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9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Tommy on May 8, 2023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諸多尚待解決的疑慮,需要眾車廠與政府與相當單位提出更有效率、更有效以及更為可信的解答與解決方案。 或許你不一定要選擇電動車,但對於這攸關你我生活的電動車未來,絕對需要你我更多的關注。 臺灣電動車市場 2019 年始導入 Tesla Model 3,讓市場規模大幅成長。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目前已有73隊261人下山,其餘則有22隊87人正在下山,主峰線、圓峰等路線的山友都已下撤完畢,其餘預計今天就都會返回登山口,不會有山友在山區避災。 玉管處表示,因應蘇拉颱風,園區已暫停入園登山活動,並受之前過境的颱風影響,近期園區的長程登山隊伍比較少,在蘇拉海警發布後,統計園區的山友,多數行程都已接近登山口,因此也都通知趕緊下山。 華碩今(29)日一早緊急發出聲明,指出外傳華碩有意停產旗下手機品牌Zenfone系列產品線一事,「純屬謠言、絕非事實」。 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在發布上季財報與亮眼財測後,股價衝上歷史新高,預期本季營收將比去年同期增...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AI股震盪下 全球電動車ETF飆速升

這台車是新達汽車的鎮店車,緣由是想故勵與分享故事給基層生活的人們,認真努力成就自己的人生態度,皆會得到該有的報酬回饋。 「天道酬勤」這就是吳孟哲與鐘曉萍的人生態度,這也成就今日一歩一腳印成長茁壯的新達汽車。 篳路藍縷的草創艱辛,沒有車商資源也沒有人脈背景,更不畏流言蜚語,反而是逆風向上讓公司成長茁壯,成為業界有口皆碑的新達汽車。 數位發展部長唐鳳今(25)日表示,為降低民眾遭到冒充政府簡訊詐騙的風險,數位部規劃政府專用短碼簡訊平台,未來各政府機關皆...

  • 丹瑞今天中午12時中心位置在岩手縣宮谷市東方約230公里的海域,正以每小時30公里的速度朝北北東移動,目前中心氣壓99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秒23公尺、最大瞬間風速每秒35公尺。
  • 氣候署表示,綜上種種減碳措施將逐步落實執行,促成中央、地方各級政府與國民、事業、團體共同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朝向國家共同減量目標努力。
  • 2022 年六月份的台灣電動車掛牌數據出爐,特斯拉 Model 3 依然是當月台灣電動車銷售排行榜的霸主,至於榜上其他車款的排名和過往相比則有不小的變化,首度開始交車 Kia EV6 異軍突起直衝亞軍席次,BMW 旗下的 iX、i4 純電雙雄也有著優異表現。
  • 全球最大半導體設計大廠艾司摩爾(ASML)去年宣布300億元於新北市林口工一產業專用區設廠,經濟部投審會今(29)日通過...
  • 針對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交通部次長祁文中報告指出,將採公共運輸先行策略,目前推動中的「公路公共運輸服務升級計畫(110至113年)」4年編列新台幣85元,輔助地方政府與市區公車業者購置電動公車,預計補助3000輛;截至今年3月底,已導入907輛電動大客車營運。

特斯拉這幾年也一直提出在充電站結合車上用餐電影院的可能性,充電站設有32組攤販、兩個播放知名影片片段的螢幕,一開始打算設在聖塔莫尼卡,但之後東移到好萊塢,並且修正許多要求,現在位在西好萊塢的聖塔蒙尼加大道(Santa Monica Boulevard)。 會選擇高股息ETF不外乎想要賺取它的現金流,但在資產配置上盡量不要單一,搭配大盤型ETF的投資組合,一半資產用來領取高股息,另一半資產則是跟著台股長期趨勢一路成長,會是比較好的投資策略。 00878的股東人數眾多,流動性高,三年下來報酬贏大盤,在去年整年空頭時還相當抗跌,但缺點是多少會選到景氣循環股,且上市時間不像0056那麼久,股價高低點區間無法掌握。 在選股邏輯方面,三檔完全南轅北轍,00056是從台灣50與中小型100指數中,挑選未來一年預測現金殖利率最高的50檔標的作為成分股,00878的選股池則是從MSCI台灣指數成分中,選出ESG評級分數高,且過去三年平均年化殖利率前30檔個股作為成分股。 00929則是採用多因子的篩選策略,連續三年ROE為正,排除股息不穩定的股票,近三年平均股息殖利率較高,低波動、估值偏低的股票。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特斯拉充電站豪華版 結合露天電影院及餐廳

