈僳族姑娘,騎馬、打獵、種鴉片原始的生活,無憂的歲月。 字大姐的父親是雲南漢人,母親為瑤族,加上村裡其他少數民族媽媽們的手藝相傳,她掌廚的餐桌就是場民族大融合盛宴。 曾經堅持反共的游擊軍隊落腳美濃後,拓荒墾地,以人力犁田種植地瓜,早期更因文化及語言隔閡,被當地客家人稱為「野人」,或帶有歧視意味的「蟻公胞」(客語螞蟻包),也常常與閩南人起衝突。 來到阿美米干可以回味早年打遊擊時的艱辛與時代結合的氛圍,這些過時的裝備,沈澱了時間,靜看時代的變化,品嚐古早味的同時,也感受那段大部份人們早已遺忘異域孤軍部隊的歲月。 經營者,原是一位漢族的小伙子和一位雲南傣族姑娘,攜手走出金三角的黃泥路,經歷了烽火、戰亂、飄泊、流浪的苦,落足龍岡,一方土養一方人,將滇緬的迴異飲食習慣,激盪出了滇緬的特殊風味菜色,滿足了食客舌尖的味蕾。

桃園中壢的龍岡有軍團駐防,當年自雲南隨軍隊來到龍岡定居的軍眷逐漸在當地發展出一種滇緬的美食「米干」,老婆大人原是生長在當地的眷村,從小就愛吃米干,也影響我和女兒也喜歡這種有鄉土味的食物,而「米干」最道地的就是龍岡忠貞附近當地的小吃攤,但這些市場邊的小吃攤隨著城市的變遷也就漸漸的消失了。 『彩雲滇米干』有著屬於店家的獨特味道,室內明亮用餐環境很舒適,滇緬風味料理符合我們口味,各項餐點份量很多,都在百元上下價格不貴,像是牛雜米干與涼拌木瓜絲都很喜歡,愛吃異國風味料理的朋友,想找地方吃飯可以考慮一下。 國旗屋米干店是桃園市中壢區與平鎮區交界的忠貞市場內一家經典的雲南米干店,雲南公園這裡每年國慶日時都會自發性舉辦升旗典禮,並掛上成千上萬的國旗形成國旗屋和國旗隧道。 國旗屋米干店的老闆張老旺先生就是滇緬游擊隊孤軍的後裔,他對中國民國的忠心和早期國共內戰傳承下來的簡陋的戰時滋味,都慢慢重新調味在這裡根深蒂固,成為忠貞市場最象徵性的一家米干店。 滇味米干2023 桃園龍岡第一土校附近賣米干很多,而阿美米干算滿合我們一家人胃口更是我經常光顧的,價格上也都很實惠,吃起來清爽不油膩,用餐空間有當年反共遊擊隊時使用的物品及美村早年的照片,品嚐迷人的雲南風味米干的同時,也品味一頁當年忠貞英眷村的逝去也讓人回味的過往風情。 國旗屋米干店位於桃園市中壢區龍平路215號,掛滿了國旗的房屋是店主張老旺先生對國家忠心的體現,現在儼然成為忠貞市場一個象徵符號,將鄉愁與戰爭時的滋味調味呈現。

滇味米干: 附近餐廳排名

說到雲南菜,多數人立刻想到桃園龍崗的忠貞新村和南投清境農場,卻不知高雄美濃也有個小雲南,隱身在荖濃溪畔。 滇緬異域孤軍撤退來台,在貧脊的河床落地生根,同時帶來風味鮮明、融合多元民族特色的飲食文化,在精功社區飄香一甲子。 至於過橋米線在台北很多的雲南飯店都可以吃得到,只是這道過橋米線的傳統作法和吃法,也經過了改良,破酥包是雲南昆明的傳統風味小吃,外有看起來與一般包子沒啥不一樣,但吃起來卻香噴噴的,一定不要被它的外表矇騙了,而雲南大薄片有些式餐廳也有這道料理。 五十年前吧我和內人在忠貞市場附近享用米干這道美食時,附近那一帶還有許多孤軍的後裔,現在附近的眷村都拆了時代變了,附近的市場也都遷建了,隨著歲月的流逝,時代的變遷,不變的味道和當年美村的刻苦精神,總讓人對往日的美味時光加倍依戀和懷念,人們的味蕾也任性地依賴著老店來支持和守護。

