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口罩規定2023詳解!(小編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November 28, 2020

捷運口罩規定

台北捷運、高雄捷運宣布,即起恢復搭乘捷運要全程戴口罩,勸導不聽者最高可罰1萬5000元,並拒絕運送。 捷運口罩規定 台灣高鐵也表示,持續依據交通部政策及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定,配合執行各項防疫措施,目前相關做法並無改變。 請各類住宿式長照機構持續鼓勵機構工作人員與住民儘速完成完整疫苗接種,訪客進入機構應全程佩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等感染管制措施,以保障住民健康安全。

  • 若有符合例外情形,或請假外出需求,需經由機構評估同意,進行必要性探視、陪伴及新進陪住。
  • 北市府表示,開罰的部分因中央未有強制,目前和中央態度一致,仍先以勸導為主。
  • 北市府原本打算昨起暫停老人共餐,但引起里長、民意代表不滿,認為老人有用餐需求,北市府臨時宣布繼續開放,但要求實施用餐時需採梅花座或設置隔板,不吃桌菜並使用個人專用餐具、配戴口罩、量體溫、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及實名制等規定。
  • 國內陸續出現零星不明感染源個案,第二波疫情恐一觸即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宣布,即日起8大場所全面強制要求戴口罩,包含醫療照顧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場所、娛樂場所、大型活動等,提醒民眾務必配合。
  • 台北自來水園區、貓空纜車、兒童新樂園實施量額溫、室內空間實名制、定期消毒,出入口備有消毒酒精,符合規定才可進入。
  • 民眾搭乘捷運雖仍要在進閘門時戴口罩,但如果在站內或車廂、且可以保持1.5公尺社交距離,就能脫下口罩透氣,因此民眾不想戴口罩,可以自行移到車廂空曠處脫下口罩。

為防範疫情,使民眾安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宣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應全面戴口罩,未戴者會予以勸導,勸導不聽者將開罰3000元至1萬5000元。 臺北市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即日起實施,今日會先進行勸導,明天開始強制實施,未戴口罩不得搭乘公車或進入捷運匣門,請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務必遵守規定全程佩戴口罩,以保障自己與他人健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5日宣布「8大場所」務必要戴口罩,分別為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大型活動,因此北捷配合中央及市府防疫政策,規定搭乘捷運務必「全程配戴口罩」,若屢勸不聽者最高可開罰1.5萬元。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示,交通部規劃6月7日後,可鬆綁自4月4日起實施搭乘公車、捷運、計程車佩戴口罩的措施。 不過,民眾在進站、上公車、人潮擁擠時仍要戴口罩,捷運站也會繼續控管進場乘客的量體溫,換句話說,民眾只有在車廂內維持1.5公尺「社交距離」時,才能自身決定是否戴口罩。 台北捷運公司也發布新聞稿指出,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CDC)及市政府防疫政策,即日起搭乘捷運應全面戴口罩,未戴者先予以勸導,自4月4日起強制實施未配戴口罩者,不得搭乘捷運,經勸導不聽者將開罰3000元至1萬5000元,並拒絕運送。

捷運口罩規定: 室內口罩令放寬 中市交通局:搭乘大眾運輸仍應全程戴口罩

捷工局表示,捷運綠線最新進度為G13站到G32站高架段最快115年完工先行通車,往南G01站到G12站地下段預計119年通車,但是時間抓得很緊,要不會再有差錯才能如其完成。 108年7月15日開工後,統包商才開始辦理G07站文化資產挖掘保存作業,原本預計辦理期程為273日,實際執行卻花了3年多時間。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7條規定,發現考古遺址應即停止工程或暫停開發,GC03標因此停工416日,提出保存計畫後增加預算1億3700多萬元及增加工期569日,嚴重影響捷運工程整體進度。 審計處表示,捷運工程局辦理「桃園捷運綠線GC03標G07站至北出土段間地下段土建統包工程」(GC03標工程),於108年7月以190億2200萬元決標,原預計115年12月12日完工,但是至112年4月底,工程進度為31.49%,較原預定進度55.14%落後23.65個百分點。 桃園市捷運綠線工程因為在前市府期間G07站與台鐵桃園站共構遭遇文化遺址保存問題,加上G12、G13站中正北路潛盾機齒刃盤磨損等問題導致進度嚴重落後,被迫重新訂進度。 審計處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前市府處理文化遺址課題遲遲未做好規畫,工程合約也沒相關要求;潛盾工程未落實地質調查導致切刃齒盤受損停工至少10個月,都是工程嚴重落後的主因。

