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運未來15大優勢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ommy on March 2, 2022

廣運未來

謝清福表示,他將公司經營交棒給廣運執行長謝明凱後的幾年間,正好碰上ESG議題倡導期,公司發起ESG的第一步,就是開始學習、建置,並啟動公司內部的總體檢。 ESG已成為現代企業的必考題,謝清福對此精準的答題,他說,廣運的產品和服務,有效幫助許多企業推進ESG的內部管理,對廣運來說,最重要的課題就是在散熱解決方案、太陽能和生質能等領域找到好的產品,融入為上下游產業服務的解決方案,「我們自己做,也在幫助他們」。 2022年12月25日這天,謝清福在廣運的尾牙宴上,對著集團全體員工立下了2023年的展望,定調未來發展重點包括四大方向,涵蓋碳中和、傳承接班、營業秘密和ESG。 他並射出三支箭,瞄準熱傳事業、從事碳化矽(SiC)的盛新,以及物流事業的群豐這兩家公司。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桃園28日電)廣運集團未來營運展望樂觀,董事長謝清福表示,明年熱傳事業部可望大量出貨,旗下太陽能電池廠太極能源接單暢旺,明年第1季已接單滿載。 廣運更在智慧倉儲物流、常溫及低溫冷鏈設備持續獲客戶高度肯定,涵蓋客戶有全聯、蝦皮、中華郵政、中國石油、遠雄港、酷澎、宅配通、Momo、Pchome、新竹物流、捷盟(康是美)及統昶等,目前訂單已排至逾後年。

鴻海集團同樣透過旗下鴻元國際入股盛新,成為除太極外最大單一股東,砷化鎵磊晶廠全新(2455)也加入股東行列。 三、5G基地台: 導入5G水冷主機+氣冷機櫃散熱方案,減少用電30%及二氧化碳排放量,戶外機櫃防水、防曬、防震,延長基站使用效率及週期。 廣運今年在活化資產挹注下,前3季稅後淨利達新台幣16億元,每股純益6.51元,創下歷史新高,每股淨值19.42元,未來將持續活化資產,挹注獲利。

廣運未來: 雄自動化工業展 廣運「半導體空中走行式無人搬運車」首登場

未來江蘇將通過開設「江蘇台商大講堂」、引導「台商走電商」、舉辦台企名優產品展示展銷會、台企上市上板說明會、籌建「蘇台產業合作發展基金」、促進台企與國企民企融合發展等多種管道,進一步幫助在蘇台資企業提質增效。 作為兩岸經貿交流合作最密切的地區之一,江蘇2018年迎來一批龍頭型台資產業項目,2018年10月,總投資30億美元的台積電晶圓廠暨研發設計服務中心在南京建成並實現量產;台達電子、瑞儀光電、富士康等一批台資企業進一步實現轉型升級,推動蘇台產業合作向產業鏈高端攀升。 「台灣60%~70%的上市櫃公司都是廣運的客戶!台灣曾經是亞洲四小龍,是外銷輸出的重要基地,這其中我們廣運也貢獻了一點點力量!」廣運集團(簡稱廣運)董事長謝清福的語氣中充滿了自豪。

廣運未來

毫無疑問,廣運的機械、電子、太陽能三大產業三足鼎立的局面將長期保持並不斷發展壯大,一直會在「廣拓發展、運籌未來」的路上繼續堅定前行。 在每一環節的服務中,廣運實際了解客戶需求並深入溝通、有效規劃、精密設計、嚴格監造,以完善的安裝及熱忱的售後服務,贏得了客戶們的信賴。 「我18歲看到一本書,裏面有一句話——『不怕口袋空空,只怕腦袋空空;只要腦袋不空,口袋就不會空。』」被深深打動的謝清福,勵志努力,決定在工廠自動化模具製造上大展宏圖。

