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全球據點2023詳細攻略!(持續更新)

Posted by Jack on June 17, 2023

台積電全球據點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今年7月接受CNN訪問曾表示,若中國武統台灣,台積電將陷入停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9月也表示中國針對台灣動作愈來愈挑釁,並示警台海出事全球經濟恐遭毀滅性影響,美國自然也難逃其中,這也是「美國製造」的呼聲也越喊越大聲的關鍵之處。 西方國家為維護晶片穩定供應,紛提出各項優惠措施,邀請包含台積電在內的半導體大廠赴本國設廠,如拜登於半導體執行長峰會中提到,將請求國會通過對美國半導體投資500億美元的計畫;近日也傳出歐盟邀請英特爾和台積電打造歐洲半導體聯盟,預計投入資金可達高達500億歐元。 水電問題縱然嚴峻,起碼目前還能維持運作,未來還有機會透過強化基礎建設,解決其供應問題。 台積電全球據點 新冠疫情來襲就難以阻擋了,一向是防疫模範生的台灣,各國幾乎不太擔心會有失控的問題。

  • 他在回答另一位股東提問時也提到,希望台積電有能力吸收全世界的人才,因為在快速成長後,台積必須要攜手全世界的人才,「希望全世界會認為,台積電是世界的台積電,創造世界的創新」。
  • 以面板設計、製造起家的友達光電,在股市中常和另一家群創光電被稱為「面板雙虎」,目前除了可生產 LCD 大、中、小尺寸的面板,自2008年起也投入綠能產業,提供高效能太陽能解決方案。
  • 氣候變遷預測系統平台Climate Alpha執行長康納(Parag Khanna)及投資總監費拉里(Michael Ferrari)4日在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發表文章,深入探討氣候變遷對半導體廠投資的影響。
  • 台積電在未宣布赴熊本設立12吋晶圓廠前,2021年3月率先在茨城縣筑波市設立日本3DIC研發中心子公司,緊接著啟動資本支出更大的晶圓廠投資,目前已緊鑼密鼓建廠,2024年完工量產,將興建月產5.5萬片12吋晶圓,切入28及22奈米和16及12奈米製程,以滿足日本影像感測器和相關車用晶片市場需求。
  • 因此對台積電來說,目前的美國產線可以視為是一個量產工廠,至於製程研發都會集中在台灣做。
  • 它不需要客戶或政府給它錢來支付這些新設施的費用,但確實需要的是支持。

近日美國商業雜誌《富比士》(Forbes)與市場研究機構Statista合作,並發表了2020最新的「世界最佳雇主」報告。 其中,台灣共有10家企業擠進排行榜,並以宏碁(Acer)排名最高,名列第246名;至於被網友稱為「護國神山」的台積電,則是排在第692名。 以這種屈辱為動力,台積電選擇ASML作為合作夥伴,2家企業推進了EUV開發。 雖然經歷曲折,但成功實現了英特爾未能做到的世界首開先河的EUV實用化,自2019年起成功啟動尖端半導體的量産。 同時,能利用這種EUV設備、以較高成品率穩定生産尖端半導體的企業目前在世界上也幾乎只有台積電這1家。

台積電全球據點: 台灣最佳雇主10家企業進榜!這9家排名竟領先台積電?

台積電目前擁有四座12吋超大晶圓廠(GIGAFAB Facilities)、四座8吋晶圓廠和一座6吋晶圓廠,子公司中國南京廠12吋晶圓廠、上海松江廠8吋晶圓廠,以及美國華盛頓州WaferTech 8吋晶圓廠,另跟飛利浦電子合資成立SSMC晶圓廠,在新加坡發展。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從下圖來看,新科技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半導體;而隨著技術的演進,半導體產業也漸漸從垂直整合,轉向了垂直分工的模式,而台積電就是在這樣的歷史的浪潮上成長。 所有上面提到的風險,都是台積電投資美國可能要面臨的各種挑戰,CEO既然決定投資了,所有相關風險都要想辦法克服。 這些都將考驗台積電經營團隊的管理能力,或許劉德音與魏哲家有很大的表現空間,有機會讓張忠謀過去遇到的惡夢變美夢。

Climate Alpha的兩名氣候適應投資專家在文末指出,台積電作為台灣的「矽盾」與重要產業領袖,還有更複雜的地緣政治後果需要考慮。 近年來中國的威脅、環境壓力以及疫情對供應鏈的干擾,迫使台積電等公司重新考慮生產佈局;與此同時,中國正追求半導體自給自足。 台積電應更了解這些挑戰,台灣本土半導體產業巨大的能源和水資源消耗成為爭議和困難源頭,島上乾旱會影響生產,而該公司自2015年至2019年間的用水量增加了70%。