台北市公共運輸處表示,持續要求公車、捷運、計程車站務人員、駕駛員量體溫、全程戴口罩、車輛消毒清潔;乘客若有感冒、發燒症狀口罩也須戴好戴滿。 指揮中心也進一步表示,雖然室內與校園口罩已解禁,但若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的場合、與年長者或免疫力之下者(未完整接種疫苗者)密切接觸時,上述 捷運口罩規定 4 捷運口罩規定 種情形仍建議配戴口罩。 指揮中心表示,有鑒於疫情趨緩,3/6 起將鬆綁各級學校戴口罩的相關規定,各級學校包含: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托嬰中心等,可讓學生可自行決定在教室是否佩戴口罩,但校園內的健康中心、校車、接駁車內,依規定仍應佩戴口罩。 台北自來水園區、貓空纜車、兒童新樂園實施量額溫、室內空間實名制、定期消毒,出入口備有消毒酒精,符合規定才可進入。 自來水園區在戲水池外的遊憩區域需保持戶外1公尺與室內1.5公尺的社交距離,若無法保持建議配戴口罩。

捷運口罩規定: 捷運信義淡水線機車格1/18實施收費 範圍涵蓋沿線約7,100格車位

此外,校車、幼兒園專車、校園接駁車等也比照公共運輸,從規定配戴改為建議配戴口罩。 指揮中心指出,簡訊實聯制自去年5月19日起實施,透過「疫調輔助平臺」整合簡訊實聯制資料,協助地方政府疫調人員掌握個案相關活動史及匡列接觸者等,達到防疫之目的。 截至今年4月26日止,已發送47.7億則簡訊,因應疫情發展及防疫新階段之措施調整,即日起取消實聯制措施,簡訊發送將自28日0時起退場,鼓勵民眾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 「台灣社交距離APP」在廣泛使用下才能發揮最大成效,使用者只須下載安裝並開啟藍牙,APP即可記錄相關資料。 尚未安裝之民眾可至App Store及Google Play雙平臺下載使用。

這意味著,除了乘坐醫療車輛或救護車的人之外,大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不再需要配戴口罩。 侯友宜說,交通部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沒有取消「未戴口罩者不得搭乘大眾運輸」的規定,考量車廂為密閉空間,除離峰時段確實保持社交距離者,其餘將維持進站及搭乘大眾運輸者須戴口罩規定。 新冠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宣布今起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及特定載具,不再強制戴口罩,改為「建議佩戴口罩」,但醫療照護機構、救護車等8場所強制配戴口罩。 捷運口罩規定 但若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仍建議戴口罩,另在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暨校園接駁車裡面「建議佩戴口罩」,但在校園內健康中心仍要佩戴口罩,改新制後僅剩醫療照護機構、救護車等8場所強制配戴口罩。 指揮中心宣布,除了醫療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及特殊運具等指定場所仍須戴口罩,其餘室內空間民眾可自行決定是否戴口罩。 (中央社記者陳怡璇台北5日電)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宣布,搭乘捷運、公車、計程車強制戴口罩措施,7日同步中央鬆綁,車廂車站內若能維持社交距離就免戴,但捷運進站、公車上車時仍要戴。

