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確診通報9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ason on September 30, 2022

老人確診通報

65歲以上長者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後,可攜帶快篩檢測卡匣/檢測片卡就近至醫療院所 (含衛生所) 老人確診通報2023 老人確診通報 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或透過遠距門診醫療,請遠距/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 由於口服抗病毒藥物用藥時機是影響患者病程,指揮中心宣佈自今年 5 月 18 日起,65 歲以上長者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後,可攜帶快篩檢測卡匣至醫療院所、衛生所,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也可以或透過遠距門診醫療,請醫師協助評估確認。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自明日起,民眾在「3天居家隔離及4天自主防疫」或「7天居家檢疫」期間,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進行快篩結果陽性,可依照以下三個步驟進行通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降低65歲以上具重症風險因子者感染COVID-19後病程發展為重症之風險,於使用快篩試劑檢測陽性後,經醫師確認研判、達成醫病共識後,由醫師通報確診,並可評估使用「Paxlovid抗病毒藥物」治療。

提醒您,確診或快篩陽性請別驚慌,歡迎參考《104職場力》依據衛福部疾管署的指引,為您整理「不斷更新」、符合最新版本的「確診者指引」。

老人確診通報: 糖尿病友中秋團聚怎麼吃? 醫師給3建議健康過節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市登革熱疫情嚴峻,截止今日下午3點經疾管署研判確診157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與前一天的新增病例相同,目前累積本土病例已破3千例,達3058例。 醫師強調,同住家人的感染機率滿高的,提醒民眾除了前3天的潛伏期要注意,後4天仍要小心,且防疫上較鬆,本來就會增加感染機率,因此口罩還是要戴好戴滿,才能降低感染風險。 0+7也在17日正式上路,確診者家人打滿3劑疫苗可以免隔離出門,進行7天自主防疫,兩日內快篩陰可以出門,但外界仍擔憂,會不會造成更多帶病毒的人趴趴走。 ● 自10/13放寬國境措施後,不需前面的居家檢疫7天,只要後面的自主健康管理7天即可 (可上班)。 科學家們表示,監測BA.2.86變異株雖然重要,但由於全球已透過疫苗接種及過去大規模感染建立起免疫防禦力,因此BA.2.86不太可能導致大規模的重症及死亡病例。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上週表示,先前曾確診COVID-19或已接種預防性疫苗的民眾,比較有可能感染到BA.2.86變異株。

  • 衛生局表示,今年截至八月三十日上午十點,北市累計三十二例登革熱確診病例,包括境外移入二十七例、本土病例五例(文山區二例,北投、大同及中山各一例)。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降低65歲以上具重症風險因子者感染COVID-19後病程發展為重症之風險,於使用快篩試劑檢測陽性後,經醫師確認研判、達成醫病共識後,由醫師通報確診,並可評估使用「Paxlovid抗病毒藥物」治療。
  • 衛生局表示,個案為三十多歲男性,居住中山區,八月二十五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痠痛等症狀;二十八日就醫後通報採檢;二十九日確診。
  • 近2週內有登革熱流行疫區活動史,出現登革熱4大疑似症狀(發燒、疼痛、噁心嘔吐、皮疹),請儘速前往高雄市550家登革熱整合式醫療合約院所就醫。
  • 大批民眾在檢疫急門診的通道排隊等候,拿著健保卡及號碼單,準備進行診療,這裡是新北市的亞東醫院,只要在社區篩檢站、醫院或醫院防疫急門診篩檢的民眾,PCR確認為陽性,就啟動確診病患評估分流作業,若為65歲以上民眾,還可優先看診或視訊看診,提早評估是否給藥。

此外,各縣市衛生局也已要求轄內衛生所加開門診,服務快篩陽性民眾;居家隔離民眾也可聯繫各地方關懷中心,詢問視訊門診將由哪個診所或醫院負責。 如至診所請醫師確認之現場評估,無需上傳照片,但建議評估醫師電話聯繫快篩陽性個案或其法定代理人,請其確認該檢測結果確為其所屬。 收到簡訊通知後,點選網址進入「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自主回報症狀、風險因子、密切接觸者姓名。 阿娟(化名)父母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因老人家沒有智慧型手機,不知該如何回報疫調,急著上網求助!

