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回報系統修改2023介紹!(持續更新)

Posted by John on September 15, 2022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發病前2日到被隔離日的可傳染期中,在日常生活中有誰和自己曾在未戴口罩的前提下、在2公尺內面對面交談、吃飯或是接觸? 由於管制放寬,政策朝向與病毒共存方向推進,導致近來確診數暴增;也因此,頻繁與選民接觸的民意代表,暴露在極高染疫風險。 台北市議會3日再爆出議員確診,分別為王欣儀、陳永德;連同黃郁芬、王閔生、戴錫欽、耿葳、侯漢廷等人,北市議會目前已累積7人確診。

不過,新北市今(21日)仍提兩點建議中央,包括確診者自主疫調系統要新增修改功能;副市長劉和然解釋,5/1到5/19,新北確診人數高達35萬664位,裡面多少人發生問題,哪些資料錯誤,新北都無法掌握,因為這些資料都在舊系統裡。 莊人祥也提醒,民眾投保時健保署雖然有當時投保資料,但資料可能比較舊,務必請民眾去醫院或採檢站採檢時務必留下手機,以利簡訊發送。 ▲現行居家隔離通知書,以簡訊發送,請民眾務必留意簡訊,倘未成年及未有手機民眾,將以紙本發送,民眾無須擔心,因隔離案件數量眾多,系統發放或紙本通知都需要時間作業,請民眾耐心等候。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確診自主回報疫調系統,24小時內可再修改一次!最新優化功能曝光,3大高風險族群優先收治

指揮中心從5/1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但是不到三天,就已經有不少人抱怨,系統根本無法填寫,其中一名台北黃小姐收到簡訊,點開網址卻說他已經填過了,指揮中心回應,因為是一次性網址,可能沒有填完就離開,可以跟1922反映,但民眾無奈,電話打了半天都不通。 莊人祥表示,有衛生局反映,確診民眾的同住家人原本填「0+7」,但過了7天卻突然要跟衛生局申請要改「3+4」的居家隔離證明,根據規定是24小時內可修改,且只能編輯1次。 為減少地方衛生單位人力負擔,「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已於5月1日正式上線,為增進整體效能持續檢討改進,已新增功能,可自動開立居家照護對象電子版通知書。 莊人祥表示,簡訊內容最後會有以BBS開頭的網址,民眾在收到簡訊連結之後,就可以進到系統填報資料,民眾進系統之後會要求填寫身分證或居留證後六碼驗證,送出驗證後會把個人資料用隱碼方式呈現,請民眾務必比對。 健保署宣布,4月30日以後PCR檢測結果為陽性民眾,也可直接在健康存摺內點選「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填寫相關的自主疫調資料並回傳系統,更為方便。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後續系統會請民眾勾選是否具「孕婦、接受血液透析者或65歲以上」高風險族群身份,衛生局將透過上述資訊評估確診者是否需送醫或到集中檢疫所。 此外,系統也會引導確診者匡列身邊的密切接觸者(如發病前兩日所接觸之人),包含同住家人、同事、同學等。 指揮中心說明,如不小心誤填或勾選錯誤者,可於24小時內至原網址編輯、填入正確資料送出,即可完成修改。 應注意的是,24小時之內只能編輯一次,編輯完成送出後,將無法再度修改,因此編輯時請務必確認資料完全正確再送出。 5月17日更新指揮中心指出,考量確診民眾因部分資料填寫錯誤或未完全,開放「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於24小時內,可再次編輯1次。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健保APP介接自主回報系統改版! PCR確認陽性可「即刻填寫」

