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稅金15大優點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Dave on June 14, 2022

五月稅金

而5月也是房屋稅課稅季節,繳納期間為每年5月1日至5月31日,課稅對象為個人、營利事業等前一年7月1日起到當年度6月30日期間的房屋稅,適用房屋稅率、房屋稅基(房屋課稅現值)則依照地方政府規定。 財政部指出,「所得基本稅額條例」(即最低稅負制)目的是對因享有租稅優惠、只需繳很少稅或可完全免稅的個人及公司,課徵基本稅負,促進租稅公平。 若為雙薪四口之家且包含兩名5歲以下子女,免稅額為35萬2,000元,標準扣除額為24萬元,薪資所得扣除額40萬元,兩名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24萬元,加總合計年收在123萬2,000元以下,可免繳綜所稅。 財政部指出,一般個人免稅額為新台幣8萬8,000元,綜所稅標準扣除額為12萬元,薪資所得扣除額20萬元,加總為40萬8,000萬元。 民眾在報稅時,可以依自身情況選擇採用「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兩者不能並用;其中「房屋租金支出」被列在列舉扣除額中,每一申報戶扣除額以12萬元為限,但若有申報購屋借款利息,則不得扣除。 依《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以下簡稱納保法)規定,民眾維持基本生活費用不得課稅,2021年的每人基本生活費用金額,由前(2020)年的18.2萬元提高至為19.2萬元,是自該制度在2017年上路後,調幅最大的一次。

鼠的股利收入更多,可以抵減17000元,扣除之後變成負的3150,代表鼠今年不但不用繳稅,還可以退稅3150元。 接下來買股票的優勢開始出現了,因為柴的所得當中有10萬塊是來自股利,享有8.5%也就是8500元的可抵減稅額,可以拿去直接和A相減,扣除之後稅金只剩下5350元。 假設派可、柴、鼠都是30歲的未婚上班族無撫養,報稅時都選擇標準扣除額,加上股利合併計稅,這個是前提我們先定義清楚。 再上去領30%、40%那種就更可怕,這也是為什麼所得級距越高的上班族,勞退自提的節稅效益會越高,因為你等於是把現在的所得攤提到未來,用退休之後的優惠級距來算,同時達到儲蓄和節稅的效果。 我們直接往左邊對照縱軸來看,稅金大約落在11萬左右,如果再往上推高到年收200萬,今年要繳的稅金就會是17萬5400元。 所以年薪200萬的上班族,等於是每增加1000塊的所得,就有200塊是稅金將來要繳回去,換個角度講就是加薪打8折。

五月稅金: 免稅單身族與雙薪家庭的年收入門檻

由此而推,雙薪配偶「頂客族」合計年收81萬6,000元以下,今年得免繳綜所稅。 單身族群年收入 423,000以下免繳稅、雙薪無小孩族群年收入未達846,000免繳稅、雙薪扶養一位大專以下學童或未滿70歲長輩族群,年收入:938,000 免繳稅,雙薪扶養一位 未滿 5 歲學前幼兒,年收入 1,058,000元以下免繳稅。 但現實是多數房東無法接受,也不同意房客遷入戶籍及報稅,更可能發生房東直接將自己的稅務成本,直接轉嫁在租金收入上,或是下年度要求不配合的租客遷出等狀況。 政府雖以提高公益出租及社會住宅租金免稅額,但仍難以改變租屋市場的潛規則。 三個人當中年收入最高的鼠,照理來講應該要繳比較多的稅金,但因為鼠多出來20萬的收入是來自股利,額外獲得17000元的抵減,最後扣下來,實際要繳的稅金只有派可的一半不到,這個就是有股利和沒股利的差異。 這裡要注意股利的可抵減稅額,和一開始介紹那堆扣除額是不一樣的,扣除額是扣在原始的所得裡面,但是可抵減稅額是直接扣在應納稅額,這就好像是結帳金額再折抵的意思。

五月稅金

最後,需要特別留意的是,基本生活費並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生活費的計算方式需要參考政府規定的公式,才能確定是否能扣除以及扣除多少。 基本生活費對有家庭的人較為有利,尤其是單薪或雙薪家庭、未婚、家中有身障成員、學齡前或大專子女的家庭。 想了解基本生活費可以參考【2023 繳稅三大重點:基本生活費的計算方式】。 因配合去(2021)年7月1日「房地合一稅2.0」政策上路,在去年6月30日以前發生的預售屋交易,為舊制的財產交易所得,必須在今年度報稅時,併入個人所得一起申報繳稅。 財政部也提醒民眾,收入可能會有預先「扣繳稅額」或相關「可扣抵稅額」,年薪低於「免稅額」雖免繳稅,但也一定要在報稅期間提出申報,後續若可以退稅,才會收到退款。 五月稅金2023 從這裡可以看到第一個起點是年收42.3萬,也就是免標薪的加總,只要所得在這個數字以下,因為扣除之後的所得淨額都是0,所以稅金乘以5%之後也還是0。

