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龍8gen15大優點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Dave on July 2, 2022

驍龍8gen1

AnandTech 報導,整體而言,若與勁敵聯發科近期推出的天璣 9000 相比,兩款晶片規格幾乎類似,高通在 5G 傳輸具有優勢,但依兩者公布的效能表現,聯發科在 CPU 與 GPU 表現略具優勢,而採用台積電 4 奈米製程的天璣 9000 可能擁有更高的良率表現。 根據目前傳聞,因為先前三星 4 奈米製程表現不佳,因此 Snapdragon 8 Gen 1 Plus 改採用台積電的 4 奈米製程,內部編碼為 SM8475,不僅運算效能全面提升 10%,散熱、能耗也會更好,也預計效能將超越聯發科的天璣 9000。 基頻功能方面,Snapdragon 8 Gen 1 配備第四代 Snapdragon X65 5G 數據機射頻系統,是最先進的 5G 行動平台,也是全球首款可達萬兆位元下載速度的 5G 數據機射頻系統解決方案。 Snapdragon 8 採用高通 FastConnect 6900 行動連網系統,透過 Wi-Fi 6 和 6E 支援前最快 Wi-Fi 速度(高達 3.6Gbps),即使多裝置同時於同網路執行,電競遊戲和應用程式都能流暢運作。 這樣的表現,亦不及蘋果前一代的 A14 晶片,甚至在單核表現亦不及兩年前的 A13,顯示「Snapdragon 8 Gen 1」雖然搶先蘋果跨入 4 奈米製程(三星提供),但似乎並沒有將重心放在提升 CPU 效能。 爆料人Yogesh Brar日前表示,驍龍8 Gen1 Plus表現不錯,總體性能將提升10%左右。

市場有消息顯示,驍龍 Snapdragon 8 Gen 1 Plus 處理器最快 5 月就會問世。 最後就是 Snapdragon 8 Gen 1 的安全性,是第一個配備專用信任管理引擎的 Snapdragon 平台,有更高安全性,為應用程式和服務提供額外信任根。 Snapdragon 8 也是世界第一個配備 Android Ready SE 的行動平台──是數位汽車鑰匙、駕駛執照等服務的新標準。 高通安全處理單元支援 驍龍8gen1 iSIM 為整合 SIM 卡,使用者無需 SIM 卡即可輕鬆安全連接到蜂巢式行動網路。 不過自發佈以來,驍龍8的功耗、發熱一直備受爭議,終端機型也在散熱方面無所不用其極,而此次發佈的驍龍8+,在提升性能的同時,也特別把功耗、發熱拉了下來。

驍龍8gen1: 發表回應

GPU 圖像效能上則是「Snapdragon 8 Gen 1」表現最突出的地方,以 GFXBench 平台在多種不同模式測試,甚至有比前代 S888 高出 60% 的表現,相當驚人,且整體有接近蘋果 A15 的水準。 衡量晶片組耗電量的Burnout Benchmark烤機測試:SM8475耗電量明顯下降、來到17.97 W,比Red Magic 7的用電高峰(21.88W)減少18%。 GPU升級為Adreno730,從命名看提升很大,目前驍龍888為Adreno660,上一次名字提升這麼大一次還是驍龍835到845的升級,當時GPU性能提升瞭30%。 衡量晶片組耗電量的Burnout Benchmark烤機測試:SM8475耗電量明顯下降、來到17.97 W,比Red Magic 7的用電高峰(21.88W)減少18%。 高通Snapdragon 8+ Gen 1接近量產版的跑分出現在效能軟體GeekBench 5 上,單核成績1311、多核4070,單核和多核都有小贏目前三星代工的Snapdragon 8 Gen 1。 25℃溫度環境下,《原神》在重負載情境、810p畫質持續跑30分鐘,平均幀率60.2FPS,且全程穩定,沒有明顯掉幀,實際功耗相比驍龍8降低了足足30%。

