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已付款不取貨9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im on January 30, 2019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

先簡單告訴大家結論:刑事上,如果買家網路下標的時間點並沒有明確真心想要讓賣家受損,或是沒有使用詐術,或是賣家財產上並沒有受到損害的話,買家一般不至於成立刑事犯罪喔。 至於民事上,網路賣家面對遲延取貨造成自己運費損失的買家,通常最多只能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或是解除契約並請求損害賠償。 一名網友在網路抱怨,她日前在蝦皮買衣服,後來詢問賣家,若還沒出貨,可不可以取消訂單,未料賣家不僅嗆她「為何亂下單」,還寄給她一個空包裹,讓網友氣急敗壞,PO文提醒其他人,小心這種不講理的賣家。 惡意棄單是買家跟賣家成立契約、下了訂單,買家出貨以後卻又不領取貨物的舉動。 然而,不領取貨物只是讓物品放置在物流倉儲或是便利超商,對於賣家來說只是損失時間利益以及運費的成本,物品本身並不會因此而喪失任何效用,例如網購上衣不會放兩天就變成破布。 🔶退貨商品使用超商物流或黑貓宅急便退回:賣家皆需於取回退貨商品後4天內檢驗退貨商品並回應,否則系統將自動退款給買家。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 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 (二)台灣宅配通:1.未訂購者,收貨3日內可協助轉知託運人處理;如7日內未獲回復,則逕行退款。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 歡迎光臨麻糬在痞客邦的小天地

消基會建議消費者,對於「不請自來」貨品包裹,不要冒然取貨;而對於宅配到府及付款的貨品包裹,也請消費者記得要事先向家人詳細查證之後,才能簽收付款;特別是更要留意貨品包裹上寄件人託運人的資訊是否「完整或清楚記載」,如有記載不完整或不清楚的可疑之處,消費者應該拒絕收受。 此外,所有提供「提(送)貨」物流的中間商家,例如宅配貨運商或其他超商)都能見賢思齊、自願擔任防詐騙角色,「貨到付款」的詐騙情事就可能漸漸消滅。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2023 一名女網友在Dcar發文寫道,日前妹妹在蝦皮下單,結果因為上課太忙忘記取貨,隔了幾天後賣家傳了一則訊息來,寫著「超商寄出後未取貨,您已經觸犯民法184法,請賠償我們運費損失100,請3日內完成賠償,餘期未賠償者我們會法律追訴,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罰款5000」。

原PO說,她當下摸摸鼻子就覺得算了,也沒說不取貨,想不到幾天後她前往付款取貨,打開一看,竟發現包裹空無一物,讓她傻眼地傳訊息給賣家,「你寄空袋子是怎樣,會不會太誇張了」,對方竟然還回應「你不是不領,說不領又領,真的很麻煩耶」。 也有人貼出蝦皮官方規定,若買家逾期未取,商品會退回原寄件門市,不另外收取費用,蝦皮將會透過App推波賣家貨到門市,請於七日內攜帶證件前往取貨,若退回寄件門市超過七日仍未取,後續將被退到物流中心,此時商品寄回將會產生包裹運費。 法制局表示,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規定,一般網路購物,除生鮮食品、已拆封的個人衛生用品等特殊商品外,消費者在收到商品後7日內都可解約退貨。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 高騰,擷取兩位筆者姓名中各一字組合而成;相談所,為日文漢字,中文意思提供諮詢的處所。 希望藉由高騰法律相談所,為讀者提供生活中法律小常識,解答各種法律問題。

買賣雙方成立買賣契約後,買家已付款,賣家卻未依照民法第348條履行交付買賣標的物及移轉所有權之義務時,就已經構成民事債務不履行責任。 但不少網友也認為,「不過既然買了東西沒去拿這行為也是不對」、「只能說不管怎樣沒取貨真的很不行」、「都給那麼多天了是多忙?有沒有心而已 不懂有些人明明沒很急著要卻還要買,真的需要才不可能一直拖」、「不取貨真的也很糟糕,人家要吸收你的運費加上定商品的費用,還不見得馬上有人買」。 通常詐騙包裹都是貨到付款,因此不用檢查證件,如果警覺心不夠,很可能就此上當,當場付錢後回家才知道自己被騙。 目前蝦皮的取消訂單又分為兩種形式:「立即取消」以及「需賣家同意」 ,前者可在申請取消訂單後立刻取消,後者則需要等賣家審核。 -本站彙整網路資訊,整理懶人包非商用之交流。

