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案6大分析2023!內含公投案絕密資料

Posted by Jason on August 5, 2022

公投案

去年九合一大選合併公投舉行,中選會公告公投案投票權人人數為1975萬餘人,而內政部自然人憑證目前累積發卡數為657萬張。 不過,中選會綜合規劃處處長高美莉表示,因為要符合《電子簽章法》規定,不是任何證都可以,必須是要經《電子簽章法》中同意的憑證機構所簽發的憑證,因此最後選定以「自然人憑證」進行電子連署。 核四本來就不在未來的能源規劃版圖裡,沒有重啟核四,台灣還是有其他能源選項。 不過,當天然氣占到能源配比的50%,台灣不產天然氣、都是靠進口,這樣的能源安全是否穩定? 另外,天然氣雖然碳排比燃煤少一半,但仍然屬於火力發電,擔心空汙等問題,也是許多人支持核四重啟的原因。

公投案

其中一項主要論點為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並非政府機關,若針對非政府組織作為公投標的,即便投票通過亦無法律上之拘束力,僅作為「諮詢性公投」並不是公投法規定的適格公投事項。 最終該公投提案因屆期未補正,經委員會審議後,決議依法予以駁回[75]。 7月,立法院召開臨時會議討論《公民投票法》草案,民進黨提出蔡同榮的不設限版本。 由於民進黨直到最後才於會內表明支持蔡同榮版,反而造成國民黨不同意法案,因此協商破裂[15]。 又查本案公民投票案理由書,若僅係對同志教育之部分教材、教學法有相關疑義,則已可由權責機構國家教育研究院依相關規定與機制進行討論與處理,倘欲於國民教育階段廢止「同志教育」,則將難以達成性別平等教育法之立法精神與目的,亦將無助於提升學生之性平意識。 與政黨傾向交叉分析後發現,民進黨、國民黨的支持者對各項公投案態度皆與政黨投票意向相同,分別呈現四個不同意與四個同意。

公投案: 公投案結果出爐!一起來看「18歲公民權」未通過的背後2原因

所以現在不能只是選擇一台按摩椅,而是要有養身功能的養身椅,透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以及觸覺的5感體驗,幫助你調控情緒,由內而外達到真正的紓壓,提升睡眠品質,達到減壓好眠。 公投案2023 目前大家最熟悉的AI應用之一,應該是網站上常見的「為你推薦」,因為過去搜尋或觀看過某些主題,讓AI「學習」到了你可能的興趣,因此持續將相關的內容推送到你面前。 而今年最具話題性的AI應用,應該非Midjourney和ChatGPT莫屬,兩者都是運用AI深度學習處理大量數據,生產出引人入勝的影像和文字。 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新北市同意票高於不同意票,核四廠所在的貢寮區明顯與其他行政區不同,不同意票略高於同意票;核一、核二所在的石門區與萬里區則與新北市其他行政區一樣,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

  • 《公民投票法》規定,若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且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以上者即為通過。
  • 直到2004年1月2日《公民投票法》正式實施,才為人民「直接民權」「主權在民」開啟一線生機。
  • 全國性公民投票第7案至第16案於2018年11月24日進行投票,其中第7案至第12案、第16案同意通過,第13案至第15案遭到否決。
  • 但是,市面上按摩椅種類眾多,但都只著重於單一按摩功能,真正能夠達到身心完全放鬆的按摩椅,可能少之又少——不是這裡沒按到,就是那裡太大力,按摩完情緒還是一樣緊繃這樣根本沒有達到放鬆的效果!
  • 不過,雖然公投主文反對興建或擴建任何燃煤發電廠或發電機組,但根據台電的電力規劃,在最後一部燃煤機組(林口3號機)明年上線後,將不再有新增燃煤機組的規劃,取而代之的都是燃氣機組。
  • 公投提案方聲稱,核四廠宣布封存前,1號機已完工並通過安檢,整體工程進度約95.9%;2號機已完成大部分設備安裝,整體進度約91.5%。

