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薪水中位數7大優勢2023!內含台灣薪水中位數絕密資料

Posted by John on April 12, 2022

台灣薪水中位數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台灣薪水中位數2023 台灣薪水中位數2023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簡瑞連直指,儘管政府不斷透過提供托育補助「催生」,但這只造成私幼業者趁機調高收費,多收的費用卻進不了勞工的口袋,教保員仍然只能忍受低薪長工時的惡劣勞動條件。 她批評這些都是政府在托育這塊放任市場降低成本、剝削工作人員造成的苦果。

台灣薪水中位數

2021年薪資王以北桃竹居首,該區也為金融服務業、半導體、資通訊、製造業、軟體服務業之重鎮。 了解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需求,第一步應了解它的人均國民總所得,對理解該國的一般普通公民的生活水準很有幫助。 例如:居住在較高的人均國民總所得國家的人民往往有較長的壽命、更高的識字率、更容易獲得安全飲用水、更低的嬰兒死亡率。

台灣薪水中位數: 年輕人月薪3萬「卻常出國、吃大餐」 很敢花原因曝

根據2009年到2016年的數據,可以發現這7年內平均月薪由35,629提升至39,238元,薪資中位數由31,110提升至33,502元,顯然薪資中位數的增加幅度不如平均薪資;如果用中位數佔平均薪資的比重看,很明顯的呈現下降趨勢(見以上圖表紅色曲線)。 假設有5個人的月薪分別為22k、22k、30k、45k及200k,5人薪資的中位數為位於中間的30k,平均薪資則會因200k極端值而被拉高為63.8k,足足高出中位數33.8k,容易使得整體薪資遭到高估;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許多人認為公佈薪資中位數比較重要。 薪資分為「經常性薪資」及「非經常薪資」兩種,前者指的是一般認知的「月薪」,即每個月都能領到的錢,包含本薪、按月給付之固定津貼及獎金等等;後者指的則是非每月固定領的錢,如加班費、年終獎金、績效獎金與全勤獎金等等。

台灣薪水中位數

而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最少的組別為15至24歲,男女合計入息中位數為13,900元,較上一季減少100元。 高雄市過去常被酸說是「又老又窮」的城市,但其實從家庭可支配所得來看,也是年收百萬的一員,絕對稱得上是「百萬俱樂部會員」。 近幾年來新北市移入人口快速增加,移入人口數更一躍成為六都之冠,不難發現在房價相對便宜,同屬台北生活圈的情況下,新北市逐漸成為許多人「安居樂業」的首選縣市了。 台灣薪水中位數2023 解法:基礎入門職缺可能只談1次,第一次就會談薪水;資深或技術含量高、或主管職通常面試兩、三次,因為給薪相對彈性、範圍較寬,第一、二次面試主要判斷求職者的專業和特質,若符合或接近,第二、三次才會依條件談薪水。 也有求職者很務實,面談之前,先詢問薪資級距,避免最後一翻兩瞪眼,落差太大而浪費彼此時間。

台灣薪水中位數: 最新新聞

該名網友在貼文中指出平均年薪67萬,科技業作業員基本上都可以直接達標,不過她發現許多網友都在抱怨哀嚎自己的年薪不到平均值,狠酸道「自己領低薪,先想想自己過去讀書時過的有多舒服,別人都在熬夜努力讀書,自己都在熬夜玩遊戲出去嗨,真的不要怪為什麼環境不給自己好工作,想想自己付出過什麼,努力了什麼」。 此外,原PO還嚴厲批評那些留言說要找政府領差額的網友,「我笑死,不勞而獲,窮人的嘴臉就是如此醜惡,國家沒有把這些對經濟無貢獻的人踢出國籍就不錯了吧」。 台灣薪水中位數2023 104人力銀行22日發布了「2021~2022台灣地區薪資福利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整體年薪平均落在67.7萬元,若不算入年終獎金等各種分紅,相當台灣人的平均月薪超過5.6萬元。 有網友在Dcard貼文發表「月薪不到四萬的,真的要檢討自己」、「自己領低薪,先想想自己過去就學過的有多舒服」等言論,貼文一出頓時引起網友憤怒圍剿。 但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藝術娛樂、休閒服務業、住宿餐飲業及補教業等,年薪中位數都沒有達到40萬元,代表月薪沒有達到3.3萬元,勞工薪資差距愈擴愈大。 但是攤開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平均薪資,可能會感到更無奈,其中總薪資的中位數為50.6萬,較前年增加1%,等於平均月薪4.2萬元,但是全台有高達406.5萬人每月收入不到42k。

