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5大優勢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Dave on September 30, 2022

總編輯

陳永興之前在公開信表示,民報經營六年花費7200萬元資金,超出眾多小股東負荷,因此決定結束運作;之後民報網站由民報文化藝術基金會管理,僅偶爾刊登邀稿的文章。 不過,民報今年5月重新運作,由永豐銀行前總經理、台灣公益揭弊暨吹哨者保護協會發起人張晉源擔任董事長,登記資本額為5000萬元,目前已經招聘不少位記者。 雖然目前出版業環境艱難,必須面對更多元的平台挑戰,但莊瑞琳並不焦慮。 因為出版本來就是最傳統的傳播媒介,若要與其他平台合作網路化或影音化也無不可。 她認為現代讀者水準高,教育程度也高,接觸的資訊變動快、多元性高,想要走在讀者之前已經是個挑戰。 出版社也不能只是在書店賣書,必須透過更多管道,接觸那些不走進書店的人,如何讓這些人意識到某本書與自己相關,是整體出版界都在關心的問題吧。

「有些書籍在市場上的聲量很大,但實質銷售可能不成比例。」野人社長張瑩瑩認為,資訊透明是訓練編輯時的一大武器,推動良性競爭,編輯群能更客觀看待銷量與聲量之間的關聯,不至於人云亦云、或誤判情勢。 郭重興原為貓頭鷹出版社創辦人,與蘇拾平、陳雨航所創辦的麥田,同為詹宏志成立城邦出版集團時,最初加入的出版社之一。 2000年底,就在李嘉誠旗下的TOM集團即將入主城邦之際,不願為人作嫁的郭重興毅然離開,另起爐灶、打造讀書共和國。

總編輯: 文章被網信辦批評

這對編輯來說尤其重要,為什麼這段話要當主標、為什麼要用這張圖當封面,每個決定的背後都有原因與動機以及想要達成的效果,此時身為編輯的邏輯要強,要知道為何而做。 一本書或一篇論文要如何架構,用什麼素材、使用幾個段落、大標要寫啥、中標要落在哪、小標要用什麼字體,連封面的圖片與文案要如何串連,這些決定全都在編輯之手。 好的,不囉嗦直接進入正題,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神解釋編輯和校稿,編輯就是「決定長什麼樣子」,而校稿就是「找碴專家」。 如果說文字是工具、那麼編輯與校稿就是如何將工具發揮到最佳效果的魔法,兩者不盡相同卻又缺一不可。 儘管總編輯並不在德琳的職涯規畫之中,但她長考之後願意承擔接下第三任總編輯,那一刻我的如釋重負真是難以形容。 面對雪莉想要交棒的心聲,我深知身心充電才能走更長遠的路,不能再讓雪莉硬撐,因此希望總主筆德琳能接棒,一起帶領報導者前進。

在設計上,我也希望讀者用像聽黑膠的方式去閱讀這本雜誌,透過內容的節奏調整,提供給讀者一個慢慢品嘗的過程;另外將開本變大,翻閱的時候更過癮,也讓整個排版有更多留白跟眼睛休息的時間。 但因為開本變大,維持原來的紙張磅數會太重,我還是希望保有它的方便攜帶性,所以調低紙張磅數,讓整本雜誌可以簡單捲起帶著走。 最引發注目的,是亞太國際物流公司旗下的網站《太報》,近期大幅招兵買馬,將原本類似集團內部網站的太報,擴大經營為專業網路媒體。 據了解,太報已挖角許多資深政治、財經記者,預定9月中旬全新上線。 總編輯 媒體界盛傳,太報是由萬海航運董事長陳柏廷投資,且由民進黨前黨主席卓榮泰協助籌畫。 總編輯2023 由資深媒體人林瑩秋擔任社長的《信傳媒》,2016年5月上線,經營6年後,中部媒體龍頭——台數科集團旗下的鑫傳國際,今年8月宣布入主信傳媒,取得67%股權,也讓專長電視購物、影音製作的鑫傳國際進一步跨足到網路媒體。