上次報告發病5天後檢出病毒不具有複製能力,這是統計與觀察數字,並非人人如此,若是覺得測陰仍有症狀,一方面可做快篩,另一方面與他人保持距離、口罩戴好,並觀察幾天。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有專家認為疫情高峰達到1.5個月後下降,而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則預估,若進一步到天氣變冷跟變種株進犯,恐怕要到明年春天才能放鬆。 對此,指揮中心認為,每年專家都會提出相關警告,包括天候及變異株影響,可能都會有新一波疫情,其實全世界都是如此。 如果使用家用快篩試劑結果為陽性,請先將快篩密封後妥善保存,留意防疫措施後前往社區篩檢站或醫院進行 PCR 篩檢,並將快篩試劑交給院所人員。 ▲民眾可自行透過「臺南共照雲」LINE官方帳號(@794mfoab)下載居隔單;另對於有數位落差的長者,也可循原有管道向各區衛生所申請居隔單,以期分流提升效率。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43條第2項,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及相關人員對於前項之檢驗診斷、調查及處置,不得拒絕、規避或妨礙,違者可依同法第 67條處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A:為了保護確診者的個資,該疫調系統為一次性網址,如果已經填寫過就無法變更或重新填寫,所以請確保第一次填寫的時候就提供正確且完整的資料。 中央將要求所有社區採檢站務必在PCR採檢時核對民眾之手機號碼,以儘快在檢驗陽性後,能讓確診者及其須居隔者獲得相關訊息。 下一步,系統會顯示個資收集告知事項,請民眾詳細閱讀後繼續填答,並要求確診者觀察目前是否有相關症狀,其中包含兒童病例警訊表徵,以便家長對照是否需要通報送醫。 莊人祥指出,簡訊內容最後會有以BBS開頭的網址,民眾透過該連結進入填報系統,流程大約可分為四大步驟。 唐政委提醒,勞動部已在5月20日宣布,勞工未能即時收到隔離通知書,可於所請假期結束後30日內補提。 由於衛生主管機關處理舊案需時,5月20日前尚未收到隔離通知書者,可於6月19日前提供雇主,因此只要在6月19日前補上隔離通知書證明都不算曠職。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機構陽性率再下降! 指揮中心:公費快篩發放延長到8/31

倘若真有需要修改,於初次填報 24 小時內可至原連結進行編輯 1 次,但編輯 1 次 後、或超過初次填報 24 小時後,就無法再以原連結或要求衛生單位以編輯方式修改,請鄉 親注意填報原則,以免造成延遲發送及相關法律責任歸屬。 指揮中心提醒,確診民眾送出資料後,該一次性網址即會失效,將無法再進行編輯或再次填寫,以減少資安風險。 此外,自主回報系統不會要求確診民眾填寫完整的「姓名」和「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號碼」,切勿將與您的個人資料提供給無法查證來源的單位或人員。 相較原疫調流程,此次啟動的自主回報系統將縮短接觸者資料的蒐集時效,並提供發送處置指導訊息給公司或學校聯繫窗口功能。 未來該系統第二階段將開發自動開立居家照護通知書與同住者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等功能,另為提供確診民眾更多元管道,將提供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等其他可能方式,以利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資訊。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計算日期以最後接觸確診者日為第0天,接觸確診者經疫調匡列後安排1次快篩檢測,並開始計算居家隔離期3天。 疾管署臉書被灌爆,很多人也遇到無法填寫,或是不知道該如何回報的問題,想遵照指揮中心規範,但是連連卡關讓民眾無所適從。 與確診者最後一次的接觸日不算,次日是第1天,前3天採1人1室居家隔離;後4天自主防疫,快篩陰性才可出門。 「大家去做PCR的時候,填寫相關資料電話一定要填寫正確來。」陳時中於下午疫情記者會重申電話填寫正確的重要性,採檢站報到處也要進行核對,拜託採檢站人員花一點時間,而當工作人員核對時,採檢者也要有耐心把電話講對,只要把這事情做好,後面就會很順暢。 填寫自主回報系統的第三步,是確認自己是否懷孕、是否有接受血液透析,以及是否是年齡大於 65 歲(含)的獨居者。 最後填寫完成疫調單,內容包含手機號碼、居住地址、職業身分、公司或學校,若確診者年紀比較小,也有法定代理人的欄位可以填寫,以利指揮中心聯繫、追蹤。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常見問題