廣運未來: 盤中速報 - 廣達( 股價大漲至225.5元,漲幅達7.13%

他強調,相較於其他競爭者,廣運的優勢在於,液冷系統延伸出去的就是工程系統,而每個客戶要做的場域、應用,產品都不一樣,必須經過量身訂做予以設計,不是買某個相關產品回去就能使用。 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與其陽共同開發的「雙相浸沒式冷卻系統」,這是與工研院電光所合作,一起進行的冷凝器的優化設計,以晶片端的沸騰增強設計,開發出兼具高散熱能力與降低冷卻耗能的解決方案。 今年廣運團隊也率先為客戶打造多溫層物流中心技術,導入在負25度C的低溫環境下,透過自動化設備的氣簾的溫層隔離技術、存取機的自動補貨系統等,創造出人員更好的工作環境,滿足更多客戶對冷鏈物流技術的自動化設備及物流服務。

▲台積電(2330)在矽基板氮化鎵上,2020年已開發出150伏特和650伏特兩種平台。 去年2月,意法半導體宣布和台積電合作,台積電已經為意法生產車用的化合物半導體晶片。 另外,轉投資的世界先進(5347)因為擁有大量8吋的設備,也跟台積電採取相同的策略,大力發展矽基的氮化鎵晶片製造技術,以提升附加價值。 廣運近年受惠於台商回流投資熱,因缺地、缺人,包括石化、傳產產業都積極推動生產線自動化,接單狀況很好。 廣運從自動化本業跨足散熱市場,因應RE 100要求節能減碳趨勢,廣運表示,旗下液冷解決方案可節省建置成本至少20%、節省電費至少30%,因而大受市場歡迎,除獲多家半導體大廠採用,更獲得英特爾認證推薦。 因應今年全球電動車市場爆發式成長,廣運針對目前高瓦數360kW以上快充站的充電樁散熱提供液冷方案,除了降低電力使用、降低噪音,並研發主動式CDU進行專利佈局,透過液冷散熱提高電源轉換效率,使電源控制晶片壽命更加延長,提供安全穩定的充電環境。

廣運未來: 英特爾裁員 鼓勵休無薪假

廣運也取得交通部軌道試辦專案,協助桃機在A3站建置的預辦登機服務設施提供診斷設備,包括利用AR擴增實境系統檢修月台及行李櫃流程,提供檢修員即時的操作手冊、保養記錄及電箱資訊。 廣運未來2023 連鎖超市巨頭全聯併購大潤發,朝流通業霸主叩關,今年剛宣布投資200億元,在北中南建置物流園區,其中瑞芳冷鏈倉儲已經蓋好於3月啟用,而這也是全台最大的全自動多溫層物流中心,大到同業倉儲失火出包還能出借空間存放貨品。 2018年,蘇州新增台資專案286個,總投資19.75億美元,分別占全省總數的48.5%、36.6%;蘇州與台灣貿易總額達286.2億美元,占全省總額的69.7%。

柯智鈞表示,廣運自動化未來將聚焦智慧製造、智慧物流、AMR無人載具、第三類化合物半導體長晶設備及結合淨零碳排及戰情中心的節碳解決方案等五大重心,預料未來幾年都會為公司挹注不錯成長動能。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今 (24) 日開展,廣運 (6125)自動化事群總經理柯智鈞表示,受惠台商回流擴大在自動化投資,廣運目前在手訂單已超過50億元,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25年,相關訂單明年密集交貨,預料將讓營收及獲利有顯著提升。 有鑒於國際雲端運算需求增加及大型 IDC 中心紛紛成立,未來數據中心及電動車充電相關的散熱需求與日俱增,廣運研發的微通道水冷背門可有效應用在數據中心的散熱及高密度伺服器儲存的建置部署,低耗能、低噪音、高解熱效能,可連接客戶端冷卻水或專用冷卻器結合運行使用。 國內老牌化纖產品銷售代理商「昭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委由商仲業者第一太平戴維斯出售「昭安平鎮廠」,土地面積3,202.27坪、地上物7層樓廠房,樓板面積1.4萬坪,最後由物流發貨設備大廠「廣運機械」以18億購入,拆算單價每坪12.9萬元,是近10年來平鎮工業區最大規模的廠房交易案。 經過44年的不懈努力,廣運已成為亞太知名的現代多元化產業集團,傾心致力於發展科研、電子、製造、金融、新能源、房地產等多項事業。

