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研究所15大分析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ason on December 30, 2019

兒童文學研究所

本所目前博士班畢業生主要任職於大學,從事教育研究工作。 碩士畢業生分別擔任教職、出版、創作與教育推廣工作;本所並開設文化事業相關課程,提供學生未來創業的思考。 兒童文學研究所2023 《來自清水的孩子》一套共分為《愛讀冊的少年》、《綠島十年》、《王子時代》、《化作千風》四冊,以生動的情節、精緻的畫風,娓娓道出蔡焜霖九十年的生命歷程,並從中鏡射近代臺灣歷史。 包括,他曾當過日本學徒兵,白色恐怖時期因參與讀書會而囚於綠島十年,出獄後創辦《王子》兒童雜誌並促成紅葉少棒傳奇,退休後積極推動白色恐怖平反運動等。

兒童文學研究所

每個兒童文學工作者和兒童文學結緣的初始不盡相同,有因「人」的因素而結緣,有因「事」的因素而結緣,有因「物」的因素而結緣,他(她)們與兒童文學結緣之後,數十年來始終不離不棄,始得以在兒童文學各個領域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形塑出臺灣兒童文學的繁花盛景。 兒童文學研究所 兒童文學研究所 這些拍檔的組合有父女、父子、母女、翁婿、夫妻、兄弟、兄妹、姊妹、妯娌等。 1950年代以降,由於外在嚴峻的國際情勢與內部高壓的統治舉措,在高舉「抗日」「反共」、「抗俄」大旗下,文藝創作以「戰鬥文藝」、「反共文學」為主流。 1949年中華民國撤退來臺,隨之渡海而來的知識分子中,其中有許多人投身兒童文學創作,並有「促成兒童文學復興」的理念,最知名者當屬楊煥。 然而,這個年紀的青成人的特有問題,在今時今日的社會已慢慢開始在青春期讀者群的生活裡出現:戀愛、欺凌、濫用藥物、自殺、身份認同等問題現在也成為了以青春期讀者為對象的兒童文學題材。 此外,兒歌、兒童戲曲、少年小說都可廣義的列入兒童文學的範圍,但單純的兒歌旋律(如:嬰兒催眠曲)或表演舞蹈不在文學範疇。

兒童文學研究所: 兒童文學的概念定位

長期以來都是以漢語寫作的語言文化,教育部為保存臺灣語言文化的多樣性,自2008年開始舉辦閩客語文學獎。 兒童文學的寫作同樣具有語言文化的多樣性,「母語寫作」已經逐漸成為顯學,母語是世界無法改變的語言資產,就閩客語作家而言,使用自己習慣的語言寫作兒童文學作品,那是一種反省,也是一種由衷的親切感。 施福珍、林武憲、王金選、鍾振斌、馮輝岳、張捷明等都是閩客語兒童文學作家,且都有作品出版。

兒童文學研究所

L   《竹蜻蜓——兒少文學與文化》(2015~) 為兒童文學研究所現行學術刊物,內容包含每期專題邀稿,兒文薪傳講座,兒少文學文本作品評析、兒童文化現象觀察等論文發表之園地,為兒文研究領域深度評論之學術性刊物。 兒童文學研究所於2018年邁向20週年之餘,身為國內唯一兒童文學研究單位,除了於學術領域竭心盡力外,更該肩負起推廣、普及兒童文學的義務,因此,規劃與兒童讀物研究中心共同執行各項相關活動與研究案,希望藉此提供社會大眾更實用、更貼近生活的兒童文學。 歡迎各路英勇好漢,不論您是教育工作者、學者、創作者、閱讀推廣者等,一同來探索兒童文學和文化領域如何讓實踐與學術擦出火花。 您可以大膽地選擇多元形式進行發表,例如:實證型論文、經驗與反思文章、紀實影片,甚至是體驗工作坊等。

