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時薪2023詳細懶人包!(小編推薦)

Posted by John on September 14, 2018

基本時薪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8)日主持行政院院會,聽取勞動部報告「調整基本工資」一案。 為維持基層勞工的基本生活所需,同意核定本次基本工資調整方案,自112年1月1日起,月薪調升至2萬6,400元,時薪調升至176元,這也確定是蔡總統上任以來,連續第7年調漲基本工資,月薪總調幅達31.9%,時薪達46.7%,具體展現政府照顧基層勞工的決心。 台灣的基本工資制度依據《勞動基準法》及《基本工資審議辦法》,於每年第三季由中華民國勞動部邀請各界人士組成「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進行審議,如會中決議調整,則將結果交由中華民國行政院核定公告後實施。 現行基本工資為月薪新臺幣26400元、時薪新臺幣176元,2023年1月1日實施[1]。

故勞工每月在正常工作時間內所得之工資,不得低於每月基本工資扣除因請假而未發之每日基本工資後之餘額。 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8月18日討論基本工資是否需要調整,歷經四個半小時討論得出審議結果,決定每月基本工資從現行2萬3800元調至2萬4000元,調升200元,漲幅為0.84%,時薪則比照每月基本工資調幅並小數點進位,由158元調至160元。 依據勞基法第21條跟勞基法施行細則第11條,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內所得之報酬,應為法定最低基本工資。

基本時薪: 基本工資111年元旦起調漲 月薪2萬5250元

除了採用 4 週彈性工時制度可安排連續出勤日多達 12 日,其他不管是固定工時或是 2 週彈性工時、8 週彈性工時的雇主都須每 7 日給予勞工 1 日的例假,僅可彈性調整休息日。 (2) 因為每 2 週應至少有 2 日的例假日,因此第二週的週六、週日必須為 2 日的例假日,勞工在第一週與第二週最多可連續出勤 12 日。 而在第三週,勞工將在週四達到每 4 週的 160 小時工時上限,因此從第三週的週五開始,因為休息日、例假日以及免出勤日合計,總共可有 10 日連續免出勤。 根據勞動部於 2020 年 1 月 22 日的說明,未感染新型冠狀肺炎但是有接觸疑慮、經防疫單位要求進行「自主健康管理」的勞工,可請「普通傷病假、事假、特別休假」,或是與雇主協調工作時間。

基本時薪

勞動部表示,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於上週四(1)日通過基本工資調整案,月薪從現行2萬5,250元調至2萬6,400元,調升1,150元,調幅約4.56%;時薪也由168元調至176元,調升8元。 本次基本工資調升,總計約有超過232萬名勞工受惠;月薪部分,預估約有175萬名,時薪部分約有57萬名。 這週六因為客戶受到國際事件影響,急需公關公司協助處理,主管在徵得 Kate 的同意下安排他週六進公司幫忙,比照平日一樣出勤 4 小時。 雖然 Kate 平常的工作時數每週只有 20 小時,但因為他已連續上班五日,週六出勤對他而言已是額外利用休息日上班,所以以加班辦理,Kate 的週六出勤將可獲得 176 x 2 x 1.34+176 x 2 x 1.67=約 1060 元。 依法令規定應由雇主另外幫勞工提撥至少薪資 6%,而員工可以自願提繳最高 基本時薪2023 6%,今試算以最新基本工資月薪 26,400 元(勞工可自提 6 %計算),明年薪資單中勞退費用應扣項目為 1,515 元,較今年增加 69 元。

基本時薪: 工讀生打工的時薪如何計算?(2023 最新)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經濟呈現低迷狀態,台灣鄰近各國在最低工資調漲的討論上也較過去保守,而國內在8月18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時,勞資雙方代表也出現激烈的討論,但最後還是決定微幅調漲基本工資。 雖然8月中無薪假人數已降低到2萬以下,但和經濟相關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好像沒有太大起色,中小企業面臨明年基本工資調漲,又該如何因應呢? 勞動部說明,歷來勞資對於基本工資的調整看法,本有各自立場,最終決定的調整幅度,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滿意,但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功能,就是積極整合各方意見,努力取得勞資雙方尚可接受的調整金額。