自中華民國110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公投;定八月第四個星期六為公民投票日,為應放假日。 在提案主文的規定部分,新增「應簡明、清楚、客觀中立;理由書之闡明及其立場應與主文一致」之要求。 主管機關收到連署人名冊後,若連署人數不足則不受理,也不能補提;並延長戶政機關的查對時間,由30日延長至60日。 主管機關法定公告的期間由公民投票日28日前提早至90日前,並新增「正反意見支持代表於全國性無線電視頻道發表意見或進行辯論之辦理期間與應遵行之事項」之公告[22]。

公投案: 玩家嗆「台灣不是中國的」 手遊《以閃亮之名》台服永久停更

近來爭論的天然氣甲烷逸散排放問題,主要是在開採階段,需要的是強化其監管減少洩漏。 全世界主要地區,即使把洩漏率都考慮進去,天然氣的溫室氣體排放還是比燃煤少很多,台灣做為購買者,可以要求出口國生產商減少洩漏。 根據中油出版的《桃園觀音藻礁生態解說手冊》,在一些不利於造礁珊瑚生長的環境中,珊瑚藻類就可能取代珊瑚成為主要的造礁生物,形成的生物礁就是藻礁。

綠色和平能源專案經理李之安認為,以核養綠「只有養核,不會養綠」[73]。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劉志堅認為,核能並非綠能,以核養綠公投是「以核擋綠」。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認為,以核養綠公投應該改名「核電復辟公投」[74]。 10月17日,北高行發布新聞稿,法官裁定中選會應受理黃士修9月13日的再次提出公投連署之補充連署書並併入9月6日以核養綠公投案處理[27]。

公投案: 性別平等小學堂:斷開習俗歧視鎖鍊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在臉書發文批評,「台灣人凡年滿十八歲就可以參選立委,參選各級民意代表。」游盈隆認為,現在的宣傳多強調「選舉權」,他個人也贊同此事,但他無法接受「被選舉權」也跟著調降。 另外補充,2017年《公投法》修正,公投的法定年齡下修至18歲,所以18歲的國民可以參與一般法律的公投,例如2021年的「四大公投」、2018年和九合一選舉一起進行的十項公投案。 因此,我又把選舉結果跟各鄉鎮的大學學歷人口比例與各鄉鎮的人口密度比例結合來一起觀察。

2020年7月,身為環境保護人士的潘忠政因反對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於藻礁上,對當地千年而成的藻礁環境形成威脅,領銜提出珍愛桃園藻礁公投案。 [24][25][26]對於民間及環團的反對,行政院提出替代方案,將三接外推742公尺,之後又外推455公尺,總共1.2公里,並且從馬英九政府擬定的232公頃縮小至23公頃,希望環團能夠接受。 [27]對此,領銜的潘忠政認為,雖然佔據的藻礁面積降低,但是仍佔據了一些藻礁,且附近環境習習相連,若任意破壞一處對整體環境仍有影響,因此若不離開大潭藻礁都不可行。 [28]2021年2月時,這場公投獲得最大在野的國民黨的支持,而執政的民進黨則批評國民黨意圖趁機炒作核四重啟議題。 [29]同年3月,珍愛藻礁公投團體將逾70萬份連署書送中選會,並於5月27日正式成為全國性公民投票第20案。 [30][31]經濟部和中油動用許多資源宣傳三接不會傷害藻礁,卻在公投前夕被一張現場照片踢爆[32],引起與論嘩然。

公投案: 【評論】2020年「大阪都構想」公投開票結果(+開票後直播分析與podcast精華版)

然全年級或全校且全學期使用之自編自選教材應送「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 爰教學現場教師皆依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之規定實施相關課程。 九合一大選與公投於日前熱鬧落幕,世界罕見的附加了10個公投案。 為解決鳥籠公投的的高門檻問題,2016年再次上台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取得國會席次優勢,隔年12月31日,三讀通過《公投法》修正案,除大幅下修提案、連署與通過門檻,並將公投「應與選舉同日舉行」,即「公投綁大選」的慣例入法。 2018年6月,台電宣布陸續將核四廠1700多數燃料棒分批運回美國原廠。

