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3.52023全攻略!(震驚真相)

Posted by Jack on January 28, 2022

工業3.5

工業 4.0 不僅代表技術升級藉由消除資訊孤島,並將團隊和營運串聯到整個製造架構中,您開始建立更透明且全方位的經營方式,最終可以擴展到整個組織的各個領域。 而任何對工業 4.0 工業3.52023 的定義也必須包括其起源自 「第四次工業革命」一詞。 他們被稱為「革命」,因為驅動他們的創新不僅略微地提高了生產力和效率,它徹底改變了商品的生產方式和工作方式。 工業 4.0 的一般定義為數位工業技術的興起…工業 4.0 轉型讓我們能以全新且高生產力的方式與機器協力合作。

建議我產官學研協力,結合5G、AIoT等數位科技,協助業者強化用電管理、導入已成熟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藉聰明用電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以數位科技成就永續。 淨零永續目標有賴行為改變降低碳排,將帶動新型產品與服務需求,並進而促使產業鏈發生結構性的變化。 建議我業者及早導入預循環模式(Pre-cycling)概念,探索具永續價值之商業模式,專注於製造環境友善之綠色商品及服務,將有利於國際綠色製造浪潮中搶得新綠色商機。 美中角力下,未來將形成兩個世界、多個系統,我業者要有多方劇本,以應對變遷與挑戰。 建議我業者思考「臺灣+1」策略,以臺灣總部主導研發與運籌整合,與海外負責生產與行銷佈局,藉此兼顧技術發展與產品供應鏈之韌性與效率,從Made in Taiwan走向Made by Taiwan,成為全球的韌性產業生態鏈不可缺的重要夥伴。

工業3.5: 將工業 5.0 整合至工業 4.0 技術

高階領導人必須將企業轉型納入營運策略中,帶領團隊制定完整計畫。 軟硬體團隊必須溝通協調,對於目標、時間表、須具備什麼功能等等事項有共識,了解彼此的進展。 累積大量消費者數據,分析瞭解客戶習性、預測客戶需求,商業模式從B2C走向以客戶需求為起點 ,「多樣少量」C2B的客製化生產與銷售,讓客戶回流。

工業3.5

但是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IT公司通過適當的併購,在標準界面和平台領域進行布局。 歐洲缺少ICT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前十佳高科技公司大部分是美國的,亞洲的中國有一些,韓國有一些,歐洲目前來看體量比較小。 工業製造商通過提高自身的軟體能力,在很強勁的基礎上加上軟實力,軟硬兼施取得領先的地位。 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中國北方幫中國最大的玻璃製造企業之一做了一個戰略轉型項目,從傳統項目向新能源,防PM2.5的玻璃磚,相應的就需要有新的製造系統、新的設備。 我們的客戶在全球範圍內找了一圈,只有在德國有一家能提供滿足客戶這種需求的,而且這種玻璃真有可能定製的。 一般觀察機器人使用的密度是以每1萬員工有幾個機器人來當指標,韓國是1萬個員工裡面大約450個機器人在工作,臺灣大概是每萬人150個,與美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水準接近。

工業3.5: 台灣製造 電源延長線 CL-605 3孔10座1切 電源延長線 1.5M (工業包裝) (6.3折)

工業4.0的應用也是像網際網路早期的應用一樣,也是從初步應用到形成強大生態體演進的過程。 現在是局部做一些試點,尤其在歐洲的德國、法國,而且有些企業做全工廠的整體試點。 真正過渡到工業4.0,保守估計快的話2025年,這也是國家爲什麼制定中國製造2025的國家戰略,各省領導對這個也是高度重視。 工業4.0對各個行業的影響不同,汽車是一個影響,在這個領域有些已經做了試點,寶馬、大衆等等。 比如這是世界領先的摩托車生產企業,現在加上網絡化的因素,加上自動化在裡面,現在生產一台摩托車的時間只有6小時。 谷歌的眼鏡,一個新產品的研發,在很多製造企業,從研發到最後交付的過程,通常研發的階段,製造企業大概一年左右的時間。