兒童文學研究所: 4. 兒童劇藝活動

對物理有興趣很重要,但我不會完全看學生科展或超齡的研究成果––有時候那是家長、親友、補習班協助之下的產物,我們會分辨。 兒童文學研究所 我們會測試學生對物理學是否主動求知,例如,是否知道近年物理領域的重大進展、諾貝爾獎得主的貢獻等。 我會重視學生思考的方式和態度,例如,我會問他明顯超過高中程度的問題 (例如做3D 列印人造器官),看他如何思考,是否能描述一個找答案的方法與流程。

兒文所非常希望能彙整歷年校友的著作目錄,作為未來的參考和紀念,誠摯邀請學長姊協助提供。 (一)學科考試於每年五月及十一月的第三週舉行,並應於考試一個月前申請。 申請時,應填具博士生學科考試申請表、修習課程學分統計表、歷年成績表各乙份,並繳交符合上述第三~六條規定之證明。 科技、經濟、世界現實正在快速變化,「學」與「業」也該快速改變因應,但是,應該如何改? 這幾位老師的見解,和我原本的認知是一致的:根本沒有那麼多密技絕招。 「升學專家」口中說的各種致命細節,在教授眼中真的沒有那麼重要。

兒童文學研究所: 5. 兒童文學作家二三事

近年來各種原住民語的圖畫書迭有出版,以漢語、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從事兒童文學寫作,更顯出臺灣語言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臺灣新文學作家在三○年代開始扮演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的角色,這在當時或許是他們始料所未及的。 從他們發表在《南音》、《第一線》、《臺灣文藝》、《臺灣新文學》等臺灣新文學作家創辦的文藝雜誌,當可了解這些新文學作家對兒童文學具有某種程度上的認知,所以才會有小說、童話、民間童話、兒歌、童謠等的兒童文學作品。 尤其是張我軍還翻譯過兩冊《日本童話集》,更因緣際會參加在日本舉行的童謠大師北原白秋的追悼會。 兒童文學研究所 還有一位值得一提的是張耀堂,他在《臺灣教育》發表一篇題為〈新興兒童文學─童話的價值探究〉,是日治時期首位使用「兒童文學」一詞的學者,當時常用的語彙是兒童文化或是兒童文藝。

兒童文學研究所

創設兒童文學作家寫作平台,建立各種兒童文學類型定期寫作機制。 並且培養學生故事說演、讀劇演出、閱讀推廣、以兒童為對象之相關活動的規劃、策展與執行的能力,期許碩士生畢業後能學用合一。 戰後臺灣兒童文學是在無縫接軌的狀況下持續發展,真正對整個戰後臺灣兒童文學具有影響力的計有游彌堅、陳梅生、陳千武、林鍾隆、林海音、潘人木、林良、鄭明進、馬景賢、邱阿塗、藍祥雲、張杏如、林文寶、林煥彰、徐素霞、郝廣才等。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讀物研究中心與兒童文學研究所共同運作,為社區提供閱讀推廣相關服務,定期舉辦創作工作坊、兒童哲學研習營、年度研討會、編輯兒童文學學術刊物,亦於89-93年間承接多次文建會兒歌一百徵選業務等政府標案。 另外「幸福的種子-兒文人少兒讀物展」,即日起至5月18日於圖書資訊館3樓「親子書房」舉行,展出師生及校友近70位作者、4百件創作及翻譯的少兒讀物,期間也搭配說故事時間,由碩士班學生導讀作品。 配合臺東大學70周年系列活動,兒文所學生蒐羅20年來所有師生及校友的出版作品,除了校內圖書館的藏書之外,也經由網路書店查詢,共找出了1千餘件作品,此次展出以館藏為主,4百多部繪本及相關書籍,呈現該所培育兒文人才的多元繁盛。

