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集團10大優點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Eric on July 1, 2019

廣達集團

「未來會有很多挑戰,我們要能夠Hang in there(堅持住),而且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楊麒令信誓旦旦,更喊出每年營收都要雙位數成長的目標。 自評管理風格相當「兇悍」的他,開軟體會議時,都會找上負責硬體的主管一同參與,反之亦然。 再來就是將軟、硬體工程師一同關進實驗室,雙方自行測試如何各自調整、相互補強,將產品效能逼到最好,久而久之,「對話」就會慢慢產生。 自2000年初便展開伺服器布局的廣達,自然不放過此機會,無懼戴爾、惠普抽單威脅,幾年間陸續打入北美四大雲端服務商供應鏈。 廣達集團2023 2007年前後,伺服器供應鏈出現一波典範轉移,雲端服務商有別過往向戴爾(Dell)、惠普(HP)等品牌廠購買由台廠代工的伺服器,轉而直接找上台廠,開啟原廠直銷(ODM Direct)模式。 他亦是位機敏的商人,只要能保障公司獲利,願意採取任何必要的政策,像是2002年,將生產線移至中國,2006年,賣出旗下的廣輝電子。

廣達集團

依市場預估2022年EPS 8.20元計算,廣達本益比(PER)僅11倍,評價具吸引力,加上廣達近五年平均配息率88%,預估2022年配息7元,目前殖利率高達7.6%,在2022年Server將帶動獲利創高的前景下,市場看好股價可望回到近年PER均值13倍的水準,投資評等為逢低買進。 21Q4雖因NB營收比重增加,影響毛利率表現,然而Server需求強勁,市場看好毛利率仍可望落在6.3~6.7%的水準,預估2021全年EPS超過8元,2021年獲利將創歷史新高。 由於缺料改善,廣達伺服器(Server)、筆電(NB)出貨順暢,2021/12營收達1,247億元,創單月新高。

廣達集團: 團隊

富比世即時富豪榜資料顯示,廣達創辦人暨董事長林百里身價突破百億美元,來到114億美元(約新台幣3572億元),穩居台灣首富,與鞋業集團宏福實業創辦人張聰淵、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等富豪的差距持續拉大。 廣達與專家團隊攜手合作,包括首創的環球健康家族辦公室,以專業的角度和知識滿足客戶對健康規劃的需求。 「摯誠攜手,跨步向前」亦引領廣達跨越保險業範疇,與不同領域的頂尖專家緊密合作,組成策略聯盟,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理財平台。 最終,台灣杉二號破紀錄拿下當年全球超級電腦20強,楊麒令也分享,透過實際解決各樣瑣碎細節,才促使團隊日後思考更透徹、服務更周全。

  • 這次合作,也成為廣達進入AI伺服器領域的開端,日後更不曾在NVIDIA新品中缺席。
  • 由於缺料改善,廣達伺服器(Server)、筆電(NB)出貨順暢,2021/12營收達1,247億元,創單月新高。
  • 林百里決定廣達成為「一個兒童一臺電腦」(One Laptop Per Child)之XO-1筆記型電腦設計加工廠商,至2007年2月廣達接手近100萬臺此機型低價電腦的訂單,參與這類性質的方案,可說是廣達回饋社會的一項行動,「一個兒童一臺電腦」亦是廣達「藍海計劃」的一部份,開發無其他競爭對手的新興市場區塊。
  • 再來就是將軟、硬體工程師一同關進實驗室,雙方自行測試如何各自調整、相互補強,將產品效能逼到最好,久而久之,「對話」就會慢慢產生。
  • 尤其2022年廣達的主要兩大客戶Meta、Microsoft的資本支出預估至少290、260億美元,年增率分別為50%、15%,在如此亮眼的成長性下,廣達又已拿下Meta一半以上的訂單,市場看好2022年廣達在Server的市佔率將持續提升。

