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休旅車12大優點2023!內含賓士休旅車絕密資料

Posted by Ben on March 24, 2023

賓士休旅車

賓士GLS 450 4MATIC配有進階MBUX多媒體功能含有智能聲控,不僅擁有自然口音,同時具備學習能力,讓駕駛者透過簡單的「你好,賓士!」即可進行操作,雙手不用離開方向盤,視線專注於路況。 同時搭載多項主動安全配備及智慧駕駛輔助系統,體驗自主駕駛樂趣的同時,系統可根據行駛狀況調整車速、轉向,降低意外事故發生機率,帶領駕駛輕鬆抵達目的地。 車內則換上新世代電容式Nappa真皮方向盤,使得新世代智慧駕駛輔助系統的感應更加精確,同時也導入最新MBUX 2.0多媒體系統,輔以雙12.3吋高解析螢幕,可帶來諸如OTA更新功能、擴增實境導航、無線智慧型手機連接功能等,另外還提供頂級內裝飾板、第3排雙人座椅、第2排座椅電調等選配項目,無論實用或尊榮都能兼顧。 外觀方面全新賓士C-Class轎車車身設計更加流線,車頭搭配引擎蓋上隆起巧思,徜徉於都市叢林之間,創造車輛獨特光影效果,顯現都會風格。 而自由奔放的運動旅行車款搭配化繁為簡的全新車側設計,簡化車身線條,彰顯運動風格。

C.本公司亦使用合格的服務供應商(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行銷代理機構)經營、優化及保護本公司網站。 本公司僅將個人資料傳輸給上述合格的服務供應商,因此對於提供及使用網站及其功能、追求合法利益或在您同意的情況下係屬必要。 全新賓士GLC休旅車軸距長度為2,888mm(+15mm),其車身長度為4,716mm(+60mm),顯著提升車室機能,其中行李廂空間更提升至600升(+50升),滿足車主多元的空間使用需求;同時提供AIRMATIC氣壓懸吊與高達4.5度的後軸轉向系統,強化豪華運動休旅的行路舒適性與靈巧的轉向操控。

賓士休旅車: 賓士休旅GLC大改款開發中 準備換上全新內裝及油電動力

一般的賓士汽車會在英文代碼之後,用3個數字也就是百位數來代表動力大小,例如C-Class有C180、C200、C300,數字越大代表馬力越強。 C-Class中型車款,「C」表示Compact緊湊,有趣的是,自從推出更小、更便宜的 A-Class之後,大小適中的C-Class像是自動升等,更受到市場歡迎,是入主賓士的首選等級。 X3及GLC所有車型排氣量都是2.0升,牌照稅都落在同一級距,燃料稅則因汽柴油稅制不同,身為柴油車的GLC 220d佔上優勢,5年下來就有超過1萬元以上的差距。 油錢就更不用說,柴油車的超省油耗加上低油價條件,累積10萬公里所省下的油錢更是可觀,平均每年花費只要約3.5萬元,基礎成本最低;其他車型則都超過5萬元,油耗相對漂亮的GLC 200在汽油車中花費最少。 台彩表示,2,000萬超級紅包共有7個頭獎2,000萬元、10個200萬元+賓士休旅車、850個100萬元。 統計至1/18,已刮出0個2,000萬元、1個200萬元+賓士休旅車、93個100萬元。

