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日本廠12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Eric on April 28, 2021

台積電日本廠

〔記者陳政宇/台北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日本熊本縣建廠,日前也宣布將與多家廠商在德國德勒斯登合資設廠。 對此,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接受《彭博》專訪表示,台積電到美國或是其他國家,這是台灣經濟實力的擴大,也是全球供應鏈重組的一部分,台灣會正面看待這些事情。 日本媒體日刊工業新聞2月24日報導,台積電考慮興建的「日本二廠」也將位於熊本縣菊陽町附近,總投資額預估超過1兆日圓,規模最少將同於預計2024年底啟用生產的「日本一廠」,且「日本二廠」可能導入5-10奈米先進製程,預估將在2020年代後半開始進行生產。

中科管理局長許茂新今(15)日表示,此案都審送件迄今已近一年半,作業時程已經來不及,台中市政府通過都審後,還要送內政部都委會審查,預計年底由台中市政府公告都市計畫,才能啓動用地取得作業,今年底交地確定來不及。 甘利明表示,儘管台積電尚未正式宣布興建第2座晶圓廠的消息,但日本政府對該公司的援助,將會是相關預算的一部分。 甘利明指出,在日本政府承諾承擔台積電第1座晶圓廠一半建廠費用後,針對第2座晶圓廠的興建,不提供任何支持是不可能的,對這類晶圓廠的建廠費用通常都提供約1/3補貼,而先前對第1座晶圓的建廠費用補貼則似乎有點龐大。 為強化日本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日本首相岸田文雄5月18日在首相官邸和台積電等台日韓半導體大廠會談。 也出席上述會談的西村康稔在會談後表示,接獲海外半導體大廠多項投資提案,台積電、英特爾(Intel)等各家廠商紛紛表示將對日本進行積極投資,而日本方將活用編列於2022年度補充預算中的1.3兆日圓資金,積極提供援助。 此外,龔明鑫還提到,歐洲規定半導體生產將來20%必須在歐盟產出,若台積電不到德國設廠,也會有其他廠商過去,不只打亂市場、對全世界也不好。

台積電日本廠: 台積電日本廠完工圖首曝光!力拚一年半竣工 2024年投產、出貨

英特爾這筆投資案換來了德國政府提高補貼額度到100億歐元,不過「歐洲動態」引述智庫蒙田研究所(Institut 台積電日本廠 Montaigne)國際研究主任杜懋之(MathieuDuchatel)指出,英特爾欲在德國生產5至7奈米晶片「是個比較冒險的賭注」。 英特爾可謂「投歐盟所好」,因為歐盟晶片法案的論述重點之一就是要投入最先進技術的研發和生產。 去年歐洲輿論界甚至傳出歐盟官員對台積電打算投資28/22奈米製程「不夠先進」而不滿。 「歐洲動態」指出,台積電的投資正合德國領先的汽車產業所需,而英特爾宣布規模更大、更先進製程的投資案則是「較冒險的賭注」。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台積電在日本九州熊本南部興建首座晶圓廠,日本政府提供建廠費用一半的補貼,如今台積電計畫在當地再建第2座晶圓廠,根據彭博報導,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半導體小組主席甘利明(Akira Amari)表示,日本政府將至少提供建廠費用 1/3 的補貼。 龔明鑫今於Yahoo TV節目「齊有此理」受訪時做了以上表示,龔明鑫指出,台積電德國廠主要是成熟製程,將生產28奈米至12奈米,也能幫助台灣半導體在當地形成供應鏈,但最先進的製程,台積電2奈米廠還是會蓋在台灣。

台積電日本廠

然而,對比台積電今年的資本支出就高達250億美元,日本提出的金額似乎有些「單薄」,自民黨呼籲,政府應再提高半導體補助資金。 日本積極拉攏台積電,《南華早報》指出,日本已為半導體產業預留18億美元(約新台幣500億元)的資金,欲藉此建立更多跨國合作,並吸引台積電等晶片代工商赴日設廠以提高產能。 台積電正在日本熊本縣菊陽町打造半導體工廠(以下稱日本一廠),且在 1 月表明考慮在日本興建第二座工廠(以下稱日本二廠)後,於 6 月 6 日首度透露評估中的日本二廠可能仍會蓋在熊本縣。 台積電日本廠 而日本經濟產業大臣(經產相)西村康稔 9 日對於台積電考慮在日本追加投資一事表示歡迎,且稱將確保對台積電日本二廠提供補助所需的必要預算。