捷運口罩規定: 台北捷運公司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事發就在11日傍晚,當時女乘客就坐在靠近車門旁的座位,乘客頻頻上前規勸她把口罩戴好,但女子當耳邊風,乘客只好通報捷運人員,而這名乘客最後恐怕最高會被罰1萬5000元。 但教育部進一步說明,最近有規劃簡化「以篩代隔」政策,不排除像機場那樣,僅針對有需求的民眾發放快篩,但由於還需要與相關單位討論,實際開始實行的時間與說明會另外公布。 北捷與寵物相關其他規定還包括禁止攜帶鳥禽,但小型寵物鳥不在此限,而所有寵物都應裝魚寵物箱、小籠或小容器,且包裝完固無排泄物露出,寵物的頭、尾和四肢均不得露出。 僅限導盲犬、導聾犬、肢體輔助犬或訓練中工作幼犬能在訓練人員陪同下,牽繩移動。 民眾表示,20日出門搭捷運時巧遇有人在座位上抱著長毛貓,「好像一開始放在手推車裡面,然後突然抱起來玩」,只見貓咪窩在飼主懷裡,另一名疑似同行友人推著寵物車,過程中也不時蹲下與貓咪互動。

捷運口罩規定

三、取消無COVID-19相關症狀之住院病人於住院期間,醫院得依社區傳播風險及實務需求,於病人住院後3-5天、定期每週、需執行侵入性處置或手術前、其他經醫師評估有需要等情形進行篩檢之建議。 二、取消無COVID-19相關症狀之急診留觀達24小時(含)以上之病人及陪病者,得進行1次篩檢之建議。 (一)COVID-19檢驗陽性住民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原則上應暫停接受探視、陪伴、新進陪住及請假外出。 捷運口罩規定2023 如符合例外情形時,得經機構評估同意,進行必要性探視、陪伴及新進陪住。

捷運口罩規定: 車站收班清潔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下午要前往金門行程,也在出發前透過電話與中和黨員們一同信心喊話。 •我國前友邦尼加拉瓜在今年6月向中美洲議會(PARLACEN)提案,撤銷中華民國立法院作為中美洲議會的永久觀察員資格,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而代之,中美洲議會在當地時間21日上午通過該案,外交部宣布我國即刻退出,為台灣作為觀察員參與中美洲議會近25年畫下句點。 「透過環境部,要增加減碳力道、加強廢物循環與學術研究!」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22日親赴新成立的環境部揭牌,蔡總統說,環境部未來要協助政府進行溫室氣體減量與碳權交易問題,他相信過往號稱「鋼鐵校長」的新部長薛富盛足能擔此重任。

台北市產業局表示,復興公園泡腳池及硫磺谷泡腳池今起重啟管制,包含全程配戴口罩、入場配合量測額溫,體溫高於37.5度不得進入、泡腳時保持安全社交距離1公尺,並依編號入座,復興公園泡腳池每場次僅開放51人、硫磺谷泡腳池每場次開放31人,泉源公園泡腳池則配合場域防疫管制暫時關閉。 今起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及特定載具雖不再強制戴口罩,改為「建議佩戴口罩」,但醫療照護機構、救護車等8場所強制配戴口罩。 4 / 30 起因國內 COVID-19 (武漢肺炎) 疫情趨於平穩,政府實施「防疫新生活運動」,使民眾恢復正常生活。 除維持個人防疫習慣,勤洗手與戴口罩之外,仍要維持室內 1.5 公尺、室外 1 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 口罩令第1階段鬆綁,從12月1日開始走出戶外就可以不用再配戴口罩,但是走進室內場所,尤其是搭乘大眾運輸,像是在捷運車廂、公車和計程車口罩都還是必須要戴好,這一步可是足足等了555天,雖然解放呼吸只限於戶外,而且人潮密集的情況下也例外。 捷運警察隊今天公布此次案例,也再次呼籲民眾,目前搭乘捷運仍須遵守相關防疫規定,應全程配戴口罩,違反規定者,最高可處新臺幣1萬5千元罰鍰並拒絕運送,如遇有旅客未戴口罩,請先按下門邊紅色緊急按鈕通知站務人員及警方到場處理,或撥打110電話,不遵守規定者定依法究辦。