台積電全球據點: 系統翻新

他指出,高雄市高度重視、布建半導體園區,但台中市則把責任都推給中科... 拜登親自出席6日台積電舉行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的上機典禮,自然有其道理,一是台積電新廠蘊含恢復美國半導體榮耀的指標意義,二是為叫板中國,第三則是拉攏結盟更多投資,以作為在國會的成績單。 拜登在典禮上也強調,台積電擴大投資一事,有望「改變遊戲規則」。

台積電全球據點

在德國設廠將索尼、英飛凌和恩智浦等公司納入所有權名單,確保它們能參與其中,而當地政府的參與應有助於確保政治和經濟支持。 封測廠擴產部分,除了已經確定的苗栗竹南,市場傳出可能在嘉義、雲林擇一建置新廠,目前嘉義出現機率高,另有消息稱不排除在高雄建立封測據點。 從營收結構部分來看,根據法說會資訊, 2Q23 製程比重:5 奈米佔 30%、7 奈米佔 23%、16 奈米佔 11%、28 奈米佔 11% 等。 根據應用領域來分智慧型手機佔 33%、高效能運算佔 44%、物聯網佔 8%、車用電子佔 8%、消費性電子佔 3%、其他佔 4%。

台積電全球據點: 三星第二代3奈米 技術躍進

研發與工廠營運之間的緊密關係,工程師可以輕鬆地在生產線之間切換,幫助台積電成為高風險行業中快速變化的供應商,而世界各地遍布晶圓廠卻可能會削弱這一優勢。 像英特爾(Intel)也曾少量跨足晶圓代工,但後來吃到苦頭,於 2018 年宣佈關閉相關業務。 以晶片製造商 Altera 為例,它曾是英特爾晶片代工的主要客戶,英特爾為它生產的 14 奈米晶片在當時不論是效能或是晶片密度上都非常有競爭力。 可是英特爾也為了幫它生產晶片,而延誤了自家 14 奈米晶片的生產。 網路速度越來越快,代表傳輸的資料量越來越大,晶片需要短時間內處理的資料和進行的運算也越大,這會讓晶片設計和製造更加複雜,門檻越來越高。

台積電全球據點

仍在大規模興建晶圓廠的台南科學園區,是台積電最先進製程的生產據點,供給蘋果 iPhone 等許多終端產品。 台積電也剛完成四座晶圓廠興建,但基於市場對晶圓廠產能的強烈需求,還在興建另四座晶圓廠,為最先進 3 奈米製程生產基地,每座晶圓廠價值高達 100 億美元。 他說,先進製程是台積電致勝與獲利利器,包括三、五、七奈米,估二○一八到二○二二年間,先進製程複合成長率超過七十%;二○二○年台積電領先全球量產五奈米,今年也將是全球第一家量產三奈米的業者,預期產能可穩健快速提升;台積電同時也急速擴充特殊製程產能,今年投資約為過去三年的三. 報導稱,歐洲這幾年對台灣晶片的仰賴程度越來越高,歐洲企業最擔憂全球最大半導體公司台積電生產的晶片供應突然減少。 尤其隨著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嚇升級,恐危及歐洲最重要的晶片供應鏈。 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本月引用市場調查機構Omdia的數據,表示1988年日本主導全球約50%的半導體業。

台積電全球據點: 尹子維送2200萬海景別墅求復合 「中國第一美胸」女星終於點頭了

台積電在LinkedIn上寫道,公司兩年前宣布,有意投資數十億美元在亞利桑納州建立一座5奈米半導體晶圓廠,是亞州史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案。 同樣令人驚訝的是,美國和台灣之間的成本差異不斷擴大,這可能會迫使台積電向蘋果和輝達等客戶收取在亞利桑那州製造的產品更高的費用。 第二、三階段(中長期)將與美國進行次世代半導體技術的研發,建構可和全球企業等進行產學合作的國際性合作體制。 據統計,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市占率高達53.1%,光先進製程晶片市占率就超過90%,因此一舉一動都成為矚目焦點。 台積電在本地以外的第一站,是前往上海創辦的十廠,以百分之百子公司的方式持有,新晶圓廠也位於上海,同時是該公司總部。 2016年,台積電在中國大陸的首座12吋大型晶圓廠正式在南京市宣布動工[9],計畫2018年投產[10]。