工業3.5

工業4.0,大家不要以爲是一個固定的IT系統加上一些機器人,絕對不是這個概念。 他需要針對不同的行業,不同客戶的定製化需求的系統整合,裡面有一些應用現在已經可以給客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 中國如果在工業4.0過程中抓住機會,可以幫助中國製造提升水平大概多少萬億美元的額外附加值。 現在網際網路對除了80後的人有衝擊,可能以後對所有年齡層的人都有衝擊,爲什麼? 這是一條必須走的不歸路,需要很多人有開放的心態,更好地迎接技術上的變革。

工業3.5: 產業生態系統

但是,半導體企業若只是延伸其感測器與其它半導體元件的範圍是不夠的,現有產品的範圍必須要以通訊和低功率微處理器技術予以擴展。 隨著科技發展,數據資料量呈現爆炸性成長,電腦的處理能力也遠超過人類所及,因此大數據成為產業發展的顯學。 數位化的時代,人的一舉一動都會留下數據,因此從數據中可以窺見人類行為模式,從中找出市場需求,成為企業未來提高競爭力、創新力與盈餘的關鍵。

其中,決策是領導的核心、企業經營管理最具挑戰的工作,也是判斷系統是否具備「智能化」的主要特徵。 大數據時代,企業營運環境快速變動,決策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時效性、風險、預期結果和執行的變異等因素,組合的複雜程度百倍於以往,企業已難只仰賴領導者和高階主管,憑藉經驗和直覺判斷,做出英明的決策。 台積電是全球智慧製造的標竿,「台積電之道」(TSMC Way, Shih et al., 2009)更被收錄在哈佛大學商學個案。 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在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曾經秀出三個他最看重的數字當中,「很少人知道」的12 吋晶圓單價。

工業3.5: 製造管理

蒸汽機的發明減少了工業對動物和人類勞動的依賴,在製造和精密工程的新時代不斷推進。 工業3.52023 而劉文波的說法與上面所提中國大陸三位工程院院士的說法是一致的。 不論是哪一個國家,要達到工業4.0或是要走工業4.0升級的路,工業1.0、工業2.0與工業3.0的課也是要補的。 劉文波的工業4.0之五階段論,第一階段是自動化改造階段就是補”工業3.0”的課。 劉文波的觀點與規劃《中國製造2025》的諸多中國大陸專家是一致的。 例如在中國大陸工程院“製造強國戰略研究”二期項目中,中國大陸專家就不認同”中國製造2025”是德國工業4.0計劃翻版的說法。

高青山說,當初在產業界與學界的交流比較侷限,多關注於產品及技術交流。 現今藉由參與清華大學智慧製造跨院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學位學程後,透過與學界交流的機會,除可對時下議題更為熟悉、明瞭之外,也可將產業界問題反饋給學界,讓兩者之間有更多相互學習的機會。 而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講座教授簡禎富提出的工業3.5概念,確實非常適合台灣企業參考。 工業3.52023 因應消費市場的變化,全球製造業都積極朝向智慧製造發展,有別於其他業者從修改原有生產線著手,康舒科技選擇打造全新智慧工廠的原因有二。 首先,在市場需求量極大下,淡水生產基地沒有辦法停工,若選擇停工、升級產線,勢必會影響到現有訂單交期。 其次,淡水生產基地產能幾乎已經滿載,若要將高階製造移回台灣,勢必要新建廠房。

工業3.5: 工業3.5智慧製造與行勝於言的人才培育/簡禎富

未來他可以自己選擇,不在一個特定的工廠,甚至不在一個國家,通過不同機器之間的對話,把原來在一個地區一個工廠裡面完成的動作,變成可以在全球範圍內不同工廠的機器人之間溝通完成,然後產品很快就到你的手上。 這對10後是更過癮的事,現在都是別人弄出什麼東西來,然後你去買,未來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來做。 工業3.5 這個可以顛覆很多現在的業務模式,這就爲什麼說工業4.0玩大了,可能有些人的日子就不好過了,這是有可能的。 相應的,跟工業4.0匹配的,物流的4.0,還有能源的4.0,因爲未來能源的供應也會對現有的大規模能源供應帶來挑戰。 相應的對現在搞大數據的公司也是極大的衝擊,因爲未來里處理的數據量是非常龐大的,而且這個數據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機器之間進行互聯互通。