雖然筆電市場復甦緩慢,但預估AI伺服器動能得以延續至2024年,與輝達合作的全新MGX架構超級電腦,預估八月起生產,第四季放量,加上外傳公司取得微軟、亞馬遜AWS的AI伺服器大單,也將在下半年開始出貨,因廣達AI伺服器機櫃單位售價為一般機櫃的三倍以上,明年出貨量將倍數跳增,營收比重攀升至35%~40%。 跟客戶長期深厚的關係、持續投資軟硬體、加上團隊積極協作,楊麒令表示,如今廣達已經有實力提供伺服器供應中層級最高的Level 12(伺服器整機櫃及軟體裝機)服務。 當時,剛轉型不久的NVIDIA正準備尋求伙伴,打造全球第一台AI超級電腦「DGX-1」,廣達欣然接下任務,不只在硬體上協力,也派出專門團隊投入研究輝達CUDA軟體平台。 AI相關業務:整合雲端伺服器部門(BU9)與雲達科技共同耕耘資料中心領域,2022年AI伺服器營收已占整體伺服器五成。 雲達指出,這款MGX伺服器可大幅縮減用戶端開發成本及時程,並能同時兼容輝達H100等多款超級晶片,不僅間接提升資料中心業者的需求,也將促進今年雲端及伺服器類產品出貨量,預估可成長四成。

廣達集團: 相關

輝達(NVIDIA)23日釋出本季財測遠優於分析師預期,並預告AI晶片供應逐季增加的訊息後,傳也通知協力廠將提供比原規劃更多的晶片,廣達(2382)(2382)集團、緯創內部順勢調高今年AI伺服器業務與出貨目標。 基金會主要運作的一項巡迴校園活動名為「游於藝」,利用當地與國際資源啟發莘莘學子國際視野,邀請藝術家或團體辦展,提供校園多元化的教育機會,如《朱銘太極拱門雕塑展》,與國家地理雜誌合作的《世界的臉譜影像展》,便將不同國度文化介紹給臺灣年輕世代,而《拼貼彩虹國‧飛覽伊甸園:非洲攝影巡迴展》提倡文化自覺與教育。 林百里對旗下員工的慷慨眾所皆知,工程師或設計團隊都有很高的報酬,並享有公司盈利,他將對設計與品質的關注理念傳遞給整個團隊,不懈怠地開發及精進產品,廣達研究院囊括了美術館、圖書館、健身房及游泳池,廣達有超過3萬位員工,其中工程師有3500位以上。

廣達2022年Server兩大客戶Meta、Microsoft的資本支出將持續擴張,尤其Meta年增幅至少50%,且一半以上的訂單已被廣達拿下,市場看好2022年廣達在Server的市佔率將持續提升,市場預估2022年EPS 8.20元,2022年可望再創佳績。 依市場預估2022年EPS 廣達集團2023 8.20元計算,廣達本益比(PER)僅11倍,評價具吸引力,加上廣達近五年平均配息率88%,預估2022年配息7元,殖利率高達7.6%。 在2022年Server將帶動獲利創高的前景下,市場看好股價可望回到近年PER均值13倍的水準,投資評等為逢低買進。 此外,關於車電業務,廣達表示,將重點放在AI汽車電腦領域,持續投資ADAS與AI汽車電腦,同時預期明年的車電業務可望從投資模式轉向為收穫模式,實現利潤的改善。 廣達強調,第二季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盈利能力前所未見,顯示其在新興的AI領域取得加速發展。 而AI是廣達多年來的核心投資,公司深信AI將引領未來的創新浪潮,由於在AI伺服器上的斬獲與領先,廣達持續布局相關業務,並持續擴充美國與歐洲的AI伺服器產能。

