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原主要客戶10大優勢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Dave on December 5, 2018

智原主要客戶

總之,此專案預計2024年進入量產,物聯網應用未來只增不減,加上三星品牌的銷售力度,下圖也能看到模組季營收&EPS新功能,法人看好智原2024Q1開始營運就有明顯拉升,Q2就將會創營運新高。 由於聯電確定會在2022年首季調漲代工價2次,分別是1月(前三大美系客戶,漲價8-12%)與3月(其餘客戶,全品項調漲5-10%),故2022年智原將與客戶反應成本上揚,有助量產權利金上升,且28 nm製程的比重將於未來2-3年貢獻,也有望拉升毛利率。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智原(3035)受惠3大產品線IP、NRE及量產助攻,今年營收年增上看逾6成創新高,且明年依舊看好有實力再戰高,長線來看,40奈米、28奈米及22奈米專案將成為智原3大產品線下一個關鍵成長動能。 公司於2015~2020年總接獲NRE案件超過200個,一半以上為40/28nm製程。

  • 為避免民進黨繼續危害台灣利益,其他政黨更應該留意國際上聯合政府及政黨結盟的作法,未來台灣執政者,可能都需要聯合執政。
  • 從今年法說會資料也能看到,今年首季Q1的委託設計營收季增38%,佔整體營收比重也從14%提升到19%,意味著今年訂單掌握度很高、明後年的量產(MP)營收成長有很大的期待。
  • 而中國真正本土的IP業者相關產品組合尚未齊全,智源擁有自主研發的IP資料庫,都有助於智原IP業務明顯成長。
  • 我們預估第四季營收為33.7億元,毛利率49.8%,EPS為2.49元,營業費用較高主因於公司持續投入研發資金,和第二季相比約增加8.4%。
  • 智原在28奈米以上的晶圓代工製程與大股東聯電合作,至於在14奈米以下的晶圓代工先進製程則選擇與韓國Samsung合作。
  • 經過幾年的持續努力,2022年報中顯示,智原已在三星的14奈米製程上成功布建了IP,目前也正全力以赴接手14奈米的ASIC項目。
  • 王國雍指出,展望今年首季,包括IP、NRE、MP三個產品線業績都會持續成長,佔營收比重MP大於NRE大於IP,預估單季毛利率仍維持50%,中長期業績看法樂觀;惟智原也提示,首季費用會較去年第四季增加10~15%,主要就是因為反映市場需求,進行結構性調薪與員工分紅的用人費用增加所致。

此外,智原也針對關鍵客戶,設置客戶用機室,讓客戶的工程人員進入智原公司內部,直接與智原的工程師協同設計,依據客戶各種產品需求,即時修改整合不同的IP,以縮減設計時間(time to design),加快研發速度。 而中國真正本土的IP業者相關產品組合尚未齊全,智源擁有自主研發的IP資料庫,都有助於智原IP業務明顯成長。 此外後續的委託設計(NRE)業務也很可能進一步受益於地緣政治的轉單效應。 中國晶圓廠積極發展IP,但ARM(安謀)要求代工廠停止支援中國基礎IP,加上中國持續推動半導體本土化,導致歐美相關IP業者在中國業務受到限制。 由於母公司聯電專注成熟製程,智原也一直在14奈米以下的商機上尋找更多可能的合作夥伴,例如韓國的三星。

智原主要客戶: 公司名稱

由於電子產業發展快速多變,IC設計的集積程度日漸複雜,難度大幅提高,如何縮短IC設計的時間,往往就是決定公司是否能夠獲利的最大關鍵。 相較創意(3443-TW)、世芯KY(3661),過去就一直有在投入AI晶片研發,智原雖在2022年成立了先進製程部門,展示了其投入的積極態度,但仍以成熟製程為主,而AI相關的晶片設計能力仍需要經驗的積累,並不能速成,智原尚未有能力直接受益。 從今年法說會資料也能看到,今年首季Q1的委託設計營收季增38%,佔整體營收比重也從14%提升到19%,意味著今年訂單掌握度很高、明後年的量產(MP)營收成長有很大的期待。 智原主要客戶 同業中的創意(3443-TW)母公司是台積電(2330-TW),其IC和IP的設計都跟隨台積電先進製程技術發展並進行整合。

