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碳足跡2023詳細攻略!(持續更新)

Posted by Tommy on March 14, 2019

何謂碳足跡

利用碳盤查的數位系統軟體工具進行排碳量統計,可以更有效率地得到更準確、完整且透明的溫室氣體排放科學數據,並可做到隨時監控排碳量的變化狀況,即時調整優化減碳的方式和方向,確保減碳的策略是有成效的。 企業或組織完成產品碳足跡計算,不一定需要第三方認證機構查證,第三方查證主要是協助企業或組織檢視相關數據的正確性與合理性,提高相關報告可信度。 以食品工廠為例,碳盤查是計算一個工廠(組織)的總碳排量,而碳足跡則是盤點一項產品(如一瓶食用油)生命週期的總碳排量,包括各階段的分析,從原料提取、加工、製造、配銷,到產品使用階段和產品壽命終止階段的處理方式等。 應對氣候變化無疑需要世界領導人在全球範圍內採取一致行動,但其實每個人每一天所作的每一件事情也都在留下「炭足跡」,從某種程度上對環境和氣候產生影響甚至傷害。 「碳中和」指的是,企業、組織或政府在特定一段時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透過植樹、使用再生能源等方式累積的減碳量相互抵銷、清除。

何謂碳足跡

不論是企業各環節,像是採購、生產製造、銷售、供應鏈運輸和員工出差勤等流程中,直接或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都需要計算。 ISO 何謂碳足跡 專門管理企業組織的產品或服務所產生之碳足跡,針對生命週期內,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設定一致性規範與計算方法。 目前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泰國、澳洲等國家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碳足跡相關政策與工作的建置,從已實施產品碳標籤的經驗可見,許多國家正朝著低碳社會的道路邁進,並且也為企業帶來碳排放減量的機會與強化公司品牌的聲譽。

何謂碳足跡: PAS 2050/ISO 14067 產品碳足跡標準

數位轉型服務商伊雲谷(6689)今(30)日宣布,正式與美國知名雲端網路路由商Alkira結盟,成為Alkira在亞太區... 高端疫苗(6547)昨(29)日宣布,將透過新冠肺炎(COVID-19)技術專利池(C-TAP)授權高端新冠肺炎疫苗技術... 資誠、家登精密(3680)與中衛今(29)日聯合舉行「供應鏈低碳化轉型推動誓師大會」,宣布正式啟動「供應鏈低碳化轉型輔導計畫」。

何謂碳足跡

衡量個人政治傾向(例如透過投票表達)的「政治碳足跡」概念最初由Seth Wynes、Matthew Motta和SimonDonner三位研究人員於2021年在探討加拿大[71]選舉中引入。 對加拿大大選的分析顯示,「贊同克制氣候變化」投票的中位數勝選投票者,每人可轉化為34.2噸二氧化碳當量減排,而提倡生活無車的勝選投票者,每人可轉化為2噸二氧化碳當量減排。 對德國和英國的分析通過將投票轉向更多「支持克制氣候變化的政黨」來衡量相對碳足跡的減少。 在2021年的德國大選中,一名德國選民從德國社會民主黨(社會主義政黨)轉向聯盟90/綠黨後每年可減少約7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而轉向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則可減少3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

何謂碳足跡: 相關主題內容

卡內基美隆大學、瑞典和英國碳信託基金(英語:Carbon Trust)已為家庭和餐館食品計算出碳足跡。 誓師大會由經濟部工業局組長林碧郁率隊出席啟動宣誓儀式,現場出席貴賓包括:家登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銘乾、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謝明達、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周建宏、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陳世祥。 邱銘乾董事長充滿信心表示,家登與30家供應商一同宣誓,力求讓供應鏈在2025年達到減碳10,000噸之目標。 在資誠、中衛輔導與規劃下,家登與供應鏈夥伴將致力成為「提供全球關鍵性材料及創新技術」的永續企業,為永續台灣、永續未來努力。 集團旗下子公司達昇能源已經擁有創能、節能到儲能的解決方案,打進世界先進、金控大樓等公司專案,另一子公司邁達特也提供永續議題相關專業雲端服務,至於安控子公司勝品也計畫進軍樓宇自動化軟體市場,都是未來佳世達佈局減碳商機的重點。

