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荣海運2023詳細懶人包!(持續更新)

Posted by Jason on July 20, 2022

長荣海運

長榮集團搶經營權大戰落幕後進入分家階段,長榮海運11日公告採鉅額交易方式出售手中持有長榮航空股票,將賣掉37.5萬張,以昨日收盤價格計算,需斥資133億元。 市場需求不斷上升,運力增速又有限;加上世界各地最新疫情狀況不齊,經濟復甦程度不均,進出口運量加速的失衡也導致貨櫃的調度出現困難,已經有限的資源使用效率還是無法有效拉高,都是導致集運價格居高不下的因素。 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orld Container Index, WCI )是由倫敦海運諮詢機構(Drewry)和新加坡 Cleartrade Exchange 共同推出,於每週四發佈全球 8 條重要航線(包含上海 、紐約、洛杉磯、鹿特丹、熱內雅等世界大港)之最新報價。

台驊董事長顏益財過去他曾經說,「反向加碼、綿延不絕」,這次長榮減資,台驊也用行動挺貨櫃輪,9月6日公告,自今年4月25日到9月6日共買進長榮海運2,500張,每股平均價格127.57元,交易總金額3.18億元,用行動表達長期看好長榮的股東之一。 長荣海運2023 由於目前各大造船廠訂單多已滿到2025年底,市場上可用塢位不足,交船期多排到2026年,估計這筆交易會分給不同造船廠;台船高階表示,公司雖未獲招標邀請,但會主動與長榮聯繫,如果塢期合適,台船可以與國外造船廠合作共同接單。 智慧城市是世界各國城市永續發展的趨勢和解方,做為安居樂業的智慧宜居國際城市典範,新北市要以產業科技化為架構,人民福祉為基礎,為實現經濟繁榮、宜居生活的願景努力不懈。 6月至今(7月6日),長榮已大跌40.6%、陽明下跌36.2%,萬海則下跌28.8%。

長荣海運: 船隻列表

長賜輪是一艘長榮黃金級貨櫃船,是世界上最大的貨櫃船之一,船長399.98公尺,寬58.8公尺[19]。 它於2015年12月25日鋪設龍骨(英語:Keel laying),於2018年5月9日下水,並於2018年9月25日完成[20]。 長荣海運 它由今治造船的子公司正榮汽船[21]擁有,並由長榮海運以論時傭船(Time Charter)方式承租[22],只運長榮的貨[23]。

長榮海運如今已有 52 年歷史,誰也不知道它能否依照張榮發的意願「永續經營」。 反觀長榮海運,細數其發家史,離不開張榮發的冒險精神,但在 1985 年之後,長榮海運的經營理念發生了變化,更加追求一個字:穩。 長榮海運5月30日召開股東常會全面改選董事,長榮海運的董事名單分別為,繪公司代表人為張衍義及戴錦銓,張國華為自然人身分,御公司的的代表人為柯麗卿及謝惠全,長榮鋼鐵(2211)(2211)代表人吳光輝;獨立董事名單分別為游芳來、黎昌州及張家琦。 下圖是近 10 年全球存貨對銷售比率,投資朋友可以看到在 2020 年疫情爆發初期,全球經濟活動趨緩,各大通路業者庫存積累,使得該比率來到相對歷史高點的 1.68。

長荣海運: WCI 世界貨櫃運價指數

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指出,七櫃中心總投資額328億元,其中政府投資203億元,長榮投資125億元,首次簽約20年,長榮有二次修先續約權,因此可使用60年,希望全球第六大貨櫃海運的長榮海運,可以在七櫃中心帶動高雄風華再現。 貨櫃海運市場因疫情造成碼頭工人、物流人員減少,連帶使得貨櫃卡在碼頭、運輸途中,但又在防疫物資、宅經濟發威,需求量大增,讓各航線運價持續走高,不回頭。 長荣海運 市場盛傳,長榮海去年11月營收低於10月,主要是航班結單遞延,果真,12月營收就創下歷史新高,也使得各界對2021年1營收不看淡。 長榮海運新租的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今天啟用,具全國首座25排遠端遙控無人橋式起重機、全自動化無人門式起重機,並導入獨立5G系統、光纖、物聯通訊網覆蓋全場,搭配智慧化櫃場作業系統(TOS)及全區即時用電...