Audi e-tron Sportback 是在 2020 年 12 月與 e-tron 共同導入國內發表,由於流暢前衛的外型,在預接單表現上就比起同門的 e-tron 表現更好,上市後也反應在整體年度的掛牌數字上。 E-tron 休旅雙車系在 2021 年迎來首次的完整銷售年度,e-tron Sportback 與 e-tron 休旅雙雄首年亦合計繳出多達 229 輛的漂亮成績單,尤其 e-tron Sportback 全年掛牌達 157 輛相當亮眼,2022 年上半年預期還會導入 3 馬達性能車型 e-tron S Sportback,屆時也有望提供更佳的車型選擇。 不過相比於 Model 3 與 Taycan 高達雙位數的市場佔比,e-tron Sportback 全年 157 輛的掛牌量,其在電動車年度總市場的佔比就僅來到個位數的 2%,月均銷量為 13 輛,最高單月銷量落在 6 月的 33 輛。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近期發表的 2022 年式,更進一步調漲 2 萬,追加車道置中維持、電動尾門感應式啟閉功能,補足其 2021 年式車型在 Level 2 系統的不足。 而同樣目前都只有單一車系選擇的日系品牌 Toyota 與 Nissan,各佔據第 9 與第 10 名。 新光投信量化投資部協理袁永騰表示,全球電動車銷售成長動能帶勁下,全球電動車ETF股價經前一波回檔修正後,目前ETF股價與月線出現負乖離擴大現象,顯示股價跌幅已深,技術面出現難得低接買點,看好電動車中長線前景的投資人,除現階段可布局電動車ETF,採分批進場撿便宜外,若再透過技術指標操作,還有機會贏取ETF股價未來超額報酬機會。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基金經理人謝明志表示,投資人短期應可多加留意國際被動式資金持續流往半導體、高股息、AI大趨勢,搭配內資持續加碼「高股息」的大趨勢不變下。 今年的投資操作重點,投資人可精選後市易受資金青睞的標的,如:半導體主題、高股息主題或者是同時兼具半導體及高股息的ETF。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自由日日Shoot》亂改裝、鋰電池來路不明 電動機慢車起火5年增6倍

不過除了有新秀加入,國內電動車是廠也陸續有產品退出,或暫時面臨銷售空窗期,像 BMW 的電動長青樹 i3 車系,國內因為規劃後續其純電市售市場重任將由 i4、甚至是同集團的 Mini Electric 承接,所以即便海外仍在生產、但國內已先行於 2021 年 9 月停售交棒。 至於租賃取向的 Luxgen S3 EV 則在 2021 年全年並未有掛牌。 Tesla 的旗艦產品 Model S 與 Model X 自原廠於 2021 年 1 月發表大幅度改款後,國內改款車型遲遲並未交付,僅於 2022 年展示預賞首搭 CCS2 充電規格的改款車型,導致在交車節奏面臨較慢長的空窗期。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深受產能所苦的,當然也包含 Hyundai Ioniq 5,同樣是難以消化訂單的狀況,但也讓其在 2022 年繳出了 266 輛、車型排名第七的成績,也讓 Hyundai 在品牌排名站上第七名位置。 Hyundai 同樣於今年也有重要電動車型推出,轎跑車型定位的 Ioniq 6 是否能與 Ioniq 5 讓 Hyundai 推上排名更高順位? 說到了非 Tesla 陣營,在  2021年,一如上文所述,主要是圍繞在豪華品牌的表現,如 Porsche Taycan 交出了800 輛成績站上亞軍,第三名則為 Audi e-tron Sporback 的 157 輛,其餘則皆為十位數甚至僅有個位數的銷售成績,顯見除了  Porsche與 Audi 以外,在 2021 年其他品牌所出的電動車似乎都還不成氣候。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特斯拉要推豪華版充電站