  • 爲了滿足當地市場需求或法律的規定,在不同國家可能只會獲取部分不同規格或配件的資訊。
  • AIRMATIC 懸吊系統可根據行駛路況、車速、荷重及駕駛需求進行調整,增加車輛的穩定性及路面的適應性。
  • 原廠標配21吋輪圈,試駕車另加價7.3萬選配了22吋AMG多輻式輪圈,視覺效果更霸氣,搭配前285/45R22、後325/40R22的馬牌PremiumContact 6舒適胎,巨大接地面積提供更好的循跡性。
  • 動力來自 2.0 升柴油增壓引擎,擁有充沛的 39.3(尊爵型)/41.3(豪華型)公斤米扭力外,更搭配便捷的 6 速手自排變速系統。
  • 相較之下GLC則較有都會感,GLC 200及GLC 220d標配Off-Road外觀套件,GLC 300則標配帶有性能風的AMG Line外觀套件。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三條第一款第二項,以及第二款第二項規定,持普通小型車執照可駕駛總重 3.5 噸以下、座位 9 賓士休旅車 賓士休旅車2023 座以下之客車或者座位 24 座以下的之幼童專用車(包含駕駛與幼童管理人在內)。 就以現在台灣市場銷售的車款來看,具備 8 人以上承載能力的皆為廂式 MPV 車款,且從國產到進口都有。 ▲全車系均標配有4MATIC四輪科技,能帶來水準之上的越野能力,還可進一步選用AIRMATIC氣壓懸吊、以及猶如黑科技的後軸轉向系統。 另外後面的座椅可以向前放倒,進一步的增加了儲物面積,使GLC300更亦受到對空間有更大要求的家庭休旅駕駛的青睞。

賓士休旅車: 全新Porsche Macan EV幾乎無偽裝現身!隨時可以發表了嗎?

賓士向來是豪華車的指標性品牌,但想入手一輛賓士車的代價可不便宜,不少想一圓進口車夢的消費者便將目標轉向外匯車,當中又以賓士C300最受年輕族群歡迎,甚至還出現外匯車銷量多過於總代理的奇特現象,而國內消費者會如此瘋買外匯車,除了價格更有競爭力(門檻低)之外,配備、動力比總代理販售的車型更加豐富也是一大原因。 台灣賓士首波將導入 Mercedes-AMG EQE 43 4MATIC,以性能電動戰駒開闢全新戰局,進入純電世代;曾由 S-Class 與 E-Class 聯袂締造的神話、樹立的標竿,將由 EQS、EQE接棒持續演繹何謂「先進豪華」 (Progressive Luxury)。 由於 GLB 250 標配AMG Line套件的關係,因此車內座椅也有所不同,雙前座換成 ARTICO/DINAMICA雙材質混搭而成的跑車型座椅,另外雙前座同步提供電動調整、電動腰靠與記憶功能,椅墊前方還可手動延伸來強化支撐性。 多了48V輕油電系統,也多出了14hp的馬力,看似不多,對於高速的幫助不大,卻能補足起步時渦輪引擎那一段微小的遲滯感,透過48V的串連,從踩下油門的那一刻起加速順暢,提升在中低速的駕乘感受,讓駕駛、乘客都能有舒適的乘坐品質,畢竟A 180 賓士休旅車 Sedan本來就不是一輛賣快的車,給的是一種優雅。

GLC直接延用C-Class的簡約內裝架構,小改款後換裝新款方向盤及升級10.25吋觸控螢幕(數位儀錶需選配),整體氛圍比X3來得有現代感。 Benz 賓士、 Audi 奧迪、 BMW 寶馬等許多豪華品牌,都對最新款的休旅車型進行全面的改造,現在就讓我們來看一下賓士發表的加長款休旅車型GLC300究竟有什麼改變。 此前 GLB 剛在台灣上市的時候,我是被分配到 GLB200d,當時就對其低轉大扭力印象深刻,不過中高速的爆發力卻是一般般,不過這次 2.0 渦輪增壓引擎表現確實令人滿意,一樣有著低轉扭力,但高速巡航的動力表現更有餘裕,加上DCT八速變速箱的完美配合,確實讓人覺得更有感。 看似與A 180類似的內裝,B 180更多了些女性喜愛的元素,像是只有B 180才有的副駕駛座前方專屬星芒浮紋飾板,以及小改款加入的淺綠灰Artico跑車型座椅,給人有如夏天的清爽視覺感。