兒童文學研究所: 兒童文學組織

兒童文學歷經口傳、書寫、影像三個人類文明的階段,累積了極為富饒的文學資源,兒文所也因應當代的學科發展、社會需求,擴充原有的課程,以符合多面向的學習目標。 主要的課程涵括中西、貫穿古今,除了有童話、圖畫書、青少年小說、知識性讀物、中國奇幻文學等傳統學科之外,目前更強化了動漫畫、兒童劇、兒童文化產業等新興發展的學科。 文類的研讀配合文學批評理論進行,以文學史為基礎,輔以社會學和文化研究之觀點。 二零零三年學校改制為國立臺東大學,所上同仁鑑於兒童文學發展的走向日趨蓬勃多樣,決議在組織編制上隸屬於人文學院,確定以文學研究作為發展的主軸。 本所除了深耕學術研究,也提供在職教師與文化工作者進修的機會,設置台北假日碩士班。 兒童文學研究所與兒童讀物中心共同運作,為社區提供閱讀相關服務,定期舉辦創作工作坊、兒童哲學研習營、年度研討會。

兒童文學研究所

報紙兒童版始終是兒童文學寫作者的最愛,是他(她)們從事寫作的平台和煉金石。 臺灣各報數十年來提供兒童版園地,培育無以計數的兒童文學作家,的確是很的的貢獻。 曾幾何時,這些風光一時的兒童版,在完成階段性任務之後,陸續一一走入歷史。 從上列可以看出14件影響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的重要指標事件,80年代就佔了5件,就明白何以80年代是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期」。 這14件重要指標事件對近半世紀以來臺灣兒童文學的整體發展具有絕對性的影響力,為臺灣兒童文學豎立新的里程碑。 相形之下,有關漢文的兒童文學作品,只有散見於當時的《南音》、《第一線》、《臺灣文藝》、《臺灣新文學》等臺灣新文學作家創辦的文藝雜誌。

兒童文學研究所: 研究生口考

因吳博士對臺灣現代劇場的發展,肩負著擺渡領航的角色,2009年起更在大專院校,致力於創造力的研究與實踐,本次將以「遊戲的創造力4P」為題進行分享,相信能夠帶來嶄新的視野與更多創意的觸動。 關心兒少文學與文化的人們來自各種不同背景,像是寫小說的作家、畫插畫的畫家、設計創意產品的達人、撰寫劇本的編劇,還有各類型的教育工作者,從幼兒園老師、國小老師,到體制外實驗教育的實踐者都有。 由於這個領域的多樣性,我們希望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的交流平台,讓所謂的「學術研究」與實務世界之間的關聯更加緊密。 因此,本年度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的主題,將著重在學術與實踐的跨界對話,鼓勵參與者用新穎的方式來分享彼此的學思、經驗與發現。 至少《國語日報》的創刊、教師研習會兒童讀物寫作研究班、《東方少年》都已經有碩士論文。 再者,這14件重要指標事件的確提供多元的學術研究途徑,每一個區塊都可以作為獨立研究課題,進而了解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的整體觀,了解臺灣兒童文學未來發展的趨向。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為促進國民學校圖書館事業之發展,於1967年洽請國立中央圖書館續編兒童圖書目錄。 在九年國民教育開始實施之際,由該館負責編印的《中華民國兒童圖書總目》就成為第二本的全國兒童圖書目錄。 以1948年到1968年3月在臺灣及香港出版的兒童圖書為限。 也就是說,臺灣有關兒童及青少年文學史料研究是從「書目」開始著手。 再說,在日治時期那樣特殊的時空環境,透過日文,在臺灣依舊可以閱讀世界兒童文學名著;透過日文,在臺灣還是可以受到世界兒童文學的滋潤。 是以,透過日文,讓臺灣兒童文學可以和日本同步的近代化。

