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食光地圖11大優點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Tim on May 7, 2020

友善食光地圖

雖然超市可能也能買到這些食品,但疫情期間有許多超市紛紛縮短每日營業時間提早打烊,在深夜想找到這些食品還是得去全家找找看。 為了解決「找不到友善食光商品」的問題,全家先是在新冠疫情期間買不到而問世的「口罩地圖」獲得靈感,接著結合營業、企劃、資訊部門,耗時半年,在2021年4月7日於全家App中推出看得到各店友善食光商品數量的「友善食光地圖」,讓網路論壇PTT網友直呼「願望成真」。 首先,在生產製程的部分,全家將引進國外專業製造技術,延長鮮食保存期限。 訂購方面,則將則結合AI技術,依照各商圈特性、天氣、節慶、保存期限等多樣的變數,提供店舖更精準的鮮食訂購建議,這項功能預計在今年第三季正式上線。 而在銷售端,除了加入這一次新增的友善地圖功能助攻之外,近期將再擴大時控條碼至生鮮蔬果商品,全方位降低剩食及環境負擔。 「為持續推廣惜食觀念,全家耗時半年研發、推出業界首創的『友善地圖』功能。」全家便利商店商品本部暨ER事業本部長黃君毅表示。

友善食光地圖

成為「最後一哩路」的關鍵,就是讓便利商店既是一個零售點,更是一個倉儲空間。 因為消費者常常想買很多東西,但家中空間有限,如果可以把買來的東西先放在店裡,等到需要的時候再去取貨,就好像是家裡冰箱的無限延伸,也可以說是讓消費者利用手機APP預約未來的商品需求。 全家的「隨買跨店取—訂閱制」,是從5年前推出的咖啡寄杯服務衍生出來的創新數位轉型。 只要打開全家的APP,挑選想要的商品,點下「立即訂閱」,每個月就可以到全台各地的全家領取商品。 舉例來說,西門子數位工業的「客戶審視服務」就能協助客戶了解企業大方向的資安現況,以及未來可以著重的管理作為,整體審視之後,客戶在考量現有的人力與財力資源,決定使用西門子的哪些軟硬體產品線,以實現未來的發展藍圖、面對資安風險。

友善食光地圖: 全家便利商店 Family Mart App 下載:

擁有超過4100家分店數的全家便利商店,是台灣第二大便利商店連鎖集團,在2022年的數位轉型鼎革獎評選中,以「隨買跨店取—訂閱制」及「新零售科技翻轉產業剩食困境」2項專案,分別獲得商業模式及卓越營運的楷模獎,後者還獲頒ESG特別獎,是本屆唯一獲獎的零售業。 西門子數位工業提供全面性的服務,不只是資安,更包含永續 ESG 的推進。 有興趣的夥伴們,可以進一步關注西門子在此方面的推進與服務內容,幫助企業無縫整合內外部供應鏈資源、提升資安保護系統,走在 ESG 的先驅腳步上。 朱軒逸副協理表示,西門子數位工業同仁有 ISO 的認證,有能力用一天的時間,完成到場評估客戶工廠的資安現況;西門子總部亦提供工具掃描、找出漏洞,以提供客戶完整報告。 報告包含公司的方針、結合數據後的解決策略,以及不斷期的行動方案,一條龍內容如同企業量身的健康檢查清單。 加上西門子也在發展充電設施,讓他更加理解到,每個人的綠能實際行動,其實有改善整個環境的影響力。

在六月底政府宣佈開放便利商店可販售「COVID-19 家用快篩試劑」後,全家便利商店除了販售開始快篩試劑,也同步將「防疫地圖」功能推上線。 在防疫地圖,民眾可直接透過全家便利商店 App 快速查詢附近全家便利商店門市的快篩試劑、抗疫用品、口罩和保健品的庫存狀況。 舉凡快篩試劑、消毒酒精、乾洗手、濕紙巾、醫療口罩和各種保健品都能在 App 直接查詢,也降低民眾在外奔波購買商品與人接觸、群聚的風險。 從今年全台疫情逐漸嚴峻之後,民眾減少出門但還是得定期採買食物和防疫物資,全家便利商店過去幾個月也持續加強 App 的用戶體驗,接連推出像是「友善食光地圖」、「防疫地圖」,並在衛福部的簡訊實聯制上路前率先提供「實聯制快速通關」功能。 近期也針對素食者推出貼心的「蔬食地圖」新功能,在這麼多便利的生活地圖功能推出後,現在也直接將它整合在全家便利商店 APP 的「地圖趣」,讓大家尋找各類題圖功能更方便。 自全家推出友善時光機制以來,目前統計已有效減少近 3,000 噸剩食,替地球減少 8 萬多公斤碳排放量。