廣運未來: 搭AI、儲能 發展新商機

今年在台北國際電腦展的展出重點包含水對氣╱水對水╱雙相浸沒式等產品,在散熱領域提供客戶熱傳導完整解決方案。 半導體事業方面,廣運表示,致力物流相關設備系統,目前更成功開發出第三類半導體碳化矽(SiC)長晶製程設備,並朝大尺寸長晶設備技術持續推進,而廣運子公司太極自 2018 年底成立 SiC 事業群,並在 2020 年正式獨立為盛新公司。 商仲業者第一太平戴維斯近日成功協助昭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以總價 18 億元出售平鎮工業區萬坪廠房,買方為自動化設備大廠廣運機械 (6125-TW),未來將做為廣運機械集團各事業群包括 EMS 廠金運科技營運使用。 近年台商回台投資及COVID-19疫情,國內客戶對智慧自動化需求勁揚,舉凡在各類中大型公共工程、一般產業工廠智慧製造、智慧立體化生產線及高密度倉儲物流等重大工程廣運均有承作佳績,並創自動化本業成立以來的接單高峰。

廣運未來

另外,針對全球碳中和議題,廣運還開發出「浸沒式散熱」及自有品牌、自主配方的介電液,搶攻未來液冷散熱市場商機。 廣運未來 這家他一手打造的企業集團,特質就是努力做事、認真做一定有機會,廣運是一家永遠不對客戶說不的公司,只要客戶提出要求,集團就會想辦法達成,而每一次的達成,對廣運來說,就是下一次進步的開始。 廣運主管透露,目前超低溫自動揀貨仍有挑戰,因為生鮮食品在-25度時,貨物可能會膨脹,包裝可能破損,甚至可能因破損漏液沾黏,因此設計上挑戰較高。 謝清福說,「蘇州55條措施」與中央31條和江蘇76條高度銜接,體現了蘇州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特色,側重支持台企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給台胞在蘇州生活提供了各種便利措施。 投資大陸20多年,謝清福見證了大陸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台商的成長壯大,對如何順應經濟大勢、實現更好發展也有了更為深刻的體認。

廣運未來: 漲停股》廣運:英特爾加持 股價創新高

大叔指出目前全球SiC主流為6吋晶圓,年產能約40萬~60萬片,集邦預估2025年6吋SiC晶圓需求量將達169萬片,市場供給仍吃緊,國際大廠已搶先切入8吋晶圓市場,試圖擴大產能,意法半導體去年宣布量產8吋SiC晶圓,龍頭廠Wolfspeed 8吋廠也已開始投產,羅姆、Ⅱ-Ⅵ、英飛凌等業者也動作頻頻。 負責此案的第一太平戴維斯協理張峯樹指出,本次出售的昭安平鎮廠,建物管理維護情況良好,買方可以即刻進駐使用,無須再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改裝,可降低近年營造成本高漲的風險,因此吸引廣運積極出手。 廣運承做的場捷運新北產業園區站(A3)預辦登機及行李處理系統建置計畫「ME03A標A3站行李處理設備系統工程」,12月22日獲頒「第22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公共工程品質優等獎肯定。 廣運執行長謝明凱表示,獲得這項金質獎對廣運意義重大,將有助於日後競標及承攬公共工程標案。