1.KD值:投資人選擇在該指數KD值低檔(低於20)出現黃金交叉買入;並持有至高檔區(80以上),出現死亡交叉後賣出,平均報酬率為3.2%,勝率超過70%。 日本氣象協會預測,沖繩、奄美地區8月30日至9月2日之間,可能會受到目前中心位置在菲律賓東方的颱風蘇拉及颱風海葵影響,出現強風暴雨、長浪等惡劣天氣,需留意之後的颱風路徑。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2023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法人表示,中鋼7月盤價跌勢擴大,是造成7月虧損的主因,但8月中鋼盤價開始上漲、熱軋每公噸提價300元,9月漲幅更高、提價900元,加上最近鐵礦行情相對向上,預期中鋼8、9月產銷營運應有望比7月改善,值得後續觀察。 豐田去年2月在一家供應商遭受駭客攻擊之後,曾關閉日本國內的所有14座工廠,但幾天後就復工,對豐田當月產量造成約5%的影響。 豐田在日本的工廠原本只有福岡縣的宮田廠和大發汽車的京都工廠不受影響,但之後改為全面暫停運作,還不知道產線何時能復工。 聯發科子公司翔發投資今天處分晶心科1652張持股,總金額新台幣6.94億元。

  • 據了解,00919選股邏輯致力為投資人精選「真高息」,也就是說每年在企業宣告當年股利後,5月底即依宣告股利率選股,讓00919得以在除權息旺季時領到豐沛股利,今年00919已精準卡位高息,未來配息政策將積極求「穩」,規劃將當年度入袋的股利,在後續四季平均分配高息給投資人。
  • 此外,我國碳排放密集度(即每單位GDP之二氧化碳排放量)自2003年起逐年減少,顯示我國近年來推動低碳轉型已有成效。
  • 對於微電車的管理,公路總局監理組長魏武盛表示,納管前的車輛目前正處二年緩衝期階段,公路總局推出免收規費等優惠方式,鼓勵民眾提早掛牌。
  • 不過從 2022 年 12 月的交付節奏來看,Model 在 12 月前 20 日領牌 2,764 輛、在 12 月 20 日後的領牌節奏明顯放緩,並沒有像外界預期來到 4,000 輛、甚至是突破 5,000 輛大關。
  • 中鋼分析,歐美通膨緩降但利率還是處於高位,Fed年底前貨幣政策以抑制通膨為主軸,各國央行加速升息,企業融資成本增加進而影響消費與投資,國際貿易訂單下滑、大陸經濟回檔與房市動盪衝擊金融體系與消費者信心,終端需求疲弱,全球產業鏈被動調節庫存。
  • 據報導,在30萬座充電樁設置目標中,27萬座為設置於商業設施、住宅大樓的一般充電樁,3萬座為設置於高速公路等區域的急速充電樁。
  • 另甫於不久前在國內正式發表的BMW iX,預計可於今年3月開始交車,而Volvo旗下首款純電車XC40 Recharge,2022年式已於官網現身,1月份將會舉行媒體試駕,應也離正式發表不遠了。