五月稅金: 繳稅信用卡推薦

由於在2021年1月1日起,民眾個人出售未上市櫃股票相關交易所得,應計入基本所得額計算並納稅。 財政部指出,未上市櫃股票包括未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或未在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的公司所發行或私募之股票、新股權利證書、股款繳納憑證及表明其權利的證書等有價證券。 財政部國稅局指出,我國5月為所得稅申報季節,包括個人的綜所稅、營利事業的營所稅,營利事業也要在5月繳納營業稅,此外5月也是房屋稅開徵季節,合計共課徵三種稅負。 扣抵的金額,不得超過因加計其國外所得,而依國內適用稅率計算所增加之應納稅額。 五月稅金2023 國外分支機構或營業代理人有虧損者,也應該併同國內總機構合併計算。

五月稅金

不過剛剛這個節稅優勢的前提是「減項大於加項」,若當3個人的所得級距都提高到12%時。 但抵減還是固定8.5%,這時候把股利併入綜所稅,就會變成加項大於減項,增加的股利需要多負擔12%-8.5%=3.5% ,股利的節稅優勢就會開始降低了。 這時候減項大於加項,相抵之後變成是增加100塊的股利所得,還多出3.5塊可以扣在其他的地方,也就是存股族藉由股利所得合併計稅的優勢,同步減少了薪資所得的稅額,雖然柴鼠收入比派可高,但綜所稅反而繳得比派可少,大家一樣都是辛苦的上班族,懂不懂節稅就差很多了。 還是落在5%的級距之內,算出來的應納稅額分別是13850元、18850元和23850元,但因為柴和鼠的股利有8.5%的可抵減稅額,分別是8500元和17000元,A減B之後就變成13850元、10350元和6850元。 五月稅金2023 月薪3萬,年所得就是接近40萬,5萬就是65萬,年薪200萬大約是月薪15萬多,再往右邊年收入超過200萬的,就先不管了。

五月稅金: Q2. 個人綜合所得稅要繳多少怎麼試算?

39200元這個數字,就是我們常在級距表後面看到的「累進差額」,方便快速計算不用再一級一級乘完再加。 五月稅金 假設所得是60萬,扣掉免標薪剩下17.7萬就是你的所得淨額,落在5%級距內,所得稅是8850元,因為這段56萬(年收42.3萬~98.3萬)的範圍內都是繳5%。 特種飲食為每月10日前報繳,夜總會、有娛樂節目餐飲店適用15%營業稅率,酒家、有陪侍茶室、咖啡廳、酒吧等適用25%營業稅率,為5月10日前繳稅。

五月稅金

這就是為什麼會說一般上班族月薪不到3萬2000多塊以下的人,是不用繳稅的。 雖然扣除額的種類很多,例如像身心障礙、幼兒、長照等等,但是以一般「單身、無小孩、無撫養」的小資上班族來說,大部分會用到的基本款,就是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和薪資特別扣除額這三大項,以下我們簡稱為「免標薪」。 但一樣的所得,每個人的收入來源都不太一樣,生活負擔和個人條件也不一樣,課稅的基礎當然就不一樣,所以在報稅的時候,就有各種可以扣除的項目,讓我們把這些成本扣掉之後,最後得到一個所得淨額,才是課徵所得稅的依據。 以4口之家計算,今年每人的基本生活費調升4,000元,明年1個家庭的基本生活費將多16,000元,如符合適用最低稅率5%,明年綜合所得稅至少可再省下800元;適用稅率為12%,更能省稅1,920元。 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2021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其中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32.6萬元,財政部按家庭收支中位數的6成,公告每人每年基本生活費,初估2022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將調整至19.6萬元,較2021年19.2萬元額度約增加4,000元,可適用於2023年5月報稅。

五月稅金: 基本生活費調升至19.2萬元 誰受惠?