智原主要客戶

智原成立於1993年,原先只是聯電內部一個只有十人的特殊積體電路設計部門,但因為看好設計代工的龐大商機,早在1993年時就從聯電獨立出來。 智原主要客戶 但隨著企業對AI伺服器的投入,週邊零組件晶片需求可能隨之增加,智原可能從這部分受益。 雖然整體獲利率可能不像其他直接受益於AI的供應鏈那樣明顯提升,但法人預期智原在未來的成長周期中,這部分也有可能成為被低估的部分。 智原目前營運重心為委託設計(Non-Recurring Engineering、NRE)與量產晶片(MP),2020年營收54.95億元,YoY+3.56%,稅後淨利2.68億元,YoY -22.83%,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16,412.30萬,稅後EPS 1.08元。

智原主要客戶: 營運布局先進製程與NRE營收提升

銷售市場以亞太地區為主,占整總營收之75%,美國及日本則占總營收13%。 公司簡介智原成立於1993年6月,公司原為聯電之IP及NRE部門,後切割獨立為公司,主要提供特定用途的積體電路(ASIC)設計服務及矽智財(SIP),公司名列全球前15大SIP矽智財供應商、全球前50大ASIC設計服務供應商。 智原是聯電旗下的IC設計服務公司,在這後疫情時代,智原在2021年第3季營收表現大幅超越財測,帶動股價創近14年新高,是前景相當看好的公司,讓我們一起來好好了解一下。 智原透過系統分析將IP分成standard cell library(標準元件庫)、I∕O library(輸出入元件庫)、memory(記憶體)、processor(處理器)、digital IP(數位矽智財)、analog IP(類比矽智財)等五大類。 究竟智原有何魔力,在電子產業哀鴻遍野之際,連續四年營收保持三成的成長率? 「我們賣的是time to design(產品設計)的『時間』,」智原科技副總經理林志明道出智原的核心競爭力。

智原主要客戶

智原為聯電(2303)集團旗下的IC設計服務公司,聯電持股比重13.77%,主要提供特定用途的積體電路(ASIC)設計服務及矽智財(SIP)。 公司名列全球前15大SIP矽智財供應商、全球前50大ASIC設計服務供應商,在業界是少數具備ASIC/SoC(系統單晶片)設計服務能力,並擁有數千自有IP(矽智財,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資料庫的廠商,與世界級的半導體供應商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終端客戶應用包含5G通訊、智慧電網、大型數據中心、AI(人工智慧)等,客戶以大中華區為主。 王國雍指出,展望今年首季,包括IP、NRE、MP三個產品線業績都會持續成長,佔營收比重MP大於NRE大於IP,預估單季毛利率仍維持50%,中長期業績看法樂觀;惟智原也提示,首季費用會較去年第四季增加10~15%,主要就是因為反映市場需求,進行結構性調薪與員工分紅的用人費用增加所致。 智原表示,主要就是因為量產(MP)優於預期,貢獻單季營收達76%,推升營收季增率與年增率,而未來MP佔營收比達70%以上將成為常態,終端多為毛利較好的智慧物聯網(AIOT)與行業應用,如智慧電表、工廠自動化、印表機、太陽能等,有助產品組合持續優化毛利。

智原主要客戶: 服務條款

每次客戶的需求都不一樣,如何運用有限的研發資源,在眾多客戶需求中,找出設計的公約數,儼然成為縮短設計流程的關鍵。 「IP就是把你要用的、我也要用的,都一起找出來,做成元件庫,」林志明說,於是智原逐漸切入IP元件領域。 智原目前已與中國客戶開發小晶片(chiplet)及2.5D/3D先進封裝技術(中國小晶片發展見此文),並已接獲數個案件。 雖然這部分的獲利潛力和時程較不確定,但有了採用先進技術的封裝專案的能力,對於往後營運獲利率的提升有助益。

另外,今年以來全球微控制器(MCU)供不應求,智原轉投資雅特力在中國市場持續擴大MCU出貨動能,採用55奈米製程的32位元Arm Cortex-M4核心MCU出貨進入高速成長,可望為智原增添強勁營收及獲利新成長動能。 SIP是為可重複使用而且具有特殊功能的電路設計圖,是IC設計所使用的智慧財產權。 隨著IC模組化設計漸趨複雜,研發難度與時間隨之增加,而SIP將特定電路模組化,提供設計工程師使用搭配,可節省設計時間,更能降低開發失敗的風險。 另一方面,如果IC都採相同的IP,功能相仿的產品難以達成差異化,且缺乏競爭力,因此為廠商量身打造IP的商機應運而生。 但是在進入系統單晶片 (SoC)時代後,晶片設計的複雜度日益增加,未來將不可能再由單一公司提供晶片設計時所需要的全部IP元件;而來自不同公司的IP又經常因為設計架構不一致,難以整合。

