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股11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8, 2019

和碩股

策略投資子公司包含景碩(3189)、華擎(3515)、海華科技(3694)、晶碩(6491),由於以上子公司和碩具有一定控制權,因此皆列入合併報表,另投資中國代工廠立訊,21Q3持股39,845,105股,評價損益列於業外投資。 整體而言,和碩2022年受惠於iPhone換機需求強勁,以及NB、遊戲機需求維持,預估2022年營收可望達13,452億元,惟iPhone 13價格與前代相差不大,預期將壓抑代工毛利表現,預估2022年稅前純益265.9億元,稅後EPS 7.97元。 和碩股 和碩21Q2營收2,722億元,季增25.7%、年減17%,毛利率3.6%,季減0.7個百分點,營運表現不如市場預期,主因iPhone mini需求不如預期,代工訂單動能下修,以及舊機種單價較低,致使產能使用率偏低,毛利率亦隨之下滑。

  •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先前曾擔任晶心科董事長,於110年交棒予現任董事長林志明,聯發科與晶心科有密切合作關係。
  • 聯發科指出,翔發投資出售晶心科部分持股是考量集團投資資金的循環利用,依公司資金規劃進行安排,不影響雙方後續合作,且仍保留董事席位。
  • 與此同時,和碩在元宇宙亦有所布局,AR/VR已有2~3個客戶,預期2023年之後有較明顯的營收貢獻。
  • 2020年營收比重:通訊電子(手機、寬頻) 61%、資訊電子(NB、DT、MB) 13%、消費性電子(遊戲機、電視、MP3/4、電子閱讀器) 13%,其他垂直整合轉投資公司13%。
  • [1][2]此外,和碩也是美國《財富》雜誌2020年全球500大公司第269名。
  • 外資8月大賣台股金融股之際,對於光寶科、華碩、和碩、宏碁、精英等PC相關大型股依然「力挺」站在買方,法人表示,AI題材帶動PC族群股價重新評價(re-rating),是外資仍願意敲進主因。
  • 針對新款iPhone 14的部分,雖傳出mini版本將被取消,但考量和碩代工地位一時難以被替代,預期和碩2022年仍可拿下部分標準版iPhone、多數中低階版iPhone Max的訂單,隨著2022年iPhone市占率持續提升,且缺料問題改善,預期和碩iPhone出貨量仍可維持個位數的年成長。

隨著第四季蘋果新機發表,帶動手機出貨量明顯增溫,預期手機營收可望維持雙位數的季增長,以及NB受惠於微軟Windows 11將上市,預估換機需求可望帶動 NB營收維持10~15%左右的季增長,MB/DT則因需求動能趨緩,預期將持穩Q3水準。 和碩股2023 整體而言,受惠於傳統旺季帶動拉貨需求增溫,預期Q4營運將達到今年高峰,加以產能利用率滿載,推動Q4毛利率回穩,預估21Q4營收達3,979億元,稅前純益83.9億元,稅後EPS 2.51元。 此外,近年iPhone成長逐年趨緩下,逐步將重心自iPhone訂單轉移,或將為和碩布局車用業務的緩兵之計,近期和碩為滿足美國三大客戶(含Tesla)強勁的業務需求,將斥資 1.64 億美元赴美擴產,預期未來3~5年每年將維持雙位數的年成長。 與此同時,和碩在元宇宙亦有所布局,AR/VR已有2~3個客戶,預期2023年之後有較明顯的營收貢獻。

和碩股: 軍工股及半導體族群接棒 台股量縮小漲27點收16,509點

IPhone的部分,由於iPhone 13在定價上具有吸引力,可望帶動換機需求,市場看好2022年iPhone全球5G滲透率將達7成。 針對新款iPhone 14的部分,雖傳出mini版本將被取消,但考量和碩代工地位一時難以被替代,預期和碩2022年仍可拿下部分標準版iPhone、多數中低階版iPhone Max的訂單,隨著2022年iPhone市占率持續提升,且缺料問題改善,預期和碩iPhone出貨量仍可維持個位數的年成長。 至於NB、DT(桌機)則因先前WFH熱潮墊高基期,預期需求將持續趨緩,但考量疫後保有遠距辦公的習慣,預期2022年和碩PC出貨量仍可持穩。 展望21Q4,受惠於NB(筆電)需求延續,Windows 11上市帶動換機需求,市場預估NB第四季出貨量可望達290萬台(21Q3出貨量約270萬台)。 即便iPhone 13規格升級不明顯,然定價與iPhone 12相近,價格上具有吸引力,加以5G升級需求增加,市場預期iPhone 5G手機滲透率可望達7成。 至於遊戲機的部分,根據市調機構DFC的預估,2022 年遊戲機需求將從1.57億台增加至1.68億台,年增1,100萬台(YoY +7%),其中PS系列710萬台、Xbox 400萬台,由此我們預期和碩2022年遊戲機業務仍可望維持中個位數的年增長。