兒童文學研究所: 人文學院第八任院長遴選院長候選人院務發展理念說明會影片

上述提到的作家與作品,當然也成為研究日治時期臺灣兒童文學非常重要的史料。 本所師資研究領域包含台灣兒童文學、西洋兒童文學、日本兒童文學與兒童文化、文學理論、社會學、藝術教育、與兒童戲劇、兒童哲學等,得以符合兒童文學跨領域的特色,並以科技整合的方式展開學術議題、文化研究及結合教育推廣面向。 在全台唯一兒童文學研究單位之基礎上,累積各項資源、經驗及研究成果,結合各項文化產業,成為推動兒童文學研究、兒童文學創作、文化創意產業,以及兒童文學教育的重鎮。 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游珮芸和繪本藝術家周見信共同創作的《來自清水的孩子》傳記漫畫,於3月3日於「嘖嘖平臺」啟動募資計畫,該套漫畫以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為主人翁,是臺灣第一部政治受難者的傳記漫畫,意義特殊且深遠。 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游珮芸和繪本藝術家周見信共同創作的《來自清水的孩子》傳記漫畫,於3月3日於「嘖嘖平臺」啟動募資計畫,該套漫畫以白色恐怖受難者蔡焜霖為主人翁,是臺灣...

兒童文學研究所

除了正規課程之外,兒文所與澳洲、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的學術機構建立合作的管道,每年寒、暑假固定參訪日本、大陸相關兒童文學研究機構,成為本所另一教育特色。 2014年復刊的學術刊物《竹蜻蜓:兒少文學與文化》每年發行兩期,以學術論文、專書評論為主,並刊登審稿制的兒文創作。 2016年辦理第十三屆亞洲兒童文學大會,匯集來自中國、韓國、日本、香港與臺灣在地的研究者、創作者、出版者與愛好者共200餘名,進行五天四夜的學術研討及交流活動。 並在2016年8月14日成立「林文寶兒童文學特藏室」為國內唯一專屬於兒童文學珍貴史料、書籍的特藏空間。 除學理研究之外,本所亦著力將兒童文學理論應用於創作與編輯上,進而培養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借重駐校藝術家之實務經驗,並與其他相關系所合作。

兒童文學研究所: 活動公告

《越南民間故事》全套17冊,彩色精裝由狗狗圖書公司於2010年引進,每本故事分為「中文故事本體」、「附錄」、故事「中文、越南文對照」三個部分。 一來讓越南媽媽透過「附錄」了解故事本體的相關話題,二來讓先生和孩子學習越南文、認識越南。 除上述所列的「童書外譯」,還有就是配合政府「南向政策」衍生的童書出版。 童書出版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環,透過出版可以幫助了解來自東南亞新住民的母國文化。

  • 除以上的重要指標事件之外,自千禧年以來也有若干事件有助於臺灣兒童文學發展。
  • 這些拍檔的組合有父女、父子、母女、翁婿、夫妻、兄弟、兄妹、姊妹、妯娌等。
  • [6]這些故事合集通常根據更古老的民間故事而來,像是《一千零一夜》、《吸血鬼的故事》(Vikram and the Vampire(英語:Baital Pachisi))及《彼勒與大龍》(Bel and the Dragon)。
  • 該書成為第一本與臺灣兒童及青少年文學史料研究有關的「索引」。
  • 以物理系來說,如果在課餘時間,你就好奇這個大自然各種神奇規律,想知道這個宇宙星系的來源,熱中閱讀物理相關的科普著作…面試就不是個考驗,而將會是一場相見歡的聊天。
  • 可以這麼說,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百餘年來,日本兒童文學的影響就居於半個世紀。
  • 近年來各種原住民語的圖畫書迭有出版,以漢語、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從事兒童文學寫作,更顯出臺灣語言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自1984年11月成立後,非常重視兒童文學資料的蒐集整理,於1989年12月出版《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兒童期刊目錄彙編》一書,列為該學會「兒童文學史料叢刊」第壹冊。 蒐集整理從1949年到1989年10月底止,在臺灣地區發行流通,純粹以兒童為閱讀對象的期刊二百多種。 該學會後又陸續出版「兒童文學史料叢刊」第貳到第伍冊,依次是《兒童文學大事記要 1945〜1990》(1991)、《華文兒童文學小史1945〜1990》(1991)、《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兒童文學工作者名錄》(1992)、《兩岸兒童文學交流回顧與展望專輯》(1998)。 此時的兒童文學,以官方系統主導,政府遷臺以後首次由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和國立中央圖書館於1957年11月12日到18日聯合舉辦兒童讀物展覽,《中華民國兒童圖書目錄》係由上述兩單位負責編輯,以1949年政府遷臺後,臺灣及香港出版的兒童圖書,並經參加兒童讀物展覽者為限。 結合當代主要兒童教育議題,發展以文學為主體的閱讀理論,為學校與社區提供專業的諮詢服務,同時為研究生開創學以致用的基礎。 服務的範圍以臺東社區學校為軸心,再結合分布全台各地校友,藉兒童文學推廣閱讀。