廣達集團: 服務

【操作建議】「低接不追高」,配合股價於低檔整整打底十三年時間,十三年磨一劍,漂亮打底、籌碼有效沉澱,這一次隨著輝達掀起的AI浪潮才剛起步,明年準備大爆發,一切才剛剛開始,真正的好戲還在後頭,短線若有壓回,只要守穩季線關卡不破,逢低仍值得留意(※基本面資料若有異動,依公開資訊觀測站最新訊息為主)。 不過,隨著時代變化,年輕人甚至更多年齡層都已經不介意在農曆7月進行看房、買房簽約等步驟,只要交屋不在7月,大部分都能接受。 緯創獨家生產輝達自有品牌DGX伺服器,還拿下包括H100在內的多數輝達高階GPU基板代工大單,在廣達、技嘉或美超微(SuperMicro)等業者生產AI伺服器前,都要採購緯創代工的輝達GPU基板。 廣達集團2023 業界人士分析,一台高階AI伺服器至少要搭載八片輝達高階GPU模組,亦即基板用量會是整機的至少八倍,為緯創帶來龐大的訂單動能。

廣達集團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5日電)在人工智慧(AI)題材激勵下,代工廠廣達24日收漲停248.5元,市值飆升至新台幣9598.63億元;廣達今天早盤一度大漲逾7%,最高來到266.5元,續寫23年新高,市值增加逾695億元、首度突破1兆元,居台股第4名。 董家菱認為,現在多數民眾雖然抱持寧可信其有的尊重態度,但回到最實際的價格面,仍以市場狀況而定,反而是物件附近有福地、納骨塔之類的嫌惡設施,才可能有一些議價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屋主不會因為買賣過程在農曆7月,而選擇特別讓價,買方對此不需有過多的期待。 不過,如果從「寧可信其有」的角度出發,多做這些動作,降低內心的不安感受,也無不妥。 但是,簽約對於買房而言,為一個必要步驟,若參考農民曆上宜「立券」、「交易」的日子,也並非不可。 舉例而言,雖然不見得需要忌諱看房、買房及搬家等事宜,但是,在看房購屋的過程中,仍可以用「5大原則」遵循相關習俗,同時也求個心安。

廣達集團: 投資重點

環顧當下及未來,最具爆發成長潛力產業非AI莫屬,隨著AI熱潮持續推動科技類股價值重估,全球都在瘋搶輝達AI晶片,為台AI伺服器供應鏈後市挹注利多。 但楊麒令不諱言,就算廣達的軟、硬體技術都持續精進,也成功協助打造DGX-1,內部卻不曾真正將自家軟硬體相結合,甚至並未意識到其重要性。 也因此,當2018年科技部(國科會前身)準備打造專為AI運算學習所做的超級電腦「台灣杉二號」,開放廠商競標時,廣達還顯得興致缺缺。 廣達集團2023 廣達先前已上修今年AI伺服器產品營收成長率,從年增個位數百分比上調至雙位數增長,並預期AI伺服器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 林百里決定廣達成為「一個兒童一臺電腦」(One Laptop Per Child)之XO-1筆記型電腦設計加工廠商,至2007年2月廣達接手近100萬臺此機型低價電腦的訂單,參與這類性質的方案,可說是廣達回饋社會的一項行動,「一個兒童一臺電腦」亦是廣達「藍海計劃」的一部份,開發無其他競爭對手的新興市場區塊。 楊麒令透露,過去半年伺服器需求都較為疲軟,隨著庫存調整狀況好轉,下半年需求有望向上,「訂單已經開始起來」,企業端、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的量體均成長。

雲達並與輝達深化合作,輝達預計今年8、9月將推出新款模組化產品,進一步提升運算能力,可望在第4季、明年開始放量。 楊麒令預估,雲達AI伺服器營收比重將會大於五成,隨著與輝達合作的新品放量出貨,明年AI伺服器營收會大幅增加,帶動整體營收雙位數成長。 黃仁勳透露,過去與廣達集團合作自駕車、筆電,現在則在AI、資料中心合作布局,尤其「DGX-1」是輝達第一個與雲達共同打造的AI超級電腦,現在這就是未來,現在的每天每秒,我們正與加速運算以及生成式AI共處。 除了因原廠直銷模式,讓硬體團隊有更多與客戶共同設計開發的機會,2012年,廣達更單獨成立專責軟體研發的「雲達科技」,陸續與雲端基礎架構廠商VMware、微軟、開源雲端運算平台OpenStack等合作,累積軟體實力。 資本市場目光聚焦在AI題材之際,廣達車電領域也逐漸成長,其中,可望於今年達一定規模的ADC產品,明年有機會成為推升廣達車用業務躍升占達雙位數的動能,業界更看好廣達去年第四季拿下通用大單,於2025年開始出貨後,更將大舉挹注其毛利率及業績進一步翻揚。 外界對廣達的印象,過去多半停留在當年登上筆電代工霸主時的風光,近年相對低調的他們,卻因手中握有Google、臉書、微軟、亞馬遜北美四大雲端服務商(CSP)客戶訂單,加上接連被輝達(NVIDIA)點名為新品首波供應商,一夕間成為爆紅AI伺服器明星,年初至今股價漲幅逾200%,更推升董事長林百里成為台灣新首富。