賓士休旅車: 賓士臨停「分隔島前」!他路過看傻眼 網見地點笑了:正常啦

警方僅用了10分鐘,在距離案發現場約500公尺處攔下了白車,並在車內找到了用來砸車的1個改裝方向盤。 這事件發生在昨晚9時許,一名有傷害和槍砲前科21歲陳男駕駛一輛白色BMW轎車,車上載著19歲陳男,從北投區承德路上的汽車旅館駛出時,在路中央不前進。 由於馬路上都是車輛,黑色休旅無法離開,只能眼睜睜看著2人瘋狂砸車,直到綠燈終於亮起,才趕緊踩油門前進。 不過,黑色休旅卡到一旁白色賓士的車門,又卡在原地,即便一度把跳上車頭的男子給震得摔下車來,但兩人依舊繼續砸車。

▲新GLA尺碼一改前代的掀背車尺碼,並具有更寬敞的車室空間,全車尺碼為4,410mm x 1,834mm x 1,611mm,軸距達2,729mm。 性能子品牌Mercedes-AMG採用十位數作為編碼,43、45、53、63,數字越大代表動力越強。 隨著BMW iX上市,對手賓士(Mercedes-Benz)也沒打算閒著,最近外媒就捕捉到賓士EQE SUV電動休旅在斯堪那維亞半島進行極寒氣候測試,預料最快在明年上旬就會亮相,屆時將為EQ系列電動車再擴展陣容。 說到多人座商旅,台灣最常見的就是福斯商旅 Caravelle,台灣販售的長軸車型最多都可達到 9 人乘坐數量,且後座第二、三排座椅還能前傾、翻折或收納,騰出更多置物空間。

賓士休旅車: 台灣賓士年度重點新車!全新C-Class房車、旅行車同步發表

儘管動力部分仍未有進一步資訊,但從C-Class已全面改為四缸引擎搭配第2代IGN啟動馬達組成的48V輕油電系統看來,GLC大改款很有可能會比照辦理,預計賓士最快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就會發表GLC大改款。 GLC長久以來都是進口豪華休旅車裡的銷售王,2019年以7027輛站上年度豪華休旅銷售排行榜第2,僅輸給Lexus 賓士休旅車2023 NX,甚至賣贏一票平價車款! 另一方面,X3或許少有總代理之外的管道加持,不過憑藉年式更新及配備下放,銷量雖然不及GLC,但也坐擁同級歐系休旅中的亞軍,兩者都是品牌中的大熱門。

賓士休旅車

全新賓士C-Class兩種車款皆推出兩種不同風格的套件供消費者選擇:前衛藝術感的AVANTGARDE套件以及動感跑車化的AMG LINE 套件,讓車主自由展現風格。 賓士(Mercedes-Benz)德國總部於台灣時間晚上11點線上發表全新大改款GLC休旅車,身為賓士全球最暢銷的豪華運動休旅,全新GLC以多元的動力編成(結合48V高效輕油電系統汽、柴油引擎及Plug-In Hybrid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及安全舒適等多項尖端科技,提供傑出的道路操控安全性、出色的駕駛動態、與卓越的越野性能。 我們將收集並保存您通過本網站或通過任何其他方式(例如電子郵件)提交的任何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個人資料)。 賓士休旅車 根據《個人資料保護法》所界定的「個人資料」,我們遵守有關使用網站作為收集丶顯示或引用個人資料途徑的適用指引。

賓士休旅車: 賓士電動休旅車「EQE SUV」預告10/16亮相!確定會有AMG性能版

而新GLS車系首批僅導入GLS 350d 4Matic單一車型,以460萬的售價正式上市,其餘車型包含車系頂規的GLS 580均規劃於後續導入。 作為全球最暢銷的運動休旅車之一,賓士GLC終於迎來改版,48V高效輕油電、擴增實境導航等,五大改版亮點,幾乎是一洗前一代面貌,堪稱未來休旅的典範車款了。 兩車車色和內裝配色選擇都算豐富,但GLA的內裝配色較多「撞色款」可選,符合其「車室形象」,這邊推薦的是私心認為更能符合外觀特色且較擁有活潑視覺效果的車色。