  • 不過110年未達平均薪資比率68.31%,較前一年67.88%更高,顯示雖然薪資中位數提高,但未達平均數比例反而增加。
  • 而根據中位數員工薪資排行,1,602家上市櫃企業中,聯詠的非主管員工中位數年薪是239.8萬元,傲視同業,比第二名鴻海集團旗下鴻準238.8萬元小幅勝出,至於同屬聯電集團的聯發科人數是聯詠的4倍,以233.9萬元薪資居第三,讓人意外的是,第四名也是聯電集團成員原相,年薪中位數為209.2萬元,第五名是揚智。
  • 除了前3名行業的薪資表現外,另外較值得注意的是,受到疫情影響較大,包括: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住宿及餐飲業及其他服務業、教育業(不含小學以上各級公私立學校)等,薪資中位數都未達40萬元。
  • 品牌大廠華碩(2357)及宏碁(2353)今同步公布7月營收,分別較上月衰退21.87%及32.66%,不過,宏碁7月年增率已轉正為1.5%,強調電腦事業業績已反轉。
  • 2021年薪資王以北桃竹居首,該區也為金融服務業、半導體、資通訊、製造業、軟體服務業之重鎮。
  • 其次,台中地理位置坐落在台灣中心,更是南北的重要樞紐,對於人口已然不堪負荷的雙北,台中誠然會是移居、宜居的其中一個選擇,這也是為何唯獨台中市、桃園市人口還在正向成長的原因,考量各個地區均衡發展,完善台中交通網絡,增加人口移入的誘因並改善台中交通問題將更有助於國家發展。
  • 證交所指出,「員工薪資費用」通常包括本薪、加班費、獎金、酬勞等經常性及非經常性薪資,也可能包括依股份基礎給付之評價金額(如員工認股權憑證)。

舉例來說,內政部、主計處統計,2009~2020年房租指數漲8%,但民間住宅學會統計,光是2013~2017年六都平均漲幅就超過11%,「低估租金指數,即低估物價指數」,更難反應勞工實質薪資。 總體來看,經濟成長的果實並未分到每個人手上,這也是政府每年公布平均薪資時,大多數民眾不認為錢真正落到口袋的主因。 「近年產業呈M型化發展,5G、美中貿易戰衝擊,半導體需求特別旺,人才、資金及政策資源向特定的相關產業集中,恐加深薪資貧富差距。」台灣經濟研究院第六所所長吳孟道指出。

台灣薪水中位數: 台灣資產分佈 報告整理|一次暸解台灣前1%收入、台灣資產排名等疑問|台灣財富報告系列

接下來,若進一步觀察各行各業的薪資情況,搶下2020年薪資中位數榜首的正是「電力及燃氣供應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110.7萬元;第二名則是「金融及保險業」96.9萬元;第三名為「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71.5萬元。 進一步觀察各行業情況,108年以電力及燃氣供應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112.4萬元,金融及保險業94.8萬元,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70.4萬元,醫療保健業64.5萬元較高。 證交所2019年起要求每年6月公佈員工去年度福利薪資水準,2020年更加碼要求公佈非主管員工中位數薪資,讓各上市櫃企業薪酬更透明,鼓勵當公司營運績效逐年成長,企業主能重視並增加基層員工薪資福利。 若依照各縣市工作數來看,104調查顯示,以2021年第三季來看,台北平均每月工作數為17萬個最多,其次為台中12萬個、新北10萬個;彰化縣平均每月工作數為2.2萬個,較2020年第三季的1.6萬個相比,增幅約35%。 針對彰化縣低薪議題,先前104曾做過調查,採用求職會員2020年薪資,參考主計總處最新2020年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用「薪資收入減掉消費支出」計算,發現彰化縣荷包結餘可達1.2萬元。 彰化縣低薪在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動念想到新竹就業生活,也有網友認為,會否是因彰化縣職缺較少,連帶讓薪資平均看來較低,對此,彰化縣長王惠美先前指出,彰化傳產較多,鼓勵產業升級,並希望企業能提升薪資。

