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月涵12大優點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December 31, 2022

谷月涵

他睽違4年再度演出8點檔,製作人王珮華承諾會給他戲多一點,養家的男人最值得給鼓勵。 他現在大寶讀幼稚園,一學期註冊費要5萬,加上房租、家庭生活等開銷,一個月要花費約7萬,他擔起家計,利用時間去開計程車,黃少谷也說,「鼓勵藝能者不一定要在家等待,可以主動找生計。」眾人建議可以組「愛的大車隊」,演員們沒拍戲時都可以變身運將,還可以拍實境節目。 台股今(15)日開盤上漲44.97點,開盤指數16,438.63點,早盤漲逾百點,盤中回到16,500點;緯創(3231...

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透露,自己與寬量國際(QIC)策略長谷月涵等人彼此都有一個共識。 寬量國際(QIC)今日舉辦今年第3季國際媒體交流會,谷月涵指出,AI漲多的確是有泡沫化的疑慮,因為AI題材是本益比帶動,非基本面驅使。 他表示,現階段台灣電子業公司的業務穩定,電子股本益比卻「低得可憐」,和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滅相較,他不覺得「現在會有那麼糟糕」。

谷月涵: 「台灣先生」谷月涵看好 台股四新興產業

基本面上,谷月涵說,許多台灣企業近期常被海外客戶詢問,「擔心兩岸關係惡化,希望可以在第三個國家設廠」,這代表更多資金將往外出走,進入第三個國家,例如東南亞或印度等,對就業市場有直接影響。 針對AI概念股飆漲,他說,AI股漲多的確是有泡沫化的疑慮,因為AI題材是本益比帶動,非基本面驅使。 在選股方面,他認為,可以找尋數據、軟體為主的標的,不建議找「硬體的」,爆發力會較少,但台灣以軟體為主的標的較少,而目前有幾檔和AI相關的股票「漲勢很嚇人,就不建議再追高」,價位有些過熱的狀況。 他說,雖然電子產業訂單變弱,但疫後服務業轉強,「去餐廳訂位都很難」,意味著經濟萎縮問題沒有想像嚴重,基本面和資金面比想像好,不過也不是非常好,整體方向會往上走;然而台股已接近最高點,雖然方向往上,但最近也有過熱的味道。 金融顧問機構寬量國際(QIC)今天舉辦第3季國際媒體交流會,有「台灣先生」之稱的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Peter 谷月涵 Kurz)針對台股展望受訪。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和東方領袖雜誌舉辦的「東方領袖講座」今天在遠東飯店舉行。

不過,谷月涵發現,目前台灣資金成長開始有些負面表現,資金面指標M1B的成長率低於M2,代表很多資金從活期存款轉到定期存款,投資人比較保守,等於賣股票去存定存。 寬量國際策略長、有「台灣先生」之稱的谷月涵,在相隔將近七個月後再度發聲,於北威論壇中表示,台股半年內再下跌的空間有限,並點出4大類型題材,投資人可留意。 寬量國際訂8月30至31日舉行「台灣再生能源日」(Taiwan Renewable Energy Day),連結台灣專注在光、風、儲、重電、充電等5大綠能領域的上市櫃公司、國際機構投資人、外資再生能源開發商,進行深度交流。 截至目前為止,允諾參加的企業包括雲豹能源、泓德能源、寶晶能源、光寶集團、盛達電業、盛齊綠能、中租、旭隼科技、Gogoro、東元、USPACE等10餘家公司。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今天表示,AI股「漲勢很嚇人,不建議追高」;但考量全球熱錢比預期多,基本面也不那麼壞,能否挑戰「萬八」不敢說,但台股會持續往上。