廣達集團: 持續精進,每年都要雙位數成長

林百里在未來仍然會持續宣揚藝術價值,他的熱忱,藉由旗下的文教基金會,確保將來的世代在瞭解藝術重要性下成長。 深信文化和藝術切關人類生活品質,林百里於臺灣致力文化產業,他是臺灣現代舞蹈首席團體雲門舞集的董事,雲門舞集曾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演出,時常於歐洲巡演;林百里亦身兼國立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會委員與召集人,國立故宮博物院可謂世界上擁有最多重要中國歷史文物的博物館之一;林百里熱愛的尚有京劇,曾贊助京劇團赴美國表演。 高中畢業後在香港考大學落榜,後來以香港僑生的身份(特種身分學生成績優待)考入臺灣大學電機系,並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與溫世仁是同學,兩人共同設計出臺灣第一部電腦,獲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頒發的「青年獎章」,畢業後曾任三愛電子的總工程師、廠長。

廣達集團

這套AI伺服器主要客戶為企業端,多用作「企業模型訓練」,可進行獨立「AI推理」,性能堪稱「地表最強」,是進入企業領域的關鍵解決方案,預計今年8月可以量產,最快第4季放量,帶動明年營收。 廣達電腦為專門的ODM、OEM代工廠,代工客戶有宏碁、IBM、HP、戴爾、蘋果電腦、Toshiba、Sony、聯想集團(Lenovo)等;而在雲端軟硬體整合產品上,有雲達QCT(完整伺服器、儲存、網通設備整合)等品牌,目前QCT在全球大型雲端資料中心(前50大)市占率超過五成。 此外,廣達電腦2005年營業額突破新台幣4000億元,2010年營業額突破新台幣1兆元。 廣達集團2023 隨著缺料持續緩解,市場普遍預期22Q1 NB出貨將淡季不淡,市場預估廣達NB出貨量仍可望達1,770萬台(21Q1為1,900萬台)。 2022年Chromebook 教育需求雖持續趨緩,影響全球NB的成長性,但隨著全球景氣復甦,企業的資本支出將持續擴張,加上疫情之後,民眾重返職場將帶動商用型NB 需求持續成長。 隨著Windows 11、Intel新平台推出,市場預期2022年NB 出貨量仍可望持平。

廣達集團: 公司基本資料

廣達集團透過旗下雲達生產輝達AI伺服器,雲達在昨天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開幕日舉行產品發表會,揭露一系列與輝達合作的計畫,黃仁勳突然現身為雲達站台,凸顯對廣達集團的重視度。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4日電)代工廠廣達旗下雲端供應商雲達宣布23日與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設立5G聯合實驗室,實現網路民主化及促進開放式無線接取網路(O-RAN)生態圈的目標。 廣達原本預估第2季筆電出貨季增高個位數百分比(7%至9%),但實際出貨達1260萬台,季增16.7%,優於預期,主要因為客戶庫存去化後,第3季部分訂單提前到6月拉貨。