莊人祥說,填報時也會顯示個人資料收集告知等,並要求確診者觀察目前是否有相關症狀等,包含兒童警訊表徵等。 截至今(7/25)日早上 10 點為止,本縣接觸者居家隔離尚在追蹤中有 439 人,確診者 輕症居家照護在管中有 3,213 人,醫療關懷諮詢累計已服務 426,955 人次,健康益友 APP 遠 距看診註冊有 12,381 人,運用健康益友 APP 視訊診療人數共有 168 人。 社團法人雲林縣藥 師公會和社區藥局自 4 月 25 日至 7 月 24 日,持續提供居家照護送藥到府服務,並進行用藥 指導,共計已服務 3,535 件。 因國內確診數連日破千,25日更來到5108例,指揮中心在同日表示「重點疫調」即日起開始實施,原先疫調時間是匡列確診者發病或確診日「前4天」的密切接觸對象,現在縮短為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前2天起,不僅匡列時間縮短,匡列對象也不再納入旅遊史及相關足跡,而是以四類密切接觸者為主。

陳時中也呼籲,PCR採檢時務必填寫電話號碼,而且要填寫正確,萬一不正確或漏填,可能造成被漏匡,也造成行政體系上不必要的負荷,拜託大家PCR檢測時把連絡電話填寫正確。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陳時中今早受訪表示,民眾做PCR電話一定要填對,「以前有5~6成不對,現在剩2成」,失聯就很難找,近日都在「沒日沒夜」簡化流程,之後會由中央直接發放。 陳時中解釋,陰性不代表都沒有病毒,或許是病毒量測不出來,但是否為活的病毒或是處於排毒階段都有可能,所以仍會有陰陰陽陽的情況。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確診者回報系統今上線 7大QA出爐 亂填重罰30萬

會中侯友宜再提法傳系統卡卡不順、Trace系統塞車,造成民怨,有些人因此甚至錯過治療黃金時間,經新北透過衛生局體系、記者會或電話等,反映一個半月,現在總算看到中央改善。 ▲宜蘭衛生局長徐迺維指出,14、15、16日宜蘭目前已匡列居隔人數是1千7百多人,目前居隔通知書發出達3分之2,餘尚在疫調中,請民眾再等等。 國內疫情大爆發,確診數已連日破萬,而匡列居隔人數因此暴增,但政府的行政速度卻遠遠跟不上疫情暴增的速度,就有民眾反映自己因家人確診而被匡列居隔,如今都已解隔大半個月了,但居隔通知書卻至今都還沒收到,直言「太扯了」,然而這還不是少數案例。

台中林新醫院傳出有民眾前往醫院採檢確診,確診者跟同住家人都收到確診及居隔通知,全家人都遵照規定隔離中,卻在出關前夕接到院方通知家人根本沒確診。 衛生局長曾梓展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也證實此事,表示還要進一步跟醫院核對,若責任在醫院端,會再追究責任。 陳時中表示,現在自主通報系統屬於「半自動」,5月4日希望能「全自動」,只要民眾填寫的資料正確,將由系統直接開立居隔單。 陳時中表示,目前正值轉換期,有些確診民眾可能會收到兩封簡訊,一封來自地方、一封來自中央,轉換期總是難免,但未來會慢慢由地方轉換到中央系統。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相關文章