Snapdragon 8 Gen 1  還包括第四個獨立 ISP(全新常時啟動 ISP),允許相機以極低功耗運作,即使無法拍到臉部,也可使用常時啟動的臉部解鎖和鎖定以提高隱私。 其實也不只是 Snapdragon 8 Gen 1,採用台積電 4nm製程的聯發科旗艦晶片「天璣9000」,也有功耗偏高的問題。 先前高通推出 Snapdragon 8 Gen 1 旗艦處理器時,實測雖然效能確實不錯,但功耗實在太高,進而導致耗電量大、可能無法維持長時間高效能的問題,因此大家評價都不是很好。 而隨著高通 Snapdragon 8+ Gen 1 登場之後,很多人都會好奇,這顆有辦法翻身嗎?

驍龍8gen1: 玩家將售價100美元的AMD Ryzen CPU轉換為16GB AI GPU

驍龍8+ CPU仍然是單個超大核X2、三個大核A710、四個小核A510的組成,最高頻率從3.0GHz提高到3.2GHz,性能因此提升約10%。 業內人士稱台積電的4nm製程在尺寸、功耗方面表現要優於三星,如果高通將部分訂單交給台積電代工,那麼台積電版驍龍8平台和三星版可能會存在性能或功耗方面的差距,顯然台積電版驍龍8平台更被看好。 天璣 G 傳輸雖然僅支援 Sub 6GHz,但採用台積電 4 奈米製程,而採三星製程的高通上一代驍龍 888 晶片曾出現過熱災情。

Snapdragon 8 Gen 1 採三星 驍龍8gen1 4 奈米製程,與聯發科天璣 9000 行動處理器相同,都採用 Armv9 指令集架構設計。 處理器核心架構方面,採 1 個最高時脈 3.0GHz 的 Cortex-X2 超大核心,搭配 3 個 Cortex-A710 大核心,以及 4 個 Cortex-A510 CPU 運算核心的「1+3+4」三叢集核心。 採用第 4 代 Adreno GPU 提升顯示運算效能,記憶體規格支援 LPDDR5 規格,資料傳輸頻寬可達 3200MHz。 很受使用者重視的攝影功能方面,Snapdragon 8 Gen 1 號稱使智慧手機攝影超越專業級。

驍龍8gen1: 功能

新發布的驍龍 8 Gen 1 即為市場預期的驍龍 898,採三星 4 奈米製程技術,使用 Armv9 架構的手機晶片,包括 1 超大核 Cortex-X2、3 大核 Cortex-A710 與 2 顆複合式的 Cortex-A510 (總計 4 小核)。 晶片大廠高通 (QCOM-US) 周二 (30 日) 發表新旗艦手機晶片驍龍 (Snapdragon) 8 Gen 1 ,與聯發科 (2454-TW) 推出的天璣 9000 比拚,主要瞄準高階 Android 系列手機,提供比競爭者手機更清晰的照片和圖形,提高手遊遊玩體驗。 驍龍(英語:Snapdragon)[1][2]處理器是美國高通公司(Qualcomm)為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以及SmartBook)所推出的處理器系列平台名稱。 GPU部分只說是下一代Adreno,但沒有了具體型號,慣例也不會公布具體核心規模,甚至這次頻率都沒說,只說比上代Adreno 660性能提升最多30%、功耗降低最多25%,Vulkan性能尤其提升了多達60%。 先前因為傳出三星代工的驍龍 Snapdragon 8 Gen 驍龍8gen1 1 處理器有良率問題、效能不如預期,這引起高通的不滿,因此轉交台積電代工,還升級為驍龍 Snapdragon 8 Gen 1 Plus 處理器。

