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最新消息2023詳細資料!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ason on January 14, 2023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

1941年,蘇聯軍隊炸毀了同一條第聶伯羅河上的水壩,以阻擋納粹部隊的前進。 現在,由於水壩已決口,下游大片土地被洪水淹沒,位於赫爾松對岸(東岸)的地區實際上對烏克蘭裝甲部隊來說已成為禁區。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 其次,這可能影響俄羅斯佔領的克里米亞的供水,克里米亞是一個乾旱的半島,依賴靠近這個決堤水壩的一條運河供應淡水。 烏克蘭副檢察總長利特維諾娃在烏克蘭電視台上表示,約有4萬人需要撤離,其中烏克蘭控制的德聶伯河以西地區有1萬7千人,俄羅斯控制的東部地區有2萬5千人。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

俄烏戰爭自2月24日至今,已超過半年,何時結束成全球關注焦點。 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助理教授許菁芸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丁計畫在9月中旬於俄方所佔領的烏克蘭赫爾松、扎波羅熱舉辦獨立公投,若公投順利舉辦且結果也親俄,約在10、11月就可能進入談判,進而結束戰爭。 10月初,俄羅斯連結克里米亞的重要橋梁克赤大橋,疑似遭烏軍攻擊而爆炸。 俄國為了報復,開始連續轟炸烏克蘭基礎和電力設施,戰線再度延長到基輔,讓當地陷入沒水沒電的無限循環。 許多人預測,基於俄烏兩國軍事實力的明顯差異,戰爭很快就會結束。 意外的是,1個月後情勢出現轉變,烏軍守住了基輔;俄羅斯軍隊向烏東地區撤退。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 烏克蘭戰爭:烏軍向被佔南部領土發起反攻,戰場僵局有可能打破

另一方面,烏克蘭東部和南部的作戰指揮部,今年3月以人身安全和軍隊需求為由,按照紅、黃、綠3個不同危險等級,對媒體設立新的分級採訪規則。 綠區記者可以自由展開工作,黃區必需有軍隊新聞官的陪同,紅區則是禁止記者進入。 俄烏戰爭開打以來,雙方除了陸空戰之外,還有「新聞傳播」領域也打得激烈。 法新社記者實際走訪居民多數只通俄語的克拉莫托斯克,發現當地民眾的新聞來源已經從傳統媒體,轉向IG、抖音、TG等社群媒體。 有專家表示,除了找工作、住房上的困難外,戰爭給這些難民帶來的身心創傷和語言障礙也讓他們更難融入異國生活。 隨著愈來愈多難民的湧入,歐洲多國的住房、教育、醫療等資源不斷被瓜分,當地民眾的情緒也因為房租飆升、職位和學位變少而不滿。

俄羅斯的確在「潛在兵源」領域比烏克蘭享有不可否認的資源優勢,即俄羅斯很有可能進行新一輪動員,但一支軍隊不僅需要士兵,還需要訓練有素的軍官、足夠的生產能力來供應裝備和彈藥、還需要足以維繫的資金。 而這些就是無法保證克里姆林宮獲勝,但讓戰爭持續陷入僵局的關鍵。 眾所皆知,這場戰爭的結束與否,不會是澤連斯基或普丁說話算話,而是北約、美國。 被迫應對武裝入侵的烏克蘭,早期目標就是領士不被佔領,但即使多數親美媒體渲染「蛇島勇士」、「基輔幽靈」有多勇猛頑強,但烏東、烏南4個州還是被形式上做完獨立公投。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2023 而隨著大量西方武器的湧入,基輔當局對勝利的理解,「推進」到恢復1991年時的版圖,也就是經由軍事力量奪回克里米亞,這等於排除烏克蘭在領土上讓步使和平談判成形的可能。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 直播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俄軍攻佔烏克蘭核電站 多國領導人發聲譴責

然而有关提议饱受批评,将俄罗斯银行踢出Visa、万事达和SWIFT支付系统的提议最终被剔除。 美国与北约指定逐步缓和的挑战俄罗斯计划,包括减少西方国家的煽动性言论、让俄军从俄乌边境撤出、重启顿巴斯地区和平谈判及临时暂停美国与北约或俄罗斯在黑海及波罗的海的军事演习,以此打造令人信服的震慑力[268]。 無法「自主」形成空優,地面任何戰果都可能在一夕翻盤;靠著拼裝的防空系統,永遠「掛一漏萬」地承受無人機、導彈的破壞。 烏克蘭的春季反攻,預期將結合對俄軍後勤中心和倉庫進行遠程打擊,使俄羅斯軍隊陷入絕境;及使用西方裝備武裝的機械化編隊,深入前線打進俄軍縱深2個戰略的實現。 但要能有效反攻,則取決於北約和美國是否要冒著激怒莫斯科而讓戰事失控的風險,讓烏克蘭獲得高精度遠程火砲系統、先進戰機。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