老人確診通報: 確診者處置方式

為降低高齡長者染疫後中重症風險,指揮中心宣布,自5月18日起,65歲以上長者比照居格、居檢及自主防疫3類對象,快篩陽性,經醫師確認研判、達成醫病共識後,由醫師通報確診,便可評估投以輝瑞口服藥治療。 因為根據國際已發表的隨機對照試驗,發病5天內的染疫民眾,服用莫納皮拉韋後,住院或死亡率下降31%,使用Paxlovid者則下降88%。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經醫師依病人提供之抗原快篩陽性檢驗結果與臨床研判,認定病人高度疑似感染COVID-19且達成醫病共識者,由醫師以健保 IC 卡上傳 COVID-19 檢驗結果等方式通報確診,並進行 Paxlovid 抗病毒藥物適應症評估;醫師經詳細說明治療效益與副作用,於取得病人或其代理人同意後,即可開立處方箋。 (台灣英文新聞/醫藥組 綜合報導)自明(12)日起,「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等3類對象快篩陽性,經醫師視訊評估後即可認定為確診,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通報流程,若民眾和醫師對於快篩陽性無共識,才會安排PCR採檢。 新冠肺炎對於年長者具集大威脅性,為降低 65 歲以上具重症高風險者感染後,病程發展為重症,指揮中心決議 65 歲長者使用快篩試劑檢測「陽性」下,經醫師確認研判、達成醫病共識後,由醫師通報確診,可以立即評估使用 Paxlovid 抗病毒藥物治療。

衛生局提醒,近日颱風外圍環流帶來陣雨,雨後48小時內務必落實「巡、倒、清、刷」,巡視家戶內外周遭環境是否有積水處,將積水倒掉,減少病媒蚊孳生。 近2週內有登革熱流行疫區活動史,出現登革熱4大疑似症狀(發燒、疼痛、噁心嘔吐、皮疹),請儘速前往高雄市550家登革熱整合式醫療合約院所就醫。 衛生局表示,今年截至八月三十日上午十點,北市累計三十二例登革熱確診病例,包括境外移入二十七例、本土病例五例(文山區二例,北投、大同及中山各一例)。 健保署表示,疾管署的「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於5月1日起針對民眾採檢時或投保時所留存的手機號碼,發送手機簡訊提供確診民眾專屬一次性網址連結,讓民眾自行填報同住者、公司或學校聯絡窗口等相關資料。 老人確診通報2023 即日起,健康存摺與疾管署的「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完成介接並上線,4月30日以後PCR檢測結果為陽性民眾,也可直接在健康存摺內點選「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填寫相關的自主疫調資料並回傳系統,更為方便。 衛生局表示,個案為30多歲男性,居住中山區,8月25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痠痛等症狀;28日就醫後通報採檢;29日確診。

老人確診通報: Heho News 健康新聞

請別驚慌,《104職場力》依據最新指引,為您「不斷更新」符合最新版本的「確診者指引」,供您參考。 指揮中心提醒,民眾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後應依醫囑指示服藥,完成完整療程,切勿自行增減藥量或改變使用方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如出現服藥後不適症狀,應立即聯繫諮詢開立處方之醫療院所、居家照護團隊或各地方政府關懷中心,以及配合指示就醫。 快篩陽性民眾如欲前往社區篩檢站、醫療院所 (含衛生所) 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快篩陽性結果時,務必佩戴口罩,請勿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可自行開車、騎車、步行或家人親友接送 (雙方應全程佩戴口罩)。 〔記者蔡思培/台北報導〕登革熱疫情升溫,台北市在8月初出現第一例本土登革熱確診個案後,又陸續出現其他案例。 中山區今天更出現一位本土登革熱確診個案,潛伏期間無出國也無中南部活動史,衛生局還在釐清感染源。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老人確診通報

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表示,今日157例分布狀況為安南區46例,永康區33例,東區31例,南區22例,北區18例,中西區3例,仁德區2例,官田區及麻豆區各1例,年齡介於8歲以下至88歲,147例是由診所或醫院通報確診,10例由防治中心擴大採檢發現。 隨著新冠肺炎的疫情不斷變化,許多民眾因滾動調整的政策而對防疫措施感到「霧煞煞」,更有許多人是「遇到了才需要緊急查找答案」,這些都是防疫時代常見的狀況。 因此該藥品以提供血液透析、以管灌方式進食、思覺失調等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病人為主,不以釋出處方箋方式提供;開立Molnupiravir處方箋之院所需循程序向配賦點申領後,再將藥品提供病人治療。 指揮中心表示,依據國際已發表之隨機對照試驗,以Paxlovid治療發病5天內之COVID-19門診病患,住院或死亡率下降88%。 南市登革熱稽查大隊也持續執行稽查任務,本週於東區共調查1230戶,其中陽性戶24戶,查獲544個積水容器、27個陽性容器。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死亡病例中,其中比較年輕的,兩人是30多歲的女性,有癌症病史、沒有打過疫苗,是染疫後合併呼吸衰竭還有癌症關係過世;另一位40多歲男性沒有接種疫苗,有高血壓、糖尿病史,在染疫後合併有心肺衰竭情況而過世。

