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工廠11大優點2023!內含越南工廠絕密資料

Posted by Jason on December 24, 2018

越南工廠

由於位於南部,工業區的發常時間較長,因此工業用地短缺,勞動力市場並不充裕。 越南工廠 越南政府同時還發布第128號決議,將13個國家公民的臨時停留期限,延長至45天,包括: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俄羅斯、日本、南韓、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和白俄羅斯。 盧秀燕說,台中有越南籍勞工逾4.7萬人,越南籍配偶則逾1萬人,兩地往來頻繁,對彼此的文化及生活環境相當熟悉,例如兩地美食都受歡迎。

越南工廠

〔記者李綺雯/綜合報導〕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後,美國企業對中國投資意願大幅下滑,許多跨國企業驚覺,多年來全球仰賴的「中國製造」恐怕回不去了,轉往東南亞投資設廠的外國企業不斷增加,而當中最受外資青睞的國家非越南莫屬。 晶圓代工巨頭台積電2021年大賺568.32億美元,故晶圓廠有多賺錢,越南總理就有多希望三星去越南投資晶圓廠。 半導體產業鏈中,封測仍屬勞動密集型,位於產業鏈低階,三星等眾多半導體公司青睞越南,卻不願在越南建立附加價值更高的晶圓廠也不難理解,晶圓廠對所在地市場、技術人才及基礎設施的要求極高,很明顯,目前越南還無法滿足半導體廠的需求。 蘋果雖然逐步將AirPods、Mac等更重要產品交由位越南代工廠生產,但核心產品iPhone產線還未遷至越南,另一手機巨頭三星,則早將越南視為智慧手機製造中心。

越南工廠: 鴻海為何在越南摒棄百萬廠區思維?「越南製造」兩岸競爭內幕

中國為了應付每個月高達三成以上的工人離職率,組裝廠不得不將一條產線安排超過100個工人,讓每個工人只需負責一兩個工序,萬一有人離職,很短時間內就能重新訓練工人上工。 但是,也有必要請法律顧問進行確認,以弄清相關限制,以避免仲介公司未提及不必要的風險。 南投中寮樟平溪流經北中寮7村,屬於當地主要河川,水利署三河局近期將大量石料堆置在河床上,其中包含營建廢棄物,地方反彈擔心...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並指出,越南廠初期除了筆電產能外,後續也將納入桌機或包括顯示器類產品。 而緯創整體非中國之生產比重今年底前希望能拉升至20~25%,明年在越南廠產能的挹注下,目標將提升至達50%。 至於對「非中國產能比重」設下高目標的緯創,去年底取得越南建廠土地後,規畫投入的建廠、新增產線的投資額逾84餘億元,並自今年上半年間著手開工,預計今年底完工、並於明年上半年開始投產。 除此之外,由於越南經濟不過度依賴中國,使其得以撐過中美貿易戰,並在疫情期間,成功搭上科技業的資通產品與遠距商機,使越南得以在2020年超越新加坡、馬來西亞,僅次於印尼、泰國、菲律賓,位居東南亞第4大經濟體。 馬國同樣很早就認識到以封測為代表的半導體後端產業附加價值低,吸引外資來建晶片廠失敗後,1990年代末開始籌備打造本土半導體晶圓廠,這種背景下,馬國本土晶片廠晶圓科技(馬國最大晶圓廠SilTerra前身)1995年成立,2001年開始營運。

越南工廠: 美國2大鋼廠恐整併!年銷美鋼材近百萬公噸 台灣3大廠繃緊神經

越南的人口結構相當健康,根據研究預測機構數據,直到 2040 越南工廠2023 年都能享受到人口紅利,馬利艷指出,因此越南吸引到的都是需要廉價人力成本的組裝大廠,然後選擇靠近港口的地區形成聚落,再從中國進口原物料,或將產品經港口出貨到美國。 去年1月,全球最大半導體業者英特爾(Intel)宣布,增資越南封測廠共4.8億美元,它要把這座位於胡志明市郊的廠房,打造成它在全球最大的封測廠;同年11月,封測「二哥」美商艾克爾(Amkor)也不甘示弱,拍板砸下至少兩億美元,在北越的北寧省興建它在該國第一座工廠。 外國企業投資越南在越南南部工業區主要集中在家具、紡織品、鞋業與五金加工廠等行業。