不過,有民眾4日下午確診後,多次嘗試填寫皆「碰壁」,質疑與健保署公告的3~6小時落差有所出入。 對此,健保署5日表示,這是健保收到醫院上傳確診資料後,每小時都會固定拋轉給疾管署,而疾管署收到IC卡資料後,會先進行清檔動作,之後才會進到法傳系統。 A:到採檢站或醫院經由PCR採檢的結果為陽性的確診者,因在採檢的過程會提供手機號碼,若確定為確診者,後續就會收到由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的疫調簡訊。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劉和然則進一步說,確診個案要填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如實填報個人跟同住家人資料,填好後才會匯入法傳系統跟Trace系統,接著才會自動觸發有關確診者跟居隔者的居隔單。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2023 但5/1上線後,發生一次性連結、無法修正錯誤、遺漏資料無法修改等問題,讓居隔、確診者都沒辦法拿到居隔單,只好到衛生所進行人工作業補單,造成民怨。 指揮中心今天晚間發布新聞稿說明,接種3劑得免居隔新制填寫功能上線,以及國高中生是否適用新制規劃。 提醒民眾「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新選項「已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且採自主防疫」將於17日凌晨0時上線。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自主回報系統填寫教學3:

若身分為孕婦、血液透析(洗腎)、年齡≧65歲獨居者等高風險族群,若不是則繼續填答,然後回想發病前兩日的密切接觸者有哪些人。

  • 莊人祥強調,「確診者自主疫調回報系統」填報後、發送前,一定要確認資料正確性,以便可以及時發送隔離通知書。
  •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下午疫情記者會中表示,「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自5月中旬起修改功能,開放24小時內可修正一次的機會,但考量民眾有配合疫調、提供正確資料義務,有些項目是無法修正,如接觸者人數不可縮減、接觸日也不能修改。
  • ▲衛生局指出,目前塞車的部分大多為舊資料,衛生局除了協助新增確診者醫療照護外,已動員全局人力協助開立,根據目前現有資料常見的錯誤樣態,包括居隔者電話地址資訊不完整、未成年者缺乏法定代理人資料、資料格式與系統需求不相容等。
  • A:系統中會提醒大家,需要居家隔離相關的守則,並在確診後到台灣社交距離APP,上傳隨機ID,可讓接觸者收到相關訊息。
  • 居隔通知書全台各縣市都有塞車情形,此部份尚與中央整個通報系統有關,目前花蓮也無法獨力解決,請民眾多利用簡訊通報和健保快易通的健康存摺系統的方式可能會快一點。
  • 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今(1)日首日上路,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上午已通知7千多人填寫系統,當中已有一半民眾完成回報。

詳細閱讀並同意個資相關的法源規範後,系統會顯示一些確診的相關症狀,若有符合的話請聯繫當地的衛生局人員。 指揮中心提醒,鑒於全球COVID-19疫情仍持續發展中,疫情指揮中心因應疫情發展持續調整相關科技防疫措施,呼籲全民於疫情期間配合政府防疫作為,共同為維護國內防疫安全努力。 一、確認身分:先點選「申請COVID-19數位證明(含接觸者隔離證明)」功能,再點選「COVID-19數位證明申請系統」。 ▲嘉義縣衛生局指出,縣內目前無居隔通知書塞車或是有民眾收不到的情形,且他們多是幫人家開居隔通知書(戶籍在人不在或他縣市返家鄉居隔的),單單14、16日兩天就已開出百張居隔單。 確診女嬰:「咳咳 哇......。」孩子哭到奶嘴都掉了,才八個月大的女兒,除了染疫外,發燒一度超過39度,黃小姐已經焦頭爛額,卻在確診隔離收到通知,照著步驟要填資料時發現異狀。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自主回報系統常見問題6:確診者在居家照護期間有症狀怎麼辦?