若站上,月日落危機暫時化解,9月行情將有利多方;而若無法站上,9月行情將對多方不利。 週一台股出現多方抵抗,但因買盤追價意願不足,漲勢午盤後收斂,指數終場上漲27點,以16509點作收,K線收紅K。 操作上,可挑長天期偏價外的相關權證操作,例如和碩凱基35購01 (052423)。 本網站所有資料僅供參考,如使用者依本資料交易發生交易損失需自行負責,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或傳輸中斷不負任何責任。 和碩7月營收1,079.7億元、年增22.1%、月減6.1%,創歷年同期新高,單月營收站穩千億大關;累計和碩今年前七月營收為7,154.52億元,年增23.9%。

和碩股: 台股站上16500點 法人:觀察本週美國經濟數據

然而,立訊股價於第二季表現較佳,業外投資收益挹注下,支撐稅前純益來到81億元,EPS 2.01元,季增14.9%、年減26%。 光寶科前七月營收840.35億元,年減15%,各業務比重光電營收占比21%、雲端及物聯網業務營收比重34%,其他45%為資訊消費性電子等產品,高階AI伺服器帶動大瓦特數電源產品出貨表現,市場預期產品組合優化下,帶動毛利率突破2成,8月來吸引外資買超2.4萬張。 第2季每股純益(EPS)1.17元,毛利率3.8%、營益率1.1%,皆優於預期。 受惠消費性電子營收比重由第1季11%季增至第2季的17%,以及商務筆電出貨比重增加,第2季毛利率有所改善。 再加上轉投資機殼獲利提升、金融資產評價損益較高,使業外利益較高,抵銷稅率較高的影響。 21H1和碩雖受缺料、iPhone mini需求下修所衝擊,營運表現平淡,然21H2傳統旺季帶動出貨增溫,加以缺料持續緩解,預估2021年營收12,693億元,年減9.3%,毛利率則因面臨立訊搶單、缺料導致產能利用率下滑而受壓抑,預估毛利率3.75%,EPS 6.87元,年減11%。

和碩股

和碩為筆電(NB)前五大代工廠之一,源自早期華碩(2357)為專注品牌業務,將代工業務分割而出,除了承接華碩的訂單之外,另有Microsoft Surface NB、平板的代工業務。 有鑑於NB近年成長動能持續放緩,和碩因此逐步淡出NB代工產業,轉而承接Zenfone、iPhone等規模較大的組裝訂單,進而彌補NB成長逐漸放緩的代工事業,因此相較其餘NB代工廠,其轉型也較為成功。 近年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持續擴充中國以外的生產基地,目前和碩生產據點包含桃園、新店、上海、昆山、蘇州、重慶、捷克、墨西哥、越南、印尼、印度。 NB主要客戶有華碩、宏碁(2353)、Google;平板電腦有Apple、Microsoft等,通訊電子產品以iPhone為大宗,消費性電子產品包含遊戲機、LCD TV、PND等,以遊戲機代工比重最高,主要客戶有Microsoft(Xbox)、Sony。 整體而言,和碩2022年受惠於iPhone換機需求強勁,加以旗下景碩、晶碩業務穩健成長,預估2022年營收可望達13,879億元,年增9.3%,iPhone代工雖面臨競爭,壓抑毛利率表現,但考量缺料緩解、車用訂單增加,有利於支撐獲利表現,預估毛利率3.8%,年增0.08個百分點,EPS 7.39元,年增7.5%。 附註: 21Q3營收比重:通訊電子(手機、寬頻) 57%、資訊電子(NB、DT、MB) 15%、消費性電子(遊戲機、電視、MP3/4、電子閱讀器) 17%,其他(包含轉投資公司)15%。

和碩股: 產品與服務

華碩表示,一直以來對手機事業及客戶有著深遠的承諾,如同今年第2季法人說明會所闡述,未來將持續ROG及Zenfone兩大產品線,請期待2024年新品陣容。 曾談過增量預期的概念,當前AI股部分獲利未顯現,股價卻能維持一定強度,就是因為市場預期相關AI股在2024年,甚至2025年的獲利有機會明顯成長所致。 和碩主要產品包括筆記型電腦、上網型電腦、桌上型電腦、遊戲機、行動裝置、主機板、顯示卡、液晶顯示器及寬帶通信產品,如智慧型手機、機上盒和電纜調製解調器。 和碩股2023 和碩股 [1][2]此外,和碩也是美國《財富》雜誌2020年全球500大公司第269名。