營利事業為每年單數月(1、3、5、7、9、11月)的15日前自動報繳、適用5%營業稅率,惟金融業特定業務可適用2%或3%營業稅率,為5月15日前繳稅。 此外,5月也是各個營利事業的營業稅課稅時節,營利事業可分為小規模營業人、營利事業、特種飲食業等三種。 小規模營業人採按季查定營業額、課徵1%營業稅,但如果是農產品批發市場承銷人及銷售農產品者適用0.1%營業稅率,小規模營業人為每年2月、5月、8月、11月的10日前繳納營業稅,5月需在10日前繳稅。

五月稅金

因應國內物價漲幅,財政部調升2022年度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薪資扣除額等六大項目,2023年5月報稅時適用,在高通膨之下,對民眾省荷包不無小補。 5月為所得稅開徵季節,今年報稅期間為5月1日到31日,課稅對象為個人、營利事業等前一年度的境內外所得,目前我國個人適用綜所稅率5%~40%。 營利事業則一律適用20%,惟營利事業若有前兩年度未分配盈餘,需一併申報課徵「未分配盈餘加徵營利事業所得稅」5%。

五月稅金: 相關連結看更多

但對於未依法登記為候選人或登記後其候選人資格經撤銷者之捐贈、收據格式不符者、或捐贈的政治獻金經擬參選人依規定返還或繳交受理申報機關辦理繳庫等,不予認定。 ●對政黨的捐贈,政黨推薦的候選人於109 年度立法委員選舉得票率未達1% 者( 民主進步黨、中國國民黨、台灣民眾黨、親民黨、時代力量、台灣基進、新黨及綠黨推薦候選人得票率達1%) 或收據格式不符者,不予認定。 因應物價上漲,今年綜合所得稅包含基本生活費、基本扣除額、薪資扣除額都有調升,像基本生活費就從去年的 19.2 萬提升至 19.6 萬等,薪資扣除額也一口氣調高 7,000 元。 至於免繳稅對象包含年收 42.3 萬以下的單身族、年收 84.6 萬頂客族以及年收 127 萬以下且有兩名未滿 5 歲的四口之家。

五月稅金

最明顯的例子,是過去投資人喜歡挑「可扣抵稅額高」的傳產股當作存股標的,在新制「股利稅率一律平等」下,投資人可重新檢視、調整持股方向。 綜所稅今年可以透過「已註冊健保卡」、「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行動電話認證」、「戶號+查詢碼」以及「行動自然人憑證」等方式,在家使用讀卡機、電腦、手機報稅。 如果你還是比較喜歡有固定的現金流,另一種方法就是把它轉成海外的配息,因為每個申報戶每年都有100萬的海外所得免稅免申報的額度,其實不只債券,包含KY股的配息也是屬於海外所得,同樣算在100萬的免稅額度裡面,而且海外配息還不用扣二代健保。

五月稅金: 申請不提供行動電話認證服務

如因貸款銀行變動或換約者,僅得就原始購屋貸款未償還額度內支付的利息列報,應提示轉貸的相關證明文件,如原始貸款餘額證明書、清償證明書或建物異動索引(須含轉貸或換約前後資料) 等影本供核。 2023年繳稅季即將到來,汽機車牌照稅、綜合所得稅、房屋稅、燃料稅及地價稅等稅項繳納時程、申報方式也受到大家關注。 為了讓大家在這個繳稅季節不錯失重要報稅時間,Money101特別整理開徵稅款時程,並且向大家推薦了使用繳稅信用卡的方式。 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遲繳罰款,還可以享受信用卡的各種優惠,讓報稅過程變得更加輕鬆便利。 3.捐贈費用  對合於民法總則之公益社團及財團的法人組織或依其他關係法令,經向主管機關登記或立案成立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的捐贈、透過中央主管機關設置的專戶對指定特定運動員的捐贈,及依法成立、捐贈或加入符合規定之公益信託之財產,以不超過綜合所得總額20% 為限。

五月稅金

●付給公立或與全民健保具有特約關係之護理之家及居家護理機構,可檢附其出具之收費收據及醫師診斷證明申報扣除。 ●因身心障礙所裝配的助聽器、義肢、輪椅等支出,也可以憑醫師出具的診斷證明與統一發票或收據,列報扣除。 ●因牙病必須做鑲牙、假牙或齒列矯正的醫療費,可以憑醫師出具的診斷證明及收據,列報扣除。 ●付給公立或與全民健保特約之設置救護車機構,因救護車執行勤務依緊急醫療救護法收取之費用,可憑其出具之收款憑證申報扣除。