確診者發病前2日至被隔離日的「可傳染期」期間,有誰與自己在一人沒戴口罩的前提下,2公尺內面對面交談、吃飯或接觸,且24小時內累計大於15分鐘,就算密切接觸者。 在 PCR 結果出來前若非必要可先待在家中;若真的必須外出時需全程配戴口罩,比照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的相關規定,避免進出無法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的場所,也禁止聚餐、聚會等群聚活動。 前往方式可以是自行開車、騎車或步行,或請同住家人協助載送,如果有前往困難,可聯繫 1922 或當地衛生局,將有專人安排防疫計程車,切勿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指揮中心籲請民眾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全國今(21)日新增8萬4587例本土個案,台中今天單日新增7989例本土個案,其中兒童染疫人數首度破千人。 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也提到,今天台中新增18名中重症患者,年紀最輕的僅28歲,為一名腦性麻痺患者,到院採檢確診住進加護病房,另外還新增加6人死亡。

  • 指揮中心表示,確診者填寫密切接觸同住家人時,如勾選「已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且採自主防疫」選項,則將被系統自動列為7天自主防疫對象,不會開立及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如確診者同住家人已接種追加劑,但仍欲採居家隔離3+4天,請勿勾選「自主防疫」欄位。
  • 倘若真有需要修改,於初次填報 24 小時內可至原連結進行編輯 1 次,但編輯 1 次 後、或超過初次填報 24 小時後,就無法再以原連結或要求衛生單位以編輯方式修改,請鄉 親注意填報原則,以免造成延遲發送及相關法律責任歸屬。
  • 不要擔心,以下將給你確診後的步驟引導,以及完整的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填寫教學,並且列出常見的疫調系統QA,3分鐘搞懂最新的疫調政策。
  • 莊人祥表示,填報後送出前一定要確認資料正確性,以便可以時發送隔離通知書,萬一有需要修改,可以在初次填報24小時內,可至原連結進行編輯1次,但編輯1次後或超過初次填報24小時後,就無法再以至連結或由衛生單位編輯方式修改。
  • 指揮中心表示,因應國內疫情,即時蒐集確診民眾與其密切接觸者資訊,簡化地方衛生局疫調作業流程,昨天邀集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所共同溝通及交流意見,期使透過地方政府操作系統實務經驗,提供優化資訊系統建議,解決公衛端量能嚴重不足現況。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輕症或無症狀者可採居家隔離照護,但如果確診者個案在居家隔離照護期間,出現呼吸急促變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或是皮膚、嘴唇、指甲發青等症狀,請先聯繫 1922、119 或當地衛生局,並依照指示前往就醫,可由同住親友載送前往醫療院所。 如果已在居家隔離 3+4 期間發現快篩陽性,須先聯繫 1922 與當地衛生局,請專員先解除電子圍籬,並可參考上方常見問題「快篩陽性怎麼辦」的步驟,前往醫療院所進行 PCR 篩檢。 確認完身份與身體狀況後,會接著請民眾填寫「發病前 2 天的密切接觸者」資訊,密切接觸者是在沒有戴口罩的情況下,面對面交談、吃飯、接觸超過 15 分鐘的接觸者;如果是無症狀者,則須以快篩陽性當天視為發病日。 確認「個人資料搜集告知事項」條文後,可點選「已詳閱且同意搜集資料」,下一頁就會請民眾填寫目前身體有無相關症狀,照實填寫即可。 若使用家用快篩顯示為陽性者,需進一步前往 PCR 檢驗,可參考下圖「放寬就醫交通方式」圖表,選擇自行步行、開車、騎車前往社區篩檢站或設有防疫門診的醫院,進行 PCR 篩檢,若無法自行前往,可致電 1922 或當地衛生局,請專員幫忙安排防疫計程車。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確診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新功能,24小時內可修改,自動發電子居隔通知書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再度說明「確診者自主疫調回報系統」修改規定,強調填報上傳後24小時內可至原連結進行編輯1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公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個案同住家人防疫新制,完成3劑疫苗接種者免除居家隔離,改為「0+7」天,進行7天自主防疫;至於未完整接種3劑者,居家隔離則維持「3+4」天,上述兩制度自主防疫期間,外出需有2天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發言人羅秉成今(30)日與政務委員唐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龐一鳴共同召開「數位證明系統新增確診者隔離通知書補發功能」記者會。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2023 行政院表示,為減輕地方政府開立居隔單的負擔,中央協助地方政府「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系統已於今日新增確診者隔離通知書補發功能,凡5月1日起確診,於3日內未取得電子隔離通知書的民眾,皆可透過該系統申請補發,政院也呼籲民眾多加善用。

