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氣體12大分析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Dave on March 31, 2022

温室氣體

準則總綱主係配合國際審計準則修改編碼及分類架構,依性質分類為審計準則、核閱準則、確信準則、其他相關服務準則及品質管制準則,更利於會計師對所承接服務案件所適用準則作出適當判斷,並遵循該等準則之規定。 無論是碳中和、淨零排放或未來更多的創新詞彙,其實都是為了源頭減少碳排放和能源轉型,以達到真正減緩氣候變遷的目的,唯有真正讓碳排放歸零、甚至達到「負碳排」,才能讓地球不再升溫、改寫氣候未來。 註:截至截稿前,《溫管法》修正及更名的程序仍在立法院進行中,修正後的「氣候變遷因應法」將寫定何項減碳目標有待觀察。

  • 陸地和海洋釋放的熱輻射中有很多被大氣,包括雲吸收了,然後又被輻射回地 球。
  • 除了自身減碳,整體低碳轉型也將在未來5到10年內邁入價值鏈與供應鏈時代,這意味企業低碳轉型時必須將範疇擴大至整體價值鏈,透過設立價值鏈減碳目標,敦促價值鏈齊心減碳,共同達到低碳轉型與淨零目標。
  • 其實這一承諾和美國政府以前的一貫承諾——到2012年前把「碳密度」降低18%是如出一轍的[18](碳密度並非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而是指以GDP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行政院會今(21)日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擬具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並將法案名稱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將函請立法院審議。
  • 淨零排放不是不排放,而是努力讓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極小化,再用負碳技術、森林碳匯等方法抵消,達到淨零排放。

量化以及進行減碳努力的過程,就是一們全新的「碳管理」領域,時時刻刻考驗企業內部溝通,也必須面對大量數據收集與處理的挑戰,十分要求企業的「數據治理」能力。 櫛構科技以豐富資料科學背景團隊組成,致力於應用 AI 演算法建模協助企業制定數據驅動的永續策略,藉此落地「數據永續」的願景。 14067 的重要性有幾個,一個是企業盤查完一項產品的碳排放來源比例後,才有充分數據可以進行製程優化迭代,減少產品碳足跡,同時也意味著減少企業碳排放量,甚至是減少成本。 ISO 和 系列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14067關注一個「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所產生的環境衝擊與溫室氣體排放量,而不是關注「某公司」在某一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像是工廠生產的直接碳排、製造過程使用甲烷等氣體等,都屬於範疇一。 為了因應全球淨零、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氣候行動目標,許多企業也開始進行「碳盤查」(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也就是碳足跡盤查。

温室氣體: SGS 管理學院

不同於「碳中和」是達到碳排放量、碳清除量相等的狀態,「負碳排」則是在一定時間內所消除的二氧化碳,超過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即達到負碳排。 跟羊一樣,牛是反芻動物,不過其因「改變土地用途」所產生的碳排放主因,是肉食生產企業為了開墾農地予牧養牲口,大幅砍伐森林闢地,將儲存在樹木、植物及泥土中的碳釋放到大氣之中,如去年重創亞馬遜森林的大火,因此碳排放大幅超前其他對手。 當平均氣溫和海洋溫度升高,海水體積膨脹,南極和格陵蘭的大陸冰川也會加速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海拔地區。 除此之外,降水模式改變和亞熱帶地區的沙漠化,助長極端天氣包括熱浪、乾旱、森林大火、暴雨、水患、暴雪等,日愈頻發的天災襲擊在全球造成嚴重的生命與財產損失。 綜合來看,因為燃燒化石燃料所導致的空氣污染,每年在全球造成約 450 萬起的過早死亡案例。

温室氣體

交易價格從2005年的40歐元每噸漲到2008年的100歐元每噸。 根據目前的交易項目已可以實現到2008年減少4.7%的排放,超過總目標的一半多。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早些時候的2004年9月曾經口頭表示,他支持京都議定書及與俄羅斯相關的內容。 正如眾所預期一般,2004年10月22日俄羅斯國家杜馬下院通過簽署該條約,隨後上院也通過簽署。

温室氣體: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更新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