至於股價的漲跌,並非完全照著業績,而是與籌碼的分布情形,以及公司派的企圖心有關,當然這就牽涉到市場認同度。 以週一盤面來看,與AI伺服器相關供應鏈普遍有賣壓,部分原因在於有研調機構預估隨著輝達在AI伺服器市場大有斬獲,未來ODM代工業者所生產的核心產品架構將趨於同質化,即是相關AI伺服器代工業者在訂單爭取上將更為劇烈,這就導致了部分籌碼鬆動,股價走跌的現象,後續先觀察這些AI伺服器股在什麼位置能夠止穩。 整體而言,和碩上半年雖受缺料影響以及iPhone mini需求不如預期,營運表現相對平淡,然下半年受惠於iPhone拉貨旺季所帶動,預估2021年營收達12,097億元,稅後EPS 7.91元,每股淨值預估58元。

和碩股: 美股皆墨 法人:台股短線留意AI族群動向

受惠於佐登妮絲城堡觀光業績挹注,佐登-KY(4190)(4190)第2季營收8.1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7%,毛利率更達70%,亦較去年同期續增;第2季稅後純益4,700萬元,季增827.08%、年增33.91%,每股純益(EPS)0.78元。 公司表示,除了觀光業績動能延續外,7月起J3廠產能開始產出,將帶動下半年營運成長。 外資8月大賣台股金融股之際,對於光寶科、華碩、和碩、宏碁、精英等PC相關大型股依然「力挺」站在買方,法人表示,AI題材帶動PC族群股價重新評價(re-rating),是外資仍願意敲進主因。 和碩在iPhone代工訂單雖有競爭加劇的隱憂,但一時之間代工地位仍難以被替代,在2022年iPhone全球的5G滲透率持續提高下,預期和碩2022年iPhone出貨量仍有個位數的年成長,在此穩健的基礎之上,其車用的布局仍持續擴張,長期的成長性遠優於iPhone訂單,將有利於未來和碩重拾成長動能。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語:Pegatron Corporation),簡稱和碩或和碩聯合,是一家臺灣的電子製造公司,主要業務為開發電腦周邊、通信技術及消費性電子產品予品牌供應商,並從事計算機外圍裝置和組件的開發、設計和製造。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語:Pegatron Corporation),簡稱和碩或和碩聯合,是一家臺灣的電子製造公司,主要業務為開發電腦周邊、通信技術及消費性電子產品予品牌供應商,並從事計算機外圍設備和組件的開發、設計和製造。

和碩股

根據和碩表示,受惠NB需求延續,預期NB第三季出貨量可望季增15~20%,惟上游缺料問題影響MB、DT較大,且需求放緩,預估MB、DT出貨量將季減25~30%。 但考量逐漸步入iPhone消費旺季,整體而言,手機Q3營收仍可望維持10~15%的季增長,遊戲機等消費性電子維持高個數季增長。 此外,受惠於子公司景碩、晶碩營收動能維持,21Q3營收達3,228億元,25.7%、年減4%,惟代工業務競爭加劇,預期仍壓抑毛利率,預估21Q3毛利率3.8%,加以7~9月立訊股價走弱,將導致業外投資收益下滑,預估稅前純益54.6億元,稅後EPS 1.64元。 近期中國祭出限電政策,對此和碩表示目前手機製造已100%使用綠電,目前評估限電對營運影響不大。 根據IDC的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3.7億支,年增7.4%,其中iOS設備全年出貨量估將成長13.8%,遠優於Android手機出貨量所預估的成長6.2%。

和碩股: 和碩凱基35購01(052423)

美國升息壓抑科技股表現,大動作調整台股,統計8月以來,賣超重點族群並非在科技股而是金融股,賣超前10大個股,金融股就佔7檔,開發金遭到調節16.6萬張,為賣超張數最多,而玉山金亦賣超了10.6萬張,其他包括新光金、永豐金、中信金、臺企銀以及第一金。 聯發科子公司翔發投資今天處分晶心科1652張持股,總金額新台幣6.94億元。 佐登-KY指出,J3廠佐登妮絲城堡在6月獲得經濟部工業局觀光工廠認證,以及J3廠相關環保許可證照取得,7月起J3廠的產能開始產出,國際訂單所需的ISO22716國際化妝品優良製造規範指引、美國LEED綠建築標章也在同月取得,下半年也將參與紐約等國際美容大展,都將成為佐登下半年J3廠產能持續放大助力。 每股盈餘是反映公司過去的獲利情形,以股本10億的公司來看,其每股盈餘10元表示公司稅後盈餘10億,即所謂的賺了一個股本。 和碩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4573.7億元,季增36.3%,年增9.4%,營業毛利151.8億元,季增8.9%,年增1.3%,毛利率為3.3%,因產品組合與新品量產成本提高,低於上季的4.2%,本期淨利為56.64億元,單季每股盈餘為1.82元。