廣運未來

英特爾瞄準散熱商機,廣運(6125)(6125)液冷散熱解決方案是亞洲第一家獲英特爾認證的供應商,將成為日後奪單的重要利器,今(19)日一開盤就跳空以漲停52.6元開出後鎖死,排隊買單超過4.5萬張,股價創2007年10月來新高;另一檔散熱股奇鋐盤中也上漲逾4%。 因此若投資人想要搭上這波 AI 熱潮,就可以多多關注「AI 概念股」,但要特別注意一點,就算未來 AI 應用越來越廣泛,也不代表所有「AI 概念股」的股價就一定會上漲喔! 在謝清福看來,「蘇州55條措施」的特色可以用8個字來概括:便利、同等、加碼、融合。 「蘇州55條措施」從創新、創業、人才、文化等具有蘇州發展特色方面出發,以台胞需求為導向,以提供同等待遇為原則,以增強台灣同胞的「獲得感、歸屬感、價值感、融合感」為目標,逐步為台灣同胞在蘇州學習、就業、生活提供與蘇州居民同等待遇。 具有蘇州特色的「蘇州55條措施」,從創新、創業、人才、文化等方面,支持台資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深耕發展永續經營,為台灣同胞在蘇州學習、就業、生活提供便利條件和同等待遇。 1998年,廣運全員導入國際品質驗證ISO 9001和ERP系統,把公司的產品品質及管理推向更高一層;2001年成功跨足電子專業EMS製造。

廣運未來: 物流業

廣運日前為旗下群豐欣業公司於高雄台糖成功物流園區,舉行開幕典禮並展示智慧物流系統發展成果。 廣運表示,受惠中美貿易戰台商大舉回台投資及新冠疫情,業者紛紛對高度智慧自動化需求勁揚,舉凡在各類中大型公共工程、一般產業工廠智慧製造、智慧立體化生產線及高密度倉儲物流等都有重大工程承作佳績,新倉儲物流方面,常溫及低溫冷鏈設備訂單已排到 2023 年底以後。 廣運今(25)日舉行集團年度尾牙聯歡餐會席開80桌,並以「廣運領航,世界飛揚」為活動主題。 廣運集團董事長謝清福表示,廣運成立46周年,從早期輸送帶公司發跡,逐步發展整廠物流自動化設備領域,現在更是工業4.0 智慧製造的設備系統專家。

廣運未來

廣運表示,2023年除加碼爭取公共工程標案外;亦將重啟受疫情影響延宕的東南亞布局。 雙鴻預期今年將是液冷散熱元年,AI伺服器全面導入水冷散熱,將進一步挹注營收的表現;雙鴻除已獲輝達AI伺服器相關訂單,法人看好也可望獲得英特爾的加持,不過,今日股價卻是下跌,盤中跌幅逾2%。 廣運未來2023 林育申指出,液冷散熱技術相當複雜,包括水量、流速都要考量進去,因此進入門檻也較高,能做到符合資料中心要求的廠商並不多,而雙鴻現階段已將開發的高階液冷散熱陸續送樣給客戶測試與認證,估計最快明年就會開始導入。 廣運與其陽與共同開發「雙相浸沒式冷卻系統」,並與工研院電光系統所合作進行冷凝器的設計優化,以及晶片端的沸騰增強設計,進而開發出兼具高散熱能力與降低冷卻耗能之解決方案。 一、數據機房:機櫃背門換成液冷方,或機櫃使用浸沒方案,廣運提供PUE 值優於國家標準,CDU(液冷主機)系統獲國際晶片大廠驗證,及於Computex 2022年展出獲頒Best 廣運未來2023 choice獎,機房整合、節能節費、即時監控系統,總年度電能降低20%~30%,廣運獲有豐富的國際公共工程及施作經驗。

廣運未來: 公司沿革

柯智鈞指出,今年廣運團隊為客戶打造多溫層物流中心技術,導入在 -25°C 的低溫環境,透過自動化設備的氣簾的溫層隔離技術、存取機的自動補貨系統等,打破過去物流和人員同溫的問題,可讓物流在  -25°C 的低溫環境,但人員在 5°C 工作環境,打造更好的冷鏈物流技術。 大叔表示第3代半導體製程複雜、技術困難,也拉高產業進入門檻,為加速追趕國際IDM大廠腳步,台廠近來相繼透過投資入股形式結盟,包括太極旗下盛新材料,及台達電(2308)旗下碇基半導體。 此外,廣運與其陽共同開發雙相浸沒式冷卻系統,並與工研院電光系統所合作進行冷凝器的設計優化,以及晶片端的沸騰增強設計,進而開發出兼具高散熱能力與降低冷卻耗能之解決方案。 在手訂單交期排到2024年的廣運(6125),近年積極搶進公共工程市場,日前更獲頒「第22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公共工程品質優等獎肯定,未來二年競標公共工程可享有押標金減半的優惠。