驍龍8gen1

多次跑分后,最好結果是102.55萬,而且沒有一次低於100萬,這也是第一款實測突破100萬的手機SoC。 若對比聯發科天璣9000的單核1297、多核4333;高通Snapdragon 8+ Gen 1單核跑分略勝,多核則是聯發科天璣9000更勝一籌。 憑藉優化的能效,驍龍8可以大大延長終端設備的續航時間,比如近1小時的遊戲、超過80分鐘的視訊播放、超過5.5小時的語音通話、超過25分鐘的5G視訊通話、超過50分鐘的社群媒體瀏覽。 驍龍 8 Gen 1 還支援 Wi-Fi 6 和 Wi-Fi 6E、藍牙 LE 音訊(高通公司的首創),以及該公司的驍龍音效技術,以實現 AptX 無損無線音訊。 而如同高通預告,AI 及機器學習亦是「Snapdragon 8 Gen 1」的強項,以安兔兔旗下的「AITUTU」測試,約提共了 180%;以「MLPerf」測試,約提升了 200 ~ 300%,而以「AI BenchMark」測驗,亦比前代 S888 高出了 170%。

驍龍8gen1: 台積電取代三星生產高通驍龍 8 Gen 1 PLUS 處理器,最快 5 月問世

他特別指出,溫控良好、晶片執行穩定,電池續航成績也比8G1測試機要優秀,第一批商用設備預計6月份登場。 每年年末,非蘋陣營的大事就屬行動處理器大廠高通 (Qualcomm) 的驍龍 Snapdragon 技術高峰會,都會發表新旗艦型行動處理器。 先前外界盛傳,驍龍旗艦型行動處理器命名將簡化,高通也表示過驍龍 Snapdragon 品牌將獨立,未來會以品牌經營,外界更好奇。 千呼萬喚下,12 月 1 日高通正式推出新一代高通旗艦型行動處理器 Snapdragon 8 Gen 1。 首先,驍龍8+的製程從三星4nm更換為台積電4nm,雖然官方未公佈具體指標,但後者的表現明顯更勝一籌。

  • 高通也與 Sonde Health 合作,利用裝置 AI 加速分析使用者聲音狀態模型,確認使用者是否有健康風險,如氣喘、憂鬱症或 COVID-19。
  • 另一個行動裝置首創功能是可變速率著色進階版(Variable Rate Shading Pro),為電競遊戲開發人員提供更精細控制度,微調電競效能。
  • 不過,從目前的評價上來看,三星4nm的效果似乎並不那麼理想,大家都在期待著台積電4nm的驍龍8 Gen 1。
  • 驍龍 8 Gen 1 還支援 aptX 無損藍牙編解碼器,可以提供高達 16bit 的 44.1kHz 的 CD 品質音訊。
  • Snapdragon 8 也是世界第一個配備 Android Ready SE 的行動平台──是數位汽車鑰匙、駕駛執照等服務的新標準。

從上述測試結果來看,某些項目的改善程度已可媲美每年一度的世代替換,不僅只是「Plus」升級而已。 如何壓制高通 S888 晶片的熱能,幾乎成為眾家 Android 手機品牌在 2021 年的挑戰,然而新一代的 Snapdragon 8 Gen 1 似乎改善幅度有限,最新爆料就聲稱,今年的 Android 手機恐怕會持續面臨溫控挑戰。 其CPU效能跳升10%,尖峰耗電量也減少將近20%,這是消費者也會注意到的電池壽命及效能表現。 不過,在三月底,南韓科技論壇的爆料又指出,其實ARM這一代公版大核Cortex-X2設計不良,高時脈吃電狀況尤為嚴重。 外媒報導,高通代號 SM8475 的驍龍 Snapdragon 8 Gen 1 Plus 處理器,採用台積電 4 奈米製程技術,預計 5 月問世,效能比當前驍龍 Snapdragon 8 Gen 1 處理器優異。 先前傳出三星有良率問題,使驍龍 Snapdragon 8 Gen 1 處理器效能不如預期,高通決定將新一代驍龍 Snapdragon 8 Gen 1 Plus 處理器轉交台積電代工,以盡快取代驍龍 Snapdragon 8 Gen 1 處理器。