和碩股

觀察國際經濟動態,鮑爾(Jerome Powell)25日在各界關注的演說中指出,決策官員在升息方面將採審慎作法,同時暗示美國利率9月將維持在5.25%-5.5%的22年高點;中國官方宣布證券交易印花稅減半徵收,為中國自2008年以來首度調降證交印花稅。 聯發科今天晚間代翔發投資公告出售晶心科持股,交易數量1652張,每股420.5元,總金額6.94億元;翔發仍持有晶心科4005張,持股比重7.91%。 和碩股 科技新報25日引述匿名知情人士指出,華碩7月重整組織後,手機部門也跟著異動,最新的Zenfone 10將是該系列末代機款,未來Zenfone團隊將被整併到其他部門,或直接併入ROG團隊。 電腦品牌廠華碩今天在官網發布聲明指出,關於近期傳出華碩Zenfone10智慧型手機為該系列最後一代,且將停產Zenfone產品線,華碩嚴正重申,此為虛構、純屬謠言。

和碩股: 32 網傳華碩 Zenfone 手機產線將停產 公司今緊急回應

佐登第2季營收8.15億元,季增4.19%、年增26.85%;毛利率70.28%,季增1.9個百分點、年增1.17個百分點;稅後純益4700萬元,季增827.08%、年增33.91%,EPS 0.78元。 和碩股 上半年營收15.97億元,年增24.69%;毛利率69.34%,年減0.64個百分點;稅後純益5207萬元,年增17.56%,EPS 0.87元。 這次大盤於8/17日見到低點16264點後,指數震盪向上,未再見到新低點,而AI伺服器股則是於8/24日輝達財報公布後,股價相繼見高,然後迅速拉回,至今仍在探低,這次大盤與AI伺服器股的節奏明顯不同。 短線上,上週五行情出現強烈空方抵抗後,指數持續於半年線震盪,短期支撐在8/23日低點16440點,而本週重點仍在8月底收盤時,行情能否站在7月低點16593點之上。

台股市場動態方面,外資昨天賣超台股新台幣37.11億元,連續第2個交易日賣超,主要減碼航空雙雄長榮航、華航,以及IC設計;投信連18買,買超金額達15.78億元。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先前曾擔任晶心科董事長,於110年交棒予現任董事長林志明,聯發科與晶心科有密切合作關係。 聯發科指出,翔發投資出售晶心科部分持股是考量集團投資資金的循環利用,依公司資金規劃進行安排,不影響雙方後續合作,且仍保留董事席位。 當然這次部分AI伺服器股,如廣達、華碩、仁寶等,股價皆是創高後才拉回,而技嘉則是維持相對強勢,這與緯創、英業達、神達等未過前高的走勢有所不同,故指標先看廣達、華碩、仁寶、技嘉等相對強勢股,這些股票近日要能盡快過高,AI伺服器股的人氣才能維繫不墜,否則一旦時間拉長,對於該族群不利,近日要密切追蹤。

和碩股: AI加持5老牌PC股 外資買超前10占半

至於部分資金持續進駐軍工股,多檔個股上週的週K日出後,週一續攻,這一部分歸功於全球解封後,航空市場持續復甦,帶動零組件及維修需求,而暌違4年,9月中旬將舉辦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也有消息面的激勵作用,包括亞航、長榮航太、漢翔、寶一、千附精密等,未來營運看俏,也可列入追蹤,更多盤面機會可鎖定Line@粉絲團。 日前輝達公布財報之際,也公布了AI 晶片庫存月數僅3.2個月,季減41%。 法人展望第3季筆電出貨量季增0至5%,但主機板出貨量可能季減,因此預期運算營收將季減。 〔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蘋果代工廠和碩(4938)今日召開法說會,去年合併營收1兆3993.3億元,年增2.4%,營業毛利496.04億元,年增10%,每股盈餘(EPS)為7.73元,年增4.5%,創近5年新高,公司預估每股配發4.5元現金股利,以和碩今日收盤價75.7元計算,殖利率約5.9%。 2020年營收比重:通訊電子(手機、寬頻) 61%、資訊電子(NB、DT、MB) 13%、消費性電子(遊戲機、電視、MP3/4、電子閱讀器) 13%,其他垂直整合轉投資公司13%。