捷運口罩規定: 配合中央防疫政策 北捷即日起取消實聯制措施 提醒旅客進入捷運系統仍須全程佩戴口罩

2.如果學生可以提供過去180天內從Covid -19 康復的證明, 也不需要進行旅行相關的檢測及隔離。 入境前跟歐盟各國邊境管制相仿,需準備COVID-19疫苗接踵證明或72小時內的PCR陰性報告才有辦法入境! 所以通常確認航班後,就在時間內預約做完檢測並且拿到英文版的PCR 報告唷!! 高市捷運局副局長吳嘉昌表示,捷運黃線延伸前鎮漁港路網規劃目前現正辦理期中報告,預定今年9月完成,而期末報告預定於明年6月完成。 在潛盾機切刃齒盤方面,審計處指出統包工程契約規定應詳實辦理地質調查,以作為潛盾機切刃齒盤設計依據,但是廠商未落實辦理,且使用零件規格與服務建議書不符,才鑽掘1個多月,切刃齒就異常磨損必須更換,耽延挖掘進度約10個月。 被問及何時會想要把口罩拿下來,張小姐則表示,「看感覺、看自我認知」,但並非看疫情的嚴重程度而定,而是「現在『感覺』還不是拿下來的時候」。

捷運口罩規定

● 餐飲場所:應嚴格落實量體溫、提供洗手設備及消毒用品;宴席不得逐桌敬酒敬茶。 違反上述措施者依法裁處並限期改善,未完成改善者,不得提供內用服務。 ● 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含交通運輸):應嚴格遵守量體溫、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 此外,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者、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密切接觸等族群,仍建議佩戴口罩。

捷運口罩規定: 台北捷運即刻強制「全程戴口罩」!摘下最高罰1.5萬

如有COVID-19疑似症狀時,建議立即篩檢並(或)就醫評估。 國內2020年4月1日起實施大眾運輸口罩禁令,今天起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不用再戴口罩。 她表示,雖然知道今天口罩禁令解除,但是口罩已經戴習慣了,因此還是戴著口罩出門、上車。

捷運口罩規定

車站大廳、捷運連通道的商店街等,屬於非付費區,不在強制配戴口罩的範圍內,但如果人潮較擁擠、沒辦法保持適當距離的時候,仍建議配戴口罩。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規定,民眾如果在「醫療照護機構」、「救護車」2場所不配合配戴口罩,且不聽規勸,可處以新台幣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 捷運口罩規定 指揮中心提醒,「醫療照護機構」與「救護車」2場所,考量到免疫力低下者、年長者、兒童等族群的防護能力,仍未放寬口罩規定。

捷運口罩規定: 口罩令2/20起室內解禁 哪些場所不戴仍違規?新制QA一次看

市府第一線服務職員仍須戴口罩;民眾入內如不能保持社交距離也須戴口罩。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5日電)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已與北北基桃4市達共識,7日疫情解封後,除非可維持社交距離,搭捷運與公車時,進站與搭車仍必須戴口罩、量體溫,這與中央防疫作為一致。 公車、捷運等大眾運輸的車內屬密閉空間,為避免感染風險,雙北市搭乘公車、捷運或計程車等運輸工具仍應全程佩戴口罩,如經勸導仍不願配合者,運輸業者得予以拒載或報警處理,並得依傳染病防治法處新臺幣3千至1萬5千元之罰鍰。 依據教育部和指揮中心討論後暫定,各級學校、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托嬰中心等場所,開學後先加強相關防疫措施,若疫情持續穩定,預定要等到3月6日會公布統一放寬規定。 第3是,大多數國家已不再規定搭乘公共運輸交通工具需佩戴口罩,改為自主佩戴。