台積電日本廠: 中國央行無預警降息 幅度創2020年來最大

再根據來自半導體產業協會(SIA)與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等的統計數據均顯示,一如野村團隊預期,全球半導體景氣已從谷底劇烈揚升。 野村證券近日動用全體亞洲團隊,出具了一份長達96頁的「全球科技產業報告」,並看好亞洲九大電子廠將在晶片業的週期復甦中受惠,台廠台積電(2330)(2330)、聯電(2303)(2303)入列。 許茂新指出,經濟部早已核定二期園區用水、用電計畫,全案並通過環評;台水、台電承諾不會排擠民生用電、用水。 許茂新不諱言,市府都審過關後,將立即送內政部都委會審查,後續還有公告都市計畫、園區用地取得等作業。 對此,西村康稔9日指出,「對於台積電考慮在日本進行大規模追加投資一事,表示歡迎」;關於台積電日本二廠,西村康稔指出,「在仔細審查援助內容、金額之後,會努力確保援助所需的預算」。 在地採購有助降低運輸成本,創造循環經濟價值,間接原物料在台灣在地採購比例希望逐年提高,2030年目標將達64%。

台積電日本廠

值得注意的是,台中園區二期擴建案能夠排入本月25日舉行的都市計畫審查議程,主要關鍵在於台積電高雄2奈米廠宣布後,台電、台水公司終於出具台積電中科2奈米廠開發及營運期間,不會排擠台中市民生用電、用水的保證公文,也讓此案出現轉機。 但針對這些補貼,甘利明說,這是日本振興國內晶片製造業的所有努力一環,因為半導體被視為對國家經濟成長和安全保障的關鍵項目。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6日在股東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關於評估中的日本第二座工廠,「目前仍處於土地取得階段,但應該會設在第一座工廠附近」。 台積電表示,公司雖展開全球布局,但主要營運生產還是在台灣,採購包括設備、零組件、原物料、廠務、自動化及商品,主要原物料涵蓋直接材料與間接材料,從供應商分布、多元料源、品質控管、在地採購及永續營運等。 依據台積電先前7月法說會上說法,正在日本興建一座特殊製程技術的晶圓廠,該晶圓廠將採用12/16奈米和 22/28奈米製程技術,並按照進度有望於2024年末進入量產。 賴清德回答,大家可以看到台灣社會目前的穩定狀況,股市也不斷再創新高,這表示台灣社會並沒有受到中國的武力威脅而有深刻影響,「固然有巴菲特的看法,但有更多外資來到台灣,繼續加碼投資」。

台積電日本廠: 日本「平均年收入曝光」 網友絕望嘆:拚盡全力只為活著

杜懋之並指出,與美國亞歷桑納的投資案不同,台積電將不會把台灣供應商帶來德國,因為車用半導體的利潤不足以吸引台商群聚歐洲,台積電將需要重建歐洲供應鏈,與本地企業合作。 台積電日本廠 杜懋之指出,這些補貼若沒有歐盟晶片法的授權將不可能發生,但與台積電準備在台灣增加的投資規模相比,並不足以提高歐盟的市占,尤其從半導體設備花費的趨勢看,台灣與南韓的領先程度將持續提高。 台積電日本廠2023 相對的,台積電將在德國生產的晶片則「最適合歐盟重要經濟部門」所需,也就是歐洲具競爭力、有大市場的汽車產業。 龔明鑫表示,他數次率團前進中東歐,就是希望強化彼此經貿連結,以最近出訪的波蘭、捷克來說,台積電赴德國投資設廠的地點位於德勒斯登(Dresden),而德勒斯登就在波蘭與捷克交界,台灣如何與中東歐合作、幫助半導體在當地形成聚落,這對台灣產業能量延伸以及擴大影響力,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投審會進一步指出,考量台積電赴日設廠為台日指標性企業合作,且相關製程技術落後台灣至少一個世代以上,應無高階製程外流疑慮,台灣半導體技術仍保有國際競爭優勢,因而通過。

台積電本規劃最快2024年底在中科第一座2奈米製程投產,總投資金額8,000億至1兆元,對相關進度,台積電昨日表示配合主管機關,對中科2奈米計畫是否受影響沒有進一步評論。 市場研究公司Yole的半導體部門主管卓里維特(Emilie Jolivet)告訴「歐洲動態」,「從歐盟晶片法實施,到半導體工程師完成適合的培訓,這之間可能就要歷經好幾年」。 這種等級晶片主要用在智慧型手機、資料伺服器和超級電腦等,歐洲在這些領域的領先企業不多,在地需求量也還不大。 日本經產省表示,到目前為止,已為2021年制訂,並於2023年修訂的國家晶片和數位策略預留了約1.76兆日圓(3876億台幣)的經費;其中,1.2 兆日圓(2642億台幣)用於半導體,5000億日圓(1102億台幣)用於蓄電池,600億日圓(132億台幣)用於軟體的相關項目。 日本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國產半導體的銷售增加2倍,達到15兆日圓(3.3兆台幣)以上。 半導體供應鏈指出,台灣缺水缺電缺人才,且出現資源集中台積電的爭議聲,因應地緣政治與分散風險的考量,台積電赴日本投資建廠將具「200%」確定性,且赴歐洲德國投資建廠也展開評估中。

