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城路易莎2023必看攻略!(震驚真相)

Posted by John on June 28, 2020

巨城路易莎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台灣正在經歷新一波咖啡革命,疫情後開始發酵。」王福闓觀察,居家辦公期間,在家沖咖啡的比例提高兩成,顯示咖啡消費習慣開始有了新風貌。

巨城路易莎

這是繼2010年以美食-KY為名在台股掛牌的85度C後,第2家投入資本市場的連鎖咖啡業者,也象徵台灣咖啡市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因一句“懂得喝義式咖啡才是行家”創辦人黃銘賢初嚐Espresso,強烈風味震撼了味蕾,定下做杯好咖啡的決心。 堅持手工烘豆、細細翻動、控制火侯,尋找甜蜜點讓咖啡豆完美釋放風味,歷經四年研發出經典配方,以義大利女神Louisa為名,守護讓所有咖啡愛好者喝杯好咖啡的信念,堅定對精品咖啡文化的熱情,並於2006年創立第一間門市,開啟路易莎精品咖啡連鎖品牌的世界藍圖。 2019年3月,首間海外門市於泰國曼谷Amarin Plaza開幕。 2019年設立光焙若蔬食餐廳 SUN BERNO[7],2021年進軍健身業成立Self room Workout place健身房[8],並推出創新複合經營的路易莎生活運動館門市[9]。 2022年與泰國結盟夥伴 前總理差猜 ‧ 春哈旺家族集團攜手合作,推出「初泰PIKUL」[10],獨家引進正宗的泰國料理。

巨城路易莎: 路易莎咖啡新竹巨城門市附近的店家

中華品牌再造協會理事長王福闓指出,目前全台有供應咖啡的店家超過兩萬間,除了連鎖和個人咖啡店,還包含四大超商、超市和速食業者等,甚至連早餐店都積極瞄準黑金商機。 「我希望讓台灣人喝更多咖啡」路易莎董事長黃銘賢宣告,但,他可能沒想到,台灣人因為路易莎也吃了更多熱壓吐司、小糕點。 從黃銘賢對咖啡最初的熱愛與堅持,延伸到搭餐的現場體驗,路易莎全台524家門市背後6家中央工廠,提供的餐點,也才是台灣咖啡界的最大推手。 談到路易莎,「K書中心」、「上櫃股」、「連鎖咖啡龍頭」這些關鍵字浮上腦海,然而鮮少人想到,它全台524家門市的餐點背後,是由6家中央餐食工廠與1間物流中心撐起。 路易莎2021年9月17日上櫃,董事長黃銘賢圓的不僅是懷了15年的咖啡夢,更打造一個擁有完整體系的餐飲帝國。

於 2018 年路易莎咖啡開始在 FB Messenger 上推出線上黑卡服務,現在也新增了 LINE 的版本。 加入路易莎咖啡黑卡,可以有會員累積點數、會員點數折抵、訂餐、優惠推播等會員功能,整體而言註冊門檻低,可以吸引顧客快速無負擔的入會。 路易莎屬於半年配,但去年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 EPS 只賺 1.05 元,所以去年上半年不配息,但下半年開始營運回溫,公告配發現金股利 3 元。 從路易莎咖啡產品品項開發與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在前幾年首重「供應鏈的建置」,後期則著重遍地開花的「展店策略」,逐一優化咖啡銷售上中下游的產業供應鏈環節。

巨城路易莎: 中央工廠撐起全台餐飲帝國,全出自一個想像

觀察整體經營策略,路易莎咖啡展店的店型也越來越多元,過去以小坪數外帶店為主,接著深入社區以住商混合區為主要拓展區域,這段時間也是路易莎咖啡開始以「平價、相對高 CP 值」品牌印象深植消費者心中。 筆者自己的觀察,發現路易莎咖啡近年主推特色大型店,透過增設內用座位與搭配多元化餐點,以提升整體客單價格,也讓年輕族群選擇咖啡廳休憩聊天、做報告多一個選擇。 「這沒辦法,很多客人一坐就是整天,勢必影響翻桌率,」曾任星巴克店長及展店企畫的林剛羽直言,內用久坐是每個咖啡店都會面臨的難題,反觀外帶小店1個月能做到50萬元業績就很不錯,營收要擴張勢必得靠大門市。