鞋履公司Crocs  首席執行官Andrew Rees在9月中旬亦已表示,正將部分生產轉移到世界其他地區,已經計劃將部分生產遷出越南,並正在印尼和印度增加設施。 在美中貿易戰爆發期間,越南因低工資水平吸引不少製造商將生產基地由中國遷至越南。 但但自今年7月份起,越南因遏制疫情而實施了嚴格的封鎖措施,致製造業供應鏈一度陷入癱瘓,令Nike和Lululemon Athletica等公司重新考慮將生產業務轉移至其他地區,包括遷回中國。 越南既沒有充足本土半導體人才,更沒有足夠資本在激烈人才爭奪戰吸引全球人才。 胡志明市半導體產業協會(HSIA)主席阮英俊(Nguyen Anh Tuan)就表示越南同樣極度缺乏技術人才,據西貢高科技園區培訓中心資料顯示,越南目前雖然有超過2千名相關技術人員,但對高階人才的需求每年至少提升20%。

越南工廠: 中央擬先開放旅外陸客 業者仍希望直接開放

雖然中國廠可以支援部分產能,但因中國廠本身產能已近滿載,可協助越南廠的調配空間有限,所以近兩個月出貨量仍然不夠,客戶方面相當緊張。 智慧城市是世界各國城市永續發展的趨勢和解方,做為安居樂業的智慧宜居國際城市典範,新北市要以產業科技化為架構,人民福祉為基礎,為實現經濟繁榮、宜居生活的願景努力不懈。 越南工廠2023 台灣越南國際學生聯盟以三大方向出發,包含成立職涯輔導資訊平台,提供就業機會與產業局勢資訊;也將定期舉辦線下線上工作坊,透過業界與學長姐經經驗分享,幫助就業準備。 第三、在台留學的越南國際生,因為了解中文、越南語,以及兩地文化與市場,成為台商的重要人才庫,卻缺乏人才媒合管道,致使企業不容易找到人才。

  • 越南政府估計從城市返家的人數可能超過200萬人,而從越南南部工業區出來的摩托車大軍,源源不斷湧入西部地區,造成鄉下地區的交通堵塞。
  • 「今天的中國,是明日的越南」,這是一位長期派駐越南的台灣會計師的形容。
  • 駐越南代表石瑞琦表示,樂見越南將台灣列入電子簽證適用名單,但簽證網站國籍欄稱呼台灣用語背離事實,將敦促越南政府盡速改正。
  • 創立VinFast後不久,就公開談論要在美國賣車的野心,去年宣布停產汽油車,全攻電動車,更付出多達20億美元財富達成這個目標。
  • 比起汽車,越南人更喜歡便宜的摩托車,2022年的銷量僅止步於7400輛。

不僅三星,半導體巨頭Amkor、安森美、英特爾都在增加投資越南,但無一例外,都沒有晶圓廠,都是封裝廠。 越南因為低廉的工資與便宜的地皮,今年來不斷有人到越南成立公司、設立工廠,越南的製造業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產業鏈與供應鏈中重要的一環。 沒想到一個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了越南的製造業,也直接影響到全球的經濟。 VinFast為了與美國市場的品牌競爭,於2022年公布美國設廠計畫,不過該計畫遭到延宕,直至上個月底,VinFast才宣布北卡羅來納州的製造工廠正式破土動工。