  • 但基於習慣或業務性質,得於勞動契約內訂明一部以實物給付之。
  • 基本工資只包含「勞工應自行負擔」的勞健保費用,因此員工領到的薪水若是扣除這部分低於基本工資的話,雇主是不違法的;但若從員工工資中扣除「雇主應負擔」勞健保費用,導致勞工實領金額低於基本工資,雇主就會違反《勞基法》,更多情況請看這邊。
  • 不過話說回來,單論營養補充品的話,對於蛋白質、鈣質的補充,牛奶絕對是非常好的選擇之一。
  • 每當基本工資調升時,勞保、健保、勞退投保級距表通常也會隨之修正,雇主負擔費用也會增加,而雇主應依投保薪資分級表規定申報,避免申報不實觸法!
  • 因此,若雇主要求勞工連續工作超過五天,在第六天(換句話說,就是要求勞工在他的休息日上班)時應以加班費計算,算法同月薪制勞工。
  • 這邊介紹兩種不同的時薪制勞工的休息日加班費算法,雖然一位是全職、一位是兼職,相異點主要是體現在出勤日上限而影響到加班費的計算,其他規定皆相同。

1988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通過《基本工資審議辦法》之後,制定基本工資的相關政策,並開始逐年審議調整。 惟1997年調整至每月新臺幣15,840元過後,曾有十年不調整基本工資,但近幾年調幅增高。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 2 條規定,工資是指勞工因為工作而獲得之報酬。 因此凡是符合勞基法所規定「工資」定義的項目皆可納入基本工資計算,包括工資、薪金,或是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給勞工的獎金、津貼或其他任何名義的經常性給予。 簡單來說,只要是因為工作而獲得每個月固定發放的報酬都算在「工資」的範圍內。 他是指正職員工但不太進公司那種,還是兼職,或是實習生之類的呢?

基本時薪: 時薪制勞工 — 國定假日加班費計算方式

故工資非以底薪為限,不論雇主以任何名義之給與,如係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均屬「工資」之範疇。 勞動部表示,本次會議,勞方委員認為,因為物價上漲,今(111)年調升基本工資的效果,被通膨稀釋,且經濟成長的果實是勞資雙方共同努力而來,應該勞資共享。 資方代表則表達,認同通膨壓力對勞工的影響,但相對也造成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利潤減少,更應顧及那些尚未完全從疫情衝擊恢復過來的產業。 基本時薪 每月基本工資由新臺幣(以下同)25,250元調整至26,400元,調升1,150元,調幅約為4.56%;每小時基本工資則比照每月基本工資之調幅,由168元調整至176元,調升8元。

故勞工假日出勤工作於8小時內,應依前開規定辦理;超過8小時部分,應依同法第24條規定辦理。 對於這樣調整的企業來說,原先的休息日 12/29 變成了工作日、工作日 12/31 變成了休息日。 如果雇主要求員工在彈性放假的這天,也就是休息日 12/31 出勤,應該先徵得勞工的同意,並且比照休息日支付勞工加班費;若是勞工不同意出勤,雇主也不可扣全勤或是國定假日當日的工資。 前面在介紹休息日的加班費計算時,曾提到現行法律規定之最低基本時薪(自 2021 年 1 基本時薪2023 月 1 日起調整為 160 元)已涵蓋休息日及例假日的本薪,因此時薪制的勞工在休息日出勤雇主不需要額外給付勞工日薪,而是同樣給予加班費。 1984年開始實施的《勞動基準法》第21條規定:「工資由勞僱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基本時薪: 李玟遭職場霸凌!83%上班族遇過 平均隱忍近2年

根據勞動部統計,基本工資月薪調升後約有194.28萬名勞工受惠,時薪部分則約有51.11萬名勞工受惠。 2022 基本時薪2023 年基本工資調漲,與近五年的基本工資調漲相比,2022 年的月薪為成長幅度是最大的一年,紛紛讓老闆、勞工都驚呼有感! 有了可以幫企業在地圖上建構資訊的工具,還有完成各式行銷素材的好幫手,餐旅業者仍有一個潛在的挑戰:客服。 正因為面對到人力短缺的窘境,第一線服務人員該如何在前線協助解決顧客疑問的同時,兼顧線上需求?

但依法令規定,舉凡伙食津貼、職務加給,只要是正常工作時間所獲得(即不算加班費)、符合勞基法「工資」定義的項目,加總後不低於「基本工資」即可。 Q:事業單位因停電致雇主宣佈停工休息,工資如何發給疑義A:勞工赴事業單位工作,因台電公司停電致雇主宣布停工休息,該日停工因不可歸責於勞資雙方,故工資如何發給,可由勞資雙方協商。 Q:提供外勞之膳宿可否約定為工資給付項目疑義A:勞動基準法第22條規定,工資之給付,應以法定通用貨幣為之。 但基於習慣或業務性質,得於勞動契約內訂明一部以實物給付之。 基本時薪 工資之一部以實物給付時,其實物之作價應公平合理,並適合勞工及其家屬之需要。 基上,提供外勞之膳宿費用自可由勞雇雙方自行於契約約定納入工資給付之項目。

基本時薪: 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最新)