修正條文說明會計估計值變動包括輸⼊值及衡量技術變動,並列舉應收帳款及存貨的減損評估、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衡量、PPE的折舊費用及負債準備的估計等即屬會計估計值。 同時,政府所收取的碳費應可作為轉型基金,用以投資各種低碳設備、挹注地方氣候預算、照顧能源轉型過程中所產生的就業及社會弱勢。 若要淘汰高碳排放的燃煤發電,大幅度提升永續且清潔的再生能源是重要關鍵。

另外,針對國際間正在發展的碳捕捉後之利用及封存技術增訂遵行規定,以利負碳技術發展,同時將其對環境之衝擊納入管理。 ISSB目前積極對前述議題進行研議,並期望能於2023年儘早發布正式準則,目前國內主管機關亦密切關注準則之發展,以進一步評估我國將如何接軌此準則。 對於已適用現有永續性報導準則(GRI)或自願參酌永續相關報導架構(如SASB或TCFD)揭露相關資訊之企業,建議持續觀察ISSB正式準則之發布,比對與既有採用準則的差異,評估額外資料搜集及企業永續發展主張是否因此需調整之處。 而尚未揭露永續相關資訊者,建議開始著手內部教育訓練及建立與董事會領導的治理單位溝通、先以小規模試行揭露所需資料搜集,搭配對應的資訊系統及作業流程調整,提前因應日後擴大至全公司適用面臨的挑戰。

温室氣體: 課程資訊

如只要自我檢視的,盤查完成即可、供應鏈要求的就配合供應鏈。 企業要先蒐集各類排放源整年使用量數據,如瓦斯、天然氣等採購收據、冷媒年度填充量,以及電費收據等,將實際使用量套入計算工具,即可輕鬆得出排放量。 根據盤查指引,企業進行碳盤查前要先設定邊界,確認盤查的範圍,可以是整個企業集團、單一子公司、某一處辦公大樓,或是特定的製程或產品。

温室氣體

ISO 專門管理企業組織的產品或服務所產生之碳足跡,針對生命週期內,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設定一致性規範與計算方法。 京都議定書制定的限制排放量是以1990年的排放水準作為基準的,而自1990年以來,由於蘇聯解體後的大多數共和國經濟都大幅下滑,溫室氣體排放也大幅下降,所以俄羅斯可輕易到達該標準,目前的排放水準也大幅低於條約要求。 事實上,俄羅斯甚至可以銷售排放指標給達標困難的國家,來獲得不菲的經濟回報。 同時國際會計報導準則(簡稱IFRS)基金會成立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簡稱ISSB),並積極宣布2022年下半年將發佈全球通用的企業永續揭露準則,比照IFRS將財務報導觀念導入永續報告中。 KPMG 永續確信執業會計師吳政諺表示,這一連串的國內外永續資訊揭露變革,不僅形成國內近1700家上市櫃公司的熱門話題,也造成永續發展工作職缺站名列求職網站熱門搜索。

温室氣體: 京都議定書

到2005年為止,爭論還僅限於艾伯塔(加拿大最大的石油產地)政府和聯邦政府之間的口水戰。 為了減輕這種擔心,聯邦政府將會爭取更多把燃料賣給美國的指標,尤其是天然氣。 2005年6月,美國國務院的文件顯示當局認同了埃克森石油公司管理層的觀點,拒絕氣候變化的政策有利於公司擺脫財政困難更好的發展,這其中也包括對於京都議定書的態度。 另外遊說團體「全球氣候聯合」(Global Climate Coalition)在此也發揮了一定的影響[17]。 2002年6月,美國環保局公佈了《2002年氣候變化報告》。 一些評論人士認為該報告已經在部分的支持京都議定書,儘管報告本身並沒有直接認可該公約。

「溫室氣體專業人員資格證明」的取得,將有助於企業開啟淨零行動的第一步,從瞭解盤查範疇一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範疇二的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到範疇三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開始,著手鑑別出企業組織的排放來源及數量後,即可開始著手規劃改善及減量,最終達成淨零目標。 環保署指出,行政院院會通過此修正法案係淨零轉型的關鍵一步,該署將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討論及溝通,以利完成修法程序,提升我國因應氣候變遷韌性,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聯合國和一些獨立科學研究機構(甚至包括G8國家的科研機構)也都有報告從不同的角度支持京都議定書。 與此同時,眾多的民意測驗顯示,對該條約的支持度大約在70%[21][22]。 當然也有反對者,主要是一些商業團體、少數氣候研究的科學家和能源業人士,他們大多和美國政府持相同觀點;另外也有一些人,是擔心「美國不受京都議定書影響」會使加拿大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温室氣體: 全球震盪中 日本經濟再起!?