陽昇法律事務所(2016),《惡作劇訂餐、訂貨不取是犯罪行為嗎?》,陽昇法律與黃金獵犬Boopee的部落格。 假如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定時追蹤Lawpartner的網站以及臉書粉絲專頁「律師談吉他」,我們將不定時更新更多法律議題、實用知識。 不過最高法院的判例(最高法院47年度台非字第34號判例)認為只要 #物品喪失一部分或全部的效用 就符合這些定義,構成毀損罪。 一名網友為證明三重、蘆洲是否如傳言中「到處都宮廟」,因此自製「三蘆宮廟地圖」,不料光是一查,在三重一條巷子就發現150公尺內有5個宮廟,讓他驚嘆「現在我只想問三蘆到底哪邊沒宮廟」。 文章一出,有在地人便點出宮廟如此多的原因,也有網友認為這樣的現象並非三重、蘆洲獨有。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 網路賣尿布5年級妹妹尿過!數人購買還給好評

而當你完成訂單結帳後,基於各種原因(如:等太久、突然不想買、想改地址或增減商品),你可能會想取消蝦皮訂單,此時要怎麼做呢? 消基會建議超商系統運用內部通報機制,將全國轄下可能被詐騙的情事,經常進行通報和整合,一旦發生「同一廠商、同一天被投訴發生3起可能的詐騙情事」時,便應立即將問題商家的往來案款予以凍結,並停止提供服務,且於事後若一旦確認該廠商涉及詐騙屬實,更立即將其下架。 165防詐專線建議消費者收到簡訊或直接收到宅配商品,務必要先查證之後再付款,尤其當親人不在家中,要代收付款前,也務必要向家人查證清楚之後再代收。

現代人越來越依賴網購,買到後來常常忘了自己到底買什麼,總是收到取貨簡訊抱著「先領先付款再說」的心態,給了詐騙集團可趁之機,盜用個資寄給你一堆裝滿垃圾的千元「幽靈包裹」。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2023 選擇取消訂單原因,有更改送貨地址、買家未回應詢問、修改現有訂單、其他/改變主意、…等選項,後續可以從「購買清單」的「不成立」分頁確認訂單紀錄與進度。 陳佩琪建議,如果賣方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依契約自由原則,賣家在賣場介紹時,可以先與買家建立契約,例如如果未來以貨到付款未取貨,將付違約金,如果買家最後沒有取貨,賣家可以依民法債務不履行相關規定,來打民事官司,要求買家付出違約金。 律師陳佩琪則說,網拍未取貨,在沒有簽訂雙方買賣合約的情況下,會牽扯許多民法上的問題,因為較為複雜,因此賣家為了自保,強調刑法、刑期來警告買家,不過對了解刑法的消費者來說,賣家的警告更像笑話。 貼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太可惡了吧!希望錢拿得回來!要給負評還要留言讓買家知道!!」、「好扯,那幹嘛寄」、「傻眼,這算詐騙嗎?」、「寄空袋子,是想跑法院吧!」、「他應該是在等你未取退回,可以給你負評」。 台中市府法制局近日接到消費者反映,因誤入一頁式網站購物,到貨前要求取消訂單,卻遭賣家傳訊揚言若不取貨會提告詐欺、背信及毀損,警告消費者不得拒收。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 《懶人包》蝦皮 買家不取貨 賣家該怎麼辦? 還要自己貼運費嗎? 4個QA一次回答

2、沒有寄件人,詢問宅配業者或超商,該寄件人的聯絡方式。 3、寄件人電話打不通,Line已(不)讀不回,請將包裹託運單清楚拍照後,到各地警察機關報案。 日前編輯部收到號稱「您的商品已送達7-11門市」的到貨簡訊,內容附上貨件編號及領貨期限,和一般的到貨簡訊無異,恰巧同時期還有其他網拍包裹到貨,便前往超商準備取貨。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

網購收到賣家傳來訊息,語帶恐嚇稱「惡意棄單不付款,小心吃官司」、「訂貨不取,將提告詐欺及毀損罪」,讓買家心驚驚,「網購不取貨,會有罪嗎?」台中市府消保官表示,一般網路購物,消費者本有7日猶豫期,可於到貨前或取貨後7日內解約退貨。 另一方面,也有同樣是超商店員和物流人員分享自身經驗,指出曾有金額1999元的幽靈包裹讓許多人受騙上當,因此特別跟後來要取貨的人提醒不要領,客人竟回說小錢,結果一打開後傻眼,但礙於面子還是帥氣的拿著包裹離開。 PO文一出,讓部分受騙上當的網友留言回應,「你人真好,就是有些人要被騙過才知道自己多蠢,而你的提醒有多善良」、「我週五才領了個幽靈包裹,我怎麼沒有遇過像你一樣的好心人」、「世上真該多一點你這種店員,感謝您」。 該網友分享類似經驗,表示自己公司為了掃仿冒品,分別買了二十多個低價賣場的產品,寄來後發現包裹全都貼有這種土黃色膠帶,驗貨後也證實全是仿冒品,「下次網購再看到這種包裝的,真心建議不要取貨」。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 好心店員明確指出「若看見『非賣家』這個很可能是詐騙包裹,建議不要取貨!」查詢近期的購物紀錄,確認沒有這筆訂單,便果斷不取貨。 網路時代來臨後,不少民眾都享受網路購物的便利,但若不留意賣家資訊,若收到的物品與網路上落差太大,將面臨申訴門的窘境。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 萬一領到「幽靈包裹」 我該怎麼辦