公投案

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後推動「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2018年「以核養綠」公投通過,立法院修正電業法條文,廢除關於「核能發電設備應於2025年前全部停止運轉」的規定。 公投案 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17案至第20案(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12月18日投票,藍綠兩黨積極備戰,分別主張「4個同意」與「4個不同意」,但你真的了解雙方論點是什麼嗎? 中央社從各議案公投理由書整理出正反方意見,讓你快速理解公投內容。

公投案: 蔡英文時期

根據《公投法》第23條規定,公投案從成案到投票,時間介於1個月到6個月之間,且該期間若遇到全國性的大選,應一起舉行。 公投鬆綁後,除了長期進行各項倡議的組織把握機會進行提案與連署,政黨、民間組織針對現行政策提出了不同看法,盼望藉由公投的「創制權」或「複決權」,進行表態。 後來,民進黨政府於2017年修訂《公民投票法》,降低提案及聯署門檻[42]。 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中,共有10項公投議案等待表決,創下歷史之最,但也因為部分議案準備時間不足,令選民難以充分消化[43],同時,投票期間大排長龍,直至深夜仍然無法開票完成,時任中選會主委陳英鈐引咎下台[44]。

不同意方:反核四是政府一貫的主張,因為地震帶的風險,以及混亂拼裝帶來的安全風險,連前總統馬英九時期也只能在安全問題長期難解下,選擇封存核四。 《公民投票法》第30條規定,行政機關必須為實現重大政策公投決定有必要之處置。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胡博硯指出,公投若通過,行政部門一定要進行「啟封」核四的實質作為,也可能讓民進黨被迫改變2025年非核家園規畫,對於台灣長期能源規劃形成重大影響。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指出,18日公投案投票是在決定國家政策及未來,關係台灣安全及是否可加入國際組織與穩定供電,拜託台灣主人出門投票,投4個不同意票,讓台灣更有力。 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公投案12月18日投票。 蘇貞昌今晚出席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范雲在台北市通化街福德宮前舉辦公投說明會,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王閔生等人到場響應。

公投案: 公投對案

至於同性別二人之永久生活權益如何保障,立法形成範圍包括「修正婚姻章、於民法親屬編另立專章、制定特別法或其他形式」。 因此,創制以「民法婚姻規定以外形式保障同性權益」之立法原則,使立法者考慮採取透過民法婚姻以外之其他形式保障同性二人之永久結合關係,此自屬釋字第748號解釋所謂立法形成之範圍以內,洵為適法。 而未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性別平等教育著重啟發學生在不同情境及社會場域,覺察性別權力不平等之各項議題,揚棄性別偏見,肯認性別多樣性,並培養學生性別平等意識,接納自己與他人的性別展現。 按憲法第二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憲法第十七條亦明定,人民有複決之權。

公投案

依據中選會公佈的結果顯示,十案公投中有七案通過,三案不通過。 通過的公投案為反空污、反燃煤、反核食、反同議題(即愛家公投:確立民法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反對性別平等教育中於國中小階段實施同志教育、專法處理同性共同生活)和以核養綠。 [3][4][5][6]本次公投的通過門檻為493萬9267張同意票,且同意票要高於不同意票。 2012年7月4日與5日,聯合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將討論萊克多巴胺的殘留量議題[12]。

公投案: 台灣獨派立委陳柏惟遭罷免解職 本土與統派政治角力是否持續

為中華民國國民,且年滿18歲、現居中華民國6個月以上,並無受監護宣告(禁治產宣告)尚未撤銷者。 須留意的是,1218公投因應先前疫情而延後舉辦,但法定投票年齡依舊落在110年8月27日以前滿18歲者,也就是需為92年8月28日(含)以前出生國民者,才有本次公投投票權。 1969年美國德州女服務生麥考維因不想生下意外受孕的孩子,謊稱遭性侵以合法墮胎,但因未能提供警方報案證明無法人工引產,只好轉往地下墮胎診所,但診所已遭警方查封。 她化名羅伊提告起訴檢察官韋德,指控德州禁止墮胎侵犯她的隱私。