越南工廠: 美中貿易戰開打至今 中國經濟專家:只有中國是輸家

隨著外資企業積極布局,越南今年第一季GDP年增率5.03%,優於中國4.8%和新加坡的3.7%,亞洲開發銀行預測,越南今年經濟復甦強勁,GDP增長率可望來到6.5%,2023年可達6.7%。 台灣代工廠加速前進越南,包括仁寶、英業達、緯創及和碩等,下半年起新廠陸續進入密集建置期,各家也分別在近日的股東會透露南進的最新進程,同時預計要拚在2021年間完成部分新產線投產。 根據廣寧省政府官網貼文,鴻海子公司Foxconn Singapore出面投資的兩個新項目FECV鴻海廣寧廠和EMMV鴻海廣寧廠,都已拿到投資許可。 越南工廠2023 最新消息將使鴻海去年誓言投資越南的總金額提高到至少6.46億美元。 《越南快報》報導,截至2021年,三星投資越南總額達177.4億美元,2021年三星(越南)公司營收為742億美元,當年越南GDP僅3,626億美元,也就是說僅三星(越南)營收就占越南全年GDP 20%。 越南政府估計從城市返家的人數可能超過200萬人,而從越南南部工業區出來的摩托車大軍,源源不斷湧入西部地區,造成鄉下地區的交通堵塞。

  • 除了製程和大型設備耗電量巨大,生產環境對溫度、濕度、氣壓、無塵等條件同樣要求苛刻,需投入大量電力維持環境控制設備。
  • 在深耕國內市場之餘,VinFast將重心放在搶佔龐大的美國市場上。
  • 台中市秘書處表示,今年接待各國來訪賓客,到8月16日止共46團、1176人次,相較去年全年接待20團245人次,團次增加2倍以上、人數更增加近5倍。
  • 越捷航空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正式成員,擁有 IATA 運營安全審計(IOSA)證書。
  • 科克蘭資本董事長、知名外資分析師楊應超受邀與廣播節目《趙少康時間》連線,分享全家到夏威夷茂宜島(Maui)旅遊,卻遭遇百年一遇的大火,全家驚險逃過一劫。
  • 越南想像馬國吸引外資投資蓋晶圓廠,起碼需把人才、基礎設施兩方面做好才有機會,但這要不短時間,畢竟1960年代就起步的馬國數十年後才逐漸吸引晶圓廠入駐。

這次開放台灣使用電子簽,在系統加註中國之餘又做出有別香港與澳門的安排,讓有關各方各取所需。 從這兩個角度來看,越南將台灣納入電子簽適用名單中可說是預料中事,只是在越南長期跟隨中國「一中」政治立場的情況下,該用什麼方法將台灣納入、名稱又是什麼,值得觀察。 越南工廠 復盛進一步指出,在疫苗施打率拉高的情況下,目前美國高爾夫球桿頭市況非常好,日本、韓國也相當不錯,卻因越南廠暫時停工,無法正常出貨,只能期待復工後加班,儘快滿足客戶的訂單需求。

越南工廠: 台灣的成衣代工廠紛紛喊出「未來投資不再鎖定越南」

因此,越南南部的排名發生了很大變化,成為全球第三大製鞋業最大的出口商,就分布而言,工業地主要位於平陽省、同奈省、隆安市、平浮現、西寧省和一些其他地方。 劉永健表示,越南政府8月14日發布,自8月15日起給予我國及所有國家或地區公民電子簽證,申請費用為25美元,需3個工作天,我方對此表示歡迎。 之後,我國國人入境越南,將不需要再申請入境許可函,僅需辦理電子簽證即可。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觀光客若想赴越南,必須先委託旅行社辦理入境許可,才能申請簽證,不僅花時間費用更是高昂,讓外國觀光客卻步。 越南政府昨(14)日發布公告,自今(15)日起向所有國家和地區公民發放電子簽證。