  • 整體而言,和碩2022年受惠於iPhone換機需求強勁,以及NB、遊戲機需求維持,預估2022年營收可望達13,452億元,惟iPhone 13價格與前代相差不大,預期將壓抑代工毛利表現,預估2022年稅前純益265.9億元,稅後EPS 7.97元。
  • 然而,立訊股價於第二季表現較佳,業外投資收益挹注下,支撐稅前純益來到81億元,EPS 2.01元,季增14.9%、年減26%。
  • 以週一盤面來看,與AI伺服器相關供應鏈普遍有賣壓,部分原因在於有研調機構預估隨著輝達在AI伺服器市場大有斬獲,未來ODM代工業者所生產的核心產品架構將趨於同質化,即是相關AI伺服器代工業者在訂單爭取上將更為劇烈,這就導致了部分籌碼鬆動,股價走跌的現象,後續先觀察這些AI伺服器股在什麼位置能夠止穩。
  • 〔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蘋果代工廠和碩(4938)今日召開法說會,去年合併營收1兆3993.3億元,年增2.4%,營業毛利496.04億元,年增10%,每股盈餘(EPS)為7.73元,年增4.5%,創近5年新高,公司預估每股配發4.5元現金股利,以和碩今日收盤價75.7元計算,殖利率約5.9%。
  •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語:Pegatron Corporation),簡稱和碩或和碩聯合,是一家臺灣的電子製造公司,主要業務為開發電腦周邊、通信技術及消費性電子產品予品牌供應商,並從事計算機外圍設備和組件的開發、設計和製造。
  • 附註: 21Q3營收比重:通訊電子(手機、寬頻) 57%、資訊電子(NB、DT、MB) 15%、消費性電子(遊戲機、電視、MP3/4、電子閱讀器) 17%,其他(包含轉投資公司)15%。
  • 佐登第2季營收8.15億元,季增4.19%、年增26.85%;毛利率70.28%,季增1.9個百分點、年增1.17個百分點;稅後純益4700萬元,季增827.08%、年增33.91%,EPS 0.78元。

[1][2]此外,和碩也是美國《财富》雜誌2020年全球500大公司第269名。 此外,和碩擴張5G ORAN主機板業務,出貨數家電信商客戶,也推出邊緣運算伺服器,部分內建GPU並用於智能工廠應用。 聯發科表示,翔發投資這次出售晶心科持股對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並無影響,相關實現的其他綜合利益約6.6億元。 旅遊復甦航空運價居高不小,8月來,外資大舉回補長榮航30萬張,成為這段期間買超第一名個股,長榮航第二季營收486億,年增率45.8%,每股稅後純益1.11元,中信投顧指出,出國旅遊需求強勁,航空價格難以回落,隨著航班逐漸增加,票價恐難有較大漲幅,預期第三季客運成長將放緩。 群益投顧分析,8月以來外資之所以大賣金融股,主要中國大陸碧桂園、恆大等房地產危機連環爆,除了曝險部位不確定之外,加上今年經濟成長率恐怕無法「保五」,這對影響整體亞洲經濟成長表現,才會造成外資大賣金融股。

和碩股: ( 和碩 股利政策

和碩21Q3受到缺料的影響,營收3,228億元,季減3.8%,缺料壓抑產能利用率,使毛利率僅3.65%,季增0.08個百分點,EPS 1.00元,表現不如市場預期。 此外,和碩積極投資於相關產業,透過上下游垂直整合佈局,為客戶提供一次購足的全面性服務,策略投資子公司包含景碩(3189)、華擎(3515)、海華科技(3694)、晶碩(6491),由於和碩對以上子公司具有一定控制權,因此皆列入合併報表,另投資中國代工廠立訊,評價損益列於業外投資。 法人分析,台股在月、季線(約16907點)附近套牢反壓重,下方半年線支撐力道不弱,預期指數將以盤代跌,維持區間整理格局,本週市場將關注美國7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失業率數據,以及台股企業法人說明會營運展望。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鮑爾勾勒溫和的貨幣政策方針後,美股4大指數終場皆紅。 法人指出,美國聯準會對升息的觀點將影響資金動向,市場關注相關經濟數據,預期指數將以盤代跌,維持區間整理格局。

和碩股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