相較於一般大家瞭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碳足跡的差異之處在於從消費者端出發,破除「有煙囪才有污染」的觀念。 企業及產業溫室氣體的排放,一般是指製造部分相關的排放,但產品碳足跡排放尚須包含產品原物料的開採與製造、組裝、運輸,一直到使用及廢棄處理或回收時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動物性蛋白質(尤其是紅肉)、稻米(通常產自甲烷排放量高的稻田)、需長途運輸或低燃料效率運輸的食品(例如,長途運送極易腐爛的農產品)以及經大量加工和包裝的食品,都是高碳食物。 最後,扔掉食物不僅會增加個人或家庭碳足跡,還會增加把垃圾運送到垃圾場的運輸排放量和食物分解的排放量,而分解所產生的是比二氧化碳更強大的甲烷。 衡量個人政治傾向(例如透過投票表達)的“政治碳足跡”概念最初由Seth Wynes、Matthew Motta和SimonDonner三位研究人員於2021年在探討加拿大[71]選舉中引入。

何謂碳足跡: 工業局協助家登供應鏈推動低碳轉型 預估二年減少4000輛汽車的碳排量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是指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直接碳排放(或稱範圍1碳排放)是由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的場所直接產生的排放。 在全球綠色環保趨勢的推動下,造紙業將面臨減少碳排放和環境影響的壓力。

詹寧斯博士建議,如果你要更換家電,比如洗衣機,一定確保選擇最節能的產品。 但不幸的是,對那些熱衷旅行人士,飛行是我們個人所造成的碳足跡最多的行為之一。 不同交通方式碳足跡不同:短途飛機碳排放量最高,火車相對較低。

何謂碳足跡: 減少碳排放的方案

身為少數對標準有全盤了解的機構之一,我們不僅稽核您符合標準的程度,更制定標準從無到有,並在全球培訓標準團隊以獲得最佳績效。 「碳中和」的第一步是「碳盤查」,若企業能利用數位軟體系統工具隨時更新碳盤查的資料,讓碳盤查的數據更正確且具有參考性,在後續對應 ISO 14064、ISO14067等國際標準時,可以更有效率地被驗證。 能源管理是很多企業的減碳重點,若能使用智慧電錶,加上能源管理系統,即時監控各設備的能源使用狀況,更能透過科學化的數據統計,不只找到用電尖峰和瓶頸,更能協助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益。 指從第三方購買或取得,且使用在組織內部的各種能源,所產生的間接排放溫室氣體排放。

何謂碳足跡

然而,這也將為該行業帶來機遇,因為在趨勢下,對於回收紙張和環保紙品的需求可能逐漸增加,進一步推動了相關的產業發展。 BSI 針對我們資料收集方法符合 ISO 標準要求的程度向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反饋,幫助我們確定需要進行更改的地方,才能計算出正確的碳足跡。 BSI的專業性和公信力,尤其是多年的ISO 14067審核經驗,讓我們倍感安心。 何謂碳足跡 量測組織的碳足跡將提供一些資訊,讓管理階層和利害關係人根據這些資訊來做出減碳計畫和投資決定。 但是在當今的環境下,這類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仍受到質疑,因此獨立第三方的查證將大幅提高碳足跡聲明的可信度。

何謂碳足跡: 報告

場外交易市場買賣的不涉及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計劃,進場者包含公共和私人領域的廣泛買家,以及希望達成碳中和的特殊活動的參與者。 碳中和指的是透過等量的碳封存或抵消量來平衡碳排放,或購買足夠的碳信用額度來彌補差額,達到淨零碳排放。 [58]EPA已為紙張、塑料(供糖果包裝)、玻璃、罐頭、電腦、地毯和輪胎計算出碳足跡。 公司、非營利組織和學術單位已為郵寄信件和包裹計算出碳足跡。

如今市場上出現了新的規定要求,而其中主要都是以產品碳足跡標準的形式。 利用碳盤查進行企業和產品營運或使用時的排碳量計算,就能把真實科學的數據當作依據,了解企業/組織的高碳排熱點,並針對熱點規劃減碳的方法。 國家/ 城市碳足跡著重於整體國家的總物質與能源消耗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並針對間接與直接、進口與出口所造成的碳排放量進行差異分析,以檢視國家層面的消費模式,納入永續消費作為減碳規劃之核心。