兒童文學研究所: 大學入學面試怎麼準備?4個台大教授告訴你:穿著不重要,準備面試的最關鍵點在...

海濤法師說故事系列繪本(緬甸文版)慈悲心文化事業公司於2017年10月從《海濤法師說故事》數百篇故事中選出十二個主題,改寫成有趣的繪本故事,出版一系列的緬甸文版,名為《海濤法師說故事系列繪本》,此為繼《多元文化繪本》第一輯東南亞篇後,又一以緬甸文編著的繪本故事。 最初童話故事的聽眾除兒童之外也包括成人,因為許多兒童尚未識字,須由成人口述講授,許多證據顯示許多之後童話故事集裡的故事都是根據成人的民間故事重新編寫而成的。 許多成人作品引用了童話故事而改編(如《一千零一夜》原著、《令人戰慄的格林童話》系列),在購書時要先弄清楚,欲購買的的書籍是從什麼語言、依據什麼版本翻譯,並仔細審閱其序、內容。 除了這些合集之外,中國的道家哲學家,像是列子與莊子,也都將一些童話故事與寓言以他們的表現方式出現在他們的哲學思想中。

兒童文學研究所

第一個使用「臺灣兒童文學史」這個名詞為書名的是洪文瓊,他於1994年出版《臺灣兒童文學史》一書,該書係從出版發展觀點解析1945〜1993年臺灣兒童文學發展面貌。 顯然該書係以「出版發展觀點為主」按各篇發表時序分類編輯成冊,而非整體性的兒童文學發展史觀。 洪文瓊繼《臺灣兒童文學史》後,復於2004年出版《臺灣圖畫書發展史》也是秉持從「出版立史」的一貫作風,從出版觀點對臺灣圖畫書發展加以立論分析。

兒童文學研究所: 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的關係

以經濟和商管科系來說,如果你好奇企業是如何運作管理,你閱讀企業故事和企業家傳記,如果你還曾經打工或是做點網拍生意,你思考過定價、配送、廣告等真實商業問題,面試老師很難不愛你。 如台大馮勃翰教授和我說的,有些學生有真實的經驗,而且因為興趣而學得廣、想得深,甚至面試的過程中讓他學到東西,這樣的學生就是他要的。 國立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主辦「山林原轎發表會」,於110年4月16日下午,在金峰鄉嘉蘭部落陳家石板屋隆重登場,藉由科技部「臺東意象博物館」計畫的支持,讓山林原轎得以風華再現,成為臺東意... (四)大二至大三上學期共三學期之成績單及班級排名證明。

臺灣兒童文學的境外交流從日治時期就已經開始,當時是所謂的「外地兒童文學」(臺灣) 與「內地兒童文學」(日本) 的交流,可以游珮芸《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一書為例。 戰後臺灣兒童文學的國際交流依序是臺美、臺日、臺韓以及海峽兩岸的交流,臺日交流可以陳千武、林鍾隆為例;臺韓交流可以林煥彰、宣勇為例;海峽兩岸可以林煥彰、桂文亞、林文寶為代表;在洲際兒童文學交流可以參加「亞洲兒童文學大會」為例。 臺灣兒童文學百餘年的發展,從50年代以迄2017年,先後辭世的兒童文學工作者計有50位,他(她)們一生為臺灣兒童文學奉獻心力,堪為典範。 從日治時期迄今,臺灣兒童文學發展已經超過一世紀,在這百餘年的兒童文學發展,究竟有那些人的付出和作為對臺灣兒童文學發展具有貢獻和影響,這些貢獻和影響讓他們在臺灣兒童文學發展史上具有獨特的定位。 司徒秀薇在《怎樣指導初小學生的閱讀》一書裡指出:兒童的行為均以「追尋快樂,減少痛苦」為原則。

