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電動車11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im on August 19, 2021

最新電動車

原廠提供資訊顯示,配置77.4kWh鋰電池組的長里程版本若為後驅車型,其單次最大續航距離約可達547公里 (340英里),若為雙馬達配置的4WD四輪驅動車型,在車輛充滿電之後最遠可跑約499公里 (310英里)。 在充電部分,受益於支援多重高壓快速充電系統之故,美規Hyundai IONIQ 6亦可藉由輸出功率達350kW的DC快速充電器,在18分鐘內將電量從10%補充至80%;若是在時間緊迫之下,這輛韓系純電房車還能在充電5分鐘後,為車輛增加了約105公里的續航里程。 此外,Hyundai IONIQ 6採用家用10.9kW輸出功率的慢充系統充電後,則需大約花費7小時又10分鐘將電量充飽。 全新Hyundai IONIQ 6是品牌首款提供多項可藉由OTA更新配備的新車,如懸吊、煞車、自動駕駛功能、圖資導航等,日後都可藉由OTA獲得最新式的產品。 而V2L (Vehicle-to-Load) 功能當然也未缺席於美規Hyundai IONIQ 6之上,在車外與車內後排座椅下方皆有配置插座供使用。 IX1最高可支援130kW的充電功率,透過BMW i高速充電站,iX1 xDrive30只要充電10分鐘就能補充最高120km的續航里程,為旅程增添更多靈活性。

最新電動車

Lightyear0量產的太陽能電動車讓你在車子沒電時,陽光下繼續奔馳前進。 您的個人數據將用於支持您在整個網站上的體驗,管理您帳戶的訪問權限以及我們的隱私權政策中描述的其他目的。 歐龍E16-1小紅隼將折疊後的體積也很方便收納於小空間的現代住宅,甚至書桌底下的空間都可以收納,對於在外租屋的學生或是小資族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空間收納,在某些限制無法騎腳踏車的地點,還可以摺疊起來方便推行前進;同樣有五段變速去做細微的速度調整,而搭配的16吋輪徑比起一般的小折12~14吋的輪徑騎起來更舒適。 目前台大賽車隊成員超過60人,管中閔指出,團隊成員主要以機械系為主,也有電機系、材料系學生,甚至還有法律系,這樣跨領域合作,不僅讓人印象深刻,也是非常了不得,同學將各有不同專長與背景互相交流討論,將來到的職場,這將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經驗。 Anthony 撰寫的英文文章同時散見於 Pacific Prime 最新電動車 香港、新加坡、英國、杜拜、泰國分公司網站博文。

最新電動車: 全新 Gogoro Delight

Tesla Model 3 是全球普及率最高的車款,同時也是香港車主的首選車款,原因相信是它在眾多 Tesla 車款中價錢最為實惠,被視為入門版電動房車,相較同廠 Model S 更為輕巧及便宜。 其中Long Range 及 Performance 版採用全輪驅動,配有兩個獨立馬達。 線上預購電動休旅車型為iX xDrive40以及iX xDrive50,前者具有最大輸出300匹、最遠續航力400公里,iX xDrive50則是最大馬力突破500匹、續航力超過600公里。 電動跑車i4則有最大馬力530匹、破百加速4秒的表現,續航力可達590公里,搭配M型運動套件讓風阻更低同時更具跑格外型。 全球車廠力拼電動化也加速電動車市售的步伐,相較國外台灣電動車市場起步稍晚,因為充電設備不完善的緣故,許多消費者不敢貿然換車,不過在許多品牌的努力下,擴充快充站、協助建設家用充電等,投奔電動車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一起來看今年還會有哪些電動車即將登台。 如果你駕駛的是 Tesla、Nissan 以外車款,車輛上配置的就會是此款充電接口,能夠直接使用同規格的充電設備;但如果你駕駛的是 Tesla,目前 Tesla 原廠並未銷售適用於此規格之轉接器,必須採用第三方轉接器才能使用,或待 Tesla 發售相關產品。