越南工廠

即使如此,目前越南上游供應鏈仍持續依賴中國,且中國的製造業發展多年,具有一定競爭力,供應鏈短期內要大規模轉移至越南,恐怕不太容易,因此,越南是否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或許還有待觀察。 考量到供應鏈與成本問題,不只三星撤離中國,蘋果也開始分散生產地布局,將Mac、iPad等熱門商品的部分產線從中國轉移至越南。 以人口來看,根據最新統計,越南總人口數達9851萬,即將成為全球第15個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勞動力與內需市場龐大、經濟成長率高,成為越南崛起的一大優勢。 近年中、美關係動盪,越南與美國的關係則持續升溫,去年雙邊貿易額更突破1000億美元(約台幣2.9兆)大關。 與此同時,為了防止中國勢力持續在亞太地區擴張,美國組織一個非中經濟體系-「印太經濟架構」(IPEF),有意將戰略焦點逐漸轉向東南亞,而IPEF的首輪名單內當然也包括越南,可見美國已逐漸將目光轉向東南亞,有意拉攏印太戰略的東南亞盟友。 越南統計總局4月數據,前四個月越南貿易順差25.3億美元,但內資企業貿易卻逆差92億美元,外資企業(含原油)為貿易順差117.3億美元,可見越南出口貿易成績多屬外資企業,內資企業仍發育不良。

越南工廠: 越南開放申請「電子簽證」包含台灣 13國臨時停留期限延長至45天

這3個月中越南的GDP大幅萎縮6.17%,創下越南35年來最大的季萎縮。 不只是工廠的數量、擴張的速度,兩岸電子業逐鹿越南,雙方在管理的細膩度、在地製造的深度,也存在不小差異。 「今天的中國,是明日的越南」,這是一位長期派駐越南的台灣會計師的形容。 然而人民重視家庭、追求生活穩定的越南,就沒有高離職率的困擾,「我們越南流動率只有10%,這也讓每條產線人數比中國廠少一半。」陳信政說。 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科技冷戰暗潮洶湧,紐約時報四日刊登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三個多小時的專訪。

「越南會是中國之後,我們在全球的第二大廠區,那種小打小鬧的紅色供應鏈,跟我們根本是不同量級的業者!」一名鴻海內部人士說。 「越南會是中國之後,我們在全球的第二大廠區,那種小打小鬧的紅色供應鏈,跟我們根本是不同量級的業者!」某鴻海人士說。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在越南的工業區市外國公司尋找潛在投資價值的理想目的地,在越南工業區成為投資新趨勢,因為上述因素造就了越南投資的機會。 業界傳出,受終端需求不振與市場競爭影響,台積電與轉投資世界先進近期陸續調降8吋晶圓代工報價,最高降幅高達三成。 得益於越捷實惠的票價和豐富的航班選擇,從喀拉拉邦和印度西南部出發的旅客可以輕鬆飛往胡志明市,也能轉機往返越南各地,或飛往熱門亞太旅遊地點,如台北、峇里島、雅加達、雪梨、墨爾本、布里斯本、東京、大阪、釜山、香港、等等。

越南工廠: 電子大廠加速前進越南 增「非中」產能

晶片業是巨大的資源消耗業,製程繁雜,從矽片製造、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再到封裝測試,前後製程不下上千步,不少製造工序更對用電量有巨大需求。 1 月 18 日,越南對台灣富士康子公司 FuKang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發放許可證,將在北部的 Bac Giang 省斥資 2.7 億美元打造工廠,年產量可達 800 萬台筆電及平板電腦。 雖然越南政府吹起復工的號角,雖然一些企業採取提高薪資等勸回方案,光是胡志明市仍有4萬勞工不願意回到工廠。 貿易戰以來,「東南亞工人效率不好」說法,一直被中國製造擁護者拿來揶揄,但和碩越南總經理陳信政長期觀察卻發現,越南工人流動率只有中國三分之一。 鴻海當地15年深耕,放下中國建廠時員工人數動輒數十萬、大搞「百萬大軍」的思維,取而代之是以每座廠區人數不超過3萬的規模多處建廠。 抵達光州工業區當日,第一個景象是一片超過3公頃的施工現場,是鴻海旗下富康、訊芯,粗估至少有4座廠正在大興土木,加上鴻海原本就有兩座廠,立訊其實被一群猛虎圍繞。