老人確診通報: 健康管理

中山區公所已成立區級應變工作小組,並發動社區清潔日進行孳生源清除,檢視戶內外是否有堆置廢棄的容器、雜物、桶、缸、甕、花盆及各式底盤、帆布、廢棄輪胎等。 衛生局表示,個案為三十多歲男性,居住中山區,八月二十五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痠痛等症狀;二十八日就醫後通報採檢;二十九日確診。 國內累計登革熱病例已超過一千例,社區可能有隱藏個案,市民要注意環境孳生源清除;有鑑於夏季颱風及午後降雨頻繁,民眾務必進行容器減量,以減少病媒蚊孳生。

老人確診通報

指揮中心說明,鑒於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且考量65歲(含)以上長者為感染後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死亡之高風險族群,為利儘速給予此類個案抗病毒藥物,降低病情惡化之風險,諮詢專家修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定義。 指揮中心表示,65歲(含)以上長者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後,可攜帶快篩檢測卡匣/檢測片就近至醫療院所(含衛生所)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屬於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防疫之長者仍可委請親友協助前往醫療院所或採遠距方式辦理;或透過遠距門診醫療,請遠距/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 指揮中心表示,65歲(含)以上長者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後,可攜帶快篩檢測卡匣/檢測片就近至醫療院所(含衛生所)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屬於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防疫之長者仍可委請親友協助前往醫療院所或採遠距方式辦理;或透過遠距門診醫療,請遠距/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

老人確診通報: 健康小幫手

指揮中心提醒,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後應依醫囑指示服藥,完成完整療程,切勿自行增減藥量或改變使用方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如出現服藥後不適症狀,應立即聯繫諮詢開立處方之醫療院所、居家照護團隊或各地方政府關懷中心,以及配合指示就醫。 民眾若至登革熱流行地區活動,要注意防蚊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核可之防蚊藥劑等,減少病媒蚊叮咬傳播風險。 此外,防疫團隊持續進行北高雄6行政區範圍內的菜園、市場攤集場、果菜市場、公園綠地、工地、校園、空屋、空地等高風險場域孳生源巡檢和噴藥滅蚊化學防治工作。 農業局評估,先前路竹區本土確診個案居住地附近有多處畜牧場,故採購68盞高效能捕蚊燈設置於場內監測病媒蚊密度,同時減少環境中病媒蚊數量。 〔記者蔡思培/台北報導〕登革熱疫情升溫,台北市在八月初出現第一例本土登革熱確診個案後,又陸續出現其他案例。

老人確診通報

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止,健保快易通APP已有多達1,788萬人次下載,且健康存摺目前已超過860萬民眾登入使用,在防疫期間,它是民眾不可或缺的好幫手,包括提供民眾查閱COVID-19篩檢結果、疫苗施打紀錄、快篩購買紀錄,成功扮演科技防疫的角色。 這次透過健康存摺與「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進行介接,讓民眾在查看PCR檢測結果的同時,若是陽性個案,可立即自主回報,簡化作業流程。 特別是健康存摺可授權眷屬管理,除了可藉此瞭解家中長輩及小孩的各項健康資訊外,萬一家中的長輩或小孩確診,民眾也可利用這個自主回報系統填寫疫調資料。 老人確診通報2023 因應近期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發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5月1日啟動「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中央健康保險署配合政策,在「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簡稱健保快易通APP)於今(4)日起也提供確診民眾登入回報管道。 民眾在登入「健康存摺」後,於「COVID-19疫苗接種/病毒檢測結果」功能的「明細」頁籤,查看「PCR檢測結果」時,若是陽性個案,可直接點選「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連結,前往填寫資料,縮短接觸者資料的蒐集時效,達到快速掌握密切接觸者資訊、降低疫情擴散的目的。

老人確診通報: 確診者「0+n」:輕症免隔離,快篩陰或發病滿5天即可結束自主健康管理

若至登革熱流行地區活動,要注意防蚊,穿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核可之防蚊藥劑等,減少病媒蚊叮咬傳播風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17)公布國內新增65,794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38例死亡。 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者的健康管理天數自8/15起「0+n」措施將從10天減為5天,此外也將同步取消確診者的「支持性給假」! 老人確診通報2023 新冠疫情進入「防疫新生活」後已陸續解禁許多防疫措施,但「輕症免隔離」政策反讓不少民眾快篩陽性、確診後陷入「所以我現在該怎麼辦?」的恐慌,是否需要隔離?