  • 廣運 (6125-TW) 積極擴充營運規模,今 (7) 日決議以 18 億元買下桃園平鎮 1.4 萬坪工業不動產,這也是 2023 年以來桃園最大規模的工業不動產交易案,廣運主管指出,此一不動產交易案預計 6 個月內完成交割,部分廠區將由賣方售後租回。
  • 身為台積電設計服務策略聯盟夥伴,目前已獲得台積電 12 和 16 奈米授權,而受惠美國 AI 客戶擴大終端應用下,法人預估,巨有科技今年營收將有機會雙位數成長,獲利可望大幅提升。
  • 江蘇已設立12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就業創業示範點)和9家江蘇省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累計入駐台灣青年創業項目超過200個,吸引1.6萬多人次台灣青年前來實習就業創業。
  • 廣運承做的場捷運新北產業園區站(A3)預辦登機及行李處理系統建置計畫「ME03A標A3站行李處理設備系統工程」,12月22日獲頒「第22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公共工程品質優等獎肯定。
  • 廣運(6125)自動化物流接單大爆發,目前在手訂單金額上看60億元,訂單能見度看到2025年,相關訂單明年密集交貨,預料營收及獲利都將著提升,開啟黃金三年榮景。

廣運(6125)(6125)受惠智慧製造需求夯,在手訂單交期排到2024年。 加上布局半導體輸送物流、及公共工程市場,更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3,首度亮相攜手佳世達集團的其陽,以及工研院共同合作開發的「雙相浸沒式冷卻系統」,上周股價帶量衝高,上周五股價收漲停板37.75元,上漲3.4元,創新天價,外資反手賣超。 廣運指出,受惠全球供應鏈重組與轉移,新建或更新廠房設備建置需求持續,並以智慧製造方向發展。 廣運持續聚焦在智慧物流自動化設備、第三類半導體設備、資料中心及伺服器、 5G、 車載應用等液冷散熱解熱方案。 廣運持續聚焦在智慧物流自動化設備、第三類半導體設備、資料中心 / 伺服器 / 5G / 車載應用等液冷散熱解熱方案。

廣運未來: 花旗44家分行今下午3點半走入歷史 客戶無痛轉換、QA一次看

謝明凱表示,自動化業務明年在半導體領域明年在自動化搬運及傳輸也會有不錯的斬獲;被各界關注的第三類化合物半導體,廣運成功開發出第三類半導體碳化矽(SiC)長晶製程設備,並朝大尺寸長晶設備技術持續推進。 他透露, 廣運去年在自動化營收約18億元,但目前到手訂單金額已逾50億元,預估得在3年內交付完畢,接單情況熱絡, 歸因於台商大舉回台投資,加上新冠疫情,業者紛紛對高度智慧自動化需求勁揚,公司在各類中大型公共工程、一般產業工廠智慧製造、智慧立體化生產線及高密度倉儲物流等都有重大工程承作佳績。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自動化設備大廠廣運(6125)今(27)日上午召開股東會,廣運指出,展望未來廣運持續聚焦於先進智慧自動化及物流倉儲設備,同時也跨足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設備、低溫冷鏈物流發貨中心、全方位散溫解決方案、海水淡化及汙水處理技術。 廣運今日參與 2022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會中以「多溫層物流中心與智慧倉儲整合解決方案」為展出技術主軸,展出多溫層物流中心、智慧倉儲系統、智慧揀貨系統、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實境 AR (擴增實境)智能應用。 ▲廣運集團旗下廣運(6125)和太極(4934)合作成立孫公司盛新材料科技公司,成功跨足第3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SiC)上游長晶技術領域,目前已擁有4吋及6吋碳化矽(SiC)的導電型(車載應用)及半絕緣型(5G通訊應用)及自製晶種的技術能力,其中4吋SiC已開始進入量產。