兒童文學研究所: 臺灣兒少文學的研究趨勢

當然,涓涓滴水,委實難以和掌握優勢資源的殖民者相抗衡。 這些臺灣新文學作家的少數兒童文學作品,就「量」而言,自然無法與日人作家等量齊觀;但若就「質」而論,儘管中文創作屬於微量,但卻蘊含了臺灣的「本體性」、「鄉土性」與「寫實性」。 整個日治時期有關臺灣近代兒童文學的資源都掌握在殖民者手中,舉凡著作出版概以日文為主;殖民者為壓迫被殖民者的民族意識,以及抗暴精神的奮揚,尤其是出版事業攸關被殖民者的思想,更是殖民者所最關注的。 是以,日治時期有關臺灣兒童文學的相關出版品,諸如兒童讀物或是兒童期刊,幾乎清一色是日文。

並於109年4月8日前(郵戳為憑)掛號郵寄至95092臺東市大學路二段369號「國立臺東大學碩士在職專班招生委員會」收【報名信封封面由系統產生列印】。 2018年8月10日,萬花筒劇團首演王文華創作兒童繪本《大象亮亮》改編的同名音樂劇,此舞台劇是由該書出版商天下文化與該書審訂者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合作共同推出[14]。 從日治時期迄今,一世紀的臺灣兒童文學發展,資料浩如煙海,本書以「影響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的重要指標事件」為入史的基點,對於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的歷程,儘量如實記載,如實評述,把閱讀與理解的空間留給讀者。

兒童文學研究所: 兒童文學研究機構

總長600多頁,橫跨了90個年頭、處境迂迴的各個年代。 負責腳本的游珮芸所長,現任教於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致力兒童文學及文化研究多年;繪本作家周見信則負責漫畫,風格多元的他,曾以《小白》奪得信誼基金會兒童文學獎首獎。 本套書是兩人首次攜手跨足漫畫創作,從真人採訪、口述資料蒐集比對,到歷史建物、服裝、物件等考究都下足苦功。 周見信還特別根據蔡焜霖不同的人生進程,四冊採用截然不同的技法與色彩,以更貼近時代氛圍和心境變化。 2021年的兒少文學與文化研討會主題命為「以遊戲為名」,將於11月12日展開至13日,本次除了8篇主題論文的發表外,亦有8篇精彩的一般論文同時發表,大會主題演講則邀請到政大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及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創意顧問吳靜吉博士。

兒童文學研究所: 兒童文學作家

再加上《中央日報》「兒童周刊」以及《國語日報》的創刊,使得戰後初期臺灣兒童文學能夠順利的無縫接軌。 研究者視這段期間的臺灣兒童文學是「被祝福的兒童文學」。 以臺東大學為重心,發展為兒童文學學術研究重鎮,積極培育兒童文學研究人才,與其他學校之兒童文學研究互相連結,進而與國際兒童文學學術機構接軌,提高本所在華文世界以及國際上的學術能見度。 本所以兒童文學學術研究為首要任務,結合世界學術潮流規劃年度國際研討會,並依年度設定主題,邀請海內外重要學者交流,長期厚植學術能量。 承前述,本屆大會主題即是「以遊戲為名」的探問和省思,特別針對遊戲如何影響了兒少文學的發展與創作,以及將為當代乃至於未來的兒少文化帶來何種新面貌。 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成立至今即將邁入25週年,就要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不論是在熱鬧的臺東市區,還是更靠近山水的知本校區,兒童文學研究所在臺東以兒童與文學之名撐起一片天地,讓我們得以在關照兒童的同時,馳騁在幻想與現實之間、在娛樂與學術之間。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