  • 2019年3月於泰國成立首間海外門市[4],2022年泰國門市達4間。
  • 根據國際咖啡組織(ICO)調查,台灣人1年共喝掉約28.5億杯咖啡,平均每人每年喝掉兩百杯咖啡,比兩年前高出1倍,市場規模約8百億元。
  • 儘管消費者對咖啡市場需求量大,但飲料店業進入門檻低,近年來各大超商、速食業者也積極投入咖啡飲料市場,因此在這片咖啡商業戰中,找到自身品牌定位就相當重要。
  • 健身邁入第4年的黃銘賢,左手二頭肌上印有「LOUISA」刺青、戴著黑色鴨舌帽,與3年前接受《食力》採訪時略顯青澀的模樣判若兩人。
  • 筆者自己的觀察,發現路易莎咖啡近年主推特色大型店,透過增設內用座位與搭配多元化餐點,以提升整體客單價格,也讓年輕族群選擇咖啡廳休憩聊天、做報告多一個選擇。
  • 8月台股ETF除息後交投熱度持續升溫,訴求月配息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最吸金,規模大躍進登上台股高股息ETF三哥寶座。
  • 擁有完整的餐飲供應鏈後,路易莎接下來會在台灣持續拓展大型內用門市,並利用數位點餐模式,再提升平均消費客單價。

2017年,路易莎認養台灣在地牧場,推出超A級「小農鮮乳」系列產品[2],創造一個結合精品、美味、健康與社會關懷的全新概念,成為台灣餐飲新選擇。 平價咖啡連鎖通路王路易莎9月17日登錄興櫃,將台灣咖啡市場帶入新的階段。 其實除了咖啡店和超商,就連超市、早餐店也跳進這個產業,讓市場變得更多元精采。 巨城路易莎 儘管消費者對咖啡市場需求量大,但飲料店業進入門檻低,近年來各大超商、速食業者也積極投入咖啡飲料市場,因此在這片咖啡商業戰中,找到自身品牌定位就相當重要。

巨城路易莎: 台積電高雄廠用水已籌措 經濟部:不影響民生用水

路易莎公布 2022 財報自結,營收 21.7 億元,稅前淨利 1.3 億元,每股盈餘來到 5.03 元,賺半個股本,年成長近 3 成,且公布配發股利 3 元,逐漸從疫情陰霾走出。 9/17 掛牌首日,以每股 118 元登錄興櫃,開盤後股價一度衝高到 209 元,較登錄價格漲 77%,盤中股價超過豆府(2752-TW)與八方雲集(2753-TW),僅次於瓦城(2729-TW),憑藉新股籌碼穩定優勢,成為「餐飲股后」。 2018 設立中央餐食場、麵包廠、蛋糕廠,蛋糕廠通過ISO22000&HACCP認證。 2006年3月,路易莎咖啡成立,首間門市-民生創始門市於次年5月開幕。 2019年超越星巴克、85度C在台灣的門市數量[3],2022年全台門市已達到524間。

  • 我國3家純網銀開業以來持續虧損,繼LINE Bank之後,將來銀行將在今(23)日下午舉行股東臨時會,討論減資26.43%彌補虧損,並以私募方式辦理普通股現金增資案,成為第2家增資的純網銀。
  • 若以近4季的每股稅後純益(EPS)5.58元來看,路易莎認購價格的本益比約為21倍,和美食-KY的24倍相近。
  • 在 2016 年重新定義品牌識別後,以「精品咖啡館」為品牌目標,2017 年開始陸續發展特色門店與異業合作,翻轉消費者對於路易莎咖啡的品牌識別,接著開始有海外的展店計畫。
  • 從 2015 建置中央烘豆廠、到近年持續採購添置烘豆設備,另外黃銘賢在接受採訪分享拓點關鍵,也提到 2015 年後的展店,幾乎沒收加盟金,但有一個特殊條款,『只能用公司提供的咖啡豆,否則無條件解約』,可以看到品牌在咖啡豆上下了不少功夫。
  • 疫情期間,路易莎硬是不畏風險,加開20間直營店,包括建成圓環、 建國花市等3層樓的巨型門市。

翻開咖啡新貴路易莎財報,去年營收19.7億元,位居連鎖咖啡店老三,但該公司近年靠著平價、快速展店策略,也搶下高市占率,包含目前正在裝潢的門市,路易莎全台已有527家店,超車龍頭星巴克,成了總店數最多的連鎖咖啡通路王。 巨城路易莎 8百億咖啡商機卡位戰中,光超商外帶咖啡就占4分之1,而長年穩坐連鎖咖啡龍頭的星巴克,每年也都有超過百億元的業績;至於老字號平價咖啡店85度C,近年雖然將重心移至中國和美國,但台灣市場營收也有34億元。 只不過,由於路易莎目前仍有過半比重屬於小坪數的外帶門市型態,也因此營收約只有85度C的一半、更只有星巴克的5分之1,顯示門市型態仍有必要持續調整,進而確保營收和獲利能不斷成長,這是黃銘賢未來要稱霸台灣連鎖咖啡市場得面對的挑戰。