若基輔領導階層不再相信西方支持,決定展開談判,美國總統拜登曾公開承諾,美國的目標是讓烏方「在談判桌上處於最有利的位置」。 但戰場僵局可能無法持續幾個月,且任何政治解決方案都非常困難,尤其是在烏方對俄方缺乏信任的狀況下。 普丁認為可以透過展現「戰略耐心」(Strategic Patience)取得優勢,打賭西方國家將出現「烏克蘭疲勞」,對烏援助疲軟,轉而關注經濟危機及中國威脅。 但西方持軍援烏克蘭,建立半永久性的前線,使這場戰爭逐漸演變成一場「凍結衝突」(frozen conflict)和「永遠的戰爭」。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 北約幕僚長建議烏克蘭割地換入會 失言遭罵翻 迅速致歉滅火

烏俄戰爭延燒半年,迄今尚未出現停火跡象,其影響卻已逐漸覆蓋歐洲各國,讓這些國家陷入通貨膨脹、糧價上漲、能源匱乏,以及經濟衰退的危機,而且相關狀況在2023年出現顯著改變前,仍有可能進一步惡化。 美國文學和文化評論雜誌《The Atlantic》10日在官方網站中也對「Tik Tok戰爭」這個議題發表評論,認為烏俄戰爭之所以會被稱為「Tik Tok戰爭」是科技媒體進步導致的結果。 過去世界中所發生的戰爭,1960年代的美國越戰、1990年代的美伊戰爭、敘利亞內戰等等都有透過電視媒體、社群媒體報導戰爭實況,而烏俄戰爭也是其中之一。

在烏克蘭國內,厭倦戰爭的民眾渴望基輔領導高層為其帶來捷報;在烏克蘭最重要的友邦美國,預料明年總統大選選戰期間,華府政壇主張削減援烏支出的聲浪將變大。 烏軍反攻行動的時間窗口也有限,恐重演去年入冬後因天氣惡劣而難以乘勝追擊的覆轍。 普里格津表示其部隊已控制俄羅斯南部城市頓河畔羅斯托夫(Rostov-on-Don)的軍事指揮中心和基地後,普京向全國發表演說的速度和嚴厲程度,表明他對這一威脅的重視程度。 這座城鎮在長達數月的圍攻後,今年5月被俄國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佔領。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2023 親莫斯科的車臣自治共和國強人卡狄羅夫(Ramzan Kadyrov)表示,他有一支部隊部署在該地區。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 烏克蘭難民

至於德國,在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和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執政期間,德俄關係非常良好。 梅克爾不僅視普丁為「硬漢好友」,更積極開通連接俄羅斯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將俄德關係建成「乳牛-喝奶」的依賴關係。 俄烏戰爭初期,新任總理蕭茲(Olaf Scholz)在援烏態度上吞吞吐吐、出手寒酸,只送烏克蘭5000頂鋼盔而被譏諷「鋼盔德國」(helmet Germany)。 但在「布查屠殺」之後,德國立即轉向,不僅大幅提高軍事預算,重裝支援烏克蘭,也重新思考如何徹底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 曾經被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判定「腦死」的北約,過去總是存在「一國一把號,各吹各的調」的吵鬧與分歧,但俄羅斯一聲砲響,轟醒了懶睡中的北約。

一旦加入北約,北約的總體戰力將大幅提升,並對俄羅斯形成更大範圍的地緣包圍與戰略壓迫。 很難想像,普丁的錯誤決定不僅改變了歐洲權力均衡的態勢,對於俄羅斯而言甚至適得其反、雪上加霜。 報導指出,英國為鼓勵民眾接收烏克蘭難民,向接收烏克蘭難民的個人或家庭、團體提供每月350英鎊(約433美元)的「感謝金」。 然而,一些英國民眾表示,已出現多宗難民詐騙及偷竊案,有不肖人士在臉書上以配對接收家庭為由,試圖竊取對方的護照證件、個人詳細資料,通過盜用身分進行詐騙。 但烏克蘭並沒有對俄方說法作出反應,而是與歐美國家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起抨擊俄軍以飛彈攻擊敖德薩市區,除了造成民宅損毀以及1人死亡,當地號稱全球前十大之一、也是烏克蘭最大的東正教堂——主顯聖容主教座堂嚴重損壞。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 烏克蘭開大串「武器願望清單」 英國國防大臣:我不是亞馬遜!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表示,即使俄羅斯退出,仍須持續運作該協議,並強調烏克蘭供應全球四億人口糧食,非洲及亞洲各國均有權獲得糧食穩定。 正赴紐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的烏克蘭外長庫列巴也呼籲,俄方不應玩「飢餓遊戲」。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24日已表示,「在俄國武裝部隊的空襲下,74處烏克蘭軍事地面設施遭到摧毀」。 被摧毀的設施,包括11座軍用機場、3個指揮中心、1處烏克蘭海軍基地等,另外有1架烏克蘭軍用直升機和4架無人機也被擊落。 在周六晚間的視頻講話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稱,自本月早些時候開始新一輪反攻以來,烏克蘭已經從俄軍手中解放了2000平方公里的領土。