賓士休旅車

許多因素的產生,將可能造成最終的結果與原始規劃在實質上的不同與差異,包括經濟上以及商業條件上的改變,造成匯率及利率的改變。 本田的休旅車比重相對較高,其中CR-V更是經典車款,昨(3)本田宣布全新改款後的CR-V售價105.9萬元起,新車強調「完備安全科技」、「優雅質感座艙」、「跨級距百變空間」、「強悍動力性能」四大優勢,自宣布預售價後、預接單已突破2,300張,熱銷程度大幅超越預期。 另外GLS也提供第二排獨立雙座的選配服務,座椅面積更大更舒適之外也騰出中央走道的空間,尊榮度可再提升,選配價3.2萬。 雖然追求成熟穩重,但高科技配備還是要有,已在品牌廣泛使用的12.3吋數位儀錶具有多種風格介面,也可顯示豐富的車輛資訊,畫質與流暢度都沒話說。 AMG車型的GLB 賓士休旅車 35 4MATIC植入2.0升直四渦輪引擎,榨出最大馬力306匹、最大扭力400Nm。

賓士休旅車: 賓士油車爽佔「電動車位」看球賽 慘遭8支三角錐圍成「多角獸」

被定位成「運動小休旅」的賓士 GLA 180 豪華版,儘管車身輕巧,空間卻十分寬敞! 後座擁有7段式椅背傾斜調整,可前後滑移 140mm:往前滑可以帶自行車,往後滑可以舒服乘坐。 另外,前座座椅在天冷時可一鍵「加熱」,天熱時可加速散溫,都是都市女孩最需要的貼心小功能。 動力部份搭載代號M256的3.0升直六渦輪汽油引擎,提供367hp/51kgm出力表現,結合48V EQ Boost系統,可額外提供22hp馬力,搭配9速手自排變速箱,0~100km/h加速成績6.2秒。

  • 全新賓士GLC休旅車外觀設計上,流線的空氣力學設計,同時賦予智能與動感外觀,並延續鋪陳至內裝,以運動風格與柔和曲線打造豪華的舒適空間,並搭載全新智能科技MBUX多媒體系統及大面積雙螢幕;全新賓士GLC結合了動態駕馭樂趣、跨世代設計風格,屆時引進台灣,勢必也將成為豪華運動休旅的常勝軍。
  • 5.與我們業務或交易,或與我們集團公司、服務供應商、業務夥伴、代理商或顧問的業務或交易有關之任何目的及用途。
  • 六缸動力綿密平順,9速手自排變速箱換檔迅速又無頓挫,最後再來個EQ Boost系統加持,讓體態不小的GLS開起來十分輕盈,從1600rpm一路延綿至4500rpm的最大扭力幾乎涵蓋所有日常駕駛所需的轉速,帶動高達2460kg的車重綽綽有餘,且調校的十分溫馴,符合成熟穩重的車格設定。
  • 而智能停車輔助含360度環景攝影試駕車也有選配,啟動後更能看清楚周遭狀況,雖然 GLB 方正的架構下死角比起 GLA、GLC 稍小,但還是建議選配此套功能。
  • 除了全面電動調整,雙前座也具備通風、加熱功能,椅面夠大,包覆性與支撐性皆在水準以上,經過選配還能獲得按摩功能,享受頂級乘坐體驗。
  • 「Oar-blade 船槳」設計元素貫穿了 Maybach 車頭直瀑式水箱護罩,以及隨車門開關自動控制的大面積電動升降迎賓車側踏板,在為乘客帶來最高等級的禮遇之餘,也化身為陸地上的豪華遊艇,呼應 Mercedes 三芒星標誌「陸、海、空」的意象。
  • 新北市淡水區昨晚發生街頭暴力事件,2輛車從台北市北投區一路逼車追到淡水的捷運竹圍站前,BMW轎車攔下賓士休旅車,2人發狠猛砸還跳上引擎蓋嗆聲。