智原主要客戶: 風險評估

現行健檢診所也提供相關有機酸代謝檢測,以尿液評估40多種有機酸,包括細胞營養、能量代謝與抗氧化營養素、神經傳導物質及腸道菌相等代謝指標,了解體內主要代謝途徑是否正確或出現異常。 劉潔澐說,維生素B群吃過多,會隨著尿液排出,並不會對人體造成過多影響,但若於短時間內大量攝取B群,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皮膚容易發癢、發紅等症狀,建議民眾按照產品標示的使用方法攝取,避免攝取過量。 智原主要客戶 臨床上吃素病人常缺乏B12,林晏如表示,B12主要為動物性來源,包括肉類及肝臟、豆類、堅果、蛋黃等,以及水果、蔬菜。 智原主要客戶 近年研究也發現,B12與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預後也有相關,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

「用餐時間,總經理也會到餐廳和員工一起用餐,每天和不同的員工聊天,聽聽員工的需求,聊聊工作狀況,」智原科技投資暨企業關係室專員柯心瀅說。 林志明解釋,晶片設計中的標準元件(Standard Cell)及輸入/輸出元件(I/O)設計架構,向來被IP及IC設計公司視為最高機密,而不願公開,因此各自採用相異的設計架構與準則,也造成不同來源的IP整合困難。 林志明以建築新大樓為例,解釋IC設計產業的分工,聯發科、威盛等IC設計公司就像是建築師,負責分析客戶需求,並且依據需求設計建築物的主體結構與外觀;但是像磚塊、水泥、電梯都是通用的建材,這些建材都可以預鑄,先行準備好,智原就是負責設計這些標準化建材。 「什麼東西是IC設計的紅磚水泥,我們就是準備好這些cell library (元件庫),」林志明強調。

智原主要客戶: 產品與服務

三軍總醫院營養部營養師林晏如表示,維生素B群(Vitamin B 智原主要客戶2023 Complex,又名維他命B群)包含8種維生素,包括B1、B2、B3(菸鹼酸)、B5(泛酸)、B6、B7(生物素)、B9(葉酸)、B12,這些營養素時常共同存在,需要彼此合作,因此常統稱維生素B群。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另外供應鏈也傳出2022年晶圓代工廠將再漲價,漲幅可能落在高個位數到雙位數水準,此消息對於智原來說,很有可能會再墊高營收。 智原主要客戶 例如全台關閉多所大學,老師失業,但大陸學生嚮往來台讀書,他們回去都可做兩岸間的友好橋梁,讓大陸年輕人有機會來台讀大學,台灣老師也不會失業。 再如,台灣老年化社會已成形,其實最大的人力照護應來自中國,可惜民進黨仇中意識,讓必須照顧長輩或配偶的人心力交瘁。 目前智原的全球員工約為四百四十人,七成以上的員工是碩博士學歷,其中55%是研發人員。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營養師劉潔澐表示,一般B群成分包括B1、B2、B3(菸鹼酸)、B5(泛酸)、B6、B7(生物素)、B9(葉酸)、B12等維生素。 人每天攝取三大營養素(蛋白質、醣類、脂質),於體內進行代謝、產能,B群扮演重要的輔酶角色,有助於三大營養素代謝。 林晏如表示,研究顯示,B1與維持醣類代謝、維持神經系統、腸道系統健康有關,若B1缺乏,使得體內醣類代謝速度變慢,不僅造成身體乳酸堆積,容易疲勞,也可能造成心血管、肥胖問題,近年也有報告顯示,B1缺乏恐與心臟衰竭、憂鬱症有關。 仰望著去年10月才剛搬進來的新大樓,「近四百人的工作空間就快不夠用,看來要加速申請關東橋的新廠房,」林志明笑著說,智原在ASIC設計服務與IP元件開發設計的前景可期。