總編輯: 聯合報訴訟

經歷:聯合報系總管理處財務室主任、稅務成本組主任;中經社財務處經理兼人事室主任;經濟日報會計組主任;總管理處財務規劃處專員;聯合報財務處專員。 想個最簡單的例子吧,在臉書上發文就是一種最生活化的編輯與校稿,你要呈現什麼內容? 當企劃拍板定案後,編輯就要執行將素材彙整、潤飾、包裝成為一個作品,素材的來源有很多,包括採訪撰文、拍攝、合法使用圖庫,編輯拿到素材後,會依企劃需求將圖文放到適合的位置。 在實務上,企劃是很可能一修再修的,編輯會議中的眾編輯們,包含前面提到的助理編輯、責任編輯、副總編輯、總編輯會提出不同意見,大家的共同出發點只有一個,讓作品完美呈現。

202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政法委旗下網站「中國長安網」的官方微博發表「中國點火VS印度點火」貼文,將中國長征五號火箭點火與印度點火焚燒遺體作比較,並附上「印度單日新增確診超40萬例」的話題標籤,暗諷遭受新一波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重創的印度。 胡錫進批評官方發布的內容不妥,認為應高舉人道主義大旗,向印度表示同情,將中國社會牢牢置於道義的高地上。 總編輯 但他的觀點被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副教授沈逸反駁,對方認為「將中國社會牢牢置於道義的高地上」是一種過於理想化的境地,結合具體國家具體行為,沒必要自我設限,而對印度表示同情也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62]。 其後支持沈逸觀點的網民開始攻擊胡錫進,甚至指責《環球時報》部分記者的立場有問題,其中在Twitter出面指責中國長安網的記者陳青青成為集中攻擊的對象。 對此,胡錫進回應稱,報社記者和本人沒有不被批評和非議的特權,《環球時報》依舊「要能夠在複雜國際環境下為維護中國國家利益迎風飛揚」[63]。

總編輯: 業務發展

中國持續加強對台軍事威脅,接連派出軍機、軍艦及無人機擾台,並多次進行對台實彈軍事演習,破壞兩岸和平,引起國際社會關注。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副總統賴清德接受彭博專訪時表明,台海緊張根源在中國,台灣安全是全世界的問題,國際紅線就是台灣的紅線。 台海一旦情勢危急,他相信美國等全球民主國家知道如何因應,也希望國際社會正視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 風傳媒與臺灣多家媒體合作,並與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日本朝日新聞中文網、德國之聲、中國新華社、及美國《華爾街日報》等海外新聞媒體簽約成為長期內容夥伴[1][3][4]。 總編輯2023 聯合報社論在聯合報創刊初期便一直對台灣的政治發展抱有濃厚的興趣。 總編輯 其社論立場被部分人士認為偏袒中國國民黨執政時的政策。

總編輯

1995年,國民黨內延續「主流、非主流」鬥爭,出現黨員要求分黨產的聲浪。 當時的國民黨祕書長許水德有鑑於此,要求文工會研究是否以免費方式發送小組長一份《中央日報》,以平息黨內要求分黨產的聲音。 當時的《中央日報》社長唐盼盼認為,如能爭取到黨中央免費發送《中央日報》,一方面可以增加《中央日報》的報份,另方面也可以強化他與許水德的關係,於是承接此一任務。 不過,由於國民黨小組長與《中央日報》訂戶高度重疊,小組長收到免費的《中央日報》後就把原先出錢訂閱的《中央日報》退掉,造成《中央日報》有費報份大幅滑落,損失三分之二左右的報份。 《中央日報》因而元氣大傷,無法與《中國時報》、《聯合報》並列三大報,此後被《自由時報》追過。 1926年12月,隨著北伐戰爭的順利推進,廣州國民政府遷到武漢。