巨城路易莎: 路易莎咖啡

有了中央工廠,全台路易莎餐點自然標準化,同時壓低成本,更能保有現場門市俐落乾淨的形象。 這天,中秋假期過後剛開工第一天下午,路易莎天母米蘭門市三層樓空無一席,乍看還以為疫情不曾到過。 而吸引消費者快速回流的,除了平均售價65元的精品咖啡之外,更是只有在「路易莎」才有的輕食與舒適空間「我不希望有人在路易莎喝咖啡,還聞到油味。」路易莎董事長黃銘賢接受《食力》獨家專訪時透露。 在台灣咖啡8百億元爭奪戰的新戰國時代,路易莎在內的業者要想勝出,光有產品力還不夠,品牌力和經營策略能否緊貼著社會和消費者,抓到最新的脈動和需求,才是能否持續當贏家的關鍵。 「早餐搭咖啡就是natural fit(天作之合),過去麥當勞有6、7成咖啡都是在早餐時段賣出去的,現在愈來愈多台式早餐店也注意到這點。」麥當勞亞洲區前副總裁、餐飲專家李明元觀察,無論麥味登,或近年崛起的台式早餐Q Burger,都紛紛推出台式早餐加咖啡的概念。 也有不具名早餐店加盟主透露,光一間店每月就可賣出逾千杯咖啡,占單店營收5%,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台式早餐業者將會是咖啡市場的重點玩家。

巨城路易莎

「咖啡講求的是溫度,Barista在你面前做咖啡給你,那是溫暖的,疫情後內用絕對不會被取代」黃銘賢直言。 如今,全台擁有524家門市的路易莎,以平均消費客單價120元,就能喝到一杯精品咖啡、外加一份輕食餐點。 巨城路易莎2023 「每天至少有1萬人在路易莎讀書、工作。」路易莎總經理室總顧問趙愛卿估算。

巨城路易莎: 路易莎經營策略彙整

黃銘賢透露,之後也都會以130座位以上的大型店為首要發展店型,更是看準新上線的QR Code數位手機點餐,能帶動提升平均客單價。 黃銘賢觀察:「消費者能夠慢慢地坐在位子上,想吃多少就點多少,不會因為點很多害羞」也因此,如同趙愛卿指出,手機點餐平均消費客單價是150元,高出櫃檯點餐平均客單價120元的25%。 2015年路易莎以超親民的價格推出藝伎、超完美日曬耶加雪夫G1等「尋豆師精品手沖」系列,爆炸的花果香氣與甜韻,引爆台灣飲用手沖精品咖啡的熱潮,成功引入世界的第三波咖啡潮流。

如此看來,品牌經營者必須在營業額、獲利及迴轉率這3者間取捨,以目前路易莎的展店策略看來,應是朝著創造整體營收成長為最優先的發展順序。 「早餐就是要有效率,速度不能太慢,還要搭配餐飲,價格也不能太貴,路易莎這幾年確實拿捏得很好。」李明元則以加拿大最大連鎖咖啡店Tim Hortons比喻路易莎,認為其從平價咖啡切入,並以中央工廠產銷模式運作,販售早餐、輕食的產品堆疊策略,確實在競爭的咖啡市場中,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健身邁入第4年的黃銘賢,左手二頭肌上印有「LOUISA」刺青、戴著黑色鴨舌帽,與3年前接受《食力》採訪時略顯青澀的模樣判若兩人。 唯一不變的是他對咖啡的想像,黃銘賢手握今天第3杯咖啡,眼神振奮:「我相信未來,美好的生活應該由一杯好咖啡與三明治開始。」 為了實現這理想,路易莎早在2016開始佈局自營中央工廠,如今坐擁1座烘豆廠、2座餐食廠、2座烘焙廠,以及1座麵包廠,外加一座物流中心。 從最初上市的熱壓吐司與貝果輕食、米漢堡,到2021年疫情下誕生的法式吐司,路易莎中央工廠提供近200多款餐點飲料給全台524家門市,台中以北由總物流中心親自配送。 進一步觀察路易莎咖啡的產業上中下游關係,路易莎主要為連鎖餐飲品牌的經營,提供飲料、餐點、甜點、咖啡周邊商品的銷售與服務,主要營運模式為:向上游供應商取得原物料,自行研發新口味飲品及設計餐點,經由物流配送至門市,經過料理後賣給消費者。