最新電動車

Model 3 是目前普及率最高的電動汽車,所以最值得入手。 之所以會用這個如此沒創意的答案,建立在當今 Tesla 的強大。 多數人萬萬沒想到 Tesla能滿街跑,一百來萬的價錢是誘人的消費動機,十多年來累積的 Know How、供應鏈、數據更是傳統大廠難以超越的電能障礙。 再來是讓人津津樂道的超高速充電,Ioniq 6同樣採用最大800V直流快充系統,支援相容350kW超高速充電樁,18分鐘內可滿電80%電量,這速度非常可以。 與福特建立同盟關係的福斯則向 QuantumScape 投資 3 億美元,不過生產線要 2024 年才能建成(1gWh),2026 年第二座工廠才會成型(20gWh),至於大規模量產要到 2028 年了。

最新電動車: 特斯拉「新4680電池芯」傳明年量產 續航力增16%將突破700公里

為了降低充電接口面積 (傳統油箱蓋位置) ,SAE 即發佈了基於 J1772 標準的直流電充電規格。 在共用 J1772 通訊及接地端子下增加正負兩極端子,有效的大幅降低接口面積及體積,因此大家可以看到 CCS1 充電接口的上半部和 J1772 是完全相同的,下半部則是直流電所需的正負兩極 (如上圖)。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2023虎尾中元文化季重頭戲7大普度區中元普度8月30日登場,除琳琅滿目祭品還有各區特色,包括南區肉山、東區炮城、北區冰果雕等,當晚虎尾市區宛如不夜城,越晚越熱鬧;雲林縣府計畫協助虎尾鎮公所,將虎尾中元文化季列入無形文化資產,真正成就「北基隆、南虎尾」,也讓地方特有民俗文化得以保留。 數位部掛牌即將滿一周年,對於新一年度的施政重點,數位部長唐鳳昨指出,數位部最優先的事情是打造數位公共建設,「今年數位還沒...

如果你還沒習慣彷彿來自Minecraft世界的Ioniq 5,別在意了,第二波韓國電動車Ioniq 6已經登陸台灣。 這次的設計風格截然不同,Hyundai說,這番極簡身型與比例源自Prophecy概念車,這身圓弧曲線設計有個名稱叫做Electrified Streamliner。 成立於 1998 年的摩托車廠牌宏佳騰,曾推出多款機車、沙灘車、越野車。 近年為因應機車電動化的趨勢,宏佳騰與 Gogoro Network 洽談合作,也推出了自己的電動機車,至今已推出三代。

最新電動車: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路跑由教育部體育署「運動I台灣」補助金門舉辦,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說,這場名為「祕境探索、追逐夕陽跑」活動,加入金沙鎮許多過去路跑不曾曝光的景點;金門縣觀光協會理事長周子傑說,集合3年路跑獎牌可以結合為1組有特色紀念的獎牌,鼓勵全民參與;金沙鎮長吳有家說,這次的路線是未來「金沙之心」計畫中的自行車慢活車道,剛好提前踩線。 桃園大溪至新北土城捷運頂埔站「9103」公路客運路線逾行駛40年,今年不敵虧損停駛,為持續服務大溪民眾,桃園市政府交通局... 桃園市交通局統計各客運業者司機缺額目前近270人,「司機荒」仍未改善,承接學生專車主力的桃園客運還缺司機190人,由於高... 桃園科技園區去年配合經濟部推動能源政策,專案同意3家燃燒SRF(廢棄物重組固體燃料棒)的電廠進駐,居民憂心衝擊環境與生活... Nissan 準備在 2025 年大舉翻新電車產品線為暖身前哨戰,本週向經銷商展示三款新的純電車,包括詢問度破表的休旅車 Ariya 和 Leaf 與 Maxima 後繼車。

2023 年談電動車,你會發現助力已多於阻力,電動車的產品實力大幅進步,快速充電站事業開始盛行,疫情缺車情況逐漸消退…。 用復古的外型獲得了「最美的電動二輪車」稱號,Super SOCO TC系列採用檔車的形式,讓 old school 風氣再次流行。 高續航的電池搭配相較之下輕許多的重量讓 TC 系列出世便有超高人氣。 以「酷和好玩」為產品設計宗旨的 Super SOCO ,是 2015 年才於上海新創成立的公司。

最新電動車: 台灣已上市電動車總整理! 近20款純電車一次看!