2007年起,整合集團下的義大利海運公司、長榮海運英國公司、長榮海運香港公司及長榮海運新加坡公司(2009年加入)共同組成Evergreen Line。 長榮今年上半年毛利率69.34%,稅後盈餘為2,036.53億元,年增160.62%,EPS為38.49元,每股淨值從第1季的82.54元上升至第2季的85.3元。 法人預期,長榮第3季獲利仍可望優於去年同期,前三季獲利也將超越去年同期。 造船企業表示,長榮已邀請韓國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參與,另相信日本今治造船、中國江南造船廠、滬東中華造船、大船重工、揚子江造船和台灣造船企業CSBC Corp(台船)也參與了這項業務。 目前全球十大航商就占據市場84%運能,其中有九大航商都是聯盟成員。

長荣海運: 運價指數:SCFI、FBX、WCI

2012年5月23日以空中巴士A 做為第四架彩繪機,名稱為「歡樂機」(編號B-16311),已在2016年11月改成長榮航空最新圖裝。 2012年6月22日再推出名稱為「雲彩機」(編號B-16309)的第五架Hello Kitty彩繪機。 2013年9月首度以波音777作為第六架Hello Kitty彩繪機,名稱為「牽手機」(編號B-16703),於9月18日正式飛航台北-洛杉磯,因大受全球好評,自2014年10月29日起改飛台北-巴黎,以滿足歐洲旅客的需求。 2015年6月再推出第七架Hello Kitty彩繪機,名稱為「星空機」(編號B-16722),用於6月19日首航台北-休士頓航線,由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親自駕駛。 1988年9月,在長榮海運慶祝成立20周年之際,董事長張榮發宣布建立臺灣第一間私人的國際航空公司。

長荣海運

尤其是三星在半導體領域的核心業務DRAM,儘管仍穩居全球第一,但其市佔卻創九年新低。 長榮海運近年來一直在訂購新船,估計總船隊規模為201艘船舶,今年2.4萬TEU的大船陸續交船,待交新船(含長租船)尚有61艘。 貨櫃三雄下一個發放年終獎金的是陽明(2609),陽明年終獎金固定為13個月,不到長榮的30%,因此不少陽明員工昨因心情不好,請假半天。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台北市長柯文哲宣佈轄內夜市微解封今(29)日上路,經濟部表示,即使各地方政府宣佈夜市、市場陸續恢復營業,仍要維持所有夜市及傳統市場只能外帶、禁止現場飲食,以落實管制,本周將會持續召集各地方政府滾動檢討和調整相關措施。

長荣海運: 長榮海6月營收雙減 第三季貨載可望增

「豪華經濟艙」(Premium Economy Class)1992年由長榮航空率先設置,取名「長榮客艙」( Evergreen deluxe Class),配置於波音 以及麥道MD-11客機上,成為第一家使用優質經濟艙的航空公司,2005年推出第二代座椅配置於波音 ER客機,更名為「菁英艙」( Elite Class)。 人體工學記憶型座椅,搭配Mood Light燈光,營造情境式氛圍,擁有較寬的座椅與腿部空間,配有伸縮的腿部支撐架、可調式傾斜椅背、可調式頭靠枕與電源插座。 全艙等配置eX3機上數位娛樂系統,11英寸觸控式LCD螢幕,豪華經濟艙的服務等級類似經濟艙,但是餐點和設備較為高檔,在歐美長程航線也提供過夜包給旅客使用(紐約Erno Laszlo 過夜包)深受旅客青睞及屢獲國際肯定[24]。 長榮海運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於今(14)日舉辦啟用典禮,特別邀請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高雄市陳其邁市長、交通部王國材部長等貴賓,與臺灣港務公司李賢義董事長、長榮海運公司張衍義董事長及謝惠全總經理共同見證,並以「共榮港灣・領航登峰」為願景,期望第七貨櫃中心正式啟用後,可帶動南臺灣的產業加速起飛,成為航運界智慧碼頭的新指標。 長榮海運(2603)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於今(14)日舉辦啟用典禮,預期第七貨櫃中心正式啟用後,可帶動南台灣的產業加速起飛,成為航運界智慧碼頭的新指標。 2015年11月24日與波音公司、奇異(GE)航空集團共同舉行新機簽約儀式。

長荣海運

日據時代給台灣留下了深深的傷痕,但也讓他學習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海運公司運作邏輯。 苦熬多年後,1961 年張榮發決定創業,先是和朋友合開公司,因為經營不善很快倒閉,接著又創立中央海運公司,卻因為股東之間的矛盾被迫退出。 蹉跎 6 年,張榮發決定獨自創業,因為資金不足,他只能在不需要註冊資本金的巴拿馬設立公司,這就是「長榮海運」。 海運+貨櫃的組合,幾乎可以運輸所有種類、所有形態的商品,在各種運輸方式中,海運的價格也是最低的。 有人曾這麽測算過海運的成本:在 2020 年 12/18,1 長荣海運 噸鐵礦石在海上運輸 1,327 海里,成本是 1 美元,但如果使用鐵路運輸,速度比海運快 3 倍,價格也高了 3 倍。 速度慢、價格便宜、市場大,這是海運業的 3 大特點,也揭示了這個產業靠的是薄利多銷,規模經濟。