後續會請民眾勾選是否具有孕婦、65歲以上或者是接受血液透析等身分選項,幫助衛生局評估是否需要送醫或到集中檢疫所,也會告知確診者如何匡列自己身邊的密切接觸者等,包含同住家人、同事等。 莊人祥表示,簡訊內容最後會有以BBS開頭的網址,透過簡訊連結之後就可以進到系統填報資料,民眾進系統之後會要求填寫身分證或居留證後6碼驗證,送出驗證後會把個人資料用隱碼方式呈現,請民眾務必比對。 ▲衛生局指出,目前塞車的部分大多為舊資料,衛生局除了協助新增確診者醫療照護外,已動員全局人力協助開立,根據目前現有資料常見的錯誤樣態,包括居隔者電話地址資訊不完整、未成年者缺乏法定代理人資料、資料格式與系統需求不相容等。 市府也已請資科局協助資料除錯修正,儘速趕工修改,完成後,未來民眾可以運用通訊軟體即可在家中下載隔離單。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相關新聞

▲收到中央通知確診簡訊後,上網回報疫調單,由衛生局進行系統維護點選,只要民眾有居隔事實都會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即便已居隔3日結束仍會完成補發。 ▲衛生局說明,目前每日確診者新增數量為1800人至2000人上下,即便100線電話在疫調,仍然會塞車。 民眾接到檢驗陽性通知簡訊時,到衛生行政單位接獲醫院通報,再到完成疫調後上傳中央系統發送通知,行政流程大約耗時1-2天,請民眾耐心等候。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為方便確診者回報密切接觸者資訊,指揮中心將「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串接健保APP,4日起民眾登入「健康存摺」後,即可在PCR檢測結果顯示「陽性」時,連回自主回報系統填寫資料。 健保APP串連「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頻傳塞車,指揮中心今(6)日表示,疾管署於中午12時已完成系統修改,當系統顯示PCR檢驗「陽性」後,可直接由健康存摺連入填寫資料,不用再等3到6小時。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2023 國內本土疫情延燒,確診人數天天破萬,各地均有出現居隔單發送延遲的情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8)日再次呼籲採檢PCR民眾「電話務必填寫正確」,以免影響通報時間,請各單位與民眾「花個10秒把事情做好」,也向篩檢站喊話要確認號碼正確無誤,避免陽性卻收不到通知的狀況一再發生。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自主回報系統填寫教學1:

他提醒,如果收到兩份疫調簡訊,請至少要填一份,如果分不清楚,兩份都填也不反對,剩下的工作由後端比對。 同住親友可以直接開始居家隔離「3+4」,之後地方衛生局會開立電子居隔單;至於公司、學校的密切接觸者,會由公司或學校提供接觸者名冊給在地衛生局開立電子居隔單,進行後續居家隔離者追蹤管理作業。 2.內容:您為COVID-19確診個案請前往自主回報系統網站,並核對個人資料後,主動回報密切接觸者的資料,並通知您工作或就學聯絡窗口。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疫情高原期恐超過1個月 陳時中:台灣「不陡峭」會長一點