廣運目前已針對散熱需求專案,為國內外客戶規劃設計,目標是2023年下半年陸續完成產品驗證及量產出貨,另有機房改建和新建案同步並行,成為公司ESG綠色事業新亮點。 廣運與其陽共同開發「雙相浸沒式冷卻系統」,並與工研院電光系統所合作進行冷凝器的設計優化,以及晶片端的沸騰增強設計,進而開發出兼具高散熱能力與降低冷卻耗能解決方案。 自動化設備方面,廣運近兩年受惠於中美貿易戰造成台商大舉回台投資、COVID-19疫情促使宅經濟暴發,業者紛紛對物流常溫及低溫冷鏈設備,以及智慧立體化生產線與高密度倉儲物流需求增加,帶動自動化設備接單暢旺。 廣運2018年底成立熱傳事業群,積極投入IDC產業的熱傳領域,隨著AI浪潮席捲市場,廣運也搭上AI伺服器散熱題材,6月以來股價逐步走高,雖然7月下旬受漲多賣壓回落,不過8月在財報公布後,跌勢已明顯收斂。

廣運未來: 相關

廣運更在智慧倉儲物流、常溫及低溫冷鏈設備持續獲客戶高度肯定,涵蓋客戶有全聯、蝦皮、中華郵政、中國石油、遠雄港、酷澎、宅配通、Momo、Pchome、新竹物流、捷盟(康是美)及統昶等,目前訂單已排至2024年。 【時報-台北電】自動化設備大廠廣運(6125)拓展新興應用領域,除持續聚焦智慧自動化及物流倉儲設備外,也耕耘四大新技術領域,包括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設備、低溫冷鏈物流發貨中心、全方位散熱解決方案、海水淡化及污水處理技術。 廣運5年前成立熱傳事業群,為企業和資料中心提供熱傳解決方案發展;廣運的液冷散熱解決方案是亞洲第一家獲英特爾認證的供應商,產品線相當齊全,且與工研院合作完成高速運算(HPC)雙相浸沒式冷卻技術,解熱能力達千瓦等級。

廣運未來

廣運集團(簡稱廣運)董事長謝清福,這位被業界稱為「黑手創業」的企業家,44年起伏跌宕、篳路藍縷的不懈打拚,終於把一個機械加工的小作坊,締造成亞太知名的現代多元化產業集團。 廣運分享,由於前門吸入和穿透背門流出的氣流溫度接近,這種方式可使 PUE(電力使用效率)值小於 1.4,使資料中心的用電量便可以大幅降低,而廣運的液冷監控主機(CDU)、水冷板(Cold Plate)及分歧管等陸續通過 Intel 廣運未來2023 的國際認證。 過去,散熱風扇應用於個人電腦、筆電產業,隨著產業長線衰退,加上產品少變革、進入障礙低,毛利率也低得嚇人。 散熱廠廣運更連拉三根漲停,漲幅居台股之冠;再放長線來看,散熱模組廠奇鋐,今年以來股價也翻倍,突破200元大關,其餘健策、雙鴻、建準等散熱指標廠,股價也都於今年創新高。