台灣薪水中位數

從薪資中位數來看,晶豪科以433.3萬元超車聯發科、聯詠,奪下冠軍寶座;在薪資平均數中以450.9萬元排名第三。 然而問題在於,主計總處所稱的「前1%高所得者」真正用以累積財富的工具,並非主要源自於「薪資」(薪資僅占微不足道的比例),舉凡可供操作財務槓桿的投資工具大概皆無不持有,熱門投資標的──房產自然也在其中。 房價持續飆漲的情況下,「無房」、「持有一間自住宅」、「持有多間房同時可供自住、出租」,簡列出的三種情況所累積財富的速度便是天差地遠。 打造人人都能安居樂業的環境,是全球領先城市共同的目標,面對不斷增加的人口,如何提供可負擔的住宅,型塑宜居城市,成為城市治理者必須思考的課題。 據內政部統計資訊,全國住宅屋齡中位數為30.6年,屋齡50年以上住宅數量達101.4萬戶,相當於每9戶就有一戶屋齡超過50年,若這些老屋後續仍未重建,推估10年後屋齡50年以上的住宅將達300萬戶以上,住宅老化問題將愈來愈嚴峻。 也有網友提及,「躺平世代,賺多少花多少,房子也買不起存著幹嘛」、「日本省點可以買房,台灣這房價如果只領3萬元直接躺平比較實際吧」、「因為買不起房,就有錢玩樂」。

台灣薪水中位數: 員工年薪破150萬元企業有105家!

工作不僅可以提供報酬,更重要的是建立關係,並很大程度決定了你會擁有怎麼樣的人際環境,以及你未來的職業發展。 因此在找工作時,除了看中薪水之外,不要小看職業可以帶給你的人脈紅利。 因此,與其擔心眼前的各種憂慮,不如先從了解自己是誰開始,釐清自己與工作間的關係,並且在嘗試中慢慢摸出職涯之路,並且從中找到發揮才能並回饋社會的方式,薪水的成長與成就感自然會相伴而來。

而資訊及通訊傳播業漲幅最低,從66.2萬漲到67.5萬,僅漲1.96%。 若依薪資高低將受僱員工人數平均分為10組,第1十分位數為29.9萬元、第9十分位數為122.4萬元。 不過,部分工時員工較多的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住宿及餐飲業、其他服務業、教育業(不含小學以上各級公私立學校等)等都不到40萬元。 薪資中位數是將員工依薪水由低至高排序,位處中間者的薪資即為薪資中位數;舉例來說,如果調查5位民眾,將薪資由低至高排列後,中間第3位民眾的薪水就是薪資中位數;相較於平均數容易被極端值拉抬,中位數更能反映多數民眾的「薪聲」。 從行業及規模觀察,2021年「電力及燃氣供應業」及「金融及保險業」的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分別有108.3萬元與102.3萬元。

台灣薪水中位數: 台灣、日本、韓國與星加坡的財富基本資訊

小編看了……真的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即使是領著平均薪水,在韓國也只能過上一般生活,存不了太多錢、買不了房子,就這樣過完一生吧。 至於外國人在韓國工作(有申報)的勞動者,也多達58萬人,平均薪資為2,772萬韓元(約台幣72.9萬),雖與前一年相比增加了5.3%,但仍低於韓國人的平均年薪或是中位數。 韓國國稅廳於2020年12月29日發行的《2020年國稅統計年報》中顯示,2019年末結算的韓國勞動者人均年薪爲3,744萬韓元(約台幣98,5萬),與前一年相比增加了2.7%;而統計廳推算的數據顯示,韓國2020年的平均年薪為3,791萬韓元(約台幣99.7萬),也相差不遠。 勞資專家陳瑞珠表示,低薪產業的利潤及營收通常不高,沒有辦法分紅或分潤獎金給員工,另外非典型雇用的工時人員也是造成低薪人員居多的原因。 陳瑞珠坦言,若服務業無法提升更多元或升級的話,利潤自然就不會提高。 今年22歲的吳俊廷在連鎖麵包店工作,月薪大約3萬6,每個月3分之1的薪水要給父母做為孝親費,此外還有規劃存款,再加上基本生活開銷已經很吃緊,面對愈來愈高的物價,如果薪水沒有跟著漲,就幾乎等同被扣薪,這是許多勞工的心聲。

台灣薪水中位數

主計總處表示,110年因為疫情影響內需產業,但全球經濟回溫,出口成長暢旺,影響受僱員工薪資狀況。 110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含經常性與非經常性薪資)中位數50.6萬元(平均每月約4.2萬元),較109年增加1.00%;總薪資平均數67.0萬元、年增3.02%,以近十年來來看,只有103年、107年及110年增幅高於3%。 根據財政部的薪資報告,台灣2015年平均月薪為4.78萬元,中位數薪資則為3.51萬元,若與主計總處公布的2015年薪資數據相比,平均月薪差距不大,但是薪資中位數,財政部資料比主計總處約少了5,000元。 但由於少算的加班費,伙食費,每個產業都一視同仁,所以用財政部資料來分析甚至比較各個產業薪資的高低,仍有其參考價值。