總編輯: 相關主題RELATED TOPICS

需整合紙本媒體及數位媒體資源,帶領編輯團隊掌控出版進度,如期產出符合公司要求之雜誌。 加分條件:社群操作、剪輯影片、美編後製、攝影能力。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以專業記者為終身職志,認為身為新聞從業者,面對吾土吾民,應該有譚嗣同「願將此身化明月,照君車馬渡關河」那樣的責任和抱負。 曾任:《聯合報》記者、採訪主任、總編輯、紐約《世界日報》總編輯、《聯合晚報》、《香港聯合報》和《聯合報》社長、《聯合晚報》副董事長。 著有:《姑念該生》、《牛肉在那裡》、《試為媒體說短長》、《誰在乎媒體》、《那夜,在安德海故宅,思前想後》(天下文化),及《史家能有幾張選票》、《小人富斯濫矣》(九歌)等,曾獲圖書金鼎獎、中山文藝獎,及二○一○年星雲真善美新聞獎之「終身成就獎」。 一般出版社有助理編輯、編輯、主編、副總編、總編輯等職稱。

  • 總編輯是媒體事業之中,負責編輯、採訪業務部門的主管。
  • 在郭重興(圖中)帶領下,每位總編輯都須具備「準經營者」思維。
  • 南京《中央日報》特別強調以「擁護中央,消除反側;鞏固黨基,維護國本」[3] 為職責。
  • 此外,在網路世界中,編輯透過問答區回答問題的方式接觸民眾,利用網路突破距離的界限,讓我們在此與不同地點的讀者直接交流。

「建議還是要在我們的社會和外網之間多留出一些縫隙」[42][41]。 作為《環球時報》的總編,胡錫進認為中國媒體應主動回應西方媒體的誤讀,主張中國媒體應主動掌握報導主動權[15]。 他否認《環球時報》是保守左派「憤青大本營」一說[16],自認為《環球時報》「代表了普通中國老百姓真正的心聲」[17]。 人前,或者是 Facebook 上,我總是在不同城市出差,周一在巴黎看美妝產品發表,下周二可能就去香港開會,再來另一個周五,要去紐約參加社交派對,欣賞上億的珠寶。 每天要打扮得要夠有份量、又不能過度鋪張,揹著一個 Celine 包包或是腳踏 Gucci 運動鞋。 品牌公關們會為編輯們準備上好的西餐,時而送上新聞稿與小禮物。

總編輯: 採訪編輯

編輯亦需機智,同時有能力鼓勵並引導其他人進行工作。 編輯的工作環境以辦公室為主,有的出版社編輯工作時間誠如勞基法規定,每天上班8小時,但有些出版社的編輯工作時間較彈性,沒有特定進辦公室的時間,屬於責任制,把事情做完即可下班。 而雜誌社的編輯,常會因截稿時間的壓力,所以經常會有加班的情況出現。

總編輯

規模大的新聞編輯室會設有數層編輯,他們都向新聞部的負責人報告,如報社總編輯或電臺電視臺的新聞主任。 你將在下面看到,編輯工作要求有多方面的技能,有高超的文字水平,同時還要有應對不斷變化的日程表和在壓力下高效工作的能力。 總編輯2023 總編輯雖然是所有編輯之長,但在大部分的媒體中,總編輯都不是由職業編輯晉升,而是從採訪部門拔擢。 資深的採訪人員通常會先擔任採訪部門中、高階主管,之後再轉任副總編輯等職務,最後升任總編輯。

總編輯: 我們要做一個「平衡所有媒體」的媒體

《四方報》被稱作外籍勞工的紙上臉書,因為他們在台灣只能透過這個報紙在紙上發表意見、傳遞訊息,後來呢,慢慢大家都有智慧型手機,網路越來越發達。 2022年6月22日,《環球時報》透過其英文推特帳號發布題為「比利時抗議者擠滿布魯塞爾街道,俄媒:有人喊'阻止北約'!」的視頻與報導的推文[78]。 經查證,該遊行實為比利時多家工會聯合發動的示威活動,目的為反對高昂的生活費用,與北約或烏克蘭沒有任何關係。 歐洲議會議員Samuel Cogolati譴責《環球時報》的虛假報導行為[79]。 比利時外交部和比利時駐華使館更在其推特和新浪微博上發布該推文被打上紅色交叉的截圖,並稱這是虛假新聞[80][81]。