谷月涵: 美中貿易戰開打至今 中國經濟專家:只有中國是輸家

谷月涵認為,如果熊市從去年12月開始算起,應該是明年第一季到第二季會結束,要留意的是,空頭市場波動度會比較大,第一波賣壓結束後,量縮小,會有一波股市突然大漲,大家以為牛市來了,趕快上車,追,問題是買到最高峰。 台股2023年連開紅盤,指數站上1萬4700點之上;有「台灣先生」之稱的谷月涵昨示警,台股空頭還沒結束,「現在尚未看到底部」;他預言,今年指數會跌到「萬二」,甚至有下探萬一的可能性,現在不是進場買股票的時機點,建議多保留點現金,待台股跌深再進場布局。 【記者葉先鵬/基隆報導】基隆近期因廢棄物的灰渣處理,地方民代與市府頻頻交鋒,日前市長謝國樑在議會表示垃圾已經開始運出外縣市,不會有「垃圾大戰」,不過民進黨立委參選人鄭文婷今天(18日)表示,運出去的廢棄物僅有「飛灰」,但是「底渣」還躺在天外天焚化廠,要求市府講清楚說明白。 六、現在還不是進場買股票的時候,但若真的想要布局,已開發市場會優於新興市場,尤其是經過大幅修正後的美股,至於新興市場,被視為資金避風港的台股,表現會相對突出。 謝金河提到,大家都很希望台灣有第二座護國神山,甚至是護國群山,但這只是大家的期待,大家還要更努力。 他指出,我們常在在資本市場聽到誰是股王,但其實市值比股價重要,像這些年,大立光很大的心思在防杜外人介入經營權,卻忘了創造更大的市值,如今已遠遠被舜宇光學拋離,今天長榮海運市值很可能進一步超越大立光,成為市值第18的企業。

對於台股未來走勢,是否受到地緣政治風險影響,他認為,兩岸不至於真的開戰,美國和中國都會尋找解決方法,而根據往年經驗,兩岸關係緊張致股市下跌,都是好買點,投資人應趁別人恐慌時入市。 至於應以哪些指標觀察修正風險,谷月涵說明,美國市場風險較台灣高,2000年3月美股先下跌、台股5月左右跟進,美股崩跌危機要看央行反映,主要是後續利率拉升策略的程度。 他也指出,現階段因疫情爆發、資金沒地方跑,前進股市、債市使股債市上揚,但美國儲蓄率已從2020年4月高點滑落,台灣儲蓄率因疫情較晚爆發、仍維持高點,但勢必會跟著美國逐步下降。 谷月涵也提到,美元因升息轉趨強勢,投資人可留意美元投資產品,美股表現也會較為穩健,至於台灣方面,他認為台灣生技產業表現不錯,且不只侷限在台灣,在美國和香港等市場也有所表現,此外,如節能、電池等能源科技類型產業,也是可多加關注的題材。 谷月涵表示,「台灣起飛(Taiwan HEADs Up)」投資策略,也就是看好以「健康科技(Health Tech)、能源科技(Energy Tech)、電動車科技(Automobile Tech)、數位經濟(Data)」為首的四大新興產業,將成為未來台灣經濟新成長動能來源。

谷月涵: 縱橫台股30年 台灣先生退休後再出發

泰公從去年7月台股越過1萬2682點之後,就說台股超漲,泡沫化,一定會崩盤,5月他又說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意思是台股漲多了,一定會崩下來,「泰公一年多來,一直不改其志,也很可愛」。 媒體詢問,美股是否有崩跌危機,谷月涵回答,主要還是看美國聯準會反應,如果堅持把利率拉升,可能影響股市;但聯準會也可能考量市場崩跌將傷及實體經濟,比較慢執行拉升利率的政策。 谷月涵 有「台灣先生」之稱的谷月涵,昨日出席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和東方領袖雜誌舉辦的「東方領袖講座」中提到,目前全球負債率相當高,尤其各國當初因為疫情關係舉債嚴重,這種狀況必須好好關注,如果這個問題沒有解決,恐怕會拖垮全球經濟成長。 基於台股2022年挑戰20000點角度,谷月涵建議,就算台股可望再衝高,「投資人要玩,最後這波不要玩太大。」他強調,股市投資風險持續提高,此時他不會阻止投資人積極投資,「畢竟如果叫你把股票賣掉,你會恨我一輩子。」但建議投資人投入資金減少一點、小心一點,苗頭不對要跑得快。