同時加入 NISSAN 獨家的 PFCW 超視距車輛追撞警示與 AI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前者可以掌握先機避免危險狀況發生,後者能夠精準控制車輛轉向及動力,當偵測到相鄰車道有大型車輛時,能夠自動調整車道內位置,提早防範並避開路上的危險隱憂,讓每一趟旅程皆備感安心。 兩者車內基本上並無太大變化,但將雙 10.25 吋螢幕配置列為全車系標配,並採用最新 MBUX 車載系統,展現科技便利性。 至於小改款更新重點在於換上設有電容按鍵的全新三輻式方向盤,智慧駕駛輔助系統也有所升級,提供更加優異的操駕體驗。

雖然外觀上是輛休旅,但Polestar 3仍採用了Polestar Precept Concept概念車上的設計精隨,包括Y字形「dual blade」雙刀片的LED日行燈 (原廠並未使用過往的雷神之錘)、貫穿式尾燈、具備空氣力學設計的部件等,藉此展現全新Polestar極星的設計面貌。 而流線型車身亦使Polestar 3風阻系組僅有0.29Cd值的表現,為車輛續航力更添助益。 Polestar 3的電池組也配備熱汞系統,藉此讓電池組能夠在炎熱或低溫環境中保持適當的工作溫度,且車輛另配置了Vehicle-to-Grid (V2G) 電網雙向充電以及Plug & Charge即插即充電功能,而Polestar 3還提供了One-Pedal單踏板模式讓電能回充以提升車輛效能。 雙馬達設計的緣故也讓Polestar 3擁有全輪驅動能力,但主要仍是透過後輪驅動為主,並且配備主動式雙腔氣壓懸吊系統與主動式避震器,Polestar 3的阻尼器軟硬度可以在每2毫秒之間進行自動調整,以實現更精確的駕駛動態表現。 看過電影《回到未來》的朋友,肯定對那輛由DeLorean DMC-12改裝的時光機十分有印象,雖然在1982年該廠就聲請破產。

最新電動車: 中保無限+ 全新推出家庭守護服務

電動車為目前最夯產業之一,為培育學生從無到有、打造一台賽車並投入競賽,強化學生實務能力與團隊合作經驗,包括清大、台大等學校,紛紛投入製作電動車,邁入第六年的台大賽車隊,去年更參加在澳洲的比賽,並首度在國人面前曝光第四代賽車Epsilon 4。 電動 quattro 四輪驅動的 e-tron GT,擁有 637 匹馬力,0-100km/h 只需3.6秒,屬 Audi 電動車系列中的超跑,為了加強 GT 感覺,Audi 特意加入獨有的 e-tron sport 聲效,模擬行車動力聲效,在電動車中帶回駕駛跑車的感覺。 EQE 就如電動車版的 E-Class Sedan,12.3 吋虛擬儀表版+17.7 吋 OLED 中控螢幕+12.3 吋 OLED 副駕駛座螢幕,擁有 EQS 的三個組合起來的超級螢幕,科技感滿點。

最新電動車

從外型上並不難認出bZ4X是部純電動車,包括車頭少了常見的水箱護罩、車身左側的充電孔、葉子板上的「Electric」字樣等等,車尾更有精彩的分離式尾翼、橫貫式尾燈等設計,另外全車不難看出針對空氣力學優化所做出的相關設計,如前保桿兩側的氣流導孔、後保桿下方的分流器等,除了好看更可進一步優化能耗。 IONIQ5 是 Hyundai 最新電動車2023 第一架自主研發的電動車建構底盤 (E-GMP) 的 CUV(Crossover Sport Utility Vehicle)。 外型充滿型格科技感,線條充滿稜角感,獨特貝殼型頭冚、PIXEL 點陣設計車尾燈、V 型設計前 bumper 都充滿魅力。