滇味米干

飲食呈現最貼近生活的文化,在精功社區廚房,這一桌滇緬異國風不僅美味,更是一段不能被遺忘的故事。 異域孤軍奮戰的歷史故事,令人肅然起敬,異域孤軍對於生長在眷村的我總有一種親切感,滇緬菜在消費的趨勢下,迎合消費者,什麼都要來一點的口味,想要嚐到早年眷村的傳統口味也不容易嘍。 米干湯頭滿是爆香香氣十足濃郁,大骨熬煮的鮮甜,但湯頭喝來卻又不過油膩,拿捏恰到好處的鹹度,在濃郁爆香的湯頭中加入一顆蛋包,相當的誘人,說是簡單,也不簡單的味道。 記憶中的滇、泰、緬各式美味~米干、米線、破酥包、大薄片、大腸香辣鍋、泰式綠咖哩……只要手指一滑,一秒到忠貞,所有好料全部購足,方便又安心。

滇味米干: 金色三麥 中壢SOGO店

忠貞附近這些有特色的滇緬料理,道出了那段柏揚鉅作「異域」的血戰歷史,阿美米干在當地小有名氣,最吸引我的除了食物,就是那裡的裝璜,很有格調,不守兀,齒頰留香中也是有歷史記憶的料理,也品味一段過往忠貞的眷村風情。 忠貞附近這些有特色的滇緬料理,道出了那段柏揚鉅作「異域」的血戰歷史,阿美米干在當地小有名真,最吸引我的除了食物,就是那裡的裝璜,很有格調,不守兀,齒頰留香中也是有歷史記憶的料理,也品味一段過往忠貞的眷村風情。 【歡迎加入〝阿發的簡單幸福〞專屬「FB粉絲團、IG」】 龍岡的滇緬小吃米干店可說是舉台聞名,尤其在忠貞市場與其周邊,幾乎走沒幾步就一家,而且每家店,都幾乎有著自己的差異特色與忠實的顧客,真是讓我們造訪不完。 今天要推薦這家,據媒體報導說是50年前在忠貞市場這,唯三的米干店攤之一,也可說是龍岡米干界老店中的老店... 「我希望讓大家認識雲南菜,透過料理記住長輩們的故事。」個性豪邁的字大姐難得吐露感性。

  • 生長在滇緬異域的青年,戰爭使他流離失所,15歲跟隨光武游擊隊出生入死。
  • 字大姐原本任職於臺北的科技公司,2015年父親過世後,決定返鄉陪伴母親,一手好廚藝受到村裡長輩的讚賞,在馬有福大哥的鼓勵下,決定開店營業,字大姐還記得當年整修閒置的社區活動中心,大爹阿叔們都來幫忙刷油漆、接漏水,這份同心協力成為最強後盾,支撐字大姐挺過初期的辛苦,用食物訴說滇緬軍的顛沛流離,延續父母記憶中的味道。
  • 國旗屋米干店位於桃園市中壢區龍平路215號,掛滿了國旗的房屋是店主張老旺先生對國家忠心的體現,現在儼然成為忠貞市場一個象徵符號,將鄉愁與戰爭時的滋味調味呈現。
  • 字大姐拿出前一天做好的米干,快刀切成麵條,過水煮熟撈起、淋高湯、撒香菜、放打拋豬,動作一氣呵成。
  • 雖然只是碗日常小食,但工序繁複細節多,生熟米比例、米漿濃稠度、攪拌融合的程度都影響口感。
  • 豌豆粉咕溜咕溜的果凍口感混合小黃瓜的爽脆,酸香微辣帶一抹淡淡豌豆味,吃一口,食慾瞬間被撩撥到最高點。

吃「米干」,回味以前純樸眷村的生活,而現在龍岡早已脫離原有滇緬地區的那種困苦生活方式,但道地的滇緬小吃卻也融入了現代生活滋味。 當過兵的小伙子對這種行軍時帶的鋼質水壺一定不會陌生,店家以它以作為壁飾,除了呈現阿美滇緬菜系的精品質感,覺得有懷舊風的那種時代氛圍,異域孤軍奮戰的歷史故事,令人肅然起敬,這些水壺上刻有歷史的軌跡,經由戰亂遷移到了臺灣,那種流離顛沛的歷史,也油然而生。 ▲店外觀 位於忠貞市場旁, 中山路上老舊公寓1樓的「阿嬌米干」, 原叫「周家雲南米干」。 五十年前周家老奶奶為養家而賣起了米干, 但後來其子女沒人想接手, 於是讓雖是遠嫁來台的緬甸華僑, 但情如祖孫的〝阿嬌〞來接班, 留住且傳承50年的老味道。