  • 台積電在半導體專業代工領域,深耕製程技術,提供卓越製造服務,成為客戶可信賴的夥伴。
  • 真正過渡到工業4.0,保守估計快的話2025年,這也是國家爲什麼制定中國製造2025的國家戰略,各省領導對這個也是高度重視。
  • 最好還能做到預測需求,據此規劃企業接下來的資源配置決策,以增加營收和財務報酬。
  • 台灣有一家研發各種創新機能布,成為耐吉(Nike)、愛迪達(adidas)等,全球最大運動品牌所需的機能布主要供應商,他們擁有集紡紗、織布、染整、貼合加工的一貫作業廠區。
  • 目前康舒科技的製造基地,集中在亞洲的臺灣、中國及菲律賓三地,同時在北美、歐洲及中國大陸、日本等亞洲地區也都設有服務據點,以貼近客戶需求的方式提供多樣性的就近服務。

讓人訝異的是,從2007 年至今,線圖有一半時間是往上的。 前董事長張忠謀接受《天下》專訪時表示,員工工時縮短、但效率提高的原因,就是利用最新的大數據分析技術,讓工程師把時間,花在較具附加價值的分析、判斷,而不是知識金字塔中最低階的資料蒐集工作。 他指出過去,工程師花很多時間蒐集資訊、向上傳遞,才能做出決策。 現在智能化工作可以降低重複的工作量,甚至限制員工加班時數,卻不影響先進製程進度,甚至提高效率的重要原因,就是每個工程師都可以迅速做出決策。

工業3.5: 自動化

此外電動車成為綠能運輸要角,為因應續航力與快速充電等需求,化合物半導體的重要性日增,未來產業將是打群架的時代,臺廠可結合臺灣半導體既有優勢,嘗試切入創新零組件供應。 工研院預估臺灣半導體產業在2023年產值將可達新臺幣5.0兆元,年成長率達6.1%,優於全球。 工業4.0於2011年首度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展被提出,德國政府隔年訂為國家重大政策,由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及科技部雙主導,結合傳統機械業、電子電機業及資通訊業,建立產官學研共同平臺,全力推動。 最適合本土企業的智慧製造路徑:工業3.5隨著科技的進步包括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智財保護,也加重自主研發的重要性。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與價值鏈的演進,很多新進企業和創新的商業模式不斷異軍突起,企業如何藉數位科技提升決策品質,成為卓越經營的決策型企業,將是影響公司獲利和永續成長的關鍵所在。

工業3.5

中國有許多工廠還停留在工業2.0階段,政府便會協助其利用網路連結整合機械與資源,提升服務體驗,朝工業4.0前進。 簡禎富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暨電機工程雙學位學士,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決策科學與作業研究博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傅爾布萊特學者;現為清華講座教授暨美光講座教授,科技部人工智慧製造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召集人。 採訪整理者簡介 賀桂芬 畢業於政大新聞系,一輩子只做過一種工作:記者。 作者簡介 簡禎富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暨電機工程雙學位學士,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決策科學與作業研究博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傅爾布萊特學者;現為清華講座教授暨美光講座教授,科技部人工智慧製造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召集人。

工業3.5: 推動工業3.5的四個關鍵

有人說工業4.0會對網際網路公司造成巨大衝擊,也有人說未必。 我們已盡量確認在文章中使用可公開使用之圖檔,但若仍侵犯到您的著作權,請立刻通知我們,我們會立刻下架相關內容。 客戶遍及全球包括 H&M、ZARA、Nike、The North Face 等知名品牌,每年為300 多個服裝品牌生產高機能、防水防風的科技布料。 雲端運算是一種可以隨時隨地配置資源的公共空間,能夠以最低成本管理、使用,大致分為三類:公共雲、私有雲、混合雲。 包裝的方式、材料的選擇,作為消費者的你,可能會感到這些好像都不是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但又想要在「網購同時達到環境永續」這個議題上貢獻心力? 2022年2月,USB-IF組織對USB的命名進行了重新調整,USB3.2一系列名稱被廢止,並改為以傳輸速率為標準的名稱(480Mbps規格除外),並要求各廠商在在USB裝置商上標註具體的傳輸速率以方便消費者。