四月首度開始交車便有 57 輛掛牌的 BMW iX 旗艦級豪華純電休旅,六月份也表現出色,共有有 48 輛新車掛牌。 同屬 BMW 旗下的純電轎跑 i4 也於六月開始正式交車,繳出 47 輛的掛牌成績單,讓 iX、i4 分別佔據台灣電動車銷售排行榜第 3、第 4 名的席次,同時也把長期穩居亞軍寶座的保時捷 Taycan 車系擠到第 5 名的位置。 特斯拉 Model 3 於今年五月創下 1,655 輛的歷史新高掛牌紀錄,當時放眼整體車市掛牌數僅次於 Toyota Corolla Cross (2526 輛),銷售氣勢頗為驚人。 進入到六月份之後 Model 3 的掛牌數雖然下跌到 598 輛,但除了依然穩居台灣電動車銷售排行榜冠軍寶座之外,同時也是六月進口豪華房車類別中最熱賣的車款。 2022 年六月份的台灣電動車掛牌數據出爐,特斯拉 Model 3 依然是當月台灣電動車銷售排行榜的霸主,至於榜上其他車款的排名和過往相比則有不小的變化,首度開始交車 Kia EV6 異軍突起直衝亞軍席次,BMW 旗下的 iX、i4 純電雙雄也有著優異表現。 另外關注度頗大的Lexus UX300e,由於預計今年1月才開始交車,目前仍未能看的出,是否因其品牌優勢也能顯現在電動車款上,但後續掛牌數目前「期待值」還是滿高的。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電動車ETF 投資寵兒

報導指出,日本政府計劃在2035年之前將新車銷售全數變更為EV、HV等電動化車款,而2022年度日本EV銷售量僅7.7萬台,占整體新車銷量比重僅約2%,普及速度遠遠落後給中國、歐洲。 2022年中國充電樁數量達176萬座、美國12.8萬座、法國8.4萬座、德國7.7萬座,而就2030年的設置目標來看,德國為100萬座、美國50萬座、法國為40萬座。 由於新規CAFE整廠排放總量管制規範實施關係,比起往年有更多電動車選在2022年登陸臺灣市場,這一年更被業界視為是電動車大量爆發一年,有多款重量級電動車預告將在臺灣發表上市。 這樣的操作結果,除了將帶給消費者更多元電動車選擇之外,受惠於基礎設施日漸普及,法規更趨友善,電動車銷售量也直線上升。

但後續對手 BMW 引進 i7 純電轎車、接單有近 150 張的規模,是否會影響 EQS 值得後續觀察。 從 2021 年至 2022 年的台灣電動汽車銷售分析,可以確定的是電動車趨勢難擋,雖然佔比仍無法與傳統油車一較高下,但至少在選擇性上已好上許多,且對於消費者而言,價格更易負擔的電動車款也將逐年增加。 不過就如同當前國際上針對電動車未來所發出的聲浪,到底當前台灣所提供的電網架構是否能應付逐漸增加的電動車數量?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勞動力短缺!發現年長員工很重要 美國企業提供「祖父母假」

除了倍增充電樁設置目標外,為了提高充電速度,在新方針中、也將出示輸出功率目標。 目前日本急速充電樁近6成的輸出功率未滿50KW,而日本政府將要求設置在高速公路的急速充電樁輸出功率要達90KW以上、其他區域為50KW以上。 對於微電車的管理,公路總局監理組長魏武盛表示,納管前的車輛目前正處二年緩衝期階段,公路總局推出免收規費等優惠方式,鼓勵民眾提早掛牌。 不過,經過各地監理所站人員,探訪微電車經銷商、工廠等地,許多車輛因曾有改裝或拼裝,配合納管政策的意願低,推估約十萬輛。 不過,魏武盛強調,明年十一月卅日緩衝期滿,所有上路的微電車都必須通過審驗,相信現行改裝車風行的情況應可大幅改善。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台灣電動機慢車因民眾使用來歷不明電池或擅自改裝,常發生起火事件,當中微電車(電動自行車)起火件數多於電動機車。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2022年截至目前為止,臺灣境內已有將近5,000輛純電動新車掛牌,對比去年同期僅有2,700輛左右,整體電動車銷售量幾乎翻倍成長。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2023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2020年是電動車起飛的元年,但當時很多人誤解電動車不安全,除了操控方式與油車的差異之外,充電站的設備也是讓許多電動車主望之卻歩的原因。 電動車的安全係數絕對安全,有優點也有缺點,如何讓電池使用上安全、續航力高、充電效能提升,這也是各大車廠都極力在研究的目標。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猛降價搶「超額市占」 電動車廠獲利長多