巨城路易莎: 路易莎營收狀況

目前在官網上推出了餐點品項如下表,從營收比重觀之,2021 年公司產品營收比重為:餐飲 56%、商品銷貨收入及其他營業收入 44%。 從 2015 建置中央烘豆廠、到近年持續採購添置烘豆設備,另外黃銘賢在接受採訪分享拓點關鍵,也提到 2015 年後的展店,幾乎沒收加盟金,但有一個特殊條款,『只能用公司提供的咖啡豆,否則無條件解約』,可以看到品牌在咖啡豆上下了不少功夫。 此外,透過配合契作的咖啡田,及「認養牧場」模式來採購鮮乳,到開發小農拿鐵系列,都是在做供應鏈上中下游的優化。 在黃銘賢眼中,路易莎「平價好咖啡」的策略,正好可補足消費者認為星巴克太貴,超商外帶咖啡缺少體驗的缺口,於是他採取「跟著星巴克」模式展店,一步步攻城掠地,建立屬於他的平價咖啡王國。 其實,黃銘賢創業之初,85度C就以平價商品高級享受,販售新鮮現烤蛋糕搭配咖啡等策略快速崛起,06年還一度超越星巴克,成為台灣門市數量最多、營業額最大的咖啡蛋糕連鎖品牌。 疫情期間,路易莎硬是不畏風險,加開20間直營店,包括建成圓環、 建國花市等3層樓的巨型門市。

巨城路易莎

2019年3月於泰國成立首間海外門市[4],2022年泰國門市達4間。 韓國《經濟日報》報導,據業內人士週二透露,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巨城路易莎2023 Electronics Co.)準備向美國AMD(超微)提供其高頻寬記憶體(HBM)晶片和先進封裝服務。 時間回到他27歲創業的05年,同時具備咖啡、烘豆師和會計背景的黃銘賢在父親資助下,在台北民生社區開了第一間6坪大的店,不到1年就有日銷上百杯的好成績,也吸引許多加盟主。

巨城路易莎: 輕食

雖在黃銘賢口中,這樣的消費情境彷彿像電影海報的刻意畫面:「一杯好咖啡、配一個好的三明治,是一天好的開始!下班運動、上班工作,學生好好念書,這就是個美滿的人生。」最終,路易莎卻也透過標準化的建設一一實現。 厄宪法规定,总统选举中,首轮投票得票率过半,或得票率超过40%且领先第二名多于10个百分点的候选人直接当选总统;如果没有候选人达到以上条件,得票率居前两位的候选人进入第二轮投票,得票多者当选。 2020年1月21日,澎湖馬公店開幕,首次跨出台灣本島到澎湖展店,為外島第一家門市。 全球央行年會將於 24 日起登場,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周五即將發表演說,有「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 Nick Timiraos 周二(22日)在個人社群媒體上指出,聯準會正走向對抗通膨的最後一里路,未來利率政策可能有三條路走,但這就像通膨數據一樣,依舊充滿著變數。 8月9日,厄总统候选人比利亚维森西奥在厄首都基多北部参加选举集会时遭枪杀,总统拉索宣布全国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 根據證交所7月定期定額戶數統計,元大台灣50(0050)成為國內首檔定期定額戶數突破20萬的ETF,並連續34個月連霸最受歡迎定期定額ETF標的。

台積電(2330)進駐高雄楠梓產業園區設廠,因製程調整而有增加用水需求,經濟部表示,已協同營建署及高雄市政府共同規劃,由周邊具推動潛能的再生水廠,如楠梓、橋頭及園區自建,合計約每日10萬噸規模供應做為長期水源,未來園區將有自來水與再生水2股水源,並透過再生水專管供水確保供水穩定。 巨城路易莎2023 我國3家純網銀開業以來持續虧損,繼LINE Bank之後,將來銀行將在今(23)日下午舉行股東臨時會,討論減資26.43%彌補虧損,並以私募方式辦理普通股現金增資案,成為第2家增資的純網銀。 8月台股ETF除息後交投熱度持續升溫,訴求月配息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最吸金,規模大躍進登上台股高股息ETF三哥寶座。 為協助青年就業,勞動部推動「投資青年就業方案第二期」,尋職津貼與就業獎勵金合計最高可拿4.5萬元。 截至今年7月,已協助12萬8220名青年就業,15-29歲青年失業率8.14%,相較去年同期下降0.45個百分點;失業人數18.1萬人,相較去年同期減少1.5萬人;初次尋職失業者8.9萬人,相較去年同期減少5000人。 若以近4季的每股稅後純益(EPS)5.58元來看,路易莎認購價格的本益比約為21倍,和美食-KY的24倍相近。