長荣海運: 去年虧損未發年終 王品:今年1.5個月「上市以來新高」

本列表列出世界上最大的15家貨櫃航運(英語:container shipping)公司,排名根據20呎標準貨櫃 (TEU)裝運能力及貨櫃船數量,貨櫃船數量包括公司擁有船隻及傭船(英語:chartering (shipping)),前20大貨櫃航運商裝運能力為2,071萬TEU,佔世界總裝運能力的87.1%。 不過,謝惠全也認為,俄烏戰爭仍是影響市場發展最重要因素,如果戰事能夠終止,下半年貨量將比上半年來得好,至於運價仍將取決於運能供需。 貨櫃三雄今年合計股息2319億元,長榮海30日除息表現亮麗,下周萬海於7/3也將除息5元、陽明則將在7/4除息20元,今年整體市場與營運情況,同樣牽動填息行情。

長荣海運

陽明因半官方色彩,年終獎金固定,但依據公司章程,需提列稅前獲利1%為員工紅利,雖然今年第四季獲利恐創5個季度新低,但在今年獲利較去年高之下,市場推估,每位員工紅利約有26~27個月。 長榮也會利用航運產業不景氣,船隻價格低迷時,逆向操作訂製新船,這樣的好處是可使未來的營運成本降低,不管是當下的造船費用,或是後續的折舊成本及利息費用。 而這也是長榮的競爭優勢所在,大集團在產業低迷時較有能力渡過難關,還能利用手上現金逢低汰換船舶設備,在未來營運好轉時復甦更快。 長榮的營業成本主要以港埠費用為主,佔比超過 5 成,這主要是經營定期航線所付出的船舶停靠費用,而一般以為可能影響很大的燃油成本,其實才佔不到 20%。 不過 2017 年的油價上漲,的確也讓燃油成本的增幅是所有成本中最高的,轉運成本則因為上述聯盟直航合作的效應,反而增幅不大。

長荣海運: 長榮海運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正式啟用 打造全球海運新樞紐

雖然,航商都強調BER一定會延續,但謝志堅反倒認為,現在有大量貨主控訴海運聯盟操縱價格、壟斷市場,所以一旦BER 2024年到期,很可能面臨調整。 儘管市場有一派聲音認為,2023年IMO(國際海事組織)實施環保新規,會淘汰不環保舊船,進而壓抑供給。 然而謝志堅指出,環保固然淘汰運力,但恐怕也難抵銷龐大的新船下水數,市場反轉危機仍須留意。 今年來看,市場只會增加100多萬TEU(20呎標準貨櫃)運量,但明年數字將翻倍,增加240多萬TEU;2024年更多,甚至會增加多達270萬TEU。 謝志堅解釋,過去兩年海運飆出驚世運價,是源自疫情引發物流斷鏈、塞港,再加上歐美報復性消費墊高需求,市場才會供不應求。 更慘是,隨後花旗環球又發報告重擊,將長榮目標價從160元下修至70元,直言航運大多頭即將反轉,未來兩年獲利將逐步減少。

長荣海運

當時貨櫃船造價很高,是散裝雜貨船的 4、5 倍,而開啟一條嶄新的貨櫃航線,至少需要 長荣海運 4 艘貨櫃船,加上附屬設備需要上億美元。 張榮發謀定而後動,趁著 1975 年石油危機導致經濟不景氣,他說服船廠,採取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下 4 艘貨櫃船,開辟了第一條從東亞到美國東海岸的貨櫃海運航線。 張榮發不是毫無經驗創業,他有著十多年的海運經驗,在這行人脈頗深,為了公司活下去,他拉下臉面親自跑訂單,做足了服務態度,並給出承諾準時送達。 在變幻莫測的大海,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但張榮發就是敢承諾,並且做到了承諾。 足足吃了好幾年苦頭,長榮海運才在台灣十幾家海運公司競爭中存活下來。 長榮集團兩大控股「巴拿馬商長榮國際(EIS)」及「長榮國際(EIC)」,今年來資產處分後大進補,進帳合計逾500億元,單就此概估,長榮四兄弟將可望分別先拿逾百億元現金,買下各自有意經營的集團關係企業...