BA.2.86變異株上個月首度在丹麥被發現,相較於2023年主要流行的XBB.1.5變異株,BA.2.86變異株的關鍵部位帶有超過35個突變。 如出現COVID-19症狀如發燒、咳嗽、腹瀉、嗅覺味覺異常或呼吸道症狀,請主動聯繫當地衛生局或1922,依指示就醫。 防治中心表示,鑒於天候不力防疫,南市登革熱疫情仍十分嚴峻,化學防治需求量急遽上升,南市府特別再次向國防部請求人力支援,感謝台南知義營區陸軍工兵第五四群75名工兵加入南市府化防行列,每日支援50人。

老人確診通報: 流行疾病

A:可以,確診者若於居家隔離或自主防疫或居家檢疫期間,如 居家環境設備無法使用視訊 或 未能成功預約視訊診療者,可委由非居家隔離親友攜帶健保卡及快篩檢測卡匣/檢測片卡至診所或負責居家照護之責任院所 (含衛生所) 請醫師確認。 大批民眾在檢疫急門診的通道排隊等候,拿著健保卡及號碼單,準備進行診療,這裡是新北市的亞東醫院,只要在社區篩檢站、醫院或醫院防疫急門診篩檢的民眾,PCR確認為陽性,就啟動確診病患評估分流作業,若為65歲以上民眾,還可優先看診或視訊看診,提早評估是否給藥。 如果民眾、或是醫師對於快篩陽性結果如未有共識、仍有疑義,則可進行 PCR 採檢,可以在現場、視訊方式,於醫事人員監督、指導下再次執行快篩,如仍為陽性結果者,由醫師通報確診,並由醫師進行前述流程評估藥物治療及進行系統通報。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張茗喧台北17日電)指揮中心今天修訂擴增COVID-19病例定義,65歲(含)以上長者,無論是否為居家隔離檢疫或自主防疫對象,如快篩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自5月18日起適用。 衛生局表示,今年截至8月30日上午10點,北市累計32例登革熱確診病例,包括境外移入27例、本土病例5例(文山區2例,北投、大同及中山各1例)。

這種情形,健保署建議子女可以將父母的「健保快易通|健康存摺」APP綁定在自己的手機,協助父母填寫疫調結果,方便又快速。 今公布的本土單日確診病例仍維持在6萬5000人左右,陳時中表示,目前統計的中症比例為0.16%、重症為0.05%,今天公布38名死亡案例,其中37例有慢性病,統計疫苗接種情況則是有18位沒有打過疫苗。 同時,原本軍職人員、公務人員、教師、學生等對象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所給予的「支持性給假」措施(自快篩日當日及隔日起5日內病假,不列入全年度/全學年度的病假或全勤獎金計算等不利處分),也因目前疫情下降,在諮詢專家並與教育部、勞動部、國防部以及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共同討論研商後,決議取消措施。 路透社報導,卑詩省首席衛生官亨利(Bonnie Henry)與衛生廳長狄克斯(Adrian Dix)在聯合聲明中表示,這名個案並未住院治療,此次驗出BA.2.86變異株也不會改變卑斯省民眾面臨的風險。 加拿大衛生官員今天表示,在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驗出國內首例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高度突變的新型變異株BA.2.86確診,這名確診個案並未離開過卑詩省。

老人確診通報: 🔺 居家檢疫 0+7(最新)

北市主任消保官楊麗萍表示,今日查核好市多內湖及北投分店現場架上未見有販售之「Sonoma精選乾酪綜合包」。 但據統計,已有342包售出,衛生局已輔導分店業者落實自主管理以維護市民健康,日後依規定辦理產品銷毀事宜。 不符合居家照護健康條件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若本人或法定代理人要求希望採居家照護,經醫療人員評估後,得採取居家照護。 由於新制上路後,並無「居家隔離」的限制,民眾外出不須要特別經過通報或主管機關同意,因此就醫可循一般常規方式前往各級醫療院所就醫看診(如遇緊急狀況,可撥打119叫救護車前往醫院,或由親友接送、自行前往就醫)。 不過特別要提醒您,如您是屬於「COVID-19重症高風險對象」,建議仍應盡速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以保安全。 確診者如為輕症,疾管署宣佈自2023年8月15日起「免通報、免隔離」,確診者採「0+n」隔離模式,n最多改為5天,如隔離期滿(或提前快篩陰性),則可自行結束自主健康管理、不需特別回報。