五月稅金: 所得稅級距表整理!最新免稅額/各項扣除額/課稅級距調整前後金額比較

我們再試算第三種情況,假設我們都是年薪200萬的上班族,這時候每增加10萬元的股利所得,在扣除自帶的8500元之後,還是要多負擔11500元的稅金,因為我們的所得級距都是20%,多領股息就真的要多繳稅。 以今年5月報稅適用的最新級距來看,5%的金額從原本的54萬調高到了56萬,範圍增加了2萬塊,也就是原本所得金額超過54萬會跳到下一級開始繳12%,但是從今年開,會變成超過56萬才會跳級。 營利事業所得稅:簡稱營所稅,亦即「公司的『所得』要課的稅」,根據《所得稅法第3條》、《財政部64.7.15台財稅第35080號函》,其課稅範圍如下:● 凡是在中華民國境內經營的營利事業,應依所得稅法規定,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 營利事業之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內者,應就其中華民國境內、外全部營利事業所得,合併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如果所持有之交通工具已辦妥報廢、繳、註銷、報停等異動登記手續,車主所繳納得牌照稅可按實際未使用日數退還一定比例稅款。

這時候扣除基本的免標薪之後,所得淨額都剩下27.7萬,落在5%級距內,所以應納稅額(A)這一欄就是13850元。 五月稅金2023 因為台股的股利不管是配現金或是配股票,都有自帶8.5%的可抵減稅額,配股票以面額計算所得,每個申報戶每年最高有8萬的額度可以抵減。 使用信用卡支付定期開徵稅款,除了免出門方便省時,部分也會提供分期 0 利率優惠,例如富邦銀行最多 24 期 0 利率等,其它銀行方案也會陸續公布,讓你繳帳單時不會一次把帳戶的錢用光光,減輕當月總支出額度之餘,還有機會拿銀行回饋刷卡金、紅利或點數,對於納稅人而言不無小補。 以台北市而言,單一自住屋可享自住優惠、房屋稅率約相當於0.6%,三戶內自住屋皆適用1.2%。

五月稅金: 所得稅免稅額、扣除額

這篇我們也整理出所得稅級距總表及比較各項扣除額,讓大家一目瞭然。 安永執業會計師楊建華表示,當家戶中所有人基本生活費用的合計數,即「申報戶人數乘以19.2萬元」,高於「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以及儲蓄投資、幼兒學前、教育學費、身心障礙、長期照顧等特別扣除額」加總金額,計稅時,差額就可自綜合所得總額扣除。 若去年整年捐款、醫療費用支出、人身保險費(上限 24,000 元)等加總不滿 12 萬的話,選標準扣除額就對了! 對於第一次報稅的人來說,報稅「級距」是決定所得稅繳納多寡的重要關鍵。 要算出實際的納稅金額,我們需要先計算出「綜合淨所得」,再套用「稅率級距」,才會真正算出實際的納稅金。

  • 但抵減還是固定8.5%,這時候把股利併入綜所稅,就會變成加項大於減項,增加的股利需要多負擔12%-8.5%=3.5% ,股利的節稅優勢就會開始降低了。
  • 使用信用卡支付定期開徵稅款,除了免出門方便省時,部分也會提供分期 0 利率優惠,例如富邦銀行最多 24 期 0 利率等,其它銀行方案也會陸續公布,讓你繳帳單時不會一次把帳戶的錢用光光,減輕當月總支出額度之餘,還有機會拿銀行回饋刷卡金、紅利或點數,對於納稅人而言不無小補。
  • 今年的所得稅計稅基礎,首先在扣除項目,必須先認識一個名詞叫做「所得總額」,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年收入多少,以一般上班族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最基本的12個月,再加上所有獎金,包含了年終和三節。
  • 手機繳綜所稅也納入更多行動和電子支付選項,相較於過往信用卡或Line錢包,民眾有更多選擇。
  • 小規模營業人採按季查定營業額、課徵1%營業稅,但如果是農產品批發市場承銷人及銷售農產品者適用0.1%營業稅率,小規模營業人為每年2月、5月、8月、11月的10日前繳納營業稅,5月需在10日前繳稅。
  • 最低稅負制2020年修正後,主要是把未上市、未上櫃且未登錄興櫃的股票(簡稱未上市櫃股票)交易所得,重新納入個人課稅項目;不過,為避免「殃及無辜」,放寬符合條件的高風險新創公司股票交易可排除適用。