隨著5G和HPC相關應用等產業長期大趨勢,例如AI正推動對運算能力需求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台積電的技術領先地位相較於過往更為重要。 全球研發中心將成為台積電研發組織的新據點,進駐的研究人員將專注於開發2奈米及更先進的製程技術,探索新材料與電晶體結構等領域的研究。 據了解,台積電研發組織人員已經陸續搬遷入全球研發中心,今年9月之前,共計超過7000名研發人員將全數就位。 台積電技術論壇主要的技術焦點包括支援3奈米(N3)及N3E 的TSMC FINFLEXTM技術,公司表示,領先業界的N3技術預計於2022年下半年進入量產,並將搭配創新的TSMC FINFLEX™架構,提供晶片設計人員無與倫比的靈活性。 同樣發跡於台灣的技嘉科技,是一家以製造及售賣電子科技硬體為主的跨國企業,主要生產電子科技硬體,產品線涵蓋電腦周邊零件、家用與商務電腦、商務需求的主機伺服器、效能擴充設備等,服務範圍更是遍布全球超過87個城市。

台積電全球據點: 製造

據統計,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市占率高達 53.1%,光先進製程晶片市占率就超過 90%,因此一舉一動都成為矚目焦點。 台積電全球據點 台積電日前宣布高雄廠將導入先進的2奈米製程,台中市議員江肇國指出,沒想到最早宣布2奈米製程落腳台中的台積電,在市府消極推托下,也只能讓高雄「超車」。 半導體探針卡和測試設備商旺矽董事長葛長林今天預估,第3季營運樂觀,可季增個位數百分比,旺矽MEMS探針卡鎖定高效能運算(HPC)應用,現在和未來台積電都是重要客戶。

台積電每年也會嚴選優質的營業祕密註冊案件,頒發金質營業祕密獎,來鼓勵同仁的創新。 張宗生指出,5奈米良率改善情況比同時期的7奈米好,目前3奈米大量量產,良率很快可以與5奈米一樣好。 他說,客戶對於台積電的5奈米製程相當滿意,目前3奈米製程穩定,手機、高效能運算客戶都積極推進採用3奈米製程,踴躍程度超過5奈米。 他指出,台灣政府必須說服民眾,讓半導體產業外移是有重大理由,對外交、國家安全非常必要,「但如果北京可以影響晶片換來的外交回饋,就很難正當化(justify)『晶片外交』,得不償失」。 葉皓勤指出,歐盟27個成員國各有不同利益和政治考量,親台灣的主要是中東歐國家,其他國家如愛爾蘭、德國都與中國有緊密的經濟往來,西班牙忌憚國內的分離主義,匈牙利儘管是台灣外國直接投資的最大接受國之一,但總理奧爾班是歐洲最親北京的領導人,在此情況下歐盟很難在台灣議題上達成共識。 如果成事,將是繼赴美國、日本之後,台積電生產基地進一步國際化,並首次在歐洲設立工廠。

台積電全球據點: 美歐建立預警機制 台灣應盡力參與

2021年與日本索尼集團建立的合資企業將台積電帶向了新的方向。 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將持有熊本正在建設的一家工廠20%的股份,而不是直接擁有一家工廠。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Denso 台積電全球據點 Corp.隨後簽約持有超過10%的股份。 衛福部藉前瞻特別預算辦理「長照衛福據點計畫」,釋出衛福部、教育部及地方政府公有空間供民間團體用於建置「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及「日間照護中心」等長照據點,卻遭審計部指進度落後,總體實現率僅約2成。 業者表示,政府釋出的閒置空間若要改建為長照據點,需投入大筆經費,且前瞻計畫實施的很急,不受長照資源整體管制,導致建制過程中社區長照資源已飽和的亂象,影響業者加入意願。 台積電指出,2021年上半年,台積電成功地將MCU產量較2020年同期提升約30%;相較於2020年,台積電計畫將2021年全年MCU產量提升近60%,較2018年疫情大流行前的水準提升約30%;透過採取相關應變措施,台積電預計自本季起,客戶車用半導體元件短缺現象將大幅改善。