工業3.5

工業4.0 即將帶來的改變和衝擊,不僅限於製造業,而是任何行業,皆無所遁逃。 必須從營運決策、組織架構、人才、設計、生產到服務,整個產業生態系統和商業模式,需要進行換腦、換心、換臉的大手術。 工業 4.0 軟體解決方案某些最基本的元素,除了內建擴充能力之外,還有具備靈活性與彈性的能力。 如果企業或生產模式必須徹底改變,才能滿足市場需求,工業 4.0 系統可賦予企業快速因應變化與建置變革所需的洞察與信心。 工業 4.0 即將帶來的改變和衝擊,不僅限於製造業,而是任何行業,皆無所遁逃。 台灣產業大多專注某項分工領域,往往受限於決策者視野歷練和企業資源,以致重視硬體甚於軟體,對於數據分析和決策的軟實力認識有限,也不重視相關人才的長期培養。

工業3.5: 工業 5.0:將人力優勢新增至工業 4.0

工業 4.0 的轉型可以分成三種境界:製程最佳化、供應網絡製造流程和品質改善、新的商業模式。 我們生活在競爭和動盪的時代工業 4.0 工具和策略不僅有助於提升效率和生產力,還能看到周圍的角落,並獲得有意義的競爭優勢。 劉文波認為中國部分製造企業在嘗試從第一階段向第二階段邁進,而德國部分企業則已經進行到了第三階段的”充分自動化和信息化融合”。 托拉斯等高級形式的壟斷組織,更有利於改善企業經營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

業3.5概念架構協助台灣企業盤點能力,打造專屬的「工業3.0 ─工業3.5─工業4.0」的策略路徑。 企業以「工業3.5」混合策略為核心,結合可以作為破壞性創新的各種技術和工具,建立全面資源管理、聰明生產、數位決策、智慧供應鏈與智慧工廠等營運核心能耐。 機能布廠分幾個階段推動智慧製造和決策優化的產學合作研究:一、瞭解問題萃取專家經驗,將染布調度規則數位化,二、改變顏色定義和設備匹配的決策,三、染布調度系統優化,盡量讓同一色系從淺染到深,減少染缸清洗的時間和水資源浪費。 台灣懂資訊與通訊科技的人很多、懂機械的人也很多,許多老闆對新科技相關的語彙,也都朗朗上口。 然而,智慧製造也需要,懂硬體技術和分析工具的跨領域通才,需要更多能應用在不同產業領域的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專家。

工業3.5: 台灣推動成功的案例?

即使終端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緊縮,然而因為許多創新應用,如AI、IoT、車用、HPC仍在持續發展,也為臺灣半導體產業在變局當中注入成長的動能,推升臺灣半導體產業在2022年度總產值攀升至新臺幣4.7兆元,年成長率高達15.6%,優於全球半導體業平均水準。 在發展智慧製造的過程中,人力可能被機器人取代的議題也引發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的高度關注。 事實上,以德國西門子公司的四川成都廠為例,目前其工廠自動化只有50%,然而所訂定的目標是希望4年內到達100%自動化,此舉是否意味有更多員工的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 西門子的規畫並非如此,即4年後當工廠自動化到100%時,產能會提升4倍,相對的,人力必須增加2倍。 總結工業4.0帶來的影響,對亞洲地區而言,過去低價的人口紅利已漸漸失去,傳統壓低人力成本的製造思維已不適用,必須尋求其他替代方案,建立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來承接需求多樣的訂單,因此機器人、自動化生產、智慧工廠逐漸蓬勃發展,出現各種創新的應用模式。