最新電動車: 台灣4月新車銷量出爐!BMW重返王位、缺車荒擴大少賣4000台↑

保時捷執行董事會研發委員Michael Steiner表示,目前Macan EV已在實際道路進行測試,到了2023年上市時,Macan EV在不同環境條件下已累計超過3,000,000測試里程。 ▲保時捷表示,Macan EV原型車先進行數百小時的數位化模擬測試,使用超過20款模型,進行空氣力學、能源管理、車輛行駛及模擬聲浪等模擬運行。 除此之外,X-TRAIL e-POWER 也具備包括越野、雪地、標準、節能與運動在內的駕駛模式可作選擇,穩定的動力輸出與操控,提供了豐富的駕馭樂趣之餘,也 讓再艱難的路況都變得輕鬆駕馭。 實際上路之後,可以發現 X-TRAIL e-POWER 雖然身懷飽滿動能,卻調教的順暢舒適宜人,以易於掌控的線性方式將動力釋出,營造出平穩輕盈的加速感受。 當鋰電池電量過低或用力加深油門時,引擎便會自動啟動發電,且不論是啟動時的震動感或運轉時的聲響都不易察覺,再加上優異的車室隔音,依然維持著電動車的靜謐感受。 此外,能以單踏板控制車輛前進、煞車的 e-Pedal 最新電動車 模式,面對需要走走停停的路況之下也尤其受用。

最新電動車

其他功能包括自動煞車系統、盲點監視系統、車道偏離警示系統等。 當我們的生活與空間的關係較以往更為重要時,在現代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下,汽車之於人不再只是移動工具,而是融入了更多為了美好生活與旅程的人性設計,滿足人們更多不同的使用需求。 因此,將生活空間與未來的移動空間做完美地結合,串連起家、工作與生活,即是設計 IONIQ 5 的初衷與願景,打造一個嶄新的未來移動生活體驗。 台灣目前最多車主使用的免費充電資訊 app – ChargeSmith 透過與車廠、營運商合作以及用戶回報,收錄了全台灣超過 3500 座各式規格的交直流充電站、搭配清晰易懂的介面,讓你能夠一眼判斷是否要去該充電站。

最新電動車: Ioniq 5、bZ4X 上市初期,接單反應熱絡

車身根據空氣力學原理,採取流線型設計,獨特的車尾擾流可以隨著駕駛情況改變而伸展成兩種形態,平衡舒適性和操控性。 思考地球與人類的永續關係,是Hyundai相信的價值,日新月異的技術使環保材料運用更多元,而 IONIQ 5 的內襯乃至裝飾細節,以友善環境的方式製成,打造純淨的未來,從此刻開始。 承襲45 EV Concept 電動概念車設計概念,純粹而永恆的精神讓 IONIQ 5 的設計超越了時空,其以 Sensuous Sportiness 設計語彙帶出整體輪廓,結合象徵未來感的 Parametric Pixels 參數化像素設計與立體幾何線條,展現經典與未來巧妙融合的前衛視覺形象,激發承接未來的更多想像。 能源轉型驅動,風起雲湧的低碳經濟,讓電池猶如科技發展關鍵的晶片,也像是在嚴峻疫情下,各國瘋搶的疫苗。 不論是泰國的Toyota Green Town,或是日本島根縣大田市社區,想實踐能源自主與永續,都少不了關鍵的能源載體、電池。 根據彭博新能源預測,2030年,全球儲能裝置將達358GW、1028GWh,相較2020年的17GW、34GWh,成長驚人,超過20倍。