台灣薪水中位數: 月薪5萬↓老了會很慘?他一看「中位數」超擔心...比平均數更準

同期政府現金福利開支增長明顯,由253億元增至1315億元,上升超過4倍。 本港貧窮情況日益嚴重,立法會秘書處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本港低收入住戶數目(註:即收入最低的20%住戶,月入水平為1萬元)由1996年約37.1萬戶增加至2021年約53.4萬戶,25年間上升44%。 他們當中超過七成、約39.6萬戶當中,所有成員無就業或失業,大大影響入息,其中最低收入的10%住戶月入更出現倒退,由5,400元減至4,700元。 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由市府主導的都更,不僅簡政便民,近年來更導入低碳永續發展措施,增加更多節能減碳的設計,在公私協力下全盤改善市容與環境,為市民創造更永續的綠色生活。」翻轉城市樣貌的同時,也打造零碳宜居的城市環境。 辛炳隆指出,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面臨低薪問題,因此國際勞工組織(ILO)不斷呼籲世界各國以提高基本工資來解決。

是故,才會有台灣看似較其他國家,所得分配較為平均的「錯覺」,倘依照上述邏輯實際調查或是進行質性研究,台灣的情況不見得較其他國家緩和。 從數據上來看,比起其他國家台灣的所得分配好像相對「平均」,但若將「可支配所得」、「薪資」、「租屋開支」等統計相互對照,會發現在台北有房或無房,在財富累積上會走向完全不一樣的道路。 隨着低收入住戶中工作人口比例減少收入,這些住戶的非就業收入比例亦由1996年26.8%增至2021年82.7%,而類似收入來源大多為政府發放的社會福利金。

台灣薪水中位數: 台灣年輕人超敢花錢?月薪3萬元卻常吃大餐、出國玩,網友點出關鍵原因

根據比薪水公布的最新薪資統計顯示,台達電各地的平均薪資分別是:台北5萬4191元、桃園4萬8852元、新竹4萬9250元、台中4萬3656元,以及台南5萬1378元。 此外,根據國內台達電員工自主回報於比薪水的薪資情報,並已剔除極端值,平均月薪為5萬783元、平均年薪為91萬4688元、年薪中位數為91萬800元。 2021年薪資中位數僅50.1萬元,代表有過半數的人平均月薪不到4.2萬元,對此,一名網友好奇說「到底有哪些工作可以年薪不到50萬?」引起網友討論,不少人崩潰喊,很多人月薪連3萬都沒有,而且中小企業哪有人在發年終? 以財稅報告中最新年度2015年的資料來看,台灣17個產業分類裡有8個產業薪資中位數低於整體薪資中位數3.51萬,由最低排到最高分別是:其他服務業(如美容美髮,家事服務)、住宿餐飲業、農林漁牧業、支援服務業(如人力仲介,旅行服務,保全服務)、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批發零售、教育服務業及營造業。 也就是說,8個薪資中位數低於整體的產業中,除了營造及批發零售外,剩下幾乎清一色都是服務業。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薪資調查科科長郭燕玲說,這代表高薪資人薪資成長速度比較快,使得平均薪資往右移;長期研究薪資議題的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也說,這代表著多數人仍落在低薪的左半邊,而位於右半邊的高薪者人數雖然沒有增加,但薪資卻越來越高。

貼文引起網友熱議,「南部低端都22K」、「 一堆人月薪不到3萬」、「南部人薪水真的低到不可思議」、「很多中小企業根本沒年終,哪裡來14個月」、「你以為年終隨便都有嗎」、「雙北工作一個月只領3萬的人也不少」、「幾乎所有連鎖超商賣場裡看到的都是啊」、「很多上市公司的基層都是固定一個月」、「服務業幾乎都沒有」。 若是從行業別來看,109年薪資中位數最高的是金融及保險業96.9萬元,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71.5萬元,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均逾60萬元。 陳惠欣指出,低薪組薪資主要是由基本工資調整帶動,110年資通訊產業等出口產業表現佳,薪水較高組別成長較快,110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第9十分位數對第1十分位數的比值為4.09,較109年的4確實略微擴大。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中位數對平均數比值自102年的0.801緩降,110年降至0.756。 陳惠欣解釋,主因是平均數容易受極端高薪者影響,加上產業確實110年成長有差異,平均數成長速度高於中位數,導致中位數占平均數的比重持續下滑。 主計總處昨(21)日公布110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新台幣50.6萬元,月薪約4.2萬元,年增1%;新竹市由於有竹科高科技光環,總薪資中位數以77萬元蟬聯冠軍,年增率達4.8%。