長荣海運: 貨櫃輪北美線長約價格高於現貨價 長榮、陽明今年獲利依舊可期

這種多元化營運,在 2009 年產業普遍虧損時,讓長榮海運保留了「子彈」,甚至得以用低價購進被毀約的全新貨櫃船,但也因此,長榮海運如今只能在全球航運企業里排名第 7。 1982 年,在張榮發的堅持下,長榮海運放出消息,準備開辟環球航線,在全球海運界聲名大噪,大大拓展了客源。 1 年後長榮海運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貨櫃船運企業,張榮發因此被譽為「海上船王」。 為了避開台灣到日本、香港、東南亞等熱門航線,張榮發冒著戰爭的風險,開始走中東航線。 因為他篤定中東石油貿易大有可為,長榮海運還向銀行貸款 200 萬美元購進新貨輪,並主動收集中東地區的資訊分享給貿易公司,提高客戶做中東貿易的興趣。

長荣海運

現今全球貿易的發展,使得跨國運輸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海運因為其運量大、運費低、航線四通八達的特性,成為主要的運輸方式,佔全球整體貿易量的 8 成以上。 台灣身為全球貿易供應鏈重要的一份子,在海運運輸這塊大餅中也沒有缺席,貨櫃航運中有長榮(2603-TW)、陽明(2609-TW)海運、萬海(2615-TW)航運三大國際航商,散裝航運亦有為數眾多的知名廠商。 長榮也指出,在運能供需上,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減碳法規今年開始生效,要求船舶降低航速以減少碳排,航商必須在航線投入更多運能以維持原本航運服務,無法符合法規的老舊船舶將被迫拆解退場,因此市場也預期減排措施應可吸收約10%市場運能,減緩原先運能過剩帶來的疑慮。

長荣海運: 長榮

除了台灣媒體曝出來的 40 個月年終獎,還有長榮海運員工在社交媒體上發聲,說自己只是一般小職員就拿到 40 個月了,同事們也都是這樣,如果遲到早退的可能是 36 個月。 她還說,去年自己領了 10 個月,明年業績估計和今年差不多,沒意外也會是 40 個月,算一算,這 3 年就能拿 90 個月的年終獎金。 全球貨櫃輪2020年出現大多頭榮景,2022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供過於求急跌走勢,今年運價已跌到「見骨」,隨著旺季到來近期運價開始反彈;業界認為,舊船拆解速度成為解決供需失衡最快方法,長榮(2603)、... 貨櫃海運第3季受惠於「價量齊揚」,運價方面北美、歐洲連番喊漲,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等獲利躍進應無懸念,單季都可望交出不錯的獲利成績單。 長榮海運(2603)今日公告七月份合併營收,單月營收234.24億元,較上月營收增加12.93億元(增幅5.84%),與去年同期比較減少393.75億元 (減幅62.70%),累計今年度前七月合併營...

  • 2011年12月7日推出第二架彩繪機,名稱為「蘋果機」(編號B-16332)。
  • 而俄烏戰爭仍是影響市場發展最重要因素,如果戰事能夠終止,預期今年下半年貨量將比上半年來得好,至於運價仍將取決於運能供需。
  • 新一代桂冠艙(部分A 客機)前後椅間距達62英寸,平躺時為78英寸,寬度達22英寸,此款座椅可以180度全平躺。
  • 舉凡運力平衡、油價走勢與收取附加費與否,皆會大程度左右貨櫃航運產業的利潤狀況。

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表示,今年海運市場回歸正常化過程中,由於俄烏戰爭持續延宕、地緣政治關係緊張、各國持續升息及高通膨等因素,造成市場對貨櫃航運業的前景看法保守。 法人分析,從長榮、陽明、萬海3月營收表現也感受到市場已在改變,自去年下半年運價崩跌以來,營收也急速下滑,3月營收已出現新變化,陽明、萬海是連續八個月營收都是月減情況下,3月首度出現月增,長榮海運連續七個月營收下滑,3月開始恢復正成長。 國內知名的物流業者推估,根據北美知名大型物流業者保底合約價格推估,今年北線平均簽的長約價格約從2,000美元起跳,比最近一周北美市場現貨價格好兩成,如果看今年最低價1,148美元,則漲幅達72%。 貨櫃海運北美長約價報喜,長榮(2618)(2618)、陽明獲利穩了。 時序進入5月北美線合約要全部完成換約,4月都在加快腳步完成,5月要開始進入新合約期,物流業等談判合約價格從每FEU(40呎櫃)2,000美元起跳,全面優於市場預期。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