一名在醫院任職營養師的「范范」在「匿名2公社」PO文,認為大家應該把婚禮看開,當做是一場浮雲;但隨文卻附上一張自己的豪華絕美婚紗照,網友最後幫忙點出此事的關鍵:「一場豪華婚禮可以拿來社交炫耀用一輩子」。 耶誕節與新年、農曆春節接續登場,買禮物送親朋好友或參加交換禮物活動,網購都是方便的管道,但網購賣家不明糾紛多。

內政部警政署警政署165防詐專線表示,這類詐騙多屬「境外包裹」,近年相關案例有增無減,且多屬以「超商貨到付款」或「宅配到家」模式對不明究裡的消費者進行詐騙。 FUNTOP資訊網創立以來,以分享實用的生活懶人包:運動賽事、電玩娛樂攻略、網路電視線上看、旅遊觀光資訊、電腦綠色軟體、推薦APP工具為宗旨。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 在這網路爆炸時代,FUNTOP整理資料,讓大家能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獲取想要的資訊,歡迎廠商接洽合作。 根據物流狀態、付款時間的不同,取消蝦皮訂單有「立即取消」、「需賣家同意」兩種,越早提出取消訂單就有機會立即取消,免經過賣家程序就能完成。 依刑法355條規定,如果意圖損害他人,用詐術使人的受到財產損害,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但是,警方認為,這樣的判例相當少,因為必須先證明,有人使用詐術或是故意使人的財產受到損害,這在舉證上相當不容易,另外,如果是下標未取貨,商品並不會因此損壞,只是賣家多付了運費。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 沒有可愛的小倉鼠,只有隻愛橘子的÷倉鼠在這裡

衣服、鞋子、電器或其他生活用品是不會因放置而影響效用的,但具有保存期限的物品,很有可能因為棄單行為而使得物品腐敗、過期,此時物品的效用就會喪失,就有可能構成毀損罪。 原po看了相當憂心,不知道是否真的要依照賣家所說的賠償100元,如果不賠償的話真的會被罰5000元嗎「真的很擔心妹妹被告」。 此文一出馬上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解答民法184條為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2023 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

最後再囉嗦一下,買賣契約成立後,買方與賣方各自都要負起一定的義務,,並不是說一方提供貨物另一方給錢之後,雙方就不需要再關心這個交易了。 買方需要負起受領貨物的義務,而買方還應該確保貨物品質與當初宣稱的內容一致沒有瑕疵。 哪天如果自己角色對調,也不會希望自己遭到不取貨或是收到東西後發現有瑕疵的待遇吧。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 別急著退貨!疑收「貨到付款」詐騙包裹?過來人曝正確作法

為了追回這筆錢,還要另外付出訴訟費用、時間、交通費等開庭成本,對於買家而言相當划不來。 依刑法第354條規定,毀棄、損壞他人之物,或是讓物品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構成毀損罪。 成立毀損罪,必須對別人的東西有上述三種行為才可以。 一名準新娘在社群網路引爆的「流水席南北之戰」讓不少網友熱議,在事件延燒數天後,有網友好奇發現:「每次戰北南,中部就會自動不見,奇怪a?怎會這樣?」釣出近兩千名網友留言,中部人到底在輿論中被劃分為「中南部」還「中北部」。

蝦皮已付款不取貨

2.有訂購,但內容不一致者,則轉知託運人處理。 據他們觀察,消費者常因受害金額不高、查詢困難、退款不易,甚至還得再行提供消費者自己的個資,恐生二次受害;或因必須循司法途徑,太過耗時費事,以致常見消費者懷著「心有不甘」的心情下「認賠」結案。 陳榆(2018),《【快問細答單元】網拍不取貨,構成毀損罪嗎?》,法律萬事通。 徐維宏(2017),《消費紛爭案例(二):下單不取貨》,品律法律事務所部落格。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