公投案

本次公投議題聚焦於核四是否應該重啟,在北部人民的人身安全與社會安全前提下,民眾黨將不支持核四重新運轉。 公民投票制度在台灣推動已久,然而在台灣長期執政的國民黨視公投為洪水猛獸,始終反對,直到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任內,「公投法」完成立法,但當時朝小野大,國民黨、親民黨佔國會多數,立法的公投門檻為:投票人數達全國投票權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且有效投票數超過二分之一同意者,即為通過。 10月23日,中選會發布新聞稿指出,至10月23日中午為止,符合規定之連署人數達29萬2654人,已達門檻,故宣告本公投成案,並給予編號為第16案全國性公民投票案[61]。 本公投案將合併其他9案進行公投,於11月24日之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合併舉行。 第一階段連署提案不合格率是9%,中央選舉委員會(簡稱中選會)仍公告進入連署階段[19]。

公投案: 核四公投

《公民投票法》制定的主要背景,是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項公民投票權,但是對於憲法的創制複決權一直由國民大會所主導,人民無法透過提案創制國家政策或修改憲法。 在民主改革的浪潮下,以公民投票的形式行使直接民權,成為立法的主要推手,同時亦可限制立法院的權力,因為最終需要經過公投才能通過具爭議的法案。 不同意方:2018年公投綁大選造成選務混亂,甚至邊開票邊投票的情況,因此必須把選務分開,避免選舉爭議。

這部分不僅提案人國民黨並未明確定義,中選會也沒有細究,現在通過後會造成認定問題。 環保署前副署長、環保律師詹順貴解釋,台灣火力發電的燃煤和燃氣在全國能源占比約8成,在目前台灣電力備載容量率仍有餘裕的情況下,該案公投通過不是改變大方向的能源政策,僅是能源調度的議題。 意即,逐年降低1%的火力發電量這件事情,「不用公投本來就能做到」。

公投案: 立法歷史

民進黨內人士解讀此行為表示若需要提公投對案,需要由立法院黨團提出[31]。 2022年3月25日,第十屆立法院三讀通過提出憲法修正案,將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調整為年滿18歲,根據憲法增修條文,將於公告半年後的三個月內進行公民投票複決[7]。 所有有送出連署書給中選會審查的公投提案共計10案,其中僅以核養綠公投因連署合格份數為279,419份未達成立門檻281,740份,在經過10月17日再送件[4]23,251份後,10月23日中選會宣布成立,為全國性公民投票第16案。 因《公民投票法》於2017年底在立法院通過修法,從提案人人數、連署人人數、公投通過票數、公投年齡等多方面降低了公投的門檻,而使本年度公民投票成為中華民國歷史上,全國性公民投票案數最多的一次,也是首次有公投議案得到通過。 反方則指出,三接若改在台北港,因為航道安全無法直接使用閒置港區,填海造陸新港區還需11年,緩不濟急。 政府規劃多座核能、燃煤發電機組在2025年前陸續退役,若三接無法在2025年上線供氣,屆時可能拖慢減煤期程。

和最近一次調查相比,也就是五個月前,可輕易地發現,傾向投同意票者增加6.6個百分點,而傾向投不同意票者也增加2.1 個百分點,這使得贊成與反對雙方的差距擴大到18.1 個百分點,又是一項極具戲劇性的發展。 此外,根據我們過去所做過三次調查,比較三次同意或不同意的比例變化,可以發現傾向投同意票者有相當大的起伏,而傾向投不同意票者則出現穩定緩步上升的態勢。 首先,從政黨傾向看,主要政黨支持者,包括執政的民進黨在內,都有過半數或一面倒地傾向投同意票,除了台灣基進支持者有明顯多數傾向投不同意票外。