巨城路易莎: 路易莎經營挑戰與機會

根據國際咖啡組織(ICO)調查,台灣人1年共喝掉約28.5億杯咖啡,平均每人每年喝掉兩百杯咖啡,比兩年前高出1倍,市場規模約8百億元。 天帷企管顧問工作室負責人林剛羽分析,相較美國的5百杯和日、韓的3百杯,台灣咖啡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動能。 先是今年以來,超商雙雄相繼推出燕麥奶拿鐵等新產品搶市,超市龍頭全聯也首度找來女星蘇慧倫拍微電影代言自家咖啡,連鎖速食龍頭麥當勞也拍攝迷你劇集行銷McCafé……;接著,在東南亞迅速擴張的新加坡連鎖咖啡閃電咖啡(Flash Coffee)8月正式進駐台灣,喊出1年內開50家店的目標。

(備註:本文撰寫於2021年9月)台灣連鎖咖啡龍頭路易莎於2021年9月17日上櫃,董事長黃銘賢在接受《食力》獨家專訪時透露,當全部人都把目光集中在路易莎全台524家門市的數字上,卻沒人想過,我會有今天的規模,其實背後全是因為我們有6家中央工廠提供標準化、平價輕食,而這才是我最大的競爭武器。 路易莎咖啡(英語:Louisa Coffee),是台灣的咖啡連鎖品牌。 確實,近年在門市數量後發先至的路易莎,雖然也是平價咖啡和餐點的代表,但黃銘賢卻沒有停下轉型腳步。 4年前,他在台北國父紀念館開了大坪數的特色店後,之後陸續在輔大、台北建成圓環、天母開了占地百坪的內用店,如今50坪以上可內用的門市已超過兩百家,翻轉過去以5坪外帶小店為主的策略,單店月營收從過去的50萬元成長到破百萬元。 業界人士就觀察,85度C門市提供的環境和體驗似乎並未與時俱進,加上在台灣的門市類型多以加盟為主,其後又將重心轉往海外,也因此給了同樣主打平價咖啡的路易莎竄起的機會。 擁有完整的餐飲供應鏈後,路易莎接下來會在台灣持續拓展大型內用門市,並利用數位點餐模式,再提升平均消費客單價。

巨城路易莎: 星巴克 新竹巨城門市

2022年與台北捷運公司合作,推出聯名店「Metro Taipei X LOUISA COFFEE」[5]。 台大國企系教授吳學良認為,台灣的業者多停留在成本考量的「後台思惟」,如果能改採「前台思惟」,靠品牌力和消費者價值做生意,將更有實力與國際企業競爭。 王福闓認為,從路易莎近年大舉開設形象店等策略看來,增加直營店數固然會提高資本支出,但淘汰不適合的加盟主,透過直營維持品牌一致性,才能夠有效控管品質。

巨城路易莎

在 2016 巨城路易莎2023 年重新定義品牌識別後,以「精品咖啡館」為品牌目標,2017 年開始陸續發展特色門店與異業合作,翻轉消費者對於路易莎咖啡的品牌識別,接著開始有海外的展店計畫。 大坪數門店擴張,從巷弄發展到商圈,路易莎的轉型確實為公司帶進大幅營收成長,某種程度卻可能影響了獲利。 儘管路易莎去年寫下營收歷史新高紀錄,但營業利益率卻從19年的11.15%減少到9.85%,EPS也從14.91元降至9.29元。 「我的夢想是往全世界開店,讓每個人都可以喝到一杯好咖啡。」路易莎董事長黃銘賢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這樣說。 正是這個夢想,推著他在這16年間逐步擴大事業版圖,如今不只居台灣連鎖咖啡前3強,泰國也已有4個據點,其他東南亞、美國、中國等海外市場擴張計畫也都在評估中。 9月17日,平價連鎖咖啡通路王路易莎更將以每股118元的認購價在興櫃掛牌。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