BCG資料科學副董事劉北辰表示,時間與預算是企業最常遇到的問題,若公司沒有做過碳盤查,勢必得新增預算,也要考慮設置專責人員來處理。 數據的品質非常重要,因有由手抄、量測,系統轉換而來的不同數據來源,會產生不同的準確度。 在 裡核心的方法論是「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用來計算產品從原物料階段、生產、配送、使用到最後銷毀,整個週期裡對環境的衝擊。 例如中華電信就也有針對臨櫃服務去計算每服務一個人的平均碳足跡。 源:鑑別溫室氣體排放源、溫室氣體匯、溫室氣體儲存庫等(Source, Sink, Resevoirs, SSR),包括直接與間接排放源,範疇一、二、三(類別一~六)等具有重大性的排放源,並且必須解釋為何排除某些排放源。

温室氣體

對比臺灣公布的 2050 淨零路徑,臺灣社會還需要更多關注與努力,讓「淨零未來」成為可能。 按照模型預測,隨著全球消耗的化石燃料越來越多,到21世紀末,平均地表溫度可能會上升2°C ~ 6°C。 只有在此刻快速且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地球的氣候系統無法抑制升溫及後續的蝴蝶效應。 環保署將與地方環保局合作,6月開始分區舉辦多場輔導座談會,向中小企業進行說明。

温室氣體: 報告書下載

但有些觀點認為,如果美國政府對燃油徵收國稅的話,反而會大幅度的刺激經濟增長(大約每年有1000億美元)。 温室氣體2023 因為石油生產國(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委內瑞拉等)現在正由於高油價而賺取巨額利潤,每桶原油的開採成本大約只有15美元,而市場銷售價高達60美元以上。 燃油稅將會大幅降低石油的消費,自然也就會降低油價,同時美國政府每年還可以獲得2000億美元的稅收。

温室氣體

植樹、碳捕捉等都是排放之後的「挽救措施」,企業及政府不應該因這些抵換手段,而忽略最根本且最重要的,是從源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為了讓企業及早制訂減碳目標及碳盤查,金管會在今年3月3日啟動「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依照公司實收資本額,自2023年起分階段推動,要求全體上市櫃公司於2027年完成碳盤查、2029年前完成「查證」。 所謂的查證,即類似會計師簽證的概念,但目前國內僅有7家相關的查驗機構,政府應須著手輔導本土驗證機構,為國內碳盤查的龐大需求預做準備。 企業永續治理組織為因應氣候變遷、碳稅議題的永續策略與風險管理單位。 低碳轉型之下,必須透過董事會加強監管角色,如同金管會此次措施說明,未來董事會將需要按季控管企業溫室氣體揭露時程。 太陽為地球的氣候提供動力,它以甚短波的形式輻射能量,主要是可見光或近可見光(如紫外線)。

温室氣體: 減碳、潔淨能源 商機爆發

同年晚些時候,曾經調查過京都議定書法律地位的國會研究人員建議通過UNFCCC,這樣可以利用美國的影響力減少議定書中包含不利的條款和目標,而且由於總統並不能獨立的履行該公約,國會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制定單獨的法律[16]。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公佈的資料,2003年中國人均排放二氧化碳0.74噸,比1990年增長了40%,但與此同時美國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5.44噸,將近中國的八倍[15]。 全球已有141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京都議定書》,其中包括30個工業化國家。 美國人口僅佔全球人口的3%至4%,排放的二氧化碳卻佔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

温室氣體

在美國至少有一個學生組織「Kyoto Now!」致力於發動學生們的影響來支持京都議定書減少排放的目標。 到2004年11月15日為止,九個美國東北部的州加入了「區域溫室氣體行動」組織(Regional Greenhouse Gas 温室氣體 Initiative,RGGI)[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這是一個州一級的溫室氣體交易機制。 有人相信通過州一級的項目顯示即使聯邦政府沒有通過京都議定書也同樣實現減排,這將會對聯邦政府構成壓力。 另一方面,中國、印度以及其他的開發中國家目前被京都議定書豁免,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在工業化時期大量排放溫室氣體並造成當今全球的氣候變化。 考慮到參議院當時的態度不可能通過該條約,柯林頓政府沒有將議定書提交國會審議。 台橡永續報告書 (Sustainability Report) 參照GRI及SASB準則進行編制,內容涵蓋環境、社會、治理(ESG)三大面向,並說明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及公司風險管理情形。