滇味米干: 文化中心商圈巷弄甜點美食

隨著時間流逝,精忠、成功二村因相近的地緣關係及人文歷史,合併成精功社區。 滇味米干 米干,是普洱人的日常早點,用生米製成,大米磨成漿,蒸煮後待涼、切條,這碗豬肝蛋米干,是店家最出名的,湯頭濃郁,豬肝也嫩,是來到這裡必點的菜式之一。 涼拌木瓜絲,和泰國的料理有點不一樣,它沒有加魚露,但吃起來卻極其入味,醬汁調的柔和,加上花生粉,和辣椒片有點微辣,吃到口裡有一絲清鮮的果香。

國旗屋米干的豌豆粉確實也是非常好吃,層次豐富,香、脆、嫩、彈,又帶著醬油底卻不死鹹的沾醬,拌勻,一口入嘴,滿是清涼與滿足,尤其國旗屋的豌豆粉又偏更Q一點。 焦桐在《滇味到龍岡》新書座談會說道,戰時粗糙簡陋的糧食,而現今的龍岡米干則是以大骨熬湯,又加荷包蛋、豬肉片、豬肝,是在矯正悲哀的過去。 阿美米干自民國71年創立至今,30多年來始終堅持以純米純手工製做米干、遵古法煉製民族香料,用黑豬大骨熬燉湯頭,傳統的製程呈現出獨特而出眾的雋永口味。 “忠貞”是落腳生根的家園,是孤軍歷經瘴雨蠻炎,轉戰千里後的歷史定位,竹籬笆的門扉內流淌著異域孤軍的懷鄉心事,眷村的物換星移記錄著歷史流轉的滄桑。 米干也是滇緬餐桌上的要角,手工米干的原料單純,只使用在來米,無任何添加物。 將生米浸泡2-3小時後,按比例混合煮出黏性的熟米,磨成米漿,倒入圓盤中炊蒸,最後吊掛晾乾。

滇味米干: 中壢✿ Table2 Coffee Roaster ✿ 推薦舒芙蕾鬆餅 ! 空氣口感 綿綿嫩嫩的口感好讓人著迷~~

雖然只是碗日常小食,但工序繁複細節多,生熟米比例、米漿濃稠度、攪拌融合的程度都影響口感。 字大姐拿出前一天做好的米干,快刀切成麵條,過水煮熟撈起、淋高湯、撒香菜、放打拋豬,動作一氣呵成。 迫不及待品嚐,米干Q滑彈牙,打拋豬鹹香夠味,湯頭清爽而滋味馥郁,各種味道層層堆疊,融合成一碗心滿意足。 滇味米干2023 涼拌是滇緬菜系常用的手法,除了較常見的大薄片,字大姐推薦一定要嚐嚐雲南人的日常主食豌豆粉。

滇味米干

大時代的動盪讓兩人相遇,幾經顛沛流離 輾轉來到台灣,眷村年代生活艱苦,在母親饒氏帶領下,夫妻倆於忠貞市場開設了阿美米干至今已35年。 帶有滇緬邊疆的裝潢,很有特色,文創結合眷村的美食,品美食,也回看歷史;鼓聲隆隆,經過異域的漂流歲月,營造復古的戰地風情。 碗豆粉,是雲南地區尋常的小吃,用碗豆現磨現做,將碗豆泡發磨成漿、過濾加鹽熬成糊,經過冷卻凝固而成,要新鮮才能吃出風味,這道碗豆粉也不負我的期待,吃起來別有口感。 來到「阿美米干」一嗜滇緬料理,也讓我想起曾讀過柏楊的鉅作「異域」的歷史故事情節,以血汗換取生存的那段記憶。 ▲涼拌豌豆粉,特寫 外觀有點像超厚粄條的豌豆粉, 可是口感卻不一樣, 不如粄條的Q彈卻是相當的軟滑, 咀嚼有豆香, 醬汁散發酸香, 且感覺吃起來更具健康營養且開胃。 ▲點餐單 除了有相當平價的雲南庶民小吃, 像是米干、米線、粑粑絲、豌豆粉...等, 由於阿嬌是緬甸華僑, 另售有, 自製的獨門思鄉料理〝擺夷京東米線〞, 與緬式魚湯麵。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