由於自主回報防疫系統送出後,24 小時內僅能透由原連結編輯 1 次,若需再次修改就需聯繫衛生單位,因此在送出資料前須再三核對確認,有任何問題可致電 1922 或當地衛生局。 完成上述基本資料、症狀發病日、身體狀況、密切接觸者資料的填寫後,確診者個案也可以開始聯繫密切接觸者親友,讓他們即早開始居家隔離 3+4,若不便先聯繫也沒關係,填好相關資料後衛生單位也會依序造冊通知。 由於資料送出後,24 小時內僅能透由原本連結編輯 1 次,所以 1922 也呼籲民眾,送出表單前記得再三確認資訊沒有填錯。 最後則是填寫確診個案線上疫調單,莊人祥說,疫調單大致有4個大題必須填寫,首先會要求確診者填寫個人資料,包含手機號碼、居住地址、職業或身分別、服務學校或公司、法定代理人等,後續會請確診者填寫最早出現症狀日期或檢驗陽性日期、密切接觸者、是否有慢性疾病或懷孕等,並顯示一些衛教資訊等。 針對法傳系統上傳作業不穩定及塞爆問題,衛生局已持續向中央反映問題,請求解決之道,同時亦請鄉親於得知檢驗報告確診時,先以一人一室方式進行隔離,衛生單位人力已全數全力投入防疫工作中,會盡速安排相關確診後居家照護等事宜,懇請鄉親理解與見諒。 ▲苗栗衛生局表示,民眾經PCR採檢確定確診後,會先由該醫療院所透過健保卡系統,將個案的相關資料上傳疾管署系統後台,因此民眾可以及時從健保快易通App得知自己PCR陽性或經醫師判定確診,但疾管署在收到醫療院所上傳的健保資料後,還須核對資料、判定確診才會上傳法定傳染病系統。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自主回報系統填寫教學5-1:填寫密切接觸者資料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止,健保快易通APP已有多達1,788萬人次下載,且健康存摺目前已超過860萬民眾登入使用,在防疫期間,它是民眾不可或缺的好幫手,包括提供民眾查閱COVID-19篩檢結果、疫苗施打紀錄、快篩購買紀錄,成功扮演科技防疫的角色。 這次透過健康存摺與「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進行介接,讓民眾在查看PCR檢測結果的同時,若是陽性個案,可立即自主回報,簡化作業流程。 特別是健康存摺可授權眷屬管理,除了可藉此瞭解家中長輩及小孩的各項健康資訊外,萬一家中的長輩或小孩確診,民眾也可利用這個自主回報系統填寫疫調資料。 由於疫調需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為了降低醫療成本,疾管屬在5/1推出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目的就是希望確診的個案可以自行回報,以利相關單位掌握疫情狀況。 當民眾有疑似COVID-19的症狀時,會前往醫院或採檢站進行採檢,在採檢的同時,醫院或採檢站會留下民眾的手機號碼,如果最終PCR採檢的結果為「陽性」,就會透過簡訊發送「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的網址讓民眾填寫。 莊副署長進一步指出,「指定處所(居家)隔離通知書」屬於行政處分書,對相關資料填報有嚴格規定,而部分民眾在「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填報的資料不完整,例如手機號碼或住址格式有誤,導致系統無法順利開立隔離通知書。

自主回報系統修改: 確診自主回報系統24hr內只能改1次!莊人祥:也不能再跟衛生局修改

STEP②接著會有個人資料蒐集告知事項,詳讀後可繼續填答,下一步觀察自身健康狀況,若有相關症狀則需聯繫當地衛生局人員。 A:STEP①首先會先請民眾確認個人資料,填寫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後六碼驗證,請民眾一定要核對清楚隱碼資料與個人資訊是否相符。 如果是確診者,進入網址後需要先輸入「身分證號碼」以及「居留證」後六碼,並且確認系統顯示的資料是否與本人相符。 第二,建議疾管署「數位證明平台」增加「申請接觸者的隔離證明」,提供接觸民眾到即時便利的平台,申請需要的證明書;這部分中央承諾5/25可以上線。 「這造成的問題相當多,因為5/1到5/19,新北確診人數高達35萬664位,裡面多少人發生問題,哪些資料錯誤,哪些收不到,不管是確診者或居隔者,我們都無法掌握,因為這些資料都在系統裡。」劉和然如此表示。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