谷月涵

針對兩岸地緣政治風險,谷月涵坦言,不需要太擔心,過去10年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任期內,儘管面臨台海關係緊張,股市有時候會出現短期下跌,但很快又拉上去。 中國企圖在國際商業與外交規則扮演 「制定者」角色,與美國並駕齊驅,西方國家原本認為,一旦中國富裕便可創造共同價值觀,事實證明絕無可能。 提到地緣政治緊張,谷月涵說,不用太擔心兩岸關係會影響股市,台股多是短期反映,在利空消息出現時,台股比韓股和新興亞洲更有韌性和表現。 另外,谷月涵也說,先前英國股市崩盤之際,曾聽過人講過:「要知道熊市來的時候會維持到把你錢都騙光了才會結束。」因此在熊市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意投入股市,但一旦出現反彈,就又會開始追,結果又出現下跌,這時大家都會誤判形勢,以為會再上漲,結果就一直跌,直到錢被騙光。 他也分析,就他的觀察,美國、中國應該都不希望台海打起來,台灣當然更不想要打,「也許會有意外或錯誤判斷,但機會可能沒那麼大」。 不過,外資報告的解讀向來因人而異,谷月涵的台股報告曾被網友揶揄為市場反指標,他卻鮮少為此辯駁,專心於研究分析與聯繫客戶。

谷月涵: 台股第3季溫和向上 電子可持續觀察終端銷售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二全面下跌1%以上,美國零售銷售數據比預期還強,加劇投資人對利率可能在長時間居高不下的疑慮,美國大型銀行則因惠譽可能下調部分銀行評級的報導而下跌。 谷月涵說,參考M1B與台股市值比較的現金權重(cash weighting),3月數字已經跌破35%,按照過往歷史經驗,現金權重在35%股市就必須修正,因代表資金對台股市值占比不夠高,大盤無法維持在高指數,假設跌破27%,則意味股市將出現崩盤。 台股今年以來已經飆漲約3400點,今年下半年能否重返「萬八」大關,谷月涵表示,雖然台股企業獲利下修壓力告終,但基本面如庫存去化、訂單恢復速度仍是偏慢,建議靜待股市修正後再考慮布局,但認為「台股最壞時間過去了」。 至於提到美中關係,谷月涵也說,美中的議題雖然也牽動著全球經濟,但美國對抗中國大陸的意志還是會持續,畢竟政策不能反覆,從過往的歷史經驗教訓來看,一旦政策反覆也會讓政府面子掛不住,再來就是美國對抗中國大陸已經不是單存的經濟問題,而是政治議題,美國的想法也已經相當明顯,即便沒了經濟也要對抗中國大陸。

  • 谷月涵觀察,通膨已影響下游需求,手機現在賣得不好,電子公司原本缺貨,現在卻供貨過量。
  • 參山處表示,兩天活動全數免費,部落健行和小旅行活動從8月21日上午8點起開放網路報名,健行限額500名,小旅行限額40名,要享受秋日山林舒暢的民眾可上Beclass線上報名網站搜尋「漫步峽谷 輕遊石壁」。
  • 在台灣半導體產業部分,如今因全球庫存量稍高出現需求縮減現象,他認為,或許會造成一些賣壓問題,但不覺得很嚴重。
  • 台灣的台積電市值約6000億美元,和台灣Gdp總量相近,這當然會是台灣的護國神山。
  • 「我當時總覺得爸爸對我很凶、要求又高,心裡常感到很委屈。」直到做了爸爸以後,有一年兒子趁著暑假到自己公司打工,他才發現自己也變成一位嚴格的父親,對於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想辦法糾正。