電氣化與自動化時代,即在勞動分工基礎上採用電力驅動產品的大規模生產,時間大概是19世紀後半期至20世紀初。 面對全球製造業版圖變動,在人力、物料短缺下,以及各種急單、短鏈等趨勢,高青山建議從工業3.5著手,除可改善整體生產效率之外,亦能在國際舞台上保有不易被超越的競爭力。 高青山認為,台灣有很多企業可能連工業2.0都還沒有達到,若要一步達成工業4.0,可以說是天方夜譚,是項不可能的任務。 事實上,對部分企業而言,只要引進自動化產線,就是一項非常大的進步,尚且沒有必要一定要實現工業4.0。 對於現今處於工業3.0的企業,在考量成本與可能性下,工業3.5是比較能實現的目標。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

工業3.5: 工業4.0新戰略與發展路徑

這類業者最大的挑戰,在於軟硬體的整合,原本只單做軟體或單做硬體的業者,必須長出新的軟硬整合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內建的大數據分析和智能決策模式。 台灣在製造管理的經驗和供應鏈調度的彈性,以及生產製造現場累積的know-how,正好是其他國家沒有的。 台灣不應該放任這些智慧資產,被無償拿走,然後被內建在國外企業的大型資訊系統裡,或先進的設備中,再用更貴的價值賣給我們。 簡教授最讓我敬佩的是,他不只在學校作育英才,培養出許多學有專精、優秀的子弟兵,並擔任科技部人工智慧製造系統(AIMS)研究中心主任,推動政府AI創新研究中心計劃執行,協助傳統製造業推動工業3.5,為我們台灣這片土地貢獻所長,提升台灣整體競爭力盡一份心力。 台灣工業3.5,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的最佳路徑製造業的平台化,離不開「實體」,離不開「現場」、離不開「產品」、離不開「供應鏈」本身,所以台灣製造的軟實力與領域知識,仍有一定的利基。 工業3.52023 台灣製造業早期面對快速變化的產業環境與全球化,鍛鍊一身很強的彈性製造及供應鏈管理能力。

工業3.5

在台灣,企業實施工業3.5 製造戰略和數位轉型,應該注意以下幾個面向:一、洞察市場變化、滾動式精準預測需求的區間。 工業3.5 二、面對不確定因子,用大數據分析提高能見度,習於在風險下的決策。 三、優化產能組合和彈性調節產能供給,滿足客戶伙伴需求變化。 四、發展先進預知決策與即時機制,預測設備健康與維護保養、提升製造系統排除問題與恢復能力。 五、多變量分析不良品因素、即時回溯並最大化資訊價值,預先現地排除可能的問題。

多年以來,經濟部、勞動部等相關部門,皆投入相當的資源舉辦職訓,協助半導體、數位內容、資訊服務、 機械、紡織、食品等產業,培育專業人才。 很高興自2017年起,與簡教授團隊進行智慧製造與智能化決策系統開發專案,以突破技術挑戰,並建立特有的競爭優勢。 中華工程董事長周志明說,中華工程是台灣工業區開發的領導品牌,此次打造先進的人工智慧園區,吸引高科技、智慧製造、智慧物流等產業進駐外,也將成為土城工業區量體最大的地標建築,之後也將持續與市府攜手,致力完成園區招商。

工業3.5: 機械業者

工業4.0的發展影響是長遠的,為因應快速變化的市場,許多企業選擇將製造工廠設置在靠近客戶的地方,可以挖掘更多需求,即時作出反應、提供客戶所需要的服務。 因市場對生產線的彈性需求大增,如何讓機器人工作流程更加順暢、快速是企業在轉型智慧工廠時,必須思考的問題。 工業3.5主張,台廠可以先以既有軟硬體設備為基礎,垂直整合其上的大數據分析和智慧製造決策能力,透過系統整合商協助串連硬設備,分析所蒐集到的數據,結合學界領域專家的經驗知識,來發展更深入、更專屬的決策模型和應用軟體。 鄰近五大工業區的地理優勢,加上周遭有桃園機場捷運系統及台北港區位交通加持,不僅帶動產業發展,亦提升生活便利性。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