用有限的預算環遊世界不再只是夢想,越捷航空除了便利的航線,超划算的機票也是本季最大賣點,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台灣旅客每週三、四、五有機會搶到越捷促銷機票,台灣飛越南最低只需台幣1,850元(含稅費及其他額外費用),胡志明-科欽航線,以及越南至其他國家目的地,最低美金0元起。 民眾可至 或越捷航空APP購買優惠機票,規劃截至2024年3月31日(節假日除外)的旅程。 對於放寬簽證規定一事,越南國會6月24日通過修法,並將擁有電子簽證的「各國家」改為「各國家與地區」,就被認為是在為納入台灣做鋪陳。 整體而言,以越南為生產基地的製鞋廠今年上半年走出去年疫情的陰霾,業績較去年大幅成長,已恢復疫情前的正常水準;高爾夫桿球頭業者上半年也受惠疫情解封後的報復性戶外活動需求,締創史上最佳業績。

越南工廠: 【供應鏈危機】越南工廠因疫情停工 部分美企考慮轉移生產地

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在各項評比中,越南在部分指標的得分超越中國和印度,顯示越南電子製造業崛起,成為全球電子供應鏈的重要環節。 鏡頭,拉到北越北江省光州工業區,一幕極具張力的場景在這裡出現:國人熟悉的紅色供應鏈代表業者、中國組裝廠立訊廠房坐落於此,而緊隔一條馬路與其對望的,正是從台灣土城發跡、現為全球第一大電子組裝廠的鴻海。 鏡頭拉到北越北江省光州工業區,一幕極具張力的場景在這裡出現:國人熟悉的紅色供應鏈代表業者、中國組裝廠立訊廠房坐落於此,緊隔一條馬路對望的,正是從台灣土城發跡、現為全球第一大電子組裝廠的鴻海。 最新統計指出,今年前7個月,台灣是越南的第4大旅客來源國,僅次於韓國、中國、美國;經濟方面,今年前7個月,台商在越南投資金額共計9億8855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0%。 越南自7月以來疫情趨於嚴峻,胡志明市及周邊省份實施更強硬的封城措施,製鞋大廠寶成工業指出,子公司裕元工業位於越南的大部分製造產能,因越南主管機關要求工廠暫停營運,使今年第3季製造業務的營收大受影響。 越南北部已吸引尋求降低對中國大陸曝險的大型電子代工廠投資,台灣的和碩正在海防市投資,廣達在南定省設廠。

VinFast將推出包含SUV在內的四種EV車型,于海防工廠生産。 與特斯拉相同,車輛省略了傳統儀表盤、空調等物理開關,將這些裝置集中在前排中央的大屏上。 頂級車型VF9包含電池,售價約為1,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08萬元)。 其他未通過 SPAC 上市的競爭對手,像是特斯拉 (TSLA-US) 和 Rivian (RIVN-US) 的股價表現較好。 今年至今,特斯拉股價已上漲 94.6%,而 Rivian 則上漲近 17%。

越南工廠: 美銀:越南復工不如預期 供應鏈恐影響至2022年

不過預期最快也要到今年底或明年第一季才會動工建置,新產能的開出則推估要等到明年底或2022年初。 越南工廠2023 不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干擾,仁寶總經理翁宗斌表示,越南二廠雖仍照計畫走,不過進程將後延一季,預計要到明年中才會投產。 英特爾除了先前已在越南設有晶片封測廠,近期還宣布,與越南最大企業Vingroup簽署協議,共同研發一系列電動車自駕技術,加速進軍車用晶片領域。 不止如此,越南的供應鏈穩定性高,即使2020年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越南仍是亞洲表現最好的經濟體。