老人確診通報

中山區昨出現一位本土登革熱確診個案,潛伏期間無出國、也無中南部活動史,衛生局還在釐清感染源。 由於國內疫情持續擴大,為保全醫療量能,指揮中心也宣布即日起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住院部分現在以中/重症、出生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及因其他疾病經醫師評估有住院治療必要的確診者,才收治住院。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未來3類對象快篩陽性的確診認定,主要會由診所醫師、居家照護團隊就近協助確認,一旦確診也可直接收案、協助開藥等,加速確診及開藥流程。 如快篩陽性者及醫師對評估陽性結果達成共識,則由此醫師所屬醫事機構進行通報,並由系統自動研判為確診個案。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高雄市今天(31日)新增本土登革熱9例(累計136例),分別為前鎮3例、大寮2例、鼓山、小港、左營及苓雅各1例。 前鎮新增3例瑞華里家庭群聚,就醫後通報確診;大寮2例皆為社區群聚(累積23例);鼓山1例、小港1例、左營1例亦為社區群聚疫情衍生,苓雅1例感染源尚待釐清。

老人確診通報: 衛生福利機構(住宿型)因應COVID-19感染管制措施指引

經醫師確認,且達成醫病共識後,由評估確認醫師或其所屬醫事機構進行健保IC卡上傳通報或至法定傳染病通報系統進行通報,將由系統自動研判確診。 指揮中心說明,65歲(含)以上長者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後,可攜帶快篩檢測卡匣/檢測片,就近至醫療院所(含衛生所)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屬於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防疫的長者,仍可委請親友協助前往醫療院所或採遠距方式辦理;或透過遠距門診醫療,請遠距/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 老人確診通報2023 經醫師確認,且達成醫病共識後,由評估確認醫師或其所屬醫事機構進行健保IC卡上傳通報,或至法定傳染病通報系統進行通報,將由系統自動研判確診。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確診個案後續將由地方政府衛生局依確診個案分流收治原則,安排於住家居家照護或其他指定處所進行隔離或隔離治療,但民眾或評估醫師對於快篩陽性結果如未有共識或有疑義,仍可前往社區採篩檢站或鄰近社區採檢院所,再次進行PCR採檢確認。 (台灣英文新聞/醫藥組 綜合報導)除了原本的「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這3類對象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宣布,65歲(含)以上長者,無論是否為居家隔離、檢疫或自主防疫對象,自5月18日起,如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並經醫事人員確認,或由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結果陽性者,即為確診。 另一方面,陳時中表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定義,專家小組也再修訂,對於65歲(含)以上長者,無論是否為居家隔離/檢疫或自主防疫對象,如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並經醫事人員確認,或由醫事人員執行抗原快篩結果陽性者,即為確診,並自5/18起實施。

老人確診通報

指揮中心表示,依據國際已發表之隨機對照試驗,以Molnupiravir治療發病5天內之COVID-19門診病患,住院或死亡率下降31%,Paxlovid則下降88%。 另考量Molnupiravir的作用機轉為使病毒基因組錯誤累積,可能造成病毒突變,且有胎兒毒性及骨骼與軟骨毒性等副作用,因此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感染臨床處置指引」中,建議本藥品提供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之具重症風險因子(除懷孕外),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5天內之≧18歲的病人使用。 務必觀察自身症狀變化,若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立即通知所在地政府衛生局或撥打119就醫,以119救護車為原則或指示之防疫計程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 (如步行、自行駕/騎車) 等方式為輔。 確診個案後續將由地方政府衛生局依確診個案分流收治原則,安排於住家「居家照護」或其他指定處所進行「隔離」或「隔離治療」。 因應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日再度南下視察台南防治工作,並參加南市府登革熱一級指揮中心會議。 羅一鈞提醒,適逢颱風季節,時有強降雨發生,請民眾務必於颱風前檢視家戶內外容器,清除孳生源,颱風後主動巡檢澈底清除積水,避免病媒蚊孳生。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