  • 此系統除了能夠在過急彎時加強安全,在窄路三手軚調頭的情況下亦能減少司機所需動作幅度。
  • Nissan 準備在 2025 年大舉翻新電車產品線為暖身前哨戰,本週向經銷商展示三款新的純電車,包括詢問度破表的休旅車 Ariya 和 Leaf 與 Maxima 後繼車。
  • 儘管中國大陸補助逐年下降,但從近兩年銷量持續成長顯示其電動車市場日趨成熟;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該地區2022年新能源車市占率達25.6%,似乎已提前達成政府發布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0%左右之低碳轉型目標。
  • 4680電池尺寸放大到直徑46mm、高度80mm,與現行Model 3使用的2170電池(直徑21mm、高度7mm)相比體積大了2倍,更大的單體體積可容納更高的儲電量,官方宣稱與2170電池相比,電池容量提升5倍、續航力提高16%、輸出功率提升6倍,且具有充電速度更快、製造成本壓低等優勢。
  • Benz 平治的入門級五座位 SUV EQA 250,2021 年在港開始預訂甫引來瘋搶熱潮,原因無非是港幣三十多萬的一換一超抵價錢。
  • 希望你在看完這片文章後,可以更加了解如何選擇電動輔助自行車,並輕鬆快速地找到適合自己或家人的型號。

採用 e-TNGA 平臺打造的 Toyota bZ4X,則是繼量產版於 2021 年 10 月發表後,臺灣市場相當迅速的在 2022 年 5 月引進,也是 Toyota 品牌在國內首款市售的純電車系,目前僅提供 159.9 萬單一前驅車型販售,首年配額僅 300 輛、但開放接單時也迅速突破 1,500 張。 國內電動車市場在近幾年逐步成長,從 2019 年的 2,497 輛,到 2020 年的 6,257 輛、再到 2021 年的 7,064 輛,2021 年電動車已在國內占總市場的 1.6%,預估 2022 年全年還會再持續成長。 而 2022 年堪稱是國內電動車市場相當熱鬧的一年,除多款豪華電動車紛紛導入外,車系售價門檻在 200 萬以下的主流電動車方面,尤其非 Tesla 品牌車款、也加入多款新生力軍。 最大的焦點就是有 2 組雙生純電中型休旅加入戰局,其中 1 組為同平臺的 Toyota bZ4X、Subaru Solterra,另一組則是同為 E-GMP 平臺的 Hyundai Ioniq 5、Kia EV6。

最新電動車: 電動輔助自行車評價及選擇方式

為了擴大電動車產能,福特決定再投資 9 億美元擴建新電池材料廠,這次他們和南韓電池製造商合作,預計在 2026 年中可以開始生產。 畢業於歐盟Erasmus Mundus環境科學、政策與管理碩士學位,多次參與聯合國各類氣候會議,擅長與國內外重量級氣候能源智庫及非政府組織聯手,推行能源、工業去碳化、生物多樣性及低碳建築與交通等議題;同時致力於庶民化的氣候傳播,盼用文字和行動喚起大眾環境意識。 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智庫組組長,為台達ESG實踐提供執行支援及智庫研究基礎。 至於充電基礎設施,現階段全球私人和公有充電樁合計近180萬支,其中1/3是快速充電器。 報告發現,2021年投入於電動車補貼和激勵措施的公共支出,幾乎翻了一番、達到近300億美元之譜。

過去幾十年,電池研究者在元素週期表沒少下工夫,目的就是找到取代鋰電池的新型化合物。 Model S 有兩種車型,Long Range 續航里程 652km,Plaid 僅 2.1 秒就可搞定 0~100km/h、極速 322km/h 公里讓一干超跑目瞪口呆。 中意 Model X 但是預算有限,打算買小一碼的 CUV 跨界休旅,Model 3 很好但希望空間可以再大一點……,以上是多數電動車消費者的心聲,因此 Model Y 未登場先轟動。 經典的七格柵水箱護罩就算是純電Jeep Avenger也仍不缺席,畢竟這儼然已是Jeep的認證標章;另外,包括分離式燈組、梯形輪拱、X字形的尾燈燈條等,以及從前、後保起繞至整個車身下緣以黑色防刮材質包覆的設計,再加上線條分明的肌肉鈑件,讓這輛純電小休旅就算失去了引擎與變速箱,仍然不減其青春動感的一面。