公投案: 國民黨支持者若借侯友宜打朱立倫,笑到最後的還是民進黨與民眾黨1年前

2017年8月,第29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在台北市舉辦,由於台灣作為主辦地使用不同的名義舉辦賽事,台灣正名議題開始在民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9]。 是以,公投提案人理由書的正當性,以及政府意見書的說明,都是影響公民同意與否的因素,而複決或創制之法律/政策的「內容」周延性,也會影響公民投票的選擇。 如以核養綠提案僅提出廢止現行法律,而未就未來規劃提出實質可理解的內容,也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中選會的新聞稿表示,正方由立法院代表,最後推薦出5位代表人,反方則由相關政府機關或相關機構中有反對意見者代表,不過因為行政院表示抱持著支持的立場,所以沒有派出反方代表。 此次公投案中,18歲公民權的贊成票分布,跟民進黨縣市長選舉結果分布是高度相關的。 如下面兩張圖所顯示,假如每一個鄉鎮裡面民進黨的支持票數越多(催票率的定義為得票數除以選舉人總數),那該選區就會有越高的18歲公民權贊成票,也會有越低的18歲公民權反對票。

公投案

第12案公投屬於法律立法原則之「創制案」,根據《公投法》第30條,通過後,行政院應於3個月內提出草案,並交由立法院審議。 公投案2023 但這份草案,同時得符合上述提到的「釋字第748號解釋」精神。 1218四大公投進入投票倒數,國民黨喊出「四個都同意,台灣更美麗」,執政的民進黨則以「四個不同意,台灣更有力」互別苗頭。

公投案: 國際評論

該機制人口規模將近5億(佔全球7%),總GDP超過11兆美元(佔全球13.1%)。 公投案2023 台灣外交部稱,CPTPP會員國總貿易值佔台灣貿易總值超過24%,對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十分關鍵。 台美為了美國"萊豬"及萊牛進口到台灣的貿易談判歷來舉步維艱。

如上段所述,憲法增修條文中,有關被選舉權之敘述明確提到「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者外」,指憲法保留給立法者修法的法律保留。 雖然這次修憲案公投讓18歲以上的公民享有被選舉權,不過依據《憲法》規定,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年齡仍須滿40歲。 公投案2023 此外,「不以民法婚姻規定形式以外的方式」保障同性別二人能經營共同生活,其實也不等於願意特以「民法婚姻『章』」賦予同性二人婚姻地位。 緣性平法施行細則第13條所定之同志教育課程、及以此為依據所發展之課程綱要,洵屬教育部目前性平教育之重大政策,由於性平教育中的「同志教育」帶入性別光譜、多元性別、變性、男與男、女與女等多元情慾內容,並不適合心智發展尚未成熟之國小學生、以及正經歷身心快速成長與變化的國中學生。

公投案: 公投法

2021年7月9日,台灣民族黨總顧問劉重義批評,民進黨不但沒有推動台獨的意願,反而強力阻止台灣民間推動對台獨有利的活動,「這種無民族尊嚴的台灣本土政黨,會將台灣帶上南越的死路」[62]。 2018年9月3日,行動小組將連署書送交中選會,9月7日函請戶政機關查對。 綜上所述,外推港口、棧橋和沉箱等施工措施,雖然對生態有直接影響,不過中油的鑽探資料也顯示,除了棧橋以外,多數工程並不會在藻礁礁體上進行。 公投案2023 沒有設置人工建物的區域,對生態則會有地形侵淤、水流改變和水溫改變等間接影響,但目前欠缺相關實證研究,因此無法判斷間接影響對生態的衝擊到底有多大。 因此,正方陳述風平浪靜就會讓藻礁宣告死亡,尚無學術證據支持。 公投案2023 但另一方面,更動現有的生存環境確實可能衝擊藻礁的生存,反方和環差報告也並未證明「不會」影響藻礁。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