台積電全球據點

衛福部藉前瞻特別預算辦理「長照衛福據點計畫」,釋出衛福部、教育部及地方政府公有空間供民間團體用於建置「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1)日指出,歡迎陸客體驗台灣,也願意在對等原則下,兩岸同步恢復觀光旅遊;並且可以從恢復旅居中國大陸以... 台北市社區銀髮族長期照顧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吳第明則說,計畫盤點各單位願意釋出的閒置空間就耗費許多時間,且釋出的空間不少是「蚊子館」、地處偏遠,「一般人都不想用,身障、失能老人家怎麼使用?」閒置空間若位於偏鄉、部落,則因文化保守,民眾送托長輩意願低,市場須求不高。 此前他在《緬甸時報》任記者,並為國際新聞機構報導台灣方面的新聞。 在台積電大典時,眾多外資也發表評估報告,普遍都示警台積電股東報酬率將跳水,另外外資也連續多天賣超台積電。

台積電全球據點: 相關條目

台積電與聯電尚未對印度設廠一事做出回應,但將會在未來幾周內訪印,若此次台積電與聯電決定於印度合作設廠,想必會提升台灣與印度之間的經濟合作關係。 曾有英國蘋果電腦美譽的艾康電腦(Acorn Computers)創辦人Hermann Hauser 說,現在世界上只有台積電及三星可以生產5奈米晶片,而台積電完全占主導地位,「我們完全依賴他們」。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今(28)日舉行啟用典禮,這座「台灣的貝爾實驗室」不僅攸關台積電未來數十年研發大計,更向全民展現台積電根留台灣的決心,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行政院長陳建仁以及中央、地方政府官員共襄盛舉。

台積電全球據點

相較之下,台積電不只是全球半導體龍頭,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還認為,台日關係越加緊密,雙方的合作可以阻止中國不斷上升的勢力。 「我們尋找的是,對增加公司競爭優勢有幫助的創新,」謝福源說,這項制度的另一個好處,是台積電的註冊系統,會將每個部門同仁註冊案件的數量,定期提供給主管,以方便主管來管理部門團隊的註冊數量,並及時提醒註冊創新,達到智慧自動化的功能。 因此,台積電在2013年首創營業祕密註冊制度,建立營業祕密註冊系統,鼓勵同仁將對公司競爭優勢有貢獻的創新,依據公司所提供的註冊表格,記錄在此系統中,使公司能夠做進一步規格化、系統化、智慧化的管理,以提升台積電的競爭優勢,以及鼓勵創新的文化。 過去,《財訊》分析,一項技術是否為營業祕密,往往是員工帶走大批技術資料後,雙方律師會在法庭上辯論,員工帶走的資料究竟有沒有獨特的經濟價值,夠不夠格算是營業祕密,審理過程必須高度保密,而且認定過程也相當費時費力。

台積電全球據點: 陸企砸1,550億 搶買輝達晶片 晶圓一哥沾光

該存託憑證專戶僅為股票交易使用,並非美國花旗銀行通過該帳戶持有台積電股份,並且非中華民國人士想要持有台積電的股份必須通過中華民國保管人(custodians)代持[28]。 代工廠仁寶今天公布第2季每股盈餘新台幣0.48元,季增50%。 仁寶表示,PC產品第2季因急單墊高基期,預估第3季出貨將季增個位數百分比,全年出貨將年減10%至15%;仁寶總經理翁宗斌認為PC寒冬將過,樂觀看待明後年成長。 最後他向張忠謀表達敬意,魏哲家說,張忠謀雖退休,但影響力一直沒退休,尤其台積電的經營團隊謹守張忠謀原則,包括技術領先、卓越製造與客戶信任,希望不辜負張忠謀的期待。 因此,這次支援台積電美國設廠的台灣化學品聯軍,也看中可就近供應英特爾,順利開拓美國市場,不過整個設廠案仍以優先供應台積電為首要考量。 市議員江肇國指出,沒想到最早宣布落腳台中的台積電,在市府消極只想推托中科情況下,也只能把機會讓給別人。

  • 支援 CoW及WoW的7奈米(N7)晶片已量產, 5奈米(N5)技術支援預計於2023年完成。
  • 《日經》表示,雖然李在鎔積極想要扭轉劣勢,但三星的代工市場確實不斷流失,尖端晶片的產能落後,更會對智慧型手機等核心產品的競爭力帶來傷害。
  • 關東鑫林去年在台積電供應鏈管理論壇,獲選台積電「化學材料品質合作」獎,主要供應台積電電子級雙氧水、氨水、 氫氟酸、高純度溶劑,以及混酸蝕刻液光阻顯影液、清洗液等特殊電子化學品。
  • 一旦找到工作,且就業滿30日、90日或180日者,分別再發給就業獎勵金5000元、2萬元、1萬元,總計最高可領4.5萬元。
  • 在氣候變遷日益加速、全球人才競爭趨於白熱化的背景下,制定適切的工業政策,如何更好地選擇投資地點成為一個關鍵問題。
  • 待投產後,這將有美國境內最先進的晶片製程技術,客戶也能就近獲得世界級晶圓廠的效益,以及這個產業的周邊供應鏈。
  • 1950 年代時半導體產業為垂直整合的模式,主要由有半導體需求的系統廠商主導,因技術與資金有限,還沒有專業的製造廠建立。