廣達集團

林百里認為通往未來的一條途徑,即為公眾電腦的普及配合低價電腦(OLPC)方案,他揣擬於各樣機構或學校裝置「公眾電腦」,讓每個人都有使用的機會。 林百里(英語:Barry Lam,1949年4月24日—),生於上海,長於香港,臺灣企業家,為廣達集團創辦人兼總裁、香港晶門科技前非執行主席。 梁次震透露,廣達集團與輝達從20年幾年就攜手合作,這些年黃仁勳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接連推出5G與AI的各種技術,現在我們不僅有Open AI,還有Chat GPT等技術,黃仁勳真的「帶著我們往AI走」,廣達集團絕對不能辜負他的期望。 (1)Q2三率三升,上修伺服器展望:AI伺服器與非PC業務助攻,廣達第二季實現前所未見的盈利能力,財報超乎預期,單季毛利率突破8%,達8.52%,營益率4.61%,營業利益、稅後盈餘分別以112.87億元與101.25億元,雙雙刷新歷史紀錄,每股純益(EPS)2.63元。 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5112.1億元,雖年減逾10%,但營業利益高達191.45億元,同比跳增74.8%,稅後盈餘165.98億元,年增54.9%,EPS 4.31元,創史上同期新高紀錄。

廣達集團: 廣達集團

2006年,廣達研發中心於桃園市龜山區華亞科技園區落成,並設總部於此,可容納數千位研發工程師。 2000年起生產線逐漸遷至中國大陸,目前有上海市松江區製造城(QSMC)、常熟製造城(CSMC)、重庆沙坪坝区制造城(QCMC),目前在台灣僅留行政與研發。 如今站在風口上,面對愈來愈多後進者搶攻AI商機,廣達也沒有停下腳步,除了持續瞄準未來技術外,包含美國、德國、台灣、泰國、中國的生產基地都持續布局,不久後各地皆可實現AI伺服器整機出貨。

廣達集團

雲達及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將與新加坡及東南亞的OTIC合作,共同籌辦當地的O-RAN Plugfest插拔測試大會,並支援O-RAN相關研究。 「Speak the same language(說同樣的語言),這才是最難的地方。」就算投資軟體已超過十年,但對楊麒令來說,如何在技術持續迭代進展的同時,確保軟、硬體團隊能拋下既有思維、願意溝通,才是成功關鍵。 另外,輝達最新發表的L40S GPU架構OVX中階AI伺服器系列產品,也由雲達操刀,該機種預計第3季下旬過後陸續供貨,是推升廣達集團AI量能另一重要來源。 法人看好,廣達AI伺服器出貨逐漸放量,第4季至明年將持續迎來強勁動能,挹注明年營收再寫新猷。

廣達集團: 農曆7月禁忌多,建築營造業最謹慎

林百里是亞洲最重要的藝術收藏家之一,擁有超過兩千件藝術品,特別是中國書畫,張大千是他相當欣賞及收藏豐沛藝術家,並贊助位於張大千故居的張大千先生紀念館,身為藝術愛好者,更於廣達總部設置廣雅軒,且擔任於2001年5月成立的臺北當代藝術館之董事長,此館以策劃世界級的展覽著名。 林百里將工程學的視野注入廣達製造的所有產品,因為強調工程品質的重要性,廣達雇用了超過3500位的工程師。 雲達總經理楊麒令表示,雲達已預見在新加坡發展5G與人工智慧(AI)的龐大潛力,雲達與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將透過聯合實驗室計畫深化合作,讓智慧應用運行在可靠且具備成本效益的5G開放網路上,解決真實生活問題。 雲達在官網發布新聞稿指出,此次合作備忘錄在首屆全球OTIC高峰會上簽署,峰會舉辦目的是針對全球開放式測試與整合中心(Open Testing and Integration Centre,OTIC)強化合作與提升綜效。 除了建築工地外,對於跟民眾最相關的買房購屋過程,21世紀不動產企研室襄理董家菱表示,由於房仲業第一線接觸到買房民眾,為了慎重起見,通常也會以尊重不同信仰的角度,給予看房民眾相關建議。