智原主要客戶: 第一項警示項目:是否體質幼弱

2022年第二季營收根據產品別分類,MP(量產)佔比77%、NRE佔比13%、IP佔10%;2022年第二季MP(量產)銷售細分應用別前二名為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佔比41%、行業用36%;NRE銷售細分應用別前二名為通訊網路65%、行業用15%、。 以晶圓製程技術比重分析,目前量產以55-90奈米佔41%為大宗、NRE則以小於28奈米佔53%為大宗。 智原今年展望樂觀,包括ASIC量產、IP授權等業績年成長幅度皆可達20%以上,其中ASIC量產業績年度貢獻可站穩50億元,至於NRE接案業績年增將達30%,且在聯電及三星的支援下,根據客戶訂單及取得產能推算,法人看好全年營收年成長率將逾25%。 智原的晶圓代工合作夥伴採雙軌並行,28/22奈米及以上成熟製程主要與聯電合作,14奈米及以下先進製程則與三星晶圓代工合作。 雖然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對於ASIC量產拉高出貨有所影響,但晶圓代工廠擴產及接單強勁,有助於智原IP業績同步增加,產能不足也提高客戶NRE開案意願。

  • 2021年智原受惠聯電(2303)三度調升代工價格,加以公司ASIC量產客戶數量的增加,推動營收明顯成長。
  • 智原今年展望樂觀,包括ASIC量產、IP授權等業績年成長幅度皆可達20%以上,其中ASIC量產業績年度貢獻可站穩50億元,至於NRE接案業績年增將達30%,且在聯電及三星的支援下,根據客戶訂單及取得產能推算,法人看好全年營收年成長率將逾25%。
  • 智原(3035)總經理王國雍表示,2022年度訂單都已經收完了,且能見度延續到2023年,2022年營收年增率將超過50%,而年增率上緣能到哪裡,則要看後續還能夠爭取多少晶圓產能而定,季度表現將接續去年趨勢,業績將一季比一季強。
  • ●ASIC及量產(MP)通常都和上面的NRE連動,當客戶驗收試產樣品後,客戶若無法自行量產,則由智原幫忙交給晶圓代工廠量產。
  • 另外ASIC比起一般IC來說,由於為客製化產品,因此較不能取消訂單,故較不會有超額下單的問題,有利於實際訂單量的掌握。

進入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所幸在過去累積的晶片設計案陸續轉入量產帶來穩定營收。 12月合併營收4.73億元,YoY+1.27%,20Q4營收14.3億元,QoQ-4.2%,EPS 0.09元。 由於中國客戶在貿易戰2020年9月大限前拉貨完畢,20Q4量產業務下滑,營運略低於市場預期。 法人表示,智原28奈米NRE開案量激增,而且大部分是生命週期較長的客製化特殊應用晶片(ASIC),隨著聯電的28奈米新增產能在下半年逐步開出,加上台積電帶頭調漲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價格,智原今年營收年增逾六成目標可望順利達成,今年度獲利預估將賺逾一個股本。 三大產品線接單強勁,智原預期第二季的營收將再創新高,包含ASIC量產、NRE與矽智財等三大產品線均有個位數的成長幅度,成長來自網通與智慧聯網相關產品。 預估智原第二季營收33億元,季增3%,年增95%,毛利率持平在約50%,本業獲利成長,但因業外淨利下滑,預估單季EPS為2.7元。

智原主要客戶: 08 美股道瓊早盤大漲250點 科技股試圖發起反攻號角

此外,智原也與台積電、三星合作進行更領先的DIS專案(相關細節目前較沒有進一步資料),這部分只會到委託設計(NRE)、不會進行到量產,所以對於營收增加很有限,但對獲利有明顯幫助。 除此之外,智原也在2022年成立了新的事業部門,專注於14奈米以下的FinFET先進製程設計服務。 此部分的業務只提供IC後端設計(back-end)服務,不包含後續的量產。 公司提供設計產品時所需的電路設計元件資料庫及各種矽智財元件(SIP),製作產品的光罩組電路圖,並委託代工廠生產光罩、晶圓、切割與封裝,再交由公司工程人員做產品測試,交與客戶的產品為試產樣品。 智原雖然6月ASIC量產出貨受到測試廠發生疫情而延遲出貨,但法人仍看好第二季營收達到季增6~9%目標,其中,智原第二季NRE接案及ASIC量產業績表現,均可望較上季成長逾10%,季度毛利率將維持50%以上。 智原上修2022年的業績展望,2022年營收成長幅度由原先預估的成長50%,調升至成長60%。

而整體潛在市場(TAM)將自工控與AIoT市場,進而擴大至與雲端服務基礎建設周邊相關。 智原董事長洪嘉聰於致股東營運報告書中指出,去年對全球半導體產業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及地緣政治局勢轉變,為社會帶來巨大動盪及不確定性,然而,隨著在家工作和遠距學習等新型態趨勢興起,半導體產業迎來新一波需求,產業供應鏈亦面臨產能吃緊壓力。 另外ASIC比起一般IC來說,由於為客製化產品,因此較不能取消訂單,故較不會有超額下單的問題,有利於實際訂單量的掌握。 公司為台灣首家公開發行的IC設計服務公司,擁有超過600個邏輯、類比及混合訊號IP,公司最大股東為聯電,持股約14%。 智原不遺餘力促進高階主管與員工的互動,任何員工會議,總經理等高階主管一定出席,每一次的新進員工訓練,總經理林孝平總是全程參加。

智原主要客戶: 聯電( 營運還沒到谷底,但股價也低不下去原因是?