由於 5G 與 AI 強大技術動能,以及物聯網技術、可穿戴設備的市場加乘下,全球半導體產值已達到 4,000 億美元。 未來隨著 AI、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對高速運算的需求持續增大,半導體市場的產值可能仍持續增長。 台積電全球有6.5萬名員工,工程師有5萬名,幾乎都在台灣,35年研發量產密切配合所建立的競爭基礎,未來一定會留在台灣做,台積電想在海外找到那麼多工程師,以現在的國際情勢來看,根本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如果那一天台積電要把研發移到海外,那才是嚴重的大事,但這種情況很顯然不太會發生。 台積美國一、二期新廠預定2024年及2026年量產,屆時兩座廠月產能將達5萬片。

台積電全球據點: 台積電 ( 2330 ) – 全球半導體霸主!完整台積電介紹!

經濟部長王美花也重申,如果有什麼不同的情勢,台積電會讓官方知道,目前5奈米,3奈米在台灣已經試產,接著也將為2奈米、甚至1奈米做準備,台積電有全世界最好的營業秘密保護機制,美國廠一定也會做的到,最先進部分,一定在台灣,化解外界對台積電不必要的疑慮。 在設備上,因美國廠商要價較高,並且在地資源難找,台積電盡可能將設備從台灣運往美國。 而在美國設立晶圓廠的成本又比在其他亞洲地區還要高,因此台積電在信中提到美國製造晶片最大障礙是「建造與營運的比較成本」。

由於三星的手機與儲存晶片佔其總營收的60%,落後台積電恐將給三星帶來更大的傷害。 報導指出,此次訪問將使台積電及聯電等台灣半導體製造商更了解印度政府2021年12月所宣布的半導體計畫,包括已批准的100億美元刺激獎勵補助計畫。 此計畫吸引半導體製造商和顯示器製造商前往投資,打造印度成為全球電子產品生產中心。 不過,也引來外界聯想,若是中國併吞台灣,恐會讓晶片無法在世界供應? 而一直將中國視為重要生產基地的蘋果,因應貿易戰,也開始加強供應鏈地點分散化。 根據外媒報導,蘋果要求供應商積極規劃把組裝移往印度和越南等國,更計畫印度為ipad的新據點,有「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之稱的郭明錤也透露,預計越南將承擔更多蘋果其他產品的製造任務,例如AirPods、智慧手錶及筆電,間接證實這項消息。

台積電全球據點: 花旗44家分行今下午3點半走入歷史 客戶無痛轉換、QA一次看

台積電營運組織資深副總經理秦永沛指出,美國廠位於亞歷桑納州鳳凰城機場的北邊,第1期正在興建中,預計2024年採5奈米量產,月產能2萬片,也是全美第1座5奈米晶圓廠。 他播放投影片中,秀出台積電美國廠面積廣達1100英畝(等於約445公頃),先前外媒預估基地面積將建達6座晶圓廠,等於台積電後續還將擴產。 張曉強進一步強調說,台積電擁有CMOS影像感測器和汽車半導體等非常重要專業領域的客戶,在研發據點的橋樑作用下,台積電與日本産業界的合作將更加緊密。 不過,這也意味著在美日強化半導體產業聯盟之際,台積電也積極與日本展開半導體關鍵材料技和次世代半導體技術研發。 台積電全球據點2023 日本經濟新聞今年2月曾報導,台積電亞利桑納州建廠進度延後了3~6個月,台積告知供應商把預定裝機時程從今年9月延後至明年2月或3月。 原因主要是美國勞動力短缺、美國本土疫情變化,加上需要申請多種建築執照的流程繁瑣。