Audi e-tron 休旅雙雄自 2020 年 12 月導入國內後,透過台灣奧迪積極的在純電領域產品的溝通力度、以及持續耕耘充電配套等布局下,e-tron 休旅車系一直在國內純電車市場有著一定的能見度,尤其以跑旅造型設定的 e-tron Sportback,更是受到許多豪華休旅消費者的喜愛。 而且若對比 2021 年度全年的 157 輛,e-tron Sportback 在 2022 年繳出 196 輛反而有著約 24%的成長。 而在 2022 年內除車系本身的售價編成變動外,e-tron Sportback 車系還在 2022 年 4 月追加 3 馬達的性能車型 e-tron S Sportback,在 boost 模式下可輸出最大馬力 503 匹、最大扭力 99.2 公斤米,是國內少見的 3 馬達電動車選項。 實際上南陽實業也爭取到比起原先 120 輛更多的首年配額,全年交付達到 266 輛,全年單月交付最高時間點為 7 月的 85 輛,當時也拿下電動車榜單月銷售冠軍。

被戲稱為「天龍國」的台北市,統計數據顯示不僅坐擁全台最多的充電站點,同時在電動車掛牌數量方面也遙遙領先其他縣市。 截至 2022 年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2023 6 月為止,光是台北市就累積達 8,647 輛電動車掛牌,不僅在全台各縣市中的占比高達 32%,同時整體數量也幾乎快要比台中市 (3,544 輛) 、新北市 (3,199 輛)、桃園市 (2,260 輛) 加總起來的電動車掛牌數量要更多。 Porsche Taycan不只以806輛的成績,拿下僅次於Model 3、成為國內賣第二好的電動車,也是原廠在台灣賣的第二好的保時捷(僅次於Macan),而且它和第三名的Cayenne車系(353輛),可是有頗大差距呢。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戴琪:中國握稀土供應開關 美國徹底脆弱

在 2019 年與 2020 年,包含 Nissan、Jaguar、Mercedes-Benz、Audi、Porsche 陸續加入國內電動車市場,替臺灣的市售電動車帶來更多元的選擇。 2021 年持續加入多廠牌的電動新秀讓市場更加熱絡,但最重要的變化乃是 Tesla 國內突然宣布改制 CCS2 規格,讓國內電動車市場進入一陣渾沌與適應期,卻也成為第三方快充站業者擴大市場版圖的契機。 而 2021 年國內電動車總市場全年的銷量突破 7,000 輛大關,來到創新高的 7,064 輛(不含增程式電動車),相較 2020 年的 6,257 輛成長了 12.8%。 雖然對比 2021 年國內國產+進口的總市場 44.9 萬輛規模而言,電動車僅佔比總市場的 1.5%,但相比 3 年前幾乎只有 Tesla、BMW 少數品牌的局面,電動車在國內已可說大幅成長,2022 年更有接單表現合計超過 800 輛的 BMW iX 與 i4 陸續底臺,後續大有可為。

2003年臺灣發行首檔ETF,至今(2023)20年期間,市面上累積共有261檔ETF,資產規模突破3兆元,可見ETF已為國人最愛的投資產品之一。 此外,近期經濟數據有落底跡象,加上美國就業數據優異,日本央行重申維持貨幣寬鬆方向,大陸擴大刺激經濟政策提振車市、房市等消費信心,將有助全球經濟重回擴張軌道,鋼市將重回上下游供需均衡,銜接第4季傳統產業旺季的到來。 中鋼表示,7月鋼鐵業單位售價及毛利下跌,致營業收入減少、營業損失增加,雖有礦業投資獲配股利等業外收入增加,仍無法扭轉單月虧損局面。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美國前國防部長現身台灣節目!超直白評判中國沒在怕