升級ENERGIZING舒活套件可享有七種不同舒活模式,讓每一次的旅程都是難忘的體驗。 Burmester環場音響系統更打造舒適的私人娛樂間,車室空間被15具高傳真喇叭包圍,結合VNC噪音消除功能,使全車乘客沉浸於專屬舒適圈的音樂氛圍中。 儘管是油改電,但怠速抖動、起步微蠕行等燃油車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完全不會出現在EQA 250這輛單馬達電動車身上,不必切換運動模式,動力輸出就已經比燃油車的GLA好上非常多,即使因為電池的重量,讓整輛車來到2,000公斤,起步加速仍非常充沛,如同其他電動車中高速再加速表現就會趨緩,不過對於台灣用路環境來說,足足夠用。

賓士休旅車: 豪華精細內裝

本網站提供之圖片、價格及數據僅供參考,實際車輛配備及售價,敬請洽詢中華賓士各展示中心。 車室方面,新GLA也導入現行賓士車款的配置,包括雙10.25吋數位儀表、中控螢幕、MBUX多媒體系統,以及全彩HUD抬頭顯示器,並可選配23P駕駛輔助套件,提供包括ACC定速巡航、車道維持輔助、主動轉向輔助、盲點偵測、自動急煞等輔助系統。 延續賓士(Mercedes-Benz)S-Class的豪華旗艦GLS,繼引進GLS 350d及Mercedes-AMG GLS 63後,台灣賓士新增汽油動力GLS 450 4MATIC。 動力搭載3.0L直列六缸汽油引擎,提供367hp馬力及51.okgm扭力輸出表現,結合48V EQ Boost ISG系統,額外提供22hp馬力輸出,創造0-100km/h加速6.2秒的驚人表現,建議售價為495萬元起。 GLC在小改款後於汽油車型導入EQ Boost 48V輕油電技術,GLC 200及300都搭載2.0升汽油渦輪引擎,最大動力分別為197hp/32.6kgm、258hp/37.7kgm,48V系統則可提供額外14hp輔助。

EQE SUV雖是基於四門房車相同電動模組化平台開發而來,不過整體車室空間表現更加寬敞,乘坐舒適度和載物能力都有所提升,且在4MATIC四輪驅動系統以外還有專屬OFFROAD越野模式,搭配SUV車系專屬地表偵視功能,讓駕駛得以從容面對各種路況。 此次GLC的外型換上最新家族樣貌,頭燈線條與水箱護罩直接連接,並有數位照明科技可用,分離式尾燈則變得更為細長,一眼就能看出這是最新的賓士車款;整體尺碼較過去放大,車長與軸距分別增加了60mm與15mm,對於空間表現頗有助益,像是行李廂空間就提升至600公升,不過風阻係數也進一步降至0.29Cd,意味著外型更流暢之餘也精進了能耗表現。 最新一代智慧駕駛輔助套件,功能全面優化,提供更廣的作動速域與更即時且細膩的操控,為駕駛提供更值得信賴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全新DIGITAL LIGHT多光束智慧型數位頭燈,提供駕駛絕佳的道路照明,而不影響其他用路人的駕駛視野,而全新智能停車輔助系統搭配360°環景攝影,更提供底盤透視功能,讓一切盡在掌握之中,邁向數位與智能化的便捷享受。 內裝採用一貫的家族性設計,雙12.3吋螢幕的MBUX系統及具觸控操控功能的方向盤已屬「定番」,並將智慧駕駛輔助套件、360環景顯影、全景天窗及手機無線充電列為標配。 在上市6年、全球銷量突破100萬輛後,全新第2代大改款賓士(Mercedes-Benz)GLA小型跨界休旅正式亮相! 新GLA一改先前被譏為掀背車的尺碼設定,透過大幅革新的內外觀設計與安全配備,除了瞄準同級距的奧迪(Audi)Q2、福特(Ford)Focus Active外,同時還可上打Audi 賓士休旅車 Q3、BMW X1等傳統小型休旅,讓小型跨界/休旅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賓士休旅車: 賓士 M-Benz GLC300 休旅車特色與設計介紹