驍龍8gen1: 高通驍龍 8 Gen 1 晶片正式發布:三星 4nm 製程、CPU 性能提升 20%,GPU 提升 30%

另一個行動裝置首創功能是可變速率著色進階版(Variable Rate Shading Pro),為電競遊戲開發人員提供更精細控制度,微調電競效能。 桌機等級立體渲染為霧、煙和粒子效果帶來無可比擬的真實感,都由高通 Snapdragon 工作室針對行動裝置進行最佳化。 前不久,高通正式發布了新一代的驍龍8 Gen 1處理器,採用三星4nm製程打造,在CPU/GPU等各方面相較前代都有明顯提升。 具體而言,新的八核 Kryo CPU 將配備基於 Cortex-X2 的主核,頻率為 3.0GHz,同時還有三個基於 Cortex-A710 的性能核心,頻率為 2.5GHz,以及四個基於 Cortex-A510 設計的能效核,頻率為 1.8GHz。 台積電 4 奈米製程生產,加上運算時脈提升,高通驍龍 Snapdragon 8 Gen 1 Plus 處理器安兔兔測試軟體綜合成績表現將再創新高,屆時有機會成為非蘋陣營性能最強的 5G 處理器。 就搭載驍龍 Snapdragon 8 Gen 1 處理器的安兔兔綜合測試成績突破 110 萬分,驍龍 Snapdragon 8 Gen 1 Plus 處理器綜合成績可能會突破 120 萬分。

驍龍8gen1

2015年9月高通回歸自主架構,發表新的Kryo架構設計以及新一代旗艦處理器平台S820。 2018年2月27日,高通引入 Snapdragon 700 系列,其定位介於 Snapdragon 600 與 Snapdragon 800 之間。 [6] 驍龍8gen12023 2018年5月23日,高通正式推出 Snapdragon 700 系列的首款產品 Snapdragon 710。 [7][8] Scorpion架構由高通基於ARMv7指令集自行修改設計;第二代自有處理器架構Krait,同樣基於ARMv7指令集修改,具備與Cortex-A15類似的特色。 驍龍8gen12023 Scorpion、Krait架構具有aSMP(Asynchronous Symmetrical Multi-Processing)功率動態調整技術,能個別控管核心時脈,使得多核心情況下不需要遷就最高負載工作提升整體時脈,甚至能單獨關閉核心,以達到效能與耗能平衡。 Kryo為高通基於ARMv8指令集修改的全新架構,延續Krait設計理念,並針對異質運算作最佳化[9]。

驍龍8gen1: 使用 Facebook 留言

在先前的爆料中,Ice universe 即預言 Android 陣營明年仍難解過熱問題,主要原因在於核心的 ARM 架構設計,若想要看到不同的改變,恐怕得寄望兩年後的高通 Snapdragon 8 Gen 3,屆時才會有 Nuvia 團隊重新設計的架構。 有一點可以注意是,Samsung 手機大多在 Geekbench 跑分上都沒有特別亮眼,因此 Snapdragon 8 Gen 1 Plus 搭載在其他品牌的手機之後(如:小米),其效能跑分有可能會更高。 衡量CPU算力的Geekbench 5:SM8475跑分為4,132分,優於Snapdragon 8 Gen 1參考裝置的3,758分,其中單核心處理效能小幅上升,多核心處理效能升幅較大。 雖然,這不一定全是台積電4nm製程對三星的製程優勢功勞,畢竟驍龍8 Gen1 Plus還是有後發優勢,總結了8G1的經驗後,高通團隊對於晶片的優化程度也會改善。 內部型號SM8475的驍龍8 Gen1 Plus已經傳言有段時間了,其主要變化包括升級台積電4nm製程、能效表現更佳等。 高通Snapdragon 8+ Gen 1對比Snapdragon 8 Gen 1,性能提升10%、功耗降低30%。