黃珊珊補充,目前尖峰或離峰時間難以認定,建議民眾還是以「社交距離」標準,作為是否戴口罩的依據。 一般民眾進站和上公車時,以及有生病發燒的民眾搭乘大眾運輸,仍然要戴口罩。 只有民眾進到車廂確定可維持1.5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時,才能依自身意願決定戴不戴口罩。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5日主持防疫記者會時表示,乘客在車廂內要「四下無人」才能摘下口罩,否則基於禮貌應該還是要戴口罩,保障大家的安全。

捷運口罩規定: 搭乘捷運應全程戴口罩 違反規定者最高可處1萬5,000元

不過,針對公共運輸及特殊運具的口罩配戴規定,仍有許多部分讓民眾感到疑惑,交通部航政司長何淑萍便在記者會中詳細說明,她表示,民眾在「運具」跟「場站的付費區、管制區」都須佩戴口罩。 此外,指揮中心指出,各級學校、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托嬰中心等,則依教育部及衛福部規劃,開學後先加強相關防疫措施,如疫情穩定,自3月6日依指揮中心通案性規定,實施校園及托育場所室內口罩放寬。 捷警隊表示,一名女乘客先前早上8時許,從捷運府中站進站時沒有戴口罩,站務人員發現後上前勸導,但她仍不配合。 站務人員通報警方到場,她依然不願配合,還說「戴口罩只是建議、沒有強制規定」;員警告知其現行相關防疫規定後,她堅持不戴上口罩,並於忠孝敦化站下車欲直接離去。 員警最後攔下她查證身分後,由捷運公司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函送主管機關裁罰。 指揮中心強調,醫療機構,包括醫院、診所、藥局和物理治療中心等,仍要求所有訪客配戴口罩,因為這些機構不僅治療新冠肺炎患者,還治療其他季節性疾病。

捷運口罩規定

6款口罩取捷運路網6條路線型態,分別設計為棕色(文湖線)、紅色(淡水信義線)、綠色(松山新店線)、橘色(中和新蘆線)、藍色(板南線)、黃色(環狀線)等6款特色口罩及專屬顏色耳繩,處處可見精緻巧思,極富收藏意義。 防疫關鍵時期,每個人都得戴口罩搭捷運,但女乘客聊天聊到拉下口罩還講得口沬橫飛,也難怪讓其他的通勤族不開心,拍下影片PO網抱怨。 正值下班期間,捷運車廂上乘客有的休息,有的聊天,不過仔細看眼前這名女乘客,口罩戴的位置怎麼和其他人都不一樣。 目前為止各級學校仍實施「以篩代隔」政策,只要班上有一人確診,學校會發送快篩給全班同學,讓大家回家自行快篩。

捷運口罩規定: 搭乘高鐵佩戴口罩宣導

台北市明年4月20日至4月25日將承辦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北市教育局昨宣布,賽事期間北市國高中職將停課4天,但必須在明年1月23日至26日先行補課,也就是寒假會晚一周才放。 消息公布讓不少家長跳腳,有家長說:「寒假出國機票都買好了!」也有家長抱怨,為什麼不中小學一起同步,對同時有國小和國高中生的家庭來說很困擾。 捷運口罩規定 新北市莒光國小校長林義祥也說,開學前3天都會開放新生家長陪伴入校,但考量新生有15個班級、500多人,人數眾多,希望入校家長可以提前在八點前入校,八點後準時離校,同時建議佩戴口罩。

捷運口罩規定

(一)取消無COVID-19相關症狀且無暴露史之新進住民、住民請假外宿返回、由醫院轉入或出院返回機構住民篩檢及隔離強制性規定。 另外她也提醒,不論在運具或是場站,民眾若違反規定,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第1項規定,處以新台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的罰鍰,但如果民眾有飲食需求等例外情形,仍可以暫時脫下口罩飲食,並於飲食完畢後盡速戴上口罩。 一對年約20歲的情侶,周先生和楊小姐,剛好一人戴著口罩、一人沒戴口罩。