雖然是油改電,賓士對於EQA 250仍秉持與其他EQ車款相仿的外型設計,不管是在車頭的水箱護罩造型與車尾的貫穿式尾燈,都是賓士EQ的一致風格。 賓士也提供多樣選配套件,像是外觀的AMG Line跑車化套件與夜色套件,包括雙柵水箱護罩、鍍鉻飾條搭配、亮黑的後視鏡蓋、黑色車頂架等,讓汽車外型設計在原有基礎上更添精緻與高級感,特別是輪圈選配20吋AMG的亮黑鋁圈,多幅的設計在動態行駛時,很難不為其馳騁帥氣激動。 本公司對於使用本公司網站及中華賓士汽車股份公司資料保護政策的隱私權聲明不適用於您在社群網站或其他供應商網站上的活動,此類活動可透過本公司網站上的連結造訪。

賓士休旅車

若您想避免此類情況,請在啟用社群外掛(Social Plugin)前退出網路。 在您啟用現有社群外掛(Social Plugin)前,社群網路將無法與其他中華賓士網站進行串聯。 當您啟用社群外掛(Social Plugin)時,網路會將可提供的內容直接傳送到您的瀏覽器,並將其整合到本公司的網站上。 您與社群網路的連結、網路與您的系統之間發生的資料傳輸,以及您在該平台上的互動操作僅會受該網路隱私政策之拘束。 在您停用或刪除 Cookie 前,社群外掛(Social Plugin)仍處於活動狀態。

賓士休旅車: 最新自 Jason Hu

與3款Mercedes-EQ純電動休旅車同步亮相的,還有全新改版的Mercedes-Benz Pass賓士暢行App,這次改版的最大重點即是整合多方合作充電營運商,未來賓士車主僅需要使用單一平台登入,就能同時使用不同營運商的充電樁,讓使用的便利性大大提升。 全面翻新的座艙也和C-Class相去不遠,兩者都從老大哥S-Class那得到了最新的駕駛介面,包括12.3吋的數位儀表、以及駕駛導向的11.9吋懸浮中央觸控螢幕,內含最新MBUX多媒體系統,還可選用AR擴增實境駕駛科技,方向盤也同步換上最新樣式,觸控操作更加靈敏。 內裝在原有格局下,換上所有近年Mercedes-Benz的最新好料,舉凡最大12.3吋全數位式儀表板、標配10.25吋中央觸控螢幕、並有MBUX多媒體系統,可以觸控螢幕、手寫板、「Hey 賓士」聲控或方向盤上的雙觸控鍵等方式操作,使得GLC與GLC Coupe的車內更有酷炫科技感。 後座可自由選擇寬闊的沙發式三人座椅、或頭等艙級獨立雙後座,兩者皆採 Nappa 真皮包覆並具備多重支撐充氣調整座椅。 另配備 MBUX 後座影音娛樂系統含雙 11.6 吋觸控螢幕、及一只可拆式 MBUX 後座觸控面板。 此外,後座椅較一般 GLS 後移120 mm,椅背可後傾至43.5度,可謂同級距車款最舒適的乘坐空間。

賓士休旅車

主因在於賓士在當地的阿拉巴馬州設有生產工廠,主力產線就是C-Class房車,加上美國是全球第2大汽車市場,因此造就了美規C-Class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便宜價格;另外因為賓士等豪華車在美國大都做為租賃使用,而企業租賃車輛一般只租用3年,時間一到就會再租賃一批全新車輛,這也是國內賓士外匯車貨源如此充足的原因之一。 透過多項最新車載科技,使全新賓士C-Class藉由完整的虛實串聯擴展駕駛「視界」,成為行路的第三隻眼。 新增MBUX擴增實境導航功能,整合大量圖資在駕駛使用車輛內建導航系統時,中控螢幕上將貼心地以虛擬實境魚骨型箭頭提示,引導駛向轉彎路口。 而第3代GLS旗艦7人座休旅(原廠代碼X167)部分,車身尺碼來到5,207mm x 1956mm x 1,823mm,軸距更達到3,135mm,車格更為放大,外觀具有厚實車身線條、搭配雙柵式水箱護罩與碩大進氣口設計,營造霸氣視覺。 同時GLS更配備多光束智慧型LED燈、銀色車頂架、越野方型輪拱,結合20吋5幅雙肋鋁圈(最大可選配至23吋)、雙件式LED尾燈、雙側鍍鉻尾飾管,彰顯旗艦豪華質感氛圍。