最新電動車: 規格配備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美國不但將透過2022年的《晶片與科學法案》來刺激國內半導體生產和研究,為了增加稀土和礦物的本地供應,其也發布了一項重要的採礦戰略。 與此同時,印度也正在為了允許私營礦商在國內開採鋰,而尋求修改法律,並積極的在海外收購鋰和鈷礦。 通常動力電池系統需要先生產單體,單體封裝完成後將單體串聯組裝。 固態電池電芯內部不含液體,可先串併聯後組裝,減少組裝殼體用料,封裝設計得以大幅簡化。 目前台灣市場供應頂規 Performance、中級 Long Range、標準版三種 Model 3。 Performance 與 Long Range 皆為雙馬達四輪驅動,著重的是性能與續航能力。

最新電動車

動力方面,ID.4提供3種不同輸出設定,分別為148匹馬力搭配52kWh電池組的入門動力、170匹馬力與52kWh電池組搭配的中間規格動力,還有204匹馬力搭配77kWh電池組,也就是ID.4 Pro Performance車型使用的動力組合。 並在2021年加入295匹馬力輸出的GTX 性能化電動四驅系統,接著於2022年新增265匹馬力的電動四驅車行,具備0-100km/h加速6.9秒、續航力517公里的性能實力。 只是,Volkswagen Taiwan截至目前為止仍尚未拍板ID.4引進的時間點究竟為何。 TOYOTA bZ4X最早是在去年4月上海車展以概念車的樣貌亮相,造型獨特的方向盤是一大亮點,儀表的位置也有別於傳統車輛,同時因採用與SUBARU共同開發的全新AWD系統,具備獨特的越野性能,讓車迷更加期待。 TOYOTA計畫同時在日本及中國大陸生產,預計於今年年中開始在全球銷售。

最新電動車: 電動車產業將啟動典範轉移! 施振榮為台灣電動車發展持續努力!

我們對全電動A6車型的到來已經等待了很久;奧迪早在2021年的上海車展上就首次展示了這個想法。 奧迪A6 E-Tron被堅定地定位為即將到來的寶馬i5和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S的競爭對手,它將基於該集團最新的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高級電動平台)電動車架構,該架構也將用於下一個保時捷Macan電動車和奧迪Q6 E-Tron。 也許這個新平台最大的好處是,它將意味著車主將享受到800伏的快速充電,並由於100千瓦時的電池容量而獲得更長的續航能力。 如果你足夠瘋狂地選擇這個選項,奧迪可能會進一步痴迷於門上的攝影機,但投影大燈仍然是一個成功的想法。 此外,600馬力的RS6 E-Tron和Avant的味道將在以後出現。

  • 不過固態電池目前仍有技術上的問題需克服,例如固態電解質製程良率偏低,使電極與電解質之間的介質阻抗過高,影響整體效能,固態電池也因為構造緊密,較容易受熱脹冷縮影響,若設計不良可能會破壞結構,當然也存在著成本高昂、未達量產規模等技術問題,不過產業界仍相當看好固態電池,相信隨著更多資源投入研發後,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 內裝方面,全車系首創的7吋數位式儀錶板,置頂的設計減少駕駛時的視線切換,降低行車疲勞。
  • 俗話說「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X-TRAIL e-POWER 搭載包含 ICC 智慧型全速域定速控制、TJP 交通擁堵輔助及 LKA 車道維持等安全科技的 ProPILOT 智行安全系統,提供符合 Level 2 等級的主動安全防護,幫助駕駛監控行車周遭狀況並及時送出安全訊息,為確保行車安全多一分保障。
  • 至於後廂則具備 575 公升的基本置物容積,且可搭配後座椅傾倒功能擴充至 1,396 公升之譜,不僅平整度相當不錯,下方還設有隱藏式置物空間,搭配足感應電動尾門,進一步提升便利的實用機能。
  • 而且,永嘉雙龍汽車也確認未來將會引進Korando e-Motion在臺灣上市,時間點大約落在第一季與第二季左右。
  • 彷彿一頭藍鯨,EQS給人既震撼又沉靜的視覺意象,0.20cd低風阻是尖端科技展現,車艙內部更是精彩!