谷月涵為人稱讚的事蹟多不勝數,曾於擔任花旗環球證券台股研究部主管時,帶領團隊連續三年奪下《機構投資人》雜誌(Institutional Investors)票選活動第一名的殊榮,其中《機構投資人》的票選活動素有「外資圈奧斯卡獎」美名,主要由國際各大機構法人,投票選出過去一年表現較佳的分析師並給予肯定。 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首席策略師許長泰預估,今年全球經濟呈「先弱後強」,美國在去年大幅升息後,通膨已經趨緩,聯準會貨幣政策不太可能出現逆轉,預料美國聯準會2月升息2碼、3月再升1碼,升息將會暫告一段落;雖當前景氣有下行風險,許長泰表示,今年會擺脫風雨、終見彩虹,推估股市行情可望從下半年展開。 谷月涵用「蛇吞豬」來解釋股市沒有如預期回檔的原因,他指出,就像蛇吞到一隻豬,這隻豬還在蛇的肚子慢慢地被消化中,過去各國央行放出那麼多的資金在市場中,即使央行已開始收回大量的資金,還是有很多在外面流動,所以,股市很難下來。 但是他還是認為台股基本面還是有些壓力存在,如庫存、訂單多少都有些問題,還沒有完全反映在個別公司財報上。 谷月涵2023 這樣的生活作息,谷月涵幾乎從學生時期開始,維持了數十年之久,就像他父親以前一樣,每日早早起床,常是第一位到公司開門、上班的人。

谷月涵: 蔡英文:以「台灣客家」身分航向世界 呈現獨特文化脈絡

近年來谷月涵較少在媒體上曝光,仍勤跑生技股法人說明會,不僅為自己培養新知識,也為海外投資人提供投資台股的新選擇。 谷月涵特別提到,疫情期間很「夯」的半導體,主要是受益於晶片荒,業者開始增加產能,如今已出現庫存偏高,一旦需求出現縮減,「可能會造成一些賣壓的問題,但我並不覺得很嚴重」。 張雍川說,兔年的投資策略,上半年,可側重於「股債平衡」,殖利率在5%以上的投資等級債券,是很理想的標的;下半年,隨著景氣逐漸復甦,可試著增加股票配置比重。 張雍川也強調,今年的台股走勢,會呈現「區間震盪整理」,主因在於,台灣出口在上半年,仍將處於調整階段,到了下半年,廠商庫存清理完畢、新產品陸續推出後,經濟動能才會明顯轉強。 基於以上原因,谷月涵保守看待股市表現,他估計,台股可能會「先漲再回檔」,低點或許會落在第2季、第3季之間。

谷月涵

只是父親隨著年紀愈大、工作愈忙,漸漸忽略了定期運動、維持健康的重要性。 「父親於七十三歲去世時,體重高達二三○磅(約一百公斤)左右。」谷月涵說,這對他來說是一種警惕,「這部分我並不想像他一樣,所以一直很努力保持運動的好習慣。」有一次他和兒子一起外出跑步,就連兒子也跟不上他的速度。 至於經濟層面,谷月涵認為,台灣處在「不美麗」的環境下,目前有三個錯誤,首先,央行貨幣政策引發金融風暴,美聯準會之前把利率壓得太低、壓得太久,讓美國公司負債率拉得很高,到2019年底疫情爆發,問題浮上檯面,要面對這樣的問題就是要拉高利率、且時間可能拉比較久才能緩解。

谷月涵: 谷月涵 評台股方向往上

雖然谷月涵說過去他看得比較空,前年一直說2022年是空頭市場,大家都認同就不會真的出現,大家都看空那就要買股票了。 他說短期股票反彈正常,而且可能會繼續反彈,或許幾周或幾個月,但是也可能很快掉下來,不過他不敢太過悲觀。 儘管谷月涵對台股後續表現相對樂觀,但投資人在年節期間還是不能太過鬆懈,在享受與親朋好友相聚的歡樂時光之餘,專家提醒還有以下兩大觀察重點。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谷月涵