賓士休旅車: 賓士C200發電機恐過熱短路 2014年至2018年出廠新車被迫召回

賓士GLS 450 4MATIC選用AIRMATIC氣壓懸吊套件,不僅為享受行路體驗的駕駛打造無可挑剔的旅程,更為乘車感受完美佈局。 AIRMATIC 懸吊系統可根據行駛路況、車速、荷重及駕駛需求進行調整,增加車輛的穩定性及路面的適應性。 並可選配E-ACTIVE BODY CONTROL進階主動車身控制系統,透過主動式48V電控液壓避震器的即時調配,消弭車輛於彎道側傾的幅度且在脫困模式下進行獨立車輪高低調整。 賓士休旅車 Mercedes-Benz台灣賓士今(15)日正式導入全新W206世代C-Class,且是房車與旅行車同步登台,建議售價自210萬起與237萬起;這回C-Class大改款不僅尺碼空間都有所成長,更援引老大哥S-Class身上的許多元素,使得科技層面與豪華感受均大幅提升。

標配七人座第三排空間,雖然不及第二排寬敞,但以174cm成人來說只需將第二排座椅向前調整一些就可獲得足夠的空間,搭配第三排獨立的恆溫空調系統、Type-C插座與置杯架,便利舒適性依舊非常完整。 被稱為「休旅版S-Class」的新一代GLS其實早在2019年就導入台灣,不過當初僅有柴油350d 4Matic版本,隨著2021年到來,台灣賓士針對新年式追加導入更高階的汽油450 4Matic,讓車系成員更豐富之外,也進一步提升豪華風範,吸引更多金字塔頂端買家的青睞。 2021 Mercedes-Benz GLB車系現行車型動力中,GLB 180、GLB 200、GLB 200 七人座,皆植入 1.33 升直列四缸渦輪引擎,DCT 雙離合器七速自手排變速箱。

今年 1 月推出小改款車型的 Honda Odyssey,也是台灣熱銷的進口 MPV 車款之一,早在去年中就提供 Apex 車型 8 人座可選。 特點在於將第二排獨立式座椅,改為 3 人豪華舒適座椅,如此一來就比一般車型能多出 1 人達到 8 人的承載數量。 另外還可選配全景天窗雙玻璃,讓車內增添駕駛的樂趣,也可以依不同的需求進行操控,可以看出賓士精益求精的態度。

賓士休旅車: 台灣新車銷量出爐!TOYOTA休旅神車年底拉尾盤逼近4000台大關

以賓士GLC 180入門款為例,輸出馬力136hp、扭力200Nm,0-100 km/h 加速9.9秒。 2021 Mercedes-Benz GLB車系採用 MFA 前輪驅動模組化平台,外觀輪廓頗為方正,相較流線設計更具越野感,令人想起始祖G-Class的勁道。 車頭雙L型日行燈結合主動式多光束智慧型LED頭燈,利用18顆可個別操控的獨立燈組,根據路況進行反應;車尾則為雙環式 LED 尾燈。 在性能表現上,此次登台的3款車型分別提供292匹至476匹不等的馬力輸出,續航力則是476公里到616公里,0-100km/h加速時間則落在6.6秒至4.3秒,另外EQE SUV還採用了前軸動力斷開裝置、熱泵系統等技術,讓續航力能進一步優化。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