很多相關人士指出,在台積電和ASML等2強如此獨領風騷的背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曾經長期作為行業的巨人君臨天下的美國英特爾。 以iPhone13為例,只有ASML擁有能製造屬於心臟部位的尖端半導體設備「EUV(極紫外)光刻機」生産,ASML的EUV全球份額達到100%。 用水方面,總回收水量達 133.6 百萬公噸,台積電並在今年進一步與南科管理局簽約,設立「台積電南科再生水廠」,也是全台首座民營再生水廠,預計 2021 年導入工業再生水做為晶圓製程用水。

台積電全球據點: 世界客家博覽會 日本設計大師構思操刀

國內布局部分,台積電宣布將在高雄楠梓中油煉油廠舊址建造新晶圓廠,生產 7 奈米及 28 奈米製程,預計 2022 年開始動工,2024 年量產。 全球晶片 2021 年嚴重短缺,各國政府重新了解到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性,不只成為政經角力的籌碼,更晉升為「國安問題」。 美、日、歐盟紛紛祭出優惠措施,吸引各大半導體廠商進駐,台積電動向與全球布局,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之一。 劉德音也感謝創辦人張忠謀,並對研發員工喊話,20年前大家開發90奈米的產品,現在要開發2奈米,現在搬進來新的研發中心,至少要待20年才會回本,至於20年後會有多先進的技術,慧堆到多少層、量子計算及數位計算要如何存,就要交給研發同仁給答案了。

台積電並展示客戶所推出的兩項突破性創新,各應用系統整合晶片堆疊(TSMC-SoIC™)解決方案,1是全球首顆以 TSMC-SoIC™為基礎的中央處理器,採用晶片堆疊於晶圓之上(Chip-onWafer, CoW)技術來堆疊三級快取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2是創新的智慧處理器,採用晶圓堆疊於晶圓之上(Wafer-on-Wafer, WoW)技術堆疊於深溝槽電容晶片之上。 支援 CoW及WoW的7奈米(N7)晶片已量產, 5奈米(N5)技術支援預計於2023年完成。 台積電表示,N2將採用奈米片電晶體架構,使其效能及功耗效率提升1個世代,協助台積客戶實現下一代產品的創新。 除了行動運算的基本版本,N2 技術平台也涵蓋高效能版本及完備的小晶片整合解決方案。

台積電全球據點: 台積電:2奈米製程2025年量產 技術仍領先全球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武力恫嚇台灣,挑釁美國底線,歐洲開始關注半導體依賴台灣問題,而台積電之所以能夠領先群雄,外媒認為有2大優勢,包括優異的專業團隊及製程領先,穩居5奈米以下製程霸主地位。 擁有台積電、三星以及英特爾等半導體大廠「金頭腦」美譽、比利時頂尖科學技術研究機構IMEC副總裁 Ludo Deferm 更稱讚,台積電具備靈活的工作文化,隨時應付市場變化進行調整。 台積電全球據點 經產省IT產業部門主管西川和美(Kazumi Nishikawa)表示,打造設施、減少設廠成本將會是一大誘因。 日本計劃建造以10~20奈米技術生產工業用晶片的設施,成本預計超過5,000億日圓(約新台幣1,262億元)。 日本積極拉攏台積電,《南華早報》指出,日本已為半導體產業預留18億美元(約新台幣500億元)的資金,欲藉此建立更多跨國合作,並吸引台積電等晶片代工商赴日設廠以提高產能。 然而,對比台積電今年的資本支出就高達250億美元,日本提出的金額似乎有些「單薄」,自民黨呼籲,政府應再提高半導體補助資金。

台積電全球據點: 產業趨勢一:網路速度越來越快

最新海外布局部分,因應晶片短缺衝擊,台積電去年斥資 28.87 億美元,將中國南京廠 28 台積電全球據點2023 奈米擴產,從原本每月 4 萬片產能上修至 10 萬片,新產能預計今年下半年逐步開出;另外再斥資 120 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 5 奈米製程的晶圓廠,預計 2024 年量產、月產能 2 萬片。 台積電擬於美國亞利桑那州設5奈米晶圓廠,隨其赴美的「化學品聯軍」成形。 台積電欽點關東鑫林、長春石化及勝一化工等三家公司率先出線,由關東鑫林主導美國化學品設廠案,初期投資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元),生產先進製程用化學品,後續也將就近供應半導體大廠英特爾。 為了預防半導體供應鏈問題再次擾亂美國經濟,並且擴大美國就業市場,拜登於今年8月簽署《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ct),將提撥2,800億美元的經費以推動美國的創新與科技中心,並且推動半導體產能成長,而台積電在美擴大投資對於拜登而言便是一大勝利。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