因疫情3年出國受限,機場接送服務腰斬,但在今年出現報復性出國潮,今年案量比疫情前2019年的月平均還多出3成! 疫後國旅和出國旅遊大爆發,尤其暑假檔期,出遊規劃更加頻繁,接案平台 PRO360達人網觀察平台近5年旅遊運輸相關服務每月平均案量,國內包車服務雖然在疫情期間縮減,今年平均案量已經恢復到疫前水準。 隨著外資法人對台灣中小型個股興趣漸增,已在這個領域打開知名度的李鴻基, 希望藉由「台灣先生」谷月涵強化寬量國際的品牌形象。 清晨五點,多數人還在好夢正鼾之時,花旗環球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谷月涵(Peter Kurz)已醒來,梳洗罷、做完固定的晨間運動之後,約莫在早上七點準時踏入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辦公室,開始一整天的工作行程。 台股13日開高震盪後、尾盤下殺,指數高低點差逾150點,顯示高檔震盪風險與壓力確實不輕,呼應谷月涵提醒的風險觀點。 台灣籃球隊高雄17直播鋼鐵人前領隊陳冠豪,不滿上報陳姓女記者報導球隊有關新聞,去年底指示助理楊男、鄭男與劉女找來男子陳韋光幫忙「教訓」陳女,不僅在陳女車上裝設GPS,還砸毀她車子,並在車輛水箱倒百根鐵釘,檢警循線查出事件是陳冠豪所策劃,近日依侵入住宅、妨害秘密、毀損等罪起訴楊男、鄭男與劉女等人,陳冠豪則因潛逃出境通緝中。

谷月涵: 「台灣先生」谷月涵準備換跑道 P.46

台灣籃球隊高雄17直播鋼鐵人前領隊陳冠豪,不滿上報陳姓女記者報導球隊有關新聞,去年底指示助理楊男、鄭男與劉女找來男子陳韋光... 數位經濟儘管需初期大量投資,但長遠來看為企業提供了高度營運槓桿,商業應用包括雲、人工智慧、電信、電子商務和網路安全。 從潛力族群來看,谷月涵分析,生技公司可以更快速度取得新的和特殊學名藥批准,受惠於近期新藥批准加速轉化為商業銷售,營收成長率預計將從2022年的15%成長至2024年的18%。 內政部透過新聞稿表示,這次通過審查的11名高級專業人才,包括醫學領域3名、經濟領域1名、文化藝術領域2名、教育領域3名、科技領域1名、金融領域1名。 但李鎮宇也強調,股市落底後不會立刻反彈,會有至少半年至一年的盤整期,「對經濟和股市的預測要稍微有點耐心」。 他也分享,先前英國股市崩盤之際,曾聽過人講過:「要知道熊市來的時候會維持到把你錢都騙光了才會結束。」在熊市測試的時候,大家都不願意玩股票,突然漲的時候就要去追,但追了又往下掉,那時候大家會覺得說反正還會漲,結果一直跌,直到錢被騙光。

谷月涵

谷月涵認為,美國市場目前看來拉回風險比台股市場要高,例如2000年時,美股3月先下跌,台股約5月跟進,美股崩跌的危機端視各國央行政策反映,主要觀察後續利率拉升政策的程度。 對比來說,臺灣通膨問題較小是因為負債率低,因此台灣利率沒有跟著美國上升這麼激烈。 也因為美國利率調升,吸引外資資金流回,轉而外資賣超台股,但這種情況應該見底了,台股近期表現還不錯。