基本工資調漲定案,時薪將從160元調漲到168元,調幅5%;月薪將從24,000元調漲到25,250元,調幅約5.2%,預計2022年元旦實施。 隨著勞動法人資讀書會開放線上課程,最近似乎多了些讀書會新夥伴,甫加入關注宇恒週報的行列。 白話勞動法單元將趁此機會整理一些比較基礎的勞動法觀念,提供基層主管、新手人資夥伴們參考。

基本時薪

和一般勞工加保勞保較為不同的地方是,部分工時人員加保時在「勞保月投保薪資」那一欄,直接填寫月薪資就好,反之一般勞工加保勞保時,要填寫的是根據一般勞保級距表中的投保薪資(和實領的會不同)。 2023年基本工資調升為26,400元,連帶「勞工職業災害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一併調整,新修正之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刪除現行第1級之月投保薪資25,250元,現行第2級26,400元遞移為第1級,其餘金額未修正並依序遞移,修正後之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調整為13級。 2023年基本工資調升為26,400元,連帶「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一併調整,新修正之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刪除現行第1級之月投保薪資25,250元,現行第2級26,400元遞移為第1級,其餘金額未修正並依序遞移,修正後之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調整為13級。

基本時薪: 基本工資是否含勞健保

當各項資訊都整理在這個地圖上,也能為第一線的服務人員減少許多任務上的負擔。 莊爵安說,最後還是回歸數據討論,由消費者物價指數(CPI)、GDP為主要參數。 原先試算月薪會達到2萬4100元,但由於超過2萬4000元就跨入下一個勞保級距,資方負擔更重,因此勞方同意退讓;雖然不能達到調漲3%的理想,但仍能達到連5年調漲。 Kate 是就讀傳播學院的大四學生,他每週一到五的早上都會花 4 個小時到公關公司擔任媒體監測的工讀生,時薪為 160 元。

基本時薪

早前勞動部新聞稿指出,5月31日勞動基準諮詢會第32次會議討論於7月29日廢止「公營事業單位於立法院列冊之國會聯絡工作人員」及「臺北市政府新聞處隨同市長行程之專業攝影技工及採訪車駕駛」繼續適用《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規定。 12月9日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宣布明(2023)年1月1日起,國民年金保險費率將調整為10%、月投保金額調整為19,761元,預估影響271萬人,每人每月將多負擔72元至144元。 勞動部新聞稿也說明,為減輕投保單位作業負擔,勞保局將主動針對投保薪資第1級(原25,250元)之被保險人辦理逕調作業,自2023年1月1日起調整為26,400元。 基本工資自112年元旦起調整,經濟部考量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內產業,為減緩調漲工資對事業單位所造成的負擔,研訂「基本工資補貼方案」,預計可補貼全職員工18萬餘人、部分工時員工6萬餘人。 新聞媒體報導,勞動部指出:基本工資調幅主要是反映主計總處預測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2.92%,加上經濟成長率3.76%,認為應由勞資共享,因此包含本次調升在內,已是政府連續七年調升基本工資。 提醒雇主們,除了薪資以外,有關員工的勞健保部分負擔、勞退提撥費用也應編列進人力預算,並留意每年基本工資調漲時須隨之增加預算。

基本時薪: 基本工資(最低薪資)是什麼?

根據《勞動基準法》中指的工資,為勞工因工作而獲得的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的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 雖然時薪制勞工通常一週工作時數不會多達法定的 40 小時,但雇主仍須讓勞工每 7 日有 1 日的例假日+1 日的休息日。 因此,若雇主要求勞工連續工作超過五天,在第六天(換句話說,就是要求勞工在他的休息日上班)時應以加班費計算,算法同月薪制勞工。 對於勞方而言,可能會帶動市場通貨膨脹,使民生物資價格上漲影響民眾的購買力;也可能影響就業率,因為雇主需要負擔更高薪資成本只好減少給薪縮減人力。 對企業經營者而言,生產成本都增加、利潤減少負擔可能會變重。 資方原本態度強硬後鬆口退讓,主因政府會訂定補貼受影響的資方。

基本時薪

全產總秘書長戴國榮說,時薪、月薪調幅過去早就脫鉤,但勞團反對,因當月薪跟時薪幅度拉大,除有道德風險,年輕人也會覺得做時薪工作就好,不僅非穩定雇傭關係,也無助年輕人職涯發展。 一個月有大月和小月,所以大家可能會疑惑月薪的部分該怎麼計算,但事實上,月薪並不會因當月的天數而有所改變。 的確,牛奶PDCAAS值為一,同時含有80%的酪蛋白與20%的乳清蛋白,絕對是蛋白質補充的好選擇。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