整體來說,智原2022年受惠於量產業務的堆疊提升,加上智慧電表也有望拉貨力道增溫,且自有IP的持續建構,帶動NRE含金量提升。 2021年12月20日,台灣中型100指數刪除中壽納入智原,可見其公司的穩定及規模度。 法人看好並預估其2022年的年營收表現,認為很有機會優於2021年第4季,營收季季墊高且不受傳統淡季影響。 目前國內從事ASIC設計服務,除了智原之外,其競爭對手為創意電子與世芯電子等。 智原的客戶涵蓋各地區,為客戶提供ASIC服務與矽智財IP授權服務產品,為亞洲第1家ASIC廠商。

智原主要客戶

經過幾年的持續努力,2022年報中顯示,智原已在三星的14奈米製程上成功布建了IP,目前也正全力以赴接手14奈米的ASIC項目。 半導體市況延續,晶圓代工產能2022全年滿載是現階段業界共識,目前智原到22H1的訂單皆已到手,部份看到22H2,預期在聯電代工報價調升效應下,故營收將可望逐季走揚至22Q2。 2021年智原受惠聯電(2303)三度調升代工價格,加以公司ASIC量產客戶數量的增加,推動營收明顯成長。 當設計公司的產品採高階製程後,產品本身的複雜度使得晶片設計中IP的合成、驗證與DFT/DFM更為挑戰,因邏輯設計與實體設計分家的設計流程有瓶頸,導致晶片驗證時,要調整不同參數設定,造成在晶圓廠下單模擬與驗證時間過長,而設計服務業者有能力整合不同IP,為設計服務業商機之所在。 公司主要產品之原料為晶圓,主要供應商為集團內的專業晶圓代工廠-聯電,由於已建立長期策略聯盟合作關係,故原料供應狀況穩定。 智原挾聯電富爸爸奧援,可免除晶圓產能吃緊造成出貨不足的窘境,2021年IP、NRE與量產業績回復成長,預計營運將逐季成長,由此預期的2021年67.38億元,YoY+20.13%,EPS 1.96元,營運可望走出谷底。

智原主要客戶: 智原( 主要在幫客戶簡化設計流程,縮短商品上市時間

智原股本為24.86億元,2020年EPS為1.08元,預期2021年NRE接案量回溫,及ASIC量產出貨回升,營運表現將優於2020年,預估2021年EPS 1.96元,營運將可季季高。 公司已連續18年發放現金股利,20Q3每股淨值22.56元,股價淨值比相較於歷史處於均值。 全球晶圓產能緊張,智原有集團富爸爸的奧援,可取得聯電晶圓代工產能支援,預計所受的影響相較同業低,有望支撐2021年營運。 展望21Q1,量產客戶需求穩定,且新案件進展順利,NRE收入將重回成長軌道,公司預期營收將可季增高個位數,讓淡季不淡。 智原最大優勢在成熟製程,使用自有IP比重高,毛利率居同業之冠,公司的IP資料庫包括標準元件庫、記憶體編譯器、處理器核心、混合信號IP、SoC周邊控制IP;完整的高速介面IP解決方案則包含控制器,及實體層PHY。 不僅如此,法人點出,看好智原於ARM受惠於雲端服務供應商基礎建設擴大的同時,將有望逐步切入雲端服務基礎建設之周邊ASIC。