不過除了年底加入的 Model Y 將影響 Model 3 後續銷量外,Model 3 在 2022 全年也多次調漲售價、中間開始停售 Long Range 車型,到最後更是直接暫時取消 Model 3 的新車接單引進,品牌將戰力全數轉移至 Model Y 的態勢相當明顯。 與 Audi e-tron Sportback 同門的 e-tron,雖然原廠發表時程較早,但受限國內導入節奏反而是與 e-tron Sportback 一同在 2020 年 12 月登場。 國內同步有提供有 50 與 55 兩種動力車型,銷售佔比上仍以擁有較大續航與動力的 55 為主力,國內台灣奧迪也積極經營自家經銷商的 DC 快充樁擴充、並加大與多個第三方充電營運商業者合作,確實讓消費者對「Audi 純電生活圈」的理念給予肯定,對於 Audi 在國內帶動提升 e-tron 這個電動子品牌的認同度與銷量,亦是相當正向的幫助。 E-tron 在 2021 年迎來的首個完整銷售年度中,總計售出 72 輛、佔電動車總體市場比例 1%,雖然並沒有比自家兄弟 e-tron Sportback 來的高,但一樣是仍有獲得部份消費者的青睞,在家族中算是相輔相乘的效果。

第 2 名 Porsche Taycan 在 2021 年迎來完整銷售年度,以相當驚人的 800 輛開出首年度紅盤,而且主要是靠後續加入銷售佔比約 50%、開出 369 萬售價的後驅版,持續獲得國內潛在電動車主的青睞。 目前 Taycan 車系在國內販售的車型,有包含 Taycan(後驅版)、4S、Turbo、Turbo S,以及甫展開預售的 GTS 車型、其位階介於 Turbo 與 Turbo S 之間。 銷售表現部份,佔電動車全年 800 輛的交車量佔總體市場比例 11%,單月最高銷量落在 7 月份、達到破百輛的 111 輛,每月平均下來的月銷量也有 67 輛,足見 Taycan 已在高階豪華電動車的級距站穩腳步。 Tesla 在 2022 年以年度累積破萬輛的成績,不僅比起先前最佳的 2020 年 5,819 輛、還有 2021 年的 5,632 輛更高,更成為國內首個年銷突破 1 萬輛大關的電動車品牌,超過萬輛的成績,可說比起前述的 2020 年、2021 年一舉接近翻倍。 對比 2017 年台灣特斯拉正式導入國內後的歷年份全年數字,包含 2017 年的 653 輛、2018 年的 523 輛、還有 Model 3 車系開始加入國內陣容後 2019 年的 3,150 輛,僅花 6 年時間 Tesla 品牌就從數百輛的年銷、成長為年銷破萬輛的規模,是近幾年國內車市新進品牌的最佳表現。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歡慶車系誕生二十週年 Bentley 推出 one-off Continental GT Speed

其中銷售主力為e-tron Sportback,2022年目前為止累積82輛新車交車,其次則是與Taycan共享技術平台的e-tron以及RS e-tron GT兩款車型共累積66輛掛牌數。 臺灣電動車市場在 2021 年內,陸續有包含改款 CMC e-Veryca、Hyundai Kona Electric、Volvo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2023 XC40 Recharge、Lexus UX 300e、Audi e-tron GT、Porsche Taycan Cross Turismo,以及由貿易商所自行引進的歐規 Fiat 500e,持續替臺灣的市售電動車選項帶來多元樣貌。 其中 Lexus 的首款電動車 UX 300e 雖然先行在 2021 年 10 月掛牌 5 輛試乘用車,但正式車主交付會落在 2022 年初。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不過,雖然Taycan從上市後一直維持在臺灣電動車市場銷售第二強位置,受車到用晶片缺件以及全球汽車生產供應鏈斷鏈危急等不利因素影響,Taycan家族也出現車源不足狀況,後續車源是否回穩,交車數能否維持與2021年相同力道,以及Porsche可否站穩臺灣電動車市場第二強位置仍值得觀察。 而日前在 2021 年 1 月 Tesla Taiwan 舉辦了媒體活動,首度在國內亮相改款的 Model X,也是全球首度亮相採 CCS2 充電規格的 Model X。 不過,因為晶片荒的關係,因此截至目前為止,也仍舊沒有國內上市時間、交車的相關資訊傳出。 2019 年 9 月導入國內的第 2 代 Leaf,截至目前其販售的仍舊只有標準里程之版本,其售價 149 萬元的門檻,再加上其 NEDC 約 311 公里續航、採用的是國內較少見之日規 CHAdeMO 作為 DC 直流電快充介面,確實較不利其在市場上推展。 繼 2020 年的 91 輛掛牌後,2021 年全年僅掉到剩下 23 輛的年銷售量,最主要大宗的供應仍屬臺北、新北市等地的多元計程車隊採用。 裕隆日產也規畫在 2022 年導入海外的 Leaf E+長程版本,這款在 2019 年 CES 發表的新車型,電池搭載 62 kWh 電池組,比起現有的 40 kWh 電池組增加超過 50%的電量,使里程得以增加約 40%,以對應長行程的需求,以歐規的資訊來看,其 WLTP 續航里程較標準版的 270 公里、提升為 384 公里。