  • 外交部在声明中批评俄方行为严重侵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自由航行权。
  • 雖然擴大戰爭的代價高昂,但以普京的性格和權力,大概率不會善罷甘休,俄烏戰爭可能升級並超出烏克蘭的範圍,甚至包括核打擊的選項。
  • 但這一立場實際上既不能滿足俄羅斯的需求,也讓烏克蘭及其支持者和同情者感到憤怒,站到了世界多數國家的對立面。
  • 許菁芸今日(2)接受香港媒體《中評社》訪問表示,目前俄、烏雙方都面臨戰情吃緊的關鍵期,戰爭何時終止取決於俄羅斯是否達成目標。
  • 烏軍反攻行動的時間窗口也有限,恐重演去年入冬後因天氣惡劣而難以乘勝追擊的覆轍。
  • 美國文學和文化評論雜誌《The Atlantic》10日在官方網站中也對「Tik Tok戰爭」這個議題發表評論,認為烏俄戰爭之所以會被稱為「Tik Tok戰爭」是科技媒體進步導致的結果。

外交部在声明中批评俄方行为严重侵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自由航行权。 根据公约,俄罗斯不得阻断途径国际海峡通往亚速海各大港口的过境通道[97]。 雖然政府和軍方積極提升戰備,但民間依然抱持「台灣有事,美國幫忙」的代理戰爭心態,沉溺於世界大事與我無關的「小雀幸」之中。 管理員尼基塔回復法新社記者的詢問,稱自己旅居歐洲多年,出身克拉莫托斯克的俄裔族群,但俄裔和俄羅斯公民他分得很清楚,還稱烏克蘭現在沒有言論和新聞自由。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2023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 6月底這裡發布的消息指「烏克蘭東正教會要脫離俄羅斯總教會是假新聞」,還稱烏克蘭東正教會計畫與莫斯科主教區的一座修道院,進行「敵意收購」。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打擊人口販賣部門注意到,俄烏衝突開始後,將「伴遊」、「色情」、「性侵」等詞語加上「烏克蘭」的搜尋量激增600%。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 俄羅斯真的會在烏克蘭戰爭中轉動核武輪盤賭局嗎

國際政治的基本法則是「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面臨當下的國際情勢,中國只能從維護自身最大利益出發,兩害相權取其輕,儘快卸下俄羅斯這個包袱。 目前估計還有一、兩周的視窗期,再遲中國就可能喪失迴旋餘地,必須當機立斷。 俄罗斯在俄乌边境集结10万名军人后,为应对新一轮入侵威胁,美国与其他北约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协助当地加强防御。 首批约90公噸(200,000英磅)的军事装备2022年1月抵达乌克兰[228],其中包括美国提供的FGM-148标枪反坦克导弹、反装甲炮、重机枪、小型武器及弹药、安全无线电系统、医疗设备及武器配件[228]。

雙方現處於消耗戰階段,企圖耗盡對方各項資源,而非在奪占或收復領土上獲得重大斬獲。 烏克蘭總統幕僚阿雷斯托維奇(Oleksiy 烏俄戰爭最新消息 Arestovich)當地時間14日晚間表示,俄羅斯將在今年5月初「耗盡攻擊資源」,屆時戰爭就有可能結束。 不過,烏俄截至目前為止的會談,除了開設幾條人道主義通道外,並沒有出現太多實質上的進展。 在歐美國家陸續加入軍援與經濟制裁的前提下,俄烏雖舉行多次談判,仍無實質進展,戰事爆發超過一個月,仍在延燒,截至3月31日,超過400萬烏克蘭難民湧入鄰國。 目前中國在國際上的表態和抉擇,形式上試圖走中間路線,兩頭不得罪,包括在聯合國安理會和聯合國大會上都投了棄權票,以及在支持俄羅斯的同時也想安撫烏克蘭。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