台積電日本廠: 台積電高雄廠攻2奈米 今年第2季擬配息3元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4日電)晶圓代工廠台積電正式拍板決定赴日本投資設立晶圓製造廠,預計2022年開始建廠,初步規劃以22奈米及28奈米特殊製程為主,將於2024年量產。 英特爾收購高塔破局,值得注意是英特爾後續是否將重心放在衝刺先進製程晶圓代工和先進封裝,稍早英特爾宣布已取得五家客戶先進製程晶片訂單代單,並計畫二○二五或二○二六年推出相當於台積電二奈米的Intel 18A先進製程代工服務,同時也加碼擴大先進封裝布局,台積電必須小心應對。 英特爾收購高塔的動機,主要當時全球晶片荒,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提出IDM2.0,要藉成立晶圓代工服務(IFS),與英特爾在全球設廠相呼應,扮演穩定全球晶片供應重要角色,收購高塔正是補強晶圓代工事業及兼顧穩定全球晶片供應的關鍵布局一環。 因美中科技角力,基辛格曾二度親往大陸,希望說服大陸監管機構核准收購案,終未能竟功,宣布放棄,原可能受威脅的台廠也可鬆口氣。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8日專電)台積電正式宣布在德國設晶圓廠,法國學者杜懋之認為這雖代表歐盟晶片法有進展,但因非生產最先進晶片且增強德國集中效應,凸顯歐盟政策野心太大,並與放寬各國政府補貼的初衷相違。

台積電日本廠

「護國神山」台積電在日本設廠,目前新廠的興建施工非常順利,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今(16)天親自到台積電日本廠位於熊本縣的工地關切工程進度,除了承諾日本政府會繼續提供台積電必要的協助,也希望透過台積電到日本設廠,推動當地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育。 英特爾收購晶圓代工大廠高塔半導體破局,當初業界認為這項收購案將會對台廠成熟製程供應商聯電、世界先進及力積電構成潛在競爭威脅,如今因中國大陸卡關讓收購案破局,也等於讓台廠可鬆口氣。 不過,英特爾衝刺晶圓代工的決心愈來愈強,反倒是台積電得提高警戒,注意英特爾是否將重心轉攻先進製程代工及後段封裝,搶食代工訂單力道加大。 不過歐盟晶片法的補貼對象後來已擴大,而台積電在德國投資的是28/22奈米成熟製程,考量的是歐洲車用市場商業可行性,而非歐盟的大夢。 不只美國晶片法提出的公共投資金額超過2550億歐元,韓國晶片法案也預期2030年前帶動逾3900億歐元的民間投資。

台積電日本廠: 跟拜登政府唱反調 英特爾在深圳建晶片創新中心

隨後台電、台水公司就出具台積電中科2奈米廠開發及營運期間,不會排擠台中市民生用電、用水的保證公文。 中科管理局昨日接獲台中市政府通知,攸關台積電2奈米建廠的中科台中園區二期擴建案,已排入本月25日舉行的都市計畫審查議程。 至於投資方向,黃作慶則看好景氣循環向上、或與AI有關的上游科技股,台廠中,按讚台積電與聯電,日廠則偏好瑞薩電子、羅姆半導體、村田製作所、東京威力科創,韓廠三星電子、SK海力士,及港商先進太平洋公司(ASMPT)。 野村全球科技策略主管黃作慶指出,根據近幾個全球晶片銷售狀況的持續追蹤,發現整體半導體銷售年減率自4月的20.5%、5月的23.2%,6月已大幅驟降至7.9%,顯示整體出貨狀況明顯獲得改善。 中科管理局今日接獲台中市政府通知,攸關台積電2奈米建廠的中科台中園區二期擴建案,已排入本月25日舉行的都市計畫審查議程。 此外,針對台灣與立陶宛簽訂半導體合作備忘錄,被立委砲轟凱子外交,龔明鑫則解釋,台灣是技術授權,後面要蓋的8吋晶圓廠是對方出錢;此外,如果晶圓廠真的蓋起來,未來關鍵零組件一定是來自台灣,甚至後端設備、IC設計也會與台灣合作。

台積電日本廠

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科技冷戰暗潮洶湧,紐約時報四日刊登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三個多小時的專訪。 蘋果iPhone 15系列新機問世倒數一個月,最大代工廠鴻海擴大招工力道,拉高返費(獎金)逾6%至人民幣8,000元(約... 台積電近期仍面臨半導體庫存調整壓力,10日公布6月合併營收為1,564.04億元,月減11.4%,也比去年同期衰退11.1%;第2季合併營收4,808.41億元,下探六季來低檔,季減5.5%。 不過,台積電昨天股價並未受6月營收雙降影響,終場漲逾2%、收577元。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