越南工廠

越南2022年3月15日重啟國際旅遊,但因為台灣並不適用電子簽,旅客須委託仲介機構代辦入境批文才能申請簽證,只是辦理費用較疫情之前暴漲,甚至一度要價200、300美元,相較之下直接申辦電子簽僅需25美元。 據了解,仁寶此次將投資2.6億美元(約新台幣80億元),是連河泰工業園區引進的第7大投資項目,仁寶新廠的1期工程用地總共15公頃,仁寶今天表示,此為集團預計在越南建造的第3座工廠,若明年初順利發包,預計1年後可以完工。 製鞋廠豐泰企業強調,越南廠暫時停工約兩個月,仍持續與越南政府協商何時復工及相關方案,包括注射疫苗、員工上班途中不經他地等;另外也曾考慮由中國、印尼、印度等地工廠協助出貨,但因3地工廠產能已達滿載水準,無多餘產能可以支援,只能等越南廠復工。 另外,報導指出,唯有勞動力恢復才能解決越南工廠的供應鏈困境,因此,越南目前急需解決缺工問題,維持足夠產能,才能確保產品出口,減少企業損失。

越南工廠: 美國公債殖利率創2008年來最高 「債券年」暫且成空

駐越南代表石瑞琦表示,樂見越南將台灣列入電子簽證適用名單,但簽證網站國籍欄稱呼台灣用語背離事實,將敦促越南政府盡速改正。 但今年下半年因越南本土疫情擴散,當地政府嚴格控管工廠人員,導致台商多數工廠暫時停工,自7月延續至9月仍未獲鬆綁。 黃齊元表示,越南經濟成長邁入新的里程碑,成為台灣新南向發展的重要基地,有待更多創新攬才方式,打通台商發展與布局。 越南綜合企業VinGroup正在努力實現純電動汽車 (EV) 業務的盈利。

越南工廠

在10月1日至8日這8天,許多從鄉下到城市打工的人返回家鄉,被阻擋在中途檢查站的人,許多都來不及做新冠肺炎篩檢,這8天返鄉者有15.7萬人,就有超過1000人被檢出陽性。

之所以能在眾多東南亞國家中脫穎而出,原因在於越南的產業結構,越南自2010年起出口項目著重在電子產品,並於2015年超越最早發展半導體產業的馬來西亞,成為東南亞最大的電子產業出口國。 當然,SilTerra雖然是馬國自己獨苗,但還有外資引進的六條晶圓生產線,分別是安森美、英飛淩、歐司朗、X-Fab和MIMOS半導體商投資晶圓廠。 越南想像馬國吸引外資投資蓋晶圓廠,起碼需把人才、基礎設施兩方面做好才有機會,但這要不短時間,畢竟1960年代就起步的馬國數十年後才逐漸吸引晶圓廠入駐。 越南工廠2023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中旬,南韓三星已在越南投資超過 170 億美元,是越南最大的 FDI 來源公司。 三星在越南北部設有兩座智慧型手機工廠,並在胡志明市設有電視面板產線。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旗下研究公司 Fitch Solutions 亞洲風險資深分析師 Jason Yek 指出,越來越多大型電子製造商進駐越南,有助於越南增加就業機會、提振出口表現,並改善在全球電子產業供應鏈的參與度。

早在2019年,越南總理阮宣福在首爾私人會議就要求三星電子副董事長李在勇考慮投資越南蓋晶圓廠,並表示提供更多獎勵措施,但李在勇當時沒有答應,三星至今沒有在越南蓋晶圓廠。 德國服裝大品牌adidas因為越南的工廠無法交貨,已經損失6億美元;美國NIKE的51%鞋類產品都在越南加工完成,現在已經有1.6億雙鞋子無法生產出來,公司商品庫存創下30年來的最低紀錄。 馬利艷指出,現在越南台商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供應鏈的不完整,因為台商在中國待太久,需要什麼都可以馬上在方圓幾里之內找到,但是轉移到越南還沒有這麼完整的聚落,所以還需要慢慢建置,而且還有語言文化的不同,這些都需要慢慢克服。



Related Posts