何謂碳足跡: 能源消耗的碳足跡

[100]因有碳補償,而產生碳信用,可用來減少公司的整體碳足跡。 熱量的二氧化碳足跡同樣重要,研究顯示使用發電廠廢熱做熱電聯產(CHP)或是供熱(DH)的碳足跡最低,[50]遠低於微型發電或熱泵空調所產生的。 周建宏指出,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上周正式宣布,將以2024年全年排碳量為計費基礎,於2025年首次向企業徵收碳費,徵收對象為年排放量達2.5萬噸的製造業和電力業,若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可適用碳費優惠費率。 此案由工業局大力輔導,待中衛進一步按照供應商狀況提出相應的減碳要求後,資誠便會據此協助企業落實減碳規劃。 包含組織營運時,所需要的生產製造過程(如,發電機、鍋爐等)、通風設備(如,空調設備)或交通工具(如公務車、堆高機等)等。 雖然碳盤查報告一年只需要對外接露一次,但若是想要確定減碳的方向是否正確,則應該隨時注意碳排放量的狀況。

[10][15]人們受指導去計算自己的個人足跡,活動中並為人們提供施行“低碳飲食”的做法。 [16]其他主要化石燃料公司[17]也採此一策略,此策略是大量借鑒菸草業[18]和塑料業(英语:plastics industry)之前的做法,把這些行業產生負面影響的責任(如未成年人吸菸,[19]亂扔煙蒂,[20]和塑膠污染[21])推諉成因個人選擇所造成。 發表在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英语:IPCC Sixth Assessment Report)中的的氣候科學數據,列出的關鍵科學發現,把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與當前氣候變化建立關聯。 根據這份報告,世界唯有立即大規模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才能避免地球溫度升高1.5 °C或2 °C的窘境。 換句話說,一項活動或產品的生命週期,包含原物料開採,製造、組裝再到運輸,甚至廢棄處理、回收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都需要列入碳足跡的計算。

何謂碳足跡: 利用碳盤查結果,規劃企業數位轉型路徑

碳足跡通常以每年排放的噸數(二氧化碳當量)表達,但生態足跡通常是以地球的更新來作報告。 評估方式是根據地球每人的生態足跡所耗用的資源,需要幾個“地球”才足夠應付。 碳足跡僅衡量導致氣候變化的氣體排放,較生態足跡受更多的關注。 在自願市場上出售的可再生能源證書 (REC) 因有所謂的額外性(英語:additionality)問題而頗有爭議。 Rees(英語:William E. Rees)和Mathis Wackernagel(英語:Mathis Wackernagel)於1990年代提出。

  • BSI 及其集團公司還提供除 NSB 活動外的廣泛業務解決方案組合,幫助全球企業透過基於標準的最佳實踐(如認證、自我評估工具、軟體、產品測試、資訊產品和訓練)來改進業績。
  • 面對國際永續浪潮下,台灣製造業勢必尋求更綠色環保的生產方式,家登精密帶領30家供應商於8月29日辦理「供應鏈低碳化轉型推動誓師大會」,宣布正式啟動「供應鏈低碳化轉型輔導計畫」。
  • 而近期研究報告指出,企業重視氣候變遷之議題,並重視發展減緩氣候變遷之產品(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Report,2009)。
  • 信義全球資產指出,即便多數建商買地策略趨於觀望,但若是精華地段、商圈成熟,又可立即開發的土地,只要價格合理,仍有買家會進場獵地。
  • 根據這份報告,世界唯有立即大規模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才能避免地球溫度升高1.5 °C或2 °C的窘境。
  • 包含專案管理、研發計畫、人力資源、行銷策略規劃、教育訓練、品質管理、清淨製程、污染防治、品質及環安衛管理與供應鏈安全管理之規劃,發揮最有效能的運作。

而近期研究報告指出,企業重視氣候變遷之議題,並重視發展減緩氣候變遷之產品(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Report,2009)。 因此,產品碳足跡已廣泛成為各為政府及企業界達成目標之工具,也成為一種新溝通的媒介。 100 多年來我們是制定標準的先驅,如今我們是市場的領導者。 我們幫助 86,000 多家機構在高度競爭中取得優勢,客戶範圍涵蓋了全球 192 個國家,從頂尖品牌至極具潛力的中小型企業。

何謂碳足跡: 從李登輝到賴清德 台灣30年「過境外交」下的美中台角力

在環保集點平台上註冊成為會員後只要在特定通路購買「台灣碳標籤」之產品可累積綠點。 每100點就可以等同1元,並能在相同的通路用點數兌換擁有環保標章之產品或是兌換「環保標章旅館」和「生態及環境教育場所」之電子優惠券。 「淨零排放」指的不是不排放,而是盡力讓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極小化。 除此之外,再透過負碳技術、森林碳匯等方式抵消,來達到淨零排放。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的定義,淨零排放(Net Zero)指的是在特定一段時間內,全球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扣除人為移除的量等於零。 林地復育是碳補償(在產生碳排放的同時也減少大氣中等量的二氧化碳)的其中一例。