台灣薪水中位數: 成人展看台上女優太興奮?男遮重點部位疑「上下抖動」 網友全嚇傻

更進一步從10等分來看,報告中將所有受雇者的薪資,由少到多排列後,再依人數均等分為10組。 第一組的人,也就是薪資最低的10%,他們的年薪資上限從2012年的23.1萬,增加到2017年的26.2萬,成長了3.1萬。 而第二組到第七組,年薪資上限漲幅都不超過4.5萬,也就是70%的人,過去6年薪水都沒漲超過4.5萬。 在這份報告中,大家除了平均薪資數以外,還會看到「中位數」這個以受僱者薪資由小到大排序後、挑出排最中間者薪資數字的名詞。 台灣薪水中位數 不過,究竟從2012年到2017年,平均薪資與中位數之間的差異為何? 我們可以從下圖看到,年薪資平均數普遍都是高於中位數,與現況有差距,這也是主計處為何在今年年底前開始公佈中位數的原因。

台灣薪水中位數

除此之外,也因為「薪資中位數」是將員工薪水由低至高排序,位處中間者的薪資就是薪資中位數;簡單來說,如果調查5位民眾,將薪資由低至高排列後,中間第3位民眾的薪水就是薪資中位數。 相較於平均數容易被極端值拉高數字,中位數普遍更能反映多數民眾的「薪聲」。 不過陳惠欣指出,薪資中位數會隨著薪資成長而增加,除了廠商調薪,基本工資調升也是推升中位數成長的重要力道;108年全年總薪資的中位數較107年增加1.64%,與101年比較,全年總薪資中位數增加12.68%。 台積電一向被視為幸福企業,平均年薪239.2萬元,上市櫃千大中薪資排名26名,由於台積電2020年營收獲利都創新高,發薪給員工也不手軟,比去年37名名次大幅前進,換言之,2020年入榜TOP 20高薪企業的員工平均薪酬全都優於台積電。 今年6月1日,金管會先公布千家上市櫃企業員工薪資總額,2020年平均員工總年薪榜首是鴻海集團旗下鴻準奪得,擠下去年榜首上緯投控!

台灣薪水中位數: 統計名詞說明

進一步觀察各行業情況,陳惠欣表示,110年全球經濟回穩,台灣出口產業暢旺,不過內需產業仍有受到疫情衝擊,因此也反映在相關數據上。 台灣薪水中位數 若跟109年比較,金融及保險業年增5.65%,不動產業、運輸及倉儲業也增加逾4%,製造業增3.09%,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都增加逾7%。 近年受全球疫情影響,產業經濟受衝擊仍大,國內在疫情期間的內需產業減產、縮編,薪資成長緩慢(甚至負成長),都有可能是造成低於平均薪資佔比人數升高的原因。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108年全體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數為796.7萬人,薪資中位數為49.8萬元,意即有半數受雇員工年薪未達此水準,約398萬人。

  • 崴爺就分享,自己人生中好幾次薪水翻倍,或是事業的境界的增長,全部都是靠職場人脈而來。
  • 其中,不少網友點名「餐飲業」,表示「蠻多的吧,你算一個月4萬,外面普通餐飲服務業招人都不到這個價吧」、「別說中南部,北部也一堆吧…尤其餐飲的」、「南部餐飲店長月薪不到35還沒年終」、「某K牌賣炸雞,一般襄理沒50」、「做餐飲真的血汗…拜託別提了」。
  • 從年齡上來看,未滿25歲者因多屬在學打工或初入職場階段,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34.9萬元較低,但隨年齡增長而提高,40至49歲增至57.2萬元最高,至65歲以上因多屬退休人口二度就業,總薪資中位數降為40.4萬元;若與107年比較,未滿25歲者年增幅3.64%最高,25至29歲者亦增逾2%。
  • 此外,原PO還嚴厲批評那些留言說要找政府領差額的網友,「我笑死,不勞而獲,窮人的嘴臉就是如此醜惡,國家沒有把這些對經濟無貢獻的人踢出國籍就不錯了吧」。
  • 本篇由日本國稅局統計的2019年民間薪資實際統計調查與厚生勞動省的國民生活基礎調查,帶你看日本實際的薪資水平狀況。
  • 她批評這些都是政府在托育這塊放任市場降低成本、剝削工作人員造成的苦果。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