EReady Run 提升靈活度及整體動力表現之外,還加入防竊措施,讓安全性更加提升。 電動機車大廠牌 Gogoro 從電動機車還未普及時就率先踏入電動機車市場,現在儼然成為電動機車市場的龍頭,許多電動機車的開發和充電都與 Gogoro 合作進行,它所推出的 goshare 共享機車服務,也讓電動機車的方便性深植人心。 德國就計畫要在以色列的Mobileye和中國的Nio汽車上啟用L4自動駕駛技術;美國的Motional將在美國推出機器人計程車; 通用汽車旗下的Cruise也將擴大其服務範圍到杜拜;特斯拉也有望在 2023 年推出自己的機器人計程車。 與此同時,汽車製造商也都在加大投資充電解決方案,包括更換電池的服務。 EV 新創公司 Nio 就計畫要在 2023 年對其電池更換站進行升級,讓其不但能儲存更多電池,還可以配合更多不同的汽車品牌和電壓。 隨著2022年的結束,《經濟學人智庫》對2023年做出了一些展望。

最新電動車: 【2023 最新版】 「電動車」人氣排行出爐!5 大年度熱銷電動車款介紹,價格、車款特色、續航力等規格細節全公開

結合電動車技術和 CROXERA 6 智慧儀表系統,打造出最新且功能齊全的電動機車車款。 此次宏佳騰電動機車 Ai-1 Ultra,將儀錶板整合行車紀錄器功能,將死角降至最低,從多角度顧及你的安全。 7.6kW水冷馬達、輕量鋁框、ABS防鎖死煞車系統,都將馬力及安全性以高規格呈現。

4680電池尺寸放大到直徑46mm、高度80mm,與現行Model 3使用的2170電池(直徑21mm、高度7mm)相比體積大了2倍,更大的單體體積可容納更高的儲電量,官方宣稱與2170電池相比,電池容量提升5倍、續航力提高16%、輸出功率提升6倍,且具有充電速度更快、製造成本壓低等優勢。 身為電動車領導品牌的Tesla,深知握有電池技術的重要性,因此面對下一世代的電池大戰,創辦人Elon Musk也在2020年9月的「電池日」活動上,公佈了最新的「4680電池」,聲稱新一代電池技術不僅功率、續航力都能提升,且電池成本會是現售車款的一半。 中國大陸隨著多款本土電動車款上市,以及長達13年的新能源汽車補助於2023年退場所產生的提前購車潮,2022年電動車銷量較2021年成長82%達618萬輛。 儘管中國大陸補助逐年下降,但從近兩年銷量持續成長顯示其電動車市場日趨成熟;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該地區2022年新能源車市占率達25.6%,似乎已提前達成政府發布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0%左右之低碳轉型目標。 為了讓bZ4X的車主能獲得完整後勤支援,全台161間服務據點都設置有電動車專用工具、以及受過專業訓練的電動車技師;另外bZ4X將跳脫以往的展間銷售模式,將會在全新推出的「TOYOTA智慧購」App上進行販售,預計於5月18日上午9點開放訂購,在159.9萬與年度配額300台的雙重吸引下,有望引起一波搶車熱潮。

最新電動車: 搭載V8引擎 保時捷小改Cayenne售價曝

由於固態電池沒有燃燒或爆炸之憂,BMS 等溫控元件(這也是特斯拉強項)可徹底退役,無隔膜設計還能進一步減負電池系統。 理論上來講,量產電動車最強的 21700NCA 三元鋰電池電芯(特斯拉使用),能量密度也只有 251Wh/kg。 業界人士認為,300Wh/kg 將是三元鋰電池難以跨越的鴻溝。 這項技術備受期待的原因是:能將電池能量密度提高到傳統鋰離子電池 5 倍。 不過改變電池化學成分說來容易做很難,解決一個問題後可能會造成多個新問題。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