谷月涵: 台股能續攻站上萬九?謝金河分析:到萬八就該小心了

台股自今年2月以來,屢屢挑戰萬六大關失敗,國安基金宣布退場後,指數稍稍向下震盪,而在股神巴菲特因地緣政治因素迅速賣出台積電後,兩岸關係緊張對於股市的影響持續引發關注。 寬量國際策略長、「台灣先生」谷月涵認為,短期股市壓力大,台股仍有機會再往上,至於地緣政治風險,谷月涵看得很開,研判雖仍有可能跌破去年10月大盤低點12629點,但也指出過去經驗,因兩岸關係緊張致股市下跌,都是好買點,投資人應危機入市。 事實上,因台灣在通膨及利率問題上較小,外資賣壓緩解,近期台股表現相較韓國股市和新興市場股市更好,谷月涵並強調,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成長持續加速的「健康科技」、「能源科技」、「電動車科技」、「數位經濟」等新興產業將是未來台股上漲的動能之一,值得投資人持續聚焦。 谷月涵認為,全球資金緊縮是影響股市表現的關鍵之一,升息對於股市的壓力仍大,且目前台灣資金動能有轉弱跡象,資金面指標M1B的成長率低於M2,很多資金從活期存款轉到定期存款,投資人比較保守,另外,新訂單能見度和庫存狀況不佳,產業市況仍待改善,不排除台股回測去年10月大盤低點12,629點,但也不至於崩盤。

谷月涵

谷月涵說,不管是最後一次或倒數第二次升息,最好的狀況就是Fed不要太快降息。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Peter Kurz)24日表示,AI概念股雖有泡沫化的疑慮,但不代表不會繼續漲,因為資金行情強大,且AI是長線強大的趨勢。 李鴻基表示,除了台積電之外,新能源、軟體與生技這些新興產業將打造出台股新的護國群山,在十年磨一劍的淬煉下,看好2031年台灣會有超過100家新經濟類型上市公司,其中10家市值會超過百億美元,且這還只是保守預估。 謝金河指出,樂觀派的代表是張錫,最佩服他的是去年3月,台股跌到8523點的時候,突然看見有一個人論點好像和自己很相似,他說「台股會再旺10年」,理由是高殖利率及全球低利率。

谷月涵: 外資圈「台灣先生」 谷月涵宣布退休

大谷翔平在8月4日先發對戰西雅圖水手隊,因右手中指抽筋僅投4局就退場。 不過下一場8月10日先發出戰舊金山巨人隊,大谷展現王牌本色,先發6局僅被敲出3支零星安打,且唯一丟掉的分數為非責失,並投出5次三振,順利奪下本季第10勝,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一位連兩季達成10勝、10轟的球員。 谷月涵 [NOWnews今日新聞] 谷月涵 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洛杉磯天使隊於8月14日宣布,原定於今(17)日先發出戰遊騎兵因大谷手臂疲勞,確定跳過一次先發,但仍以指定打擊上陣。

台積電最後一盤下殺,由紅翻黑,以下跌4元、601元作收,拖累加權股價指數終場下跌58.66點、跌幅0.33%、收在17767.6點,成交值新台幣2826億元,櫃買指數相對強勢,盤中最高232.11點再創14年新高;傳產、金融表現虎頭蛇尾,僅部分個股如藥華藥、光磊、金寶等強勢漲停,為盤面亮點。 (台灣英文新聞/國際組 綜合報導)在美股續漲激勵下,台股今天(12/13) 早盤雖一度衝過17900點,但多頭後繼無力,指數在17900點之下徘徊不前,尾盤在台積電壓盤下,指數翻黑17800點失守,成交量則是持續萎縮,再創11月以來新低量。 「我等Peter等了二十年了!」四月八日,台灣證券交易所及寬量國際(QIC)共同於香港主辦「2019 Taiwan CEO Week」,這是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對外資法人介紹「台灣先生」谷月涵(Peter Kurz)加盟寬量國際擔任策略長時,所說的第一句話,向來喜怒不形於色的李鴻基,神情也難掩驕傲。 整體而言,谷月涵認為,這時台股最佳投資策略有三步:耐心等待、放眼新經濟產業(軟體、資料、人工智慧),同時瞄準台灣生技產業大商機。 谷月涵2023 因此,谷月涵也說,一般而言,熊市來的時候最久都會維持一年多,「現在(台股)指數還算高,還會有下跌狀況,但不知道會在哪個時間點。」股市上漲一段時間還是會回檔,預估明年才會看到谷底。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