〔記者劉濱銓/南投報導〕蘇拉颱風海上警報昨(28日)深夜發布,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此公告停止入園活動,並緊急通知山友下撤,玉管處表示,今已無山友入山,統計山區尚有348名山友,目前已下撤261人,剩餘22隊87人下山中,預計今就會全數下撤完畢,不會有山友滯留山區。 致伸日前坦言,部分專案因景氣不穩定而延滯,不過,AIoT(B2B相機)新專案陸續挹注,本季營收年減雙位數,獲利也呈現年減,惟今年整體獲利表現仍優於營收。 前財政部官員塞瑟(Brad Setser)則說,中國金融困境蔓延到美國基本上不存在,即使干擾到債券市場,聯準會都有辦法抵銷。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傑克森洞年會的演說,促使市場預期美國利率將維持更高更久,加上美國公債殖利率大幅上升,已使美...

台灣電動汽車數量統計: 台灣好行到雙龍吊橋 推優惠套票

公共充電站仍然存有許多問題,而最讓車主們不滿意的包含了充電的成本、充電速度以及等待車輛充電時無事可做。 與一年前相比,對美國Level 2充電站的整體滿意度下降了16分,2023年降至617分(滿分1,000分)。 高工局業務組科長蔡欣宛今天(25日)於例行記者會說,近期國內電動汽車數量呈現顯著的倍數成長,對於各交通運輸節點的充電需求益增,高公局明年8月建置完成所有服務區電動車快充站為目標,全面串連國道充電路網。 電動車要普及最大的影響因素,除了車價是否價低以外,充電的便利性成為車主關注的一大重點。 以經濟部車充比估算,1支慢充充電槍對應10輛純電動車、1支快充充電槍對應80輛純電動車,既有的2.8萬輛純電動車要在公共充電樁充電已略顯不足,賣場已頻頻出現電動車車主為搶充電槍而互相叫罵的畫面,若未來幾年電動車大軍襲台,台灣恐掀充電樁荒。 日本車廠近年也一直加速開發、部署電動車,日產(Nissan)的Leaf在2010年率先進入電動車市場,預計到2030財年,將推出包括15種純電動車在內共23款電動化車款;三菱(Mitsubishi)目標是到2030年將新車和相關業務的二氧化碳排放減少40%,電動車佔新車銷售比例50%。

回顧2022年前1月至5月,就算是Tesla未有新車到港的1月與4月,單月電動車掛牌數都有超過200輛,雖然其他品牌電動車尚無法填補Tesla Model 3交車空窗時的掛牌數規模,已經可以看見整體電動車市場向上成長趨勢。 加總1月至5月電動車掛牌數,臺灣境內共有4,977輛電動車掛牌,去年同期累積則是2,767輛,成長率達到˙79.9%,有將近8成掛牌數成長率,幾乎是2021年前5個月累積掛牌數的將近一倍之多。 對電動車比較友善的縣市停車費也都有不同的優惠,使得購買電動車的車主意願提高許多。 電動車在10年前來台開始販售,當時技術不成熟,充電站不普遍,續航力與妥善率仍被質疑。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