友善食光地圖: 全家便利商店 信用卡推薦

如今,全家每月平均減少約250公噸的食物浪費,總計已為地球減少了2040公噸的碳排放量。 稍早,全家便利商店 App 也上線了「友善食光地圖」,直接將各店鋪的各類友善食光商品庫存、品項一次列出,方便消費者透過 App 快速查詢附近的友善食光商品。 消費者透過「即時定位」、「收藏店舖」、「單品搜尋」三大功能,即可輕鬆掌握每日 17 點後各店友善食光的商品與數量。 現在消費者只要打開全家 APP,就能透過【友善食光地圖】完成『即時定位』、『收藏店鋪』、『單品搜尋』等功能,找到周邊 1 公里內的優惠商品。 全家表示,希望能透過友善地圖的功能,更增進消費者購買友善食光的商品意願,再減低30%的食物浪費,持續推廣惜食的概念。 未來,全家將運用AI等科技,從生產製程、訂購到銷售,都能一併納入對應剩食議題,全方位降低食物浪費。

友善食光地圖

2015年,全家的高階主管前往店舖擔任7天的「高年級實習生」,在第一線觀察到「即期品報廢」問題! 而根據聯合國資料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3的食物在加工製造、運輸和消費的過程中被浪費掉,造成44億噸的碳排放量。 這又是一件聽起來簡單,執行起來卻很困難的任務,光是資訊的呈現方式,全家內部就討論很久。 友善食光地圖2023 以飯糰為例,有人認為,只要顯示百分比即可,像是存量剩餘20%;但也有人主張要更細緻顯示具體的剩餘數字,還要區分品項:鮪魚口味、肉鬆口味⋯⋯各剩幾個都要看得到。 要扭轉劣勢,更應該讓便利商店變成數位交易的最後一哩路,想辦法把消費者到店消費,轉換成在家用手機就可以辦到。

友善食光地圖: 友善食光更上一層! 全家推「友善地圖」讓你快速搜尋剩食

舉例來說,凌晨 12 到期的商品,在下午 5 點時便能買到折扣鮮食。 不過由於這項機制是以時控條碼辨別,所以就算找到沒被貼上貼紙,但效期在 7 小時內的食品,結帳時仍然可以享 7 折。 全家APP新增的「友善地圖」,可找到「即時定位」、「收藏店舖」、「單品搜尋」三項功能,其中「即時定位」可協助用戶找到周邊1公里內的友善食光商品概況;「收藏店舖」可優先挑選出偏好店舖的食品資訊;「單品搜尋」則是透過直接輸入特定品項,尋找附近店家的數量概況。

此外,目前也沒有保留功能,所以看到附近分店有你想吃的鮮食,請手刀前往購買。 第2部分的升級則是導入AI鮮食建議訂購系統,協助鮮食精準訂購,從源頭降低報廢成本及環境負擔。 這套系統除了收集各店銷售、庫存、廢棄數值等,還將可能影響鮮食銷售的因素納入計算,包括時間、氣溫、店鋪人流數等等,形成AI決策,自動判定個別店舖每個品項需求數量,店長只要確認或微調就可以完成採購,減少廢棄的產生。 透過公司系統的最佳化分析,產品是否適用或替換都能被檢測出來,減少可能的資源浪費。 再進一步配合西門子的軟硬體,即能把產品的生命週期優化,往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

友善食光地圖: 全家「友善食光地圖」查詢鄰近超商即期食品,享優惠價減少食物浪費

黃君毅進一步指出,未來「全家」將持續運用科技從生產製程、訂購、銷售三路併進對應剩食議題。 全家便利商店商品本部暨 ER 事業本部長黃君毅表示,「全家」持續觀察消費需求並優化體驗,更長期透過科技解決零售產業的環境議題。 全家表示,目前「友善食光」共有兩個時段,分別為上午10點及下午5點,一般來說,下午5點至晚間7點的晚餐時段,為最多消費者購買「友善食光」商品的時間,並以外食族、大學生為主要客群,主要是想省錢、嘗鮮。 2019年5月,全家首創「友善食光」機制,鮮食到期前7小時,消費者只要購買貼有「友善食光」貼紙的商品,即享7折優惠,全家店內不但設有「友善食光」專區,櫃檯也擺著「友善食光」立牌,藉此向消費者推廣惜食、愛地球的觀念。