温室氣體: 課程時數

由於印度是條約控制綱要以外的國家,所以也不受溫室氣體排放限制,僅是表示參加。 條約規定,它在「不少於55個參與國簽署該條約且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附件I中規定,簽署國家在達到1990年總排放量的55%後的第90天」開始生效。 這兩個條件中,「55個國家」在2002年5月23日當冰島通過後首先滿足條件。 温室氣體 2004年12月18日,俄羅斯通過了該條約後達到了「55%」的條件,條約於90天後的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

2007年12月3日,新上任的總理陸克文代表澳大利亞正式簽署了京都議定書。 在對京都議定書的簽署問題上歐盟內部幾乎沒有任何爭議,隨著原東歐共產主義國家新加入歐盟,原有的1990年基準指標也大為抬高,相對其他的已開發國家,歐盟獲得了一些潛在的好處。 温室氣體 從時程規劃來看,歐盟將推出全球首個碳關稅計畫,預計2023年開始實施,2026年全面生效。

温室氣體: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

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說明,依循ISO 温室氣體 14067原則,產品碳足跡的查證計算需歷經3大階段、12個步驟。 以食品工廠為例,碳盤查是計算一個工廠(組織)的總碳排量,而碳足跡則是盤點一項產品(如一瓶食用油)生命週期的總碳排量,包括各階段的分析,從原料提取、加工、製造、配銷,到產品使用階段和產品壽命終止階段的處理方式等。 以中小型製造業來說,主要的排放源為設備使用電力,也有部分排放源來自發電機、鍋爐等燃燒天然氣、汽柴油或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冷藏或空調設備的冷媒等。

温室氣體

自2021年7月歐盟發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針對高碳排產品如鋼鐵與水泥出口至歐盟課徵碳關稅;亞洲新加坡也在去年成立全球碳權交易平台;日本也將於今年創立減碳價值交易市場,碳排放成為經濟貿易重要議題。 除此之外, KPMG 關注到投資機構將ESG資訊作為避險與挖掘金融商機的重要來源,以及國際資本市場日益加重對ESG資訊公信力的要求,金管會進而祭出相關盤查數據須經第三方查證。 金管會為健全台灣永續價值、進一步深耕台灣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制度,日前舉辦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記者會。 發布上市櫃公司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揭露時程,在短期目標部分,第一階段規範資本額100億以上之上市櫃公司及鋼鐵、水泥業進行溫室氣體個體盤查,並逐年擴大盤查至子公司並擴大至整體上市櫃公司。

温室氣體: 溫室氣體與二氧化碳

您也許知道燃煤電廠、交通運輸、石化、鋼鐵等產業造成空污危害人體健康,但煙塵之中還有您看不見的「碳排放」,這些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助長氣候變遷,對您我身處的地球家園造成更深遠劇烈的衝擊。 動物活動、植披燃燒都會釋放出溫室氣體,不過自從人類工業革命以來,大量燃燒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產生動力及發電等用途,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從 1970 年至今增加超過 78%,成為碳排放主要來源。 在目前的排放速度下,氣溫可能會上升2攝氏度,這個氣溫上升的幅度也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指定的升溫上限,之所以設定為2攝氏度是為了避免到2036年全球的環境出現毀滅性的危險[5]。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可以減緩溫室效應,相反的,沙漠化面積增加則會讓二氧化碳含量上升。

  • 另外,因應國際經貿情勢,我國亦將審慎評估,必要時對進口產品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事業進口公告之產品,應申報產品碳排放量,並依排碳差額繳交減量額度。
  • 然而”淨零”是最終要達成的目標,要如何制定策略,逐步達成目標,則需要先從最基本的自我檢查做起,也就是企業盤點自我的溫室氣體排放,透過內部專業稽核資格人才的培育,逐步架構起企業的淨零路徑。
  • ISO 和 系列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14067關注一個「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所產生的環境衝擊與溫室氣體排放量,而不是關注「某公司」在某一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 歷經多年的發展與討論,ISO於2018年正式公告制定ISO 14067:2018,取代技術規範 ISO/TS 14067:2013。
  • 第二,結合合作夥伴的力量,廣泛與國際組織或各國在台代表處接軌。
  • 對較為貧窮的城市來說,空污造成的經濟損失是極為沉重的負擔,以印尼雅加達為例,2020 年的相關經濟損失相當於整個城市 GDP 的 8.2%。