廣運未來: 公共工程

伺服器方面,謝明凱表示,廣運直接在伺服器上搭配水冷散熱方案,提供新世代資料中心的兩相浸沒式槽體+CDU(液冷主機),並與晶片大廠合作開發散熱產品,客製化開放式機架第三版(ORv3)機櫃水冷散熱建置,CDU 水、氣冷散熱模擬方案。 看好智慧製造商機,廣運今年展出一系列自動化設備,包括雙深位設計高速夾抱式穿梭車及自動倉儲系統、同步定位與地圖構建無人搬運車系統、輪式傳動龍門機械手系統、半導體晶圓盒搬運存取系統等。 廣運今年已與多家國內外客戶的散熱需求專案設計規劃,更布局新專利在能源類的液冷散熱,目標於下半年陸續完成產品驗證及量產出貨,同時機房改建及新建案也持續擴大市場滲透率,將為集團另一ESG亮點的新綠色事業。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綠能投資熱門領域的太陽能,廣運於2007年轉投資成立太極能源科技公司,跨足太陽能事業。 他也說,今年已與多家國內外客戶的散熱需求專案設計規劃,更佈局新專利在能源類的液冷散熱,目標於下半年陸續完成產品驗證及量產出貨,同時機房改建及新建案也持續擴大市場滲透率,將為集團另一ESG亮點的新綠色事業。 其中,廣運與子公司太極(4394)雙方共同成立的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碳化矽SiC長晶公司盛新材料科技於7/8剛剛與鴻海集團鴻元國際簽訂入股合約。

半導體設備方面,謝明凱說明,廣運於去年與集團企業太極(4934)之子公司盛新合作,已開發出結合AI智能監控系統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長晶設備,預期將為廣運設備事業注入新動能。 謝明凱表示,廣運整合既有自動化設備產品技術和太陽能/綠能事業資源,近來更推出可協助客戶打造綠建築廠房的完整解決方案,目前已進入推廣驗證階段。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受惠自動化設備本業,以及物流倉儲及公共工程等領域出貨順暢,智慧系統整合廠廣運(6125)今年以來業績亮眼,日前公布7月營收5.97億元,月減0.6%、年增16.84%,累計今年前7個月營收36.46億元,年增18.8%。

江蘇已設立12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就業創業示範點)和9家江蘇省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累計入駐台灣青年創業項目超過200個,吸引1.6萬多人次台灣青年前來實習就業創業。 敢於判定走勢多空方向外,擅長運用技術分析預先掌握關鍵價位,且能在關鍵未出現明確多空訊號時,同時交易操作空間符合「盈虧2:1」時,才會執行交易。 佔台股比重近30%,做為半導體龍頭股,主要客戶為蘋果、輝達、聯發科等,經營團隊「喊水會結凍」的那種。 廣運今年第1季合併營收約13.4億元,較去年成長13.3%;毛利率20.34%,稅後純益0.72億元,稅後EPS 0.29元,董事會通過發放現金股利1.62元,股息配發高達85%。 廣運集團今天舉辦歲末聯歡餐會,以「廣運盛宴,英倫風潮」為主題,席開80桌,集團員工齊聚與合作夥伴同歡。

廣運未來: 廣運集團三引擎啟動 看好明年營收

這位被業界稱為「黑手創業」的企業家,44年起伏跌宕、篳路藍縷的不懈打拚,終於把一個機械加工的小作坊,締造成亞太知名的現代多元化產業集團。 因應客戶需求強勁,明年產能將自600MW(百萬瓦),擴增至800MW規模。 ▲鴻海(2317)買下旺宏6吋廠,成立鴻揚半導體,專注於碳化矽製造,同時為了完備第三類半導體布局,與SIC(碳化矽)基板廠商盛新科技簽立入股合約,投資5億元取得盛新材料10%股權。 為擴大集團營運規模以及提升資源運用效率,2022 年底,與昭安國際屬於同一集團山榮資產,已斥資 54 廣運未來 億元購置桃園龜山區鄰近國道一號的工業用地,做為集團近期開發重點,基地佔地面積高達 1 萬 5970 坪,創下去年度全台工業廠房第二高總價的交易紀錄。 2023年全球電動車市場爆發式成長,廣運也針對目前高瓦數360kW以上快充站的充電樁散熱提供液冷方案,除了降低電力使用、降低噪音,並研發主動式CDU進行專利布局,透過液冷散熱提高電源轉換效率,使電源控制晶片壽命更加延長,提供安全穩定的充電環境。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