許多企業藉由此種評估方法掌握其產品供應鏈之溫室氣體排放行為,並設法找出製程改善與節能減碳的多重商機,以緩解未來碳關稅制度之潛在衝擊。 企業/ 組織碳足跡以範疇一、二、三進行評估,企業揭露其溫室氣體排放有助於減少企業營運碳風險,亦可提升企業社會責任及其形象。 為了降低二氧化碳所衍生的風險及威脅,國際間各國政府機關及企業部門也陸續執行相關節能減碳作為,以降低經濟發展活動中所造成的碳排放量。 北美洲的自願市場分為芝加哥氣候交易所(英语:Chicago Climate Exchange)成員和場外交易 (OTC) 市場成員。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是個自願但買賣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排放權交易計劃,成員必須承諾遵守設定排放上限,並且從其他成員處購買配額以抵消超額排放。

何謂碳足跡: 氣候變化:減少碳足跡個人能做的四件事

只有當電動車所使用的電源是綠色能源,例如風能或太陽能才真正做到環保出行。 除碳足跡及生態足跡外,[15]還有水足跡(英语:water footprint)和土地足跡(英语:land footprint)等關於足跡的指標。 除了淨零、碳中和是氣候行動目標常見的關鍵字,另一個則是「負碳排」(Carbon Negative)。

在消費端可以滿足客戶對於產品碳資訊的需求,滿足永續消費需求及建立產品定位、市場區隔。 英國政府於2001年所成立的Carbon Trust,於2006年所推出之碳減量標籤(Carbon Reduction Label)是全球最早推出的碳標籤。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可被定義為與一項活動(Activity)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較於一般大家瞭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碳足跡的差異之處在於其是從消費者端出發,破除所謂『有煙囪才有污染』的觀念。 企業及產業溫室氣體的排放,一般是指製造部分相關的排放,但碳足跡排放尚須包含產品原物料的開採與製造、產品本身的製造與組裝,一直到產品使用時產生的排放、產品廢棄或回收時所產生的排放量。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的定義為一項活動或產品從原料取得、工廠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到最後廢棄回收等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何謂碳足跡: 產品碳足跡盤查與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與量化有何不同?

如果有義務的實體發生減排不足的情況,可購買CER和ERU來彌補。 雖然《京都議定書》並未對地方性減排義務設有規定,但這種地方性對CER和ERU的需求,可有效刺激排放權交易和設定市場價格。 本節提供不同運輸工具所使用燃料,其碳足跡的代表性數字(不包括製造車輛或建設相關基礎設施的碳足跡)。 頻繁地替換手機、追逐流行、搶購折價商品,使家裡物品越積越多,也默默製造大量碳排。 提升企業研發能量,促進技術、產品與服務競爭力,媒合學術界之專家學者技術合作,搜尋合適企業之公部門獎勵補助,協助企業爭取政府相關補助經費,降低企業創新技術開發之投入成本與風險。

何謂碳足跡

ISO 14067產品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為與一項服務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碳放量;計算產品和服務在整個生命週期內(從原材料的取得,到製造/服務、場地使用、行銷、運輸、儲存、使用階段和最終處理)之溫室氣體排放量。 此條文是以符合國際標準 ISO 、 ISO 與「生命週期評估 (Life Cycle Assessment,LCA)」,而制定了碳足跡的量化與產品報告。 並以兩氧化碳當作單位計算,讓產品的溫室氣體的生命週期(原料、製造、運輸、使用與處置/回收)之排放情況完整被量化紀錄,用此實施相關的碳足跡減量措施。

周建宏說,企業要達到減碳目標,必須從碳盤查做起,即時掌握碳排放數據,並且自動化產出符合國際標準、可互相比較、所有人也都能認可的格式,產出一套高品質、高誠信的數位碳帳本。 資誠致力於協助企業面對永續轉型難題,具備一站式永續顧問與數位顧問團隊,以永續與數位轉型打造碳管理數位平台解決方案,攜手家登精密,透過以大帶小的方式串連供應鏈上下游,提供碳管理的資源與工具,輔導供應商建立碳盤查能力,達成低碳供應鏈的永續目標。 何謂碳足跡2023 為了對抗全球暖化,全球致力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因此量測和報告企業組織的碳足跡逐漸成為董事會會議的重大議題。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