1997年12月,條約在日本京都通過,並於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間開放簽字,共有84國簽署[11],條約於2005年2月16日開始強制生效[11]。 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個國家通過了該條約(超過全球排放量的61%)[12],引人注目的是美國曾簽字,但並未送交參議院進行批准程序。 未來聯盟將有兩大目標,第一,運用8家科技企業對供應鏈的影響力,帶領台灣供應鏈接軌國際。 第二,結合合作夥伴的力量,廣泛與國際組織或各國在台代表處接軌。 淨零排放已成全球趨勢,如歐盟將於2023年將開徵碳關稅,部分產業要求繳交碳排放量費用,進口企業也需申報,企業邁向減碳已是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温室氣體: 全球已有超過130個國家,宣布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歐盟也將在2026年正式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在強調淨零、負碳排的時代裡,碳足跡、碳中和、碳盤查到底是什麼?以下盤點5大淨零關鍵字。

除此之外,再透過負碳技術、森林碳匯等方式抵消,來達到淨零排放。 企業為了生產更多肉品以獲得最大利潤,採用大規模砍伐、焚燒森林方式開闢土地;有數據顯示,全球 80% 的毀林歸咎於農牧業相關生產。 我們透過實地調查、見證記錄、揭露真相、政策倡議與非暴力直接行動,為無法發聲的環境與弱勢族群挺身而出。 接收環境訊息,除了可用閱讀的方式,本篇文章也為您準備了有聲版【聽說‧環境】,讓您疲累的眼睛適時休息;用聲音,與您分享綠色和平在臺灣及全球的環保工作進展,聆聽那些發生在您我身處的地球,關於環境、氣候、海洋、森林的事情。 不過為了簡化中小企業帳務處理,其規定與IFRS9仍存在部分差異,包括保留「以成本衡量之金融資產」會計項目名稱,以及維持現行的已發生減損損失模式,而未採用IFRS 温室氣體 9的預期減損模式。

温室氣體: 永續發展

中小型企業在計算的能力上,或是對數字的掌握上,較缺乏相關人才或適合的工具,如何協助找出正確的係數、正確的數據、合理的GWP值,是輔導上會琢磨較多的地方。 包班課程不論在訓練成本和學習成效都很經濟實惠,既能一次提供更多員工學習,又能真正提昇企業整體人才的競爭優勢。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內部稽核由每間公司自行決定如何 double check,外部查證則非強制每間公司都需要查證,但若屬於符合資格必須查證的公司,則最少每三年必須查證一次。 算:執行計算所有排放源於某年度間的實際排放量以及移除量,並且設立基準年作為比較依據(自己和自己過去比)。

温室氣體: 相關標籤:

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和海水溫度越來越高,接著而來的則是海水酸化及珊瑚白化,海洋不斷地吸收來自大氣的二氧化碳,使酸鹼值越來越高,多數生物便難以生存;珊瑚身上的共生藻也會因為海水溫度升高而被排出,使珊瑚泛出白色也失去養分,逐漸邁向死亡。 即使是紀錄上有明顯變化的中世紀暖期和小冰期,在各地溫度開始變化的時間點會有所不同,如果觀察19世紀到現在的地表溫度變化,在短短不到200年內就上升超過1.2℃(如下圖所示),在地球歷史上是相當罕見的情況。 當日照比較強的時候,地球的氣溫就會隨之上升;當地球繞日軌道的離心率、轉軸傾角和軸向進動隨著時間變化的時候,地球的氣候也會隨之改變。

2002年5月31日,歐盟當時的15個正式成員國在聯合國簽署了相關文件,原有排放量大約占全球排放量的21%,條約規定要把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8%。 歐盟一直是京都議定書的主要支持者,並一直致力於說服那些立場搖擺的國家加入條約。 一、企業必須開始關注範疇三的碳排,特別是產品碳足跡,計算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碳排放量,從產品開採的原料、製造、配送、消費者使用、產品報廢或回收處理所產生的碳排,都要計算清楚。 排放係數(Emission Factor)指汙染源排放汙染物時,平均每單位活動量所排放出汙染物量。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