廣達集團

「牽涉到AI就是客戶的機密,所以第一是你有沒有能力去測,第二要看客戶願不願意信任你,」IDC資深研究經理高振偉指出,若是不含GPU的伺服器整機櫃,與雲端服務商合作過的廠商幾乎都有實力測試,但能被客戶認可執行GPU測試的廠商「非常非常少」,供應商名單更從未變過,這正是長年深耕此領域者的優勢。 「如果沒有第一台,我們其實不知道有哪些地方要加強!」楊麒令表示,搭載GPU的伺服器跟CPU伺服器相差很多,如處理器間相互連接的知識,都靠過程中慢慢打磨、學習。 這次合作,也成為廣達進入AI伺服器領域的開端,日後更不曾在NVIDIA新品中缺席。 據透露,緯創目前伺服器營收占比已經超過三成,是這波AI伺服器熱潮主要受惠廠商之一,內部預估今年仍將呈現「大成長」。 隨著輝達釋出遠優於華爾街預期的營運展望,外界看好緯創出貨量將跟著放大,與輝達共同迎接AI高速成長商機紅利。

廣達集團: 理財工具推薦

近一年來,當所有人都驚艷於生成式AI的「誕生」時,掌管廣達伺服器業務的資深副總暨雲達總經理楊麒令心裡想的,則是廣達歷經20年長征後,總算乘上AI大勢。

廣達集團

12月NB出貨量680萬台維持高檔,帶動21Q4 NB出貨量1,990萬台,創單季新高,以市場預估21Q4營收3,027億元計算,2021全年營收達成率112%,表現優於市場預期。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昨日更現身力挺廣達集團,強調產業現在面臨雲端及AI的浪潮,生成式 AI、加速運算已讓電腦工業重生,「這是科技產業的前景,也是廣達的黃金機會」。 其中,與輝達在多GPU架構的AI高速運算/雲端運算合作逾六年的ODM廠,包括英業達、廣達、緯創、鴻海及技嘉等,下半年將有機會進一步反映營運利多。 此外,AI伺服器除配置有多GPU模組,在機身高度、重量及熱設計功耗(TDP)等部分皆較通用型伺服器提升,也因此諸如散熱廠如奇鋐、雙鴻及建準,電源供應器商如光寶科及台達電,和機殼廠勤誠、導軌業者川湖,與PCB/CCL廠如台光電與金像電等,也將因AI伺服器需求看增受惠。 廣達電腦成立於1988年,最初設址於台灣台北市士林區,1999年遷至桃園市龜山區。 2000年起生產線逐漸遷至中國大陸,目前有上海市松江區製造城(QSMC)、常熟製造城(CSMC)、重慶沙坪垻區製造城(QCMC),目前在台灣僅留行政與研發。

廣達集團: 廣達集團與新加坡學界合作 推廣5G O-RAN技術

法人以輝達本季營收比分析師預期高28%估算,廣達、緯創調升幅度至少一成、甚至兩成以上,成為兩大主要贏家。 廣達集團 因股價波動劇烈,廣達24日依規定於盤後公布6月每股盈餘1元,相較於今年第1季每股盈餘1.68元,單月獲利優於首季水準。 廣達2022年底市值約2792億元、排在台股第27名;隨著AI熱潮延燒,廣達今年6月底市值升至第10名,昨天超車中華電與台達電登上台股第4。 AI題材也帶動主機板與顯示卡製造商股價,微星今天開盤不到10分鐘即攻上漲停211元,技嘉早盤高點來到382.5元、漲幅近8%;青雲飆漲停62.9元。

但林百里相當堅持,下令團隊「一定要實際做做看」,一語點醒楊麒令,攜手華碩、台灣大參與計畫。 廣達集團 這一次,廣達除了軟、硬體各自的團隊外,更投了10至20多人負責雙邊整合、實際部署。 廣達是透過旗下雲達與輝達攜手推出全新推論伺服器MGX,近日已率先開始出貨,市場看好最快在第4季進入量產。 藝術贊助者與慈善家 林百里為重要的藝術贊助者,在文化教育方面更不遺餘力,1999年成立廣達文教基金會,成為臺灣推廣文化、藝術和教育最重要的機構之一,秉持「文化均富」的理念,基金會推行免費的教育性質展覽及企劃給學校,基金會曾二度獲頒文馨獎金獎,臺灣政府藉此讚揚其在社會文化傳承的傑出表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