捷運口罩規定: 交通部防疫專車與防疫計程車最安心的防疫接送問與答

請民眾乘車時儘量不要交談,並盡可能保持適當之社交距離,減少病從口入之機會,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咳嗽)的民眾前往醫院求診,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並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感染他人。 指揮中心表示,因為口罩解禁原則是以尊重師生自由為出發點,在學校室內師生可「自行決定」是否配戴口罩,所以老師、學生都可自己決定是否繼續配戴,不會有相關罰則。 在各級學校室內,師生可自行決定是否配戴口罩,但學校內的健保中心、校車、接駁車等公共運輸上,仍需全程配戴口罩。 公管中心表示,民眾進入台北市政府大樓規定民眾進入市府要戴口罩,在一週緩衝期,若民眾沒有戴口罩,請對方留姓名、電話、住址等資料,但一週後若民眾沒有戴口罩,就拒絕進入,一線員工戴口罩、管制點放置乾洗手液;其他市府所屬機關也有各自的規定。 北捷說明,自即日起旅客搭乘捷運務必全程戴口罩,各車站均已公告相關告示,即日起為期一周加強勸導,自8月13日起,勸導不聽者將開罰3,000元至1萬5,000元,並拒絕運送,亦將視疫情狀況彈性調整。

A:事實上,大多數國家已不再規定公共運輸戴口罩,如新加坡今年2月13日已改為僅醫療院所須佩戴,日本今年3月13日已全面取消室內外口罩令,韓國也在今年3月20日改為僅醫療機構須佩戴口罩。 葉局長指出,國內民生活動陸續擺脫疫情困擾,觀光產業發展、消費商機逐漸恢復疫情前活絡,吸引海內外遊客到訪台中,台中市大眾運輸提供舒適便捷的環境,捷運、公車、計程車與公共自行車等大眾運具已做好萬全準備,迎接疫後新生活,歡迎全國及世界各地的遊客到台中旅遊。 市府交通局長鍾鳴時表示,交通部公布7日起高鐵、台鐵、國道客運有條件鬆綁戴口罩禁令,捷運、公車則授權地方政府決定。 北捷指出,截至今天11點,運量約有22萬人次,多數乘客都配合口罩新制,僅有極少部分進站未戴口罩,還有1位乘客在沒保持社交距離下脫下口罩,但經捷運人員善意提醒後已經配合。 北市府表示,各機關先進行勸導一週,至於一週後是否開罰,目前並無強制規定,目前僅有北捷,若中央有進一步規範,北市府將跟進。

捷運口罩規定: 室內脱口罩明實施!搭大眾運輸仍需戴 交通部:付費區外不強制

指揮中心表示,初步判斷口罩解禁應該不至於會影響疫情,但在 3/6 學校口罩解禁漏,會特別關注 6~12 歲兒童、12~17 歲青少年族群的感染情形,以及確診人數是否增加。 根據台北捷運規定,攜帶寵物應安置於寵物包、籠或推車,全程不可露出,而中小型寵物車限制在長寬高總和175公分以下,全程可免費搭乘。 北捷日前也更新大型推車上捷運的限制,開放86個車站允許大型寵物車上車,尺寸限制為長寬高總和介於176公分到220公分之間,進站時須購買「攜帶寵物單程票」,每張80元。 有民眾在台北捷運上看到有飼主抱著貓咪,雖然貓咪看起來很乖很淡定,但根據台北捷運的規定,寵物需要全程不能露出,只能待在指定尺寸的推車或寵物籠包裡。 台北市博愛國小校長陳順和表示,考量各項防疫措施鬆綁,下周開學日會重新開放家長陪伴新生入校,當天也會同步在校內舉辦家長說明會,家長陪伴孩子進入班級後,就會引導到試聽教室參加說明會,直到中午約11時40分再回到班級接孩子放學。 過去兩年因防疫規定,開學日家長不能入校,小一新生入學「十八相送」情節,只能在校門口止步,有學童和家長難分難捨,校門口哭成一團,甚至有家長攀在校園圍牆上看著孩子離去的背影,學校也得加派人員引導分流與安撫新生情緒。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