我們再換一個角度來舉例,完全一樣的基本條件,但這一次變成三個人的薪資所得都是70萬,而柴和鼠除了固定的薪水之外,又因為參加除息分別領到10萬和20萬的股利 ,這時候所得總額加上去分別是70萬、80萬和90萬,接著一樣扣除免標薪42.3萬之後 ,所得金額分別剩下27.7萬、37.7萬和47.7萬。 今年的所得稅計稅基礎,首先在扣除項目,必須先認識一個名詞叫做「所得總額」,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年收入多少,以一般上班族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最基本的12個月,再加上所有獎金,包含了年終和三節。 這篇文章將帶您一次瞭解營業稅、營利事業所得稅是什麼,和成立公司可能會面對的稅務問題。 不過,以70歲以下單身族來說,光是免稅額8萬8,000元,加上標準扣除額12萬元便已超過基本生活費19萬2,000元,故不適用基本生活費抵稅。 舉例來說,育有就讀大學、高中子女各一名的四口雙薪之家,2021年基本生活費合計為76萬8,000元(19.2萬乘以4人),但家戶適用的免稅額、扣除額合計僅61萬7,000元;因此計稅時,綜合所得總額將可多減除15萬1,000元。 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保障國家不可對民眾「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課稅,標準為依照主計總處最近一年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60%計算。

五月稅金: 所得稅  免稅額扣除額一次看

在台灣我們一共把年所得淨額分成5個等級,請注意這裡講的是淨額不是總額,稅率從最低的5%、12%、20%、30%到最高的40%。 為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網站文件為ODF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免費開源軟體(免費開源軟體LibreOffice下載) 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 六年八班的阿杜,在一家貿易公司擔任行政職,月薪四萬八千元,工作穩定,還育有三子。

2.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直系親屬於課稅年度於承租地址辦竣戶籍登記的證明,或納稅義務人載明承租的房屋於課稅年度內係供自住且非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的切結書。 這三項今年都有調高,我們這支影片統一都講申報年度,也就是今年(2023)申報 2022年度所得就適用,免稅額從原本的88000元,調高4000塊到92000元,標準扣除額則是調高到12萬4000元。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則是多了7000元變成20.7萬,所以今年的免標薪加起來就是提高到42.3萬,比去年多了15000元,這個金額沒幾年就會調整一次,不過計算原理是一樣的。 根據財政部公告110年度綜合所得稅及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個人一般「免稅額」為新台幣8.8萬元,「標準扣除額」為12萬元,「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萬元,加總為40.8萬元。

五月稅金: 繳稅行事曆:牌照稅/所得稅/燃料費/地價稅什麼時候繳?

手機報稅的服務新增自行增刪申報戶成員、編輯扣除額資料等功能,可帶入配偶或扶養親屬的資訊,民眾不必在電腦上操作。 手機繳綜所稅也納入更多行動和電子支付選項,相較於過往信用卡或Line錢包,民眾有更多選擇。 若「差額」為正數,可自申報戶綜合所得總額減除,但「差額」為負數,不得再減除。 該制度設計是保障民眾的基本生活費用,財政部初估,約有229萬戶可受惠。 代表報稅申報戶,將「全戶人口數」乘上「基本生活費」的19.2萬元後,減去「免稅額、標準扣除額(或列舉)、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及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等7項總和的減免稅額度,所產生的差額為「基本生活費差額」。

  • 在台灣我們一共把年所得淨額分成5個等級,請注意這裡講的是淨額不是總額,稅率從最低的5%、12%、20%、30%到最高的40%。
  • 依《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以下簡稱納保法)規定,民眾維持基本生活費用不得課稅,2021年的每人基本生活費用金額,由前(2020)年的18.2萬元提高至為19.2萬元,是自該制度在2017年上路後,調幅最大的一次。
  • 2.收據正本遺失時,憑原單位開立之收據存根影本並註明「影本與原本無異」之字樣及負責人之蓋章證明。
  • 但對於未依法登記為候選人或登記後其候選人資格經撤銷者之捐贈、收據格式不符者、或捐贈的政治獻金經擬參選人依規定返還或繳交受理申報機關辦理繳庫等,不予認定。
  • 派可、柴、鼠3個上班族同樣都是70萬年所得,但有存股領股利的鼠,比派可少負擔了17000元的稅金,這就是股利自帶的節稅效益。
  • 財政部國稅局指出,我國5月為所得稅申報季節,包括個人的綜所稅、營利事業的營所稅,營利事業也要在5月繳納營業稅,此外5月也是房屋稅開徵季節,合計共課徵三種稅負。

從98.3萬開始,中間這70萬都是繳12%,一直到168.3萬會出現第二個轉折,恭喜你又要升級了,這個時候月薪已經來到差不多13、14萬,要開始繳20%的所得稅。 所以這次4個級距的調幅依序是加2萬、加3萬、加5萬和加9萬,我們把剛剛的免標薪和課稅級距結合,用圖形畫出來看就會更清楚。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