Snapdragon 8 Gen 1 搭配第七代高通 AI 引擎搭載超高效能效率的高通 Hexagon 處理器,張量加速器速度比前一代產品快兩倍,共用記憶體大兩倍。 藉由智慧整合的徠卡 Leitz Look 濾鏡,捕捉專業高品質影像──重現傳奇散景效果。 Hugging Face 最新以AI 為基礎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優先處理和分析使用者通知。 高通也與 Sonde Health 合作,利用裝置 AI 加速分析使用者聲音狀態模型,確認使用者是否有健康風險,如氣喘、憂鬱症或 COVID-19。

驍龍8gen1: 驍龍8gen1怎麼樣 驍龍8gen1處理器測評

第一款Snapdragon產品為2007年11月發表的QSD8250[3],採用基於自有架構Scorpion,同時也是第一款時脈達到1GHz的行動裝置處理器。 2011年高通發表了第二代自有處理器架構Krait[4],並公佈旗下處理器新的命名分類規則,將處理器等級由低至高分為S1、S2、S3、S4,其中S4再被細分為Play、Plus、Pro、Prime四個等級,並在S4將製程推至28nm(除了Play)。 2013年高通發表新一代處理器Snapdragon 600、800[5],採用Krait 400架構,同時公佈新的命名規則,將處理器分類為Snapdragon 200、400、600 和 800,通常縮寫為S200、S400、S600、S800。 2014年4月高通公佈了旗下第一款64位元架構處理器Snapdragon 810、808,不同於以往Snapdragon處理器,S810以及S808採用ARM標準架構,S810採用4+4核心的A57+A53架構,S808則採用2+4核心的A57+A53架構。

全新常時啟動 AI 系統搭載第三代高通感測樞紐,可使用最低功耗的 AI 處理更多資料流。 高通宣稱,驍龍 8 Gen 1 的大核將提高 20% 效能,並降低 30% 的功耗,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在 5 奈米進入 4 奈米製程時僅能降低 16% 的功耗。 此外,驍龍 8 Gen 1 雖然是上一代安卓旗艦機晶片 (即驍龍 888) 的升級,但天璣 9000 在效能、功耗仍較出色。

驍龍8gen1: 高通 4 奈米製程旗艦型驍龍 Snapdragon 8 Gen 1 處理器正式發表

XDA Developers 20日報導,Snapdragon 8 Plus Gen 1保留Snapdragon 8 Gen 1架構及先進功能,但改採台積電4奈米製程、取代三星,並提升CPU、GPU的時脈。 高通承諾,新推的Snapdragon 8 Plus Gen 1效能可提高最多10%,耗電量則可降低最多30%,端賴執行的任務負載而定。 XDA Developers 20日報導,Snapdragon 8 Plus Gen 1保留Snapdragon 8 Gen 1的架構及先進功能,但改採台積電4奈米製程、取代三星,並提升CPU、GPU的時脈。 驍龍8Gen1採用台積電4nm工藝製造,繼續採用一大三中四小的八核心CPU架構,不過都首發升級為全新一代的X2、A710、A510,頻率分別為3.0GHz、2.5GHz、1.8GHz,三級緩存容量也增加了一半來到6MB。

Snapdragon 8 Gen 1 重視的電競功能,擁有超過 50 個 Snapdragon Elite Gaming 功能,可提供超流暢的反應能力、最高視覺品質且色彩豐富的 HDR 場景,以及桌機等級功能,都是行動裝置首創。 全新高通 Adreno GPU 與上一代相比,圖像渲染能力提升 30%,省電能力提升 25%,造就新一代行動 GPU。 Adreno 圖像運動引擎(Adreno Frame Motion Engine)可保持相同功耗下生成兩倍幀數。