  • IOS用戶點我下載 Android用戶點我下載 步驟二   如果你有開啟「即時定位」,頁面就會顯示距離你「半徑1公里」店鋪的友善食光商品狀況。
  • 范栩分享,西門子本身也同時是製造商,十分了解製造商的需求,有能力提供全方面的軟體與硬體,但這都是屬於技術的範疇。
  • 然而,若想省錢買到「有善食光」時段的 7 折優惠美食、又能吃到想吃品項,就能開啟全家便利商店 App 使用「友善食光地圖」功能,在家事先查詢附近的全家便利商店門市目前的庫存狀況再出門,甚至能在家先計畫一下這餐要如何搭配才能吃得健康、又省錢。
  • 至於近年來開始拓展店面空間,設置用餐區等等,則是希望增加消費者的停留時間,持續產生消費行為。
  • 台大國企系名譽教授、誠致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李吉仁觀察,以往便利商店發展的重要基礎,就是增加與消費者的接觸點,所以追求分店數的擴張,並盡量開設在人口密集區。
  • 工業網路安全近年越來越被重視,當連接到網路的工業設備和傳感器成為潛在的攻擊目標,若無足夠重視安全措施的觀念與行動,可能會導致生產中斷、資料洩露和運營的風險。

例如機台的工安意外,若是系統無法意識到設備的正常運作與否,造成的不只是經濟損失,而是生命安全的損害。 不過整體來說由於每家門市的進貨量與即期商品並不一定相同,想找特定商品優惠的話還是要碰碰運氣找找。 此外地圖內的細項非常清楚,除品項外,數量也一目瞭然;大家可以依此評估是否出發購買,以免到門市時撲空。 再者,全家是零售業,鮮食的生產製造還有眾多協力廠商,資訊平台必須共同串連整合,隨時更新,又是一項繁複工作。 西門子具備強大的整合能力,不只優化能源供應器以及硬體設備,再加上聯網、AI 大數據的分析,盡可能結合各個部門團隊,幫助客戶把耗能降到最低。

友善食光地圖: 超商在機會損失與報廢間的抉擇,全家用創新思維解決產業難題

集章活動需要出示 友善食光地圖 APP 會員條碼,此活動不給實體的印花貼紙,而是接帳後直接累積在 APP 中。 而集滿 10 個章後可透過「酷碰券」形式兌換商品或購物金,在 APP 首頁→「酷碰券」可以使用換來的獎勵,獎勵有有效期間限制,記得要在期限內兌換完畢。 根據聯合國資料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3的食物在加工製造、運輸和消費的過程中被浪費掉,造成44億噸的碳排放量。 全家表示,推動友善食光機制後,成功改善剩食的問題,每月減少約250公噸食物浪費,並降低8萬公斤的碳排放。 基於強化數位會員的服務,及增加會員的黏著度,全家透過數位轉型推出的隨買跨店取訂閱制,不但希望提供消費者更完整的消費體驗,還希望透過會員行為的數據反饋,進一步優化服務內容。

每個類別點擊進來都會有詳細的食品列表,非常非常的詳細,阿湯蠻期待其它超商跟進這樣的功能,甚至是全聯、好市多、家樂福等,全面跟進,這樣就可以減少食物的浪費了。 參考全家友善食光地圖 APP 所製作的網頁版,介接全家友善食光 API ,可瀏覽全台灣全家便利商店的友善食光打折食物。 友善食光地圖 而在眾多「友善食光」商品中,全家指出,像是鰻魚飯、方師傅麵包等聯名商品,因原價較高,打7折後價格親民,被許多消費者認為CP值高、值得入手。 「友善食光」機制推動至今,已減少逾3000噸剩食,平均每個月減少250公噸食物浪費,等同減少8萬多公斤碳排放量。 友善食光地圖 而 7-11 提供的亮點主要是時段較長,涵蓋早餐、晚餐,甚至宵夜食段。