智原主要客戶

半導體產業由上到下游為:上游有IC設計服務及IC設計,中游之IC晶圓製造廠及下游之IC封裝、測試廠。 國內幾家重要的鋼結構廠包括中鋼構、長榮鋼、春源等都是中鋼用戶,另新光鋼是內銷主力鋼板裁剪通路商,隨著中鋼第4季鋼板價格將走揚,下游相關廠商內外銷接單同步提價,產銷營運穩定走在上坡道路。 中鋼(2002)(2002)鋼板接單順暢,預期第4季鋼板盤價將上漲,主要用戶鋼結構、機械等產業內外銷有望提價,關連廠中鋼構、長榮鋼、新光鋼、春源受惠,進一步帶動明年首季鋼板景氣向上。 劉潔澐提醒,B群本身是水溶性維生素,因此於飯前、飯後食用皆可,建議搭配白開水使用,不建議和含咖啡因飲品,如咖啡、茶類同時使用,因為會加速B群排泄;而腸胃敏感族群,也不建議空腹吃B群,建議可先吃些食物後,再吃B群,讓B群代謝三大營養素。 劉潔澐指出,每個人隨著年齡、生長環境不同,所攝取的營養素及種類也不一,需求也不同,民眾要積極補充營養素前,建議應先透過相關檢測,了解本身有哪些營養素缺乏或過量,進一步與醫師、營養師討論。

智原主要客戶: 投資

11月單月稅後淨利1.51億元,YoY+1047%,EPS為0.61元,獲利優於市場預期。 智原近年積極布局大陸智慧電網ASIC市場,2013年獲大陸國家電網興建特高壓智慧電網大單,為大陸智慧電網電表端往電廠端基礎網路ASIC,以及智慧電表及電網或電廠端的通訊用ASIC供應商。 CMoney信用評等(CMoney Credit Rating, CMCR)就各面向評比,若以滿分為5分來看,公司在財務面分數0.60分,成長面0.30分,獲利面0.49分,技術面0.62分,籌碼面0.61分,綜合評比為2.62分,屬於中水準。

智原主要客戶

劉潔澐表示,人體內的同半胱胺酸,正常情況會在葉酸、B6及B12的輔助下,轉化為甲硫胺酸,被身體利用、經分解排出,但部分亞健康、高血壓患者,較不容易代謝掉體內的同半胱胺酸,使得留存在體內的濃度過高,建議可多加補充B6、B9及B12。 針對吃素的民眾,劉潔澐表示,因為平時較少攝取雞蛋、肉製品等動物性來源的食物,較容易缺乏B12,建議可補充B12。 不過市售B群有錠狀、膠囊等不同形式,一般大多是動物性膠囊製成,吃素的民眾選購前可注意膠囊成分,或是挑選素食可食的植物性膠囊。

2021年新開案進度加速,預期NRE自動化、AIoT相關陸續設計定案,加以案件遞延至2021年入帳,公司預期NRE將年成長50%。 至於IP主要成長來自28nm IP平台建置完成,預計權利金貢獻度將大幅提升,加以晶圓漲價效應,預期IP將有雙位數成長,有望挑戰13年新高。 智原主要客戶 至於量產將是接續21H2動能,主要來自自動化、影音多媒體、Datacom等,預期有倍數成長空間。 法人就認為,ARM於專精其ARM-based處理器IP之際,正逐步透過其Neoverse平台,積極與國際業者進行合作,擴大其周邊IP之Ecosystem。

智原主要客戶: 風險評估規則

●委託設計NRE是智原受客戶委託設計特殊應用的晶片(ASIC),並幫忙驗收試產,沒問題後交回給客戶。 全球擁有技術許可及設計IP,前幾大廠包括ARM、Rambus和MIPS、Synopsys、Virage Logic,而國內IC設計服務公司有創意、力旺、巨有、科雅、源捷、虹晶、F-世芯、晶詮。 (2)ASIC產品:受客戶委託量產ASIC產品,均為先前已與客戶有過NRE的合作,客戶驗收過試產樣品無誤後,請公司代為量產,公司交與客戶的為量產的ASIC產品。 公司在成熟製程依賴聯電,14nm以下節點製程,因為聯電未推進,故先進製程是與三星合作,預期未來在平台完整建置完成後,將有強勁的接單力道。 受客戶委託所量產ASIC產品,均為先前已與客戶有過NRE合作,當客戶驗收過試產樣品無誤後,請智原代為量產,智原交給客戶的為量產的ASIC產品,最終會以晶圓或經封裝測試過的IC。 上市鋼廠主管表示,中鋼鋼板年產能約100萬公噸,單季產銷約25萬公噸,但受制景況低迷,單季接單量已降到20萬公噸上下,加上中鋼鋼板工場預定12月底進入歲修,影響生產約6.9萬公噸,供給減少有助於行情趨穩、上漲,鋼板流通業者對價格態度轉為堅硬,撐價效應已經浮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