驍龍8gen1: 最新新聞

單核心1226,多核心3847,對比驍龍888分別僅僅提升了大約8%、2%,是近來來進步幅度最小的一次。 不過,從目前的評價上來看,三星4nm的效果似乎並不那麼理想,大家都在期待著台積電4nm的驍龍8 Gen 1。 此外,雖然高通在 Cortex-X2 大核 3.0 GHz 的時脈大幅優於前代,但聯發科大核以 3.05G Hz 表現略勝一籌。 T客邦由台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 / PChome電腦家庭集團」所經營,致力提供好懂、容易理解的科技資訊,幫助讀者掌握複雜的科技動向。

驍龍8gen1

據先前消息,高通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會推出驍龍8 Gen 1+旗艦,相比於目前的驍龍8 Gen 1會有一些簡單的提升,而最大的亮點是將轉為台積電4nm製程。 驍龍 8 Gen 1 CPU 性能不會比驍龍 888 Plus 的性能有很大提高,CPU 提升 20%,能效提升 30%,它所承諾的是在與人工智慧相關的任務方面有更快的性能。 驍龍 8 Gen 1 還支援 aptX 無損藍牙編解碼器,可以提供高達 16bit 的 44.1kHz 的 CD 品質音訊。 不過在安兔兔上,「Snapdragon 8 Gen 1」就好得多,有近 30% 的綜合升級表現,成功突破百萬、來到 1,031,751 分,也略超過聯發科的天璣 9000 一些(1,007,396分),但主要依靠 GPU 加成,後者相比前代提升達 40%。 分析CPU瓶頸的CPU Throttling Test:重度使用30分後發現,SM8475效能如期下滑、CPU運算效率降至顛峰的89%,但仍明顯優於內建Snapdragon 8 Gen 1的Nubia紅魔系列電競手機「Red Magic 7」(CPU運算效率降至顛峰的81%)。

驍龍8gen1: 三星新一代Galaxy 真無線降噪耳機提前下月登場?爆料曝有這3 種配色

知名中國硬體評測平台極客灣 Geekerwan,近日搶先測試了 高通 Snapdragon 8+ Gen 1 工程機,其表現可說讓人相當滿意,即便是工程機,各方面都比 Snapdragon 8 Gen 1 好太多,特別是能耗比部分。 不過XDA難以評估效能改善有多少是因為製程的關係,雖然運算效能提升、耗電量下滑,但主要是受惠於晶片組,而不僅是製程。 不過,XDA難以評估效能改善有多少是因為製程的關係,雖然運算效能提升、耗電量下滑,但主要是受惠於晶片組,而不僅是製程。

  • 驍龍 8 Gen 1 還支援 Wi-Fi 6 和 Wi-Fi 6E、藍牙 LE 音訊(高通公司的首創),以及該公司的驍龍音效技術,以實現 AptX 無損無線音訊。
  • (圖/路透)高通更改命名方式、為新一代的高階處理器「Snapdragon 8 Gen 1」稍早跑分測試正式解禁出爐,預計將是未來一年,各家 Android 旗艦手機的主要效能標準。
  • 雖然,這不一定全是台積電4nm製程對三星的製程優勢功勞,畢竟驍龍8 Gen1 Plus還是有後發優勢,總結了8G1的經驗後,高通團隊對於晶片的優化程度也會改善。
  • 而如同高通預告,AI 及機器學習亦是「Snapdragon 8 Gen 1」的強項,以安兔兔旗下的「AITUTU」測試,約提共了 180%;以「MLPerf」測試,約提升了 200 ~ 300%,而以「AI BenchMark」測驗,亦比前代 S888 高出了 170%。
  • [6] 2018年5月23日,高通正式推出 Snapdragon 700 系列的首款產品 Snapdragon 710。
  • 爆料顯示,驍龍8gen1采用的是臺積電4nm制程,不過從目前情況看,蘋果A15如果真的采用的臺積電加強版5nm制程,那驍龍8gen1也會是同樣的二代5nm。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