每個部或版面都有一個主編,負責監督記者的工作,主編手下有一個或多個助理編輯。 但是,在新聞編輯室中的任何決策都不是板上釘釘;計畫的改變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這是因為,一方面新聞總會不期發生,另一方面有些新聞會因沒有如期所料的發展而被放棄。 還有些新聞可能需要更多採訪,當天無法完成報導。 新聞編輯總管、編輯和製作人要負責決定新聞的取捨、處理和編排。 他們根據消息的重要性、受關注程度、新發展以及時間與版面的限度,來選擇和改變當天的新聞編排。

總編輯: 後來,我告了報社老闆 David Jiménez More... 編輯總部 領地規矩 冷凍新聞 鬥爭 人民黨 皇馬主席 世界報 總編輯 新聞媒體

因此,專門在某一特別領域專精的人,其專業背景在此工作領域是具有附加價值的。 編輯橫跨產業,一般都出現在出版業,和書籍的生產製作有關,其把關決定哪些東西該印出來變成書、雜誌或報紙。 雖然編輯既不創作,也不製造(不造紙、不印刷),但卻是決定這個社會能讀到什麼東西的人。 編輯職責可能包括規劃書籍、技術期刊、貿易雜誌及其他一般刊物的內容。 編輯也決定哪些素材將吸引讀者、複查及編輯書籍與文章的草稿、提供意見改善作品以及建議可能的標題。 在書籍出版業,編輯主要職責在檢視書籍提案,決定是否向作者購買出版權。

  • 就像惠君去年帶頭開創《少年報導者》網站與子品牌至今,一手承擔起各項大小工作,同樣是引領報導者努力走出同溫層的重要動力。
  • 大多數文字說明短小精悍,僅有一到兩行小型字體。
  • 韓國駐中大使館發函批評,《環時時報》相關社評以偏頗的視角和煽動性、刺激性的失當措辭,對韓國元首和韓國政府追求地區和平穩定的外交政策進行了毫無客觀依據的一股腦貶低,對此表示強烈遺憾,並敦促涉案媒體採取措施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 但《中央日報》因傳統官營色彩濃厚,編輯版面保守,不及其它報紙靈活生動,發行量每況愈下。

只要保持一顆快樂的心,好好地吃,悠閒自在地過生活, 幸福隨手可得,幸福隨時開始。 包裝的方式、材料的選擇,作為消費者的你,可能會感到這些好像都不是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但又想要在「網購同時達到環境永續」這個議題上貢獻心力? 例如,使用最小化的包裝設計,不僅減少了包裝材料的使用,還可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的碳足跡。 當然,如果能使用可再利用的包裝材料,或者循環再造的包裝原料,也都非常有幫助。 前者是像環保容器的概念,提供消費者返還包材給商家的機會,讓商家可以重複利用包材,自然達到廢棄物減量;而後者則是優先使用回收再製的原料來製作包材,在減少製造包材所需的原物料之餘,還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

總編輯: 工作探索

2015年11月28日,創辦人林榮三因肝腫瘤併發心肺衰竭於臺大醫院離世;2005年林榮三把《自由時報》交給次子林鴻邦以後,雖然淡出編務,但社論等內容仍要親自過目[11]。 2014年4月8日,《自由時報》正式將官方網站(自由時報電子報)域名改為「」,並推出新版電子報[8]。 讓我們假設,你要報導市政年度預算比十年前翻番的消息。 但經過仔細閱讀資料,你注意到預算增長主要發生在過去三年。

總編輯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