友善食光地圖: 全家APP推「友善食光」地圖! 快速搜尋即期折扣商品

「當初就只是想解決剩食問題,卻意外多了一群在下午5點來購買折扣即期品的消費者。」陳菀揚道出「友善食光」的初衷,但在推出一段時間後,社群上卻開始出現「想買友善食光卻找不到」的聲音,甚至有消費者開始在社群上分享店內的友善食光商品剩哪些。 自2018年開始,推出當日午夜12時到期的鮮食商品,像是飯糰、麵包、便當等,傍晚5點後打7折的專案。 根據全家便利商店,「友善食光」機制過去一年約減少 3,000 噸的剩食,等同減少 8 萬多公斤碳排放量,更進一步呼應聯合國 SDGs 永續指標第 12 項的「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 今年「全家」推出升級版的友善食光 友善食光地圖 2.0,於會員 APP 獨創「友善地圖」。

全家也以「時控條碼」為基礎,開發出「時間定價」系統,結帳時食品刷條碼可立即判定時效,自動折扣變價,降低管理失誤的風險。 最後,全家還是決定提供精確的品項和剩餘數量,但會依時間顯示批次、定時更新,如果消費者到店時買不到,至少有解釋的依據。 因為不是每家店都有存貨,例如學校旁邊的分店,可能當天剛好遇上運動會,鮮食一掃而光,撲空的消費者就會抱怨。

友善食光地圖: 全家APP 友善食光地圖上線 避免浪費又省錢

范栩分享,西門子本身也同時是製造商,十分了解製造商的需求,有能力提供全方面的軟體與硬體,但這都是屬於技術的範疇。 在推廣資安概念時,首先讓客戶有完整觀念,思考「假如要落實資安,要從什麼角度著手?」重盤考慮之後,依循概念,再訂定執行策略方針,最後才是套用相對應的技術。 如果身為全家便利商店的常客,想必之前都有用過我們過去介紹過的「友善食光地圖」或「防疫地圖」吧?

友善食光地圖

楊子慶說明,DEGREE 代表的是六大優先永續指標(Decarbonation、Ethics、Governance、Resource 友善食光地圖 Efficiency、Equity、Employability),當企業要導入新概念,勢必面臨陣痛期。 而西門子內部的落實,則是先透過鼓勵員工抱持正面心態,再把數據透明化,與 AI 技術結合,使每個人在日常工作中都能檢視永續指標的實踐度。 在導入平台統一管理後,帶來的效果,是在既有的員工規模底下,成長了數以倍計的成交單量。 不論是想就近來份正餐,或是嘴饞來個點心,友善食光都會是個省錢好夥伴。 推薦還沒下載成為全家會員的朋友,不妨趕緊 APP 載起來,看看地圖裡有沒有什麼需要的品項。 如果是要找比較多友善食光的時段,是在每天上午10和下午5點這兩個時段,可以先打開全家App後,挑選想要吃的特價食品,再立即前往比較不會撲空。

友善食光地圖: 即時熱搜

在衛福部的簡訊實聯制正式上路前,當時許多人都對於出入公共場所實行實聯制相當苦惱,有些商家甚至還得讓民眾在店內填寫紙本資料的方式進行實聯制登記。 不過當時全家便利商店很快就先在全家便利商店 App 推出「防疫實聯制快速通關」功能。 全家便利商店會員只要掃描全家便利商店門市外的條碼,即可快速完成實聯制登記。

身為外食族或不想自己料理、叫外送的民眾,選擇就近的便利商店解決一餐就是十分方便的選擇。 然而,若想省錢買到「有善食光」時段的 7 折優惠美食、又能吃到想吃品項,就能開啟全家便利商店 App 使用「友善食光地圖」功能,在家事先查詢附近的全家便利商店門市目前的庫存狀況再出門,甚至能在家先計畫一下這餐要如何搭配才能吃得健康、又省錢。 雖然目前友善食光地圖推出後以詳細品項、數量,在消費者間獲得好評,但其實全家在設計友善食光地圖介面和呈現時,曾在「提供詳細資訊」和「僅有概況」中陷入兩難。 陳菀揚表示,原本擔心系統無法即時更新商品資訊,「如果消費者來店後發現賣完了可能會感到反感。」但最後考量不該因為擔心少數消費者反感,而犧牲能讓大多數人更方便的詳細數量、品項資訊。 2019年,全家便利商店提出「友善食光:鮮食到期前7小時享7折優惠」機制,為台灣首家針過期品報廢問題,以系統性方式解決問題的零售通路品牌,推出後每月平均減少300公噸食物浪費,等同於10萬多公斤的碳排放量。 友善地圖的功能主要擁有「即時定位」、「收藏店鋪」、「單品搜尋」三大亮點。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